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2:22 | 查看全部
显而易见却视而不见
时间:2015-09-21 作者:未详 点击:2666次
  弟子问本·左马大法师:“天底下谁最睿智?”
  
  “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者。”法师答。
  
  “谁最强大?”
  
  “善于自控者。”法师答。
  
  “谁最富有?”
  
  “深悉自己拥有之财富者,其财富乃生命之分分秒秒,可改变其周遭之一切。”
  
  “谁值得敬重?”
  
  “自重并敬重邻里者。”
  
  “大师所言,皆显而易见。”另一弟子说。
  
  法师接过话:“显而易见,不过很多人却视而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2:34 | 查看全部
堵不如疏
时间:2015-09-18 作者:未详 点击:3791次
  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发现了大型金矿,关内的很多流民迫于生计纷纷去那里挖矿淘金。清政府驻迪化(今乌鲁木齐)的大臣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流民太多引发骚乱,就找人来商量,想办法阻止流民到金矿产区淘金。有人出主意,说很简单,通往阿勒泰金矿区就一条路,政府只要派兵把守住进出金矿的关口,不准粮食进去,里面的人没粮食,就会乖乖地出来。这可是一剑封喉,不攻自破的好办法。驻迪化大臣接受了这个建议,派兵把守住关口,不准往里面运送粮食。
  
  金矿区里面有好几万人,粮食一缺就出乱子了。这些流民翻山越岭逃出矿区后,生活无以为继,只好铤而走险,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成了危害一方的土匪,让清政府头疼不已。
  
  朝廷派兵去围剿,打了好几年,耗费了大量的银两,折损了不少兵将,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土匪反而越剿越多,看来靠“堵”是“堵”不住了。
  
  没办法,朝廷只好又采纳了一位高参的建议。高参说堵不如疏,大禹治水就是用疏导的办法,既然淘金的人挡不住,不如干脆就放开,让他们去淘吧,只需要在出入金矿的要道上设个关卡,淘金人淘了金要出来,可以呀,你只要照章给朝廷纳税就行了。就这样,淘金的流民有了收入,国家也有了新的进项。有了稳定的收入,谁还愿意去当土匪呢?朝廷也不用耗费银两去剿匪。就这么一个关卡,让流民和朝廷实现了双赢,这是“疏”出来的结果。
  
  堵不如疏。“堵”是矛盾的积累,是延缓问题的爆发,结果麻烦越堵越大。“疏”是矛盾的化解,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疏通渠道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2:44 | 查看全部
物质哲理故事
时间:2015-09-13 作者:未详 点击:2369次
  空心木头
  
  父亲是木匠,一段时间,我曾跟着父亲做学徒。
  
  一天,父亲要我在一堆木头中,选一段上好的木料做桌面。我从那堆木头中认真地挑选着,最后,挑出了一段又大又直的木头,自认为这是最好的木料。
  
  父亲走过来,用斧头在我选出的那段木头上敲了敲,然后说:“这哪是什么上好的木料,这分明是一段空心木头。”
  
  “空心木头?你怎么知道这是空心木头?”我奇怪地问。
  
  “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来,如果木头是实心的,敲上去,它发出的声音很低很小;而越是空心木头,它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越大。”父亲答道。
  
  后来,每当我看到夸夸其谈的人,每当我看到口若悬河的人,每当我看到只说不做的人,我的耳边就会响起父亲的声音:“这又是一段空心木头!”
  
  有凹点的高尔夫球
  
  高尔夫球运动刚刚兴起时,只是对球的重量、体积做了相关的规定。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球,特别是有划痕的球。
  
  原来,有划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于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这些凹点,让高尔夫球的平稳性和距离性比光滑的球更有优势。从此,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
  
  如果把高尔夫球的凹点比作人生的伤痕,那么,失败、坎坷和挫折这些给人带来伤痕的东西,并不可怕。因为,有些伤痕,不仅有利于让我们维持人生的心理平衡,而且还有利于让我们去实现人生更远大的目标。
  
  飞起来的石头
  
  一位雕塑家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只高飞的鹰本来就在那里,我只不过把石头中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一块石头,只要把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就能飞起来。这使我想到了人,人哪怕像石头一样愚笨,只要能舍弃多余的东西,也是能够飞起来的啊!
  
  而人生的诱惑,就像一块石头多余的边边角角,如果面对诱惑,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不舍得放弃,那也不舍得放弃,人生就会成为一块沉重的石头,永远成不了展翅高飞的鹰。
  
  要想人生飞起来,只要放弃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行了。
  
  好汉石
  
  曾在报上读到一则消息:韩国人来到中国的戈壁滩,很快喜欢上了风味独特的蒙古烤肉,于是他们抄走了食谱,回国后急不可耐地炮制。遗憾的是,他们用来烘烤炖肉的石头,不是被烧裂,就是被烤碎。同样的烘烤方法,为什么韩国人就烧不出蒙古烤肉呢?原来,是因为他们那里没有那种石头,那种戈壁滩上独有的、生长在恶劣的气候里的、冻不碎也烧不裂的好汉石。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士成功了,很多人都去模仿,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模仿他们的行为习惯,可无论他们怎样模仿,却仍无法取得人生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也是因为他们心里缺少一种石头,一种百折不挠、身处逆境也永不放弃自己理想和信念的“好汉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2:55 | 查看全部
张大师的哲学
时间:2015-09-11 作者:未详 点击:2358次
  张大师住在山边。有一次台风后发洪水,冲破了他家的前门,家人拿着木板和砖石想去阻挡,却被大师阻止。
  
  “前门不必挡,但是快把后门打开。”
  
  果然那山洪由前门进,在院子里打个转,又由后门流了出去。院子里虽然有水,但只是流过,始终没有积深。
  
  台风过去了,家人前来报告:“房子里只溅进了一点点水,古董字画毫无损失,唯有几卷立在门边的宣纸浸上了水渍。”
  
  “把宣纸摊在地上,并用水将整张纸喷湿。”张大师又下了一道令人不解的指示。
  
  家人照办,那宣纸被喷湿,风干之后,原先的水渍居然全然不见,再经电熨斗一烫,简直平整如新。
  
  “水怎么流进来,就让它怎么流出去。怎么浸渍,就让它怎么消除。”张大师抚须笑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3:05 | 查看全部
别把工作当娱乐
时间:2015-09-09 作者:未详 点击:3707次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只看门狗,为了让盗贼远离主人的房子,整夜不停地吠叫。一只驴看到此景,以为看门狗吠叫是自己逗乐。所以,他也嚎叫了一整夜。第二天,驴的主人以为这可怜的动物生病了,派人去把村子里的兽医叫来,并把情况告诉兽医。
  
  兽医对驴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然后说:“朋友,你必须立即在这只驴身上烙上烙印,否则它很快就会大病死去。”
  
  驴说:“我向你们保证,我什么毛病也没有。我昨晚只是自己逗乐而已。”
  
  这位不屈不挠的兽医说:“哦,不,我知道这个狡猾的畜生的意思。它是情愿死,让你蒙受损失,也不愿意被烙和恢复健康。”
  
  所以,他们用绳子把驴子捆起来,用烧红的烙铁把它全身烙了个遍。
  
  一段时间之后,驴走出去,想看看在自己生病期间村子里有什么变化。看门狗问他为什么被烙了。驴讲述了这个故事。

  看门狗叹道:“把工作误作为娱乐的人,肯定是要为其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3:16 | 查看全部
花开无声才最美
时间:2015-09-07 作者:未详 点击:4690次
  有一个禅师,收了一个年龄尚幼的徒弟。这小徒弟很聪明,也特别喜欢别人赞扬他如何聪明。不管他有什么好的想法,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去告诉所有的人,目的是得到别人的赞扬。他的确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
  
  有一天,师傅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对他说:今天晚上,你观察这盆里的荷花,看它们是怎样开放的。
  
  小和尚很高兴,心想,一定是师傅看他最聪明,才让他观察荷花。于是,他捧回这盆荷花,整整一个晚上都全神贯注观察荷花,看到了一朵朵荷花绽放的过程。第二天一大早,他急不可待去见师傅,手舞足蹈向师傅描述他观察到的荷花绽放的各种细节。
  
  师傅听完,问了他一句话:花开的时候吵了你吗?
  
  小和尚一听,寂然无语,若有所悟。
  
  最好的教育,便是让生命自然绽放,如塘里的荷花,如野地里的百合。但这绽放,是出于内心的需求,是自然的表现,却不声张、不夸饰、不炫耀。
  
  过于追求赞扬的人,他们的绽放,动力不是出自内心,而是把关注转向外在。他们有好的行为或观点,就四处观望,喧哗不已,为了引人注目,为了得人赞赏。如果没有受到关注,没有得到赞赏,就觉得没劲,就不想开花了。
  
  他们的心思不放在绽放上面,却总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样一来,他们就慢慢失掉天然的动机。我看到,有许多自幼在赞扬声中长大的人,到了后来,他们的自我不再绽放,反而变得枯萎了。
  
  因此我想到,对于生命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在品质,而不是外在的装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3:27 | 查看全部
利人更利己
时间:2015-09-07 作者:未详 点击:3409次
  在中美洲国家墨西哥干旱的草原上,大量的食草动物给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植物为此濒临灭绝,可是人们发现,有一种刺槐的树例外,它的树叶常年翠绿繁茂,成为这片干旱的草原上难得一见的景观,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这样一棵刺槐树,每棵刺槐树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盘,树身上长着大量的刺,这些刺不只用来阻挡不受欢迎的入侵者,而且还是蚂蚁的家园。
  
  莫非刺槐的生长和这些蚂蚁有关,或者说是蚂蚁帮了刺槐的忙,让刺槐在恶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专家们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寄居在刺槐身上的蚂蚁确实非同一般。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为止。给刺槐打气撑腰,俨然就是刺槐的保护神。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利用尖锐的上颚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
  
  为了投桃报李,刺槐树不仅让蚂蚁在自己身上安家,还为这些蚂蚁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在刺槐树枝上的刺与刺之间,有绿色的小孔,这些小孔会不断地产生没有花朵的花蜜,为饥饿的蚁群提供糖分等饮食需求,另外还能提供蚂蚁们需要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服务周到。显然,刺槐费了很大力气来供养蚂蚁,目的是留住蚂蚁。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刺槐和蚂蚁的这种合作共存给人类以很大的启示,“合则双赢,争则俱败”。其实,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3:38 | 查看全部
赵匡胤御下有方
时间:2015-09-02 作者:未详 点击:2088次
  宋朝开国时天下并不太平,各地割据势力随时都可能对赵宋中央构成威胁。这时对于最高领导人赵匡胤来讲,最宝贵的资源无疑就是人才。偏偏在这个当口,他的爱将关南巡检使李汉超惹下了麻烦:抢了一位老汉的小女儿做妾,顺带还抢了些嫁妆。老汉气不过,就跑到京城去告御状。
  
  赵匡胤思量之后,决定请老汉吃顿饭。饭菜很丰盛,几杯酒下肚,赵匡胤开始向老汉发问:“老丈,自从李汉超镇守关南后,辽军一共入寇几次?”“一次也没有!”老汉如实说。“过去辽军入寇,边将不能抵御,河北民众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如果在那个时候,你能保住你的家财么?”“不能。”“那如今李汉超抢的钱财跟辽军比起来又谁多谁少呢?”
  
  老汉一时语塞,赵匡胤继续说:“敢问老丈共有几个女儿,所嫁的都是些什么人?”老汉如实把情况说了一遍。赵匡胤说:“既然她们所嫁的都是些村野蛮夫,而李汉超则是我大宋王朝的贵臣,你的小女儿嫁给他难道还不如那些村野蛮夫么?更何况,李汉超是因为太爱你的小女儿才一时鲁莽,以后他必然会善待老汉跟您的小女儿。”
  
  一席话说得老汉喜上眉梢,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紧接着,赵匡胤派专人带着整箱的金银八百里加急直奔李汉超营帐,警告李汉超:“你需要钱,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是国家的梁柱,抢劫百姓钱财这样的混账事以后不要再干了。这里有几百两金银,你去把抢劫老汉的钱还上,并且诚心向他们道歉,以后善待他们。”
  
  赵匡胤御下有术,顾此及彼,结果双赢。
  
  在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类似的两难抉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向左?向右?过于坚持原则会开罪于人,但如果事事圆滑又容易失去自我——很多时候,两难抉择就像需要用单面胶时的双面胶,让人左右为难。不过只要能仔细分析,丝丝入扣,把握住事情的每一环节,有时候看上去麻烦的双面胶用好了,带来的往往是单面胶不曾有过的惊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3:49 | 查看全部
简单是智慧
时间:2015-09-01 作者:未详 点击:4520次
  凡事简单点,简单才是智慧。
  
  古时有一位知府新上任不久,他想考察一下手下的三位官员,向朝廷举荐一位。一天,他坐在正堂召集三人开会,开完会对三位官员说:“我需要一根针,你们准备一下。”说完,便走出了正堂。
  
  “知府新上任,只要一根针,这是什么意思呢?”三位官员都摸不准头脑。
  
  第二天,三人都没来办公,知府便差人询问三人去处。不一会,差人回来,向知府报告说:“大人,李官员昨天买了一根杵,正在家里光着膀子磨针,要告假一段时间。”知府听后,点了点头。又问:“那刘官员呢?”“刘官员昨晚已经启程,不知道去哪买针线去了,估计两天之后回来。”官员听后,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那王官员呢。”“王官员父亲生病了,正在家中照看,这几天不能来。”官员点头不语。
  
  三天后中午,知府正在府衙办公,李官员来了,对他说:“大人,您说需要一根针,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特买了一根杵,日夜在家打磨,需再过两天才能给您。”知府听后不语。晚上,李官员来了,小声对知府说:“大人,在下买了各种针数十种,而且买了数十种线,供大人使用。”知府听后,不言语。
  
  隔天知府审完案,王官员来上班,见了知府赶忙走上前,对知府说:“大人,前些天老父生病在家照看了几日。你要的一根针我从家里拿来了,您看合不合适,如不合适,我再到街上买。”知府笑了,对王官员说:“很好,我要的就是这个。”
  
  第二天,知府便将王官员举荐给了朝迁。李官员和刘官员很不服气,私下里打听知府为啥这样做。知府差人对二人传话:“我只要一根针,没让你们想得那样复杂,凡事简单点,简单才是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14:01 | 查看全部
丘吉尔遇的哥
时间:2015-08-26 作者:未详 点击:2287次
  唯有真正看低自己,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丘吉尔在当英国首相期间,有一次受BBC(英国广播公司)的邀请,要去做一期直播演讲。可就在前往BBC的路上,丘吉尔的车突然熄火,一时无法启动。丘吉尔决定打出租车过去。
  
  很快,一辆出租车来到了丘吉尔面前。“请问您要去哪里?”司机伸出头来问道。
  
  “BBC。”丘吉尔回答。
  
  “恕我不能送您过去。”司机耸了耸肩。
  
  “为什么呢?”
  
  “那里离我家太远了,等我把您送到,再回家的话,便会错过丘吉尔的演讲直播。您知道吗,他可是我的偶像,我是绝不会错过的!”司机高兴地解释道。
  
  丘吉尔感动地从口袋里掏出了5英镑递到司机手中,以示感谢之情。5英镑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数目,几乎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好几天的收入。
  
  让丘吉尔没有想到的是,司机接过钱后,立即大声地对他说:“快上车吧,保证准时将您送到!”
  
  这下丘吉尔迷惑了:“那样,您不就没办法准时听到丘吉尔的演讲了吗?”
  
  “去他的丘吉尔吧,现在您比他的演讲重要多了!听演讲又不能养家糊口!”司机边说边下车帮丘吉尔打开了车门。
  
  这件事给了丘吉尔很大的震动和启发,之后,他常常在各种场合向别人说起这段经历。
  
  “不要自以为是,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地高看你,我们唯有真正看低自己,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专心于自己的领域并有所成就。”丘吉尔在说完这个故事后,这样总结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