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2:02 | 查看全部
32岁的她,自认为理财零分,工作了10年,薪水不算少,却没有存下钱,户头里只有几千元。这个状况已经是十年来的最佳状况了,两年多前,她还在当卡奴,花了两年时间,才把积欠的几万卡债还完。
  “如果不是经过理财专家提醒,我还不知道信用卡的循环利息那么高。还完欠款轻松多了,可是,我还是存不下钱来,月初领薪水,月底就花完了。奇怪,我已经改掉买名牌的习惯了呀。”
  想存钱,是因为想实现梦想。“我是个不婚族,经济上没有什么负担,但我想要存100万,出国游学——这是我的人生计划,不完成的话我会死不瞑目的。”
  仔细检视她的消费品项,没错,都没有花大钱,可是却像口袋有小破洞一样,金钱像沙漏一样地流出去。逛街,几十几十的小饰品买了一堆,都不是大钱,但是频率太高,累积起来数目也不小。每天一杯星巴克咖啡,一个月加起来也是一笔数目。她说,她可以改喝比较便宜的,自己泡也行,好歹可以省下2/3。
  看起来最离谱的,是她的电话费账单。一个月的手机账单,竟可以高达千元。而她的工作并不需要靠手机来拉业务,她只是一个做内部行政工作的职员。
  “为什么你会打这么多电话呢?"
  “我害怕寂寞,”她很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就算搭公交车,或自己一个人要走5分钟路,我都会不自觉地打电话给姊妹聊一会儿,不然,我会觉得很孤单,很无助。”
  这才是症结。在我看来,阻挡她圆梦的最大绊脚石,不是金钱,而是害怕寂寞。害怕寂寞者,什么事情都要有人陪,什么观念都要有人认同,梦想的强度永远抵不过她恐惧的梦魇。
  她的梦想是出国游学,到32岁还没有成行的原因,没有存足够的钱只是部分理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害怕寂寞——出国游学总有一段时间会孤独地活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要学会一个人独立生活,要靠自己的勇气完成不少事情。
  是她对孤独的恐惧阻碍了她,所以才没有积极存钱。这是一个心理问题,不是理财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2:18 | 查看全部
常在电视剧或一些老板办公室看见挂着一个“忍”字,我的一个朋友挂的“忍”字却比人家多个“言”字旁,“忍”就成了繁体的“认”——“認”。朋友说那是他父亲所题所赠。
  初看这字时,以为这位父亲是希望孩子在社会上要“忍言”,也就是要孩子“慎言”,凡事经由大脑思考,不要随意脱口而出得罪人,可是朋友却对我解释父亲的用意并非要他“慎言”,而是要他有“三认”:
  事前认清——每做一件事情或一个决定前都要多方收集资料、观察、考虑每一个环节条件是否适合、可行。
  事中认真——当决定后就要认真,全心全意去执行,不要三心二意,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事后认清——产生的结果如果是成功满意的,不可太得意,要往后看看,虽然成功了,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之,若失败了,则不要气馁,应再做一次通盘的检讨改进,认清、接受失败的事实,只要肯认真,没有不成功的。
  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及用心着实让人感动,于是这个“認”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2:26 | 查看全部
一天,一名旅行者来到一个地方。不远处,一条小路蜿蜒而上,隐没在绿色的树林中。他循路走去,来到一道栅栏前。木门敞着。他顺着石铺的小径继续前行。
  在荫翳蔽日的树林间散落着白色的石头。旅行者弯下腰来仔细端详,石头上刻有字迹:阿布杜尔塔艾格,活了8年6个月零3天。当他意识到这是一块墓碑时,心里不免一颤,一个孩子这么小就死了。他又转向另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亚米尔卡利贝,活了5年8个月零3个星期。看看周围,好像都是墓碑,原来这是一块墓地。他又继续读了几块墓碑,都是一样的形式:一个名字,一个生活的时间。时间最长的也只有11年。他们的生命真是太短暂了,旅行者悲伤地哭了起来。
  听到哭声,一个老人走了过来。他是负责看守这块墓地的。旅行者问:“这里是不是发生过什么灾难?为什么这些死者全都是孩子?还是这里面有什么可怕的咒语?"
  老人笑了笑说:“别害怕。这里没发生过什么灾难,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咒语。我们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当一个人长到15岁时,父母会给他一个本子。从此,每当遇到快乐的事情时,他就打开本子,把它记下来。在左边写上是什么快乐,右边写上这快乐持续了多长时间。比方说,他遇到了未婚妻,陷入热恋,他们相识的快乐持续了多长时间,是一个星期还是三个星期;他第一次亲吻她;他的妻子怀孕了,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他出门旅游;他在异乡遇到了旧识。这些都带给他多长时间的快乐,是几小时还是几天?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他在本子上记下了他经历过的每一次快乐。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按照我们的风俗,人们打开他的本子,把他快乐的时间加在一起,算出总和,然后把这个时间刻在他的墓碑上。在我们看来,这个时间才是真正属于一个人生命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2:40 | 查看全部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
  画漫画刚满二十年的我,以前有两种题材从来不碰:一种是动物,一种是小孩。不画动物是因为我太爱动物了,以至于无法在它们身上开任何玩笑;不画小孩是因为我太讨厌小孩了,以至于我根本排斥画他们。
  我讨厌小孩的程度到连我自己的小孩出生后我都躲进书房三天没有说话。记得我老婆当时叹了口气对我说:这孩子我还是自己养吧。
  我讨厌小孩,因为我不想再想起我的那一次童年。
  小时候的我,是个非常自我的小孩。我不做我不喜欢做的事,不交我不喜欢交的朋友。想想就该知道当时我活得多么艰难了吧。而非常奇特的是,当我在脑海中再一次看到那个坐在幼儿园窗边三年只会看云的小孩、那个放学路上遇到陌生人总是偷偷发笑的小孩、那个寒暑假
  蹲在院子角落悄悄玩虫的小孩、那个被老师、学校因为意见太多踢来踢去的小孩,我却突然发现:几十年后每逢我面临人生转折点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答案,其实都没有超过童年时“那个小孩”对许多事情的反应。
  原来,我们每个人童年时那个孩子,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脆弱,比起大人,小孩甚至在心理上更强韧,尤其是他们的本能。你会发觉面临各种抉择时,小孩永远能最快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这是大部分成人无法做到的。因为“大人”的选择,往往只是符合身边众人的期待,而不是自己的真实需要。我认为,大人的本能早已在社会讲究最大化的合理性要求下逐渐消失,就像我的儿时记忆消失在我脑海中的阁楼深处一样。
  我开始明白:原来在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被成人世界毁坏得如此之深,连自己的思考模式都一天天、一步步被推向相反的自己。而我以往不愿再想起的那段童年,累积的就是小孩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我孤独的对抗和妥协。
  在《绝对小孩》里,我画的是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小孩世界和大人世界的拉拉扯扯。我相信,这两个世界的拉扯会一直继续下去;但我也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是不是常有会飞翔起来的感觉?对了,那就是小孩的世界——只有想象,没有限制;仿佛拥有好多对翅膀,永远可以在云朵上游戏。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每个人也都会长大。我们每个大人每天都以各自努力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每个小孩每天却以他们各自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内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议每天将会在我们身上再流动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2:55 | 查看全部
在西方,考核一个政客的第一道试题——忍耐。
  光是漫长而激烈的竞选过程就够难熬的,其间还会碰上无数意想不到的打击,没有足够的忍耐力是坚持不下来的。即便成功地爬到了国家政要的位置上又怎样呢?他们在国内接触选民或出国访问的时候,有谁没遭到过民众的围攻、谩骂,甚至还受到过石头、臭鸡蛋和西红柿的袭击?
  远的不讲就说最近的。全世界都知道英、美关系最好,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布什第一次访问英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英国民众的抗议。群众聚集在他要经过的街头,举着旗子,喊着口号,指责他在美国部署和发展“反导弹系统”和拒不在维护世界环境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抗议达到高潮时就有鸡蛋像绣球一样朝他抛去——是不是臭的,从电视画面上看不真切。没过几天,英国首相布莱尔出访另一个同盟国,也受到了跟布什大致差不多的“礼遇”。当时他们的表情:你骂你的,你扔你的,我尴尬归尴尬,只要你没有一石头把我的脑袋开了瓢,我就该笑还要笑,该说还要说,该干什么照干不误!
  有时还不仅仅是政客,只要在西方做个名人或有钱有势的人,就很容易碰上类似的尴尬。2001年3月29日,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在芬兰举行记者招待会,突然遭到蛋糕袭击,满头满脸都是奶油,像烂葡萄一样滴流甩挂,他仍不忘保持风度,并立即为自己解嘲:“味道还不错,只是这东西破坏了我的节食计划!”
  没有这两下子,怎么当一个大名人或做一个现代政客?像2001年春天英国大选时的那个工党副首相,人家打了他一下,他马上回一拳,愣把人家给打倒了!痛快倒是够痛快,可自己的政治前程也叫这一拳给打飞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心里既有“大谋”,在小处就要能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3:05 | 查看全部
第一次踏进这个叫里洼的小山村,它的闭塞与原始着实让我震惊。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可当这一切呈现在面前,我还是有着猝不及防的震撼。
  这里没有电,小村远处深山之中,没有公路,只有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通向遥远的山外。平时的用水要从山腰处的一个泉眼里担回,甚至村民都上山砍柴,这似乎是只在书中才能一见的情景。
  学校在山脚下,距小村有一里左右,原是一座土庙。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的教师已离去,学生们已经停课一个多月了,我是此处惟一的老师。
  当时已是冬天,漫山的雪将一切装点得纤尘不染。我夜间就住在小小的办公室里,燃着旺旺的炉火,听着外面的北风吹过山林,有一种天遥地远的感觉。第一天的夜里,好容易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却被一阵响动惊醒。侧耳细听,仿佛是有人走在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声。我从门缝向外望去,有两个黑影在不远处晃动着,顿时紧张起来。临来之前,有人就曾对我说过,这里的人极贫穷,而且野蛮至极,外边来的人很少有没被他们打劫过的。我一阵心寒,抓起一根柴棒,竟是彻夜未眠。
  后来才得知,村民是怕我一个人刚开始住在那儿害怕,所以才轮流在外面为我守夜的。那一刻,巨大的感动充盈心间。
  慢慢地发现,这里的人们朴实可爱,他们会听我讲山外的事听得入了神,一脸的惊讶与疑惑。我发给他们的普通香烟,他们舍不得抽,把玩很久才夹在耳朵上。那时我就会想,外边关于这里的传言,也许不是真的吧。
  转眼间新年快到了。村民都拿着红纸让我写对联和福字,那红纸颜色极深,上面还有一圈圈的水迹。我挥笔写着,心也被这质朴的乡亲感染着。
  新年的一大早,我一推开房门立刻愣住了,门前摆放着许多斧头,大大小小的有几十把。一瞬间忽然记起,报纸上曾报道过关于这个村子的一个消息。两年前,一个扶贫工作组进驻这里,没过几天就被村民们手持利斧砍了出来,致多人受伤。一时间看着斧头在雪地上闪着寒光,心中不禁忐忑。
  在村口遇见一个老大爷,我和他说了这件砍人的事。他告诉我,当初的那个工作组不仅不帮人们脱贫,还白吃白住,最可恨的是,还把村里的一个姑娘糟蹋了,才导致人们群起而攻之。老大爷狡黠地看了我一眼,说:“你是不是见到门前堆着那些斧子才问这个的?孩子,在我们这儿,新年的早晨把斧子放到别人家的门前,就是送福,谁家的斧子收得多,就说明这家最让人尊重!”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不禁为自己刚才的疑虑而惭愧,同时心中涌起一阵温暖。
  年三十的夜里,我用一只麻袋装起那些斧头,悄悄地在每家门前放上一把,心里暖暖的,仿佛春风一夜间已吹得内心深处春暖花开。
  半年后我离开了里洼村,怀着心灵被洗礼过的纯净与感动,把自己最诚挚的祝福送给那些可爱的人们。
  是的,除了祝福,我什么也不能留下。我永远会记得门前那一堆斧头,记得他们给我的最朴素的祝福,那一份沉甸甸的情谊,就是他们最闪亮的宝贝啊!他们虽然贫穷,却又是那么富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不染尘埃的心比什么东西都弥足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3:22 | 查看全部
在被环球旅行的念头折磨得心神不定的时候,我见到了格拉斯哥流浪者。他拿着2008年3月出版的杭州地图,问我西湖隧道如何走。我给他指了指方向,并告诉他那条隧道只通车,不能走人的。显然他有些失望,“那么,请问紫云洞是在哪个方向?"
  我对这个“隧道和山洞游”的外国旅行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他长得有点像刚刚死去的法国新小说家罗伯·格里耶,大块头,浓密的头发和络腮胡子,黑白斑驳,像是点雪茄时不小心被打火机烧了一下,眼神游离,指关节粗大,如同一个园艺师,刚刚摆了花盆放进温室,手指上还粘着来不及洗去的新鲜的泥土。
  我在那张被他手指搞得黑糊糊的杭州地图上指明了紫云洞的方位,好奇地问他来自哪里。
  “格拉斯哥,我来自格拉斯哥。”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个国家,不过我也不能保证我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没听说过?这很正常。因为我们的国家如今几乎没有人了。如果说格拉斯哥是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民族,虽然我们的国家至今依然存在。”
  “这就更不好理解了,一个没有国民的国家?"
  “是的。对你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对格拉斯哥来说,再自然不过。因为格拉斯哥是一个生来流浪的民族。”
  “和吉普赛人一样?"
  “可以这么说。但不同的是格拉斯哥创建了自己的国家。一个没有国民的国家。”流浪者充满自豪地重申了这一点。
  “那么,你们一定到过世界的不少地方吧。”我对格拉斯哥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无比羡慕。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公平,有的人可以来你的国家,而你却因为各种原因一辈子只能待在原地,你从旅行者的眼神里看到他们那种“犹如初见”的喜悦,而你则可能怀着“天边外”的梦想终老一生。
  “我们一直在环游世界。四五百年前,我们的前辈绕地球一圈得用尽一生的时间,他们壮年时从格拉斯哥出发,回到格拉斯哥往往须发尽白,许多人都会客死他乡。然而格拉斯哥人不改初衷,把环游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与人生的意义,因此获得‘环球者’的绰号。而现在,交通便利,一般一两年就能绕行地球一圈,我今年52岁,已经环游世界33次了。”
  “每一次环游世界都会有所不同吗?”我下意识地咬着手指,好奇地问。每当我被环球的欲望折磨得魂不守舍时,都会像吃似的吮咬手指,以至于我的十个手指已经没有了指甲,全部露出白白的肉皮。
  “准确地说,一切由路线决定。陆路,海路,南北回归线,赤道,经线,纬线,南极到北极等等都会很不一样。”
  “包括这次的隧道山洞游?是想以隧道山洞为路线环游世界吗?"
  “这个,这个倒不完全是这样。”不知为什么,说到这里,流浪者有点黯然神伤。“这与我一次伤心的经历有关。在我第22次环游世界的时候,在格陵兰岛遇见一个女子,冰一样的透明与美丽。她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兴趣,随我一起上路旅行,我们驾驶着一辆二手的帆船,沿着大陆架的海岸线走,早上去长着棕榈树的沙滩上漫步,晚上在船上一起看夕阳被海水吞没。那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日子。然而,有一天,她在南美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港口上岸后,就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来。后面的许多年里,我一直为她的离开痛心疾首,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有一些问题得靠时间慢慢给出答案。我50岁沿东经110度进行第31次环球旅行时忽然明白了她离开的原因:她只是对我的生活感兴趣,而并非对我这个人有兴趣,我虽然和她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但我却从未走进过她的内心。这与格拉斯哥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有关,他们永远在世界的表面像一只蜉蝣一样滑行,却从来不曾潜入世界的深处。他们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他们和形形色色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永远不会为一个陌生人的内心哪怕停留一小会儿。我的问题正在于此,那两年时间里,看似天天和她在一起,可我的心永远会在下一个目的地,却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所爱的人的内心进行一场旅行。我到每一座不同的城市就像遇见每一个陌生的人,地表隆起的城市轮廓仿佛人的五官与身体的曲线,然而,我直到现在才明白:隔着皮肤就是隔着一个世界。”
  “那,这与隧道和山洞之类的有什么联系吗?"
  “这是格拉斯哥一个古老的传说。我也是听自己的祖父说,以前格拉斯哥部落的长老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条隧道,可以直达地心,环球旅行者能够从这条隧道穿越地壳地幔,经过地心,再直接从地球的另一端出来。然而,在这几百年间,格拉斯哥人完成了几乎所有环球线路的旅行,却没有一个人发现这条传说中的隧道,尝试过穿越地心的旅行。我想,我得穷尽下半辈子的时光来寻找这条隧道,为此我到过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长的隧道和山洞,甚至已经触摸到了岩浆的出口,但隧道往往在那里自行关闭。我现在开始怀疑人类之前的知识是否能够给我以正确的指引,毕竟,据我所知,还没有人进入过地球的核心。所以我还是得靠自己的双手与双脚去探索。我相信,如果我找到了这条隧道,我也同样能够找到通往爱人内心的道路。这以前,我能够到达世界的任何地方,但却无法真正抵达某处;后面的几十年,我想真正地抵达一次,是的,哪怕一次也是好的。”
  格拉斯哥流浪者说完这番话,捋了捋花白的头发,继续上路,连一声告别都没有。我放下了噙在嘴里的食指,目送他离去。后来许多年里,我再没有继续啃我的手指,指甲像穿衣一样重新包裹了指尖。我觉得那天,自己身上的某种东西已经装入格拉斯哥流浪者双肩背的圆桶包里被他带走,从此放下,轻松地开始过日常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3:34 | 查看全部
我在买一支狼毫笔时邂逅了他。狼毫笔在他的店里,店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街上。
  这是一栋两层阁楼,黛瓦朱漆,屋中央一个超大的画案,毡子上果酱铺似的洇着深浅斑斓的丹青遗渍。三面墙上一溜儿挂着字画,画下是琳琅满目的笔墨纸砚。
  他拿一支狼毫递给我:“孩子学画尚早,她太小,练字是可以的,不过也不必花钱请名师,先拿字帖临一下。”“你这样的丹青能手,孩子肯定也很出色吧?”我问。“不,我的孩子不学画,学武术去了。”他见我吃惊的样子,顿了一下,苦笑,又摇摇头,“歧途啊,歧途……”
  我问:“什么是歧途?”我不确定他说的歧途是指学武术,还是丹青书法。
  “干我们这行的,听上去很风雅,却清苦寂寞,孩子可以把此当爱好,若以此为生,却好比歧途,我的叔父,”他说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默默地画了一辈子画,从不像别人那样包装宣传,直到去世,连县美协都没进去,画自然也卖不出大价钱。”
  我说,你叔父的大名,早已遍布大江南北啊,怎么会?他答道:那是他去世之后的事了。叔父活着的时候,困顿了一辈子。曾为生计所迫,卖掉了房子,一家人挤在画室的角落里。他的画很好,名气却没有,他知道自己的价值,便宜了不肯出售,遇上朋友,或者清贫的知音,又免费赠送,这样一来,卖画的收入寥寥。
  叔叔有八名学生,学生们最了解他,也知道他的价值。叔叔仙逝后,学生们跑到北京,凑钱给他办画展,机会这时候来了。
  一天下午,来了位老先生,站在画前看了又看,爱不释手,问:“我能不能见一见这位画家?”学生们说:“老师已经不在人世。”老先生叹了口气:“遗憾啊!那么,我能不能用我的画换你们这一张?我很喜欢。”学生们很干脆地告诉他:“不行!”他们想,你随便画张画,就想跟我们老师的换,怎么可以?
  老先生离开后,有知情人对学生们说:“你们认识刚才那位老先生吗?”学生们说,不认识。那人说:“想你们也不认识!他,可是李可染大师啊,连他的画,都换不了?"
  学生们惊呆!
  自那以后,叔叔突然就声名鹊起,他的遗作,价格节节攀升,叔叔若在天有灵,是喜是悲?也可能,两者都有吧!春日的黄昏,斜晖脉脉地漫过窗棂,流淌在宽大的画案上,淌在那些瘦竹、卵石上,也照着他幽邃的眼。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我想起了这句诗。这是古今多少艺术家的宿命!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艺术本身,无暇或者不屑于俗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成就了他们,同时也误了他们,但艺术也给了他们最纯粹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最超拔,最永恒的,是云端的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3:43 | 查看全部
曾见过一位老人,70多岁了,刚出狱,家里没人管,可能民政部门暂时也没安置好,他也不愿回去,就住在监狱围墙外一间抽水的机房里。
  上下班时经常会遇见他,拄着一根拐杖,颤颤巍巍,头发胡子几乎全白了,很轻松地在机房附近的铁桥边散步、闲逛。看远方时,微抬着下巴,眯着双眼,竟然是很有诗意的样子。有一天下着小雨,天气更显得湿冷阴暗。刚好看见他出来打饭,披着蓝色发白的旧棉大衣,在泥泞里差点摔了一跤,可是很喜悦,专心致志地端着饭菜回屋了。我特地过去瞄了一眼,饭菜很简单,也许比他在里面时吃的强不了多少。
  后来,没再见过他。听说民政给安顿好了,回城了。向知情人打听这个人,竟然从十几岁就开始服刑,偶尔刑满在社会上露个脸儿,随即又有事接着进去了。他的绝大部分生命是在高墙电网下度过的。综观其犯罪,真可谓曾经的大奸大恶之人!他最后一次入狱已是50多岁,等到出来,已垂垂老矣,日薄西山!
  人的老年真是奇特!贪求妄取,老奸巨猾,百般钻营,五毒俱全,到了这时,也不过心清如水,人淡如菊,看看夕阳,听听檐雨,一饭一食,一啄一饮皆是安详喜悦。
  人到老年是幻想跌落,真实回复的大境界。人以青铜以魏征为镜,我以老年人为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53:55 | 查看全部
关于女子如何打扮自己这个问题,我一直持着矛盾的态度。——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修饰得光彩夺目的美女当然人见人爱,美女当然在一堆人中最先引人注目。为了这个先声夺人,为了赢得众多的爱慕的赞美的目光,费钱费时费力地收拾自己自然是值得的。我们爱美女。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流俗的简单的人。
  她的个子小小的,衣装朴素,脸露倦容。她说,为了去南非这趟差,抓紧完成手头的工作,昨晚通宵未睡。飞机来了,她从一个打盹儿中醒来,拎起自己的包和手提电脑。邻座的同伴走开了,她想也没想,替她拎起那个奇重无比的包就走。
  飞机上她姿势不动地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活跃起来,她住在我的对面。她是一本英文经济周刊的主编。深夜,为了跟人联系所需的英语问题去讨教她,她微笑着擦着刚洗的头发回答,“有问题你再来!”真的去了一次又一次,她的微笑和诚恳使你心无顾忌。
  她跟谁都能聊,工作的,家里的。即使是认真的话题,也总会有一片开心的幽默的境界。“刘老师睡醒了,开始发挥了。”喧哗的众人突然发现,她是最有劲的一个。是那种冷幽默,不抢风头,不夸张造势,散漫的一句,温温的一句,聪明的一句,却是集体哗然。
  她几乎没有炫耀过自己的英文,但是在翻译翻到金融业的行业用语犯难时,她马上轻轻地指点出来。以至在后来再遇到经济方面的会议时,在我们看来业务很不错的年轻的美女翻译也总是谦虚地要求“刘老师在旁边关注一下”。在对南非方面的提问中,她的问题以及问法是最专业和妥帖的,仍然是自然的,随意的,不突兀不造势,却是点到关键。
  和一个同伴因为临时去看一个展览而离开了大部队,俩人的行李却在车上。回到住的旅馆,问起车上的行李,有人答,刘替你们管着。只要听到这句话,再无一切烦忧。
  在礼品店,她买了十几条彩珠手链,说要送单位的那些小姑娘。我想没人会不喜欢这样的领导。那些珠宝长廊,她一家家看得很仔细。她说她喜欢看。没有不喜欢珠宝的女人,但看她自己的衣饰,清清爽爽,并无珠宝。也许珠光宝气就不是她了。或者说,珠宝不见得能够锦上添花,因为我觉得,这样比较完美的人似乎无需再添什么了。
  都在议论文化界的女性优秀于男性。说到自己的那一半,她却说:“在精神上我依赖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一愣,耳边的同性们不是刻薄便是作秀。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相似乎难以启齿。
  真正的有修养,自然和纯真在言行之中舒展。因为有着知识的高度,就是不想成为中心,最后仍能成为中心。
  知道了她的工作节奏,是真正的忙,连画一下口红可能都显得造作。
  回国在机场,她随手拿了一张英文报纸翻翻,然后说,哪个国家的什么官员因为把车停在了残疾人停的专用车道上而下台。她仍然是轻声叙述不大惊小怪。这使我想到,其实所有张扬的人都是不具备自信的。也就是说,真正的自信无需张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