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4:53 | 查看全部
一位年轻人在杜兰特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半年后,他很想了解公司总裁对自己的评价,虽然他觉得事务繁忙的总裁可能不会理睬,但这位年轻人还是决定给总裁写一封信。他在信中向总裁问了几个问题,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能否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干更重要的工作?”
没想到总裁回信了,他没有回答这位年轻人的其它问题,只对他最后的问题作了批示:“刚好公司决定建一个新厂,你去负责监督新厂的机器安装吧。但你要有不升迁也不加薪的准备。”随同那封回信,还有总裁给他的一张施工图纸。
年轻人没有经过这方面工作的任何训练,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非常困难的。那年轻人也深知这一点,但他更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自己因为困难而退缩,那么可能永远也不会有幸运垂青于他。于是他废寝忘食地研究图纸,向有关人员虚心请教,并和他们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且提前完成了总裁交给他的任务。
当这位年轻人向总裁汇报这项工作的进展时,意外的是,他没有见到总裁。一位工作人员交给他一封信,总裁在信中说:“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也是我祝贺你升任新厂总经理的时候。同时,你的年薪比原来提高10倍。据我所知你是不能看懂这图纸的,但是我想看看你会怎样处理,是临阵退缩还是迎难而上。结果我发现,你不仅具有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当你在信中向我要求更重要的职位和更高的薪水时,我便发现你与众不同,这点颇令我欣赏。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想都不会想这样的事,或者只是想想,但没有勇气去做,而你做了。新公司建成了,我想物色一个总经理。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人选,祝你好运。”
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的“不可能”驻扎在我们心头,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意志和理想,许多本来能被我们把握的机遇也便在这“不可能”中悄然逝去。其实,这些“不可能”大多是人们的一种想像,只要能拿出勇气主动出击,那些“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成功,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那种大胆尝试的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5:03 | 查看全部
一家大公司需要招聘办公室副主任,在省城的好几家大报上登出了“高薪诚聘”内容的广告。月薪4000元的确具有不小的诱惑力,一时间应者如云,有近百人报名参加初试,其中不乏硕士生和许多有工作经验者。
初试之后,又经过了三轮面试,最后确定由三人参加最后一轮面试。他们是:一个硕士毕业生、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另外一个有着五年相关工作经验的年轻人。
最后的面试由总经理亲自把关:跟三位应聘者逐个进行交谈。面试的房子是临时腾出来的,设在人事部的一间小办公室里。等谈话要开始了,才发现室内恰好少了一把供应聘者坐下来跟总经理交谈的椅子。办事人员正要到隔壁办公室去借一把椅子,总经理挥手制止了他:“别去了,就这样吧!”
第一位进来的是那位硕士生。总经理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好,请坐。”他看着自己周围,发现并没有椅子,充满笑意的脸上立即现出了些许茫然和尴尬。
“请坐下来谈。”总经理又微笑着对他说。他脸上的尴尬显得更浓了,有些不知所措,略作思索,他谦卑地笑着说:“没关系,我就站着吧!”
接下来就轮到年轻人,他环顾左右,发现并没有可供自己坐的椅子,也是一脸谦卑地笑:“不用了不用了,我就站着吧!”
总经理微笑着说:“还是坐下来谈吧!”
年轻人很茫然,回头看了看身后,“可是……”
总经理似乎恍然大悟,说:“啊,请原谅我们工作上的疏忽。那好,您就委屈一下,我们站着谈吧!不过,很快就完的。”
几分钟后,那个应届毕业生进来了。总经理的第一句话仍然是:“你好,请坐。”
大学生看看周围没有椅子,愣了一下,立即微笑着请示总经理:“您好,我可以把外面的椅子搬一把进来吗?”
总经理脸上的笑容舒展开来,温和地说:“为什么不可以?”
大学生就到外面搬来了一把椅子坐下来,和总经理有礼有节地完成了后面的谈话。
最后一轮面试结束后,总经理留用了这位应届的大学毕业生。总经理的理由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一切的学识和经验都毫无价值。
事实也证明总经理的判断准确无误。仅仅半年之后,应届毕业生就“做到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上,成为公司中最年轻的高层管理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5:15 | 查看全部
6年前,一位朋友南下求职,根据她的专长和才华,负责一个部门运作不成问题。我给一家电信公司的余总工程师写了一封推荐信,然后让朋友约定时间面试。没想到她却说自己从来没有在这样大的电信公司做过主管,恐怕面试无法通过,或者做不好工作,影响朋友的面子,只好“退而求其次”。
她先给几家用人单位寄去简历,足足等了半个月,结果石沉大海无消息;接着,她又去找区级人才市场或者职业介绍所,见了几家用人单位,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她打电话给电信公司余总工程师,总工办秘书接过电话问道:“请问您找哪一位?”她回答说:“请找余总。”秘书说:“对不起,余总正在开会,可以请您留下口信吗?”她又不好意思留口信。
一周后,我给她讲了一个“跳蚤的故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进玻璃杯,发现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如果再增加一些高度,跳蚤就跳不出来了。但是当你把一盏酒精灯拿到杯底,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蹦”地一下跳了出去。正如兵法上所说“置于死地而后生”。
朋友很快领悟,第二天一上班,她就给余总打电话,又是秘书接的电话,但她直呼余总的名字,秘书不敢怠慢,很快接通电话…
现在我这位朋友早已成为该公司的设计室主管。余总多次对我说:我真该感谢你,你给我们公司介绍的这位同事诚实、能干、进步最快。
其实我们许多人也在重复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因为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极限,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5:28 | 查看全部
一位经理从基层业务员干起,经过数年努力,才升到现在职位,其中经历了无数辛酸与挫折,业务工作永远有接踵而来的挑战,这位领导者能有今日的成就,即是秉持一项利器--死守两个目标的绝食挑战法。
    第一个目标是:设定每天的访问件数,每天抱着“不完成这个件数,当天就不吃晚饭“的决心,以这种坚毅的从业精神,激励自己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第二个目标是:设定每周的业绩数字,每天抱着“今天一定做到这个业绩“的决心,给自己施加压力,刻意完成自己的目标。
    做到这个地步才叫做“我尽了力“。

    百丈怀海禅师年逾六十,仍无一日停下工作。
    在严寒酷暑即使年轻的众僧尚且吃不消,而百丈禅师还是照常与众僧们一起下田干活,百丈年届耳顺之年,可谓年迈力衰,大家担心他体力不支,便决定把他平日用的镰刀和锄具藏起来,好让他找不着农具,就在家休息调养。
    不料,隔日,百丈禅师要出去劳作,遍寻工具不着,只好歇息。但他什么都不吃,而兀自进入坐禅三昧。
    众僧看他一连多日都不思饮食,便问他原因,他答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他以此晓喻众僧:日常生活的种种都是学禅,没有动,即没有禅。先走后坐的业务工作就是最佳体验。
    秉持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工作哲学,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坚守两个绝食挑战的工作心态,用心用情,用力用命,业务目标必可如期达成,顺利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5:39 | 查看全部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 
他忽然有了个主意。“布若先生,”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
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了一眼经了脸的布若,说:“请他进来。”爱若由于比布若多想了几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点评:1、 人与人的差距,更多体现在思想方法上,虽然初始时就那么一点点,但日积月累就越拉越大,所以发现差距及时总结,方能迎头赶上。
2、 人要善于观察、学习、思考和总结,仅仅靠一味地苦干奋斗,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结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仍旧重复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3、 成功的规则未必那么明显,需要很高的悟性与洞察力,面对差距和挑战,及时调整心态,增强自己的独立思考、多谋善断、随机应变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5:50 | 查看全部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和丙。负责人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10日到。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1把。”“怎么卖的?”甲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6:24 | 查看全部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
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
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6:35 | 查看全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广州车站,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乡下妹子,背着一个用化肥袋改制的行李袋,手提一只破包,目光焦灼地四处张望着,看她脸上挂着的那副焦灼可怜的样儿,就知道她肯定遇上了什么难心事。车站上人来人往,但碰见她目光的人,尤其是那些衣着整洁的旅人,都赶紧躲开。谁知道她会冷不丁提出一个啥要求呢?说不定,她会提出和你结伴旅行,或者用一下你的毛巾,甚至还可能不礼貌地拿起你的水杯咕咚咚喝上几口,再像小品中的宋丹丹那样,来一声“谢谢”呢。乡下妹子哟!
  “你好……”果然,她开始主动与人搭腔,可是不等她把话说完,人家就赶紧冲她摇头,然后快速走开。她有点失望,却不灰心,继续挨着候车室一个通道一个通道地踱过去,目光依然在旅人们的脸上逡巡,好多人都用报纸挡住脸或头一歪闭上眼装睡。她很奇怪,自己像一个骗子吗?www.163164.cn
  这时,她踱到了广州至东莞的候车通道。她看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离开售票窗口,一边朝长排坐椅走去,一边很小心地把车票装进衣兜里,还用手摁了摁。小伙子坐下来,椅子上有一份别人丢下的晚报,十几张呢,小伙子有点喜出望外地翻阅起来。一条体育新闻让他看得很入迷,以致乡下妹来到他面前站了好一会儿,他还不知道。她不得不打断他,怯怯地:“哎,对不起,帮帮我好吗?”
  小伙子放下手里的报纸,望望左右,一副懵懂的样子,问:“你在和我说话吗?”
  她点点头。
  “你要我帮你什么呢?”他很奇怪,在这个世界上,他一直都是被可怜的对象,可现在,居然有人请他帮忙。
  她说:“我要去找我的姐妹,可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你能给我买张车票吗?”
  他听后,脸“腾”地红了,摇摇头;片刻,又点点头,随即从身上摸出一张钞票:“我……我只剩下10块钱了,够不够?我刚买过车票,在广州找不到工作,想换个地方。我是职业中专毕业,文凭太低了。”他很窘迫地揉着那张钞票,倒好像是他在向别人借钱。
  “谢谢你的好心。”她很失望地离开了他。
  忽然,他好像一下子想起了什么,冲她喊了一声:“你准备去哪儿?”乡下妹子回头望了他一眼,说:“东莞。”他听了马上兴奋起来,从身上摸出刚买的那张车票,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把车票递到她手里:“去找你的姐妹吧,祝你好运!”
  她微微笑了一下,接过车票后,问:“那你怎么办?”他想了想,说:“就这10块钱,坐到哪儿是哪儿,我就在到站的地方下车找工作,没准还能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好工作呢!”
  她不要车票,还给他,他又塞进她手里。她说:“这怎么行呀?”他答:“怎么不行?谁让我是个男的,你是个女的呢?”这是他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的惟一理由,一连说了好几遍。再推辞,他忽然生气地走了,全然不理身后“哎哎”的她。
  10块钱只买了两站路,很快就到了。车停下来后,他下了车。走出车站,望着人流如织车辆穿梭的广场,他茫然不觉身在何处,又该往何处。正惆怅间,他隐隐觉得身后站着一个人,一回头,竟是她!
她冲他粲然地笑着,问:“后悔了?”
  他摇摇头。
  她招手叫来一辆出租车,打开车门,冲他做出请的姿势。
  他惊讶地望着她。
  他真的得到了一份好工作,一份意想不到的好工作,因为她是一家玩具公司老板的女儿。她在广州车站的举动其实是一次化装招聘,目的是想替父亲寻找一些在商业社会中未被污染的人,来充实公司的中层管理队伍。可是,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她在车站周旋了几天,才碰到他。尽管如此,她仍然感到耳目一新,仿佛一股清泉注入心田。
  一张车票,改变了一个中专生的人生。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偶然。其实,这种偶然中绝对蕴藏着必然。不是有那么多人都在这场考试中败下阵来吗?生活处处是考场,只有那些腹藏“黄金”的人才能拿到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6:54 | 查看全部
某公司一个重要部门的经理要离职了,董事长决定要找一位才德兼备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但连续来应征的几个人都没有通过董事长的“考试”。

  这天,一位三十来岁的留美博士前来应征,董事长却通知他凌晨三点去他家考试。这位青年于是凌晨三点就去按董事长家的铃,却未见人来应门,一直到八点钟,董事长才让他进门。

  考的题目是由董事长口述,董事长问他:“你会写字吗?”年轻人说:“会。”

  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说:“请你写一个白饭的‘白’字。”

  他写完了,却等不到下一题,疑惑地问:“就这样吗?"

  董事长静静地看着他,回答:“对!考完了!”

  年轻人觉得很奇怪,这是哪门子的考试啊?

  第二天,董事长在董事会上宣布,该名年轻人通过了考试,而且是一项严格的考试!

  他说明:“一个这么年轻的博士,他的聪明与学问一定不是问题,所以我考其它更难的。”又接着说:“首先,我考他牺牲的精神,我要他牺牲睡眠,半夜三点钟来参加公司的应考,他做到了;我又考他的忍耐,要他空等五个小时,他也做到了;我又考他的脾气,看他是否能够不发飙,他也做到了;最后,我考他的谦虚,我只考堂堂一个博士五岁小孩都会写的字,他也肯写。一个人已有了博士学位,又有牺牲的精神、忍耐、好脾气、谦虚,这样才德兼备的人,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我决定任用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7:05 | 查看全部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