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9:16 | 查看全部
在工作上,我跌倒过,痛过,也疲倦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
  愈是这样,我愈发现自己真的很爱这个工作。拿爱情打比方,当你喜欢一个人的优点,也喜欢对方的缺点,才能爱得比较久。
  就职届满一个星期之后,他向主管提出辞呈。主管是一名女性,在这个行业中的资历相当深,每天做重复的工作,却乐此不疲,让他不解。
  “起初,我以为我是很有兴趣的。工作一个星期以后,我才发现我对这个工作一点都没有兴趣。”他说得理直气壮。
  “我该恭喜你,至少你才做了八天,就发现你对这个工作不感兴趣。”她感触万千地看着他,有点失望,但不忍心责怪。
  几天前,他来应征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表现出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一副“不入此行,终身遗憾”的豪情壮志,她因此而格外看好他。
  缺乏经验,没有关系。热忱,才是年轻人最大的资产。基于这个理由,她很快说服自己,也说服了高阶层主管。没有想到,三分钟热度的遗憾,竟发生在他的身上。该怪自己看走眼,还是要怪年轻人太莽撞?
  “说真的,我很想知道,你怎么能够在这种工作上熬了这么久?”临走前,他诚恳地问。
  “八年。”她斩钉截铁地说,如同内心对自己的肯定。“我做这个工作,做了八年。而且愈做愈觉得有趣。”
  “八天。我做不到八天,就觉得无聊死了。”他坦白承认。
  “我不清楚你的状况,到底是因为判断错误入错了行,还是碰到少许挫折之后就退缩?不过,如果你真的觉得这个工作不适合你,我真心地恭喜你,没有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有些人,做了半辈子,结果一事无成,才发现:原来,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工作。就像有些人,结婚几十年,才发现从来没有真正爱过对方,这种感觉很可怕。”
  听了她理性与感性兼具的回应,他有些感动,于是打开心门,诚恳地向她请教,“难道八年来,你从来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
  “没有。说真的,没有。”她回顾既往,以十分感怀的语气说,“我跌倒过,痛过,也疲倦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愈是这样,我愈发现自己真的很爱这个工作。拿爱情打比方,当你喜欢一个人的优点,也喜欢对方的缺点,才能爱得比较久。”
  “也许,我熬过这八天,就会熬到八年。”他说。
  “可惜,你熬不过这八天。”她说完一笑,送他离开办公室。
  从八天到八年,是一段遥远的路。从开始的自知之明,到最后的坚持到底,需要的不只是热忱,还有全心投入的努力和接受挫折的勇气。
  也有很多朋友问:“怎么样才会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
  我想,惟有多做、多尝试,才能发现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不过,话说回来,有些兴趣是天生的;有些兴趣是靠培养出来的。
  天生的兴趣,几乎不必别人指点,就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靠后天培养的兴趣,则需要时间与耐性。
  兴冲冲找到一份工作,最好至少做满一年,不要轻易放弃。除非,那个环境差到令人待不下去,不得已之下才离开。
  就算是很无奈地必须提早离职,你必须学到教训,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快就想离开。当初哪些地方没有考虑清楚、没有问清楚,就随便答应要来上班。彻底检讨原因,不要再重蹈覆辙。否则,不停地换工作,将来履历表上的记录很不好看,每个新老板想录用你时,都会有顾虑。
  所谓的“三分钟热度”,常发生在过度天真的人身上。他们往往只看表面,不重实质;或只贪图好处,不接受缺点。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我十分认同。
  一个人能够及早发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并且将兴趣培养成为专长,是一种挥洒自我到淋漓尽致的人生幸福。
  而这种幸福,只会属于勇于尝试、不轻言放弃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9:32 | 查看全部
考进新单位,我的感觉只是一个字———忙。
   我从事的是会计工作,记账、理账、订账,其间还不断接待来人,或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每天早早上班,迟迟下班,忙得像个陀螺,仍觉得活还没做完。
   不过,虽然忙碌,却感到充实,我有自慰自解的哲学:因为忙碌才需要你。所以,进单位以来,我忙得感觉特别好,尤其是头儿来我们办公室的几趟,我都定在座位上,两只手不停地忙乎着……
   一个上午,头儿让我到办公室去。落座后,头儿用很关切的口吻问我近来的工作情况。我也不谦虚,把进单位后的忙碌、所做的事务详尽地作了汇报,末了,还即兴发挥地表达了“我忙碌,我快乐”的感想。
   凭我本人的感觉,以及头儿听我的汇报的神情,估计头儿要表扬我,或者……
   头儿听了我的汇报,沉默半晌,问:“小成,你这样忙碌,是不是需要休息几天,调整一下?”“那敢情好。”话一出口,我就觉得有些不妥,赶忙说:“啊,不,不必了,我年轻,精力旺盛,能扛得住的,不需要休息……”
   “在你之前的老王会计,他是单位的总账会计,兼管了下面一个小厂的账目,还不算紧张。你顶替了他的位置后,我怕你一时不适应,就没让你兼职。我观察了些日子,看到你这般忙碌,你认为是不是需要给些时间思考,校正一下方向再跑?"
   给些时间思考,校正一下方向再跑,这话什么意思啊?是说我工作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吗?想到这里,我刚才的自信和得意飞得无影无踪,后背上开始冒冷汗。
   “这样吧,给你两天时间休息和调整,把电话摘了手机关了,天塌下来也不要管,两天后再来上班。”
   就依头儿的话去做,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专门思考如何改进我的工作。第一天下来,我已经悟出自己被别人支配着跑的症结来;第二天,我已经想出自己做主宰,支配别人的工作方案。到了晚上,害怕什么不妥,又特地带上礼品打车到十几里外的老王会计家中讨教,果然得到一些指点。
   上班后,我把近期手头的工作列了个清单,然后排了个时序,用电话一一安排下去,对前来报账、结账的人边接待边告知他们下次来的时间段……又经过两天的调整,我办公桌前围的人少了,电话也不一个劲地响了,我也有空站起来泡杯茶,跟同事们说说话了……
   半个月后,头儿再次找我,把那个小厂的账目也一并交给了我……
   俗话说“埋头拉车,抬头看天”,“埋头拉车”固然可敬,但“抬头看天”却最重要,因为这是前进的方向,事关用力的效果。朋友,你是否也在紧张的忙碌中呢?如果是,请你稍稍停顿一下,思考一下为什么这般忙碌,然后再找出轻松些的办法来。磨刀不误砍柴工,不错的,花点时间校正一下方向再跑,你会跑得更快,更轻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29:49 | 查看全部
去年夏天,一家房地产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3位电工技师,月薪3000元,还有不错的福利,结果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应聘。
  这次招聘没有笔试,只有面试,面试时间只有一天,要求所有应聘者到公司大会议室集中。
  上午9点,一位自称是人事部主管的人走上主席台说:“今天参加竞聘的有28人,但我们只能选3名,如果你们对自己的技术没有把握,你们现在可以离场。”
  结果有4个应聘者离开了会场。
  主持人继续说:“你们的条件要求是,具有技师职称以上。”结果又出去了16人,只留下了8人。
  主持人看着这8人,说:“你们都是具有技师职称的人才,你们是去还是留由公司副总来决定,你们稍等。”
  主持人说完,离开了会场。
  这8个人坐在那里,等待着公司副总的出现。突然,灯熄灭了,楼道里有人在说:“又停电了。”
  会议室的空调停止了运转,室内闷热起来,这8个人又不能离开会场,只能坐在那儿。
  有个电工模样的人走进会场,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又看了看那坐着的8个人。
  电工把一只工具箱放在地上,又到接线盒的地方鼓捣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怪了。”然后走出会议室。半小时过去了,电还是没来。
  主持人出现了,对这8个人说:“因为停电原因不明,副总上工地检查线路去了,你们明天再来。”
  这8个人便站了起来,一起走出了会议室。快走到厂大门的时候,主持人追上来说:“你们都没有被录取,明天就别来了。”
  这8个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主持人叹了一口气:“停电是最后一道考题,作为电工技师,你们竟然干坐着等了半个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30:00 | 查看全部
一位技术学校毕业的朋友在国企呆了10年,接了10年的电线,他弄不明白电脑是如何控制照明电路的。
  如果企业不倒闭,不懂电脑和照明电路的关系又有什么关系。但企业倒闭了,他以高中学历和工人的身份在本科生成堆的人才市场寻找属于自己的工作。
  他站在一家大型企业的人事主管面前,要求给他一份应聘表。人事主管让他说说自己的资历。
  他说:“我在国企一线工作了10年,接触过的电器设备有上千种,接过线头几万个,这就是我的资历。”
  人事主管对他很感兴趣。他应聘成功了,他在那家单位里仍旧接线头,公司所要的也只是那些能接线头的人。他仍旧不懂电脑和照明电路的关系,但他却在拿高薪。
  多臭的一副底牌,竟然被他打活了。
  还有一位更奇怪。也是位电工,干了13年,好像什么都不懂,精简人员的时候,被打发回家了。
  现在他成了一家造纸厂的电气工程师,新单位的同事都很尊敬他,因为他的同事都在揣测,他在大型企业中干过,水平当然不差。
  可谁知道他的底牌?
  人生要是握住了一副臭牌,认命应该是一种选择,没有人会责怪你。但也可以不把臭牌亮出来,这也是一种选择。
  握了一手臭牌,仍然气定神闲。不要嘲笑那些手握臭牌而成功的人,承认他们的心态要比自己更优秀吧,因为竞争有时候就是一种心态和信念的竞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30:13 | 查看全部
年轻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大街上走着。快一个月了,和他一样年轻的特区对这位特殊的寻工者毫不青睐。
  前面似乎有很多人,年轻人本能地凑过去。网络文员?只需熟练操作电脑?年轻人有些怀疑,电脑可是他的拿手好戏,是他相伴几年的伙伴。
  早早来到厂门口,他习惯性地排在了后面,先做“龙尾”再做“龙头”吧,多日的找工经历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算什么嘛?我堂堂本科毕业,要先爬五十层楼梯,然后才有资格参加考试?不就是个网络文员么?就是一万元月薪请我,我也不干……”红色本子在一位打扮时尚的年轻人手中跳着美丽的舞姿,然后消失在“龙尾”后。
  “什么?要先爬楼梯?一个高中生都能胜任的网络文员,竟然要先爬五十层楼梯?我可是刚从全国重点学院毕业的研究生!简直是开玩笑!这份工作,不要也罢……”
  前面的人一个个地走了,他随着人事小姐来到经理室,他的心怦怦直跳。
  经理笑着示意他坐下,接着指着放在旁边的一块牌子说:“考试前,必须先爬五十层楼梯,不同意者,请先行告退;欲留者,先站一边。”
  “不就是五十层楼梯吗?读中专时,为了筹措学费,我给别人送牛奶,每天早上不是爬楼梯么……”他点了点头,站到了一边。
  经理笑了,他是第一个留下来的人。
  同意爬楼者共有10人,他们被人事小姐带到一座大厦前,人事小姐指着一块牌子,笑着对他们说:“经理已坐电梯在五十楼的办公室等候诸位,祝你们好运!”
  10人瞬间便消失在楼梯口。
  15楼。
  “……我爬不动了……”
  20楼。
  “五十层楼要爬到什么时候?或许,或许,老板是故意玩我们……”
  “……好累,我不爬了……”
  “我也不想爬了……”
  “喂!老兄,爬不动就不要再爬了,看你那瘦小的样子也不可能爬上去,不如,先休息一下……”
  有个年轻的影子仍在继续着,脚步时快时慢。
  “我好累呀,脚也发酸,这是送牛奶时从没有的感觉啊,不过,忍耐一下就会有工作了。”年轻人一想到工作,咬咬牙,继续行走起来。
  终于到了,年轻人长长吐了一口气,径直来到经理办公室,经理在一台电脑前坐着,看了一下时间,眼睛里写满了惊讶。
  年轻人在经理对面坐了下来。经理高兴地说:“年轻人,知道为什么叫你先爬楼梯吗?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虽然网络文员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但也必须有这份意志,才能将这份工作做好。你说,对吗?……哦,你先介绍一下你自己……”
  该年轻人说话了,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看见经理眼前的电脑,他灵机一动,径直走过去,将电脑转向,然后在键盘上敲击着……
  将电脑重新移回经理面前,经理认真地看了看,笑了,随即在电脑上打下“同意录取”四个字,年轻人看了,高兴地笑了起来。
  两年后,新闻界有消息称:一位拥有“网络之王”美誉的年轻人,居然是一位先天性耳聋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30:23 | 查看全部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是国际4A公司的创意副总监。说到她的求职经历,直到今天依旧有如传奇一般。
   当时她27岁,想应聘广告员,但她在广告这个行业的经验等于零。可她对那些小广告公司却不感兴趣,当她说要进国际排行50强的4A公司时,所有的朋友都认为那是痴人说梦。
   但,事实是,她做到了!
   她没有用普通的信封投递求职信,而是用一只包裹。她向所有她中意的公司全部投递了这样一只巨大的包裹,并且直达公司总经理。
   试想一下,一个包裹,在一堆千篇一律的信封中已经鹤立鸡群,一下就抓住了所有的好奇视线。打开那只包裹后,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张薄薄的纸尿片,上面写了一句话,“在这个行业里,我只是个婴儿。”背面写了她的联系方式。
   几乎所有收到这张纸尿片的广告公司老总都在第一时间内给她打了邀请面试的电话。无一例外,他们问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你要选择一张纸尿片?”她的回答同样富有创意。她说,我知道我不符合要求,因为我没有任何经验。但我就像这纸尿片一样,愿意学习,吸收性能特别强。并且,没有经验并不等于我是白纸一张,我希望你们能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看到我在创意上的能力。
   她成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30:34 | 查看全部
医疗广告行业集体缩水后,林子郁所在的公司也不得不进行“瘦身”,幸好上面研究下来只裁掉一个人,可是林子郁算来算去,自己被裁的可能性最大。
   公司宣布了裁员的法则:一个月的期限,业绩量最后一名将被裁掉。因此无论有没有被裁的可能,同事们瞬间都变得无比勤奋起来,冷漠的硝烟提前弥漫开来。
   备战之时,林子郁考虑了一下,自己的人脉网络尚不健全,和其他同事相比完全是弱不禁风。一个月,如果想在广告业务量上拔得头筹无疑是相当艰巨的事,惟一的办法是在其他方面下工夫。
   林子郁平时经常接业务电话,久了便发现一个现象,公司的回头客很少,大部分都是新客户。凭借对业务的敏感,林子郁想里面肯定有一个环节出了错,如果自己能够在一个月内去补救的话,公司不仅可以重新获得发展机会,自己留下来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虽然也是每天往外面跑,但和很多同事每天找机会接近老总汇报情况不同的是,林子郁完全是一副低调模样,不少人都以为林子郁已经认命了。
   一个月还有3天的时候,有好事的人已经开始暗暗计算业绩排名,一算到后来,果然是林子郁排在最后,在暗吁一口气后,所有人都替林子郁惋惜。
   3天后公司大会上,领导拿出了一本装订整齐的册子,里面是林子郁做的从公司建立4年以来的客户回访记录,通过林子郁的细心回访,很多老客户都开始重新看好林子郁所在的公司。老总语重心长地说:公司再大也需要一个细心的缝衣工,像小林这样细心的女孩我们再多也不嫌。
   能在公司里做光鲜的事固然好,可是如果在大处不能战胜对手,不妨靠小细节来表现自己,其实把握住了小细节,如果你还具备观察能力的话,蚍蜉撼大树绝对不是什么神话。如果你实力不是很强,不妨使用眼高手低法来巩固自己的职场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30:47 | 查看全部
月末的财务部是最忙的,许多报表要赶出来,常常通宵达旦。科长是个女的,部下也全是女的。
  科长到了这一天,会在花鸟市场买一大束鲜花,每张桌子放一束。告诉你,这束鲜花可以让报表提前完成一个小时,错误率下降10%。
  这个故事是这位女科长告诉我的。
  去上海某公司,正好下午三点。所有职员几乎同时起立,三三两两步出办公间,进入另一个装着落地窗户的休息室,里面有两个慈眉善目的阿姨,守着一个不锈钢餐柜,柜内有三明治、面包、咖啡、绿豆粥、红茶和冰淇淋,每位职员取一份,找一个位置坐下来,看着落地窗户前的风儿刮过,飞机飞过,还有浦东高耸云端的建筑森林。他们的表情生动而愉快,这不像是在工作,而好像是休闲。
  这家公司只有31个人,但创造的财富是三千多万。他们每个人都有私家车。
  这些财富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有许多原因,但我看了这三点左右开始的快乐的工作餐,我能想像得出其中的原因了。
  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一家工厂。一位技术员请了婚假,那天正好是技术员的蜜月第六天。工厂里的一条生产线突然发生故障停了下来。检修人员花了半天的时间去检修,仍然没有找到故障的所在。有人提议还是让技术员来吧。
  车间主任说:“瞎扯,人家正在度蜜月。”
  检修人员于是再查,一直查到当天午夜,故障部位才被找到。那位技术员后来听说此事,感动极了。
  这位车间主任后来成为这家工厂的总经理。而那位技术员成为总工程师,许多公司想出巨资“挖”走他,都被他婉言谢绝。
  管理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但有时候管理就是那样的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33:15 | 查看全部
招聘风波发生在某个企业:
   徐总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私营企业的老板。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很好。吸引了许多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公司有一套严格的招聘制度和程序以保证业务部门能够招聘到合格的人才。按照公司人力资源委员会的规划,今年只招聘软件工程和市场营销两个方向的人才,管理类的应届毕业生暂时不招聘。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徐总的大学同学向他推荐了一位管理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徐总觉得不能违背公司制定的进人规划,但希望由人力资源委员会的成员来作出具体的决策,便将被推荐人的资料转给了人力资源委员会。
   人力资源委员会的5位成员开会讨论这位被推荐人的申请。起初大家都不发表意见。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位委员说:“这位申请人知识面很宽,尽管对于管理实践不太熟悉,但她应当很有潜力。”其他人纷纷赞成,最终决定录用她。
   这位被录用的大学生来公司上班后到徐总办公室道谢。徐总很惊诧,为什么人力资源委员会违背刚刚制定的进人政策,将一个素质平平且公司并不需要的人招进来?人力资源委员会的几位成员开始指责那位首先发言的委员,而这位委员则说:“我看你们在会上都不发言,而我还要去主持另外一个会,而且我们既然开会就要形成共识、作出决策,所以我才率先说出那样的话。如果我的想法不对,你们怎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出不同意见呢?"
   组织中类似事件并不罕见。30年前美国人哈维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一次经历描述了“阿比勒尼悖论”:他和太太以及岳父岳母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坐在位于德克萨斯州科勒曼城的家中的门廊里。科勒曼距离德州的另一个城市阿比勒尼大约53英里。4个人在酷暑中尽可能地减少活动,喝柠檬水,看着风扇懒洋洋地转,偶尔玩玩多米诺牌。过了一会儿,岳父建议开车去阿比勒尼,去那儿的一家餐厅吃饭。哈维作为女婿觉得这个主意很疯狂,但看不出有任何反对的必要,因此他附和了该提议,太太和岳母也附和了该提议。
   4个人上了没有空调的别克轿车,冒着尘暴驱车去阿比勒尼。他们在那里的餐厅吃了一顿乏味的午餐,然后回到了科勒曼,筋疲力尽,并且燥热难当。大家对这次经历普遍不满意。直到他们到家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一个人真的想去阿比勒尼———他们只是附和,因为他们认为其他人会盼着去。哈维将此命名为“阿比勒尼悖论”,并认为组织中也会出现类似的荒唐现象,即组织采取的行动往往与真正的意图相悖,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33:27 | 查看全部
某知名企业登报征聘会计人员,广告才登了两天,应聘的履历表就如雪片般地飞来。公司经过初步筛选,总计发出了三十封面试的通知书函。结果,经过面试而被录用的女孩,才貌普通,表面上看起来,实在找不出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能击败其它二十九位对手,实在令人大感意外。公司中的干部人员,都说她一定是被幸运之神眷顾了,若是根据往例判断,凭她的条件,根本不可能被录用。
   幸运的她在公司任职两年后,总经理的专任秘书突然发生车祸,严重的伤势在短期内无法康复,而工作必须立刻有人接手,但总经理的执拗脾气和工作习惯,可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适应的,所以,欲争取的人虽然多,却是谁也没有把握。
   没想到,人事令发布,最终中选的又是她,幸运的说法再次传遍公司上下,真是羡煞了众人。
   但幸运的事,还不仅止于此:由于公司与许多外国厂商进行策略联盟,经常会和外国公司的高级主管接触,这其中有一名是华侨,中文讲得很流利,他每次来台湾时最喜欢作的消遣,就是下国际象棋。刚巧公司中只有她会下,于是,二人在棋海中渐渐滋生情愫,最后缔结良缘,写下了一则现代灰姑娘的故事。
   盛大的婚礼上,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地问她说:“能不能请你稍微透露一下,你怎么如此的幸运?”她缓缓地放下酒杯,说:“当初,要去公司应聘的那一天,我没有睡过头,我在公司的人员还没有开始上班前就去公司门口等待了。我不知道公司担任面试的主管是谁,但我想我可以在面试之前和陆续到公司上班的所有员工们打声亲切的招呼,而这里面一定也有主管人员在内,这样,我便能让他们建立起对我的好印象。当然,我问候的对象,也包括了你们在内,也许你们不记得了,或当时根本不在乎,因为你们也许对别人从来就不曾用心过。”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并试着回想当时的情景:“啊!是有这么回事!不过,你故意这么做,不见得保证就会被录用啊。我们觉得,还是幸运的成分多。”
   她嘴角轻扬,轻哼了一声,回答说:“接到面试通知后,距离正式面试还有三天,我猜想其他人大概只会抱持着等待的心情,但我却利用这段时间,去查阅公司的资料,包括成立背景、经营团队、产品走向、财务状况、市场布局以及历史新闻等等,并作充分的了解。如此一来,当别人还在关心自己的工作权益时,我已经作好了随时可以上班的准备,自然能提高我被录用的机会。至于我为什么能以最浅的资历去接任秘书的职位,那是因为,我花了很多的心力去观察、记录公司中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流程。我知道前任秘书每天早上会替总经理泡一杯摩卡咖啡,加两块糖和一匙鲜奶油;到了下午三点,换成熏衣草茶包,一定要是英国原装进口的才行。如果总经理情绪不好,递上一条冰毛巾是绝对不能稍有迟缓的。有几次前任秘书忽然请假,在那几天里,这些事情是谁帮总经理做的,我想我不必再多说了吧!”
   听到这里,众人才有点儿恍然大悟:“照这么说来,你有可能不是原来就会下国际象棋的,而是临时突击学会的,对不对?"
   “你们终于开窍了。当我老公第一次来公司的时候,我注意到他闲时总是一个人在下国际象棋,引发了我的好奇和学习的兴趣。于是,当他第二次来的时候,我已经将国际象棋学得很不错了。在下过几次棋之后我们变成了好朋友。不过,当时的我,实在不敢对他存有任何男女感情的妄想。如果说这整个过程中有属于你们所谓的幸运的部分,大概就是指他对我的爱了。但我也必须说我的幸运来自于我的努力和我的用心,当我愈努力愈用心,也就愈幸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