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方向

班组长如何应对80后员工的挑战

发表于 2007-10-13 21:58:23 | 查看全部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3 22:01:03 | 查看全部
此稿新颖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01:04:16 | 查看全部
谢谢147258 ,看贴回贴是好儿郎!!!!!! [s:107]  [s:107]  [s:107]  [s:107]  [s: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01:06:11 | 查看全部
感谢fyydnz和天涯好远的支持,方向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16:37:32 | 查看全部
顶啊,向方向老师学习 [s:126]  [s:126]  [s:126]  [s:126]  [s:126]  [s:126]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19:57:55 | 查看全部
  以下内容为网上的:

  如何管理'80后'的员工

生于60年代的员工是头低头;生于70年代的员工是背靠背;生于80年代的员工则是脸贴脸。”
  管理80年代新型员工,一方面采用鼓励性、思想性的管理方式,例如多发奖金,以此调节他们情绪化的特质;另一方面,企业HR部门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多表扬他们。总的来说就是:引导、领导、沟通和奖励。
  “80后”特质:独立价值观、富有创造性、情绪变化大
  80年代新型员工一般有可塑性强、自我中心、崇尚自由、容易被激发、兴趣射猎广泛、学习能力强、自信和创新这8个特质。
  举一个生动的例子:“60年代的员工是头低头;70年代的员工是背靠背;80年代的员工则是脸贴脸。”
  我们所指的80年代新型员工不是指农民或民工,而是指80年代受过教育的知识员工。知识员工有独立的价值观,不喜欢受约束,强调自我实现,主要考虑自己,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受纪律约束小。正因为他们有知识,他们是不依附于某一企业的,所以流动性很强。现在不是老板炒员工,而是员工炒老板。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致富的源泉,因此,老板要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条件、平台。同时,知识员工的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很强,愿意向新东西挑战,富创造性。
  《周易》把世界分为三元九运,每元180年,每部运60年。现在,世界正处于下元八运,属艮卦。艮卦,代表男丁,也就是代表年轻化。而艮卦又代表山,在五行里面,山属土,有吸纳的能力。正因为土有吸纳的能力,所以,土能包含万物,就是说年轻一代(80年代新型员工)能接受新事物。土又能生万物,因此年轻一代的创造能力强大。另外,山是高耸的、突兀的,故年轻一代喜欢突出自己、表现自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也表明了年轻一代容易波动,情绪变化大。
  他们为何频频跳槽:社会因素、文化影响、个人意识
  正因为80年代新型员工的这些新特质,使得企业既喜亦忧。喜的是,这些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绩效,获取利润;忧的是,新型员工跳槽、辞职的现象十分普遍和频繁。
  造成新员工跳槽、辞职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的客观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环境发生了大变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转轨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员工跟企业、组织关系的改变。员工认为企业不再是终生依靠的家,所以对企业也不那么忠诚和热爱了。其次,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多种所有制的产生,各种企业形式也出现了,薪酬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待遇相差很大。
  除了上述的客观原因,个人本身的特点也使新型员工频频跳槽、辞职。80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很多东西与以前都不一样。社会发生了巨变,但很多东西又还没有完善,像教育、管理等都还没有形成系统。80年代新型员工就是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再加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们的传统职业道德观念很淡薄,看到周围的人都跳槽,所以自己也就跳槽了。另外,由于前面所谈到的知识员工的特点跟非知识员工的特点不同,所以在管理上也必然是不同的。沿用管理非知识员工的方法来管理知识员工必定不受用。
  时至今日,单位这个概念正逐渐瓦解,每个人都渐渐变成了一个社会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往往会出现后一代人教育前一代人的现象。像儿女教父母用电脑,父母要请教儿女怎样上网。这些现象表明了现在是两代人平等沟通的时代,不要认为老板总是比员工懂得多,就要教育员工,有时候,老板也要向员工学习。
  我这样留住“80后”新型员工的心
  我来举一个案例。作为新型的电信运营商,网通公司在1999年成立时就注定了扮演电信改革先锋的角色。在经历了三次大融合后,现在员工的平均年龄是将近30岁,也就是出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代。那么,网通公司是怎样从企业的角度引导他们成为符合企业价值观的员工呢。
  员工对是否有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体系是十分看重的,这对塑造符合企业价值观的员工也非常重要,影响深远。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体系体现了制度留人、制度育人。在人才的选、育、用、留方面,网通公司主要分两方面对员工进行管理。首先是明确的职业指引。员工在入职前我们会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培训,使他们对公司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然后有半年的时间是工作体验式学习。就是采用轮岗的形式,让员工在前、中、后线分别在网通公司的销售、网络建设、技术规划等岗位上工作。最后再区分不同的职业倾向。另外,有70%管理风格会影响组织气氛,而有30%组织气氛会影响组织绩效,因此,网通公司一直都努力地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网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信任沟通、进取热情、低调实干、业绩承诺。在网通公司里,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很注重沟通和信任。在公司里没有打卡机,但迟到的现象却不多见。网通建立了E路鉴言沟通渠道和E刊工作坊,使每个人都可各抒己见,因此每个员工都快乐地工作。仅为3%的员工的流失率就是一个明证。
  我这里也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次我们公司要搞一个新项目,但过了一个星期,那些80年代的员工还没有一个人能提出有创新的想法。我提出,要是谁先想到的话就奖励1000元。结果到了第二天早上的9点,那些80年代的员工都还没上班。打电话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昨天工作到凌晨2点,一个晚上就把工作做好了。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对于80年代新型员工,我们要多给些鼓励和利益才能激发他们的潜力。
  《周易》的管理思想是刚柔兼济的,也就是说制度要硬,但手段要软。管理80年代新型员工,一方面采用鼓励性、思想性的管理方式,例如多发奖金,以此调节他们情绪化的特质;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多表扬他们。总的来说就是:引导、领导、沟通和奖励。
  在《赢周刊》这个集体里,60年代的员工是核心领导,他们讲理想、讲责任、讲激情;70年代的员工是骨干和主力,他们考虑的是回报与付出是否平衡的利益;而80年代的员工则是以快乐为导向。管理最终还是要回到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和成长的问题上。因此,当前的企业文化的特质要以快乐、年轻化为主。
  以联想和明基为例:联想集团的管理模式是中国化的,在世界化的竞争当中显得不适合。明基集团强调快乐、科技。明基甚至把沙滩排球搬到办公室里,而这些沙子还是从连云港空运来的。明基的员工常常是晚上7点多还在办公室的。大家不要误以为明基的员工是在加班,其实很可能他们正在玩。因为,在明基,工作、生活、学习是合而为一的。
  对新员工的培养即组织社会化,是指新成员适应一个组织的价值系统、认同组织文化、组织目标,学习组织新需要的社会规范及行为模式的过程。而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态度,它能够解释员工为什么要留在某企业,所以也是检验职工对企业忠诚的一种指标。
  通过研究,中国职工组织承诺因素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感情承诺。这部分员工通常是老职工或是开国元老,他们非常爱企业。二是规范承诺。这部分员工很看重社会的规范,他们认为,人是不能随便跳槽,不能只顾自己而不考虑企业。三是理想承诺。这部分员工认为在该企业工作能发挥潜能,学有所用,所以就算是薪酬不是太理想也暂时不会离开。四是经济承诺。这部分员工考虑的只是利益,认为离开了企业会使自己蒙受经济损失。五是机会承诺。这部分员工通常都是找不到合适的单位的。凌表示,抛开经济承诺这类型不说,企业只有从各方面为其余四种类型的员工提供合适的条件,才有可能把员工留住。这就是所谓的“三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每个企业都不可能一样,而且也不可能说整个企业只有80年代新型员工,因此,各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才能留住符合自己企业价值观的人才。

有效管理方法之一:

1、进行员工弹性管理2、进行员工压力管理3、进行员工细分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22:19:40 | 查看全部
有启发意义,谢谢胜利顾永强 [s:126]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5 19:29:06 | 查看全部
顾老师真是厉害,什么样的资料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5 21:31:31 | 查看全部
[s:111]  [s:111]  [s: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6 10:44:47 | 查看全部
班组长唱好“四部曲”力促“80后”快速成才



襄樊火车站“80后”约有380名。为了引导这些“80后”快速成才,襄樊火车站从去年起开始倡导班组长唱好“四部曲”,出台具体规划,促“80后”快速成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思想上引导,唱响“奋进曲”。班组是员工成长的摇篮,不仅是业务技能成长的摇篮,也是思想成长的摇篮。针对“80后”人格上的缺陷,广大班组长们从教导“80后”学做人、学处事开始,加大思想引导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班组普遍建立了“两情两史”教育制度,成立了班组荣誉室,新职工进班组首先接受站情、班情教育,由班组长讲解车站的发展史、班组的光荣史,使之成为“80后”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班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组织“80后”走访退休的老劳模、老模范,定期邀请从本班组走出去的机关干部回来讲成长史、奋斗史,为“80后”树立榜样,激励他们振奋精神,立志成才。客运一班针对“80后”普通存在“向钱看”、掂轻怕重的思想,还坚持对新分到班组的“80后”开展对比教育,每批“80后”新分到班组后,班长李金花就会带着她们去参观车站条件最艰苦的琚湾站,考察襄樊市很多效益徘徊的企业和市人才市场,讲清工作的来之不易,增强“80后”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是生活上关心,唱响“安心曲”。“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性格比较孤僻,沉溺于网络,交际范围面狭窄,如果班组长再对他们“不闻不问”,常会造成他们工作不安心。该站出台了班组长定期谈心制度,加大了对“80后”思想、生活的关心力度,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上、感情上的一些困难,用关爱凝聚人心。简家坡站是一个沿线小站,10名职工“80后”就占7名,去年4月份,7名“80后”曾经集体写申请报告,请求调回襄樊。班组长陈吉通过谈心,了解到“80后”反映单身宿舍条件差、交通不便、找不到对象等等。陈吉及时向车站反映,车站专门拨出专项资金为“80后”们整修单身宿舍,全部安装空调,配备席梦思床;针对交通不便的问题,车站出资包车每天接送小站职工上下班;针对“80后”们反映找不到对象的问题,车站创造条件,统一组织,连续两年组织“80后”们参加襄樊市相亲节,如今,简家坡站7名“80后”就有5名有了甜美的爱情。“80后”们切实感受到车站对他们的关爱,条件改善了,“80后”们也安心了,工作干劲更足了。


三是业务上帮教,唱响“成才曲”。“80后”们刚入路,技术上的不过关,使他们也有一种自卑感,影响了他们和班组其他员工的尽快融合。襄樊站在全站74个班组大力实施“‘80后’成才工程”,通过“导师带徒”、开办“夜校”等形式,促进“80后”快速成才。车站74个班组都制定有“导师带徒”制度,新入路的“80后”,班组都会精心选挑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傅为“80后”当“导师”,与班组长签定“导师带徒”责任书,确保“80后”们思想上有人引导,业务上有人教。此外,车站还采取开办“青年夜校”的形式,为“80后”们提“素”铺路。车站在职工集中的随州、枣阳、襄樊三市开办“青年夜校”3所,车站提供资金支持,“80后”们和班组“点题”,车站职教科负责讲课,确保“青年夜校”培训内容紧贴安全生产,紧贴现场需要,紧贴职工所需。两年来,襄樊站“青年夜校”已开办216期,培训“80后”近2万人次,走出17名在全局和车站各种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比武状元”。


四是事业上搭台,唱响“信心曲”。“80后”们大多文化程度较高,更渴望成功。但班组是大多数“80后”不得不经历的阶段,很多“80后”在班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上升无望,容易产生失望感。襄樊站广大班组广泛为“80后”搭台,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和机遇,激励他们不断努力。襄樊站客运二班是广大“80后”公认的“成长摇篮”,几年间,从这里先后走出来6名机关干部,诞生了3名工班长,1名职工考上研究生。班组长王利萍是铁道部劳模,对“80后”她主动“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首先在班组这一级,让优秀的“80后”得到锻练,挑大梁,当主角,增强自信心。俞红是西南交大毕业生,但生性胆小,处处表现得不自信。班组长王利萍主动为她铺路,创造机会,多次推荐她参加车站的技术比武。俞红不负重望,多次在车站的技术比武中夺魁,今年,她通过竞争,走了职教科教员的岗位。复员军人朱良一直表现不好,但王利萍看潜力、看发展、看本质、看主流,觉得朱良头脑清醒、组织协调能力强,主动让他担任班组的政工组长,对他委以重任。朱良十分珍惜这一机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今年10月份,他被别的班组“点名”要走,当上了一名正式的工班长。


通联:湖北省襄樊市襄樊火车站站长办公室  丁于兵   邮编:441003   电话:07103021982
审稿:襄樊火车站站长张双友     电话:071030219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