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方向

班组长如何应对80后员工的挑战

发表于 2007-10-29 08:56:46 | 查看全部
[s:107]  [s: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7:51:35 | 查看全部

跟贴80后员工管理:今天我来当“工长”

我来凑个热闹,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如今,“80后”一代新型职工大量涌入企业班组,已经成为企业职工队伍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这部分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职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新思维和新观念正在挑战传统的班组管理模式,何应对“80后”职工的挑战?洛阳机务段洛阳检修车间的做法是:
今天我来当“工长”

“上星期五,我当了一天的‘工长’,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当一名工长确实不容易!”10月29日上午,这个月才刚满25岁的洛阳机务段洛阳检修车间油润组青工小周不无感慨地说。
自今年6月份起,洛阳机务段洛阳检修车间在车间31个生产班组中开展了“今天,我来当‘工长’”活动,班组职工轮流跟着工长当一天家:从早上点名到具体工作安排,从工时分配到业务学习,从工作点评到奖励考核等。之所以开展这项活动缘于5月份发生在该车间的一次调研。
5月中旬的一天,洛阳检修车间行检三组工长曹玉程找到车间主任刘恩南、党总支书记张保家反映情况:他们班组共有13名职工,其中11名为“80后”年轻职工,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脑子活、反应快,业务上没得说,但让他这个做工长的感觉到最头疼的一点就是他们个性比较突出,不太服管教。他说仅1-5月份他就和班组的年轻人发生了6次“磨擦”,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80后”年轻职工不好管理,这种情况是否在车间普遍存在?带着这个疑问,刘恩南、张保家等车间领导分别深入到班组当中进行了仔细调研,调研的结果是95%的工长都有类似的反映。“80后”的年轻人是伴随着共和国的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独立性强,个性张扬,他们不介意努力工作,但他们追求开心;他们不怕工作有压力,但希望工作有灵活性……如此等等,让洛阳检修车间的领导陷入了深思。“今天,我来当‘工长’”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笼的。“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增进“80后”年轻职工和工长之间的了解,使他们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彼此考虑对方的感受,以达到增进班组团结、推进班组和谐的效果。”作为活动的主创者之一——该车间党总支书记张保家对这项活动充满信心。
体验改变认知,认知改变认识,认识改变行为。自开展“今天,我来当‘工长’”活动以来,这些“80后”年轻职工在过把“官瘾”后体会到了工长的辛苦和班组管理工作的不易,进而逐渐理解、支持工长的工作。电器组青工小李以前是一个谁见都头疼的“问题大王”,平日里违章违纪就象家常便饭似的,自当了一天“工长”之后,他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转变,他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段上的很多工作都要靠班组来落实,工长肩上的担子可是不轻,咱说啥也不能再给工长添乱啦!”工长们在观察“80后”年轻职工在“今天,我来当‘工长’”活动中的表现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日常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行检三组工长曹玉程坦言不是这些年轻人不服管,关键是过去自己没有找到管理他们的诀窍。他说七月份以来他逐个找班组的11名“80后”年轻职工进行了谈心,并对班组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补充,使这些“80后”年轻职工的工作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如今他们班组的各项工作都走到了车间的前列。
目前,洛阳检修车间利用车间局域网络专门为这些“80后”年轻职工“量体”推出了“网上课堂”、“网络小先生”、“职工心声”等适合他们个性发展的网络栏目,并实施了“弹性工作制”,使这些“80后”年轻职工有了更多的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受到了这些“80后”年轻职工的一直好评。


作者单位、姓名:洛阳机务段党委办公室  张先锋
联系地址: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五股路洛阳机务段党委办公室
电子邮箱:szy_001@126.com
联系电话:0379-62721383(市电)
          13837976256(手机)
审核人:洛阳机务段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张先锋
联系电话:0379-62721383,62722003(办公室)
邮政编码:47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8:32:28 | 查看全部
今天我来当“工长”,通过换位体验改变80后又一个不错的管理80后的好办法!!!!!    [p:5].[s:126]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07:39:0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88楼方向于2007-10-29 18:32发表的  :
今天我来当“工长”,通过换位体验改变80后又一个不错的管理80后的好办法!!!!!    [p:5].[s:126]   [s:126]   [s:126]
谢谢方向老师!
受您的稿件的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09:59:35 | 查看全部
夏老师,您好!
跟一贴。请老师斧正,谢谢!
学生:黄山
三把“金钥匙”解开班组80后职工心理“难心锁”


    近日,在新乡机务段司机学习室里,职工们开展责任胜于能力的大讨论、大反思活动。关于“劳模(2004年度河南省劳动模范)司机刘天章19年如一日,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这件事,职工们议论纷纷,有些80后出生的青年职工说,像刘师傅那样保持持之以恒的责任心防止每一起外伤事故,很难。
    该段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发现持“保持持之以恒的责任心很难”观点的都是刚上班不久的80后青年职工,为此,他们分析出现“保持持之以恒的责任心难”的原因有三,第一种原因是班组进新人,新职工进入“角色”慢。第二种原因是班组生产任务重,年轻人履行责任产生疲态,成为一种例行公事。第三种原因是某些80后出生的班组长及职工或多或少存在安全“失态”心理。
    针对上述三种原因,该段采取三个对策,分析第一种原因,采取对策是究其根源,营造安全氛围。一部分年轻职工受到“知难而退”思想困扰,害怕挑重担、害怕担责任。该段采取在班组采用班组长与青工同奖同罚,在作业环节上,采取自控、互控、他控、细节控、氛围控方式引导、影响他们步入“正轨”;分析第二种原因,采取对策是方式方法“刷新”,特色活动引导。这需要班组长创新管理思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该段在班组青工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每天评出一位最具责任心的“班组之星”、每月累积通报一次班组成员责任积分、经常开展与责任密切相关的“特色”(如:作业质量“对对碰”、“安全知识智力快车问答”、班组安全寄语征集)班会等,由于教育方式方法多样化,让青年职工不再感到保安全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分析第三种原因,采取对策是心理引导,找准定位。“失态”就意味着“失位”,失去年轻人在安全生产中最后一道稳固“防守”位置。
该段十分注重80后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工做一名合格的企业职工,须遵守一条古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刻保持不骄不燥保安全“常态”心理,保安全来不得半点“失态”。。一线青工不能因为受到小小表扬而“迷失”方向,也不能因为受到领导批评,而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不知如何是好,结果顾此失彼。用刘天章师傅的话说:“我在防止了一起行车事故,受到奖励时,作业中时刻警告自己不要犯低级错误,这也是在汲取别人的事故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目前,曾对保持持之以恒的责任心持怀疑态度的80后青年职工从责任反思中认识到“责任必做于细,责任必做于勤”。这些年轻职工已成为该段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
作者姓名:黄山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党群办公室
邮编:453000
电话:0373-2124183
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中同路305号
审稿人:杨春峰
审稿人职务: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党群办公室主任
审稿人联系电话:0373-21241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10:16:16 | 查看全部
看来你又要上稿子了 [s:126]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16:48:15 | 查看全部
再发一贴:《解密“80后”:“80后”,心灵的景深有多深?》


解密“80后”:“80后”,心灵的景深有多深?



“80后”,在大多数人眼里,感到是一个神密的群体,作为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新一代,“80后”有很多固有的人格缺陷,比如:自大、自理能力差、一切向钱看等。在党的十七大上,随着一批“80后”党代表的闪亮登场,社会大众对“80后”的关注与日俱增。“80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初入职场的“80后”到底有怎样的人格缺陷呢?近日,笔者单位新接收了38名复员军人,笔者借为这些“80后”讲课的机会,通过召开座谈会、谈心、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这些“80后”进行了全面观察,解析如下:


一、思想的“贫民”。“8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平的发展环境,使他们头脑中几乎没有政治的概念,大多数“80后”很少听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发展观更是知之甚少,大多数“80后”对政治比较漠然,平常不关心、不学习政治理论,导致信仰缺失,理想淡化,很多人感觉精神空虚,人生迷茫。


二、性格的“狂民”。
作为独生子女,“80后”从小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情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性格狂妄,喜欢独来独往,不大容易和同事打成一片,喜欢说“大话”、“狂话”,让人感觉华而不实,狂傲不羁。


三、业务的“懒民”。
通过座谈,这38名新入路的复员军人大多都认为,业务是吃饭的工具,过得去就行,没必要勤学苦钻。在问卷调查时,有18名“80后”承认自己“很懒”,在家也很少干家务,这和该站干部职工浓厚的学习氛围相差巨大。


四、精神的“堕民”。
在座谈时,笔者询问这些“80后”愿不愿意进一步深造,愿不意积极进取?三分之一的“80后”认为自己有“堕性”,不思进取,缺少进取精神。笔者发现,教室门口扫帚倒了,“80后”们来来往往,也没有一个人愿意扶一把。


五、爱好的“网民”。
笔者了解到,这38名“80后”人人爱好上网,大多数“80后”业余时间的主要休闲方式就是上网,很多人“一天不上网心发慌”。除了上网,少数“80后”喜欢足球,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爱好。


六、自私的“财民”。在问卷调查时,有33名“80后”认为自己很自私或比较自私,认为一切向钱看没有错,认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钱多钱少”。在问到没有报酬愿不愿意义务奉献时,多数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少数人表示“看情况而定”。


总的来说,初入职场的“80后”有着伴随着成长过程带来的一些缺陷,这和“70后”、“60后”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以站为荣、以多学业务为荣的良好传统格格不入。当然,“80后”也不是一无是处,多数“80后”有较高的学历,聪明,头脑灵活,学新技术掌握得快;一些“80后”不怯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多数“80后”对未来的期望值比较高,渴望成功,认为自己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笔者认为,只要通过合理引导,引导这些“80后”主动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坚定信心,树立信念,“80后”完全可以成长为企业的栋梁。


通联:湖北省襄樊市襄樊火车站站长办公室  丁于兵  邮编:441003  电话:07103021982 审稿:襄樊火车站站长张双友    电话:071030219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17:00:00 | 查看全部
把这个也发上来:

解密“80后”:“80后”,心灵的景深有多深?



“80后”,在大多数人眼里,感到是一个神密的群体,作为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新一代,“80后”有很多固有的人格缺陷,比如:自大、自理能力差、一切向钱看等。在党的十七大上,随着一批“80后”党代表的闪亮登场,社会大众对“80后”的关注与日俱增。“80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初入职场的“80后”到底有怎样的人格缺陷呢?近日,笔者单位新接收了38名复员军人,笔者借为这些“80后”讲课的机会,通过召开座谈会、谈心、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这些“80后”进行了全面观察,解析如下:


一、思想的“贫民”。“8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平的发展环境,使他们头脑中几乎没有政治的概念,大多数“80后”很少听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发展观更是知之甚少,大多数“80后”对政治比较漠然,平常不关心、不学习政治理论,导致信仰缺失,理想淡化,很多人感觉精神空虚,人生迷茫。


二、性格的“狂民”。作为独生子女,“80后”从小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情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性格狂妄,喜欢独来独往,不大容易和同事打成一片,喜欢说“大话”、“狂话”,让人感觉华而不实,狂傲不羁。


三、业务的“懒民”。
通过座谈,这38名新入路的复员军人大多都认为,业务是吃饭的工具,过得去就行,没必要勤学苦钻。在问卷调查时,有18名“80后”承认自己“很懒”,在家也很少干家务,这和该站干部职工浓厚的学习氛围相差巨大。


四、精神的“堕民”。在座谈时,笔者询问这些“80后”愿不愿意进一步深造,愿不意积极进取?三分之一的“80后”认为自己有“堕性”,不思进取,缺少进取精神。笔者发现,教室门口扫帚倒了,“80后”们来来往往,也没有一个人愿意扶一把。


五、爱好的“网民”。笔者了解到,这38名“80后”人人爱好上网,大多数“80后”业余时间的主要休闲方式就是上网,很多人“一天不上网心发慌”。除了上网,少数“80后”喜欢足球,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爱好。


六、自私的“财民”。在问卷调查时,有33名“80后”认为自己很自私或比较自私,认为一切向钱看没有错,认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钱多钱少”。在问到没有报酬愿不愿意义务奉献时,多数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少数人表示“看情况而定”。


总的来说,初入职场的“80后”有着伴随着成长过程带来的一些缺陷,这和“70后”、“60后”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以站为荣、以多学业务为荣的良好传统格格不入。当然,“80后”也不是一无是处,多数“80后”有较高的学历,聪明,头脑灵活,学新技术掌握得快;一些“80后”不怯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多数“80后”对未来的期望值比较高,渴望成功,认为自己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笔者认为,只要通过合理引导,引导这些“80后”主动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坚定信心,树立信念,“80后”完全可以成长为企业的栋梁。


[经典案例]:班组长唱好“四部曲”力促“80后”快速成才


襄樊火车站“80后”约有380名。为了引导这些“80后”快速成才,襄樊火车站从去年起开始倡导班组长唱好“四部曲”,出台具体规划,促“80后”快速成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思想上引导,唱响“奋进曲”。
班组是员工成长的摇篮,不仅是业务技能成长的摇篮,也是思想成长的摇篮。针对“80后”人格上的缺陷,广大班组长们从教导“80后”学做人、学处事开始,加大思想引导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班组普遍建立了“两情两史”教育制度,成立了班组荣誉室,新职工进班组首先接受站情、班情教育,由班组长讲解车站的发展史、班组的光荣史,使之成为“80后”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班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组织“80后”走访退休的老劳模、老模范,定期邀请从本班组走出去的机关干部回来讲成长史、奋斗史,为“80后”树立榜样,激励他们振奋精神,立志成才。客运一班针对“80后”普通存在“向钱看”、掂轻怕重的思想,还坚持对新分到班组的“80后”开展对比教育,每批“80后”新分到班组后,班长李金花就会带着她们去参观车站条件最艰苦的琚湾站,考察襄樊市很多效益徘徊的企业和市人才市场,讲清工作的来之不易,增强“80后”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是生活上关心,唱响“安心曲”。“
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性格比较孤僻,沉溺于网络,交际范围面狭窄,如果班组长再对他们“不闻不问”,常会造成他们工作不安心。该站出台了班组长定期谈心制度,加大了对“80后”思想、生活的关心力度,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上、感情上的一些困难,用关爱凝聚人心。简家坡站是一个沿线小站,10名职工“80后”就占7名,去年4月份,7名“80后”曾经集体写申请报告,请求调回襄樊。班组长陈吉通过谈心,了解到“80后”反映单身宿舍条件差、交通不便、找不到对象等等。陈吉及时向车站反映,车站专门拨出专项资金为“80后”们整修单身宿舍,全部安装空调,配备席梦思床;针对交通不便的问题,车站出资包车每天接送小站职工上下班;针对“80后”们反映找不到对象的问题,车站创造条件,统一组织,连续两年组织“80后”们参加襄樊市相亲节,如今,简家坡站7名“80后”就有5名有了甜美的爱情。“80后”们切实感受到车站对他们的关爱,条件改善了,“80后”们也安心了,工作干劲更足了。


三是业务上帮教,唱响“成才曲”。“80后”们刚入路,技术上的不过关,使他们也有一种自卑感,影响了他们和班组其他员工的尽快融合。襄樊站在全站74个班组大力实施“‘80后’成才工程”,通过“导师带徒”、开办“夜校”等形式,促进“80后”快速成才。车站74个班组都制定有“导师带徒”制度,新入路的“80后”,班组都会精心选挑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傅为“80后”当“导师”,与班组长签定“导师带徒”责任书,确保“80后”们思想上有人引导,业务上有人教。此外,车站还采取开办“青年夜校”的形式,为“80后”们提“素”铺路。车站在职工集中的随州、枣阳、襄樊三市开办“青年夜校”3所,车站提供资金支持,“80后”们和班组“点题”,车站职教科负责讲课,确保“青年夜校”培训内容紧贴安全生产,紧贴现场需要,紧贴职工所需。两年来,襄樊站“青年夜校”已开办216期,培训“80后”近2万人次,走出17名在全局和车站各种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比武状元”。


四是事业上搭台,唱响“信心曲”。“
80后”们大多文化程度较高,更渴望成功。但班组是大多数“80后”不得不经历的阶段,很多“80后”在班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上升无望,容易产生失望感。襄樊站广大班组广泛为“80后”搭台,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和机遇,激励他们不断努力。襄樊站客运二班是广大“80后”公认的“成长摇篮”,几年间,从这里先后走出来6名机关干部,诞生了3名工班长,1名职工考上研究生。班组长王利萍是铁道部劳模,对“80后”她主动“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首先在班组这一级,让优秀的“80后”得到锻练,挑大梁,当主角,增强自信心。俞红是西南交大毕业生,但生性胆小,处处表现得不自信。班组长王利萍主动为她铺路,创造机会,多次推荐她参加车站的技术比武。俞红不负重望,多次在车站的技术比武中夺魁,今年,她通过竞争,走了职教科教员的岗位。复员军人朱良一直表现不好,但王利萍看潜力、看发展、看本质、看主流,觉得朱良头脑清醒、组织协调能力强,主动让他担任班组的政工组长,对他委以重任。朱良十分珍惜这一机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今年10月份,他被别的班组“点名”要走,当上了一名正式的工班长。


通联:湖北省襄樊市襄樊火车站站长办公室  丁于兵  邮编:441003  电话:07103021982
审稿:襄樊火车站站长张双友    电话:071030219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9:08:51 | 查看全部
解密“80后”:“80后”,心灵的景深有多深?就不要重复"80后”了,就直接是《解密“80后”:心灵的景深有多深?》或者《“80后”,心灵的景深有多深?》,觉得可否?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同时,也向勤奋的丁于兵老师学习!!!方向有礼了!!!!! [s:126]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21:05:01 | 查看全部
呵,方向说得有理,你说得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