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48:02

不要吃那块多出来的饼干时间:2014-10-17 作者:未详 点击:162次   请给自己掌声!下一次你们在一所教堂里看到大家都穿成黑色的时候,像这样欢呼就很尴尬了。享受这一刻吧!
  
  30年前,我坐在你们现在所坐的地方。我一定也听过某位年长的人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但我已经一点也不记得了。而在我记忆中仍栩栩如生的,是毕业。他们告诉我“你应该很激动,或者感到轻松”,也许你们现在就是这样。而我却不同。我义愤填膺:我来到这里给了他们我人生中最好的4年,而他们就是这样报答我的—把我踢走。
  
  在那时我只确信一件事:外面的世界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而现在我竟摇身一变成了富人和名人,算是吧?我将简述我是如何飞黄腾达的。我希望你们在走出校门追寻自己的事业前能够明白,事业发展本身是多么神秘。
  
  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时,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表过任何作品。然而作为艺术史系的学生,我第一次有想在文学界施展抱负的冲动是在准备写毕业论文时。我的导师WillimChilds是一个超有天分的教授、一位考古学家。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研究意大利雕塑家Dontello在创作中如何借鉴了希腊和罗马雕塑。神知道教授怎么看待这个题目,但他却帮助我全身心投入,甚至根本是痴迷。当我交上论文的那一刻,我知道了这一生想要从事的事业:写高级论文,或者写书。
  
  论文答辩时,我期待教授夸奖我的论文写得多么好。但他没有。等了45分钟,我问他:“你怎么评价我的写作?”“这么说吧,”他说,“千万不要靠这个谋生。”
  
  接下来,我做了所有的人不知道该做什么时做的那件事:读研究生。我在晚上写作,没什么成果,主要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东西。一天晚上,我被邀请参加一个晚宴,我身旁的女士是一个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大佬的太太,那家银行是所罗门兄弟公司。她基本上是迫使她的丈夫给了我一份工作。
  
  我那时对这家公司一无所知,但所罗门兄弟公司恰好处在华尔街转型的前线—转成那个如今我们都知道并喜欢的样子。当我到了那家公司,我被随机分配到一份最好的工作,他们把我变成一个衍生产品的内部专家。一年半以后,所罗门兄弟开给我数十万美元的支票,让我给专业投资者提供有关咨询。
  
  现在,我完全有东西可写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它会给一个对金钱一窍不通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一大笔钱,来假扮成理财专家—华尔街已经变得如此精神错乱。我歪打正着找到了自己的下一部“高级论文”。
  
  我打电话告诉爸爸,我要辞掉这个年薪百万美元的工作去写一本只有4万美元预付款的书。电话那边沉默了很久。“也许你该再考虑一下。”他说。
  
  我根本不需要考虑。我知道知性表达的激情是什么感觉—因为在普林斯顿大学我曾感受过—而我想重燃那份激情,我那时26岁。如果我真的等到36岁,我将永远无法写成那本书,我会忘记那种感觉。
  
  于是我写了《说谎者的扑克牌》,在我28岁的时候,它卖了100万册。我有了一项事业、一点名气、一笔财富和一个新的生命传奇。
  
  这其中包含一种更真实的传奇,它的主题是运气。那次晚宴上,我刚好坐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那位女士身旁的几率有多大呢?空降在一个最好的华尔街公司,从而有机会写这个时代故事的几率有多大呢?正好坐在一个可以俯瞰行业全景的职位上的几率又有多大呢?碰巧遇到这样的父母,没有与我断绝关系,而只是叹了口气,说:“如果你非要这样就去做吧。”这样的几率又有多大呢?
  
  我不是有意装谦虚。我的经历表明,一直以来成功是如何被世人理解的:人们真的不喜欢听到成功的原因被归结到运气上面,尤其是成功人士。他们不愿承认机会事件在他们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因为这个世界也不愿意承认“运气”的存在。
  
  为此我写了一本书,叫《钱球》,表面上是写棒球—职业棒球队有穷的球队和富的球队之分,他们用在球员身上的钱有巨大差异。
  
  这本是不应发生的。从理论上讲,有钱的球队应该买最好的球员,并赢得所有的比赛。但当时最穷的奥克兰运动家队发现了一个秘密:有钱的球队并不真正明白谁是最好的球员。球员们被错估了,而球员被错估的根本原因在于,专家们没有在棒球成功中给予运气足够的重视。球员们因他们无法控制的事件而受到批评或称赞,比如说他们击中的球恰好落在场地的哪个位置。
  
  所以你不得不问:“如果一个百万美元身价的职业球员都会被错估,那谁不会被错估呢?”生活的结果,虽不是完全随机的,却掺杂了很多运气的成分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如果你获得成功,你也同时曾获得好运—而运气带来义务。你欠了一笔债,不只是欠你的神。你也欠那些没你那么好运的人的债。我特别提出这一点,是因为和这个演讲一样,这将是你很容易遗忘的东西。
  
  我现在住在加州伯克利。几年前,就在离我家几个街区远的地方,加州大学心理系的几个研究人员搞了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一批学生,然后给学生分组,每组3个男生或3个女生。这样的小组进到房间,随机选取3人中的一人作为组长。接下来,研究人员让他们处理各种复杂的道德问题。
  
  在他们解决问题到30分钟时,研究人员会打断各组。他们拿着一盘饼干进入房间,总共4块。显然每个成员分到了1块,但还剩下1块放在那儿。每组中那个被随机任命做组长的人拿了剩下的那块饼干,并把它吃了。这位组长没有丰功伟绩,也没有过人的美德,他只是30分钟前被随机选的。
  
  这个实验有助于解释华尔街的奖金和CEO的薪酬,我也确信它还可以解释人类的很多行为。它同时也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新毕业生有关。通过某种一般性的方式,你们已被任命为小组领袖。你们的任命不一定是完全随机的,但你们必须意识到它随机的那一面:你们是少数的幸运儿。幸运在于你们有这样的父母,幸运在于你们有这样的国家,幸运在于你们有普林斯顿大学这样的学校,专门吸引幸运的人,把他们介绍给其他幸运的人,并增加他们更加幸运的机会。幸运在于你们正处于世界历史上最富饶的社会,处于一个没有人会要求你们为任何事牺牲自己的时代。
  
  你们都面对着那块多出来的饼干,你们也将面对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会很容易觉得,你本来就配得到那块多出来的饼干。但你们可以更快乐,这个世界也可以变得更美好,如果你们能够至少假装你不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48:15

小错改变大历史时间:2014-10-17 作者:未详 点击:218次   一
  
  1812年冬,拿破仑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直捣莫斯科城。沙皇则断了拿破仑的粮路。
  
  几周后,饥寒交迫之下,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中,士兵不断被冻死。最终,60万大军只剩下不到1万人。
  
  一位叫潘尼的研究者认为,拿破仑大军败在小小的制服纽扣上。因为他们的制服用的都是锡制纽扣,锡这种金属在13。2℃以上的温度中,会很坚硬,也很稳定,而当温度急剧下降到零下33℃时,则会变成粉末。在莫斯科极端寒冷的气候中,士兵们制服上的锡制纽扣都变成粉末了,没有了纽扣,将士在寒风暴雪中形同敞胸露怀,不冻死才怪。
  
  一粒小小的纽扣就这样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48:26

 二
  
  1914年6月28日上午,萨拉热窝天气晴好。一辆汽车上载着两名乘客,司机拐错了一个弯,这使得本来没打算离开大街的汽车拐出了街道,进入一条没有退路的窄道。这位司机这天犯的这个小错误,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这辆车恰好停在了一位19岁的塞尔维亚学生加夫利罗?普林西普的前面。普林西普是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成员,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竟如此好。他大步走到汽车跟前,从口袋里拔出一只小手枪,开了两枪。车上的两位乘客——奥匈帝国的弗兰兹?费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娅双双毙命。
  
  事发之后,奥地利以这次暗杀为借口,开始图谋入侵塞尔维亚。俄国承诺要保护塞族人,而德国则表明如果俄国介入,他们将站在奥地利一边。仅在30天内,这种国际间威胁和承诺的链式反应将奥地利、俄国、德国、法国、英国和土耳其等国缠成一个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5年后,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1000万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那位司机让世界历史也拐进了一个错误的弯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49:14

那些假想的“敌人”时间:2014-10-16 作者:未详 点击:73次   总有些人爱瞎操心,很多事情还未发生,设想出来的“后果”却足以让他们担惊受怕。而事实上,这些担心往往不会发生,发生了也能解决,他们却为此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有天晚上,窗外对面人家的灯火渐渐模糊了,我看一会儿书,便忍不住抬头看看窗外,担心雾霾变得更重。事实上,对面人家的那几处亮光,像散了黄的鸡蛋,又像我摘了近视眼镜看世界,聚不成像,越来越稀疏了。
  
  我开始担忧,因为想到好友明天早上天不亮就要骑电动车赶往学校看学生上早自习,只怕发生意外。我便掏出手机,给她发了一条短信:“外面雾霾渐浓,明早路况可能会不清,一定要小心!”很快,手机响了一声,是好友的回信:“不是还没到明早吗?说不定明早天气变好了呢,不用这么早就开始担心。”
  
  第二天醒来,太阳已欲出未出,果然,雾霾没有夜间那么浓重,只是地面湿漉漉的像刚刚下过一场小雨,但不妨碍出行。想起自己昨晚又无端端地忧心,我摇了摇头。
  
  “不是还没到明早吗?”我品味着好友的回话。忽然觉得她是一个比我坦然淡定、更懂得生活的人。对生活中可能要出现的某些困难,我们应该有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但不必大事小事什么事都作出假设,那该有多累。而且,悲观的人,常常做好最坏的打算;乐观的人,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而事情的结果常常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无独有偶,上周,我陪一个亲戚去卖掉一处房子,在签购房协议、预付定金的关键时刻,买方一下子提出许多令人纠结的问题:万一跟租房户交接有矛盾怎么办?万一水电费未结清怎么办?万一再装修时物业公司阻止怎么办?万一我家人突然生病需要医疗费不能将房贷还清怎么办……连中介也被问得僵在那里。最后,我的一句话,说笑了包括亲戚和买方在内的所有人,我说:“你说出这么多假想的‘敌人’,叫人家去跟谁‘打仗’呢?”
  
  那一刻,其实我想到了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这个看骑士小说入了迷的乡绅,把风车当作巨人,把羊群当作敌军……不问青红皂白,乱砍乱杀,荒唐可笑至极。我们总是被假想的问题所困,是不是也一样可笑呢?
  
  在生活中,为那些假想出来的“敌人”,我们到底耗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与精力?面对许多未发生的事情,我们竭尽全力,做好种种准备,看似高枕无忧、万无一失了,却活得很累很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49:27

吴顺明:低调其实是一种底气与自信时间:2014-10-16 作者:未详 点击:224次   敦厚的吴顺明为人务实、谦和、低调。在成为中国制砚艺术大师之前,吴顺明名不见经传,人们对他一无所知。而事实上,他的端砚作品近年来却在肇庆首届端砚文化节甚至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屡获金奖。直至吴顺明成为中国制砚艺术大师之后,人们才开始四处打听他的出处,猜想他是哪位大师的爱徒高足。国珍堂在中国砚都肇庆闻名遐迩,是最大规模的端砚企业之一,不曾想却是吴顺明一手创办的。大家这才开始慢慢了解吴顺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的低调其实是一种底气与自信。
  
  高要的金渡镇,与端州的黄岗镇白石村一江之隔,吴顺明就来自那里,这也许是他一直以来不为人所熟知的另外一个原因吧!1985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吴顺明认识端砚,并对端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那些年,吴顺明会经常在砚乡黄岗白石村、金渡水口村蜿蜒伸展的小巷里慢慢地行走。小巷两旁,作坊林立。院子里、屋檐下,都是握凿抡锤默默地制砚的砚乡人。家家门前堆砚石,人人手上拿刻刀。砚村就像一部打开的史书,细长绵深,韵味充盈。吴顺明在砚村里访师学艺,接受传统端砚文化的熏陶。他从上山采石、围料制璞做起,一路走来。吴顺明虽曾受人指点,但并无严格的拜师学艺的经历,而是博采众长。这样的一种从艺之路反而成就了他的与众不同。也许这种与众不同是他不经意而为之,但事实上却在这种不经意之间慢慢在心中确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审美理想。正因为心中确定了这种属于自己的审美理想,吴顺明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怀素醉书》砚,取材历史故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天然的石皮,刀法清晰流畅,人物景点简洁清雅,庭院深深的意境,将怀素和尚点缀得入木三分。《月下琴韵》砚,雕工精致,刀法自然,布局疏密有致,将湖光山色刻画得分外娇娆,人物在月下抚琴,让人如临仙境……这些作品,反映了吴顺明对端砚创作的审美探求及审美理想,展示了吴顺明与众不同的艺术创造力。自有的审美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也最能显示艺术作品的个性。面对这些砚作,人们在惊诧赞叹之余,顿生寻根究底的审美欲望。
  
  吴顺明砚雕作品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的经历与修养的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内心自觉确立起来的审美理想的与众不同。简而言之,他的艺术实践是在自己内心确立起来的与众不同的审美理想指导下进行的,他的探索是沿着艺术规律前进的,进而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谦和、低调,但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充满活力地张扬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就是吴顺明。
  
  欣赏吴顺明的端砚作品,你会觉得,这位砚坛新锐与中国砚都其他砚雕艺术家确实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少了因袭的负担,作品却一下子立了起来,心灵也一下子飞了起来。欣赏吴顺明的端砚作品,你会突然间明白,他一向的低调和淡定是有根的。
  
  吴顺明的倏地出现,以及吴顺明低调、从容、淡定的从艺姿态,让我们眼前一亮,你不但惊诧于他一手创办的“国珍堂”早已成为广肇高速公路出口处的醒目的标性建筑物,而且还在端州大街上开了规模不小的分店,更惊诧于他在不经意之间慢慢自己确立起来的关于端砚艺术的那种与众不同的审美理想。
  
  吴顺明的倏地出现,是否预示着砚界传统秩序即将被打破,一种新的人才格局即将出现?虽然不能马上下断语,但却让人心中充满期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49:39

把缺陷活成一种美好时间:2014-10-16 作者:未详 点击:160次   看见她时,我惊讶了一会儿。20岁,身高只有一米左右,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这么小巧的身材能干什么呢?”我不禁在心里嘀咕。
  
  那天,主任让我和她去仓库盘点货物。货很多,也很杂,很多时候需要爬到货物堆上清点数目,我自告奋勇说我上去,让她记录。她笑笑说:“还是我上去吧,我小巧玲珑,身轻如燕。”说着,灵巧地爬上了货物堆。
  
  单位组织去爬泰山,主任说如果她没有力气爬上去,可以去坐索道。她说:“坐索道怎可尽览泰山的风姿,也失去了爬山的意义和目的。我可以慢一点,你们不用等我,咱们在南天门碰头。”她真的没有比我们慢多少。然而“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时候,十八盘那长长的台阶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我说不如你去坐车吧。她笑笑说:“好吧,我去坐车,但我不是因为我害怕下山,是怕耽误大家的时间。要是我自己单独来,我必定是要一步一步走下泰山的。”
  
  有时候走在街上,别人看着她脸上的“沧桑”,矮矮的身材,总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她。她的回应总是淡定和从容。我说:“你不介意别人的目光吗?”她说:“别人上街需要精心打扮才能赢得回头率,我不用打扮,回头率就百分百,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呢?”
  
  慢慢地,我知道了她的一些事情。
  
  3岁那年,因为注射青霉素破坏了生长激素,她昏迷了七天,从“死神”那里挣扎着活了过来。8岁那年上小学,她发现自己的身高一直赶不上别人,后来,她明白自己不可能再长高了,很苦恼,(www.rensheng5.com)冲着母亲发脾气,母亲是个个性乐观的人,对她说:“你跟别人没什么两样,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在母亲的影响下,她变得开朗活泼起来,每逢有调皮的同学嘲笑她的身高,她就笑着说:“等我长大了就长高了。”
  
  她说自从小时候那次“死里逃生”后,她就对生命有了一种特别的敬畏。她说活着就是一种幸运,为什么要自暴自弃呢?
  
  这个世界上完美无缺的人少之又少,缺陷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只要我们不压抑自闭,内心坚定从容,乐观向上,懂得自省自爱,用善解人意的情怀超越自己身心的局限,也一样可以绽放美丽的生命之花。
  
  把缺陷活成一种美好,人生的歌便会唱得优雅悠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49:50

别让虚荣把幸福打败时间:2014-10-16 作者:未详 点击:365次   如果有人说不会享福,你一定会笑,那是傻子吧?吃香的,喝辣的,住好房,要什么有什么,谁不会啊?享福简直就是一门无师自通的功课,不用刻苦,不用勤学,谁都会。
  
  前几天,在街上遇到一个朋友,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初听觉得很好笑,可是听着听着就笑不出来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不会享福的人。
  
  一个男人自小离家求学,拼搏多年,如今终于事业有成,在城里开了一家大公司,居有豪宅,行有好车,把在家乡吃了很多苦的父母接到城里享几天清福,也是为人儿女的孝心。
  
  刚来城里的时候,他的父母有些不习惯,在小区里溜达的时候,看到易拉罐旧纸箱什么的,如获珍宝,捡起来,拿回家中偷偷藏起来。可是没过几天,他们就不装了,竟然公开在小区里“拾荒”,把装修豪华的家搞得像个垃圾回收站。
  
  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给那男人打电话,客客气气地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他能把阳台楼梯走廊都清理一下,太多的旧物堆在阳台上,有碍观瞻,堵在楼道里,影响出行安全,还有火灾隐患。那种客气的语气里隐隐含着轻蔑,让尚且处在虚荣年龄段的他,一下子心虚起来。
  
  他非常郑重地找父母谈了一次话,那天吃过晚饭之后,他斟酌了半天,既不能伤害父母的感情和自尊,又能把话说明白,本着这样一个原则,他拐弯抹角地问老妈:“您最近是不是缺钱花呀?儿子虽没有大本事,但奉养老人这点能力还是有的。”老妈看着他,不明所以地摇摇头说:“我们有钱,上次你给的钱,我们还没有花掉呢!人老了,有钱也花不掉。”
  
  老妈根本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又说:“妈,您的风湿又疼了,没事别出去溜达,多在家里休息。”老妈说:“我怕你爸一个人出门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看来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对父母根本没有用,他只好直说:“妈,以后没事,别再出去捡那些破烂东西了,钱在我写字台中间的抽屉里,花多少自己拿,不用替我节省。”
  
  不知道什么时候老爸从卫生间里冲出来,中气十足地大吼一声:“你小子嫌我们捡破烂丢你的人了?你就知道钱钱钱,有钱很了不起吗?我们不花你的钱。捡破烂怎么了?我们天天在家里待着闷得慌,吃得好,住得好,不干点活,心里别扭!捡破烂又不是偷和抢,往大里说是利于环保,美化环境,往小里说,还能解解闷,锻炼身体,至于把你吓成这样吗?”
  
  那男人一句话都说不出,呆呆地站在那儿发愣,是啊,物质生活丰厚了,精神生活充裕了,可是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虚伪了呢?怕别人的猜忌,怕别人的怀疑,怕别人的眼光,说到底是怕别人瞧不起。
  
  忙碌了一辈子的老人,来到城里,没有农田可以耕种,没有果树可以侍弄,没有稼穑农桑可以寄托情怀,忽然停下来什么都不用做,心里不习惯,身体难受,享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让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真的爱他们,何必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呢?
  
  从那天开始,他主动在家中腾出一间屋子,给父母做储藏室,以防父母把废旧物品堆在阳台上有碍观瞻,不就是捡个废品吗?有什么啊,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
  
  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小子,像我的儿子,到什么地步都别忘了你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把虚荣当成外套一样穿在身上,这件外套也许很名贵,也许很华丽,也许很惹眼,但是,穿在身上是否舒服,是否保暖,只有穿过的人才知道。
  
  别让虚荣把幸福打败,当虚荣的指数飙升的时候,幸福的成色就会不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50:03

脆弱的角度时间:2014-10-16 作者:未详 点击:259次   柴静说起自己刚到中央电视台时,节目做不好,压力巨大。有那么一段时间,她说自己已经不会写东西了,拿一张纸对着,一个字也写不出,再过一阵子,她连话也不会说了。她说自己压力大到呼吸都感觉出了问题,去问医生,医生说深呼吸。于是,她上楼深呼吸,下楼深呼吸,连到卫生间放松的两分钟也深呼吸。看到电梯工,松松垮垮地坐着,闲着没事,她强烈地羡慕她。她说,已感觉到自己身上已散发出失败的味道,再这样下去,所有的人都闻得出来了。她用了这样的比喻,在动物界,只要你发出这样的味道,几乎就意味着你没有指望了,很快就会被盯上,毫不留情地被扑倒在地。同伴会四处奔跑,顾不上多看你一眼……这样的处境,谁都帮不了。但是那时,一位混得相当不错的同事陈大惠看出了她的状态,什么都没做,只跟她说:“我给你讲个事儿。1996年时,东方时空开会,制片人问大家,咱们的采访记者最差的是谁?崔永元那时很红了,但他说‘每次上节目前,我焦虑得想撞墙。’”柴静说,非常感激陈大惠告诉她这些,她见惯了强人,崔永元能袒露自己的软弱真让人感动。
  
  对于人生的某一个低谷,千万别说励志的话,只能拿更坏的事去安慰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堪的时候,人性的脆弱还是共性。你袒露自己的脆弱,反而更容易安慰别人。这是人性的真实。
  
  她开玩笑说,当时评论部的主任批评人的话语也很重,碰到不成器的,会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多大岁数了?现在改行还来不来得及?”这么重的话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听的人只能自己去品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
  
  任何事都有个角度,安慰别人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
  
  她的职业生涯有些事我看了以后真想说给大家分享,因为对我很有触动。(www.rensheng5.com)有件事她印象很深,有次台里有个新闻采访,可是采访的人回来说没法拍了,因为当时有个地方台也去拍,让当地的农民换了装,也换了摆设,在按自己的要求摆拍。一看这种情况,他们就撤回来了,觉得没意思。但是评论部的主任这样说:“你为什么不把他们摆的过程拍下来?这样你会看到这背后更深刻的真实。”就这么一句话,他们立刻明白失去了一次认识它的机会。任何事,角度不一样,得出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没有没法做的事,只有不善于找角度的人。柴静去拍地震时,别人把镜头都对向了灾难,主旋律,而她想,自己可不可以换一下思维方式?于是,她只拍一对普通人7天的生活片断,跟踪拍摄,没有主题,没有设想,只是作为一个陪伴者。这个视角让她获得了一次深入的机会,真正地用心在对话。她拍奥运会时,别人都在拍冠军,大家都把镜头对向了冠军,成功者,而她却镜头一转向,采访的都是小众的失败者,编片的过程中配上一些适宜的音乐。审片主任一边看一边哭。因为人生大多数人是需要面对失败的,这才是人生的常态。成功的只是少数。拍失败才能赢得更多共鸣。
  
  拍人代会时,她始终找不到点,拍一些面上的东西太没意思,于是她就把镜头对准了自己小区里的人,问他们最想的是什么,这个过程,谁都想说真话。最后是摄像机停了,还有大爷想过来说,她只得拿一个空话筒给他。这个小角度做得很特别,很心声。
  
  她说到自己的一位朋友遇到难事时,她的安慰方式也很特别,买了一条红裙子送给她,朋友立刻脱掉风衣换上,她自己也换上一条同款蓝色的裙,觉得脚上的鞋子跟裙子不配,就干脆脱下来光脚走,当时路人还有穿羽绒服的。她们就这样走了一路,纽约街头,什么安慰也不用说,什么都说了……
  
  任何事情,都有角度和方式,真诚的方式一定很特别,哪怕是脆弱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50:18

性格色彩时间:2014-10-17 作者:未详 点击:225次   这些年,每逢开讲必有开场,每逢开场必有“刷牙”。千百个案例中,唯“刷牙”独领风骚。以下冲突版本,是我年少时从老爸老妈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牙膏战役”中汲取到的基本元素,然后被无数家庭验证,它让我完成了理解人与人之间性格冲突的萌芽教育。
  
  让我们先从一个问题开始。你挤牙膏的习惯是倾向于从中间用力地“抓挤”,还是从下到上随时卷起,保持牙膏形状完整之渐进“挺挤”?看起来,老妈就是属于前者,现在我知道那叫红色性格—整体上红色性格的人偏向于比较随意的生活习惯,他们追求自由、自然、自在而不拘小节;而老爸则属于后者,现在我知道那叫蓝色性格—整体上蓝色性格的人偏向于严谨的生活习惯,注重秩序、规则与条理,在对待任何一个你可能觉得是小问题的问题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老妈每每刷牙完毕,东西一扔撒腿就溜。显然老爸对于红色性格的无序和凌乱极为不满,于是处理善后事宜—将牙膏捋好,擦干盥洗台面,牙刷朝上并行排列。敏感的老爸一直期待用无声的行动来暗示老妈自动、自觉地改正这万恶的坏习惯,当发现老妈连续几日无任何改进迹象时,老爸遂提出问题的严肃性,这让老妈极度惊讶于老爸如此小题大做。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老妈曾经努力尝试按照老爸设定的标准来完成一段严格的刷牙流程。然而无论老妈如何努力,在蓝色性格的老爸看来都是理所应当,从无丝毫嘉许。
  
  在老爸始终坚持“人只有不断地要求和批评才可以进步”的原则下,老妈拉开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坚决罢工。如此,双方势均力敌,数十年来争斗不止。他们彼此相互改造,老爸一直期望将老妈改造成一个同样生活严肃、追求完美的人;而老妈则一直认为老爸根本没有体会人生乐趣,一直竭力反攻老爸,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是追求变化和乐趣的人。
  
  有趣的事情是,也有不少家庭挤牙膏的方式不同,但并未如我的父母那样爆发“牙膏战争”,这就牵涉到每个人性格中可能的第二色彩。虽然我老爸的蓝色性格和老妈的红色性格在生活态度和做事方法上有很大差异,但是他们将冲突演变得更为强烈,完全拜他们的第二性格—黄色性格—所赐。
  
  我特别观察了蓝色+绿色性格的朋友处理同样问题的方式,发现他们最常见的做法几乎都是再拿一管牙膏,以后你挤你的我用我的,互不相干。我看不惯你的凌乱方式(蓝色性格的特点),但我也懒得改变你(绿色性格的特点),却绝对不会像我蓝色+黄色性格的老爸那样,既然看不惯就一定要坚持改造对方。同样,如果我老妈性格中有绿色性格,也不会轻易与人发生冲突。而事实上,红色+黄色性格的老妈也不能容忍老爸对她的改造。他们共同拥有的黄色性格让他们都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从而使矛盾更加尖锐。无数小事的累积导致最后婚姻崩盘,这样的婚姻在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
  
  我的双亲曾经无数次地对吼“离婚”,我的少儿时期就这样充分浸淫在充满火药味的“战斗”中。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都成为我现在思想库中的上等素材。所幸,他们一辈子依偎相伴,当然对我来说,我不必要去体验单亲家庭的苦痛和磨难。我知道,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安然度过彼此理解上的沟壑,因为我们从善不如流,往往很难去吸收红色性格的自由快乐、蓝色性格的完美谨慎、黄色性格的果断坚定、绿色性格的和谐宽容;因为我们疾恶如仇,恰恰双眼紧盯的是红色性格的杂乱无章、蓝色性格的死板固执、黄色性格的霸道蛮横、绿色性格的软弱拖拉。
  
  让我再来向你展示一个实例,看一看不同性格的孩童在哈利?波特流行的时代,是如何让父母买玩具的。
  
  红孩儿与老爸上街见到橱窗中哈利?波特的魔法帽,立马要求购买。老爸不肯,小儿于是扯开喉咙耍无赖。若是老爸一走了之,小儿一面从指缝中偷看,一面假装声嘶力竭直至老爹销声匿迹,确认所求无果时,只好作罢,满脸鼻涕灰溜溜地回家。没想到家中有一套新买的《樱桃小丸子》,顿时喜笑颜开,早把魔法帽一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蓝孩儿与老爸上街见到橱窗中哈利?波特的魔法帽,伫立不行双目注视。老爸在前催促,小儿口应腿不应,待老爸走回跟前,问:“爸,最近我表现如何?你是否说过表现好是有奖励的?你觉得这个魔法帽怎么样?”待到老爸醒悟,施以缓兵之计,推托今日囊中空空不便购买,容后再说。小儿回家后半月内一言不发,举座皆慌,老爸这才反应过来,魔法帽一事其实并未了结。
  
  黄孩儿与老爸上街见到橱窗中哈利?波特的魔法帽,说:“老爸,买一个。我们同学都有,不买的话,下回你去参加家长会,会很没面子啊!”“没钱?你刚才偷偷买烟我都看见了,你不买,回家我就把这事儿告诉我妈。”老爸若走,小孩不哭不闹,静坐橱窗前,直到老爸回头找他,双手投降。若老爸不予理睬,回到家中再迂回进攻老爸的爹和娘,反正直到魔法帽到手,方才善罢甘休。
  
  绿孩儿与老爸上街见到橱窗中哈利?波特的魔法帽,仍旧步法中规中矩,见到他人手中有,也面不改色、心不跳,仍旧一副“不羡鸳鸯、不羡仙”的表情,连要求也不愿意向老爸提。
  
  现在,问问你自己,你自己可能是倾向于哪一种呢?这种买玩具时的招数和反应上的巨大差异,从来没有人教,一切都是那样浑然天成。如果你生活在见了“咸菜夹窝窝头”都流口水的年代,温饱成忧,遑论玩具,那就请你仔细思索这四种性格的人,面对自己内心欲求时的反应是什么。
  
  我相信“性格是天生的”,有不少专业人士可能并不同意。也许是因为他们在使用“性格”这个词时,与我的定义并不相同。他们也许更习惯把个人发展的一生界定为性格。事实上,有很多心理学家给“性格”“个性”“气质”等下了众多的定义,你从各种大百科全书、铺天盖地的心理学普及读物或者大学教材中,得到的文字定义也会有所不同。总而言之,他们认为后天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对个人性格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
  
  为了避免大家都掉入文字游戏的陷阱,在“FPA性格色彩”的定义中,我将人的本性界定为“性格”—“原本的我”。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性格标志,而后天的影响和塑造成就了现在的我们。故此,我将后天界定为“个性”—“现在的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 16:50:33

鸟儿与死亡时间:2014-10-17 作者:未详 点击:188次   不论怎样天寒地冻,鸟儿总是会轻快地飞上它熟悉的枝头栖息,把头埋在翅膀里面,沉沉入睡。它无忧无虑,只是在熟睡的时候,热血一点点变冷,脉搏一点点变弱,在子夜或是在黎明,它从栖息的枝头掉了下来—死了。
  
  昨天它还在生活,还在活动,对外界的无数动静做出反应,把天地映照在它小小的脑袋里,仿佛映现在影子里;它还有一口变幻不定的语言,那是鸟类代代相传的知识;它有飞翔的本领,凭着这本领,它能像流星似的划过天空,灵巧地四处飞来飞去;它全身的器官都能那么熟练地运用自如,它的一切动作都是那么惊人,它能让自己从最高的树顶垂直地落下去,或者从天空飞降而下,落在一根纤细的嫩枝上,而几乎不会惊动上面的树叶。
  
  现在,就在今天早晨,它僵硬地躺在地上,动弹不了。如果你把它拿起来,让它从你手上落下去,它就会掉在地上,像一块石头,或是一块泥—在野性的自然里,从生到死的过程是多么轻易、多么迅速啊!然而它从不悲悲切切。
页: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