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0:43

午后四时的啤酒时间:2014-10-05 作者:未详 点击:103次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几次高潮。每一天的生活中也一样可以有几次高潮。现在,我每一天的第一次高潮就在下午四点整。
  
  挂钟长针一指到最上面,老公就从冰箱里拿出啤酒来,倒满两个高脚玻璃杯,彼此说着“辛苦了一天”碰杯,一口气喝下的冷冰冰且碳酸气十足的液体,酒渗透到五脏六腑的时候,我每一次都不禁喊出:“好幸福!”
  
  如果有客人在,老公则会找来喝香槟酒用的长笛型杯子。倒的还是跟平时一样的罐装啤酒,但是,透过细长的水晶玻璃看从杯底一点一点冒上来的很多小泡,简直跟海里的珍珠一样美丽。客人的味觉定会受视觉的影响,保证会说:“哎呀,真好喝!”然后,瞪着眼睛,既羡慕又谴责地问道:“你们每天都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喝酒的吗?”
  
  “对!”我们夫妻一边回答一边相视而笑。
  
  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生活的时候,到工厂做事的人很多都上午七点上班,下午三点就下班了,那样也足足工作了七个钟头。早下班的好处是,回家后还有半天的自由时间。尤其是夏天采用“阳光节约时间”那一段,到了晚上八点左右,天才稍转昏黑。
  
  有一对中年华人夫妻,每天双双上班,双双下班,又双双到附近的小溪去钓鱼。先生原先在中国是大学教师,来到加拿大倒成了工人。别人可怜他工作不如意,然而他本人却说:“这样享受日子也不错啊。”达观的人生态度,令人联想到中国传说中的仙人。
  
  上午九点钟上班的白领阶层,下午五点整下班,他们直接回家换穿T恤、牛仔裤,要么跟孩子出去打球,要么在车房边的工作间做木工活儿。省府多伦多的商业行政区和住宅区互不分隔,市民不必在通勤车上浪费宝贵时光。
  
  回想加拿大的夏天,就不能不提到烧烤了。在自家院子里,或者公园野餐地点,用木炭点起火来,烤牛排、鸡腿吃,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钱就买碎牛肉自己做汉堡,素食者则烤黄豆和蛋白质做的素汉堡。总之,简简单单的北美式家常便饭,在外头吸着新鲜空气、晒着夕阳吃,则会别有味道。
  
  当年,有个日裔太太跟我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她每天上午跟大家一起喝咖啡,中午吃饭时也喝点饮料,但是到了下午就什么也不喝。我有一次问她口渴不渴,人家很坦然地回答说:“当然非常渴。但是,渴了几个钟头以后才喝的第一口冷啤酒,我敢断定它是世上最好喝的东西,着实称得上甘露。”
  
  原来,每天下午四点,她比其他人早下班回家,丈夫还没回来之前,她先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边看外边美丽的风景边喝啤酒。她说:“很快就要开始做晚饭什么的,我自个儿闲坐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活着,就是为了那一刻。”
  
  四点钟,我喝着啤酒,开始做晚饭。老公放他喜爱的古典音乐,边跟孩子们玩耍边跟我聊天。五点钟开始吃晚饭,六点多完毕。然后,洗碗、收拾、倒垃圾、铺被褥、刷牙、洗澡、讲故事。八点多,孩子们跟爸爸说晚安,我则陪到他们熟睡。
  
  之后,才是私人的时间。如果还有工作没做完的话,那么得回书房加班去。
  
  总而言之,在忙碌的一天里,下午四点钟是我能够松一口气的黄金时刻。如果是夏季,太阳还挂在高处,隔壁大学校园的悬铃木树叶亮得绿油油。大白天喝冷啤酒的感觉,犹如去度假一般令人快乐。如果是冬季,就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刻了。我家阳台正对面看得见富士山,被夕阳照射的姿态壮丽无比,真不愧为灵峰。虽然房子不大,有点拥挤,但是因为有这超级景观给啤酒添加味道,我们是愿意住下去的。
  
  下午四点钟,日本全国还都在工作的时候,悠然喝起啤酒来,实在别有滋味。那大概是偷闲的甜头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0:53

人生的真相时间:2014-10-05 作者:未详 点击:99次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一个会思想的人,是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左右的。真正意义上的活过,不是跟着别人走了多久,而是独自走了多远。
  
  这样的人,敛冷于眼,藏拙于神,潜动于灵魂,似愚非愚,大巧无巧,但他们在思考中抵达了内心的宁静和丰富。
  
  有一天,当苇草枯黄,大地苍茫,如果顺着时光回溯,还能找到一个人,那一定是他的思想,还在尘世的大幕上熠熠闪亮。
  
  那是他的生命,给世界留下的珍贵的化石。
  
  一个人优雅的气质,可以由文化熏陶出来,而深刻只有岁月能给。
  
  也就是说,再厚重的历史典籍、再华美的诗书,不过是让你经历着别人的经历,而岁月只让你经历你自己。你有多么深刻,实际上是你的岁月有多么百转千回,你的经历有多么独一无二。
  
  说到底,气质是精神深处的美在修炼,而深刻是灵魂里的痛在呼吸。
  
  生命是一场盛大而私人的修行。对于大美的尘世,诗意其实是要告诉你有多么该来,而被痛苦噬咬过的深刻是要告诉你来一次多么不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1:05

我们为什么旅行时间:2014-10-05 作者:未详 点击:165次   我一直觉得,一个快乐的旅行者一定是个能在旅途中忘记时间、忘记地点、忘记身份、忘记年龄,甚至忘记性别的人。
  
  旅途一旦开始,我最先忘记的是时间。如果你问我旅途中的某天是几月几号,我肯定得先琢磨一下,然后答非所问地告诉你,这是我出门旅行的第几天。是的,旅行时你会自然忘记今天是工作日还是礼拜天,进而忘了几点起床、几点上班、几点买菜、几点做饭等等习以为常的作息规律。此时无论你是在旅途中奔波,还是正晒着太阳喝着小酒,都跟世界无关。
  
  忘记地点的事也经常会在我的旅途中发生,比如一次在香港,因为之前转了两次飞机,我在酒店醒来后至少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才通过窗外的摩天大楼和繁体字的招牌判断出自己究竟在哪儿。
  
  关于忘记身份我想举一个反例。一次在老挝山区旅行,和十几个当地人、三四个旅行者,还有关在笼子里的鸡鸭一起,挤在颠簸的卡车后座。一个来自荷兰的游客从一上车就开始不停地抱怨——早晨买的袋装饼干已经过期十天,自己从没坐过这么不舒服的车子。见没人理他,又自言自语地比较起老挝人和荷兰人的平均寿命。我想他的一路旅行都会很辛苦,因为他忘不掉自己来自富裕国家的身份。
  
  在旅途中我还交过许多忘年的朋友。旅行时人与人建立联系的基础,是看彼此脾气秉性是否投缘,而在日常生活中,年龄相差悬殊的人基本没有成为朋友的可能,因为功利而紧张的都市节奏在每个人心中都预设了一架以阶级、地位为砝码的天平。
  
  忘记性别基本属于小概率事件。一次我和一男一女两个驴友到西藏南部去看雪山天湖,其中有两天没地方洗澡,同行的女孩就跟我们一样蓬头垢面,而她戴在头上的渔夫帽、缠在脖子上的户外围巾和裹在身上的绿色冲锋衣,更是进一步弱化了她的性别特征。
  
  写了这么多,似乎旅行就是为了遗忘。这当然不是!
  
  我觉得旅行时,大脑的选择性遗忘正是为了预留出大量空间去更好地记住,我们要记住每一道菜肴的滋味,记住每一种风景的颜色,记住每一个瞬间的感动。
  
  我记得在意大利露宿街头的那个夜晚,我去一家营业到两点的咖啡馆买水,那个看起来长得横眉立目不太好惹的老板娘在我出门时送给我一块面包,她的笑容我始终记得。
  
  我记得一个人在撒哈拉过夜,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的星星。
  
  我还记得新疆的手抓饭吃得我满手满口流油;贝加尔湖的日出把我从摇摇晃晃的火车上唤醒;在印度海边禅修后睁开眼睛,我的视线似乎能穿透蓝天抵达宇宙深处。
  
  正是这许许多多的记忆片段,才串起我的人生旅途。我把它们归纳为二十四个字,也就是这本书的八章目录:
  
  要有光,在路上。奢与简,体验式。巴别塔,陌生人。无尽欢,因有梦。
  
  然后用整整一本书的厚度与温度,跟你聊聊我为什么旅行以及我们为什么旅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1:15

独处就是消化世界时间:2014-10-05 作者:未详 点击:262次   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可以以逸待劳地接收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
  
  当我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我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吸收消化外来印象的能力。
  
  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在消化世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2:14

老人与花时间:2014-10-04 作者:未详 点击:111次   老人种了一些花,在屋角后。我每从那儿走过,眼光都会不由自主地落到那些花上面。
  
  四五月份,老人的屋后,是鸢尾花的天下。蝴蝶一样的鸢尾花,扑着紫色的翅膀,在人的心中,扇动一圈一圈的温柔。到了七八月份,指甲花和太阳花,你追我赶地盛开了,占尽颜色。
  
  现在呢?秋渐凉,树上的叶,随着晚来的风,一片一片地落。懒婆娘花和一串红却正当花样年华,它们不分彼此地缠绵在一起。最是傍晚时分,懒婆娘花精神焕发地登场了—叭叭叭,一朵一朵粉色的花朵,吹吹打打,热闹无限,仿佛要让你听到它的欢笑。
  
  这个时候,老人必在。他衣着整洁,灰白的发,抿得纹丝不乱。他在那些花跟前,弯下腰去,一朵一朵细细查看,眉眼里盛着笑意。他很满意这些花如此欢快地开,而花儿们,因了他的注目,更显明艳。
  
  路过的人,会停下脚步微笑着和老人打招呼:“陈爹,赏花哪?”“嗯,看它们开得多好啊。”“是陈爹你照料得好啊。”
  
  人的声音去远了,老人还待在那些花旁边。直到夜色四合,花与暮色,融为一体。
  
  某天,我用手机给花们拍照。老人突然站在我身后,问:“好看吧?”我答:“嗯,好看。”老人说:“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我说:“懒婆娘花呗。”老人笑了:“它可一点也不懒,它还有个名字呢,叫胭脂花。”
  
  老人得意,背了双手,围着花转。他的眼睛孩子般的明净,动人心魄。
  
  一日,听人谈起老人,原是个退休老师,老伴早去,唯一的儿子也在前年病死。而他自己,因患眼疾,失明已近十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2:26

百岁老人的生命观时间:2014-10-04 作者:未详 点击:206次   不知你注意过没有,在人的一生中,我们盼望长大的唯一时段是在童年。10岁之前,你会认为长大是一件非常令人向往事情,我们总是对此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你多大了?”“我四岁半啦!”可我们从来不会说“我36岁半”。是呀,你已经四岁半了,马上就要5岁了!这才是这话里话外的真正意涵。
  
  转眼间你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这时,你的成长已经锐不可当。你的年龄仿佛是在跳跃着前进,甚至一跳就是好几年。
  
  “你多大了?”“我快16啦!”其实,你本来才只有13岁。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嘿嘿,反正你很快就要16岁啦!
  
  然后,就是你生命中那最为重要的那一天……你20岁了!一说20这个数字,那仿佛就是一个隆重的庆典。你20岁了,你真的20岁了!
  
  可是,你又很快跃上了30。哦……30岁?30岁,在你听来,那就是变了味的牛奶!人过30,我们恨不得立马把年龄抛得远远的,避之唯恐不及!人到30,的确是没有什么意思了,顶多不过是一个发了馊的包子。
  
  到底哪儿出了错?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长到了20,跃上了30,跨过了40。哦,赶快刹车吧!时光正在悄悄溜走,远远地把我们抛在后面。你一不留神,就冲上了50,所有的梦想都跑得无踪无影了。
  
  且慢!你已经飙到了60岁了,这可是你以前根本没有想过的事情!
  
  再来回头想一想:你长到了20,跃上了30,跨过了40,冲上了50,飙到了60!
  
  年龄还在加速,眨眼间你就逼上了70!可一过70这个坎,那就是活一天算一天的事儿了。
  
  你活到了星期二!
  
  等你上了80,那一天就是一个轮回。你活到了午饭时!你活到了下午4点半!你活到了睡觉时!
  
  如果你能爬上90岁,生命并不意味着就此结束。相反,你的年龄就该倒回去数了。
  
  “我还小呢,才92。”
  
  然后,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等你熬过了100岁,你又变成了一个孩童。“我100零半岁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2:37

记忆中的苹果树时间:2014-10-04 作者:未详 点击:204次   那天,我走进一家小型木工场,想找一份能挣钱的零工。看到一个老先生正挥舞着锯子。我小声问道:“先生,这里有我能干的活吗?”
  
  老先生转过身,看了看我—一个16岁的少年,长发披肩,胳膊上刺满了文身。“你问问老板吧。”老先生指了指不远处的老太太,“她是科斯特纳太太。”
  
  科斯特纳太太问我:“你会割草吗?”我急忙点头。
  
  很快,我就卖力工作起来。等我割完草,她走过来说:“干这么久,你一定又渴又饿。”说着,她递给我一瓶可乐和一个甜甜圈,还付给我几美元。
  
  此后,每个星期我都期待着科斯特纳太太站在苹果树下等我。那是长久以来,我第一次有所期待。妈妈再婚后,我经常遭到继父的毒打。从他那里,我学会了闭嘴,学会了若无其事。我将孤独小心翼翼地写成小诗,开始到处打零工挣钱。直到遇上科斯特纳夫妇,我才停止漂泊。
  
  那天,像往常一样,科斯特纳太太在苹果树下看着我吃完东西后,对我说:“吉米,我们有一个空房间,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住进去。”
  
  科斯特纳先生也说:“吉米,如果你想住在这里,你必须去理下发,并和我们一起去教堂。”
  
  我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我依然偷偷坚持写诗,经常去教堂让我学会了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在科斯特纳夫妇的资助下,我重新回到学校,这让我感觉自己终于站在了坚实的地面上。可是,不幸突然降临——科斯特纳先生患了癌症,很快便撒手人寰。我以为科斯特纳太太会让我离开,可是她说:“吉米,你被送到我们身边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希望你留下来。”
  
  读12年级时,一名囚犯来到学校演讲,他给我们演唱了不少歌曲,并告诉我们“音乐让我说出了一些我从没说出的东西”。我突然意识到,那种感觉或许就跟我写诗一样!我回到家,告诉了科斯特纳太太这件事。“你应该去买一把吉他。”她建议说。从此,我便一边学习演奏吉他,一边继续写诗。
  
  “什么时候可以为我演唱你的歌呢?”她经常问我。终于有一天,我用歌声讲述了我曾经的迷失和孤单,还有这世上仍然存在着的真爱。当我演唱完毕,科斯特纳太太把我紧紧拥在怀里,流着泪说:“你一定要继续你的音乐,我相信你会成为歌手。”
  
  此后,我创作了很多歌曲,并开始在野餐会和一些公众聚会中演出。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有了自己的住处,但我们依旧情同母子,她从未缺席过我的一场演出。
  
  她最后一次来看我的演出是在一个中学的庆典上。唱完几首歌后,我走近麦克风说道:“我希望大家认识一位非常特别的女士,她就是比衣·科斯特纳太太。”我向大家讲述了我的过去,哽咽着说:“如果没有这位女士,我就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科斯特纳太太眼里闪着泪光,脸上洋溢着由衷的自豪。
  
  演出结束后,我送她回家。临别时,她说:“再见,吉米。”她的语气让我感到一丝不安,透过后视镜,我看到她不停地挥手,直到我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二天,科斯特纳太太因中风被送进了医院。她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我多么希望她还活着,能看到我的唱片和专辑。我知道她一定会非常自豪。可以说,是科斯特纳夫妇给了我每个孩子所能得到的爱、关心以及通往成功的道路。每当我喝着可乐、吃着甜甜圈或是看到一棵苹果树时,我便会忍不住想起他们。我要感谢上帝,把我带到了他们身边,让他们走进了我的生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2:47

风中的华尔滋时间:2014-10-04 作者:未详 点击:86次   那晚,风很大,公交车站,车好久没来,着急的人乘出租车早走了,剩下的人有些无奈。这时候,走过来一个姑娘,黑暗中看不清她的面孔,个头高挑,身材苗条,穿着长摆裙,还是很养眼。但公交车并没有因姑娘的到来而提前进站,等车的人们还在焦急地望眼欲穿,有人在骂街了。
  
  不知这位高个姑娘是刚逛完商厦,还是刚赴完晚宴,或是刚刚下班,总之,她显得神情愉悦,一点儿也不着急,竟然站在站牌下转了两圈,是几步华尔兹,风兜起她的长裙,旋转成了一朵盛开的花,汽车站仿佛成了她的舞台。
  
  这一幕,留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一晚的站牌下,对这位突然情不自禁地跳起华尔兹的姑娘,有人欣赏,有人侧目,有人悄悄地说:神经病!我想,同样的夜晚,同样的大风,同样的焦急,姑娘的华尔兹能够在自娱自乐之中化解焦灼,是本事,也是一种平和的心态。
  
  有一天,我路过附近的小区,小区收发室的窗前挂着一块小黑板,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几门几号有挂号信,几门几号有汇款单,无论是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都写成斜体的美术体,分外醒目。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写得相当不错。
  
  我看见收发室里有一个小伙子,正襟危坐,往纸上写着什么。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过去,和小伙子打招呼,一看他正在练美术字,双线镂空的美术字,满满地写在了一张废报纸上。我夸他写得真好,他笑着说天天坐在这里没事,练练字解闷呗!
  
  其实,解闷的方法有多种,喝喝小酒,看看电视,下下棋,都可以解闷。小伙子选择了写美术字,即使往小黑板上写邮件通知,也要用美术字写得非常好看,就像学校里出板报一样正规。我对这个小伙子心生敬意,因为并不是什么人都有他这样的本事,能够将日常琐碎的事情做得如此赏心悦目,让自己和别人看着都舒服。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浙江湖州一位叫做李云舟的小伙子,和这个小伙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是一个小区的保安,他提了好多建议,都没有被采纳,一气之下,不干了。他的辞职信写得不同一般,竟然是用文言文的赋体形式写成,那赋古风悠悠,洋洋洒洒,有典故,有文采,还有他抑制不住的心情。于是,这篇赋体的辞职信迅速在网上走红,而李被称为“湖州第一神保”。
  
  生活中,花好月圆总是属于少数人,月白风清总是属于幸运儿,大多却是庸常琐碎、寡淡无味,甚至会有许多苦涩和不如意。能够如这两位小伙子,即使写再平常不过的邮件通知,也要写成美术字;即使写再卑微不过的辞职信,也要写成一唱三叹的赋体。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对生活的态度吧?是古诗里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罗大佑唱过的:胜利让给英雄们去轮替,真情要靠我们凡人自己努力;是那位大风里焦急候车的姑娘,将生活化为了华尔兹,让哪怕是滋生出来那一点点儿的艺术,也温暖我们自己的心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3:00

我们是这样退化的时间:2014-10-04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每个小孩出生的时候都智力超群、想象力丰富、身体强壮,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的智商便会随着那些愚蠢的知识而变得低下,他们的想象力也会随着人为的约束而变得平庸,他们的身体更是因各种养分而变得虚弱。
  
  一个孩子3岁时可以讲出各种美丽的童话,他认为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他可以跟动物交流感情。
  
  一个25岁的成年人早已经不相信童话了,他认为除了自己,任何东西都没有生命。动物除了做宠物,就是用来食用。
  
  一个3岁的孩子最信赖的人,是最亲近自己、最爱自己的人。
  
  一个25岁的人最信赖的,是能够提拔自己、给自己带来权力和荣耀的人。
  
  一个3岁的孩子会爱上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厌恶邪恶的王后。
  
  一个25岁的人认为,善良和邪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谁对自己的前途更有好处。
  
  一个3岁的孩子最喜欢的书是《童话大全》,还喜欢星星和月亮,这些有着美丽幻想的故事和遥远的星空。
  
  一个25岁的成年人最喜欢的书是《投资指南》《一夜暴富的秘诀》,最喜欢的东西是宝马奔驰,这些象征着财富的东西。
  
  一个3岁孩子的理想,可能是做一个会造玩具手枪、会飞到太空的人。
  
  一个25岁的成年人的理想是,不管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是个有钱人就好。
  
  一个3岁的孩子认为:绝对不可以讲假话,否则,鼻子会变得很长。
  
  一个25岁的成年人会想:什么是真话?任何时候讲的假话都是需要讲的话。
  
  一个3岁的孩子只要穿那件带着抱抱熊图案的衣服就很好了。
  
  一个25岁的成年人,对穿任何衣服早已失去了自己的主张,不管穿什么,只要是名牌就好。
  
  一个3岁的孩子可以在大热天奔跑在草地上,可以在冬天玩冰凉的水,只要他的监护人不反对。
  
  一个25岁的成年人只要有可能,夏天一定待在空调房,冬天一定戴手套。
  
  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将我们变得这么平庸和乏味: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理想越来越小;规则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少;电脑越来越多,人脑越来越少。
  
  这是我们退化的原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4 17:23:11

人生是一场静悄悄的储蓄时间:2014-10-04 作者:未详 点击:162次   他从小就是一个内向的乖孩子,5岁时,父亲送他一套《上下五千年》作为生日礼物,这套书就成了他的历史启蒙教材,他读了足足9遍。
  
  零花钱都换成了自己喜欢的历史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明史纪事本末》等等,他一一收入囊中。别人看来乏善可陈的历史书,却被他视作至宝,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上高中后,他依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驾一叶扁舟,领略波涛,见识壮阔。高考前两个多月的一天,课堂上,他捧着一本《中国古代思想史》,沉浸其中,老师当场没收了书并斥责他:“高考快来了,想不到你还有时间看这种闲书!”父母也把那些他视作宝贝的史书锁了起来。
  
  高考后,他走进一所大学,学习法律专业。这是当年的热门专业,却不是他内心的声音。
  
  在莫可名状的苦闷和单调中,他发现了一个储蓄历史的地方——图书馆。www.rensheng5.com当其他同学激情于球场、缠绵于月下时,他却安之若素地捧起一本本历史书。冬日夜晚,一个人从图书馆往宿舍走,迎着寒风,四周俱静,他听见了自己怦怦的心跳。黑暗中,他觉得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与自己同行,给他鼓舞,消融了冬日的寒冷和独行的寂寞。那一刻,静谧的深夜,他会心地笑了,喜悦在黑夜绽放成一颗幽香四溢的莲子。
  
  大学毕业,他成为一名朝九晚五的国家公务员。下班以后,他依然会徜徉在历史长卷中。整整6年,两千多个夜晚,孤灯寒月,他悄悄地储蓄着人生的力量。27岁的一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他翻看《明实录》,觉得异常枯燥乏味,猛然间。他听到内心惊雷般的声音:其实,你自己就可以把历史写得很精彩、很好看!
  
  回到家,打开电脑,他喝醉酒一般,敲出了生平第一个长篇故事。攒了22年的能量和知识,现在该是拿出来用的时候了。这些知识和能量,关乎历史,关乎人性,关乎灵魂。
  
  这部名叫《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小说迅速受到众多“明矾”的追捧。每天晚上要写作4到6个小时,他甚至要用洗澡来缓解压力,但却呈现给读者最轻松诙谐、发人深思的“粮食”。他的文字冷静、幽默,写法多变、通俗易懂,几个月过去,他的帖子点击率竟然高达300万次。《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首次出版,马上销售一空。此后,其发行量一直不断上涨,几乎每星期都要加印一次。《明朝那些事儿》系列金书卖到六百多万册。
  
  他的名字叫石悦。旷野上,当年明月踽踽独行,现实间,石悦平静淡如。“我是这本书的影子。要受到尊重,必须有灵魂。我现在每天仍读历史、写历史,提醒自己人生是一场静悄悄的储蓄。”接受采访,石悦一脸正色。
  
  是呀,人生是一场静悄悄的储蓄,厚积薄发,天道酬勤。只要用心,只要愿意给心灵储蓄,沉默的石头也会唱响悦耳的歌。
页: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