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56:34

挖个坑,自己跳时间:2014-09-04 作者:未详 点击:168次   公元530年12月,洛阳城外的寇祖仁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大司马元徽。不过元徽此来可不是游山玩水的,而是洛阳城发生了叛乱,他匆匆逃到这里避难。说起来元徽可是寇祖仁的大恩人,他们家出了三位刺史,都是由元徽引荐提拔的,所以寇祖仁赶忙好酒好菜好接待。
  
  寇祖仁在热捧元徽的同时,也没忘冷静地估量元徽带来的财货,好马有五十匹,黄金达百斤,仅这点东西就不是他所能比的。酒席散后,回到屋,寇祖仁喜不自胜,忍不住对家人说:“听说正在悬赏捉拿城阳王元徽,抓到他的人封千户侯,今天我们富贵的日子到了!”
  
  第二天,寇祖仁神色慌张地敲开了元徽的屋门说:“抓捕你的官军就要到了,恩公你赶快到别处躲躲吧,我都给您准备好了。”如惊弓之鸟的元徽已来不及细想,就跟着寇祖仁安排的仆人们上路了,行到偏僻处,仆人们突然拔出钢刀,砍下了元徽的首级。
  
  再说寇祖仁拿到了元徽的人头,立刻马不停蹄地亲自赶到洛阳,向叛军首领尔朱兆领赏,可尔朱兆在对他的大义之举赞扬一番之后,赏赐之事一句都没有提起。寇祖仁无可奈何,心中连骂晦气,可真正晦气的事还在后边。
  
  就在那天晚上,尔朱兆做了一个梦,梦见元徽对他说:“我有黄金二百斤,马一百匹在寇祖仁家中,你可以派人去取。”醒来后,这个梦还十分清晰真切,尔朱兆历来是信梦的,他马上下令将寇祖仁提来,亲自向他索要黄金和马匹。寇祖仁一听,后背直冒凉气,以为出了家鬼,所以没等用刑,他就全部招认了,说:“我确实得了百斤黄金和五十匹马。”尔朱兆一听,果有其事,越发相信自己梦的灵验,于是怀疑寇祖仁所说之数与自己梦见的不相符,一定是他企图有所隐瞒,便命人带着寇祖仁去搜查,寇祖仁把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黄金三十斤,马五十匹全送给了尔朱兆,可尔朱兆还不相信,他一怒之下,命令把寇祖仁头悬挂在树上,脚上坠上石头,皮鞭伺候,可怜的寇祖仁砸锅卖铁也对不上所缺的数啊,最后被活活抽死。
  
  寇祖仁够倒霉的,本来给别人挖了个坑,没想到跳下去的却是自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自私自利的陷阱,都容易让自己最先陷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56:47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时间:2014-09-04 作者:未详 点击:191次   周姐四十五岁那年,身体忽然发胖,她只当是年纪到了身体发福,根本就没在意。可她的胸部却是越来越饱满,饱满得超乎寻常。同事曾半开玩笑说她第二春来了,她急匆匆就穿了白大褂走上手术台,忙碌的她没有时间和人开玩笑。直到有一天,她感觉到了从身体的某个部位传出一丝尖锐的刺痛,那刺痛越来越明显地向她的四肢扩散,才想起去找妇科的同事问一下。检查结果竟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癌细胞已扩散至整个胸部。一向坚强冷静的周姐当着同事的面就泣不成声,毕竟,她也不过一个人到中年的女人,有着平常女人的脆弱和爱美之心。
  
  在家人的陪伴下,她第一次躺上她曾经工作过无数次的手术台。等她醒来时,她的胸前,已是空空如也,除了一层又一层绕得密不透风的白纱。
  
  不知道,那一段冰冷黑暗的长路,她是如何挣扎着走过的,只知道,我们再见周姐时,她已经康复,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再次见面,我怀疑自己认错了人。她真的像换了一个人。清爽爽的短发,脸上施了淡淡的妆,白大褂较先前空了许多,脖子里那条亮色的小丝巾却让她整个人灵动起来。她的办公室里,人来人往,有护士,有病人,周姐坐在她的办公桌前,耐心地问询,温和地答复,她脸上曾经的那些严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春风般的温暖笑容。她语调不高,抑扬有致。每一个从她屋里出来的病人,脸上都是一种放心安然,好像身体里的病已去了大半。是的,好话一句暖三春,这在周姐那儿得到最好的印证。
  
  更让人称奇的是,一年后周姐再做检查,体内的癌细胞已荡然无存,她又是一个健康快乐的正常人。
  
  与她聊起那一段经历,周姐不免感慨:“我躺在那儿一动也不能动的时候,才体会到医生在病人眼里的价值,那个年轻的护士每次给我打针换药,脸上都漾着一种柔和的微笑,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这种职业的圣洁。从那一刻起,我对自己说,我一定会好起来,一定能够再次走上我热爱的手术台,把同样的温暖与希望送给更多的病人。”
  
  很显然,有了这种心态,她的心情开朗了许多,积极地配合治疗,不久之后,她真的如愿以偿,重新走上了自己的岗位。
  
  周姐还说:“生病以前是这样,每天走进医院大门就感到像是有无穷的力量,为病人检查,写病历,认真分析病人每一点变化,感觉生活那么美,却少了一颗感恩之心,认为那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感觉到了人生的短促无常,人生的宝贵。有好多事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至少还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大病醒来,看着阳光又照在自己身上,就感到了周身是希望是活力,好像第一次发现,能在每天起床时看到一轮新的太阳就是人生一大乐事了。所以每天早晨起来,我还是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走进病房时能给病床上的病人一个和善的笑,希望他们能同样对着我笑一下,希望每天他们身上的病痛都能因我而减少一点……”
  
  生命有限,生活多艰,也许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各色烦恼。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也许这个希望并不伟大崇高,但它至少让你感觉到充实温暖。有了它,我们不再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有了它,我们不再让自己去把生命浪费在无聊的小事上。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再脚踏实地为这个小小的美丽的希望去努力,周而复始,小美好便成大美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56:59

活得有品相,才能有尊严时间:2014-09-04 作者:未详 点击:168次   章诒和的《伶人往事》里讲过她的父亲章伯钧请京剧大师马连良吃饭的故事:
  
  刚过午休,几个穿着白衣白裤的人就进了章家厨房,用自备的大锅烧开水,等水烧开,放碱,然后用碱水洗厨房,洗到案板发白,地砖见了本色才罢手。再过了一个时辰,又来了一拨儿穿白色衣裤的人,肩挑手扛着整桌酒席用具,还有人扛着烤鸭用的大捆苹果木枝。
  
  院子里,肥鸭流油飘香,厨师在白布上使用着自己带来的案板、炊具——连抹布都是自备的,雪白。
  
  章伯钧请马连良吃饭,结果自家只用了水和火。
  
  章诒和的评价很动人:“不管北京城头悬挂什么旗子,报纸上宣传什么主义,马连良这样的艺人都细心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精心琢磨那份属于自己的舞台和角色。活在个体的生动感受中,以自己独特又隐秘的方式活着。”
  
  那一代人如何活着?具象地说,是活得“有规矩”;抽象地说,是活得“有样子”;简单地说,是活得有尊严;往大了说,是依然有着某种精神制约,服从于某种精神力量——高于柴米油盐的精神力量。
  
  伶人已逝,“第一玩家”王世襄的去世,让很多人哀叹某种生活方式的结束,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两个字,“讲究”。“讲究”并不代表财富——用金钱穷凶极恶地堆积奢华的生活方式,未免失了分寸。
  
  直至今日,人们终于不必隐藏对于生活细节的追求,以至于对物质有种报复式的恶形恶状的追求:把苦过的日子赚回来。“享受生活”的说法重新回到话语当中,并且被自动等同于豪门豪宅豪车。
  
  享受生活,不应是享受生活的豪华,而是享受生活的分寸感。
  
  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谈论器物时说:“每天使用的器具,不允许华丽、烦琐、病态,而必须结实耐用。忍耐、健全、实诚的德行才是‘器物之心’。”朴素的器物因为被使用而变得更美,人们因为爱其美而更愿意使用,人和物因此有了主仆一样的默契和亲密的关系。
  
  人与器物的关系,如同人与生活的关系。
  
  我刚刚去了日本的京都,入住那里的旅馆,常常给人以“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没有什么娱乐设施,洗澡如厕皆不在房间内,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有了“寒苦”的感觉,除了睡觉、喝茶,似乎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干。
  
  出门,连庭院都是枯山水,人就这样和自己形影相吊。
  
  现代人往往精疲力竭地追逐眼花缭乱的富足,然后再花大价钱、大把时间去清贫简陋的环境中体验,并命名为“修行”,如同追逐吊在自己眼前香蕉的猴子。
  
  殊不知,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我们谈论金钱、谈论社会、谈论变革、谈论技术、谈论未来,却越来越少地谈论生活。当我们谈论生活时,我们谈论焦虑、谈论烦恼、谈论不满、谈论他人,而越来越少地谈论生活本身的本质。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人该以怎样的品相活下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57:11

那些被APP毁掉的人类本能时间:2014-09-04 作者:未详 点击:109次   审美能力
  
  不管男女,手机的相册里总是少不得自拍的大头像。30°角俯拍、右下或是左上异常出现的光线总能让你看起来更美,尖下巴、大眼睛、微微嘟起的嘴唇,不管你年龄是个位数的孩子还是三四字头的轻熟女,看起来都像个大头娃娃。这其中还有美图秀秀这类利器。漂亮姑娘们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们集体患上了“脸盲症”,越想与众不同就变得越平庸,因为“美”被统一定义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57:23

  交流能力
  
  相亲的时候摆弄手机高居被拒绝理由榜首位置,足以证明我们是嫌弃这种行为的,但是当放下手机你还依然能侃侃而谈,可以在网络外衣下像公知一样指点江山吗?当面对一个陌生人,大概是交代了名字、生辰八字之后,就开始沉默了。
  
  手机让你随时都能找到天南海北的朋友,而你熟悉的只是那个手机里的他。智能手机让我们大脑独处的时光变少了,它铺满了我们的碎片时间,让我们变得懒得思考、懒得交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57:31

 思考能力
  
  我们曾几何时到陌生地也能摸索找到要去的旅游景点,知道做饭的时候要放多少盐,看电影的时候能够自己判断是不是喜欢,出门判断该穿棉袄还是半袖,熟记最亲的朋友的生日。
  
  可现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不去请教一下专门的APP,就是没有这种决断力。发发狠多放半勺盐不会毁了一锅汤的,就算分不清东西南北,动动嘴皮子也能找到路,但是现在你拒绝思考,因为你知道不去做也会有手机帮你做到,人的惰性是真心可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5:01:24

别苛求别人记住你的好时间:2014-09-03 作者:未详 点击:129次   禅宗的初祖是达摩大师。他在梁武帝时期从印度航海到了广州。当时,佛教在中国香火已经很盛。梁武帝萧衍是个信佛的皇帝,他还几次入寺做和尚。听说达摩大师要来中国,他自然很激动。于是,他派人请达摩大师进京。
  
  可见到达摩大师后,萧衍不是与他坐禅论道,而是邀功倨傲。他对达摩大师说:“我已建造了许多寺庙,抄写了许多佛经,供养了许多僧尼,我一定会被他们永世记住吧。”达摩大师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你不会被记住。”萧衍很不高兴地反问:“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他们为什么还记不住我呢?我如何才能被人记住?”“等你自己心里明净了,不再要求别人记住你的好了,你的好自然就被别人记住了。”达摩大师的一番道理让恼羞成怒的萧衍不由发问:“你知道我是谁吗?”达摩大师送了他三个字——“不知道”。从此,萧衍“要人记住自己的好”,被后世传为笑话。
  
  平心而论,萧衍做了建庙、抄经、供僧、普法等善事是该被别人记住的。可萧衍的问题在于他内心的扭曲: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做好事了,行善积德了,别人就必须得记住自己的好。其实,如果做好事、行善积德是为了求得被别人记住、是为了扬名谋利,那么,这样的“善”往往是“虚善”,这样的“德”往往是“伪德”。而“虚善”和“伪德”是让人不齿的。只有那些自然的、纯净的好事、善德,才能发出绚烂的光芒,才能被人恒久地记住。
  
  一次,星云大师一行五人在日本的藤田机场出关后,一直到东京市区,都没看到一家卖素食的店铺。傍晚时分,几个人都饥肠辘辘。这时,星云大师就提议买面条回去煮,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食品店,却发现柜台前排了一大队顾客。店主是一位日本妇女,她见他们是出家人,立刻合掌弯腰问好,问明原委后,告诉他们,这里没面店,必须要走到对街的后面。依照指点,星云大师一行五人连忙转身寻路。没想到折腾了大半个小时,还是无果,只得又绕回那家店面。日本妇女见他们一脸迷茫地回来了,便向排队的几位顾客宣布:“对不起!今天要打烊了,害大家久等,请各位明天早点来。”随后,她亲自带星云大师等人来到一家面店。十五年后,星云大师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当时寒风瑟瑟,可每个人端着一碗热面呼呼地吃着,心里格外温暖。”
  
  十五年,这么长的时间,星云大师却记忆犹新!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妇女,一次平平常常的带路,却让星云大师始终铭记在心,不能忘怀。日本妇女的善举,固然微不足道,但她的善心是自然的,她的心地是纯朴的,无所苛求的;恰恰是这种自然、纯朴和不苛求,最为真实,也最令人感动!
  
  梁武帝苛求别人记住自己的好,结果遭后人耻笑;日本妇女丝毫不念名利而真心助人,却被人记了十五年。这一反一正,告诫我们:有的人在帮助他人时,心里想的并不是他人的处境,而是希望别人记住自己的好,这样的“歪念”使原本的善行暗淡无光、完全变味。而那些无私的、自然的付出与奉献,不计回报,不顾得失,更容易被人永远铭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5:01:55

为什么不坐头等舱时间:2014-09-03 作者:未详 点击:214次   去年去美国旅行,因为有外公外婆同行,我订了头等舱机票。今年去新加坡,只有我们仨,路途又不太远,我订了经济舱票。从登机起,儿子偶得就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不坐头等舱啊?”我跟他说:“宝宝,头等舱很贵,为了照顾老人,我们才会坐。如果没有老人,我们就坐经济舱。”他当时回我一句:“那你为什么不去挣?”
  
  我想了想答:我挣的钱,足够我去世界各地都坐头等舱。但正因为这钱是我自己辛苦得来的,我不舍得花。因为你不知道,我每本书写到最后都咯血。偶得,你以后也会工作,你刚工作,不会有能力坐头等舱。如果公司派你出差,你坐经济舱,你会憎恨工作这件事。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享受,会让你忘记得到需要付出辛苦。
  
  我青春期时候看上一双方头高跟鞋,想买。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穿在脚上的美丽和妈妈为难的表情。在妈妈眼里,高跟鞋虽好看,但不实用,不如买球鞋耐折腾。
  
  这件事,留给我很大的遗憾,以至于直到今天,我把母亲当年留给我的遗憾变成今天对高跟鞋的收藏癖。但我依旧感谢我的母亲。因为那点遗憾,我渴望经济独立,我有工作的动力,我知道家庭不是我的依靠,我只有靠自己,得到我想得到的东西。
  
  很抱歉,偶得。妈妈不能满足你并不宏大的愿望。人生充满了各种遗憾,而这种遗憾,在未来,就是努力的方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5:02:05

真相有时不重要时间:2014-09-03 作者:未详 点击:531次   出差外地,在好友家留宿。发现她有一个细心却爱唠叨的婆婆,她却与其相处甚好。那天,我们在大排档吃了夜宵。回家后,好友拿出两盒鲜奶,递给我一盒。刚要喝,她的婆婆忽然喊道:“赶紧吃点东西,不能空腹喝牛奶!”我觉得她真是不可理喻,我们明明刚从外面吃东西回来呀!好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悄悄做了个手势,拿出一片面包,给我撕了一点,自己又撕下一点。老太太看我们将半口面包塞进嘴里,喜滋滋地忙别的事去了。
  
  “我们刚吃了那么多东西,根本不是空腹。你为什么不和她说呢?”我不满。好友拍拍我,笑着说:“如果她能在这件小事上获得成就感,我们又何必告诉她真相呢?真相对她不重要,对我们也没意义,不过是半口面包的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真相不重要”。多年来,我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坚持真理,如果你觉得对方错了,一定要指出来,帮助他改正,严是爱,松是害。
  
  不久,与另外一位朋友闲聊,说起公司流水线上的一件小事。两位员工用同样的方式打包产品,老板每次经过都要说,哇,这看上去不够结实哦。A总是一声不吭地加一条绳子,B则会长篇大论地向老板证明自己的包装多么科学多么结实。B觉得A是个虚伪的马屁精,真正为公司着想的是自己。可是不久,A升职了,B依然在流水线上。
  
  半口面包与一条绳子本身并不重要,长辈、领导或朋友,纠结于不重要的半口面包或一条绳子,是出于对尊重的渴求,他不关心你的肚子是否饱,包装是否结实,他关心的是当自己的话落地时,能否看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你一味坚持那并不重要的真相,于他而言,就是一种失败。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省下那半口面包或一条绳子重要,还是让一个人感受到被尊重重要?显然是后者。
  
  放弃不重要的真相,并不是让人做墙头草,而是坚持该坚持的,放弃不该坚持的。

  真相重要与否,不在于你的感受,而在于这件事是否会对结果产生本质的影响,是否会改变一个人、一件事,是否关乎道德与底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5:02:16

苦难的人生,不要嚼要吞时间:2014-09-03 作者:未详 点击:205次   北宋时期,因“乌台诗案”,苏轼被一贬再贬,数度转徙,像他在一首词中所说的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直至被贬到当时极为荒凉的海南岛,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于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
  
  去宜州赴任的路上,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师生二人相见,感慨万千,于是在路边的一个小摊上一同吃面条,不用说,路边小摊上的面条好吃不到哪里去。心事重重的黄庭坚才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地唉声叹气。而苏轼呢,三下五除二,稀里哗啦间很快把面条吃完了。他望了望愁容满面的黄庭坚,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而去。
  
  想起了小时候吃辣椒的事:起初的时候,嘴里吃到了辣椒,细嚼慢咽,(www.rensheng5.com)辣得人眼泪直流,大汗淋漓,嘴里就像烧了一把火一样难受;后来,在大人的指导下,吃到辣椒的时候,赶紧扒一口饭进嘴里,囫囵吞枣一般咽进肚子里。嘿,还真管用,辣椒似乎没那么辣了。
  
  苏轼屡遭贬谪,一生坎坷,却乐观处世,再多的苦,再大的难,在他看来都如清风拂面;而黄庭坚呢,初次品尝屈辱之苦,感受跌落之痛,自然长吁短叹,难以消受,消极悲观。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苦难这碗粗粝的“面条”摆在我们面前时,是像黄庭坚一样细细咀嚼它,还是像苏轼一样快速吃完呢?

  苦难像黄连越嚼越苦,不妨学一学苏轼的“不嚼面”人生,淡然处之,与其在原地和它纠结,还不如速战速决,赶紧突出重围,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页: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