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5:46

檀越:站神之神时间:2014-09-05 作者:未详 点击:138次   爱吃甜食的天蝎男
  
  在咖啡馆里坐下,檀越看了看菜单:“我要一个暴风雪,草莓味的。”我们又一次相视而笑了,见面几分钟,他已经展现了自己身上最大的两个特征:天蝎座的神秘感和对甜食的“溺爱”。
  
  外人对檀越的印象一般是神秘。“因为我话很少,不主动跟别人交流,所以在别人看来就显得很神秘。其实我普通得很,比较喜欢一个人待着而已。”檀越一边说,一边用小勺子挖着冰激凌吃,似乎很享受眼前的美食。看着他瘦瘦的样子,又近乎冷静地吃着小女生的梦幻甜点,让人不禁想起《死亡笔记》中的L侦探。他笑了:“这刚好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动漫作品之一。我也觉得自己挺像的,不爱跟人接触太多,总是冷静地看着周围发生的事情,爱吃甜食!”檀越嘴里的“喜欢一个人待着”,和很多男生宅在屋里打网游不同,他喜欢一个人看书,享受学知识的乐趣。七八岁的时候,檀越开始阅读课外书籍,那个时候他已经接触到了历史人文的很多知识,他说:“《一站到底》上考的很多题目都不是我近期准备的,而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看过的书。”看书和有心地学知识是两回事,就像迷恋地图一样,他几乎能把所有国家的邻国全部说出来,每个国家的首都是哪儿他也谙熟于心,“地图达人”的封号他当之无愧。檀越坦言,在《一站到底》的比赛中,自己也有一些知识空白,但是他总能联想起类似的知识从而获得正确答案,他说:“我很清楚地记得有一道题问的是探索外太空的科学家是谁,刚开始我蒙了一个答案错了。后来想想有一个探索外太空的望远镜叫‘哈勃望远镜’,所以就说是‘哈勃’,结果就对了。”
  
  说到这么紧张激烈的决赛时刻,檀越的语气还是很平静。看来爱知识的人都是理性的好伙伴。生活中的檀越虽然不爱和人打交道,却对很多事情都能抱着宽容平和的心态。“我几乎不发火,也没有抓狂崩溃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对别人大吼大叫的时候都是在梦中。”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又低头吃起了暴风雪。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6:02

  参加《一站到底》就像是买彩票
  
  一次偶然的机会,檀越看了一期《一站到底》,立刻被这种知识PK的形式吸引了,他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看了那么多书,到底水平有多高?我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的。至于大奖嘛,就像买彩票一样,你明明知道不大可能中大奖,还是会去买一两张。”
  
  报名之后,檀越收到节目组笔试的通知。笔试的内容就是做知识类的题目,一共98道题,他答对了87道,“正确率还可以”。没过多久,他就接到请他去南京参加节目录制的电话。
  
  第一次上台,檀越就让大家震惊了一把。他不仅赢得了最终大奖,还创造了将题库答爆的记录,他说:“我也不清楚电脑到底准备了多少道题,只是很高兴自己的知识派上了用场。”虽然檀越之前也有上台答题的经历,但是初次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他还是抑制不住地紧张:“还好,一进入答题状态,我就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直到这期节目录完,檀越才给父母打电话:“我去录了个节目,你们过一阵儿就可以看了。”至此,他连比赛结果都是保密的,“留个悬念给他们吧!这样才有意思”。问他,家人看过后有什么反应?“我爸是表示了祝贺,我妈说:‘儿子你下次换件衣服吧,你这次穿得太丑了!’”檀越无奈地笑了,“我实在是太瘦了,找不到合适的衣服来搭配我。后来的节目里,衣服是跟编导借的。”
  
  “为了检阅自己的实力,第一次节目我完全没做任何准备。”檀越说。后来渐渐熟悉了出题的模式和范围,他就针对自己的弱项做了适当的准备,“比如武侠小说之类的,我会在无聊的时候看看电视剧情分析”。被封为“1080度无死角站神”的他,题题回答得准确无误,这在别人看来好像不可思议,但檀越却说:“这只是实力加上运气的综合结果。很多人实力也很强,只不过是遇到了自己的空白而已。”
  
  现在,檀越将参加《一站到底》更多地视为自己和知识的交流,而非舞台表演。他说:“我真正地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书呆子,而是一个很酷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6:15

 渴望新鲜知识和稳定生活
  
  用“一战而红”来形容檀越,最合适不过了。以前他的微博只有50个粉丝,现在已经上涨到六位数了,无论贴吧还是论坛,大家都在讨论他。不过对檀越来说,这种改变并没有对他造成什么影响,他也不想过什么“名人”的生活。
  
  檀越说:“我也会偶尔上上我自己的贴吧,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不然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我自己都不知道。这种负担其实是我不想要的。”抱着这种“怕麻烦”的态度,他参加《一站到底》的事情除了父母之外,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不过一夜之间,同学朋友都知道了,他们一边感叹檀越太厉害,一边抱怨他也不事先知会一声。檀越开玩笑说:“我想,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很牛的吗?!”
  
  出名之前,檀越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和大家一样过着上课、参加社团、看书这样的简单生活。他说:“我就是在学院里毫不起眼的人,朋友也不多,成绩也一般。现在我红起来了,但生活其实并没有因此而天翻地覆。在北大这个学校里,我想自己仍旧是不起眼的吧,大家都太有个性了。”
  
  檀越说,他一直都在刻意隐去自己的“北大身份”,在参加《一站到底》时是这样,将来可能也会是这样。他觉得“生活应该是以学点新东西为目的的”,包括每一次选择专业,“之前本科的时候学社会学,因为我完全不了解这个学科。现在在学翻译,也是因为自己从来就不知道这个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是怎样的”。新鲜的知识,对他永远都有最大的吸引力。
  
  和每个人一样,檀越也在思考未来的路,他准备考公务员。不过,这个选择并不是出于什么家庭强迫或生计要求,他说自己向往一种稳定安逸的生活,最好能有大量时间看书。他说:“《一站到底》终究只是一次尝试和检验,我给自己打了个满意的分数。最后,依然要回到原本设定好的生活轨道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6:29

好莱坞演技派的“修炼指南”时间:2014-09-05 作者:未详 点击:182次   《拯救大兵瑞恩》的魔鬼训练营
  
  斯皮尔伯格决心拍摄《拯救大兵瑞恩》时,就打定主意要还原战争的残酷和真实。这是个高难度的任务,因为无论演员还是观众,都很难在一部战争片中身临其境,在潜意识里人们知道那些子弹、地雷和杀戮都是制作出来的。为了帮助演员们调整到战争模式,体会“战争就是地狱”,斯皮尔伯格决心“不择手段”。
  
  在导演的安排下,汤姆·汉克斯、范·迪塞尔等主要演员开拍前在特训营待了10天。退役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戴尔·戴担任教官,他的工作内容就是“摧毁”他们。爱德华·伯恩斯多年后仍然一口咬定,准备这部电影的过程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经历。
  
  在这10天里,戴尔只用演员们在剧中的角色名称呼他们,指导他们基本的战斗和生存技巧,甚至会用没有火药的子弹向他们射击。
  
  进行野外训练的第一天,大雨滂沱。这些好莱坞型男在刺骨的冷雨中成了一群落汤鸡,地面也被大雨浸泡成烂泥塘,晚上他们只能在泥泞中露营入睡。
  
  每天只能吃定量的罐头配给,还有一名前海军陆战队员在耳边吼叫,这样的考验让一向养尊处优的巨星们精神几近崩溃。当他们出现在银幕上时,展现出的就是最接近真实的精神和体力透支。
  
  马特·达蒙在电影中饰演瑞恩,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经历这些痛苦的演员。他只是在训练结束时出现了一下,手中还拿着一杯卡布奇诺。特殊待遇让他成了剧组里最不受欢迎的人。
  
  这正中斯皮尔伯格的下怀:他需要其他大兵对瑞恩怀有强烈的恨意。毕竟在电影三分之二的篇幅中,这些海军陆战队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中穿梭,就是为了找到这个年轻的二等兵。那么,还有什么是比让他们从心里恨马特·达蒙更真实的表演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6:43

  疯狂的老戏骨
  
  很多获得赞誉的老戏骨,在准备角色时都有疯狂的一面。
  
  安东尼·霍普金斯是位神一般的老戏骨,他在《沉默的羔羊》中塑造的吃人博士汉尼拔·莱克特堪称经典。为了进入状态,霍普金斯阅读了大量关于连环杀手的卷宗,他甚至去监狱里和这些杀手交谈,参加连环杀手的法庭庭审。为演活莱克特博士,他还用大量时间练习不眨眼睛。在电影《拯救毕加索》中饰演毕加索时,他为尽量贴近人物而按照毕加索的食谱饮食。饰演尼克松时,他将尼克松的所有讲话稿反复看了几遍,还特意拜访了认识尼克松的人。
  
  另一位“不疯魔不成活”的演技派是罗伯特·德尼罗。为出演《出租车司机》,他真的考取了出租车司机执照,并12小时倒班在纽约接送乘客。在电影《愤怒的公牛》中,德尼罗扮演确有其人的拳击手杰克·拉莫塔。为了把几乎将人打死的镜头拍得逼真,他每天都进行艰苦的训练,有时和拉莫塔本人一起练习。德尼罗练得太投入,甚至打断了专业拳击手拉莫塔的肋骨。这部电影的拍摄曾中断了4个月,德尼罗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变得更老更胖,以便接近拉莫塔老年的形象。为了迅速增肥,他不停地吃垃圾食品、肉和意大利面,终于迅速增重27公斤。
  
  还有阿尔·帕西诺,他在《冲突》中饰演纽约警察,因为入戏太深出不来,在拍摄结束后还跑去截停了一辆排污超标的车,还险些开出一张罚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6:54

 增重、减肥、学本领
  
  对演员来说,为适应角色而改变体型是常见之事。因为《蝙蝠侠》和《金陵十三钗》而被中国观众熟悉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就有顽强的为角色牺牲的精神。饰演《机械师》中深受失眠折磨的男主角时,他用两周时间迅速减重25公斤,瘦得脱了形。最初他每天只吃少量的金枪鱼罐头和苹果,后来干脆就绝食了。
  
  汤姆·汉克斯也曾为塑造不同的角色,在一年中几次改变体型。为了传神地刻画《费城故事》中的艾滋病患者,他刻苦减肥,瘦了近14公斤。而出演《荒岛余生》时,他先是增肥23公斤,以便在影片前半段里看起来像个中年男人,之后又在暂停拍摄期间减了一年肥,以消瘦的外形出现在电影的后半段里。
  
  对体重更加敏感的女演员,为角色牺牲起来也毫不含糊。蕾妮·齐薇格为出演《BJ单身日记》中的胖妞,一度增重9公斤。之后刚恢复体重一年多,又再次为出演续集而增肥。
  
  除了改变体型,很多演员还为获得角色而勤学苦练各种技能。比如齐薇格就为了《芝加哥》中的角色接受了10个月的歌舞训练。麦当娜为获得《艾薇塔》的角色练习声乐不下一年,正是这份勤奋打动了导演,她才成为屏幕上的贝隆夫人。
  
  练习声乐虽然艰苦,不过与从零开始学习肖邦奏鸣曲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波兰斯基导演的电影《钢琴家》,是根据波兰裔犹太钢琴家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回忆录改编而成的,艾德里安·布洛迪扮演从屠杀中幸存下来的男主角斯普尔曼。波兰斯基希望影片尽量真实,因此,所有布洛迪弹琴的镜头都没有用替身。每天,布洛迪要在拍摄间隙练习4小时钢琴,最终学会了肖邦的奏鸣曲。
  
  为了体会斯普尔曼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布洛迪卖掉了他的保时捷汽车和宽敞的公寓,停止使用电话,带着两个背包只身前往欧洲。6个星期后,他瘦了13公斤。“我从没体会过伴随饥饿的那种空虚,如果不亲身体验,这种感觉我是演不出来的。”布洛迪说。因为这份敬业精神,时年29岁的他,成了当时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获得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7:06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2014-09-05 作者:未详 点击:154次   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当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时候,每天都穿一身笔挺的西装,只是为了避免别人把他当成学生。那时候他才三十出头,却已经达到了学术巅峰——精通7种语言,曾经参与原子弹研究,对化学、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和流体力学都颇有造诣。“二战”之后,这位功成名就的年轻科学家有了一个新想法——造出一台具有超强计算能力的好机器。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因为一旦失败,会影响他已取得的名誉和地位。
  
  那时候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需要大量的空地和金钱支持,冯·诺伊曼找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院长面露难色:“我们这儿一直是纯科学研究基地,不做这种实体机器!你一项研究就占用一年10万美金的预算,这让数学系的经费翻了3倍!而且这东西需要3间200平方米的大房子,你觉得学院是兵工厂吗?”被拒绝后,冯·诺伊曼马上给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IBM轮番写信:我有兴趣到您那里工作。三方全部笑开了花,立刻给这位年轻天才发来聘书。冯·诺伊曼收到聘书之后,把哈佛的聘书给芝加哥看,把芝加哥的给IBM看,最后的结果是每个机构都开始轮番开出更高价码。这个风声传了出去,人人都在说如果能请到冯·诺伊曼,出天价都是值得的。冯·诺伊曼将这三份聘书给同事们看,并伤感地表示自己要辞职了。教授们则开始联名给院长写信:“失掉冯·诺伊曼将是普林斯顿的悲剧,我们应该尽一切能力留住他!”最后院长将冯·诺伊曼叫到办公室说:“如果你不离开,我们会全力支持你制造那台要命的机器。”
  
  1947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造出了世界上所有计算机的母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7:20

第一公民所爱的第一运动时间:2014-09-05 作者:未详 点击:204次   白宫最近发表了一张奧巴马的罕见“跑酷照”,在这张2013年3月下旬拍摄于约旦古城佩特拉的照片上,戴着墨镜的美国总统和陪伴他漫游古城的埃及教授一起跳下大石头,身形矫健、动作敏捷,非常具有跑酷及户外气质。
  
  奥巴马擅长的运动是篮球,和他的同学相比他不算强壮,在高中时长于跳投,是那种身手敏捷型的球员。奥巴马读书时(20世纪80年代)大学校队还是白人居多,而到了90年代,无论是NBA还是大学校队,黑肤色都成了主流。在两次总统竞选当中,奥巴马都收到了很多NBA球员的资金支持和站台助威——篮球和肤色,让他们拿他当自己人。
  
  美国是一个体育强国,选民往往会把选票投给一个热爱运动的人。
  
  通过经常出现在各种运动的看台上,小布什赢得了不少体育爱好者的选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数次表达了对美国游泳健将菲尔普斯的喜爱,人们一度怀疑他想把女儿介绍给菲尔普斯交往。
  
  小布什大学时热衷的运动是棒球。棒球、冰球、美式足球和篮球,都是美国的国民运动。不过小布什似乎并没有对其他三项运动展示出什么天分,他并不灵巧,更擅长的是跑步、骑自行车这样的耐力型运动,他曾经和几十位老兵一起穿越峡谷,3天骑行了一百多公里。
  
  和美国人相比,俄罗斯的“硬汉总统”普京更长于对抗性的个人竞技——柔道。尽管普京在运动上近乎“文武昆乱不挡”,但他多次表示:柔道才是自己的真爱。
  
  柔道是一种强调个人技术和勇气的运动,和摔跤不同,柔道可以使用窒息、反关节等技术。擅长柔道的人,性格强硬、手段多元,而且往往可以战胜比自己块头大得多的对手。普京在俄罗斯人当中算是矮个子,柔道的气势可以让他显得更强悍。
  
  曾经当过一任俄罗斯总统、现在担任总理的梅德韦杰夫,是法学院优等生出身,他曾经是大学皮划艇队队员。这是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运动,也是具有学院派贵族气质的运动,梅德韦杰夫对自己皮划艇队员身份的强调,可以显示出和普京气质的差异,梅德韦杰夫平时经常进行的运动是游泳。
  
  俄罗斯的第一运动一度曾是排球。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就是一位优秀的排球选手,他在读书的时候曾经长期又学习又训练,每天只睡4小时,带着感冒训练让他落下了心脏病。苏联男排曾是世界公认的强队,他们身材高大、四肢修长、爆发力强。排球爱好者无法一个人玩——他们必须在集体中,这和篮球运动就很不一样。
  
  和竞选对手有着同样的爱好是一种悲剧,叶利钦的老对手、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的爱好也是排球,在竞选时让人无法将他和叶利钦加以区分。两个人都喜欢同一种运动,还不如不说自己喜欢运动。
  
  和排球这样的集体项目类似的是棒球,这项运动和排球相比更剧烈,没有网和杆的束缚,却多了面对面的对决。除小布什之外,长于棒球运动的还有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森喜朗,委内瑞拉已故总统査韦斯和中国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此外,前副总理吴仪曾经是学校女子垒球队队员,差点参加了首届全运会。垒球和棒球是规则近似的姊妹运动,但垒球是女子项目。吴仪曾经是游击手,当年的同学回忆说,她擅长灵巧的触击打,这是一种重在出人意料、执行者必须果断坚决的技术。
  
  喜欢棒球的人一般被认为有团队意识,有大局观和抗压能力,这也是很多政治家选择在公开场合展示棒球球技的原因。
  
  全世界水性最好的国家元首可能是美国总统里根和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根据当年的新闻报道,毛泽东横渡长江的速度极快,1个多小时游了15公里左右,即使考虑长江流速本身就很快,这对当时已经72岁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个出色的成绩。
  
  而美国总统里根年轻时还曾经担任过救生员,据说救下了77名遇险者,他开玩笑说:“这些人都没有向我道谢过。”
  
  一些个人色彩浓厚的运动往往是性格坚韧之人的选择,比如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和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都是钓鱼爱好者。铁托同时还擅长击剑、摔跤等运动,是个运动达人。类似的,高尔夫球则是许多美国总统共同的爱好,其中最优秀的球手是艾森豪威尔,这位军人出身的总统在任期内平均每年要打100场高尔夫球;其次是老布什,据说他打球不但水平高,而且很快,是完全的战斗机飞行员风格。
  
  再货真价实的硬汉,如果在运动中失误也很难被人原谅,美国前总统福特是因为前任副总统辞职而被尼克松委任的副总统,此后又因为尼克松辞职而接任总统,他没有经历过总统或者副总统选举,为此他努力想赢得选民的心。福特以前是大学美式足球队的队长,全美大学生明星队队员,耶鲁大学因他的体育特长才给了他奖学金,但是有一次在飞机舷梯上他被绊了一个趔趄,这就成了美国喜剧演员们开玩笑的经典话题。
  
  君主制国家的国王和王子一般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运动,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需要直接处理政务。而他们热衷的运动,往往尊贵典雅,偏向传统。
  
  英国王储査尔斯和他的儿子威廉、哈里都要学习骑马、打猎、钓鱼、游泳、驾车、射击以及各种球类运动,以保证在关键时刻能拿得起任何类型的运动器械。
  
  査尔斯和他现在的妻子卡米拉就是在马球场上相识的。卡米拉长于马术、狩猎和钓鱼,和査尔斯有许多共同的爱好,而査尔斯的前妻戴安娜则对运动没有特别的偏好,这可能是他们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
  
  査尔斯和戴安娜的儿子显然继承了父亲的运动天分:2013年4月,威廉王子就曾经公开在曲棍球场上一展身手——这种运动发源于英国,可以被认为是英国的“国球”。
  
  由于女王年事已高,一直有提前退位的传言,而查尔斯的人气又远不如儿子,对威廉来说,选择英国的传统运动,可能是向臣民们传递信息:这位三十多岁的王子已经成熟、趋于传统,做好了延续国祚的准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8:12

后青春期的诗时间:2014-09-05 作者:未详 点击:180次   在时光中渐渐成长,只是身躯,那么心理呢?
  
  我常会如此这般问自己,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以前的自己,仿佛未曾改变,没有更勇敢,也没有更聪明。
  
  可是长大就是长大,镜子会告诉你,命运也会告诉你,不够勇敢也要长大,不够聪明也要长大。
  
  我曾经用那把小刀,在屋后那铺满落叶的山路旁的一棵小树上,一笔一画地刻下了你的名字。
  
  那棵原本普通的小树,于是就留下了美丽的伤痕。
  
  十七岁那年我们为爱流泪,还记得我们一起对未来的憧憬吗?
  
  我们曾经的梦想,未来却对于那时的我们遥不可及。
  
  我们只是在等待未知的未来……
  
  有时候感觉快乐很简单,幸福也并不遥远,只要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拥有一颗想拥有的心。
  
  在爱情没有开始之前,你永远想象不出会那么爱一个人,在爱情没有结束之前你也永远想象不出,那么的一个人也会消失。
  
  我们背起行囊,撑起伞,迈开脚步向着幸福出发,一起走过繁华喧嚣,抛开孤独,用心欣赏着沿途风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48:24

那一年,不得不长大时间:2014-09-05 作者:未详 点击:158次   有时候我真想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在人群中茫然无助的女孩:振作点儿,一切都会好的。但有时又觉得不必,那些小磨难和小障碍,最后都被证明是命运指派给我的催熟剂,它们让我学会勇敢和承担。
  
  一
  
  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比年少的我更六神无主。爸爸生病欠下的债没有着落,操办丧事又要花钱,妈妈拿不准怎么办好,索性凡事都和我商量。
  
  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强大,强大到可以撑起这个家,可以保护妈妈。为了还清给爸爸治病欠下的债,妈妈把房子租了出去,自己搬回武昌娘家住。有一次她踌躇再三,犹犹豫豫地问我打全运会的奖金什么时候发,她一个人的工资不够还债。
  
  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多打几场比赛。我多打一场比赛,奖金就多一点,就能早一点把家里的债还清。
  
  那一年我15岁。
  
  1997年,我在青岛的全国网球联赛总决赛中,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冠军,成为年龄最小的成人组全国单打冠军。
页: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