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7:03

李敖坐牢如入校时间:2014-09-08 作者:未详 点击:131次   每一次,李敖都是既孤单又顽强地走进监牢的。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到台北地检处报到,不要朋友去送他。
  
  不了解李敖的人会认为李敖失败了,但是了解李敖的人知道,监牢对李敖丝毫无损,因为思想的光芒是任何铁窗不能隔断的。
  
  李敖为自己写的简介是:“一身是债,两眼近视,三餐很饱,四个官司。”而16年后,他开玩笑地说:“现在我是一身官司,两眼发直,三餐点滴,四面楚歌。”
  
  李敖是个强者,他办到了许多我们办不到的事。
  
  他第一次坐牢的时候,就要求把自己关在“黑牢”里。“黑牢”是一间只有两平方米大的房间,用来处罚那些在监狱里惹是生非的人,一般的囚犯都怕去那,因为在“黑牢”里没有同伴,没有光,没有谈话的对象,只能一个人孤单地沉思。李敖却自愿进去,并且一坐就是五年零十个月。
  
  在“黑牢”里,李敖什么都不做。他每天在牢房里散步,因为牢房实在太小,他只好走对角线,每天走两个小时,以保持身体健康。其余的时间,他只好沉思,思考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许多问题,大大小小、前前后后他都想过了。有时闷得无聊,一个茶杯就可以让他思考一天。这就是为什么他出狱以后,文章写得比入狱前更成熟、更深刻的原因。
  
  后来有人问他,怎样保持青春(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十几岁),他常开玩笑说:“上帝很公平,坐牢的时间没有算在内。”
  
  牢里的后半段时间,他可以看书了。他在狱中读完了两套百科全书,还重读了一次“二十五史”。他不只是读,而且研究。有一次我翻他读过的《大英百科全书》,发现每一页都用蝇头小字写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和感想,这样的专注是很少见的。
  
  李敖曾对我说过他是怎么度过五年零十个月的军法牢的。他把自己的生活条件降到维持生存的最低层次上,以维持一点点快乐的心情,他说:“在牢里,每周星期一、三、五都是‘放风’的时间,可以出来见10分钟阳光。每周星期二理发,星期四会客,都可以出来一下,这是快乐的事。有时候坐着没事,突然从窗外飞进来一小片报纸,里面的字一看再看,觉得文字真可爱,都可以乐半天。我觉得我最快乐的时光不全在出狱后,有一些是在狱中。”
  
  在牢里,他还研究城市,他对伦敦、巴黎、纽约的街道结构,对它们的文化、艺术、社会、经济都了如指掌。卧游天下,也是一乐。后来,他再次进监狱,他说:“我这一次坐6个月,比起以前是小儿科。”
  
  李敖的强大不只表现在牢里。他出狱后住在金兰大厦,把自己封闭起来,在门旁边开了一个洞,报纸、杂志、食物全从小洞里塞进来。他在里面工作,整理书籍和文稿,6个月不出门一步,不见任何访客,他称之为“闭关”,试图弥补他和社会长久的隔离,他做到了。
  
  他的意志力之强,很少有人可以赶上。他本来抽烟、喝酒、喝咖啡,可是说戒就戒,一天就办到。他长期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从未间断,饿了只吃冷冻水饺和生力面,靠的全是超强的意志力。
  
  入狱前,他又“闭关”了一次,不听电话,不见访客,锁在房间里一个月,为的是写他的《千秋评论丛书》。预计在牢里的半年,每个月出一本《千秋评论集》,所以他在一个月内写完了六本,并且自己设计、编排、校对。这种超凡的力量,真是叫人吃惊。
  
  他的强大更表现在他不怕被误解。他说:“一个人只要知道他自己就好,别人了不了解都不重要。”他还说:“有冤屈的人,必须依赖于‘时间的因素’来辩白冤情,没有即时反击能力的人,他必须设法长寿,得比他的‘敌人’活得更长久。这些话说起来好像是笑谈,但笑谈之中,往往有不少白发和眼泪。”
  
  李敖在谈到坐牢的哲学时,引用过甘地的一句话:“朋友们不需要惦记我。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这儿所能做的并不比外面少。我留居在此,对我有如入校。”他认为心灵自由的人,在牢里也能像快乐的小鸟,这对于在牢狱外的人,是很难想象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7:15

泡面的“3分钟伎俩”时间:2014-09-08 作者:未详 点击:123次   假期出行,泡面经常是必备的食品。
  
  泡面包装上的食用指南,基本上都说面要泡够3分钟。就是吃一碗泡面,建议你用热水泡3分钟。实际上,就算你泡上5分钟,味道也不会变坏。
  
  所以,3分钟不是关键,关键是3分钟背后的心理变化。
  
  据说,泡面要泡3分钟,是发明泡面的人定的。1958年,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在日本大阪府池田市发明了方便面,他不断试验产品,最终确立了泡面时等待3分钟的行业标准。
  
  其实,等待3分钟是一个心理学技巧。3分钟的等待,变软的不仅仅是面,还有人的心。人在面对食物的时候,等上3分钟,面的香味刺激加上等待,会让人的胃口变好,吃起来更加快乐,觉得很美味。如果超过了3分钟,等上5分钟呢?人就有点儿丧失耐心,期盼减弱,那种将要得到的心理愉悦值下降,会觉得面没有那么好吃了。鼻腔对食物气息的刺激也开始有点习惯了,有点麻木了。
  
  全世界都是如此心理,所以,全世界的泡面包装上,都劝告你尽量泡3分钟。这个道理,电影《麦兜》中也提到过,一口火鸡的滋味,在将吃未吃时,香味会达到顶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7:24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时间:2014-09-08 作者:未详 点击:100次   所谓的宗师之路,只不过是三个简单的过程:一是见自己,你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二是见过天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天下很大,没有出去看过这些天地,就是井底之蛙;最后,则是你要去见众生,把所有学到的东西还给众生,那个才是你,到那个阶段你才能称得上一代宗师。因为你可以是高手,但不一定是宗师,因为你必须要有一个“还”的过程,把这个东西还给众生。
  
  原来,唯有懂得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一代宗师!

  这解释,精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7:33

要慢,要低,要软时间:2014-09-08 作者:未详 点击:224次   每当听到有人叫嚷“更快、更高、更强”之类的口号时,我就会对自己说:“乔叶,你要慢、要低、要软。”物质层面不过如此,人一辈子,归根结底活的是精神。而精神生活,从来就是慢的、低的、软的。
  
  慢得像银杏的生长,因为这慢,心才能得以饱满和从容;低得像广袤的大地,因为这低,心才能得以丰饶和深沉;软得像清水和阳光,因为这软,心才能得以柔韧和慈悲。而对于我——一个写作者来说,慢的、低的和软的还可以另有一番意味:慢是人性的本质,低是灵魂的根系,软是情感的状态。而有关幸福本质的东西,从来都与这些慢、低和软有关。
  
  就肉体而言,生命的要义或许在于运动。但就精神而言,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参赛的运动员。只此一次的旅程里,我是个旅行者。让那些“更快、更高、更强”的人去那样吧,我不要。我就要慢、要低、要软。
  
  我亲爱的朋友,你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8:16

修心为神伤——罗伯特·巴乔时间:2014-09-08 作者:未详 点击:67次   巴乔一生的命运就如同他忧郁的眼神一样,让人一想到便黯然神伤。
  
  15岁时,巴乔便穿上了维琴察队的球衣,意大利足球史上最富魅力的球员由此起步。
  
  17岁时,巴乔来到了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故乡,具备忧郁气质的巴乔开始成为世界足坛一件崭新的艺术品。但这时年轻的巴乔已经与伤病结缘,他在佛罗伦萨的首秀便因为伤病原因一推再推,直到1986年9月21日,在佛罗伦萨2∶0战胜桑普多利亚的比赛中,巴乔艺术般的脚法才在佛罗伦萨开始展现,巴乔这个名字开始与米开朗基罗、但丁等人平起平坐。
  
  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在同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赛中,巴乔千里走单骑打入一球,成为世界足坛的宠儿。
  
  23岁时,巴乔转会尤文图斯,他的离开让佛罗伦萨全城陷入了悲痛,无数的球迷来到市政厅前抗议球队卖掉巴乔。
  
  在尤文图斯的几年里,巴乔拿到了意甲联赛冠军和杯赛冠军,还带队获得了欧洲联盟杯冠军,自己也加冕成为世界足球先生。
  
  1994年,在美利坚世界杯上,巴乔多次临危救主,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意大利队带入决赛。但是在决赛最后的点球大战上,他踢飞了此生最重要的一个点球。
  
  在洛杉矶的玫瑰碗球场,马尾辫后遮挡的忧郁眼神无助地望着球门,从那一刻开始,巴乔的心便受伤了。
  
  为了治疗心伤,巴乔开始信仰佛教,虔诚的他希望佛祖能够帮助他打开心结。为了重新回到世界杯赛场上,巴乔离开尤文图斯加盟AC米兰,但是在米兰教练卡佩罗死板的战术体系中,根本没有这位艺术大师的位置。为了能够获得再次参加世界杯的机会,巴乔去了小城博洛尼亚,在那里他获得了意甲筒靴,参加了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
  
  在1998年世界杯上同智利队的比赛中,落后的意大利队获得了一个点球,巴乔毅然决然地走了上去,打入点球扳平比分,完成了自己4年前的救赎,算是治愈了心中的伤。
  
  同法国队的淘汰赛上,又是巴乔第一个打入点球,稳定了军心,虽然最后意大利仍旧是倒在了点球大战中,不过巴乔抱着罚丢点球的迪比亚乔安慰的画面定格成永恒的一幕。
  
  为了参加2002年世界杯,巴乔先后辗转国际米兰和布雷西亚,在布雷西亚他获得了国王般的待遇,小城的宁静让巴乔找到了在博洛尼亚时的感觉,出色的表现让他参加世界杯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是在韩日世界杯前夕,巴乔突然受伤,虽然他迅速地用1个多月的时间便伤愈复出,但是固执的意大利队主教练特拉帕托尼仍旧把他留在了家里。丧失了最后一次参加世界杯机会的巴乔,只能继续用佛祖的教诲疗养心伤。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巴乔对于世界杯的心伤远比他身体上的伤痛要小得多:
  
  1984年5月3日,刚刚签约佛罗伦萨的巴乔,在参加维琴察的最后一场与里米尼队的比赛中被铲伤,右膝半月板、前十字韧带撕裂,那次的手术缝了整整220针。巴乔回忆说,他右膝盖当时红肿得厉害,外面的肉没有被缝合,一切都固定在钢架之中。
  
  这个时候的巴乔只有17岁,而这一条伤腿,伴随了他整个的足球生涯。从那时起,巴乔就成了用一条半腿踢球的球员,整整16年,巴乔必须用一条半腿参加艰苦的训练。巴乔的一条腿比另外一条细小,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巴乔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面对这样的伤病,许多球员都会选择退役。巴乔自己也很担心,因为每场比赛、每次训练都可能成为最后一次,但巴乔坚持了下来。巴乔对足球的至诚似乎感动了上苍,他征服了自己。伤病没有并且永远打不垮他那颗刚强的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8:32

大一新生奥巴马时间:2014-09-08 作者:未详 点击:123次   1980年,当奥巴马还是洛杉机西方学院的大一新生时,遇到了热心的摄影师利萨·杰克,她邀请奥巴马拍摄了一组黑白照片。
  
  当利萨·杰克回忆她与奥巴马的初次见面(在校园里的一家小餐馆)时,她唯一记得的就是:“奥巴马非常可爱。在最初拍的几张照片中,你可以看到他只是在摆造型,但渐渐地他开始习惯了,魅力逐渐流露出来。”
  
  奥巴马在学生时代和利萨·杰克只见过不多的几次面。但是在2005年,她在国会山被奥巴马认出来并打了招呼。

  杰克说:“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他还清楚地记得我是谁,我被惊呆了。”
  
  杰克说她希望这些相片反映的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人”:“我并不热衷于政治,但是这些历史性的照片应该与大家分享。”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8:43

“金马影帝”黄渤的幽默时间:2014-09-08 作者:未详 点击:183次   妙喻解尴尬
  
  黄渤受邀主持金马颁奖礼,不仅让大陆影迷意外,台湾观众也有点吃惊。虽然他是“金马影帝”,但并不为台湾观众所熟知,而且在优秀主持人成群的台湾,黄渤难免会被比较,引发质疑。有一名台湾记者当面直言问他:“你觉得你有能力站在金马奖的主持舞台上吗?”
  
  面对刺耳的质疑,黄渤却没有生气,而是发扬了他一贯的幽默本色。

  他跟记者打比方说:“就像让刘翔去打篮球,让姚明去跨栏一样,这不是自己的专长。但颁奖礼的主角是那些得奖的人,不是主持人,我只要把它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做就好,去为他们服务好就行。其实姚明去跨栏还挺有优势的,腿长嘛!”黄渤的一番妙喻,不得不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8:55

  黄泉组合
  
  2012年10月,黄渤和袁泉主演了孟京辉的新话剧《活着》。在深圳保利剧院开演宣传造势会上,袁泉力赞黄渤是“绽放在舞台上的花”,“能跟他合作很开心,看到黄渤这朵花绽放得这么美,我作为绿叶很幸运”。幽默的黄渤马上打趣自己,只听他自我调侃道:“我也就是一朵狗尾巴花!”惹得现场一片大笑。随即,黄渤又打趣袁泉道:“我们能够组合在一起,真的十分难得。因为我们是‘黄泉组合’,哎,这好像不太好听啊!”说完,袁泉也笑了。现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9:04

  三个人生目标
  
  在影片《西游·降魔篇》中,黄渤扮演了龇牙咧嘴、满头白发的“史上最丑孙悟空”。
  
  拍完后,黄渤松了口气,总结说:“《西游·降魔篇》帮我实现了三个人生目标:一是跟周星驰合作,此生无憾;二是跟舒淇有感情戏,此生无憾;三是跟舒淇演感情戏的时候,文章在一旁看着吃醋,此生无憾。”话音未落,众人早已笑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4:19:15

撒切尔夫人的餐桌时间:2014-09-08 作者:未详 点击:145次   铁娘子最喜爱的食物,据说是英国的国食炸鱼薯条,尤其喜欢吃鳕鱼,十分平民化。
  
  有趣的是,她的拿手好菜却不是这一道。她的助手和同僚透露,铁娘子是一个工作狂,担任首相期间,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她深爱自己的丈夫Denis,所以坚持抽空亲自下厨,为丈夫做早餐和晚餐。
  
  她的拿手好菜是什么?答案是加冕鸡和牧羊人馅饼。
  
  什么是“加冕鸡”?听起来富丽堂皇,其实很平民化,做法简便快捷。先把鸡肉切丁煮熟,再加香料和调味品,最重要的是加上蛋黄酱,便大功告成,通常是以沙拉或三明治的方式吃。之所以叫“加冕鸡”,是因为它是1953年庆祝英女王加冕的宴会上特设的一道菜,由英国食评家ConstanceSpry及厨师RosemaryHume共同发明。
  
  至于牧羊人馅饼,那是一道非常传统的英国菜:盘子里放上碎肉蔬菜馅,上面铺一层薯蓉,之后拿去焗烤。既然菜名冠上牧羊人,最常见的肉馅当然是羊肉,至于其他蔬菜搭配则十分随意,手头有什么材料,例如胡萝卜、豌豆、洋葱等,都可以用上。
  
  有趣的是,谈到撒切尔夫人的餐单,最广为人知的不是加冕鸡和牧羊人馅饼,而是一份减肥菜单。大家都知道,女士为了保持美好的身段,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只是想不到领袖也一样。这也难怪,连自己的体重也管理不了,又怎能说服国民相信自己可以管理一个国家呢?
  
  原来,当年铁娘子为了树立领袖形象,在自己的体重上曾痛下苦功。1979年即将就任首相时,为了让自己在首相府门外拍照时可以更纤瘦、更上镜,她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地狱式节食减肥”。相关菜单原本夹在她的个人记事簿中,几乎每餐都吃蛋,一周共吃掉28只蛋作为主食,还有简单肉食、蔬果和咖啡等。据称,这样做可以减掉20磅。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铁娘子嗜好杯中物,爱喝威士忌,至爱是Bell's牌的苏格兰威士忌。
  
  2003年一部有关撒切尔夫人生平的纪录片中,她的前助手CynthiaCrawford披露,1990年11月铁娘子被党友“逼宫”,要她退位让贤,当她发现党内第一轮党魁选举投票时,自己仅获得微弱领先,她心灰意冷,喝了一整夜闷酒,最后黯然下台。
  
  Crawford进一步透露,铁娘子曾经告诉她,虽然丈夫喜欢喝杜松子酒和汤利水,但她认为那不是晚上喝酒的好选择,她始终喜欢威士忌,并且对丈夫说:“亲爱的,你不能在午夜喝杜松子酒和汤利水,你一定要喝威士忌才会精神。”
页: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