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0:53

低处的幸福时间:2014-07-22 作者:未详 点击:173次   情人节那天,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手拿着一枝玻璃纸包装好的玫瑰花,走上公交车。在拥挤的车内,因为那枝玫瑰,老人成了目光的焦点:上上下下的乘客从他身边经过,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老人和他手里的玫瑰。我也揣度着玫瑰花的用途:花是老人买来的,还是拿来卖的呢?
  
  显然,售票员也很好奇,他回过头来询问坐在身后的老人:“老师傅,您这玫瑰多少钱啊?”老人小心地把花往胸前靠了靠,大概是怕别人挤坏了玫瑰,略带兴奋地说:“本来是10块一朵的,不过,人家8块钱就卖给我了。”老人似乎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快乐,急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周围人。售票员又问:“送老伴儿的吧?”老人毫不掩饰地点点头,应了声:“嗯!”我觉得这老人真够浪漫的,他见我笑了,赶忙补充了一句:“她给我做好吃的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1:07

 
  楼下的草地上,一位年轻的爸爸带领着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做着游戏。他用自制的吹泡泡水,向空中吹出一个又一个五彩的泡泡。小孩子们追着泡泡,用手中的玩具拍打着。年轻爸爸配合得很默契,一批泡泡还未破尽,他又恰时地吹出另一批。孩子们欢呼着,神情专注地拍打着这些五彩的泡泡,俨然在完成一项庄严的使命。春日的下午,这片草地是热闹的,他与孩子,都是快乐的!
  
  用电脑软件通过综合数据测试年龄,显示我的年龄是31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或许是调皮的个性使然,我喜欢活在物外之趣里,所以少有烦忧。这些务虚的数据让我快乐了很久,犹如真的回到青葱少年时。
  
  遇见一位尊长,结识他十多年来,都没见他变模样。向他讨教养颜秘诀。他嘿嘿一笑:“别人都说我是‘小农思想’,喝稀饭也高兴,吃干饭也高兴,有小酒喝也高兴……”我顿悟他的秘方,所谓养身,其实是养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1:16

 清明节前一天,看到文友珊珊去世的消息,异常震惊。因为距离甚远,时隔4个月,才知噩耗。珊珊非常热情、勤奋,是文友论坛上的活跃分子,她经常为大家播报喜讯,跟帖的热情度极高。不想,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逝去,QQ中只留下她灰色的头像。大家在论坛上为她祈福,愿她一路走好。
  
  有人说,天堂没有疾病。我想,珊珊在那里会少了躯体的病苦。不过,珊珊活着的时候,始终都是积极向上的。我欣赏她活着的态度。
  
  她只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她生病住院,但她旨在向大家倾诉走出医院的轻松和愉悦,字里行间没有半点哀怨。理一理生命的线,珊珊是快乐的。她用文字充实一生,让自己活得精彩。她去世4个月后,居然还有以前的投稿在报纸上刊登,她用别样方式延长了生命的长度。她是幸福的。
  
  活着,这个话题太大,看似沉重。可以活在当下之趣中,能戴着放大镜去看低处细微的幸福,才是最幸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1:32

长颈鹿也知道自己的方向时间:2014-07-23 作者:未详 点击:168次   他刚出生时,哭声特别响亮,医生当时就开玩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喜欢唱歌!”尚未学会说话,他已经表现出了对音乐的痴迷。每当他因为什么事情哭闹,只要妈妈将收音机调到唱歌频道,他立刻就会安静下来,一副十分陶醉的模样。
  
  等到背起书包跨入学校,他更是喜欢抓住一切机会大展歌喉,中学毕业那年,当地电视台举办一场青少年演唱比赛,他瞒着父母悄悄报名参加,居然毫不费力地捧回了一等奖!
  
  就在他满怀激情,准备沿着唱歌这条路走下去时,一次偶然的患病,因为医生用药失误,原本一切正常的他,开始急剧变胖。体重达256公斤,腰围近1。83米。这样的形象,自然无法继续最喜欢的歌唱事业,这让他一度陷入绝望中无法自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1:43

  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父亲带他出去散步,路过动物园时,看到篱笆内有一头高大的长颈鹿,正站在一棵小树旁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树顶上的叶子。
  
  父亲仿佛自言自语般说:“长颈鹿原本生活在非洲草原,由于那里的树木受洪水和大风影响,下部树叶很少,鲜嫩的枝叶都长在树的顶端。长颈鹿要想吃到树顶的嫩叶,就得适应这种独特的环境,努力使自己不断高大起来……”父亲意味深长的话,让他忽然也开始思索:“既然长颈鹿都知道努力的方向,主动让自己去适应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接下来的日子,他一边在大学主攻传媒专业,一边寻找新的机会。一次,他利用课余时间为女模特拍照片。中途,化妆师有急事突然离开了,看到模特们焦急的样子,他想到自己平时喜欢看一些时尚杂志,对化妆也算得上略有心得,干脆自告奋勇,主动要求试一试。在大家怀疑的目光里,他很快为一位模特化完了妆,效果竟出奇地好!于是,模特们纷纷要求让他化妆,拍摄工作十分顺利地完成了。
  
  这样一次偶然的小插曲,让他发现了自己在化妆方面的天赋,大学毕业后,他干脆当起了专职的模特化妆师。一天,他为一位叫肯尼娅·穆尔的“美国小姐”化妆,一向很挑剔的她,对他的化妆效果称赞不已。从此,他在化妆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著名演员、歌手和模特纷纷找他合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2:03

 一天,他像往常那样忙于工作时,忽然接到一个来自白宫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给“第一夫人”化妆,他欣然应允。
  
  经过精心的准备,根据米歇尔的容颜和肤色,他决定选用两款粉底来化妆,一款均匀肤色,一款用作高光。化妆的重点部分是眼睛,因为他想让“她的眼睛令人难以置信,让人们一眼就注意到”。终于等到圣帕特里克节宴会那天,在他的精心打理下,米歇尔果然容光焕发,风采迷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有一次,他为米歇尔化过妆的一张照片,刊登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引起了“脱口秀女王”温弗里的注意,她感觉“第一夫人”的妆容实在太捧了,于是千方百计找到他,两人开始了长期愉快的合作。
  
  他的名字叫德里克·拉特利奇,今年50岁,是美国化妆界的“大腕儿”,最高日薪可达1。5万美元。回首往事,拉特利奇的母亲雷吉娜说:“我从未想到,儿子有一天会成为第一夫人的首席化妆师,我为他骄傲!”拉特利奇则微笑着说:“自从我发现自己喜欢化妆师这个职业开始,不管遇到多么糟糕的情况,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只要像长颈鹿那样,永远记得自己向往的方向,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成功的机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2:21

向“有花有草”的地方走时间:2014-07-23 作者:未详 点击:65次   业余时间,他有着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拈花惹草”。人们要是来到他位于山顶贝璐道逾万尺的独立屋,便见花影重重、果香四溢,即便屋外的每个角落也都植满了青荷、茶花、果树、菜蔬……
  
  他为人严谨,做事一丝不苟,于是有人说,很难把外形高大硬朗、冷峻严肃的他,与种花养草的温柔细腻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只不过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渴望,在追逐着人生的一个梦。
  
  是的,他就是梁振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2:55

 梁振英1954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梁忠恩打小就从山东到了香港,成人之后的梁忠恩成了香港中区的一名警察,警察属于公职人员,薪金不算高,差不多从梁振英记事起,母亲就常常为家中的一日三餐发愁。
  
  他们一家人住的是警察宿舍,不仅房子小,而且几家共用一个厨房,好多家共用一个厕所。4岁时,小振英到一个同学家,只见厨房、卫生间等一应齐备。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同学家的屋后有一个花园,里面姹紫嫣红,蜂飞蝶舞,让他好不痴迷。
  
  慢慢地,他还发现,凡是有“花花草草”的都是条件好的地方。由此幼小的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要向有花有草的地方走,自己一定要拥有一幢有花园的房子,也让更多的人住上带有花园的房子。但他明白,首先要做的是,让一家人的日子不再窘迫,解决自己总在学校就着白开水吃馒头的问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3:07

  幼小的自己能做什么呢?他还是想到了花。那天,他从一位同学的家里回来时,捧着一枝花给了母亲,说:“妈妈,同学放学后就帮他妈妈做这种花,我也想做。”
  
  原来那是塑料花。见儿子这么懂事,母亲决定带着孩子们做塑料花。梁振英除了帮母亲做花外,他还承包了从工厂拿回材料、送塑料花的事。母亲以及他们姐弟3人,做塑料花一月的收入竟然有300多元,从此他们家的日子也不那么捉襟见肘了。由此他坚信,只要肯努力发奋,就能改变人的境遇。
  
  他更是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12岁的一天,姐姐带他到了英皇书院,姐姐告诉他,这是香港最有名的中学。他说:“姐姐,我一定要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姐姐笑了,说:“我相信你能的!”不久,梁振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英皇书院。
  
  此时的梁振英,不仅爱上了种花莳草,他还爱上了种花莳草的土地。他要在土地这个宽阔的画板上,画出自己最绚丽的人生。于是1974年,他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攻读土地等估价及地产管理学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6 13:33:22

  这所学院更是平添了他爱花爱草的兴致,因为学院除了能让他学到世界上最前沿的地产管理知识外,还建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后花园。一旦时间允许,他就进入花丛树影间,观察或欣赏花花草草。
  
  他说,人们也许不理解,他为什么就这样喜欢花花草草,因为身入其间,就更能激发起他寻梦的激情。可不是,在英国留学期间,他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每周到快餐店打工3个晚上,每次6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已是凌晨了。1977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梁振英从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回港。
  
  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向自己的梦想进发。
  
  1993年,梁振英成立测量行。2006年,梁振英测量行与在英国上市的戴德梁行换股,他成为最大的个人股东及亚太区主席。
  
  同时,梁振英更是将眼光投向所有的香港人,他说,“家是香港,700万港人是家人”。他还曾以《家是香港》为书名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页: 2075 2076 2077 2078 2079 2080 2081 2082 2083 2084 [2085] 2086 2087 2088 2089 2090 2091 2092 2093 2094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