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4:14
伟大友谊总会有它的传奇之处。
10年后的一天,歌德正伏案写作,突然心扉似乎被人重重击了一下,他病倒了。但歌德有所不知的是,此时席勒这支光焰已不幸熄灭。由于家中贫穷,席勒的遗体被家人安放在一座教堂的地下室。直到20年后,人们在清理教堂地下室时,才发现席勒的遗骨已与几十具遗骨混杂。歌德得知此事后,连忙赶往教堂,年近70岁的他,硬是凭着20年前那些秉烛夜谈的深刻记忆,将席勒的骨骸区分出来。为了能和知己朝夕相伴,歌德把席勒的颅骨捧回家中安放。
越是晚年,歌德越是觉得席勒就是自己的一种精神皈依。1829年,已经80岁高龄的歌德亲自设计墓穴,为席勒主持殓尸重葬仪式。3年后,歌德去世,安葬在席勒的旁边。从此,德国文学上的两支光焰合在了一起,被永远定格在了世界文学史中。
旷世友谊无不是光焰与光焰的吸引,当两个人的心灵有圣火燃烧时,两支光焰也就会越过门第、财富、年龄等差异,相聚在一起;而心灵的圣火只有靠修炼心性才能得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4:34
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时间:2014-07-18 作者:未详 点击:73次 “第一,每天进门之前脱下外衣抖一抖,把所有的不快都留在家外;第二,不要闯红灯,一定要在绿灯亮了以后再走。”
这是赵晓春在哈尔滨市一农民工家长学校里上课时,让农民工家长们坚持做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让他们学会减轻压力,以快乐的心情来面对孩子,避免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第二件事是让他们遵守规则,珍爱生命,不要活得那么匆忙,并以此影响自己的孩子。
这些授课内容,有些人觉得没什么,但是前来听课的农民工家长们感到很受用,他们很喜欢赵晓春讲的课,即便再忙,也要坚持来学校听课,在听完课后都有一肚子的感受,就写在留言簿上。一位家长这样写道:“以前,我对孩子就是简单粗暴,总觉得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就要打……现在听了课后,再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忽然明白,是孩子哪有不犯错的。我以后一定多陪他聊天,多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不能光盯着学习成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4:47
在赵晓春看来,来自农民工家里的这些变化才是对他最大的奖赏,有了这个奖赏,黑龙江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文明办授予他的学校“黑龙江省示范家长学校”的荣誉称号才真正有了意义。不过,这个荣誉在让他感到高兴的同时,也让他感到惭愧,因为这所农民工学校只有他一位老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加上一个U盘,就是我们学校的全部。”他希望能有更多热心人加入进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学会如何教育孩子,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生活。一个人,加上一个U盘,等于一所学校,这确实是实情,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赵晓春授课的课堂效果和在农民工家长那里的受欢迎程度。在第一次开办讲座时,他就向大家承诺:如果有5%的家长听课中途离开,他就再也不来了。此后,“5%”的“目标”始终没有实现,4年来,6000多名农民工先后走进赵晓春一个人专为他们开办的,而且是流动的、免费的学校,来听一门关乎他们自身幸福和孩子未来的课程:家庭教育。
赵晓春何许人也,竟能让生活压力巨大的农民工们“抖去不快”“等绿灯亮了才走”,走进他的家长学校,一心一意地来聆听他的课程?
赵晓春自大学毕业后,工作场所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街道办。街道办为他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的窗口,他在这里也养成了关注基层人物生活状态的习惯,促使他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的原因正源自这种关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5:00
那是在2008年农历新年前的一个清晨,在上班路上,赵晓春看到一位穿着土黄色棉衣的农民工母亲,正在水果摊边上大骂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这让他很难过,没想到,接下来他又看到一位农民工父亲,一边责骂孩子学习差,一边在大街上打孩子耳光。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们委屈无助的哭泣强烈地刺激到了赵晓春,他很快着手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着“四无”现象:无时间、无心情、无方法、无目的,这必然带来家教的简单粗暴,而这种家教带给孩子们的伤害是很大的,潜在的危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于是,他决定为农民工家长们开办一所家长学校。
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赵晓春在2008年3月第一次开办了自己的讲座。面对前来听课的几十名农民工家长,他“现身说法”,讲到自己小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不如意,父亲习惯对他进行“巴掌教育”。有一次他挨了父亲的揍,伤心而痛苦地回到家里,母亲默默地拿出平时几乎不动的白面,专门为他做了一碗手擀面,亲自端到他手里,说:“春啊,以后好好学习啊。”“也就是从这碗面和这句话开始,我的人生改变了。”赵晓春动情地说,台下一些家长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5:17
赵晓春说,只要他在媒体上看到一些新的、好的案例和故事,就会及时充实到课程里,他还把《弟子规》这样的传统文化加到课程里。其中还不乏一些很新鲜的概念和理念,比如“孩子不仅是家长的孩子,更是社会的财富”。多位家长讲,正是在赵老师的课堂上听了这些新鲜的家教理念,他们才明白:自己的孩子,哪怕是学习排在倒数第一,他们也是珍贵的。
“我不是专家,来听课的人也不是学员,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我是揣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和大家交流的。”赵晓春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唯有真诚和平等才是他的课程能够深入人心、取得扎实效果的最大法宝。
面对记者的采访,赵晓春始终没有提到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的困难和自己所做的牺牲,快乐的表情一直浮在他的脸上,这是奉献的快乐,也是希望带来的快乐。我们相信,加入农民工家长学校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份社会事业会越来越壮大美好,惠及全社会的人,也惠及我们的未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5:42
父亲的模拟返航时间:2014-07-18 作者:未详 点击:99次 “女儿和你联系了吗?她有一个小时没回音了,真急人!我刚给她充了一百块电话费,也提前嘱咐她充满电了,不可能是断电欠费。”爱人的声音,和电话铃声一样急。
上午,他不停地发着短信,向我汇报女儿的行程:“宝贝儿从学校出发了。”“人家透过车窗看风景呢!”“闺女已到平乐古镇。”“她们已入住临江楼客栈。”……
中午,女儿才一个小时没回短信,他就沉不住气了。我嗔怪:“总得给人家点儿自由的时空,你这风筝线牵得太紧了吧!”他叹口气:“女儿第一次独自和同学出游,我能不担心吗?”
半个小时后,爱人的短信又陆续发过来:“她们吃过午饭,在河边戏水呢!”“宝贝看到很多竹子,很多竹笋。”“金华佛山、王家大院——女儿明天要去的地方。”……我的心,也随他的短信,飞到女儿出游的路上。
清明假日,是外出踏青的好光景。女儿在两千里外的成都读大学,放假前一周,就将踏青计划告知我们。她要和女同学结伴出游,目的地是平乐古镇,住店一夜,往返两天。平乐古镇,以前我们闻所未闻。爱人动用现代化手段,上网搜,电话问,终于验证了那里是个可以平安游赏的好去处。一周之后,平乐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文化意蕴,他都已烂熟于心:四面环山,竹树环合,花美水清,古径通幽,可以放逐身心,返璞归真……最重要的是,几天时间,他已将女儿的往返路程,在心里、在言谈话语中,模拟了许多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6:00
只要女儿还在出游的路上,在几十里外加班的他,就还会不停地和女儿短信往来,直到女儿安全回到大学校园的温馨港湾。
女儿离开家,做父亲的,和母亲有着一样的牵挂和担忧。寒假前的那个夜晚,北风呼啸。冷清的街上,他慢慢地开着车,注视前路的目光,不时移到导航仪的画面上。导航仪不时发出的提示音,清晰地脆响在车内。一次次出发,一次次返回。有着父亲称号的爱人,作为一个驾车新手,心无杂念地执著于腊月的街头。读大一的女儿即将放寒假,他早已为她预订成都至北京的机票。首都机场距我们的小城有两百多里,女儿想大包小包地往家带,不愿挤火车,希望爸爸开车去接。他便像接受了神圣使命一般,到一家电脑公司花高价买来最先进的导航仪,安在车里,摆弄许久,却不会用。于是一次次将车泊在电脑公司门外,缠着店内的小伙子,一遍遍地询问。他终于弄清了导航仪每一个操作的细节,却又怕导航失灵,迷失在北京盘根错节的路上。于是,夜渐深时,车来攘往的小城归于沉寂,他便载我到清寂的街头,随意在一个地方停下,用导航仪设好起点和目的地,便发动汽车,随着导航画面和声音的指引,到预设的目的地,再原路返回。那晚,起点和目的地换了几次,汽车转遍了小城的大街小巷,都顺利返回出发点。他终于长舒一口气,转弯回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6:10
几天后,我们顺利抵达机场,等到女儿。返程中,女儿一路惊呼:“我又看到北方的大太阳了!”“落叶的树才像冬天的树!”……驾驶座上,凝神于前路和导航仪的父亲,欢乐而随意地应和着。这个有着父亲称号的新司机,第一次开车进京,在纷繁错杂的路上,没有绕远,没有迷失,顺利返航,将女儿载回家的港湾。
再往前追溯,高考前几月,苦练十年钢琴的女儿,参加了清华和南开等几大重点院校的特长生测试。结果出来,亮起的却全是红灯。全国范围内千万里挑一的选拔,这样的结果本在意料之中。女儿却承受不住打击,自信的笑容随伤心的泪滴滑落,本来优异的成绩也滑落到低谷。貌似粗心的父亲,在女儿面前强装笑颜,暗地里却默默着急。他反复地念着:“如何卸去宝贝心头的石头呢?咱得想办法让她找回轻松和快乐……”那段日子,他和我一起,上网搜励志文字,求助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陪女儿散步谈心。女儿脸上重新绽开阳光的笑容之前,他想方设法的过程中,也模拟过许多遍,女儿穿过挫折的激流,重返乐观向上蕴蓄成功的港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6:19
十八年前,他送我和腹中的女儿住进医院。他伴在床前,悄声说:“我梦见过许多次了,女儿生下来,健康平安,我们抱着她回家。回家的汽车和司机我早就找好了……”还是准父亲的他,在梦中,就开始一次次返航的模拟了。
千家万户的父亲,都如我家的这个父亲吧?在呵护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孩子在路途上、身体上、学业上、心灵上能一次次成功地抵达,一次次顺利返回平安的、健康的、向上的、温情四溢的港湾,他们一定都有过无数次模拟返航。亲爱的孩子们,回家时,数一数父亲多出的白发吧!每一根,都见证着深情与无私的记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20:07:18
明星父亲的“家法”时间:2014-07-18 作者:未详 点击:90次 随着《痞子英雄》《love》《第一次》《搜索》的火热播出,“新人王”赵又廷人气也随着电影的上映而越来越高。赵又廷谦逊有加,彬彬有礼,还有一点点害羞,这个青少年心目中的优质偶像,是如何炼成的?赵又廷的明星父亲赵树海的“赵氏家法”令人耳目一新。
赵树海把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与一棵树苗从萌芽到开枝散叶相类比,认为植物需要的是光合作用,而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阳光的照耀和引导。植物都有向阳性,总会朝光走。这就是一个孩子走的型,你要让这个树干永远笔直。这就要教孩子光明,如果阴暗遮住了他,你就要把它驱走,世间万物缺少光明是不可能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