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29:04
漏网之鱼时间:2014-02-23 作者:未详 点击:236次 一些渔民,在夜色里,如履薄冰地走在位于吉林省的查干湖上,开始了他们的冬捕行动。他们把一张长达两千米的大渔网撒入冰下的世界里,通过牲口的拉力去拉动。网在冰下走了八个小时,终于,收网了。
不计其数的鱼被那张超大的渔网捕了上来,渔民雀跃欢呼。捕获上来的鱼,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每一尾鱼的重量,几乎都在两公斤以上,网中没有任何小鱼,连一尾都没有。
当地的老渔民透露,这是查干湖渔民口耳相传的严格规定:冬捕只能使用网眼宽达六寸的渔网,这种网眼稀疏的大网,只能网到五年以上的大鱼,那些未成年的小鱼,通通都会成为“漏网之鱼”;如此一来,世世代代的渔民,也才能“渔获不绝”。
网开一面,只为了生生不息。很多时候,为了赶尽杀绝而去结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结果呢,捕捉到的,往往是生生不息的仇恨。
对人网开一面,让他重生,不但胜造七级浮屠,也为自己积福纳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29:19
尊重别人的帮助时间:2014-02-23 作者:未详 点击:706次 阿杰是一位天资聪明的小伙子,去年师从某工程师学习电脑维修技术,很快出了徒,在圈内小有名气。然而,令阿杰倍感郁闷的是,工程师并不看好他,包括他的同事、朋友,手里有了业务,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素质比自己低不少的同道。
阿杰托人暗中向工程师打听了情况,工程师承认阿杰的天资不错,但同时指出他做人方面的缺陷:阿杰从师的过程中,得到不光是老师,还有许多同学的帮助,但事后,他并没有把这些帮助铭记在心,并加以报答,而是误以为自己的才华被大伙器重,大伙是看好并讨好自己,获得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事。久而久之,大伙对他感到失望。
投桃报李,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其间“报李”的前提,就是铭记并尊重别人的帮助。然而,时下的很多独生子女,在父母不计回报的怀抱里长大,习惯了大人们不计回报的“投桃”,并且将这种习惯带到社会,发展到将所有善心的帮助,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由于不懂得“报李”,在别人眼里,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品行,而他们自己,往往却没有觉察,进而给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带来后患。
不管你拥有多少过人的天资,不管你具有多么出众的才华,如果连起码的祖训和道理都不懂得,那么别人对你天资才华的喜爱和尊重就会淡化,因为在你身上,找不到值得他交往的理由,看不到未来互敬互帮的希望。
尊重别人的帮助,就是尊重这个人。不要将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须知人世间从来没有理所当然的事,而要仔细品味别人帮助中炽烈的爱,然后,珍藏它,让这份爱在你未来的人生之旅上,成为你给予周围人更多关切和温暖的火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29:40
感人的婚宴贺词时间:2014-02-24 作者:未详 点击:306次 日本人对生与死的界线十分模糊,所以很多迎宾馆一边办葬礼一边办婚宴,两个截然相反的仪式都集中到一幢漂亮的大楼里,有时会在一个大厅的两端举行,中间仅仅用拉板隔开。一边是抽泣的声音,一边是欢声笑语,此岸与彼岸混同一处,丝毫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
至今为止,别的印象不深,唯有几次东京人的婚宴贺词记忆犹新,以下是我记得住的几段,顺便写下。
1送给新婚夫妇的贺词:“我希望新郎像一把叉子,新娘像一把刀子,然后齐心协力去抓起你们的幸福!”
2送给新郎父亲的贺词:“您就像寺院敲钟用的那根木棒,粗粗的,厚厚的,但人们永远都是听那美妙的钟声,却没人关心您敲完后的痛苦,木纹就是您的苍老,钟声就是您儿子的幸福!”
3送给新娘母亲的贺词:“您就像邮票的背面,无论表面如何美丽,但背面永远都要用糨糊紧紧地贴在信封上,说什么也不能让邮票掉下来,而且还必须让它的表面美丽。亲爱的母亲,您的女儿和您就是这张邮票的正反两面,因为有了您,我才变得美丽。谢谢母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30:19
取悦自己时间:2014-02-24 作者:未详 点击:260次 一位诗人。他写了不少的诗,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可是,他还有相当一部分诗却没有发表出来,也无人欣赏。为此,诗人很苦恼。
诗人有位朋友,是位禅师。这天,诗人向禅师说了自己的苦恼。禅师笑了,指着窗外一株茂盛的植物说:“你看,那是什么花?”诗人看了一眼植物说:“夜来香。”禅师说:“对,这夜来香只在夜晚开放,所以大家才叫它夜来香。那你知道,夜来香为什么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晚开花呢?”诗人看了看禅师,摇了摇头。
禅师笑着说:“夜晚开花,并无人注意,它开花,只为了取悦自己!”诗人吃了一惊:“取悦自己?”禅师笑道:“白天开放的花,都是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赞赏。而这夜来香,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开放自己,芳香自己,它只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一个人,难道还不如一种植物?”
禅师看了看诗人又说:“许多人,总是把自己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给别人看,让别人来赞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应该为自己做事。”诗人笑了,他说:“我懂了。一个人,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为自己而活,要做一个有意义的自己。”
禅师笑着点了点头,又说:“一个人,只有取悦自己,才能不放弃自己:只要取悦了自己,也就提升了自己:只要取悦了自己,才能影响他人。要知道,夜来香夜晚开放,可我们许多人,却都是枕着它的芳香入梦的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31:04
酒肉战争时间:2014-02-21 作者:未详 点击:237次 法国的路易十一是欧洲15世纪最狡诈的君主。当英格兰的君主爱德华四世派军队跨越英吉利海峡争夺法国的领土时,法国国王考虑到自己的势力较弱,于是决定谈判解决。与一场费时耗资的战争相比,路易十一的最佳替代方案是与爱德华四世达成一个更安全的交易。于是,路易十一在1475年与英国国王爱德华签订了一个和平条约。答应先向英国支付5万克朗,并在爱德华的余生(事后证明这段日子很短)里每年支付5万克朗。为了敲定这笔交易,路易十一款待爱德华和英国军队整整两天两夜的宴乐狂欢。为了表示诚意,路易十一还委派波旁王朝的红衣大主教陪同爱德华玩乐。
当爱德华和英国军队晃晃悠悠地回到船上,结束了“百年大战”时,路易十一做了如下评论:“我轻易地将英国人赶出了法国,而且比我父亲做得都容易:他是用军队把英国人赶走的,而我是用肉饼和好酒把他们赶走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31:20
隐鱼的致命错误时间:2014-02-21 作者:未详 点击:301次 隐鱼是活动于海洋深处的小鱼,头部和尾部很尖。正是因为这种奇特的身形,成就了它“隐身”的特殊本领。那么,它到底是怎么“隐身”的呢?原来,它“隐身”就是钻进海参的肠道。平时,隐鱼四处游动寻找海参,当发现目标时,便靠近海参并找准海参的肛门,然后转个身将尾部先插进去,不一会儿,它那细长的身子都钻进了海参体内。因为海参体内只是一条直肠子,钻进海参体内的隐鱼,吃着海参体内流进流出的海水带来的食物,过起了安逸的生活。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隐鱼“隐身”时尾部先钻进去呢?这是因为隐鱼的肛门在喉部,它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头伸出腔道,将排泄物排出。
那么,有了这种特殊本领的隐鱼是否就平安无事了呢?不是这样的。当没有“隐身”的隐鱼受到攻击时,它便会迅速寻找海参“隐身”。平常它们都是尾部先进入海参肠道,可当它受到攻击时由于着急,往往是头部先钻进去。这样,它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当它排泄的时候,因为排泄物无法排向海参体外,只能堆积,慢慢堵住海参的腔肠,海参不久便会死亡,而隐鱼也因为食物不足,而饿死海参腹内。
隐鱼在紧急时刻忘记肛门在喉部,先把头钻进腔肠,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人也是如此,我们往往会在危急之时忘记自己的致命弱点。由此看来,锤炼一颗处变不惊的心对生存是多么的重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32:14
失败的层次时间:2014-02-21 作者:未详 点击:281次 人生在世,无不渴望成功,但成功似乎喜欢和我们藏猫猫,主动找上门的总是以失败为多。成功,固然有层次之分,失败,同样也是分层次的。有的失败,一败涂地,万劫不复;有的失败,不过小挫,尚可卷土重来;有的失败,是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失败;有的失败,一次就永无翻身之日。
偶有小挫,是失败的第一层次。两军对垒,阵前较量,或偶尔失手,或实力稍逊,一时败下阵来,都不足为奇,养精蓄锐,改日再战,或许就会占了上风。如果在这一层次落败,完全不必在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稍许坚持,调整好状态,就能见到成功的曙光。反之,倘若连这一点失败都经受不起,那就趁早不要出来混了,还是回家抱孩子去吧。
寻常败绩,是失败的第二层次。孙中山为推翻清朝政府,屡次起义,屡次失败,多达十几次。爱迪生试验灯泡里的灯丝,共用了6000种不同材料,最后才获得成功,这也就是说,他失败了5999次。这种失败,是对毅力与意志的考验,也是成功前的必要练兵,只要顶住了,咬紧牙关,就不难收获成功的果实。怕就怕成为习惯性失败,不思进取,还自得其乐,就像一直在失败阴影里徘徊却永远感觉良好的中国男足。
遭受重挫,是失败的第三层次。这种失败,伤筋动骨,损失惨痛,对人的信心、信念都是沉重打击,意志薄弱者,往往会一蹶不振,但意志坚强者,仍能自我疗伤,走出失败阴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拿破仑第一次兵败,虽然是重挫,但没有挡住他后来的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司马迁受宫刑,也是遭受重挫,简直是奇耻大辱,令其痛不欲生,“肠一日而九回”,可他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写成“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一败涂地,是失败的第四层次。曹操赤壁大败,那是一败涂地,望风而逃,幸亏关羽念旧,华容道上放他一马。这一败虽伤了曹魏元气,八十万大军折了大半,但毕竟实力雄厚,休养生息几年,最后还是灭了蜀、吴。倘使当初曹孟德也学楚霸王,羞于见江东父老,一头跳进长江,哪还有后来的一统大业?所以,即便一败涂地时也别灰心丧气,以为天就要塌下来了,只要心不死,志不灭,有一线生机也不放弃,从头干起,“天不灭曹”的厚爱,说不定也会落到你的身上。
全军覆没,是失败的第五层次。赵括的长平之败,勾践的会稽之败,项羽的垓下之败,石达开的大渡河之败,北洋水师的甲午之败,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就是如此,基本上是盖棺论定,大势已去,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您要是也失败到这个分上,我也就不再给您打气了,就请您节哀顺变吧。不过也有例外,就说勾践吧,当初不仅败得军士片甲不留,自己也被迫以俘虏身份去伺候吴王夫差。都以为他是彻底死定了,而且会死得很难看,可万没想到居然咸鱼翻身,他卧薪尝胆20年,报仇成功,创造了由惨败而大胜的战争奇迹。境由心造,事在人为,大败面前能否同样创造奇迹,就看你我是不是勾践那块料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38:51
老师喜欢鱼时间:2014-02-21 作者:未详 点击:304次 姥姥姥爷去南京探望亲戚。回来后,特意到我家,姥爷郑重其事地取出两本书送给我,并说:“晔儿最爱读书,这是专门为你买的!”我欢天喜地地接过书,谢过姥爷就躲在一旁翻看。可是书只是普通的杂志,没有名篇,也不是作文之类,实际上跟学习根本搭不上边,因为它是两本纯粹的娱乐杂志,都是些凶杀悬疑之类的小说。我没有声张,倒是这两本书给我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几分精彩。姥爷去世好多年后我才醒悟,姥爷只知道我喜欢读书,所以千里迢迢就把书背回来,这哪里是书,分明是一份无以言表的爱。
我回味着现在的一名学生。他常买鱼给我,弄得我莫名其妙。起初我以为他喜欢,不能在教室养只能寄养在办公室。后来他总买,盆里养不下,他又先后买了两个鱼缸。我疲于换水喂食,而且每隔几天就有死掉的。他也不言语,看见鱼少了又买。我一再告诉他不要再买。可他依然我行我素。看着这些盆里的、缸里的鱼,浪费我很多时间,我简直要崩溃。终于有一天他又买鱼回来,我怒不可遏,几乎跳起来喊道,你再买鱼,我全扔到下水道里。他吓得不敢抬头。同事劝我人家学生是好心发什么火。
可我实在无法忍受这没完没了的鱼。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说吧,为什么总买鱼?他嗫嚅着,老师喜欢鱼。火腾地又窜上来,我什么时候喜欢鱼?他说那天去办公室,有老师送我小鱼,我说很喜欢。我的天,同事送我鱼,我不想拂了人家好意,才那么说。我断然说到,我不喜欢鱼,以后不要再买。他深吸口气说,老师,我们让您生气受累,电视说的看看鱼能高兴放松。我无语,他又说,我从小不爱学习,老师们都不喜欢我。老师,就您对我好,没有瞧不起我。一个大男生居然哽咽起来。
沉默片刻,我说感谢你的好意,老师心领了,以后不要买鱼。我最喜欢的是你学习。从此他真的改变了。
痴心石是父母无言的爱,痴心书是隔辈无语的爱,痴心鱼是师生真诚的爱。
若世间有人对你这般痴,勿错过,需珍惜,此情才最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39:03
所有好事都是奇缘一场时间:2014-02-21 作者:未详 点击:395次 午夜,我去后廊收衣。
如同农人收他的稻子,如同渔人收他的网,我收衣服的时候,也是喜悦的,衣服溢出日晒后干爽的清香,使我觉得,明天,或后天,会有一个爽净的我,被填入这些爽净的衣衫中。
忽然,我看到西邻高约15米的整面墙壁上有一幅画。不,不是画,是一幅投影。我不禁咋舌,真是一幅大立轴啊!
大画,我是看过的,大千先生画荷,用全开的大纸并排连作,恍如一片云梦大泽。
我四下望了望,明白这幅投影画是怎么造成的了。原来我的东邻最近大兴土木,为自己在后院造了一片景致。他铺了一片白色鹅卵石,种上一排翠竹,晚上,还开了强光投射灯,经灯一照,那些翠竹便把自己“影印”到了那面大墙上。
我为这意外的美丽画面而惊喜呆立,手里还抱着由于白昼的恩赐而晒干的衣服,眼中却望着深夜灯光幻化的奇景。
我绝少午夜收衣服,所以从来没有看到这种娟娟竹影投向大壁的景致,今晚得见,也算奇缘一场。
古代有一女子,曾在夜晚描画窗纸上的竹影,我想那该算是写实主义的笔法。我看到的这幅却不同,这一幅是把3米高的竹子,借着斜照的灯光扩大到15米,充满浪漫主义的荒渺夸大的美感。
此刻,头上是满天的星光,身旁是奇诞如神话的竹影,我忽然充满感谢。想我半生的好事好像都是如此发生的:东邻种了一丛竹,西邻造了一堵壁,我却是站在中间的运气特别好的那位,我看见了东园修竹投向西家壁面的奇景。
对,所有的好事全都如此发生,例如有人写了《红楼梦》,有人印了《红楼梦》,有人研究了红学,而我站在中间,左顾右盼,大快之余不免叫人一起来瞧瞧,就这样,竟可以被叫作教授。又例如人家上帝造了好山好水,工人又铺了好桥好路,我来到这大块文章之前,喟然一叹,竟因而被人称为作家。
东邻种竹,但他看到的是落地窗外的竹,而未必见竹影。西邻有壁,但他们生活在壁内,当然也见不到壁上竹影。我既无竹也无壁,却是奇景的目击者和见证人。
我想,世上所有的好事都是如此发生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1 20:39:37
世俗滚滚而下,我依然不羁时间:2014-02-21 作者:未详 点击:243次 曾有人问杜拉斯:“您在生活中最喜欢什么?”她说:“这很容易回答,爱。”在她眼里,没有爱的时间是无权被记住的。杜拉斯对感情的极度渴求,有一部分是源于她的成长环境。杜拉斯1914年出生在越南,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偏爱她那个酗酒且暴力的哥哥,她在亲情的荒芜中长大。就好像自幼穷怕了的人成年以后爱财如命一样,杜拉斯在感情方面总是不知足,而且吝啬异常,她总觉得别人是在剥削她,蓄谋暗算她,她需要被源源不断的安全感浸润,些许的疏离和伤害,都会激起她神经质的大幅反应。她一生都有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因此,爱上她或者被她爱,往往意味着自虐。这一点在她晚年表现得最为明显。
18岁时她随家人离开越南前往法国,她离开初恋情人时没有流泪。25岁时她与昂泰尔姆结婚,然后在书业俱乐部工作,陆续发表小说。1944年,昂泰尔姆被捕,他被关押在德军集中营里的时候,杜拉斯与情人住在一起。等待他归来。她把这一段经历写进《痛苦》。一年后,丈夫回来,她说:“我爱过你,可是我现在不能再和你生活在一起了:”两人离婚后,她与情人同居。但后来他们也分开了,因为杜拉斯视写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有时彻夜不停地写,没有男人可以忍受。
她的黄昏恋最为人津津乐道。一位年轻的男大学生偶尔翻看杜拉斯的小说,看得欣喜若狂,彻夜不睡。后来他打听到她的地址,不断给她写信,几年后。杜拉斯给他回了信,从此他们开始相恋。此时是1980年,杜拉斯66岁,而那个男生,杨·安德烈亚,只有27岁。很快,她就要他用打字机打下她口述的文字。他后来回忆说:“她比我更年轻,她猛冲猛杀,什么都不在乎……我不再是我,是她以强大的威力使我存在。”
安德烈亚此后一直陪伴着她,直到1996年她离世。在此期间,他是她的情人、奴隶以及出气筒。他整天替杜拉斯整理稿子,购物,干杂事,还要挨她骂,被她罚。他经常出逃,有时彻夜不归,在车站或酒吧里过夜……但他总是会回来的。杜拉斯和这个男孩在一起生活了16年。不知道他爱吃什么,因为她从来没有把菜单递给他;他只能看由她挑选的书:除了杜拉斯,他不许和任何人说话:他姐姐、妈妈、朋友和同学……他的社交圈子,就是她笔下的人物。
但她还是怀疑他的感情。安德烈亚在回忆录中写到,杜拉斯有时问他:“要是我一本书都没有写过,你还会爱我吗?”他低头不语。她说:“不知道你在我这里干什么。也许是为了钱。我先告诉你,我什么都不会给你。我了解那些骗子,别想骗我。”这种情形经常发生。她有时甚至把他赶出家门。杜拉斯死后,他确实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在她病危之际,她已经说不出话时,却挣扎着递给他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
同样的,做杜拉斯的朋友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法国时尚杂志《玛丽嘉尔》的主编芒索与杜拉斯是闺密。杜拉斯每次搬家,都要芒索跟着她,30年一直如此。另外,她也不许芒索质疑她任何一部作品的质量,否则就可能被驱逐。事实上,芒索同样是个优秀的作家,从60年代就开始写小说,萨特曾给她的书写过序。杜拉斯有一次质问她:“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可以忍受我,一个作家是不能忍受另一个作家的。”芒索的《闺中女友》一书或许能够给我们答案。杜拉斯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她多样而矛盾的性格魅力。她富于行动。能一本接一本地写书。不放弃对男人、植物、艺术、食物、晚会的热情。但她一生都像少女一样任性,酗酒行乐,68岁时还被送到医院进行戒毒治疗;她又有着孩子气的怯弱。大雨之中无助地躲在屋檐下啜泣,因为“害怕一个人待着”:穷困寒酸,穿得像个乞丐……不过,杜拉斯后来还是和芒索断交了,理由仅仅是。芒索在写关于杜拉斯的作品里,提到了她的出生年月。杜拉斯认为芒索是卖友求荣。出卖朋友的隐私,以期待作品被人关注。
70岁出名之前,她一直都很穷,一件黑色坎肩,一条筒裙穿了15年。幼年时,她妈妈辛苦积攒的钱被殖民地官员骗走了,所以她反抗政府、厌恶法律,视它们为自由的障碍,她鄙夷公务员,称他们为制度的走狗。
“杜拉斯热”一直延续。在法国的塞纳河边的左岸咖啡馆。常常可见身穿巴黎时装的女郎手里拿一本杜拉斯的小说凝思,这几乎成了法国小资情调的一个缩影:而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深受她的影响,林白、陈染、卫慧、安妮宝贝都模仿借鉴过杜拉斯的风格:在知识分子中。杜拉斯也拥有大量粉丝,王小波曾经说:“她的书让读小说的人狂喜,让写小说的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