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5:24

幸福是一位少女时间:2014-02-09 作者:未详 点击:391次   我爱过自由。越是看到人们受奴役、受蹂躏,我对自由就爱得越深;越是认识到人们服从的只是些吓唬人的偶像,我对自由的热爱就愈加增长。雕塑那些偶像的是黑暗的年代,是持续的愚昧把它们树立起来的,是奴隶的嘴唇把它们磨出了光彩。不过,像热爱自由一样,我也爱这些奴隶,并怜悯他们。因为他们是一群盲人,他们看不见自己是在同虎狼的血盆大口亲吻,他们并没感到自己是把毒蛇的毒液吸吮,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亲手为自己挖墓掘坟。
  
  我爱自由曾胜过一切,因为我觉得自由好像是一位孤女,形影相吊,无依无靠。她心力交瘁,形销骨立,以至于变得好似一个透明的幻影,穿过千家万户,又在街头巷尾踯躅。她向行人打招呼,他们却置之不理。
  
  我像所有的人一样,爱过幸福。每天醒来,我同人们一道把幸福寻找,但在他们的路上,我从未把她找到。在人们宫殿周围的沙漠上,我未能看见幸福的脚印;从寺院的窗户外,我也不曾听到里面传出幸福的回音。当我独自一人去寻找幸福时,我听到自己的心在低语:“幸福是一位少女,生活在心的深处,那里是那样深,你只能望而却步。”我剖开自己的心,要把幸福追寻,我在那里看到了她的镜子、她的床、她的衣裙,却没有发现幸福本身。
  
  我爱过人们,非常热爱他们。这些人在我的心目中,可分三种:一种人诅咒人生坏,一种人祝福人生好,还有一种人则对人生深深地思考。我爱第一种人,因为他们日子过得太糟糕;我爱第二种人,因为他们宽容、厚道;我更爱第三种人,因为他们有头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5:37

房前种菜,屋后栽花时间:2014-02-09 作者:未详 点击:431次   我的一个女友从美国回来了。出国前她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哈佛读完博士之后,我们都以为她会留在美国硅谷这样的地方,要不就是在华尔街做高级金领。这是她出国之前的梦想。
  
  但她回来了。我们还以为,她回国,是想当个大公司的CEO。现在“海归”这么吃香,她一定是要有更大的发展。
  
  可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跑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一个临湖的房子。房子是木头搭建的,房前种了很多菜,屋后栽了很多花。她居然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很多人对她的举动大跌眼镜——她才30岁,那么好的年华,况且,真的是前程似锦,可她居然放弃了。许多人大为不解。
  
  我问她:“你每天做什么?”
  
  她说:“上上网,看看书,把设计好的东西发到人家的邮箱换银子,穿布衣,吃自己种的菜,保证没有化肥农药,亲手修剪那些花花草草,下午睡醒后写写喜欢的小说。这是我喜欢的生活,我觉得很禅意,很芬芳。”
  
  “那多浪费啊。”我说,“你读到了博士,还从哈佛回来,这样慢慢老去,多可惜。”
  
  “不,怎么样选择自己要的生活都不可惜。”她说,“难道说我去做CEO就不可惜?我每天穿行在钢筋水泥里,每天和机器人一样忙碌就是充实?我曾经那样生活过,不久,我的胃肠功能紊乱,得了慢性胃炎,有颈椎病,为保持身材,我吃得少,头发掉得多,我用含铅很多的化妆品,呼吸着不干净的空气……可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有一个木头房子,房前种菜,屋后栽花,我坐在那个小屋子里写小说……这就是我想要过的日子。以前,我总想等到自己60岁了再去营造那种日子,可是,我怕活不到60岁我就累死了,我还怕自己到了60岁就没有这种心境了,我还怕,自己变得再也没有梦想,被钱和势利的眼光支配了一切,那是最可怕的。既然我现在能过一种这样的生活,为什么我还要等到60岁?30岁为什么不可以?……”
  
  我听呆了。
  
  房前种菜,屋后栽花。这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情啊。这是一种历经了红尘风雨之后的选择,它那么美丽,那么禅意,那么芬芳。我不再替她可惜,不再为哈佛女博士回来种菜栽花感到不可思议。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大家抱怨着生活的无奈。有钱人说太累,做生意要打点这个那个,要堆着笑脸,有了钱还胆战心惊;没钱的也说自己累,怕下岗怕裁员;温饱尚可的小公务员也在抱怨,抱怨工资太低,没有机会出国逛逛,只能过一般的生活……大家都有种种的不如意,没有人注意到——春天来了。直到某个同学带来的孩子嗲声嗲气地说:“爸爸你看,这朵小黄花开得多好看,春天来了啊。”
  
  这句“春天来了”,让烦躁的人群静了下来,大家这才意识到,我们活得多累啊,为了名、为了利、为了钱、为了权,我们居然忽略了整个春天。而我那个选择回归田园的哈佛女友却早就明白:春天就在每个人自己心中,只要快乐,其实做什么都是一样的。
  
  在这个春天的黄昏,我买了几支梅花,插在自行车上,一路唱着不知名的小调骑车回家。上楼的时候我看到有捧着糖炒栗子的邻居,我赠了他一支梅花,他给了我一包糖炒栗子。大家笑笑,各自回家。
  
  这样的生活,有滋有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5:48

谢谢你赠我空欢喜时间:2014-02-09 作者:未详 点击:485次   最近听说北京有一个特别好的同城活动,叫“一起哭一哭”,组织者就是很有名的CryClub。
  
  每个周末,都会聚集一批人,来到这里,先作自我介绍,然后,大家按顺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这些可能是在其他场合难以启齿或无处倾诉的,只有在这里,人人都是倾听者,也是倾诉者,如果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关注,那么你也要同等地对待别人。在每位Cryer讲完之后,其他人可以举手表达支持,安慰,或者提问,当事人有权不回答。所有人讲述完毕,每个人再发表一次感想和总结。
  
  现场会有背景音乐,但要求关掉手机,保持安静。大家共同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分享,支持,安慰,放下,既是一个出口,又提供了相互认识的可能。有足够的纸巾供你擦泪,哭好哭痛快是最重要的,够坚强的话不哭也没有关系。
  
  知道这个活动后我到处向人传播,结果鼓动了一帮同事跃跃欲试表示周末一定要去哭。
  
  其实在香港,很多年前就有这样的组织。社会极其重视人的心理疏导,不仅有社工来帮你解决心理困境,还有诸多癌症病人互助、自闭儿童互助、老年孤寡长者互助、失恋失意失婚俱乐部等定期活动。不如意的人们团团围坐,小组讨论,交换心得,各自谈谈感情、工作、家庭、子女以及各种挫折。坐下后先把心中委屈说出来,毫无隐瞒,互相明白对方个性及取向,不必摸索,猜测,试探,至少先过了诚信这一关。
  
  大家一起研究探讨,才叫互助,其实光是说说笑笑,吃块饼干喝杯茶,效果已非常明显,说出不开心的事,心里更会舒服很多。
  
  几年前,我也是个喜欢抓住朋友滔滔不绝倾诉的人,不管人家双耳是否滴油,也不管人家是否拿你当个笑话,先自顾自说痛快了。那时如果有CryClub,我一定第一个报名参加,也一定比任何人哭得都凶。
  
  昨天,豆瓣网上认识的朋友很委屈地跟我说,她遇到了很寒心的一件事。最信任最要好的闺密,竟然在她日志的评论中,故意披露她是未婚妈妈的隐私。朋友知道她的日志点击量非常高,每篇都有上万人推荐转载,写在这里的评论,是会被无数人看到的。当她面对许多人的无端谩骂时,朋友不仅没有出来维护她,反而雪上加霜,落井下石。她为此难受得失声痛哭。
  
  一件事如果不降临到自己头上,我们总是会看得特别平淡而无碍,所以我极理智地劝她,不必计较,提前认清朋友的真实面目,早早了断,也是好事。然后我又顺手推荐她一本书,亦舒的《佩枪的朱丽叶》,同样讲了个背叛与伤害的故事,我说,我们都要做亦舒笔下的女子,自省,独立,坚定,一不抱怨,二不解释。
  
  其实现在的我,也真是这么认为的,夜路走得太多,逐渐明白,拯救你的人,只有自己。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种生活方式,都得苦中作乐。与其浪费时间抓住别人研究为何“偏偏是我这么惨”,不如集中力量克服将来生活中的困难。给自己两个选择,要么狠,要么忍。
  
  如今特别特别想感谢的,也是那些在我失意落魄时保持冷漠或者以敷衍的态度找各种借口回避的人,那种热脸贴冷屁股的经历非常难得,它会帮助你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人性,认识到独立自救的重要性。所谓的互诉衷肠,其实只是你在自说自话,所以,还是省省吧。
  
  有个类似于说秘密的树洞的网站,叫“请写信给我”,你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发给主持人,他挑选后会通过网络发出来,会有许多人评论。有一句话我看了很心酸:“希望你能在每次我喝醉了哭着给你打电话的时候,用冷冰冰的声音告诉我,我们不可能了。每次酒醒了我都感谢你的清醒。这对我们都好。”
  
  说得很好,真的应该感谢,感谢你,赠我空欢喜。
  
  每天早上七点钟,我都会在上班路上听交通广播,整点报时,有个沙哑的女声说:现在是早上七点钟,保持愉快的心情,相信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我是孙燕姿。
  
  不知为什么,听着这句话,每次我都鼻子一酸,然后抖擞起精神,心情愉悦地奔向公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5:58

白酒与酒菌时间:2014-02-09 作者:未详 点击:414次   赤水河畔的天然溶洞里,储藏了几万只装着白酒的土制陶酒坛。白酒静静地在酒坛中自然老熟。
  
  土制的陶酒坛上都有非常非常微小的孔,这些小孔使得白酒能够像人一样“呼吸”。正是这样的呼吸,让白酒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生出酒菌,这种菌是有益菌,它们因为酒而存在,靠酒生长。而酒菌的生长对酒也起到生香、醇化、老熟的作用。白酒与酒菌,它们谁也离不开谁。只有酒菌与酒分子相互作用,促进了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才会变成柔和醇香的美酒。
  
  与此相反,一些无良商贩为了减少成本,获取高额的利润,并不会花费漫长的时间等待酒的自然老熟,而选择用酒精勾兑。尽管这种方法为他们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了巨大的利益,但后果是很可怕的。酒精勾兑的白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没有经历酒菌与酒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无论包装再怎样高档,终究还是假酒,只会令人中毒,甚至会要人性命。
  
  只有经历漫长的老熟过程的白酒,在酒菌的作用下,才能历久弥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6:07

世界的十个“年级”时间:2014-02-10 作者:未详 点击:301次   人生如同一场戏,我到四处旅游,看各个地方,把世界分成了“十年级”。
  
  我几十年居住在祖国台湾省,花个几天时间,环岛旅游一下,这就是“一年级”。
  
  “二年级”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国家都不大,但是都很干净,而泰国更是佛教的圣地。
  
  “三年级”是日本、韩国,这两个国家也很值得观光,因为有很多中华文化的脉络,可以在日本、韩国找到,比如说早期的寺庙、建筑等。
  
  “四年级”是非洲,非洲的高速公路很好,但是是给野生动物们跑的,森林中的动物,河流中的鱼儿,都在自由生长。
  
  “五年级”是澳洲,我在澳洲吃饭的时候,会有鸟儿飞过来。把我手中的食物抢走。我在吃面包,鸟儿就飞到我的肩膀上,把面包啄走。我在睡觉的时候,袋鼠会趴在窗户上,看我睡觉。我在海边的时候,很大的鱼也会游过来,对着我张嘴。
  
  “六年级”是美国、加拿大,美国很大。一个黄石公园,走几天才能出来。美国还有很大的沙漠。就算是飞机飞几个小时。也还没飞出来。
  
  “七年级”是欧洲,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实事求是,包括对于人生的态度。现在欧洲国家组成欧盟,更加自由。
  
  “八年级”是俄罗斯,莫斯科的道路非常宽广,足足有16车道。冬宫博物馆,逛一天都逛不完。
  
  “九年级”是印度,未来的印度会很强大,因为印度人最了不起的是头脑。印度有一所大学,每年有几十万人报考,最终只录取5000人。毕业的时候,美国、日本的企业坐到学校里,来抢这些毕业生。
  
  “十年级”。当然是伟大的中国。中国不光是地大物博,景色秀丽,桂林山水、湖南张家界的鬼斧神工、四川九寨沟的人间仙境,都是丰富的遗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6:18

陈香梅的眉毛时间:2014-02-10 作者:未详 点击:237次   陈香梅的眉毛
  
  陈家萍
  
  1941年,48岁的陈纳德领着飞虎队在中国上空俯冲时,注定要俘获一颗中国美女的芳心。事实上,在中国,陈纳德一向不缺乏红粉佳人,他英豪而多金,诸多名媛只管暧昧,不言嫁娶。
  
  人们津津乐道于“忘年情缘”,年龄是那么容易便能忘却的么?如若内心不够强大,如若不是心与心的强烈相吸,如若不是对把握“空巢”岁月的绝对自信,谁有勇气接收一个男人的晚年呢?
  
  唯有陈香梅。陈香梅是勇敢的女人,她接收了陈纳德——54岁的高龄,32岁的差龄,严峻地挑战青春女子的心理承受极限。她成就了飞虎将军“英雄暮年,壮心不已”的夕阳红,成就了一个时代传奇。
  
  她也成全了自己。
  
  陈香梅与陈纳德的婚姻是惨烈的反法西斯战争培育出的一朵灿烂的爱情奇葩。
  
  曾看到陈香梅夫妇蜜月时拥吻的照片,英雄意气风发,美人颜面如花,如《魂断蓝桥》般浪漫唯美——民国爱情的经典版。
  
  在悲观者眼里。陈香梅收拾的是一个英雄的残年;在乐观自信的她眼里,她收获的是一个精英男人的丰收季。优秀男人是完善聪明女人的速成班。十年婚姻,她在精神上日益茁壮。没有这十年滋养,便没有独自的飞扬。
  
  在镜前画了两弯高飞的眉毛、两道如彗星般扫掠的眼线,瘦小无傍的她,气昂昂走人华盛顿首府,走入眼角插在额角上的高个洋人中。身为两个女儿的母亲、陈纳德遗孀的她要独个儿打拼出另一番天下。
  
  乍看陈香梅的眉毛,惊悚地直飞上云霄,不禁要暗自嘀咕:这么夸张,盛唐武则天的妆容风格?走近她方知,飞扬的眉眼是心语。是自强的表情符号,是自信的个性标签,是一面逆风招展的旗帜。触目她的眉眼,她那大红大绿的中国式华彩,猎猎风沙过后,她的天空里有了太多的精彩。
  
  “美国有一百多个参议员,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从尼克松到里根,她在多位美国总统麾下任要职。在天下第一名利场华府,终站成了一棵常青树,擎出凌厉风霜节愈坚的梅枝。
  
  事业当自强。情感岂能抛荒?
  
  陈香梅和飞虎将军的婚姻不仅有华美的外壳,还有丰富的情感内核。她承认,将军去世后有过很多男朋友,她是一个一直都有爱情滋润的女火,情感没有“空窗期”。
  
  好心人以中国式的思维拔高她,认为伟大的母爱使她放弃再婚机会。陈香梅却有勇气破坏佳话:女儿方面是次要的。她没有再婚之念,纯属信守承诺。她曾向陈纳德许诺:死后合葬。陈纳德在美国阿灵顿军人公墓等着她,她百年后要傍他而葬。男友“不能够接受就走路”。
  
  真实的女人,便是可爱的女人。
  
  她现任男友是美中航运公司董事长赫夫曼——她为他取中国名郝福满。赫夫曼是当时的美国飞虎队机械师,见证了她和飞虎将军的甜蜜婚姻。两人相爱几十年了。
  
  在男友眼里,她是很“pure”(纯粹)的女人。当年和陈纳德结婚。他便请求她继续做中国女人。陈香梅的确将女人做到极致。八旬老人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张爱玲说,每个人都住在自己的衣服里。重彩妆容、华丽服饰便是她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别墅”,一座巍峨的精神大厦,营造一个积极喜庆的气场。
  
  “没有爱情的生活是枯燥的,”陈香梅说,“一个人一定要多交朋友生活才快乐,也一定要有感情生活那样才幸福。我希望每个人都有感情生活。”这句话够让后生小辈的我们汗涔涔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6:27

行善即有得时间:2014-02-10 作者:未详 点击:269次   不久前,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威廉姆斯教授做了一项研究。他在各行各业里随机挑选了200名志愿者,并暗中把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的人被偷偷告知要多行善,多做好事,比如,同事朋友有困难烦恼,主动帮助分忧解难,或经常给街上的流浪者一枚硬币,或在爸爸妈妈感到疲倦时,来一个大大的热情拥抱等;而另一组的人则被偷偷告知要按照自己原先的方式与规律生活。
  
  一个月后,威廉姆斯教授再次对这200名志愿者进行调查,主要了解他们的幸福感情况,以及确认他们喜欢与哪些人在一起。结果发现,第一组的人都说他们比过去要快乐几倍,第二组的人基本没多大变化;绝大部分人,尤其是第二组的人十分乐意选择和那些平日里行善做好事的第一组的人一起学习、工作、玩乐。
  
  威廉姆斯教授最后指出:“与人为善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也能获得更多的认可、赞许、喜爱和欢迎。”
  
  其实,这正如犹太民族的一句古老格言所说:“只需行些许之善,即可有无数之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6:37

成熟离你有多远时间:2014-02-10 作者:未详 点击:451次   一个大一的学生青涩,是纯真,大四的学生再青涩,就成了“书呆子”;而三四十岁了还不太懂人情世故的话,会被认为很“二”;但如果一个七八十岁的老教授偶尔卖点“萌”,又成了“童心未泯”。
  
  有个三十五六岁的资深技术人员忧心忡忡地问我:“比起二十七八岁的人,我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我的收入比他高,但我们做的是一样的事。事实上,我现在的人脉也不比他多到哪里去。如今网络四通八达,他想找的人,微博上私信一下,也就找到了。而我这许多年积累的所谓人脉,其实也不过是‘商务关系’,只要有生意做,人家也不介意跟新人合作。”
  
  为了缓解他的焦虑,我安慰他说:“你至少有三样东西是有价值的:一,成熟度;二,人品;三,看问题的角度。这三样东西,恐怕不是靠一时的聪明和过硬的技术能够替代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就算公司希望缩减成本,有不少岗位也是不肯打折雇用年轻一点的人,就是因为以上三个因素积累出来的信任度还不够。当然,若是这家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那对信任度的要求可能就没那么高了。”
  
  这也不全是安慰,而是事实。有位四十岁左右、拥有西方大学MBA学历、只有两年银行工作经历的人,在结束全职妈妈的经历后,做了一家网站的营运副总监。她初上任时,惹来不少非议,全都以为她无法胜任,毕竟她在职场的时间太短,另外,她也不懂网络。但时间证明,她是在这家网站待得最长的员工之一。首先,她懂得坚决执行CEO的命令,而且只听CEO一个人的;其次,她十分懂得维护自己职责的边界,既不越权,也不让别人侵权;此外,她的学习能力也不差。这些优点,大概就是成熟度造就的了,与业务能力无关。
  
  成熟与否,还是很容易分辨的。成熟的人,你可能并不一定能感觉到这份成熟。但不成熟的人,一定会让你感到别扭。比如一个大四的实习生,在指导老师面前经常提到“小孩儿”,也就是他的低年级师弟师妹,标准例句如下:“这件事我让低年级的小孩儿去做吧!”“昨天小孩儿跟我提起一件事……”他完全没有想到,在指导老师心目中,他也是个“小孩儿”。听“小孩儿”说“小孩儿”,感觉会不会怪异?本来他只是想显示自己的成熟,不幸适得其反。
  
  就这个意义而言,美剧《广告狂人》是一部成熟的人写给成熟的人看的电视剧。里面的许多人在应对复杂场面时的行为臻于完美。比如合伙人斯特林。他女儿的婚礼前夕,肯尼迪总统遇刺了,而他的女儿又不许“幼稚的”后妈出席婚礼。情况很复杂,他的原则也很明确:一、因为这个婚礼已经有太多波折,经不起再折腾了,一定得如期举办;二、国难当头,要照顾到来宾的情绪,还得制造欢乐;三、不听话的后妈必须出席;四、不能让前妻和女儿难受。
  
  综上所述,他在婚礼上的致辞如下:“今天的祝酒词会比正常情况简短得多,显然我们心情都不太好。有人能把我太太从厨房里叫出来吗?我要说一些她的好话了。但趁她不在,我想说点我前妻的好话,莫娜,你像一头母狮一样,谢谢你保护你的幼崽不被吃掉。这本来是个伤心的日子,但我们聚在一起,没看电视,在这里见证他们的婚姻。敬新娘新郎,大人们永远都想保护你们,但你们的爱与希望给了我们力量。我向你们保证,如果你们能够安然度过今天,婚姻对你们就是小菜一碟。祝幸福天长地久。”
  
  就我目前的成熟度,面对同样的境况,我还无法比他做得更得体。成熟度是与日俱增的,我希望过几年后,可以超过他。事实上,能正确对待自己昨天的幼稚,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态度。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熟也一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8:25

心理学教授的弟子时间:2014-02-07 作者:未详 点击:205次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录取报考她的研究生时,划掉了得分最高的学生,取了分数略低的第二名。有人问,你是不是徇私舞弊或是屈服于什么压力,才舍高就低?
  
  她说,否。我在进行一项心理追踪研究,或者说是吸取教训。
  
  她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在专业范畴内颇有建树。别人一定要她讲讲录取标准,她缓缓地说,我已经招了多年的研究生,好像一个古老的匠人。我希望我所热爱的学科,在我的学生手里发扬光大。老一辈毕竟要逝去,他们是渐渐黯淡下去的苍蓝。新的一辈一定要兴旺,他们是渐渐苏醒过来的嫩青。但选择什么样的接班人呢?我以前总是挑选那些得分最高、看起来兢兢业业、学习刻苦、埋头苦干、像鸡啄米一样片刻不闲的学生,我想唯有因为热爱,他们才会如此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他们应该是最好的。我在私下里称他们为“苦大仇深型”的学生。
  
  许多年过去了,我有从容的时间,以目为尺,注视他们的脚步,考察他们的历史,以检验当年决定的命中率。
  
  我发现自己错了。在未来的发展中最生龙活虎、最富有潜质并且宠辱不惊成为真正的学科才俊的是那样一种人──他们表面上像狮子一样悠闲,甚至有点漫不经心和懒散。小的成绩并不能鼓励他们,反而让他们藐视般的淡漠。对于导师的指导和批评,往往是矜持而有保留地接受,使得他们看起来不很虚心。多少有些落落寡合,经常得不到众口一词的称赞。失败的时候难得气馁灰心,几乎不需要鼓励;辉煌的时候也显不出异样的高兴,仿佛对成就有天然的免疫力。他们的面部表情总是充满孩子般的好奇,洋溢着一种快乐,我称之为“欢喜型”。
  
  苦大仇深型的学习者,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追求科学知识给自身带来的优裕与好处。一旦达到目的,对于科学本身的挚爱就渐渐蒸发,代之以新的更敏捷的优化生存状态的努力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但作为学业继承者,则不是最好的人选。
  
  欢喜型的学习者,也许一开始他们走得不快,脚力也并不显出格外的矫健,但心中的爱好,犹如不断喷发的天然气,始终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风暴无法将它吹熄。在火光的引导下,欢喜型的人们边玩边走,兴趣盎然地不断攀登,绝不会因路边暂时的风景而停下脚步,直到高远的天际。
  
  心理学教授说,几乎世上所有的事,都可以划分成“苦大仇深型”和“欢喜型”。比如读书,若是为了一个急切的目的而读,待时过境迁,就会与书形同路人。如果真是爱好喜欢,就会永远将书安放枕边,梦中与书相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9:07

不往下比时间:2014-02-07 作者:未详 点击:262次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陈姓书生借寓在寺庙读书。时值溽夏,天气闷热,陈生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简直无法入睡,于是,他赤膊袒胸,睡到大殿外的走廊上,这样就凉爽、舒适多了。他梦见神灵严厉呵责自己,心里很不服,辩解说:“我只不过是睡在走廊上而已,而那些挑担卖东西的人先我之前就睡在了大殿之上!您不责怪他们,反而认为我不敬!”神灵说:“他们可以,你却不可以!你是读书人,难道你不知礼吗!”
  
  纪昀这样评价说:故君子之于世也,可随俗者随,不必苟异;不可随俗者不随,亦不苟同!
  
  人世间形形色色的罪恶无穷数,难道有人作俑在先,我们就可以随恶于后?
页: 2265 2266 2267 2268 2269 2270 2271 2272 2273 2274 [2275] 2276 2277 2278 2279 2280 2281 2282 2283 2284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