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9:34

何鸿燊不赌钱财只赌人才时间:2014-02-07 作者:未详 点击:265次   作为澳门博彩业的龙头老大,何鸿燊曾被对手嘲笑:开赌场的不会赌博。他也曾笑言:人们都称我为“赌王”,其实我并不好赌。除了偶尔打打麻将和下下象棋外,从不上赌桌赌钱的何鸿燊,是如何把他的赌业王国管理得井井有条如日中天呢?那是因为:他把人才当成了一生最大的“赌本”!
  
  管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博彩王国,何鸿燊深知凡事不能事必躬亲,要善于抓大放小,找一个贤明通达、精通业务的“管家”尤为重要。经过再三权衡考察,他锁定了一个人谢肇鸿。谢肇鸿是一个难得的博彩业管理人才,他50年代曾在香港经营夜总会,后到澳门经营赛狗场,把赛狗场搞得有声有色,连港府的一些高官也时常就如何搞好赛马问题请教于他。
  
  但谢肇鸿从来都是自己当老板,自己的生意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如何叫他“屈尊”给别人打工?何鸿燊使出了“杀手锏”,亲自写下聘书送到谢肇鸿府上,据说这是赌王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自写聘书请人。受到大名鼎鼎的赌王如此盛情礼遇,谢肇鸿当时见到何鸿燊比诸葛亮见到三顾茅庐的刘备还要感动,当即欣然赴葡京上任。他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就震动了全球博彩业,也为赌场奠定了长盛不衰的基础,那就是他发明了“泥码输完才算完成交易”的方法,将“赌团”配发的“泥码”统统限定为死码,永远只能投注不能向赌场兑回现金,直到输给赌场,由赌场收回为止。这一“狠招”在澳门赌场首推后,世界各地的赌场都先后效仿。
  
  如此厉害的谢肇鸿长期心甘情愿地为何鸿燊“看家护院”,显然主要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他觉得和赌王之间有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缘分。他自己就一语道出天机:“何先生有眼光,我佩服他看中我。”
  
  何鸿燊多次表示:希望通过发展博彩业,寻求博彩商、政府、社会共赢的局面。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就是在人际关系上要善于造势,在中葡港澳四方之间,编织一张笼罩着各方各派势力人士的关系网。正是凭借这张关系网的“磁场效应”,何鸿燊在用人上不仅能淘到管理精英,还能从政界挖出企业的“金字招牌”,说明何鸿燊既善用“兵”,也善用“将”。
  
  薛民信原是澳府的政务司官员,地位显要。1989年3月,何鸿燊得知他将要辞职的内幕消息后,就私下里频频向其“暗送秋波”。没过几个月,薛民信正式挂靴后,果然就来到澳门旅游娱乐公司,当起何鸿燊的私人顾问。
  
  此时,正值澳门娱乐公司斥资全面收购澳门诚兴银行,薛民信当即表示“支持”。薛民信虽已离职,但仍然是澳督文礼治的法律、财经顾问,同时还代表葡国国家投资参与局从事在澳门的一切业务,在葡国和澳门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仅仅的一句表态,其分量也可想而知。非但如此,薛民信还向何鸿燊表露出对银行管理的兴趣,他拟出一个银行改组方案,将银行股本增加,并把诚兴银行这家小型金融机构改组为一间发展银行。
  
  何鸿燊的成功之处,是他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用了最恰当的人,做了最恰当不过的一件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9:46

只有普林斯顿相信他时间:2014-02-07 作者:未详 点击:206次   1928年,他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电子工程师,母亲是拉丁语教师,日子过得殷实而温馨。
  
  他把心思和精力全部花在功课上,可成绩却很糟糕。到了中学,他的物理和化学成绩频频出现零分。在家长会上,数学老师向他的母亲抱怨,因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题方法。后来这种情况就更加频繁了,有几次在课上,老师演算了整整一黑板的习题,他只用简单的几步就解出来了。但这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反而让他得到一个“怪才”的称号。他变得更孤僻,成天钻进书堆里,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
  
  高中毕业后,他没能顺利考上大学。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毅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就这样,他走进了爱因斯坦等世界级大师云集的数学中心。
  
  大二时,他就分到了一个和物理专业联合的“数学粒子”问题,这个问题尚在起步阶段,没有人愿意接手,但他却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因为他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成功。
  
  从那以后,他把图书馆当做自己的“情人”,把时间全部花在功课上。在同学们的眼里,他是个“学习狂”,他精力过人,每天至少耍工作15个小时,经常一个人偷偷跑到楼道里去看书。
  
  他劳神苦思,浸泡在数学的王国里,思考了许多古怪的事:他担心被征兵入伍而毁了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他梦想成立一个世界政府;他认为《纽约时报》上的每一个字母都隐含着神秘的意义,只有他能够读懂;他有时对着天花板发呆,幻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跟神秘的数学符号有关……生活中的他依然喜欢独来独往,所以别人都认为他是“疯子”。不久后,他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住进医院后,他仍然在想那些数学问题,有时还深夜爬起来在纸上写下一连串数字命题的论题,并不时对着问题痴痴地发笑。
  
  不知情者都以为他的病情很严重,但后来经医院证实,他是一个正常人。只是由于对数学的兴趣太浓厚了,才让那些所谓的“正常人”认为他活在“梦游般”的精神状态中。
  
  出院后,他被普林斯顿大学毅然地留下了,也许在别的地方他会被当成一名疯子,而在普林斯顿这个广纳天才的地方,人们开始认为:他可能是一个天才。
  
  慢慢地人们开始淡忘他,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年沉醉于数学的生活,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数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各大学术报刊上。
  
  直到25年后,也就是1994年,他彻底苏醒,迎来了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他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当这一消息传来,顿时轰动了整个数学界,一些人开始惊叹:“原来他还活着!”
  
  他就是纳什,“纳什均衡”和“纳什程序”的创造者。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他这样说道:“这漫长的25年,在你们看来,我活在不真实的思维里。但我找到了‘数学’这个缺口。当我找到它时,非常兴奋和无比快乐。我顺着它一路爬过来,就获得了今天这枚奖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39:56

那个清晨时间:2014-02-08 作者:未详 点击:228次   那个清晨,上学的孩子
  
  都来不及跟阿爸告别
  
  来不及和老师说声再见
  
  春风把朗朗书声据为己有
  
  孩子啊!孩子!
  
  我轻轻地呼唤,想把你们一一叫醒
  
  却说不出你们的名字
  
  那个清晨,慈祥的阿妈
  
  还在山间地头劳作
  
  温暖的大地,遍地开满格桑花
  
  妈妈啊,您要坚强
  
  废墟里,你手里握着那壶清冽的酥油茶
  
  还保存着春天的余温
  
  那个清晨,诵经的僧侣
  
  还在檀香深处,超度众生
  
  却在此刻,倒在佛前
  
  将这个春天演绎得愈加寒冷
  
  那个清晨,我悲恸的泪水
  
  流遍玉树的每个角落
  
  我的同胞姐妹呵,攥紧双手
  
  在寒冷清晨,将坚强的史诗
  
  进行到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0:07

姚晨的人生姚晨主宰时间:2014-02-08 作者:未详 点击:297次   1993年,14岁的我因为身材比例不错被福建歌舞剧院看中,选拔为舞蹈演员。并公费送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
  
  初到学校,因为浓重的方言我常常受人欺负。每天去食堂打饭,大师傅都会故意为难我,说他们卖的是肉包,不是“漏包”。有次学校举行文艺演出,老师让我做主持,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报幕声:“下面请听女生‘额’重喝×××”。台下立刻哄堂大笑,我对此却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学习舞蹈之余,为了拓宽自己,我又去学习唱歌。大概是我的方言实在让音乐老师都无法忍受,便推荐我跟一个艺术学院的台词老师牛娜订正语言。
  
  初一见面,牛老师很快就喜欢上了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我。她告诉我:“孩子,我不收你的学费。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学,学好了我推荐你去考我们的军艺(解放军艺术学院)。”这句话顿时让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随后的日子只要有空闲我就往牛老师家里跑。数年之后她反复地说,姚晨是她见到学习最用功的孩子。尽管如此,我的方言订正起来依然困难重重。牛老师为此不得不发狠,让我跪在地上读。长期如此的训练,渐渐地,我的普通话变得娴熟自如了。
  
  1997年春季,我顺理成章地参加了艺术院校招考考试,几家艺术院校都是一考上榜。我甚至成为各个艺术院校的争夺对象。
  
  我在紧锣密鼓按部就班复习文化课的同时。还在为另一件事情揪心。这一年,也是我作为舞蹈演员在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期限。按照规定,舞蹈学院毕业我要回福建歌舞剧院工作,他们是不会轻易放我离开的。
  
  就在高考报名结束的前两天,歌舞剧院终于答应放行,前提是姚家必须支付10万元的违约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爸爸便开始四处借钱。跑遍了整个福州。第三天早上是最后的交款期限。爸爸带着一大包的钞票神情疲惫地回来。经过清点,所有的钱凑在一起才6万多块。歌舞剧院此时态度依然强硬,没有钱就没有放行证。为此,我与这一年的高考失之交臂,不得已。我只能重新回到歌舞剧院当了一个不起眼的舞蹈演员。爸爸也在极度焦虑中一夜白头……
  
  剧院的生活对于18岁的我来说完全可以用安逸来形容。静下来的时候,我仍然觉得这不是自己最终想要的生活。远在北京的牛娜老师也时常给我写信,女弦子不可能跳一辈子的舞,与其在小地方没出息地安稳下去,不如破釜沉舟来北京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全新空间……我下定决心再赴北京重新备战艺考。经过两年的缓冲,我已经有能力偿还歌舞剧院的巨额违约金了。而且我决定。假若考试失利的话,我就脱离文艺这一行,跟着爸爸去做一名列车乘务员。
  
  1999年,20岁的我重新来到北京,开始了人生追梦之路。在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时,考题是全体考生共同完成一个名为《舞会》的小品,当时几乎所有考生在听到考题后,一齐涌上舞台翩翩起舞,只有我在大家都上舞台之后才疾步走向舞台的中央,用标准的普通话念出: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来参加这个舞会……我扮演的主持人一下子成为舞台的中心。舞台上所有的演员不得不在我的调度下进行排演。当时台上台下无不为我的聪明与机智喝彩。最后,我如愿地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这时没有人会关注我刚入学时浓重的家乡口音,没有人会想起我的“女生‘额’重唱”,大家都在回味那精彩的主持说辞,并进行不断地传说演绎奉为经典。只有我自己明白,为了这一天,自己的内心经历了几许幽暗阴晦才到今天的大放光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0:28

请在我琴声里逗留两分钟时间:2014-02-09 作者:未详 点击:200次   在法国一个人头攒动的街心花园里,有一个乞讨者,他的名字叫做阿姆。
  
  和其他的乞讨者不同,阿姆乞讨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嘴巴和搪瓷缸,他并不是跪在地上,而是优雅地站着,他从不出声,只是聚精会神地拉着一把小提琴,或是大提琴,他的嘴角微微扬起,像是一把把弯弯的镰刀,很能收获行人的心。
  
  阿姆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穿着燕尾服的,所以,面对这样一位绅士乞讨者,很多人都是愿意慷慨解囊,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施舍阿姆都愿意接受。
  
  一个匆匆从阿姆身边扔下两枚硬币就走的过客,阿姆会立即停下他手中的琴,几个箭步赶上去,提示他,先生你的钱掉了。
  
  一个醉醺醺的酒鬼,从包里掏出一大把钞票,让阿姆为他拉10首曲子,阿姆也是不买他的账的,哪怕他给的钱很多。
  
  阿姆认为,一个匆匆从他身边走过的行人是听不出他琴声的优美,听他的琴声不超过两分钟,就意味着这是在同情和可怜自己,阿姆不需要这样的施舍。而对于一个酒鬼呢,他的神志多少是有些不清醒的,既然喝得烂醉,一定是遇到了难处或伤心事,这类人的钱阿姆也是不要的。
  
  阿姆喜欢这样的人,走到自己身边,静静地闭上眼睛,或者托着腮帮,聚精会神地听自己拉完一曲的人,如果你愿意再听第二首,阿姆当然十分乐意。
  
  当你听完了一首曲子,或是有事要离开了,在阿姆面前的篓子里放上几法郎,阿姆都会对你虔诚地说谢谢,“谢谢您给了我以及我的琴声以尊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0:40

吃相时间:2014-02-09 作者:未详 点击:698次   心无贪念,才懂得品味生活,过踏实的日子
  
  喂猴。猴子吃东西,不会像人那样吃完,更不可能去珍惜。比如猴子抓苹果吃,抓到甜的,吃上几口,就忙着抓下一个。抓不到甜的,吃一口后,就丢了,回头再抓。等到没吃的了,才又捡回刚才丢掉的来吃。
  
  猴子是聪明的,但始终是小聪明。
  
  喂鱼。养鱼人常常在固定的地方把饲料撒下水塘。食物所至,群鱼云集。鱼长大后,养鱼人用不着为抓鱼而费心,只需像往常那样,撒下饲料之后,再把网一撒。一网不尽,也该是八成了。可见,经常有好处的地方,往往是要命的地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1:42

苍蝇的致命伤时间:2014-02-06 作者:未详 点击:213次   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栏目里,有人制作了一个奇特的苍蝇捕捉器。
  
  捕捉器看上去很特别,也很简单。其实它就是一个直径二十厘米椭圆形的玻璃杯,上端封闭,没有出口。下端是一个锥形管连接的入口,底部的口稍大些,直径约5厘米,锥形管向上深入到玻璃杯中心的位置,管口直径约3厘米。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装置难道真能捕捉住无头乱飞的苍蝇吗?观众们都捏着一把汗。
  
  在记者的见证下,发明人把苍蝇捕捉器拿到附近的公路边上,用砖头支起来,底部放一些苍蝇爱吃的饵料。不一会儿,七八只苍蝇飞来,叮在下面的饵料上。吃饱了的苍蝇按飞行习性向上顺着捕捉器的入口飞到玻璃瓶里,在里面向上、向四周乱飞了一通,始终不能出来。
  
  通过观察发现只要进了捕捉器的苍蝇,只知道盲目地向上飞,向四周飞,不知道向下飞,不知道原来的路是安全的路,无一能逃出,它只能在里面困死、累死、饿死。看来这个简单的装置真能捕住苍蝇。
  
  不懂得向下的路是安全的路,在困境中一味地向前,不会原路返回,这是苍蝇的致命伤。
  
  同样,生活中只知道勇往直前不是真正的勇敢。那些懂得适时放低自己,在困境中及时回头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2:00

戏要常带三分生时间:2014-02-06 作者:未详 点击:290次   资深舞者熟极而流,可以闭着眼睛走完整个旅程。可是,“熟极而流”可能是个灾难。
  
  梅兰芳说,戏要常带三分生。他不是说只学到七分就上台,而是全盘掌握之后,仍然要虚心、警觉。当你觉得你会了,演出注定糙。
  
  表演不是呈现编舞家设计的规格,必须是肉身在“当下”的灵。音乐的能量,灯光的扎眼,稻谷打在身上的微痛,对其他舞者的感应……全身细胞通通要打开。观众所得到的恍惚感,来自舞者专注吐纳所牵顿的空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2:19

金钱和热情不易兼得时间:2014-02-06 作者:未详 点击:306次   我在等待一通来自纽约的电话。
  
  当我第一次遇见她时,我正在哈佛商学院读二年级。那时候,她是哈佛大学大四的学生,主修经济学。她有着一头金色的长发,说话轻柔有礼,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邻家女孩。当时,我自愿参加了一个指导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社团。那一整年,我和她大概每隔两个月碰一次面,我会针对如何择业、如何经营人脉以及如何思考职业生涯给她一些择业意见和建议。我们在毕业前见了最后一面,一起喝了红酒,随后就相互道别。我去了旧金山,她去了纽约的高盛证券公司做交易员。我们起初还保持着联络,但是因为各自忙碌着,最近一年已经断了联系。今早意外接到她的电话,她说晚上八点再跟我长聊。
  
  八点钟,电话铃声响起。
  
  闲聊几分钟后,我们开始讨论起正在困扰她的问题。
  
  “我已经到高盛三年了,每件事都还OK。但最近我开始问我自己:盯着电脑荧屏然后执行交易,难道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吗?我一直对时尚很有兴趣,此时是否是我转换产业的机会?”她说。
  
  我提醒她因为她在时尚界完全没有经验,所以如果她选择进军时尚界,那么她的薪水很可能比现在的少了一半。
  
  “会差这么多?”她吃了一惊。
  
  我立刻感觉到了她的犹豫。她已经到了体会“金钱和热情不易兼得”的年纪。每个人人生中的每一次决定都是一种交换,而悲哀的是,在现实世界中,梦想是廉价的,金钱是重要的。
  
  回忆起一周前,我在一个大学做完一场演讲。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举起手向我发问:“为什么我要早早做好毕业后的生涯规划?没人要求我一定要跟随你或周围每个人的脚步去找个工作然后和周围99%行尸走肉的人过一样的生活。如果非要这样,这算是哪门子的人生规划?只要我想,为什么我不可以去当个背包客环游欧洲?我难道不能自由地追寻我的人生梦想?”
  
  一周后。台北。晚上我坐在厨房里的餐桌旁写我的专栏文章。电话铃声响起,是我的一个学妹打来的。
  
  “工作最近没有很顺利,太多复杂的利益,太多灰色地带,我几乎已经忘记为什么最初我选择进这一行。我从十二岁就开始想要这个工作,而令我惊讶的是,我现在问我自己,是否我该转换跑道了?我过去有一半的时间对人生有错误的想象。”她说。
  
  当我们二十岁时,我们问自己:为什么我应该要跟着几百万人的脚步,找一个无聊的生活方式?为什么我不能够逃离这里,背起背包环游世界?为什么我不能做我想要做的事情?
  
  悲哀的事实是,年轻时的这一段不需背负责任地、自私地追寻你自己理想中的人生的时间并不长。迟早,家庭、财务或感情的负担都会追上来。你会被强迫去找一个工作、去上班、去当个无名小卒,就像这世界上其他几十亿的人一样。在现实的生活追上来之前,你能逃多久?你二十岁想要的,不会和二十八岁想要的一样。
  
  当我们二十五岁时,我们问自己:这就是我生活和工作的样子吗?为什么我不能够找一个我深深热爱的同时也会得到不错薪水的工作?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件事情,包括你要追寻你的理想这件事,都存在机会成本。有时候是钱,有时候是家庭,有时候是个人感情。学会接受“无法拥有全部”,便是我们成熟的开始。
  
  当我们二十九岁时,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专长不是我们真正想象的那样好。这时候,还要继续走下去吗?或者,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做出选择的时机?
  
  我一直觉得,我们许多人把二十岁的日子结束在梦想破灭的时候,很悲哀。我们原本带着一身的干劲和热情开始了我们的二十岁,然后渐渐发现我们必须要向现实妥协,并最终认识到:或许过去十年我们的很多想法都是错的。
  
  原本,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特别的,我们的点子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意见是有价值的。可是你逐渐体悟到:我错了。我并不特别,我没有那么独特,而且,如果我明天死去,这个世界不会在意甚至不会有任何感觉。所有我想要改变这世界、改进我的公司甚至整个产业的能量,最终都在繁文缛节或人类自身利益中消散于无形,而这些挫折无可避免地会带给我们新的发现。
  
  有一天,我们甚至会怀疑我们是谁,为什么我们在做现在在做的事,而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唯一能明白的是,毕业纪念册上所写的远大志向已经随着一年年的时光流逝而消逝在风里……
  
  为什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没人告诉我们这些?为什么大人从来不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真相?反之却总是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关于认真念书、进个好学校的那些话?
  
  当你要走过你二十岁的日子时,记得要对这段过程做好准备,不然当你步入了三十岁,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你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
  
  在每个重要选择的交叉路口,请你诚实地面对真实的自己:你是谁?要去往哪里?
  
  当你真正接受自己变成的样子并且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时,家庭、安全感和信心才会随之而来。当我们终于不再那么自私时,人生中最棒的时光才会如约而至。
  
  如果你今年二十岁,请允许我向你未来美好的十年,致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2:30

成为那个人时间:2014-02-06 作者:未详 点击:452次   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该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页: 2266 2267 2268 2269 2270 2271 2272 2273 2274 2275 [2276] 2277 2278 2279 2280 2281 2282 2283 2284 2285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