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2:39

买橘子时间:2014-02-06 作者:未详 点击:367次   巷口有人在卖桶柑,我看了十分欢喜,一口气买了3斤,提回家来。如果不是因为书重,我还想买很多。那时,我刚结婚不久。
  
  桶柑个头小,貌不惊人,但仔细看,其皮色光灿灿的,吃起来则芳醇香甜,是柑橘类里我最喜欢的一种。何况今天我碰上的这批货似乎刚采撷不久,叶子碧绿坚挺,皮色的“金”和叶色的“碧”互相映衬,也算是一种“金碧辉煌”。我提着这一袋“金碧辉煌”回家,心中喜不自胜。
  
  回到家,才愕然发现,公公也买了一袋同样的桶柑。他似乎没有发现我手上的水果,只高高兴兴地对我说:“我今天看到有人在卖这种蜜柑,还不错,我就买了——你知道吗?买这种橘子,要注意,要拣没有梗没有叶的这种来买。你想,梗是多么重啊!如果每个橘子都带梗带叶,买个二三斤,就等于少买了一个橘子,那才划不来。”
  
  我愣了一下,笑笑,没说什么。原因是,我买的每一个橘子都带梗带叶。而且,我又专爱挑叶子极多的那种来买。对我而言,买这橘子一半是为了嘴巴,一半是为眼睛。我爱那些绿叶,我觉得卖柑者把一部分的橘子园也借着那些叶片搬下山来了。买桶柑而附带买叶子,使我这个“台北市人”能稍稍触碰一下那种令人想得发狂的田园梦。
  
  而公公那一代却是从贫穷边缘挣扎出来的,对他来说,如果避开枝叶就可以为家人多争取到一枚橘子,实在是开心之极的事。他把这“买橘秘笈”传授给我,其实是好意地示我以持家之道。公公平日待人其实很宽厚,他在小处扣省,也无非是守着传统的节俭美德。
  
  我知道公公是对的,但我知道我也没有错。
  
  公公只要买橘子,我要的却更多。我如果把我买的那种橘子盛在家中一只精美的竹箩筐里,并放在廊下,就可以变成室内设计的一部分。而这种美的喜悦令人进进出出之际恍然误以为自己在柑橘园收成。对我而言那几片小叶子比花还美,而花极贵,岂容论斤购买?我把我买的叶子当插花看待,便自觉是极占便宜的一种交易。
  
  而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不断碰到“我对他也对”的局面。那一天,我悄悄把自己买的带叶桶柑拎进自己的卧房。对长辈,辩论对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许多年过去了,公公依然用他的方法买无叶橘子。而我,也用我的方法买有叶橘子。他的橘子,我嫌它光秃秃的不好看,但我知道那是出自公公简朴的本性。他的买橘方法和我的一样值得推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2:48

15分钟营救时间:2014-02-06 作者:未详 点击:288次   访问美国时,我们与一次车祸擦肩而过。
  
  那天,我们乘坐的车开上主干道后不久,前方开始堵车,司机也放慢速度准备停下。忽然听到左后方传来刺耳的刹车声,扭头望去,只见一团灰影扬起,一股烟尘迅速右转,眨眼就进入了我的视野。但见一辆银色SUV,翘着半边轮胎斜刺里冲出来。我正惊叹那个司机的车技,就见那车一个趔趄,侧身着地,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连带着车皮撕扯路面的声音向我们的车滑来。
  
  说时迟那时快,好在我们的车还没有完全刹停。看到车右边还有空间,司机赶紧猛打右方向,避开这失控的大家伙。那车横擦过三条车道,越过路肩,底盘撞在公路护栏上,又一声巨响,弹了回来,已是车底朝天,距我们不到5米远。
  
  车祸的全过程我看得清清楚楚,手心发冷,没想到好莱坞大片的惊险镜头居然如此真实地展现在眼前。等这发狂的车翻覆后停住,我才发现后面的车已经全部慢下来让出空间。最近的车辆纷纷靠边停在它的附近,车主们急忙下车跑去救援。
  
  真佩服美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现场没有人呼吁,也没有警察指挥,大家都是自动伸出援手。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围观,大家都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有的打报警电话,有的准备灭火器,有的准备撬车门的工具……好在车门没完全变形,四个彪形大汉齐心协力很快就将受伤的司机抬了出来,两位女士则忙着安慰车后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
  
  3分钟后,天空中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又过了几分钟,警车和救护车也从公路最里侧的应急通道上飞驰而来。救护伤员、勘查现场、拖车、清理道路。不到15分钟,车祸现场就清理干净,道路也恢复了通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2:55

第一等人时间:2014-02-07 作者:未详 点击:535次   躺在床上冥想“第一等人”的境界(如富兰克林见到伏尔泰,胡适见到罗素),的确使我胸怀宏伟,多想想“第一等人”自处与对人的态度,会使我心中长存着第一等念,而把第二等以下的思想、言论与行为全抹去了。
  
  凡是属于“第一等人”的人,他们应付欢乐与不幸的态度几乎都是一样的。老罗斯福总统曾说他每逢遇着困难的问题时,就抬起头来望着挂在墙上的林肯的相片,并且问自己道:“倘若林肯遇到这个问题时,他将怎样做呢?”这是给自己去从取舍的一个好标准,遇事能学得用“第一等人”的观点去看事情,不但是一种伟大的作风,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许多自慰与安静。亚里士多德说:“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不以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从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这是何等恢弘的胸襟与素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3:18

爱因斯坦写给5000年后的信时间:2014-02-07 作者:未详 点击:248次   在1938年埋下的巨大的“时间舱”里,爱因斯坦写给5000年后的一封短信只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这是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为了迎接第二年将举行的纽约世博会所准备的特殊礼物。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他们决定在世博会场馆地下,埋入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
  
  这个穿越时空的礼物,有着铬铜合金制成的外壳,看起来就像一个两米长的巨大的子弹。它里面所装载的,除了那些让当时人们自豪的科学发明和日常用品,还包括一段纪录片、存有超过1000万字文档的微缩胶片,以及三位“对时代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给后代的留言,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
  
  他在信中写道:
  
  “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充满忧虑和恐惧。
  
  这是因为,与那些真正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相比,普通大众的智力水平和道德品格都要低得多。
  
  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应当会怀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来阅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
  
  当时,许多科学发明被应用于军事,转化为更加先进的武器,推动着人们相互的杀戮与争夺。在他看来,当时的社会科技迅猛发展,而人文环境则每况愈下。科学家们所写的“经”,被这些普通人“念歪”了。
  
  此后,科技与人文的矛盾一直没有停息。就在写下这段话的第二年,爱因斯坦又签署了另一封信件,建议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抢在德国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几年后,就是这样两颗凝聚着最新科技的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夺走了几十万平民的生命。
  
  而那个“时间舱”,则一直静静地躺在纽约法拉盛草原-可罗娜公园里。1965年,为了迎接在纽约举行的又一次世博会,一个新的“时间舱”,被埋在了相邻的地方。在这个被命名为“时间舱Ⅱ”的容器里,装入了近20年的新鲜玩意儿,包括信用卡、避孕药、塑料心脏瓣膜,还有一张披头士唱片。不过却再没有科学家们写给后代的留言。
  
  现在,在这座纽约第二大的公园里,人们在宽阔的草地上打球、烧烤、散步,只有一个一人多高的石碑提醒人们,距离地面15米的花岗岩洞穴里,埋藏着人们送往5000年后的礼物。
  
  与72年前相比,如今的人们似乎很容易就能获得爱因斯坦所说的“优越感”。但科学家们所忧虑的社会现实仍然没有变化。人类的杀戮和争夺从未停止,对未来的恐慌也仍然在持续。
  
  如今,埋下一个自己的“时间舱”,已经成为每个世博会主办城市的惯例。70年前,亚特兰大奥格尔索普大学校长雅各布就曾评价说,记录着当代文明的“时间舱”,能够让后人还原我们的生活。
  
  但它的影响显然远不止于此。至少,这封爱因斯坦写给5000年后人们的信,已经被时间的信使带给了每一个人。总有人在读到这些文字时,会停下来想一想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想一想人类社会所缺乏的那些东西。
  
  只是大多数人都顾不上这些。当人们的目光不断聚焦于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人类关于文明的反思,也像“时间舱”里爱因斯坦的那封信一样,被遗忘在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49:32

受苦者的肢体时间:2014-02-03 作者:未详 点击:214次   隔了六十年,用录像带来看当年的卓别林闹剧,依然要流泪,感觉上居然好像是旧片重看。其实此片虽是旧片,我却明明是第一次看啊!
  
  那些眼泪错觉上也像是重流的,仿佛六十年前流过,今日又再流一次。但六十年前我根本不存在啊!
  
  感谢默片,如果电影一开头就能克服技术上的种种困难,演出今天这种有声电影,我们就没有卓别林这个人了,这损失真不知有多么大呢!
  
  因为唐朝没有飞机,所以才有唐三藏一步一步行过万里去取经的故事。
  
  因为秦朝没有电脑,伏生便把经书输入自己心中,那最深最安全的资料库。
  
  因为没有语言,默片便用肢体为警句,不断用肢体来摧挫敲打我们迟钝的心。
  
  古希腊的剧场和中国剧场有一件事很类似,两者的戏基本上都是演给神明看的。人看戏,算是沾光。希腊人因而不容舞台上有血腥场面,剧情中如果有人要悬梁上吊或自剜双目,可以,但一律安排在后台,观众只能靠报信人的口头叙述来知情。中国舞台尺度比较宽,中国神明似乎并不反对看杀人场面,但所有杀人的动作都虚晃一招,点到为止。平剧里被杀的人只需把头一偏,自行走到后台了事。
  
  然而电影来了,影片把人的生活纤毫毕露地展现出来。电影院恍若入夜后的岩穴,伸手不见五指。在这里,人人都恢复为一个单独的原始人,去单独听人述说一则族人的传奇,看人不再是庙宇举行宗教节庆演出之际“万头攒动”中的“观众之一”。他是被“人工夜幕”的黑暗紧紧裹住的单独的自己。
  
  卓别林在这时候出现,幽黑的剧院中,他让我们的眼睛清清楚楚看到受苦者的肢体。以前舞台上不要给我们看的受苦细节,他竟拿来给我们看了。例如好端端坐着,却因地板太烂,椅腿陷进去,他跌得鼻青脸肿。例如站在大工厂的机器前,他把自己卡进机带里去,只好跟着电力运转。又例如他重复做着上螺丝钉的动作,下了班两手仍然惯性地扭动不止。又例如在军队里,他一副“活老百姓”相,班长每教他“向后转”,他总把两腿扭成一根麻花,而“向后转”的动作却无法完成。
  
  他在受苦,他的肢体在人世间遭尽折磨。没有语言、没有修辞,只有一个愣愣的小人物顶在那里,顶在那里用他的肢体——那是他仅有的资产,因为金钱和智慧显然他都不拥有——受苦受难。看卓别林,我们一面笑,一面流泪,因为我们都蓦然想起另一个同样也在受苦的人,另外那个受苦者的屈辱和辛酸,你猜对了,就是那个叫“我”的受苦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50:20

不要去南极时间:2014-02-03 作者:未详 点击:296次   梁家辉的梦想是去三极:北极、南极和珠峰。2005年12月6日,梁家辉与香港探险家李乐诗等人奔赴南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环保考察。最终,此次考察活动非常成功,梁家辉也成为了第一个抵达南极大陆的亚洲艺人。在南极考察期间,梁家辉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视频。然而他回来之后,却将它们统统删除了,并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去南极。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前夕,梁家辉接受了腾讯娱乐记者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专访,他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原委:
  
  “我在南极看到一个日本人租了一架直升飞机,拿着他的威士忌,降落在一块很大的浮冰上,浮冰上的冰块是蓝色的。南极的冰雪层层堆积,密度最高时它折射的光线就是蓝色,非常漂亮。后来,这个日本人居然敲冰块用来喝威士忌,和其他人分享,他自己还拍了短片。我当时就想,为什么要这样子,把所有的东西破坏掉,就为了自己一时之快。人类去南极,对那里的环境破坏太大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50:30

至少再活6天时间:2014-02-04 作者:未详 点击:205次   人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获得了这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弥足珍贵。对这宝贵的生命是立足于养它,还是立足于用它?
  
  对于这个问题,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用他的一生,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一次,巴尔扎克心脏病大发作,问医生:“我还能活半年吗?”医生摇摇头。“至少6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卷校订一下。”医生的回答是:“你还是马上写遗嘱吧。”面对无情的病魔,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把医生认为6天都没有的“弥留期”,延长了20多年。他曾在他的手杖上刻上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当他离开人世时,留下了由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我们从巴尔扎克身上看到了人的生命潜力的巨大,也看到了用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胡适在上世纪40年代,曾写过一首诗:“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岁,我活百五十。”
  
  胡适的诗脱胎于明代的徐文长,徐诗云:“无事此游戏,一日当三日,我活七十岁,便是二百一。”
  
  徐文长的诗又源自宋代的苏东坡,苏诗云:“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人活七十岁,我活百四十。”
  
  三位文豪都是重视生命质量的高手,他们用充实生命内涵来延长生命的时间,他们或工作,或游戏,或静坐,都在积极用好生命上下工夫。因而他们都著作等身,青史留名。哲人说得好:“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50:48

淡妆去应聘时间:2014-02-05 作者:未详 点击:324次   大学毕业后,我积极地投入到应聘队伍中去。每次应聘,都满怀壮志而去,结果一样的铩羽而归。找工作好难,我有了怀才不遇的感觉。
  
  这天朋友来看我,我正巧从一家公司落败归来。朋友盯着我:“你就是这身打扮去应聘的吗?”我点点头。她却摇摇头说:“我知道你每次都失败的原因了。”“为什么呢?”朋友若有所思地说:“学识有了,就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一身运动装,不修饰,不打扮,傻里傻气的就去应聘,哪家单位肯用呢?”
  
  我笑着说:“你什么时候变成了‘外貌协会’了?”朋友刚想解释,却被我固执地打断了。一直以来,我是信奉素面朝天的,自然美不好吗?我相信,一个人的魅力是由内及外散发出来的。
  
  可是,一次应聘经历真的印证了朋友“外貌协会”的观点。那天,到最后环节,只剩下我和另一名女生。应该说我们的水平旗鼓相当,可主考官偏偏只围着那位美女提问,而把我冷落一旁,结果可想而知。
  
  这次我是真的伤心了,找来朋友倾诉。她先知先觉:“如果你能力比人家强,可能会用你,可如果你们水平相当,肯定要她了。”朋友接着说,“其实,重要的不是外貌,而是态度。去应聘,如果你穿着随便,也会给人一种很随便的感觉,让人觉得你对这个工作是无所谓的,也许是顺路来试试而已。面试是一件严肃的事,至少要化个淡妆,穿上正规的职业装再去。适当的修饰打扮,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也让别人觉得你是重视和珍惜这个工作机会的。”
  
  朋友问我:“如果两个人水平相当,站在你的立场来看,你是要一个顺路过来应聘的,还是要一个特意来应聘,真心想要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呢?”我若有所悟。
  
  诚然,一个人内在美才是真的美,但是第一印象也是很重要的。人与人的交往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只有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才可以争取到展示内心的机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50:58

10秒钟能做什么时间:2014-02-05 作者:未详 点击:546次   他是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主要负责报时和节目介绍。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让他觉得索然无味,而这枯燥的工作,他一天要重复好几次。更为糟糕的还不止这些,工作中的不顺心直接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而糟糕的生活质量又反过来干扰着他的工作状态。
  
  他陷入了恶性循环。
  
  在他的潜意识中,工作不好是他做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经过长时间的煎熬,他挺不住了,他不想自己的青春就这样浪费,他不甘心自己的年华就这样虚度。他想到了辞职。但是,辞职之后自己能去干什么呢?再说,这是一份多少人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工作啊。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每次节目直播前的10秒钟是供他调节状态的时间,而这10秒钟的时间,他总是呆呆地站在那里,静听着导演倒计时的声音。
  
  何不改变一下呢?于是,他开始利用起这短短的10秒钟来发现身边的快乐:哈!昨天的球赛简直精彩极了;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下班后约上心爱的姑娘一起喝杯咖啡,多么美妙;明天就该轮休了,我要好好支配这难得的时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真的有了质的改变。面对冰冷的镜头,自己的微笑早已不再机械;遇到同事,自己的双手也不再僵硬。就连自己最讨厌的这份工作,现在看来,他都认为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是自己获得幸福的最根本的源泉。
  
  他就是美国最著名的音乐节目主持人之一——莱斯·布朗。
  
  10秒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川剧大师10秒钟可以变脸10余张;飞人可以在短短的10秒钟内跑出百米的距离;世界上打字最快的人,10秒钟可以敲击134个键……然而,这些都是我们常人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们也有属于我们的10秒钟啊:10秒钟,我们可以对着镜子自信一笑;10秒钟,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衣服是否平整,鞋子是否洁净;10秒钟,我们可以说一句让自己一天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的话语……
  
  还等什么呢?抓住属于你自己的10秒钟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3 10:51:08

别人眼里的我们最幸福时间:2014-02-05 作者:未详 点击:368次   有一天,与女友坐在一起喝茶,聊起彼此这几年的生活。聊着聊着,女友不无羡慕地说:你真幸福!
  
  不会吧?居然还有人羡慕我?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生活特别不满意并充满了抱怨: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有的读研进了院校当教授,有的出国留学成了香喷喷的女“海龟”,而我,还在一家国企上班,每个月拿着一两千元的工资;一起出嫁的女友,人家老公有的当了高官,有的做了老板,锦衣玉食的,而我的老公只是个普通公务员,过着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还有,儿子的成绩不够优秀,婆婆的身体又不好……
  
  然而,女友羡慕的理由竟然是:你的薪水虽然不高,但工作却是难得的清闲。因为没有压力,所以从来就没有尝过多数女人无法忍受的失眠之苦,身体才这么健康,气色才这么好;你的老公虽然没有出人头地,但顾家念家,你从来就不用操心家事,也不用害怕别的女人跟你分享一个男人;你儿子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但开朗活泼,又懂得孝顺;你婆婆虽然身体有点小毛病,但起码她老人家还健在,还把你当女儿疼……
  
  我认真审视女友说话时的表情,发现她很真诚,没有丝毫的敷衍恭维之意。仔细一想,她说的也不无道理。原来自己真的拥有如此之多,可是,我为什么一直就不知道呢?
  
  原来,发现幸福也是需要有一定距离的。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握在手心里的东西,眼睛却贪婪地盯着别人拥有的。因此,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便悄悄隐遁,再也没有机会凝聚成幸福的涓涓细流了。
  
  在幸福面前,每个人都生就一双近视眼。不如跳出一米之外,借别人的眼光看自己,这样才能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幸福的人。
页: 2267 2268 2269 2270 2271 2272 2273 2274 2275 2276 [2277] 2278 2279 2280 2281 2282 2283 2284 2285 228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