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5:02

经济萧条时期,我和父母、外婆、姨妈和舅父挤在一座房子里。当时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勉强维持着。我当然理解那年收到的生日礼物为什么少得可怜,但心里仍免不了有些失望,直到祖母递给我一只大礼盒。
  会不会是我梦寐以求的新连衣裙?我满怀期待地打开盒子——哦,仅仅是袜子而已。不过我发现不止一双。盒子里有两层,不,是三层袜子。我一下子拥有了12双袜子!“生日快乐,乔安!”外婆冲我眨眨眼,意味深长地说:“从今天起,每个早晨都有很多袜子供你选择。亲爱的,一个有选择的人就是一个富有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5:13

  









秋天,有修行的弟子问禅师:“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现象中了悟人生的真实?”
  师答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有人请教大龙禅师:“有形的东西一定会消失,世上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吗?”
  大龙禅师回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多么美妙的一幅山水画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5:22

一个帝国必然有没落的一日,问题是什么时候,触发的是什么原因。
  还记得泛美航空公司吗?一个蓝色的旅行袋,白色的地球徽记,飞行学员最爱用的书包……泛美是一个梦想。
  1988年12月,一架泛美的客机载着20多位乘客由法兰克福经伦敦飞往纽约。飞到苏格兰一个叫洛克比的上空,飞机从雷达消失。机舱里一个炸弹爆炸,飞机被炸毁。品牌的名字从此蒙上悲剧的阴影。
  此后三年,泛美的航班八成都是全空的。无奈。1991年,泛美航空公司破产。
  泛美公司不是没有危机管理,灾难之后,泛美加强了保安。但因为泛美历史悠久,战前就是第一家飞跃大西洋到达五洲的航空公司,是美国的天上帝国。在航空史上,泛美有很骄人的安全记录,泛美是“天神”,公众不容许“天神”有瑕疵。
  对于一个庸人,人们本来没有期望,庸人犯了千百次错,都可以得到原谅。但是真正的精英,却不可以担当偶尔一次的闪失。一个完美主义者没有第二次机会。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是平庸人的自欺的借口。
  机会只有一次,稍纵即不会再回来,就像泛美航空公司一样。
  对待强者,世界有时特别吝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5:33

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小故事,一直盘桓在我脑海里。主角既非俊男亦非美女,它只是一只螳螂。
  故事发生在瑞芳火车站,时间是夏日的午后。等车是无聊的事,尤其是一个办完公事的老男人,这老男人一辈子都在机关办公,他必须在清冷的月台上等40分钟的车。他无聊到被一只铁轨上的螳螂吸引住视线,这只螳螂好像比他更无聊。大热天的午后,铁轨热得都快冒烟了,他仿佛看到螳螂每动一只脚就像被烫到了似的又缩了一下,用踮着脚尖的姿势在爬行。他觉得它既笨又可笑,铁道对一只螳螂而言简直是沙漠,这里不会有它的食物或同伴,而且如果在一只螳螂的死亡证明上写着“被火车撞死”会不会太可笑了,或者写着“笨死的”会更恰当。他注意到月台的角落有一把扫帚,他想他或许应该用扫帚把它拨离铁轨,因为他看得到它看不到的危险——远处来了一列火车,正行驶在螳螂的轨道上。或者应该说螳螂正走在火车的轨道上。不管怎么说,反正螳螂就快没命了,除非……
  他突然觉得自己像上帝、宙斯或是什么神、什么仙,在那一瞬间他甚至为了自己没有明确虔诚的信仰而懊恼,不然他现在就可以很明确地说出到底他现在像是哪个“最高决定者”。它的危险只有他看见了,并且也只有他可以救它。他和一把扫帚可以决定一个生命的存续与否,螳螂仍旧傻傻地在铁轨上前进。
  可恶的是他竟然思考到失神,等到火车扬起的风吹到他时才回过神。他想,完了!他错过他一生中也算是重大的抉择,他开始后悔。他吸了一口气把视线放回原处,看到笨螳螂正笨拙地爬回铁轨上。原来火车卷起的风把它吹落在铁轨下,火车过了,风又停了,那笨家伙竟然又爬上来。突然那个“最高层级的神仙”又跌回人间,发现这一切除了自己的想象外,对螳螂而言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也可能这是它天天玩上好几回的游戏。至于螳螂为什么会在这里?或许螳螂也正在问,那你为什么也在这里?他说那个午后对他冲击很大。
  后来他常会不经意地想着: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体积、脑容量、智商、年龄、权力甚或是宗教的修持?大就等于无所不能,小就是卑微而无可奈何,必须任由环境或是命运的摆布吗?如果当时他果真用扫帚拨了它一下,却让螳螂伤了一只胳臂,折断了一只翅膀,因而莫名其妙地残废,不知道螳螂会不会恨那把扫帚一辈子。而他却沾沾自喜认为做了一件善事,要不是他救了它,它早就被火车压死了。就像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说:“我这是为了你好。”但是在“没有绝对”的生命轨迹里是否真是如此呢?我听了这故事整整一年了,那一幕依然生动地存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5:44

我有一个朋友,是外地人。一个月两个月就来一次电话。我问你在哪儿,他说在你家楼下,你有空没空?不速而至,偏偏有礼貌,我不见他也没了办法。
  他的脸长,颧骨高,原本是强项角色,却一身的橡皮,你夸他,损他,甚至骂他,他都是笑。这样的好脾气像清澈见底的湖水,你一走进去,它就把你淹了。
  我的缺点是太爱吃茶,每年春天,清明未到,他就把茶送来,大致五斤至十斤。给他钱。他是不收的,只要字,一斤茶一个字,而且是单纸上写单字。我把这些茶装在专门的冰箱里,招待天南海北的客人,没有不称道的。这时候,我就觉得我是不是给他写的字少了?
  到了冬天,他就穿着那件宽大的皮夹克来了,皮夹克总是拉着拉链。从里边掏出一张拓片给我显摆。我要的时候,他偏不给,我已经不要了,他却说送你吧,还有同样的一张。你在上边题个款吧。我题过了,他又从皮夹克里掏出一张,比前一张更好,我便写一幅字要换,才换了,他又从皮夹克里掏出一张。我突然把他抱住,拉开了拉链,里边竟还有三四张,一张比一张精彩。接下来倒是我写好字去央求他了。整个一响,我愉快地和他争闹,待他走了,就大觉后悔,我的字是很能变做钱 的。却成了一头牛。被他一小勺一小勺巧妙着吃了。
  有一日与一帮书画家闲聊,说起了他,大家竟与他熟,都如此的被他打劫了许多书画,骂道:这贼东西!却又说:他几时来啊,有一月半不见!
  我去过他家一次,要瞧瞧他一共收藏了多少古董字画,但他家里仅有可怜的几张。问他是不是做字画买卖,他老婆抱怨不停:他若能存一万元,我就烧高香了!他就是千辛万苦地采买茶叶和收集本地一些碑刻与画像拓片到西安的书画家那里嘻嘻哈哈地换取书画,又慷慷慨慨地分送给另一些朋友、同志。他生活需要钱却不为钱所累,他酷爱字画亦不做字画之奴,他是真正的字画爱好者和收藏者。
  真正的爱好者和收藏者是不把所爱之物和藏品藏于家中而藏于眼中,凡是收藏文物古董的其实都是被文物古董所收藏。人活着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朋友被朋友们骂着又爱着,是因为这个朋友的真诚和有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5:55

在世界登山运动史上。被称为登山“皇帝”的梅斯纳尔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壮举。他登临了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惟一一个真正单人,不携带氧气设备,在季风后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
  外人看来。梅斯纳尔每一次攀登,都是危机四伏的“死亡之旅”。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上,人类的生理机能将会发生紊乱,继续向上攀登,大多数普通的登山者会因为空气稀薄而死亡。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梅斯纳尔不借助任何设备。把那些神秘莫测、险象环生的世界高峰轻松地踩在脚下。
  在梅斯纳尔之前。那些登临高峰的人们,无一例外携带一套又一套繁重的登山绳索和氧气瓶之类。并逐步建立高山营地,借助众多身强力壮的当地向导。但是在梅斯纳尔的登山生涯中,他依靠的仅仅是自己。由此,人们又不无疑问,梅斯纳尔何以能够依靠的仅仅是自己?
  梅斯纳尔和他登山的方式。令登山爱好者们着迷。是不是梅斯纳尔独赋异禀?瑞士医生奥斯瓦尔多·奥尔兹通过测试认为:“与一般登山者相比较。梅斯纳尔的生理机能并没有任何超常之处。”
  无数人从不同的角度探寻着梅斯纳尔成功的秘诀。最终还是梅斯纳尔自己揭开了谜底。梅斯纳尔的秘密就是:从低处开始。一般的登山运动者。目标选定之后,为了保存体力,都会选择乘直升机抵达山前的最后一个小镇,成与败的关键恰恰在此。直接乘直升机抵达大本营对于身体的调节是不利的,这种看似直达目的地的方式,忽略了身体机能与环境磨合的契机。与此相反,梅斯纳尔坚持徒步到大本营,从低处就开始调节身体,调节呼吸的节奏来应对空气密度的改变。选择低处作为出发点,正是梅斯纳尔独特的经验和智慧。
  从低处开始,是登高必不可少的环节。注重,抑或忽略,将成为成功与否的推手或瓶颈。从低处开始。不仅仅是规则,更重要的是心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6:06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雕饰着猛兽。他做成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鬼斧神工。
  鲁侯召见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记名声了。到第七天的时候,达到忘我之境,我可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曲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型的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木匠斋戒七天,其实是穿越了三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忘记荣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更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6:47

无论是懒惰者还是勤勉者,往往都能养好金鱼。勤勉者可以每天换水,懒惰者尽可一月一换。只是如果突然改变换水习惯,变一天为一月,或一月为一天,则金鱼都会莫名其妙地暴亡。勤勉者据此得出的经验是,金鱼必须一天一换水;而懒惰者的深刻体会却完全相反,金鱼只能一月一换水。 
  金鱼必须换水,又必须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必须改变,固守是危险的;传统必须承袭,撕裂同样是危险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6:59

非洲红脸猴在夜晚睡觉的时候,总愿意躲藏在长满尖刺的灌木丛里。红脸猴的天敌都是很怕刺怕扎的,而这种特殊的灌木丛,枝条上长满了又尖又硬的树刺,睡在里面相对安全了许多。为此,许多人都为红脸猴的聪明叫绝,认为红脸猴是动物中最会利用自然条件的防御高手。
  只有一直在非洲跟踪红脸猴的专家才知道,红脸猴的这一聪明做法,既防御了敌人,又伤害了自己。因为非洲丛林里的灌木,枝杈上的刺又尖又硬,狮子和野狗等猛兽固然很怕被扎伤,但躲在里面睡觉的红脸猴一不小心,同样会被这些尖刺扎伤。实际情况是,伤到自己的概率竟然大于保护自己的概率。
  更危险的是,一旦饥饿中的狮子或野狗不管不顾,形成围剿,堵住灌木丛的出口,红脸猴的这一保护性选择,立刻就会成为自己的陷阱,必死无疑。
  从另一个角度讲,非洲红脸猴只认识了事物的一面,而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另一面:带刺的灌木丛对自己同样是一种危害。
  加拿大山地秃鹰为了使自己的后代不被敌人侵犯,巢穴是用一种带刺的又尖又硬的荆棘修筑的。为了找到这种又尖又硬的荆棘,加拿大秃鹰会飞行一百多公里,专门找那些带有尖刺的荆棘来搭建自己的窝巢。
  从表面上看,加拿大秃鹰的巢穴,就像一个长满了尖刺的绣球,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敌,对这样的巢穴都会望而却步,无人敢来侵犯,因此秃鹰的幼崽不会被天敌吃掉的。为了使后代住得安逸,加拿大秃鹰会在窝里铺上软草、棉花和羽毛,以防止幼崽被尖刺扎伤。
  只是,加拿大秃鹰的巢穴是建筑在海边的岩石上的,巢穴在又高又陡的崖壁上,七八级以上的海风隔三差五就会光顾一次。每次大风降临,秃鹰巢穴里的软草、棉花、羽毛,十有八九会被大风吹掉,幼崽只能躺在光秃秃的硬刺上,三只会有两只被硬刺刺伤,甚至丧命。因此,加拿大秃鹰的幼崽成活率一直不高。带刺的巢穴不但防范了敌人,也伤害了自己。
  而加拿大秃鹰却始终不能明白这一点,它们已经习惯了如此建造巢穴,一年又一年,多少年来,它们都是以如此的牺牲来换得所谓的安宁的。
  紫斑鱼是海洋动物里最为漂亮的一种鱼,它的浑身布满了五光十色的颜色,阳光一照,闪闪发光。如此美丽的紫斑鱼,全身却长满了针状的尖刺,大小类似酸枣刺,又尖又硬,刺上带有一种毒素,这是紫斑鱼用来攻击其他鱼类的武器,不管什么样的海底动物,一旦被紫斑鱼的尖刺刺中,则无一生还。紫斑鱼是海底世界中浑身长满尖刺的动物代表,且毒性极大。
  紫斑鱼在每次攻击其他鱼类时,都要先愤怒起来,以分泌出有效的毒素,也只有愤怒,才能使它身上的毒刺坚硬起来。因此,紫斑鱼的情绪越激烈,身体上的尖刺也就越坚硬,而越坚硬,它就会越愤怒。而愤怒的情绪总是先要伤害到自己。所以越愤怒,紫斑鱼也就越被自己所伤害。
  因此,紫斑鱼大都寿命短暂,一条紫斑鱼在通常情况下能活七八年,而实际上的紫斑鱼还活不到两年。紫斑鱼是死于自己的愤怒,死于自己的“内伤”。
  世界上还有许多这样的动物,他们无论是防范,还是进攻,总是先要利用自己的负面情绪才能达到攻击的目的,而负面的情绪总是对自己不利的,也就是说,紫斑鱼总是在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这正像世界上的一些普遍道理:你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必然先要伤害到你自己。这种颠扑不破的真理,适用于非洲红脸猴,适用于加拿大秃鹰,适用于海底的紫斑鱼,也适用于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灵,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27:10

乔风一不留神就出了名。
  我和乔风曾住在同一条街上,那是一条上了年纪的街,横卧在大桥下,被人们蔑视地称为“城外”,是个没人瞧得起的角落。我和乔风是从小一块儿玩大的,小时候不觉得,长大后我们才知道,住在这里的都是些没出息的人。后来,我出息了一点,搬城里去了,乔风还一直住在大桥下面。
  一天,一封不同寻常的信件寄到了市文化局,乔风的画作在全国得了金奖,原来大桥下那一湾浅水里竟藏着一条大鱼。乔风就是这么成名的。
  乔风的出名不是偶然的,他从小就喜欢画画,那时他买不起画笔,就用柳枝作笔,以沙滩作纸,像童话故事里的神笔马良,乔风说他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
  乔风长大了,画家的愿望还只是一个梦,只是在家门口摆了一个画摊给人画脸为生;我们家乡人通常情况下,把画肖像称作画脸,这样说或许更直接,更朴实。
  是一幅画脸作品让他一举成名的,画的名字叫“下岗工人”。大桥下别的不多,下岗工人伸手一抓就能抓住一大把,乔风通常也以他们入画,随便逮住一个人都能做他的画脸模特。
  乔风有一种寻常人不曾有的本领,他不需要模特在他面前久坐,只要瞄上一眼,模特的脸便定格在他的脑子中。他每天坐在门前,望着过路的街坊,这个人走过去,回来时他便交给人家一张画,那人一看,这不是自己吗。看画人看着画中的自己,竟落下泪来。这事传开了,就有人惊奇。有人路过就说:“老乔,给我画张脸。”乔风应一声,再回去的时候,这张脸就画好了,神形兼备。那人一激动,就给一些钱。乔风灵机一动就摆了个小摊,天天坐在门口给人家画脸,挣一些生活费。谁想一个给人画脸的画匠,也能像明星一样走红了呢?
  乔风得奖了,报纸、电台都找到了他,做了专门采访。上门求画的人也多了。渐渐地,人们求画不仅仅是一种欣赏,而是想验证自己的内心。人们开始喊他乔大师。
  乔风的故事惊动了许多带长字坐车的,纷纷登门求画。张君就是典型的一位。张君身居要职,喜欢到处留影签名,听说乔风画脸画得十分传神,就很动心,张君认为自己应该有一张完美传神的脸。
  某日张君就坐着小车到了大桥下。乔风从没有给这么大的官画过脸,尤其是眼前这张脸难以揣摩,实难入画。可又不敢推辞,心想,只能如此这般了。
  张君来取画,拿到画就怔住了,因为这画没画脸,只画了一个后脑勺。
  “知道唐伯虎吧?他最出名的一张仕女图就是那张只有背影的,被评为绝世美女。这画脸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不画脸。”乔风如是解释。
  张君恍然大悟地“噢”了一声,连说几个“好”,随手从包里抽出一沓钞票甩给了乔风,满意地离去。
  乔风出名之后还住在那条破街上,他每天还是给人画脸,画张三像张三,画李四像李四,画得依然栩栩如生。但凡有张君之类的人物来求画,就画一个后脑勺给他。
  我不解,就问乔风。
  乔风答:“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好记。当官的神态难捉摸,我脑子里存不住,当然就只有画一个后脑勺应付啦。”
  乔风虽这么说,但我觉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就笑,我的朋友乔风也笑,且一脸的狡黠。      
页: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