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3:27

有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

  大师回答说:“至少十年。”
  少年说:“十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师回答说:“20年。”
  少年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
  大师回答说:“30年。”
  少年灰心了,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我每次说更加努力,你反而告诉我需要更长的时间呢?"
  大师说:“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去寻找道路了。”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是说美国一个叫瓦伦达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之前,不停地向他妻子说:“这次太重要了,千万不能失败。”结果,瓦伦达在那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只顾着朝目标奔去,反而会减缓成功的步伐,甚至离成功越来越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3:53

有个穷人,一连吃了三个烧饼,摸摸肚子,舒坦地说:“终于吃饱了。”烧饼们在肚子里听见了,都说自己功劳大。第一个说:“我打了个好基础。”第二个说:“我承上启下最重要。”第三个说:“还是靠我最后解决问题。”它仨嘀嘀咕咕,争论不休。穷人说:“别吵啦。吵得我肚子又咕咕叫了。”
 
  也是这个穷人,穿着破裤子上街被人取笑了。他气呼呼地说:“穿了三条裤子怎么还露了腚?”一条破裤子辩解说:“虽然我身上有窟窿,但只要它俩把好关,你主人就不会受屈辱了。”另两条裤子不服,也说出一番跟它一样的道理来。三条裤子越是大声嚷嚷地替自己开脱,破洞裂得越大。
 
  其实,每个烧饼只不过尽了各自的义务,何必邀功?而每条裤子本没有尽到本责,怎能诿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4:07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后来,两个孩子上了中学,他们依然是好朋友。一次,沿着冰封的湖畔散步,那个叫图德的孩子突然说:“还记得咱们从家里偷东西出来吃的事吗?”另一个孩子说:“当然记得,只可惜剩下的食物都坏掉了!”图德指着湖面问:“看见那些冰了吗?”“这里的冬天到处都是冰,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图德兴奋地说:“为什么不把这些冰收集起来,运到炎热的加勒比海的一些港口去销售呢?”那个孩子嘲笑他说:“别傻了,冰到了那里早化成水了!”可图德的目光依然注视着湖面上的冰。
 
  几年后,也就是1806年,21岁的图德再次找到当年的朋友,想让他和自己一起走卖冰的生意,可朋友再次拒绝了他,并劝他别异想天开。后来,在别人的资助下,图德花了一万美元将130吨冰用船运往酷热的马堤尼克岛。
 
  此后,图德在15年的时间里,把冰的生意做成了世界行业,在船所能到达的地方,造成了人们对冰镇饮料、冰藏水果和冷藏肉类的需求。
  到了1858年,图德把15万吨冰先后装上了380条大船运往美国、中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图德也因此成为世界冰王和亿万富翁。图德的做法给科学家们以启发,终于引出了冰箱的问世。当年那个朋友却依然过着普通的生活,他没想到,那些被他忽视的冰,会成就一个人的梦想。
  
  天才与常人的区别也许就在于一双眼睛和一颗心。对于一些事物,有些人只能看到表面,想到当前,而有些人却能看到内涵,想到以后。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灵,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机会,相信你一定会迎来成功的曙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4:17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几只小老鼠因贪吃粮囤边上的米粒,被混杂在米粒里的老鼠药毒死了。那只为丧子而痛苦万分的母老鼠一不经意,被掉在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回它多了个心眼,先用舌头轻轻舔了舔表层的米粒,静静地等着。过了一段时间,母老鼠发现自己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痛,于是便放心地大吃一顿。以后的日子便是吃了睡,睡了吃。有时它也在想,吃饱了,福享了,跳出去算了。但它一看到这么好的白米,再到哪儿去找啊?于是又想,再吃一天,明天就出去。母老鼠就这样一天天地宽慰着自己。直到有一天,米没了,缸见了底,它才发现这样的高度是怎样也跳不出去了,更要命的是这时它已经大腹便便,没有了弹跳能力。最后,这只母老鼠被困死在缸里。
  对于老鼠来讲,这大半缸米是极其具有诱惑力的。它掉进缸里,本可以跳出来,保全性命;而呆在里面,多吃一口,就离缸沿越远,就更接近死亡。还可作这样的假设,如果在米里真的放了灭鼠药,这只被吓怕的母鼠舔后发觉,它也许会立即从缸里跳出来。而它却正是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既没有震慑力,又一再贪吃的情况下,搭上了卿卿性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4:27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等天凉了,”师傅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傅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傅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没关系,草籽本来就多准备了,吃不完,”师傅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半夜一场大雨,弟子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傅正在打坐,眼皮抬都没抬,“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之院角也泛出绿意,弟子高兴得直拍手。师傅站在禅房前,点点头:“随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4:37

南北两美人相隔遥远,二人都想相互一见,目睹对方姿色。 
  一日,两美人终于见了面。
  南美人见北美人丰满美丽,北美人见南美人苗条清秀。
  双方见罢,各回南北。
  南美人暗道:“北美人所以美,美在丰满,我如果取长补短,增加肥胖,必然十全十美了。”
  北美人暗道:“南美人 
  所以美,美在苗条,我应该取长补短,即日减肥,必然十全十美了。”
  数年后,南北两美人皆得所愿,自以为十全十美。但众人见了,都叹息两美人丑得可惜。
  有时候,别人的长处也能破坏自己的长处,因而“取长”也要慎而又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4:49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
  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
  “味道如何?”大师问。
  “苦。”弟子龇牙咧嘴地吐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放进附近的湖里。
  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一尝。
  大师问道:“有什么味道?"
  “很新鲜。”弟子答道。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年轻人答道。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5:00

有一位学僧对无德禅师说道:“禅师!在您座下参学,我感到够用了,现在想跟您告假,我想去行脚云游了。”                     
  “是什么够了呢?"
  “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在你走之前,去装一盆 石子来谈话吧!”   
  
  学僧依照无德禅师的话,把一大盆石子端上来。

  禅师问道:“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学僧答道:“满了。” 

  禅师随手抓了好几把沙子,掺入盆里,沙,还没有溢出来。
  禅师问道:“满了?”
  “满了!”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盆里,还没有溢出。

  禅师再问他说:“满了吗?”

  “满了!”
  禅师顺手又再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禅师又问。
  学僧顿悟,沉默不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5:12

这又是一个国王的故事。
  这个国王很喜欢自己的孩子。他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是元旦出生的,王子很满意有这么一个普天同庆的生日。女儿呢,是五月五日生的,公主很遗憾自己的生日竟是这般平淡无奇。由于女儿在父亲耳边抱怨得多了,国王就下令:把每年的五月五日定为节日,一个不比元旦逊色,叫做“双五节”的节日。每到“双五节”,国王就带头穿上新衣赏,走到检阅台上向国民们发表节日祝词。然后放礼炮,放鸽子,喝酒,一派地地道道的节日景象。公主不再抱怨。国王也高兴了。
  过了些年,王子当了第二代国王。他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由于第一代国王做出了榜样,新国王也把四个孩子的生日定为节日,所以他每年必须四次登上检阅台,发表四次节日祝词。
  第三代国王有六个孩子,第四代国王有八个孩子,在孩子的生日问题上,他们的做法代代相传。直到已有二十五个孩子的这一代新国王又生下第二十六个孩子时,这种做法才开始改变。这位小王子生在十二月三十一日。他的父亲累坏了。因为在每一代国王生孩子时都要增加节日,增到现在,只剩下十二月三十一日这一天不是节日了。也就是说,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国王天天都得爬上高高的检阅台,朗读长长的节日祝词。
  “明天又是元旦了,”这位疲劳的国王心想,“一年到头,我总该休息一天啊。”于是他决定:小王子的生日不再定为节日了。
  小王子逐渐长大了。他很快便觉察出自己在待遇上与二十五个哥哥姐姐不同的地方。其实,任何一个国民的生日都比他的热闹。平时每天都放礼炮,放鸽子,满街醉汉,可一到十二月三十一日,世界显得特别寂静、冷漠。
  这一天,小王子恹恹地信步登上空无一人的检阅台。忽然他怔住了:他看见台下黑压压一片人群,他们瞪着他瞧,肃立无声。
  “你们是谁?”小王子好奇地问。
  人群回答:“我们是和你同一天生日的人。”
  小王子感到心头发热。他走下检阅台,走进人群中。他们互相交谈,互相了解,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他们由于孤独走到一起,此时忽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孤独,最有力量的人了。
  以后,每到一年没有节日的这一天,这群人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检阅台下聚会。
  老国王退位的时候,由于小王子显得比他的任何一位哥哥都更成熟,更仁厚,更有作为,他继承了父亲的王位。
  继位第一天,便有一位同生日的朋友向新国王建议:“请立即废除现存的三百六十四个节日,而把十二月三十一日定为我国唯一的节日,也该让咱们扬眉吐气啦。”
  新国王笑了笑:“难道你没把检阅台下的那些日子当作真正的节日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2 12:35:22

三个好兄弟掉进了井里。生命垂危之际,一根绳子垂下,他们同时抓住绳子向上攀爬。 
  爬到井壁的一半,上边有人说:“绳子只能承担两个人的重量,否则,就会崩断。”
  三个人面面相觑。过了片刻,其中一个松开了手,他掉下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两个好朋友。
  剩下的两个人眼里流着泪继续向上爬。爬到离井口还有1/3距离的时候,上面又有人说:“绳子现在只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否则,就会崩断。”
  两个人紧紧抓着绳子,互相盯视着,离生只有几步之遥,谁也不愿意松手。
  过了好久,其中一个人果断地伸出脚,把另一个人踹了下去。
  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不同的人赋予了它不同的人生哲理。
  哲学家说:第一个人虽然死了,却还活着;第三个人虽然活了,但却死了。
  佛学家说:放手即是得到。第一个人放开了绳子,得到了升华;第三个人抓住了绳子,却最终堕落。
  民间故事里说:第一个人升了天堂,第二个人入了坟墓,第三个人下了地狱。
  现实生活中:第一个、第二个人死了,第三个人最终爬了上去。
  故事是教育人的,现实是磨练人的;故事是理想的,现实却有些残酷。所以人不能活得太理想,也不能活得太现实:太现实,就没有希望;太理想,就没有前途。      
页: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