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0:02
我曾向一位从事哲学研究的中山大学教授提了个很俗气的问题:“何为幸福之道?”老人没直接回答我,却说了这样的话:“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三种人:一种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的人;一种是伤害你、欺骗你,利用你的人;一种是既不曾伤害你、欺骗你,但也不曾予你以关怀与无私帮助的人。”
老人问我:“谁是你心目中的第一种人、第二种人、第三种人?"
父母兄姐妻儿当即跃入我脑海,接下来是要好的师友,他们显然是第一种人;而多年前一个打着爱情幌子骗取钱财的女孩,一个在生意场上反复敲诈过我的官员,当之无愧成了我记忆里的第二种人;第三种人,有同学,有同事,有邻居,有偶尔相遇而结识的路人,数不胜数。
老人又问我:“在你心目中,哪种人数量最多?哪种人数量最少?"
我老实交代:“第三种人数量最多,无法统计;第一种人有40人左右;第二种人大约有15人。”
老人点点头,轻语:“孩子,你要记住,只有当第一种人的数量在你心中呈几何倍数增长,达到‘辉煌’,而第二种人数目却逐渐接近于零时,你才会离幸福生活越来越近!反过来,当你出现在他人心目中的第一种人行列里的次数愈多,成为他人心目中的第二种人的次数愈少,你离成功的人生才会越来越近!”最后,老人问我:“孩子,你明白了吗?"
我点头,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三种人出现,这不仅与“幸福之道”息息相关,也与“成功之道”紧密相连。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0:15
冷战时期,我刚担任步兵军官。有一次,上司汤姆•威尔上尉命令我的小分队马上出发去执行一项任务。我把队伍集合起来,带上手枪,跳上吉普车就出发了。刚离开营地不远,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枪只剩枪套,手枪不见了!
我吓呆了。在军队里,丢失武器可是件严重的事故。我没有其他选择,只好通过电台马上将这一情况报告了汤姆•威尔上尉。“你什么?”他不敢相信地问,沉默了几秒钟,他接着说:“好吧,你继续执行任务。”
回到营地,我坐立不安地猜测着自己将面临的命运,威尔上尉把我叫到办公室:“我有东西给你。”他一边说,一边将一把手枪递给我,“你的手枪从枪套里滑出来了。村子里的孩子在你挂枪套的地方拣到的。”
“小孩子拣到了?”我不寒而栗。
“对。”他说,“幸运的是,他们只拿着放了一枪,就被我们听到了,及时把枪拿了回来。”
我终于松了口气。“看在上帝份上,天哪,以后千万别再发生这样的事了。”
然而,在我检查了弹夹之后,我惊讶地发现里面并没有少一粒子弹,也就是说,这枪并没有被放过。后来,我才知道,我是在出门前将手枪掉在帐篷里了。威尔上尉编造了孩子拣到枪的故事,好让我受一次惊吓,以便记住这个教训。
如果这事放在今天,军队很可能会展开一场调查,然后请来律师,并且在我的档案中记上一大过。而威尔上尉却给了我一个机会,并且让我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他聪明的领导艺术在我身上起了作用。在人生路上,没有人能不摔跤就一直攀登到顶峰。后来,每当我看到有人跌倒,犯了错误时,我总会学习威尔上尉的做法:把他们扶起来,拍拍他们身上的灰,让他们继续往前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0:2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位刚从柏林回到莫斯科的苏联将军向斯大林汇报工作。斯大林很满意,一个劲儿地夸奖他。
汇报结束后,将军依然坐在那里,吞吞吐吐,面露难色。斯大林关切地问道:
“将军同志,你还有什么问题?"
“我有一件私事,可不知怎么对您说……”
“请讲吧!”
将军犹豫片刻,说道,“我从德国弄了一些喜欢的东西回来,被边防检查站扣下了。如果有可能,我请求让他们还给我。”
“可以。请你写一份清单。”
将军马上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被扣物品清单。斯大林立即批示如数归还。
将军连连道谢,斯大林说:“不必。”
将军仔细一看批示,见上面对他的称呼不是“将军”,而是“上校”,不由问道:“斯大林同志,您这里是不是写错了?"
“不,完全正确,我们这是等价交换。上校同志!”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得到就要有付出,问题在于用什么换什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0:44
在全球500强中,有人做过统计,近20年来,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或董事这一级的也有5000多名。
世界上也许没有任何一家商学院能够培养出来这么多的顶级人才。为什么不是商学院培养了企业领导人,而是西点军校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西点军校对学生要求的标准——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这些都是任何一家优秀企业对其领导人要求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值得挖掘和培养的素质。
相比较而言,商学院却更多地教给学生商业知识和经验,比较缺乏对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许正因为如此,是西点军校而不是这些商学院培养了最优秀的企业高级领导人才。
成功与人的性格、心胸、知识、素质甚至民族、种族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在成功人士身上,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自己深深的责任感。
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自己负责任——这就是执行型人才的特点,这个结果意味着,如果你想得到一个有执行才能的人,那么首要的要素就是“看他是不是对自己真正负责”。
什么叫“对自己真正负责”?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他的身上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信守承诺;第二,结果导向;第三,永不言败。正是这三个特点使有责任感的人同时也就是有执行能力的人。
同样,什么样的人不是执行型的人呢?聪明人大多不是执行型的人,因为他们一生都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很少能够像“阿甘”那样把一件事做到底。为什么阿甘这样一个智商不高的人打乒乓球打成了冠军,跑步跑成了冠军,每做一样事都做到了顶级,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执著。
而聪明人做事最缺乏的就是执著。聪明人因为聪明,就总是在找捷径,把很多时间花在路途上或者找捷径上,没有一件事情做到底;另一方面,聪明人往往在社会上受宠,所以一旦碰到困难或反对,就不像“执著”的人那样坚持,而是选择逃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0:55
在西班牙奥托诺莫大学动物园里,生活着一群黑猩猩,有一个叫莫雷诺的人就是负责驯养这些黑猩猩的驯养师。
黑猩猩是一种仅次于人类的智能动物,模仿能力极强。在莫雷诺的严格要求下,黑猩猩学会了很多表演技能。比如骑单车、踢皮球、钻火圈,甚至是走钢丝这样的高难度动作都学会了。更有趣的是,在演出结束的时候,它们还会向观众挥手致谢。黑猩猩的每场表演都能赢得满堂掌声。
黑猩猩的出色表演与它们的驯养师莫雷诺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可是,令莫雷诺不理解的是,他与黑猩猩的表演却没有赢得动物园园长古特曼的赞赏。古特曼说,黑猩猩的表演是不错,可是,它们在面对观众的时候表现的却不太对劲。莫雷诺在经过一次次反复观察后,仍然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
古特曼提醒说:最起码要对观众礼貌吧。莫雷诺再次对黑猩猩进行观察,还是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地方对观众不礼貌。莫雷诺害怕自己看走眼,又对许多观众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都没发现什么异常。
古特曼说:莫雷诺,如果你认为我说错了的话,请你看着我。古特曼用眼睛紧紧地盯着莫雷诺接着说:如果黑猩猩在面对观众的时候,双眼全都心不在焉地看着别的地方。莫雷诺突然发现,园长古特曼正斜着眼在看自己:原来园长古特曼的眼睛是斜的。怪不得黑猩猩在面对古特曼的时候也会斜着眼睛,因为惯于模仿的黑猩猩是在模仿古特曼的神情。莫雷诺请来医生,将园长古特曼的眼睛医好后,这一现象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通常,人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不足,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殊不知,正是因为自己的缺点才造成了别人的不足。人生中,我们应该少指责别人,多端正自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1:06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跟随其学习8年。柏拉图一开始对自己的老师并不信服。
一天,苏格拉底带着柏拉图去探访一位朋友,走到一条乡路上时,柏拉图见有不少马车载着货物朝前走,便对苏格拉底说:“我们比一下脚程如何?”苏格拉底微微一笑,说:“好的。”
“那我们穿过前面的城镇后会合,谁先到达,谁就是胜者。”说着,柏拉图就向前奔去。
柏拉图喜爱活动,体壮如牛。路越往前越难行,有好几次,柏拉图冲撞在马车上,他不得不慢了下来。进了城镇,柏拉图暗暗着急,因为前面是个集市,街道两边摆满了货物,中间是拥挤的车辆和人流。再往前走,竟有满满的一车货物严实地堵在路上。等柏拉图穿越城镇后,愣了,原来,苏格拉底已经气定神闲地站在会合点了。
柏拉图气喘吁吁地问:“您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苏格拉底指指另一条道,又指指自己的脑袋,见柏拉图仍一脸茫然,便说:“很简单,当我看到路上有很多载着货物的马车时,我并没有像你一样,急于前奔,而是动了脑子,我猜想前面的城镇肯定有集市,那么,拥挤自不必说,所以,我便从岔路上绕了过来。”
柏拉图恭恭敬敬地喊了声“老师”,自此才算真正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从此谦逊学习,最终成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人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其实,无论是一段路,还是一座城,穿越虽然艰难,绕过去却很容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1:19
长白山是一座死火山,山脚下土层厚的地方森林茂密,但是随着海拔的增加,覆盖山体的便都是黑色的火山石和白色的火山灰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使高大的乔木,甚至是灌木都望而却步了。
但站在海拔400米向上望去,竟有一片片火样的颜色。向上攀登时,我才发现,那是一种成片的矮小植物正在绽放的花朵。
当地人告诉我,这种开花的植物叫做高山杜鹃。
我仔细观察这些高山杜鹃,它们只有几厘米高,它们几乎是贴着地面生长。虽然它们的生长环境是没有养料的火山岩,但那花朵却如一团团火焰在迎风怒放,高山杜鹃生机勃勃,比山下的高大树木更加盎然。管理人员告诉我,高山杜鹃之所以能在寸草不生的碎岩上生存,并绽放成一道美丽风景,最根本的原因是矮小,它们的植株只有几厘米,这达到了木本植物的极限。这使它们对养料的需求也达到了极限。而且,山上可以吹折树木的强风也不会波及到这些矮小的植物。
所处位置越高,处世态度越要低调。虽说高处不胜寒,但高处仍然有风景,我想,这其中的玄机值得玩味。
长白山脚下,锦江大峡谷边的原始森林里,有许多倒下的大树,游人见此,均感奇怪:这么粗壮高大的树怎么会轻易倒下呢?
一位导游这样解释:这些大树的问题是出在树根上。一棵树的生长,不只是地上部分的生长,上面生长的同时,地下的根系也要随之生长。地上与地下的生长是成正比的,可以这样说,地上的树有多高,地下的根就有多长,只有地下的根系发达,才能为地上的枝干提供足够的水分、养料,也才会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地上的部分。倒下的这些树,都是根系不发达,根扎得不够深的树。这样,大的风雨袭来,它们便会轰然倒下,并且,如果根基不牢,越高大的树,就越容易倒下。
我看了看那倒下的大树的树根,果然如他所说。
所有的事物都依赖于根基,根基不牢,再恢宏的伟业也会在一瞬间回归到零。
在长白山茫茫林海中穿行,常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稀疏生长或独自生长的树木,树身都不会太高,而且它们的枝干也弯曲不直。但成片的树木则每一棵都高大挺拔,从不旁逸斜出。
阳光、水分是树木生存发展必需的条件,按这个生存法则,占有阳光、空间多的树木一定会比那些只顶着头上巴掌大一块天的树木要长得好。但为什么生存环境优裕的树木反而没有环境恶劣的树木高大挺拔?正在我迷惑不解时,一个当地人这样说,树也如同人一样,稀疏的树木因为没有竞争存在,就懒散着随意生长,这往往使它们长得奇形怪状,最终不会成材;而长在一起的树木,每个个体要想生存,就必须让自己长得高大强壮,这样才能争得有限的阳光、水分等生存资源,从而存活下来。最终它们长成了令人敬佩的栋梁之材。
竞争,往往是让生命自强不息、锻炼成才的最好方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1:31
雷力德三世是14世纪时期统治当今比利时一带的君主,以身体肥胖出名。雷力德三世的弟弟名叫爱德华。在他俩产生激烈矛盾后,弟弟成功发动了一场政变。爱德华将雷力德三世抓了起来,但没有处死他,而是在一个城堡里给他专门建了一个房间。爱德华向雷力德三世保证:只要他从那个房间走出去,他就能重新回到从前的位置。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房间?它有门有窗,而且门、窗从不上锁。问题是,雷力德三世体形过于肥胖,而那些门窗均是正常大小。如果雷力德三世要重获自由,登上王位,就必须节食减肥。
这一决定,对于拥护爱德华的人来说,他过于宽大!对于拥护雷力德三世的人来说,爱德华太傻!因为只要雷力德三世顿顿少吃,不出几个月,就会走出那个房间!
然而,爱德华对其兄长的弱点太清楚不过了。他每天都打发人把各种各样的美味端给雷力德三世让他品尝。雷力德三世对各种美食一贯是来者不拒。一段时间下来,雷力德三世的体重不但未减,反而增加不少。他变得越来越臃肿了。
当发现这一情况后,拥护雷力德三世的人恍然大悟,纷纷指责爱德华对其兄长太过残忍。爱德华笑着回答说:“我哥哥不是一名囚犯。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离开那里,决定权在他手里。”
话没说错,爱德华没有囚禁他哥哥雷力德三世,可贪吃囚禁了雷力德。在那个房间,雷力德三世一呆就是10年,直到弟弟爱德华战死后才被放出来。然而,雷力德三世的身体已经被自己多年的贪吃糟蹋得百病缠身,走出那个房间后不到一年就一命呜呼了。
雷力德三世不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知道!雷力德三世不知道王位重于美味吗?知道!可他为什么没有实现思想与实践的统一?原因就是雷力德三世没有战胜眼前欲望——贪吃。当美食端到他面前时,他已经顾不上那漫长的减肥和比较遥远的重获自由。
这个世界上,因为没有战胜眼前欲望而导致灭顶之灾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眼前欲望确实难以战胜,因为它就在面前,并且诱惑力那样强!可再难,也要战胜!因为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不能兼得时,孰重孰轻,不言自明。因小失大者,是地道的傻瓜也!
战胜眼前欲望,实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平静又沉重的呼唤!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1:40
20年前的中考数学满分是120分,我以118分的成绩位于全县第一。老师让我谈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我拿出了16本错题集。我的错题集让老师大为赞赏。
那16本错题集囊括了初中3年我所有出错的数学题。初一数学4本,初二数学4本,初三数学2本。其余的6本是综合整理了3年中容易出错的数学题。易错题有从作业本上摘录的,有从考卷中摘取的,还有的是从课外书上摘录下来的。第16本错题集那道“含金量”最高的中考附加题就是课外书上的,那是一道几何题,是一道怪题难题。怪到让人感到所给的条件不足,难在要做3道辅助线。初遇这道题时书上没有答案,我当时绞尽脑汁也没想到解决办法,后来我在另一本数学课外书上发现了答案,让我茅塞顿开。
第11本、第12本错题集最厚,那是分门别类集合了初中3年中改错后又反复出错的题目。第13本就开始变薄了,第16本就只剩下6道题,实在找不出再容易犯错的题了。这6道题全是课外书上的,复杂而有难度,可以说是初中数学中的6座高峰。
在考场上,面对4张数学考卷,我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快感。那些题目就像是老朋友一样向我热情地微笑,我从头到尾没遇到一个拦路虎。
我知道这次考试非常成功,3年来我从书本中反复畅游,多少道易错的难题都让我做熟了。我在一本书上读到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他的数学成绩特别好。据说他的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建立了多本错题集。
人生谁都有走错路做错事的时候。错了,要走出一味自责的怪圈子,如果走不出这个怪圈会让你一错再错。
珍惜错误吧,它和成功一样重要,是我们人生宝贵的经验。让人惋惜的是许多人不善于利用错误,而白白浪费了错误资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1:53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学会认输。
学会认输,就是在陷进泥塘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有人说,这个谁不会呀!不会的人多了。那个泥塘也许是个“国有单位”,也许是个投资项目,也许是个“三角”或“多角”恋爱,也许是个当作家的梦。有的人在这样的泥塘里是怎样想的?他们会想,让人家看见我爬出来一身污泥多难为情呀;会想,也许这个泥塘是个宝坑呢;还会想,泥塘就泥塘,我认了,只要我不说,没人知道!甚至会想,就是泥塘也没关系,我是一朵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也!
学会认输,就是在被狗咬了一口时,不去下决心也要咬狗一口;就是在被蚊子叮了一口以后,不到蚊子法庭去讨公道。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懂,又不是傻子。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被另一类狗咬以后,我们很难做到不去跟狗较劲。至少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不承认现实中有“蚊子”和“走狗”。他永远都在抱怨蚊子的可耻和狗的卑鄙,像蚊子一样,与蚊子喋喋不休,并且总是张口就来一句“真是的,气死我了……”来证明他正与狗在讲理。
学会认输,就是上错了公共汽车时,及时地下车,另外坐一辆车。这也好懂,只是人们这样的行为,一旦不是在公共汽车上出现,自己就不太愿意下车了。比方说,如果是一桩婚姻,一个写了一半的剧本,一个正从事的发明,难!于是就努力向售票员证明是他的错,是他没有阻止自己登上汽车;于是就努力说服司机改变行车路线,教育他向着自己的正确路线前进;于是就下决心消灭这辆汽车,因为消灭一个错误是件伟大的事业;于是说坚持坐到底,因为在999次失败后也许就是最后的成功。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被高昂而光彩的词汇弄昏了头,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死不认输,从而输掉了自己!学会认输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泥塘教过我们,蚊子和狗也教过我们,只是我们一离开这些“老师”,就不愿意从上错了的车上走下来。也真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