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4:32
法兰克福某银行开办了一个和钱没啥关系的业务,提供爱的服务:
当地的艺术家——包括诗人、作曲家、画家,轮流到银行坐柜台。客户可以上银行买一首量身订制的情诗或歌,送给心上人。也可以订购海滩野餐、歌手在晚餐唱情歌,出其不意地讨情人欢心。
还有“爱情账户”:两个人恋爱时,可以随时将恩爱或憎恨的事件全部记录进账户里,万一分手了,也可以结束账户,请银行处理各种碍眼的旧时信物。
这是个好创意。现在台湾各银行如火如荼地推现金卡及信用卡,为的是赚取高额利润,但越没钱者越需要借钱,越借钱越还不出钱——有人预言,未来几年,各银行将会有一笔庞大的呆账出现,恐怕会大大侵蚀利润。不如多点想象力开办爱情账户,也许赚不了太多钱,但爱情的呆账对银行来说比较不麻烦。
且让我们试着想象:如果人人都有个感情账户,那么,你的账户有多少存款?是量入为出,还是入不敷出,或是债台高筑、利息太高,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有宗教情怀的人总是说,施比受更有福。其实,平凡人在爱的账户里最理想的状况,还是收支平衡:如果经年累月,付出的比接受的多,那么人难免会怨尤。很多说自己无怨无尤的人,贪的是口头上的伟大;其实一颗长期亏空的爱心,总会隐藏许多压抑。
大部分人怕吃亏,期待被爱比爱人多,却也会让人变成爱的守财奴。对付出太悭吝的人,总是活在不满足的状况里,尽管三千宠爱在一身,并不会自觉幸福。这样的人,多半在破产后才发现昔日并不知足。
你的爱的账户,曾经记录些什么?数额不惊人不要紧,怕是页页空虚,未曾存取与支出。或欠人太多,一世难还。
理爱可比理财难。钱有机会再赚,可是爱的时光,永远回不来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4:50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这一老一小。“欢迎你们,请出示请柬,谢谢。”安东尼说。
“请柬,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邀请,是她要来,我陪她来的。”老妇人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对安东尼说。
“很抱歉,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柬的人不能进去。”安东尼说。
“为什么?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来表示我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老妇人的表情很严肃,“可爱的小露西,从电视上知道了这里要为非洲的孩子们举行慈善活动,她很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点事,决定把自己储钱罐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我可以不进去,真的不能让她进去吗?"
“是的,这里将要举行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他们将为非洲的孩子慷慨解囊。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安东尼解释说。
“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露西问安东尼。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
“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露西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安东尼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是一个位老头,他面带微笑,站在小露西身旁。他躬身和小露西交谈了几句,然后直起身来,拿出一份请柬递给安东尼:“我可以带她进去吗?"
安东尼接过请柬,打开一看,忙向老头敬了个礼:“当然可以了,沃伦•巴菲特先生。”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纷纷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报道了这次慈善晚宴。看到报道后,许多普普通通的美国人纷纷表示要为非洲那些贫穷的孩子捐赠。
是的,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为别人捐献出的一分钱一角钱的普通人和捐赠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值得尊敬,因为,在慈善的天平上,他们是等重的。同样,不要把慈善活动看成仅仅是有钱有身份的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人,也能成为慈善家,只要我们对他人心怀善意,在别人需要时哪怕只能给予微不足道的帮助,我们也一样慈善。因为慈善的不是钱,而是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5:08
海滩上蓝甲蟹分为两种,一种是较凶猛的,不知躲避危险,跟谁都敢开战;一种是温和的,不善抵抗,遇有敌人,便翻过身子,四脚朝天,任你怎么叼它,踩它,它都不理不动,一味装死。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强悍凶猛的蓝甲蟹越来越少,成为了濒危动物。而较弱的蓝甲蟹,反而繁衍昌盛,遍布世界许多海滩。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强悍的蓝甲蟹一是因为好斗,相互残杀中首先灭绝了一半,其次是因为强悍而不知躲避,被天敌吃掉一半。而软弱的,会装死的蓝甲蟹,则因为善于保护自己,反而扩大了自身。
在澳洲,强悍的烈马,生命反而短暂,一般是被杀掉吃肉,而温弱的母马,往往却能被利用,驯服后在赛场上很有可能成为一匹夺冠的快马。快马得势,反而是建立在最初的懦弱上。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调查,一名彪形大汉,在拥堵的马路上横穿而过,愿意给他让路的车辆不到50%,车祸率很高。而一个老弱病残者横穿马路,却是万人相让,大家还觉得自己是做了善事,车祸率为零。弱与强,在某种时候,收到的效果截然相反。弱,反而得了强势;强,反而处于弱势。
放下架子,做个弱者,也是人生在世心态平和的出发点。如今很多人都爱表现出强者的风范,往往碰得头破血流;而以弱者的姿态行事,人自然会谦虚谨慎,别人也会愿意接受,反而会使一切顺畅。做人做事,如果能经常以一种弱者的姿态出现,以弱者的面貌去把握自己,大概才更能成为长久的赢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5:20
在最近一次从苏黎世到纽约的飞行途中,我和一位投资商相邻而坐。随着我们交谈的深入,我得知,他在投资一家规模很小的科技公司时,投入了很多资金,却收益甚少。他告诉我,他被那家科技公司的老板气得要吐血了。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他没完没了地抱怨着。我问投资商,那个科技公司的家伙令他心烦意乱有多长时间了?“好几个月了!”他愤愤地回答道。
事实上,坐在我身边的这个男人,是一位拥有数百万美元的富翁,在瑞士有一栋富丽堂皇的高档别墅,有一位贤淑而美丽的妻子,有3个可爱的孩子。但这些足以羡煞世人的福分,被一个小公司的小老板轻而易举地就给抹掉了,留在他脑中的全是挥之不去的无尽烦恼。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件事情、一个人就能令我们长时间地烦恼,使我们沉浸于懊恼和悲伤中不能自拔。特别是当那个令我们烦恼的人还是一个不会体谅别人、不懂得领情、不会自省的人的时候,情况就会更加糟糕。
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那天的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农夫发现,前面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当农夫怒目审视对方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在多数情况下,当你责难、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只空船。那个一再惹怒你的人,决不会因为你的斥责而改变他的航向。
当然,你完全不必转而去讨好这个人,也没必要和他达成一致意见,甚至你继续厌烦他也无妨。但你一定要清楚,不能让他制造的麻烦转变成你的烦恼。无论你为此多么愤怒,他不会为你而失眠的。如果因为他的过错而使你陷入无尽的烦闷悲伤之中,你就成了唯一受到伤害的人,而且,是你自己在强化这种伤害的深度和长度。
我提醒我的邻座乘客,他的责备从更深一层理解,其实是在责备自己用人不察、判断失误,从而在此次投资项目上,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经过认真思考之后,他认同了我的看法。“这次确实是我决策失误。这么多天来,最让我恼怒的人,其实是我自己。”
但是,恼恨自己和恼恨那个科技公司的小老板一样,全都徒劳无益,于事无补。我提醒他,尽管犯了这次错误,他依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重要的是应该从这次失败的商业活动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在飞行即将结束时,他已经决定,终止损失,卖掉那家科技公司,重新开始。
(摘自《环球时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5:39
前不久,我和三个中学校长应邀到英国伦敦哈姆雷区中学去做“影子校长”。踏进校门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件让我们感触极深的事。
我们先在门卫那里做了来宾登记,然后就被领着去校长室。体型微胖的女校长正在和一个男生谈话,见我们进来,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打了招呼,然后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那个男生身上。引领我们的人低声对我们道了声歉,将我们带离了校长室。但我们没走出几步,校长就追了出来,说:“走,我们一起去参观校园。”我发现那个男生就跟在校长身后,谦恭地埋着头。显然,校长从我的目光里看出了不解,于是说:“噢,介绍一下,这是爱德华,今天他被‘罚’充当我们参观校园的临时讲解员。”我们当中有个校长纳闷地问:“为什么说是被罚?”校长笑了,回头对爱德华说:“你自己告诉中国客人,你为什么被罚?”爱德华不好意思地说:“我和低年级的一个男孩打架了。我打伤了他。”爱德华不是一个好的讲解员,他只会指着一间间教室说:这里是食品技术教室,那里是舞蹈教室……总是他先开个头,校长再做详细介绍,弄得爱德华十分难为情。
快要走到体育馆的门口时,校长突然停下来,对爱德华说:“你给客人们讲讲那里的陈列品吧。”校长说完冲我们意味深长地笑笑,停下脚步,跟正在做楼体保洁的工作人员闲聊起来。爱德华突然兴奋不已,他跑过去,指点着门口陈列架上的陈列品,滔滔不绝地告诉我们哪个奖杯是哪次比赛得来的,哪件球衣是哪个校友在哪场大赛中穿过的……我们问他,你怎么对这些信息掌握得这么全面准确呀?他得意地一笑说:“我是学校橄榄球队的。你们看我领带上绣的这个图案,这就是橄榄球队的标志。”等我们再度与校长会合的时候,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校长急于将我们带回办公楼。但是,爱德华突然小声向校长提议说:“再让他们去看看琼斯的椅子吧。”校长眼睛一亮,赞赏地点点头。爱德华于是带我们来到了小喷泉旁边的“琼斯的椅子”面前。他说:“五年前,琼斯在这所学校读八年级。有一天,他来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给撞死了……为了纪念他,同时也为了提醒人们珍爱生命,学校在这里安放了这把椅子。”校长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爱德华,突然开口对他说:“汽车对琼斯犯下了那样的罪过。而我们不是汽车,我们有眼睛,有理智,应该懂得爱和尊重,懂得保护弱小者和无辜者——你以为呢?”爱德华使劲地点头,羞愧和自责使他的双颊绯红了。
就在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尊重的力量。
越是知道一个人错了,越要给予他足够的尊重,让犯错的心在一份高贵的赐予面前手足无措。罚就罚得人没齿不忘,训就训得人动心。即便是在施罚的过程当中,也要积极为被罚者创造“露脸”的机会,不将已生出愧疚的心彻底打进冰窟,不让那努力探求光明的眼在无边的墨色中丧失追索的热望。甚至,连死者都要给予别样的尊重——用那不幸者的名字命名一把椅子,让恒久寂寞的心时时有人来陪,让来坐的人明白生命的美好,也明白生命的脆弱,从而更加看重自我的生命,也更加尊重他人的生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5:52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
,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的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的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的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的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二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其实,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帮得上忙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6:10
长期以来,“奋斗”被我们作为一个美好的词汇四处颂扬,它往往和艰辛、坚韧等
名目繁多的褒义词相提并论,褒扬着一个人的行走轨迹。
奋斗一定就意味着辛苦吗?
我不这么看,就像别人觉得蚂蚁很勤劳,我觉得它们是傻瓜一样。我曾经看见一只蚂蚁衔着一粒麦子死命往自己窝里拽,地上坑洼不平,那家伙真称得上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等它到了洞里,我都替它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下该歇歇了吧。哪里知道,一转眼的功夫,大概连擦把汗的功夫都没有,它又匆匆忙忙地出来了。这次它把一只硕大的蜻蜓翅膀像孙悟空扛那把缩不回去的芭蕉扇一样给举回来了,简直跟地主老财似的,聚敛无度。
等到后来我大了,读的东西、看到过的事情多了,才发现“奋斗”中的人类的很多做法,与这只蚂蚁何其相似。
如今的报纸上爱提这样一句话:你如果20岁不年轻,30岁不强壮,40岁不富有,50岁不睿智,那你这辈子就别想年轻、强壮、富有和睿智了。号令一出,人人狂奔,脑海中在疯狂旋转的念头是:快,快!不年轻就来不及了!不强壮就来不及了!不富有就来不及了!不睿智就来不及了!
追求本身无可厚非,但打着“奋斗”“追求”的名义不知止境不知进退,就有些可悲了。
这么多年,打拼不止。我被裹挟在汹涌的人潮里,向前赶路。把自己变成一棵青皮的小树,枝啊叶啊伸向天空,无休止地索要阳光、空气和水分。根的每一个须都深深扎入土壤,汲取能量血液。当智慧、仁惠、节义、妻、夫、子、女一古脑来到的时候,树老了,皮僵了,身上布满了一个又一个的节疤,阵阵秋寒入骨中,冬天正漫步而来。
想起我一个朋友说过一句话,他说啊,以前穷得紧,一个出过国的邻居对他说,外国人天天吃鸡蛋,听得馋死了。于是他就发愿,说什么时候我挣了钱,要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买了鸡蛋。现在他四十有余,一个月的工资买一卡车的鸡蛋都富富有余。可是,他说,他不幸福。一个鸡蛋的幸福已经不存在,现在所有的鸡蛋也无法把自己的幸福增加一分了。什么都有了,可是快乐没了,幸福没了。
读到一篇文章,一个美国人,有家、有妻、有子、有房、有车、有工作、有地位,什么都有了,那是他多年奋斗的结果,但是他却在自己的生命最强音处戛然而止,不肯再向前迈动一步。他来了个人间蒸发,寻觅一个偏远小镇过起了流浪汉的生活,惟一陪伴他的是一把轻便折叠椅。每天他就在这张椅子上默然端坐,看着行色匆匆的人流。水样的光阴里,他不再被洪流裹挟而去,与他休戚相关的,只有流云和微风。
他告别了“奋斗”的辛苦,是因为他能放下心中烧得发红的烙铁,放下种种纠缠不清的欲望。
其实,“奋斗”的辛苦程度与你欲望的指向紧密相连,你沉迷得有多深,你“奋斗”的路途就有多辛苦;你有多超然,你“奋斗”的路途就有多晴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6:29
多年前,一个年轻人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找到他,说自己的公司想做一个小规模的调查。朋友希望年轻人出面,把业务接下来,然后朋友自己去运作,最后的调查报告由年轻人把关;当然,朋友会给年轻人一笔费用。
那确是一笔很小的业务,没什么大的问题。市场调查报告出来后,年轻人很明显地看出其中的水分,但他只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改动,就把它交了上去。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几年后的一天,年轻人与别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块去完成北京新开业的一家大型商场的整体营销方案。不料,对方的业务主管明确提出,对年轻人的印象不好,要求换人。原来,该主管正是当年市场调查项目的那个委托人。
也许,年轻人只是偶然地遇到这两件事,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机会;但这种偶然性当中其实已包含了必然性,因为越是徽不足道的小事,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来。一个对自己经手的事情敷衍塞责的人,怎么可能是认真、敬业的人呢?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赏识呢?年轻人最初的草率,已注定他日后将丧失良机。反之,一个人若是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那他必将为自己赢得越来越多的机遇。
1903年,帕特•奥布瑞恩在纽约参加一出名为《向上,向上》的话剧演出。其中有一段是帕特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表演。
由于这出话剧的反响不够理想,剧团后来移到一家小剧院去演出。演员的薪水也削减了,他们的前途一片黯淡。然而,多年的教育,使得帕特养成了“凡事尽力而为”的习惯。因此每一次演出,他的整个身心都融化在角色中,从场上下来时总是满身大汗。
8个月后的一天,帕特接到一个电话,邀请他参加电影《扉页》的拍摄。
原来,《扉页》的导演刘易斯•米尔斯顿偶然间看到了《向上,向上》,帕特在桌边与人争吵的那一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推荐帕特在《扉页》的一场戏中扮演一个角色。
这是帕特•奥布瑞恩银幕生涯的起点。日后,他成了非常著名的电影明星。
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的命运看似变化莫测,但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我们的明天,是由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的。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们随手撒下的一粒种子,在时光的滋润下,那些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6:41
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姑娘就要出嫁了,有个人对姑娘的父母说:“女儿出嫁后,不一定就能生儿子。所以平日应该让她从婆家多偷些衣物、器具等藏在外面,防备着一旦不生儿子,被婆家赶出来。这样生活就会有着落。”
姑娘的父母觉得这个主意很对,便让女儿经常藏些私房钱,把婆家的一些东西拿回娘家。过了不久,姑娘的公婆发现了这件事,经常责备她。可是,公婆越是责备,这位姑娘就感觉到自己被休的危险性越大,反而变本加厉。
最后,她的公婆没有办法,就对儿子说:“做了我家的媳妇,却又生外心,这样的媳妇怎么能要?”父母之命不能不从,儿子只好把她休回了娘家。
这样一来,姑娘的父母更加佩服给自己出主意的那个人有远见,并把女儿被休的事告诉了他,感谢他的忠告。
不用多说,这位姑娘被休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那个人的预言导致她的所作所为背离了“媳妇”的行为标准,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由量变而质变,被休的预言实现。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史华兹曾经说:“所有的‘不幸事件’,都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不幸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他的话,可以说是对上面这个故事准确而精彩的总结。
瑞典发明家奥莱夫的父母是伐姆兰省乡下最贫苦的佃农。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最值钱的财产就是一支鸟枪和三只鹅。当时,有一位身着华丽衣服的亲戚抱着自己的儿子,讥笑他的父母:“你们的儿子永远是一个看鹅的穷鬼!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奥莱夫的父亲听后,笑了笑回答道:“不,你说的不对!我们的奥莱夫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只需20年的时间,他就可以雇你的儿子当马夫。”
从奥莱夫刚刚懂事时起,父亲就帮助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国家的栋梁,并时时刻刻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上中学时,奥莱夫在作文里写下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奥莱夫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谁盗窃奥莱夫一分钟的时间,谁就是盗窃瑞典!”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脚踏实地向既定的人生目标迈进。
奥莱夫20岁的时候完成了一项重大发明,并且很快成了瑞典数一数二的发明家和富翁。
任何时代都有最好的机会在等待,任何时代都有最大的成功在等待。在可能的条件下,谁预期什么,谁就能得到什么;心想事败则败,心想事成则成。
如果说导致彻底破产的种子是绝望,那么促进最终成功的种子就是希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23 10:57:08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更令人不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战斗机完成任务胜利归来,即将着陆的几分钟里。
但是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在人生的路上,也有很多“虚假安全”。当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放松警惕。
记住,没有取得的成功,不是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