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7:07

某时尚杂志列出一些著名女影星减肥瘦身的妙招,其中有美国女影星黛米·摩尔,在她的介绍中,早餐只食一杯燕麦粥,半根香蕉。我不禁停下来思考,另外半根香蕉在哪?不妨先猜测一下:仆人(如果有)给主人端上盛有半根香蕉的盘子,另外完整的半根由仆人享用。还有可能,是掐头去尾只取精华的半根香蕉,其他边角余料弃之垃圾箱。最后一种可能是余下半根放入冰箱冷藏,待明天再吃,但细想,这个可能性不大,一个国际影星,怎么会在乎那半根香蕉呢?
   在一次饭局中,一个企业家朋友为我讲述了另外一个关于半根香蕉的故事。几十年前,他只有十来岁,还在贫困的农村,那时候还不知道香蕉为何物。一次他母亲带他去参加在县城远方亲戚的婚礼。在宴会上,他平生第一次见到了香蕉,黄灿灿的,月亮一样的形状,透着诱人的香味。母亲为他剥好一根,递给他,他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风卷残云。母亲也拿了一根,在亲戚众目睽睽下,剥开,吃了一口,然后拿着香蕉若无其事地到里间找水喝。整个宴会,他都沉醉在那根香蕉的美味中,其他退居其次了。
   回家的路上,母亲突然从兜里掏出手帕,细致地展开,里面竟是那根只咬了一小口的香蕉,母亲微笑着把香蕉交到他的手上。他虽然幼小,但他懂得那半根香蕉的分量,母亲在亲戚里面不失体面地为他保存半根香蕉,这里面包含太多———母亲在贫困中强烈的荣誉感、不卑的尊严以及对他浓浓的爱。
   他意味深长地说:“吃那半根香蕉,我没有了第一根香蕉的美味,但吃在嘴里的感觉永远难忘。正是那半根香蕉让我时时铭记,奋发图强。”
   同样是半根香蕉,大影星只是为了消除赘肉,而我朋友则改变了一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7:23

圣诞节前一个星期的某个下午,我们一家四口人挤进自己家的小货车去送货,车后座忽然轻声地传来这样一个问题:“爸爸,”我五岁的儿子———帕特里克开始问道:“我怎么从来没见你哭过呢?"
   就是这么唐突,我感到很错愕,我们已经接受了这种信念,坚忍克己才是力量的体现。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是抿着僵硬的上唇,丝毫不让自己有任何的感情外露,内心的情感不知不觉中已枯竭。
   第二天,我带帕特里克去公园玩,在驾车返家途中,我对他的好奇表示了谢意。流眼泪是件好事情,我告诉他,无论对于男孩还是女孩,哭泣是当人们悲哀时,上帝拯救他们的方法。“我很高兴,在你觉得伤心的时候,你都能哭出来,”我说,“有时候做爸爸的比较难以表达他们的情感,我希望有一天我会做得更好。”
   帕特里克点点头。事实上,我对此不抱什么希望。但圣诞节前的那些日子里,我祈祷着无论如何也要揭开我那尘封的感情了。
   “不知道帕特里克是否愿意在平安夜的礼拜仪式上唱《远处的马槽》这首圣诗呢?”年轻的教堂主持在我们的电话留言里问道。
   我的妻子凯瑟琳和我都拼命地抑制着内心的兴奋。这是我们的儿子第一次独唱。
   凯瑟琳很巧妙地向帕特里克问及这件事的可能性。她提醒帕特里克,他的歌唱得有多动听,告诉他那是多么有趣的事。帕特里克似乎不大相信这些话,他皱着眉头。“你知道的,妈妈,”他说,“有时候,当我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我总觉得紧张、害怕。”
   我们告诉他大人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最后还得由他自己决定。他只沉思了几分钟。“好吧,”帕特里克说,“我去。”
   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帕特里克和他的妈妈把那首圣诗练习了好几次。在教堂里举行的彩排非常成功。相比起来,在我五岁的时候只能想像自己在数百人面前对着麦克风歌唱。而当平安夜到来的时候,我的期望就会落空。
   凯瑟琳、我和其他的信众坐在黑暗当中,当一盏聚光灯掠过时,我找到了我儿子,他一个人站在麦克风前面,白衣飘飘,两侧插着天使的翅膀。
   缓缓地、自信地,帕特里克唱准了每一个音符。他的声音陶醉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他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天使,上帝赐予的一件奇迹般的圣诞礼物。
   那晚,帕特里克的声音里似乎蕴含着永恒,他的声音圆润得足以穿透世间万物。聆听着儿子的歌声,大颗大颗的泪珠从我眼角涌了出来。
   他的歌很快唱完了,大家都鼓起掌来。凯瑟琳擦拭着眼泪,梅拉尼在我身旁哽咽。
   礼拜结束后,我去向帕特里克道贺,但他却急着做别的事情。“妈妈,”他一边脱衣服一边说,“我得先去浴室。”
   “帕特里克,你还记得你问过我为什么没有见过我哭吗?”他点点头。
   “嗯,我在哭呢。”
   “为什么呢,爸爸?"
   “因为你的歌唱得太好了。”“有时候,”我儿子伏在我肩膀上说,“生活会美得让你流泪。”我们徒步走回一英里以外的家。
   那晚的天气干燥寒冷。我穿过公园,在这多彩而快乐的时节,欣赏着挂在半空的满月照耀着万家灯火。当转身回家时,我看见一辆车在街上慢慢地行驶着,原来是一家人在欣赏区内的圣诞灯饰。有人拉下了窗户。
   “圣诞快乐。”一个小孩对着我喊。
   “圣诞快乐。”我回应道。眼泪又开始流出来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7:40

身为警察的他身经百战,受过歹徒的枪击,那张坚毅和消瘦的脸上写着的是二十多年的公安生活。
   此刻他就坐在镜头前,平静、随和,听到嘉宾有趣的话,还会腼腆地笑笑。
   有位在场观众问他,我看过你的报道,你空手和歹徒搏斗过,又真枪实弹地和歹徒对峙过,现在你身上的枪伤据说有5处,请问哪一次战斗最凶险,最让你刻骨铭心?
   他歪了一下头,平静地说:“那就是我的工作,等我冲上去了,就不会感觉到什么危险。如果有,那么也许就是那一次吧。
   “5年前,我女儿5岁。女儿是五月四号出生的,那天正好我休假,我带女儿到公园玩,公园有很多游客,气氛很好,没觉得有什么两样。女儿玩着玩着就走远了,但我还是用眼瞄着她。就在此时,我看到一个中年男子从我眼前走过,那人还朝我扫了一眼。我心里就格登一下,出于职业敏感,我觉得这个人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我看到那个男人径直朝我女儿走去,我猛然惊觉,这个人像极了多年前我主办的一起案子的嫌疑分子。
   “我的第一个直觉就是他认识我女儿,他想挟持我女儿报复我。那一刻我心里咚咚地狂跳起来。我站起身,想冲上前去,但看到他就站在我女儿身边,朝我这边看。我竟然跨不出步,也喊不出声。
   “但奇怪的是,那人站了一会儿,又走远了。
   “我再一想,就哑然失笑了。当年那个嫌疑分子早已归案,那个中年男子不过长得和他很像罢了。
   “这就是我从事警察工作以来第一次感到最为凶险的时刻,一直记忆犹新。”
   他说罢,许多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电视机前的我,为一位人民警察,也为一位好父亲差点流泪。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7:50

女友去年到上海工作了。前几天公司放大假,女友说人在他乡,最想吃的是母亲做的手擀面。
  那天我去火车站接回女友,她见到我,说回家真好,又可以吃到母亲亲手做的手擀面了。回到家她一进门就吵着要吃手擀面。伯母笑着说:“好!好!你等着,我这就去做!”说着就进了厨房。我们在客厅边看电视边聊天。聊着聊着,女友说:“我去看看我妈做得怎么样了。”说着就进了厨房。过了一会儿,她又默默地回来了。半个小时后,伯母就端着两碗面过来了,我接过面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不错!女友吃了一口,却放下了筷子,说:“妈,我不想吃这面了!”伯母惊讶地望着她说:“你最喜欢吃妈做的手擀面,今天怎么不吃了?”女友说:“还是老味道,不好吃!难以下咽。”女友母亲非常失望,摇摇头,嘴里喃喃地说:“女儿长大了!女儿长大了!”
  在送我回家的路上,我问她:“小蕾,你在回来之前,就说想吃你妈做的手擀面,怎么又不吃了?”女友的眼睛湿润了,动情地说:“我刚才到厨房偷偷看了一眼我妈做手擀面。她站在案板前每往后拉一次擀面杖,都要直起身子,腾出一只手捶捶后腰。母亲年纪大了,为了做手擀面,付出太多的力气。我如果今天吃了手擀面,这一星期的大假,她就会天天为我做手擀面,我不忍心再看到她吃力擀面的样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8:00

我很喜欢背包旅行,把自己沉浸在一个地方,找一份工作,赚点够下一站行程的费用,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城市。无论到了哪里,我都是冷漠地看着这个世界。两年前那次横穿沙漠的旅行给我沉重的打击,同伴置我于不顾,带走了惟一的水壶,也带走了我对所有人的信任和感动。
  我的足迹在第二十个城市落地时,漂到了辽宁,那是我行程中最后一站。我像往常那样,在郊区人家租了间包伙食的房子。房东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寡妇,我并不喜欢她,或许是因为她的沉默,让人发悚地安静,像极了《蝴蝶梦》里的丹弗斯太太。
  房子几乎没有现代化的东西,除了窗外墙上一只IC卡电话机。房东每天的工作便是在靠窗的桌子旁缝那些从服装厂领来的珠片衣裳,赚点手工费。她总是默默地干活,默默地整理房间,默默地等我回来。
  几天之后,我在一家公司的运输部找到工作,跟车押送货物。工作挺辛苦,时间往往很难确定。如果跟车到外地不能回去吃饭时,我便将电话打到那个IC卡电话机上告诉房东一声。要不她就会备好饭菜,一直等我。
  那天清早,我要送一批货到内蒙古去,便打了个电话通知房东,告诉她我去内蒙古,不用等我吃饭。车还没出省便抛了锚,司机下车修理,我插不上手,便在一旁看风景。
  过了很久车才修好。我回到车上,忽然发现手机上有很多未接电话,全是房东窗外的那台IC卡电话的号码。刚想回拨,又接到一条短信,是个陌生号码:“你快回来吧,内蒙古发生了地震,我是……”
  短信发过去很久,才接到对方的回复:“有个中年女人向很多路人求助,求他们给这个号码发一条短信“内蒙古发生了地震,让机主赶快回家”,很多人拒绝了她,我也只是因为那份感动而答应了下来,偏偏手机没电了要换电池,所以只发出了半截短信。”
  对方还问我,那人是不是我的母亲,只有母亲才会那么焦虑。
  我无语,心却在那一刻被触痛了,原来心底最温柔的东西,可以被这半截短信重新叫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8:20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个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光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任务,回去就要挨惩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送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您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没想过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上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内,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进,他忘记了身边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撞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8:36

我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煤油灯和松明。
  我是村里自民国初年到现在惟一的大学生。这与我母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村里的后生比我聪明的还很多,只可惜他们没有个不吝惜煤油的妈妈。自我爹去世那年起,我家成为全村最穷的人家。但我家却有全村最奢侈的举动每晚天黑之后,还可以点一个小时的灯让我看书。
  少年时代的我很不懂事,常常觉得这珍贵的一小时太短了。有时,我从十几里外借来一本书,第二天就要归还,夜里,那书吸引住我,怎么也不想丢手,恰恰在这个时候,母亲准时来了,不由分说地把灯熄灭,这样的行动常常引起我的强烈不满。
  后来,年纪稍长,心眼多了,我开始偷灯油。估计母亲睡着之后,我在半夜摸到她房里,将她的老式铜锁打开,偷出油灯来,在蚊帐里读个痛快。为了不让她发现油耗,我常常往油灯里灌水,水与油是不能溶解的。这事终于被母亲发现了,她为此很生气,长叹了一口气,说:“你太不懂事了。”
  说这句话时,母亲的语气很软。但我觉得很重,重得刻骨铭心。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件事就像一把刀子,在母亲的记忆中刻得很深。
  后来,我到重庆一所学校读书。这期间,我靠卖报纸和帮人干一些杂活挣点小钱,想减轻母亲肩上担子的重量。但母亲却不这样认为,每有人从家乡来,总会捎来她的口信,让我好好读书,“别再怕费油了,妈给你攒着呢”。到她去世的那一年,她一共为我攒了64瓶半油。母亲是为我挣第65瓶油时“走”的。
  在我回家奔丧的时候,我一路默默流泪。回到家,我在母亲的床下看到许多形式各异的瓶子,一尘不染地立在那里。此情此景,让我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母亲啊母亲!我忘了写信告诉您,城里早就不用油灯了。”
  我将为这个小小的“失误”而痛悔一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8:48

双休日,儿子俯在书桌上做作文,半晌没写一个字,只望着白纸发呆。我偷偷瞄了一眼,发现作文题是《今天你最感激谁》。心想,老师真会出题,写这种作文,能让孩子明理懂事,在孩子的心田播下感恩的种子。
  我们家境不算好,孩子他爸下岗后开了一家小书店,儿子上高中后要手表、要自行车只管向爸妈伸手,仿佛爸妈是取之不竭的“银行”,要钱仿佛都是理所当然,问心无愧。一次,为了跟同学攀比穿名牌衣服,竟开口要1000元,被他爸训斥了几句后,就赌气几周不同家人说话。
  儿子冥思苦想良久,忽然回头问道:“妈,你说我今天最感激谁?”我让他认真想想。他没好气地说:“我坐在自己家里,一没接受谁的施舍,二没要别人帮助,凭什么要我去感激他人?”儿子认为这个作文题出得毫无道理。
  儿子的冷漠,让我忧虑。我告诉他,每个人打出娘胎来到人世,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世界赐予的恩惠,譬如你今天坐在室内不受日晒雨淋之苦,就该感谢攀援在脚手架上的建筑工人;你打开空调享受清凉不受酷热的折磨,就该感谢冒着高温检修线路的电力工人;甚至连一杯解渴的白开水、一块擦汗的手绢都凝聚着他人对你的关爱。
  儿子不以为然:“这不都是花钱买来的吗?”他认为自己不欠谁,不求谁,过的是“银货两讫”的日子,用不着向谁感恩。可是,儿子,你可曾想过这钱是从哪里得来的?是大水淌来的吗?是天上掉来的吗?我告诉儿子:上初一的时候,你从学校二楼平台摔下来,右腿骨折,花掉5000多元的住院费。那时候,你的爸爸刚下岗,为了你不致残废,他挺着瘦弱的身子去码头上扛水泥,每天扛200多包,累得气喘如牛,几次险些栽进江里。200多包水泥就是2万多斤呀,一天的苦力只够交你半天的医药费,那一张张沾满血汗的钞票,都是用命拼来的。孩子,你康复出院的时候,何曾向爸爸说过一声感谢?
  儿子脸红了,低声说,连爸爸也要感谢吗?我说,连爸爸都不感谢的人怎么会感谢别人?古人说,“每天清晨一柱香,谢天谢地谢三光”,连天、地、日、月、星辰都应该感谢,何况人呢?儿子沉默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傍晚时候,儿子的作文写出来了。最后一段,儿子写道:“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为行动,并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感恩人是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
  不管儿子对自己笔下的话语懂得多少,看过之后,我还是舒心地笑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8:58

他们是村里惟一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的家庭。
  山里学校条件差,教师水平又浅,还让家里的地分着心,从没教出过有出息的学生来。他们怕耽误了儿子,就送到城里去。
  妻的一个表妹嫁在城里,帮儿子联系了学校,还让在她家吃住。可事不随人愿,妻的表妹因丈夫有外遇而服毒自杀。儿子自然不能再去她家吃住。儿子在城里上学成了问题。
  他们夫妻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丈夫去城里,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儿子上学。
  他到一家建筑工地干小工。那家工地每天中午管一顿饭,可他从不在那里吃,下了班赶忙往“家”里奔,给儿子做饭。每顿都做一份可口的饭菜给儿子,他则吃点煎饼、咸菜。
  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升入四年级后,成绩急剧下滑,一下子由前五名滑到了中下游。他急了,先是劝说,继而便打,把儿子白嫩的屁股打得血红肿胀。儿子趴在床上疼得哭,他则在一旁心痛、失望地抹眼泪。
  他想辅导儿子,拿过儿子的课本,才知道根本辅导不了四年级的儿子,他想像城里人那样请个家教,可他干小工挣的那点钱,根本请不起。
  他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烟一根接一根地抽,叹息一声连着一声。
  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儿子每天放学回家后,把一天所学转教给他,儿子当老师,他当学生。
  年幼的儿子觉得好玩,一下子提起了兴致,上课再不交头接耳,搞小动作,眼睛瞪得老虎似的,巴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住,以便晚上好教父亲。
  晚上,儿子老师样地讲,父亲学生样地听。父亲有不懂的,就问儿子,儿子有的会,有的也不会,但儿子从不说不会,却反过来熊他,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父亲就羞愧而无奈地点点头。儿子还会说,自己想去,明天再告诉你。父亲心里笑笑,并不点破,就一边想去了。第二天晚上,儿子准会把那题详细地给父亲讲一遍……
  渐渐地,父亲能问住儿子的问题越来越少。小学毕业,儿子竟考了全校第二名。初中三年,儿子每年都考第一。
  儿子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高中后,变得懂事了,理解了父亲这些年来的苦心和艰难,就对父亲说,您今后不要再陪我学了,我长大了,我会努力学习的,您放心就是。
  父亲欣喜地连连点头,可晚上照样让儿子教他。
  儿子再不忍心父亲陪他受罪,想了想说,我每晚回家后,把学的东西背一遍给您听,您认为可以了,我就睡觉,您认为不行,我就不睡觉,继续学,直到您满意为止……
  儿子的懂事和体贴,让父亲泪眼朦胧。
  从此,每天放学回家后,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亲复述当天所学,每次考试,都把试卷拿给父亲看。
  儿子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儿子成为他们镇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5 08:49:17

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发紧,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
  “你在伞里吗?”“在!”
  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会考,她语文、数学得了两个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每当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就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九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麦当劳,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俭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一些小小的愿望有时都难以实现……
  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
  “你在伞里吗?”“在!”
  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把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泪水和着雨水,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