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8月13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38 | 查看全部

当正午的日头滚烫地浇铸在工地上,钢筋水泥与施工机械都灼得发烫,工人们的汗珠从额头滚落,砸在脚下的钢板上瞬间蒸发。此刻,那扇挂着“工友休息室”小牌的门,便成了他们最渴望的暖心驿站。

日前,中交上航(福建)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安区域项目总部精心打造一线建设者“工友休息室”正式投入使用。多个驿站点位在安全前提下设立在施工区域外二十米的位置,利用集装箱搭建,可同时容纳近10人休息,驿站内配备饮水点、空调、躺椅、急救医药箱等设施。休息室外墙悬挂着醒目的安全标语与宣传画,让工友们在放松片刻,也能敲响安全警钟。这方寸之地,既是高温下的“避暑港湾”,更是项目点滴关怀的温暖落脚点。

图:产业工人在“工友休息室”解暑纳凉

下一步,南安区域项目总部将以此为起点,更广泛倾听一线建设者的心声,持续优化作业环境,丰富服务举措,将对广大劳动者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转化为更多触手可及的温暖现实,让每一位挥洒汗水的建设者,都能在关爱中更有力量地前行。(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陈赐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38 | 查看全部

8月9日,由安徽德仁名流体育运动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化学东华公司“阳光家园”暑托班结营仪式举行。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暖意融融。本次活动以“小手牵大手 奔赴新征程”为主题,不仅是对暑托班成果的总结展示,更成为连接企业、员工与家庭的温馨纽带。

孩子们化身小小艺术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表演。舞蹈组的小朋友活力满满,带来的《爵士啦啦操串烧》激情四射,用灵动的舞姿展现了蓬勃朝气;运动组的孩子们将羽毛球与篮球元素巧妙融合,表演的《羽毛球篮球操》刚劲有力,尽显运动风采;书画组的小朋友则展示了他们在暑托班期间的书画作品,一笔一画、一涂一抹间,展现了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本次暑托班共评选出一期10位、二期12位优秀学员。除了优秀学员,活动还对在东华公司第五届“书香东华”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的23组“书香家庭”进行了表彰。(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谢晓萌 记者 陈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38 | 查看全部

为引导青年员工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日前,中建五局钢构科技公司开展青年员工素质拓展暨“建证未来”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伊始,全员开始进行热身游戏。明快节奏中,大家舒展身体、活力互动,陌生感悄然消散,团队凝聚力悄然升腾。随后的团建项目各具特色,“钢科步步高”“同心同行”“团队巨画”等项目不仅考验协作精度,更是在速度与默契的平衡中传递力量。一系列活动中,大家协作互助,尽显向上风采。

活动尾声的青年座谈会暖意融融。青年员工们轮流进行自我介绍,从负责的岗位聊到未来的期待、从个人能力提升到公司管理建议,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工作的热忱。(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欧阳安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38 | 查看全部

8月1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玉溪市红塔区民政局建设,玉溪市红塔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代建,中铁上海局六公司承建的玉溪市红塔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主体结构提前23天实现全面封顶,标志着这一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为后续施工及竣工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自开工以来,通过多措并举全力攻坚,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启动“建功玉溪党旗红”主题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与红旗责任区,高效破解施工难题;狠抓现场管控,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标准建设原则,科学组织大干,利用春季黄金期开展劳动竞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提前19天完成桩基施工,最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节点大幅超前。

据悉,项目位于大营街街道,紧邻玉溪大河与红塔区中医医院,规划用地面积约30.42亩,新建建筑总面积约2.16万平方米。中心设计为6层综合楼,规划设置床位5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400张、政府兜底保障床位100张,并配备约300个停车位。作为集老年公寓、失能照护、中心敬老院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机构,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齐红塔区养老服务短板,成为当地民政事业的一张亮眼名片。(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高艳静 周荣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38 | 查看全部
“凌晨3点多接到液位报警,过去得裹着大衣跑半里地去开过滤器,现在坐在监控室点下鼠标,1分钟就能搞定。”8月1日凌晨,江汉油田荆州采油厂巡检二班陵72接转站注水罐液位触发下限报警,内操岗通过SCADA系统远程启动过滤器的操作,让新聘任的班组长茹显辉感慨万千。曾经需要“人盯设备”的夜班,现如今因数智化改造变了模样。

这场始于12年前的信息化变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塑着荆州采油厂人的生产方式。从2013年初期探索井站可视化,到2019年全面铺开油气生产信息化工程,再到2022年成为中石化首批信息化条件下厂直管班站标准化示范区试点,这个厂用3年时间完成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的精彩跨越。

标准统一:让“数据语言”畅通无阻

“过去同一个作业活动,在两个平台有不同的名字,员工执行时直犯迷糊。”回忆起信息化建设初期,生产运行岗高级主管刘沛润仍记忆犹新。2022年前,这个厂的作业活动标准分散在两个“平台”,1000多项操作既无统一名称也无统一流程,系统无法精准派单,员工执行常出偏差。

作为示范区建设首家“吃螃蟹”的采油厂,他们将“统一技术标准”列为突破口。通过“以用促建、以建促用”,不断迭代升级生产运行管控平台,将1077项作业活动重新梳理分类,打破与安全生产监督平台的数据壁垒,实现了名称、内容、模型的全面统一。“现在系统派单精准了,员工执行任务效率更高了。”信息化管理岗副主任师杨欢指着屏幕上的作业数据介绍。

截至目前,平台已新增模型187项,累计构建583项,数智化采油厂建设已经走在了总部前列。

智能管控:让“人找事”变“事找人”

7月24日16时,生产运行岗员工王静轻点鼠标,同兴接转站的拉油计划自动生成并推送至运输公司。这一幕,是这个厂“智能管控”的日常。过去,荆州油区27个分散的拉油点全靠人工巡查、电话报计划,单是制作一份计划书至少要2个小时,还经常因信息滞后而误事。

如今,生产运行管控平台的7大模块、700多个模型彻底改写了流程:平台自动监测油罐液位和含水量,达标即生成拉运计划,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从提报到执行,现在最多只要几分钟。”王静介绍。数据显示,该平台投用两年多来,已执行任务14.98万次,工作效率提升80%以上,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员工少跑腿”。

自动预警:让“24小时值守”成为历史

“电子围栏一响,手机马上弹出警报。”8月4日,巡检三班班长唐江指着手持终端介绍。2024年以来,这个厂升级PCS一级部署,通过压力温度传感器、天眼摄像头和电子围栏,构建起“全天候感知+智能预警”的安全防护网。一旦井口数据异常或有人靠近井场,系统立即推送警报至指挥中心,内操岗可通过视频核查或远程喊话处置。

数智化不仅让安全管理“耳聪目明”,更释放了人力资源,油区实现无人值守后,5名值守员工转岗至巡检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关键岗位中。“过去24小时守着井场,现在设备自己‘报平安’,我们腾出手把管线巡得更细了。”唐江完成当天的管线巡检,手机里的安全提示记录已存了200多条。

从“人工守夜”到“智能护航”,荆州采油厂的数智化建设之路,不仅串起了数据流动的“高速路”,更铺就了管理升级的快车道。“当每一台设备都会‘说话’,每一项操作有‘标准’,每一次风险能‘预判’,基层管理就从‘经验依赖’转向了‘智慧驱动’。”该厂副总工程师、生产指挥中心高级主管焦小军介绍道。(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黄慧 寇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0 | 查看全部

8月10日,由中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四川帛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6万吨智能化高端涡流纺纺纱项目(一期)正式开车投产使用。

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通过精细化分工与资源配置,确保钢构件预制、现场拼装及吊装作业高效协同。进度管理方面,采用BIM技术模拟施工流程,结合周计划与每日调度会,动态调整工序以应对天气及供应链波动,关键节点均提前完成。标准化建设中,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评定与质量验收规范,统一材料标识与安全防护标准,实现了施工误差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全体参建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9个月成功完成一期建设。

作为四川省重点项目,这座集“智能+绿色”于一体的现代化纺织基地,着力打造5G+AI智能化工厂,主要生产设备采购自德国、日本的超一线品牌,并配备智能信息集成化系统,从而实现快速的数据分析,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该项目建成将补齐井研“纺纱—印染—织布—成衣”产业链条,解决本地三分之一的纺纱需求,为四川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吴元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