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8月13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2 | 查看全部

连日来,高温天气持续“加码”,室外气温节节攀升。在安徽巢湖市巢南片区供水管网提升工程-1标段施工现场,中铁四局的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项目工会送来的夏日清凉,为坚守在高温下的建设者们送去贴心关怀,以实际行动让高温作业下的户外劳动者感受到丝丝清凉和浓浓爱心。

工人们可在临时休息区避暑,享受冰镇饮料和防暑药品。一线工人在这片清凉的庇护下,得以在炎炎夏日中喘息。临时休息区成了他们的避风港,冰镇饮料和防暑药品为他们驱散暑气。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安全,项目部还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高温中暑应急救护培训,覆盖200余名一线工人,确保一旦出现突发状况能迅速应对;管理人员全天候巡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人员中暑等,切实保障每一位工人的健康安全。

项目部党员及青年先锋队到现场配送绿豆汤和西瓜,每日分时段供应,确保每位工人都能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高温时段,临时休息区内配备了空调和电风扇,环境凉爽宜人。现场工人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关怀让他们感到温暖,工作起来更有动力。(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陈聪慧 记者 甘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3 | 查看全部

8月9日,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专业工程师潘立超在办公室登录无人机智慧巡检平台,下达了±800千伏坤渝线防山火特殊巡视任务。此时,部署在约70千米外渝北区与北碚区交界处放牛坪山上的1座固定机场的箱盖瞬间自动打开,1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升高至300米的飞行高度,沿着预定航线,开始对这段林区的10基铁塔、线路及通道开展防山火巡检。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拥有林地面积70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06%。大山森林间,重庆电网779条输配电线路穿越其中,防山火、保供电工作须臾不可忽视。

员工在±800千伏金塘线利用无人机开展红外测温。李涛 摄

入夏以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应用无人机、可视化装置等科技手段,全力保障跨林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无人机在空中可清晰查看铁塔本体、绝缘子、导线、线夹等部件状态,配合红外测温仪能及时发现异常发热点。同时可及时发现、处置通道的树障、山火隐患等,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潘立超介绍,在林区等通道上部署无人机场,可根据天气及温度变化,就近快速执行线路巡检任务。无人机可自动巡航,也可人工现场操作,巡航半径覆盖5千米,既减少了人工巡视工作量,而且提高了巡视质量。

截至目前,国网重庆电力在17条500千伏及以上线路部署固定机场54座。入夏以来,该公司累计完成固定机场起降无人机3120架次,累计巡视杆塔12315基、线路通道2672公里,发现并处理山火等隐患41处。(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仕强 通讯员 游绍斌 余昕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3 | 查看全部

为进一步提升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建筑工程管理均质化水平,推广先进施工经验和管理模式,近日,由唐山市丰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中建二局承办的2025年度丰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屋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现场观摩会在中建城4#地块项目成功举办。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项目过程中,详细了解了项目在落实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和“两个全覆盖”的优秀经验做法,并查看了常态化监管的“三项措施”及“三牌制度”。

本次观摩活动以“绿色施工”为主题,通过“理论宣传+现场观摩”的形式,为全区建设工程提供了扬尘治理的示范样板,加强了丰润区建筑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丰润区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峰 记者 甘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5 | 查看全部

为进一步提升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建筑工程管理均质化水平,推广先进施工经验和管理模式,近日,由唐山市丰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中建二局承办的2025年度丰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屋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现场观摩会在中建城4#地块项目成功举办。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项目过程中,详细了解了项目在落实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和“两个全覆盖”的优秀经验做法,并查看了常态化监管的“三项措施”及“三牌制度”。

本次观摩活动以“绿色施工”为主题,通过“理论宣传+现场观摩”的形式,为全区建设工程提供了扬尘治理的示范样板,加强了丰润区建筑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丰润区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峰 记者 甘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5 | 查看全部

近日,中铁二局黄百铁路贵州段项目镇宁隧道、大木山隧道相继开挖过半,成为全线目前仅有的两座突破这一节点的隧道。

自开工建设以来,中铁二局黄百铁路(贵州段)项目部协同黄百铁路功能联合党支部提前策划、周密部署,面对不良地质条件带来的施工挑战,项目部围绕优化施工组织、强化资源配置、科学编排工期及技术难点攻坚等方面,精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采用“微台阶法+光面爆破+三喷两刮一扫面”工艺施工,对掌子面超欠挖和初支平整度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有效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喷射混凝土超耗。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同步引入智能二衬台车、锚杆钻机等智能化设备,通过技术革新与装备升级双轮驱动,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为隧道顺利推进筑牢保障。

据悉,黄百铁路北接沪昆铁路,南连南宁至昆明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约31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电气化铁路,其中贵州段正线长约173公里,桥隧比达81.6%。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成为贵州北部地区至通江达海的便捷通道,对于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李宏宇 李志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6 | 查看全部

8月11日,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的海太长江隧道A4标项目左线“沧渊号”盾构机顺利始发,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掘进施工阶段。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是江苏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横跨长江入海口咽喉要道。项目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南抵苏州市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公里,左线盾构隧道段全长9327米,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

本工程盾构机的命名“沧渊”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其意为大海古称,典出“龙起于渊”的典故,寓意深远。“沧渊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过5650吨,是我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标志着我国在高端隧道施工装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海太长江隧道A4标段盾构始发面临超大直径盾体覆土浅、始发姿态斜线角度大、泥水仓压力平衡控制难、近距离下穿管线风险高等四大技术难点。针对斜线始发难题,创新应用反力架专项设计,在精确控制部件安装精度的同时动态拟合始发轴线,实现毫米级姿态调整;通过建立泥水配比-压力-流量联动控制体系,有效解决泥水建仓难题;在下穿管线施工中采取“参数控制+地面巡视”双保险措施,严格控制地表变形。这一系列精细化管控措施为“沧渊号”盾构机安全始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后续的江底施工中,“沧渊号”盾构机也面临着诸多世界级技术挑战。工程需完成超长距离独头掘进,穿越由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层、粉细砂层等构成的“水下迷宫”式复合地质带,地表沉降控制精度需达毫米级;同时面临超深埋深、7.5bar高水压、16.66米超大直径开挖等难题,黏土地层易引发结泥饼,高水压对密封系统承压能力提出严苛要求。针对超长距离、超大直径、超高水压、超大埋深等工程特点,“沧渊号”盾构机创新集成三大核心技术:通过“数字大脑”实现智慧化管控,采用“智刃铁齿”技术突破高效掘进瓶颈,搭载全球首创的“智慧心脏”主动防护系统。此外,该工程创新采用整体式预制箱涵及DDCI新型连接技术,通过优化拼装工艺与结构设计,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使箱涵拼装周期缩短约20%,结构接缝防水性能较传统工艺提升30%,多元创新技术的协同应用为隧道“长、大、高、深”的复杂工况提供动态安全保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核心技术解决方案。

海太长江隧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重点推动建设项目,也是江苏“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的流量,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薛佳庆 宋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6 | 查看全部

8月7日,链主企业广州希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其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希音),首批通过基地培训的34名“服装质检员”学员被授予新工种职业认证,同时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SHEIN技术岗位“双认证”。

广东率先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自主评价,推动技能强企工作。今年7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支持企业参与新职业开发和制订行业评价规范,让评价过程更加贴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用人需要。

“服装质检员”新工种在培学员黄诺拉表示,整个培训还原了真实的工作场景,通过培训可以快速上岗,同时,企业和国家“双认证”的模式也让自己对职业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激励自己不断学习提升。

希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希音供应链体系,“质检员”岗位是关键环节,把控供应商面料、制衣质量。新工种申报下来后,希音公司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将内部认证体系与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打通,推行“一试双证”,企业认证“含金量”高了,从业人员报考的积极性更强了。

希音培训专家陈小元介绍,服装专业岗位是强技能型的岗位,通过校企合作,提前在院校中植入企业标准课程、岗前企业培训,培养企业真正所需的技能人才。“我们希望通过产教评共享实训(希音)基地建设,能实现在整个链条内技术共享、人才共享,进而提升产业供应链韧性及核心竞争力。”

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旨在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机制。2024年,希音公司与供应商共同启动了“初培—轮岗—创业孵化”的全周期产教评学徒班培养试点,在7个月内实现了学员技能达标和培训成本动态回收。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链主企业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标准与行业评价规范核心制定主体、链员企业协同落实人才聘用机制的产教评培养模式。针对当前传统服装制造业面临的人才结构性矛盾、职业院校培养体系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脱节、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差距较大等困境,希音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暨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已与院校合作开发了200多门定制课程,累计培训供应商6.4万人次,完成3000多名技术人才考核认证。接下来,希音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还将为零基础劳动者提供包括车缝、制版、质检等在内多个工种的就业上岗技能培训。(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叶小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7 | 查看全部

8月7日,链主企业广州希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其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希音),首批通过基地培训的34名“服装质检员”学员被授予新工种职业认证,同时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SHEIN技术岗位“双认证”。

广东率先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自主评价,推动技能强企工作。今年7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支持企业参与新职业开发和制订行业评价规范,让评价过程更加贴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用人需要。

“服装质检员”新工种在培学员黄诺拉表示,整个培训还原了真实的工作场景,通过培训可以快速上岗,同时,企业和国家“双认证”的模式也让自己对职业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激励自己不断学习提升。

希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希音供应链体系,“质检员”岗位是关键环节,把控供应商面料、制衣质量。新工种申报下来后,希音公司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将内部认证体系与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打通,推行“一试双证”,企业认证“含金量”高了,从业人员报考的积极性更强了。

希音培训专家陈小元介绍,服装专业岗位是强技能型的岗位,通过校企合作,提前在院校中植入企业标准课程、岗前企业培训,培养企业真正所需的技能人才。“我们希望通过产教评共享实训(希音)基地建设,能实现在整个链条内技术共享、人才共享,进而提升产业供应链韧性及核心竞争力。”

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旨在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机制。2024年,希音公司与供应商共同启动了“初培—轮岗—创业孵化”的全周期产教评学徒班培养试点,在7个月内实现了学员技能达标和培训成本动态回收。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链主企业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标准与行业评价规范核心制定主体、链员企业协同落实人才聘用机制的产教评培养模式。针对当前传统服装制造业面临的人才结构性矛盾、职业院校培养体系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脱节、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差距较大等困境,希音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暨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已与院校合作开发了200多门定制课程,累计培训供应商6.4万人次,完成3000多名技术人才考核认证。接下来,希音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还将为零基础劳动者提供包括车缝、制版、质检等在内多个工种的就业上岗技能培训。(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叶小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7 | 查看全部
近日,为切实维护女员工权益,传递对“她”的关怀,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邯黄公司工会女工委特别组织女员工健康体检活动,用贴心举措为“她”的健康保驾护航。

据悉,本次体检聚焦女员工健康需求,在常规检查基础上,特意增设“两癌”筛查项目,精准守护女性高发健康风险;同时将依据体检结果为每位女员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让大家对自身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活动还将邀请专业医师现场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普及“两癌”预防、常见妇科病防护等知识,引导女员工科学关注生理健康,主动做好疾病预防。

邯黄公司工会负责人表示,每一位职场女性,都是生活里的“多面手”,在岗位上,她们专业专注、绽放光彩;在生活中,她们细腻坚韧、守护家人,而健康是支撑这一切的基石。“我们需要切实关心女职工的身体健康问题,力所能及地维护她们的权益。”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刘兵 通讯员马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8 | 查看全部

“注意看这里——JQ900A型架桥机的液压系统管路接口,每200小时必须按这个扭矩复紧,这是雄忻铁路架梁安全的‘生命线’!”夏日的雄忻铁路施工现场,骄阳炙烤着钢轨,中铁六局丰桥公司党支部书记攥着扳手在轰鸣的架桥机旁示范操作,身旁围拢着一群蓝色工装的年轻身影。他们是2025年新入职的00后员工,正以这堂“沉浸式安全党课”为起点,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翻开职业生涯的第一页。

新员工参观钢筋加工厂房

8月的入职季,这群00后刚走出校园就收到了丰桥公司工会备好的“入职大礼包”:印有企业标识的防护安全帽、配齐沐浴露与防晒霜的洗漱包、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还有量身定制的蓝色工装。“连防蚊虫喷雾都想到了,像收到家人准备的行囊。”来自江西南昌的新员工雷桐摩挲着工装袖口的反光条,眼里映着惊喜。

这份温暖延续在为期五天的入职培训中。安质环保部的“安全红线”警示教育、生产管理部的桥梁施工工艺课、党建工作部的企业精神宣讲、纪委综合室的廉洁从业提醒、人力资源部的职业规划指导——五部门联动的“入职第一课”,像精准咬合的齿轮,为新人校准职业航向。“原来一片箱梁的架设要经历二十几道质量检测,课本里的‘百年工程’藏着这么多细节。”新员工尹晨阳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课堂要点。

8月3日的雄忻项目部座谈会上,公司总工程师胡正勇的嘱托掷地有声:“你们脚下的每寸土地,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脉。”优秀毕业生张奇则分享了自己从见习生到技术骨干的成长轨迹:“把师父教的‘笨办法’练到极致,就是最好的捷径。”项目经理王彦洪带着新人走进钢筋加工厂房,指着正在运转的自动化设备:“这台数控弯曲中心,就是咱们箱梁钢筋的‘专属裁缝’,全自动、不间断流水生产,尺寸标准,无需工人值守,省工、省料、省时、省事。”

“数据的准确不仅是保证安全制梁的前提,也是项目经营的关键,材料利用的最优化就是为项目争取利润。”在津潍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向见习生小马讲述试验知识。汗水顺着安全帽系带淌进衣领,在工装后背晕出深色印记,小马却只顾着把师傅说的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这是丰桥公司坚持17年的“导师带徒”制度的日常写照。自2008年推行以来,近四百名青年员工通过“一对一”传帮带成长为技术骨干,从京津城际到雄忻、雄商等铁路建设,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今,公司为每位新人配备“双导师”:业务导师传授施工技艺,生活导师操心衣食住行。

今年,获评集团公司2024年度优秀师徒的张志国与徒弟张奇就是典范,这对师徒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共同守护着工程质量的“生命线”。如今,张奇已成为试验室的技术新锐,师徒二人并肩奋战,用精准数据守护工程质量。他们的故事,是技术传承的缩影,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丰桥公司坚持新员工岗前教育和过程培养,组织新员工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学习专业知识,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工作团队,踏实工作,积极进取,跟随企业发展的脚步,实现自身的价值。未来,丰桥公司也将会更加注重企业员工素养的培养提升,让每一位员工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田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