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工人文化宫的作用与更多职工的诉求相匹配,当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在工作之余走进课堂,让职工“夜生活”变得有“知”有“味”,职工夜校的灯火不仅能照亮更多劳动者成长成才之路,也会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日前,在陕西省西安市工人文化宫普拉提教室里,学员尚鑫正在瑜伽垫上认真拉伸。这是她第3次参加职工夜校的课程。像尚鑫这样的学员在西安各工人文化宫比比皆是。从传统的技能培训到书法、秦腔、AI基础应用、剪辑等多元化课程,西安市总工会与时俱进提升服务,丰富职工夜校的课程,更好满足职工“充电”赋能的需求。现在,“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已成为许多西安职工的新选择。(9月23日《工人日报》)
据报道,自今年4月起,西安各个工人文化宫整合课程项目,通过工会搭台、专业授课、职工受益的模式,统筹规划,利用“指尖工会”线上报名系统,为职工打造“八小时之外”的“学校和乐园”。如今各个工人文化宫的职工夜校开设的声乐、普拉提、舞蹈、书法等课程备受职工欢迎,这不仅映射出新时代劳动者对丰富精神世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也印证了产业转型对人才的新要求。
当前,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科技已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职场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工人文化宫职工夜校的兴起,为更多劳动者提供了持续成长的机会。
在西安,职工夜校之所以受到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开设的课程很好地满足了职工的需求。一方面给职工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为自己“充电”,有效地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职工夜校丰富的课程安排,契合职工们的业余文化需要,陶冶了大家情操、升华了职工境界、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养。
进一步看,职工夜校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生动诠释。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致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型社会,而工会开办职工夜校正是一次积极尝试。像西安各工人文化宫整合资源开设大量公益性课程,推动职工夜校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随着职工夜校的火爆“出圈”,大量年轻人纷纷加入。
值得点赞的是,西安市总工会最新出台的《加强市总直属工人文化宫职工夜校管理十条措施》中,“标准化”是一个关键词。西安市总工会不仅明确了职工夜校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运营规范,还试图通过制度化的管理,让职工教育真正成为一项可持续的公共服务。特别是,西安市总工会在职工夜校中建立课程动态更新机制。每期课程结束后都进行评估,及时淘汰过时内容,引入新技术、新方法,为夜校实现精准服务和长期保持活力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毋庸置疑,工人文化宫职工夜校火了,究其根本,正是职工升级转型的需求与工会提供的夜校服务项目不谋而合。当工人文化宫的作用与更多职工的诉求相匹配,当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在工作之余走进课堂,让职工“夜生活”变得有“知”有“味”,职工夜校的灯火不仅能照亮更多劳动者成长成才之路,也会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沈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