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9月25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逐一清点、不漏一人;顶风冒雨拧紧螺丝;端上热乎的姜汤;把义诊送到避难所……9月23日,面对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来袭,中铁建工集团深圳各项目部多措并举守护工友安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项目工友彭某回忆起转移过程,语气里满是安心。他直言,“原本还担心台风天没地方去,结果项目部不仅提前找好了酒店,还送来了吃的喝的,住得安稳,心里也暖烘烘的。”

当天下午,该项目的107名工友前往指定避险场所,其余185名工友则分批入住附近酒店。记者了解到,工友们人手一张安置卡,上面写有联系方式和注意事项。项目办公室主任屈庆霞早早备下600桶泡面、400罐八宝粥、400个面包和数百瓶水。

在新皇岗口岸项目,安全总监秦帅手持扩音器大声呼喊:“各组注意,准备转移!”短短一小时,634名工友全部转移完毕。35人的应急队伍选择留下。党支部书记张超辉带头巡查:“沙袋再垒高一层,排水沟确保畅通!”他们彻夜未眠,守住工地安全。

在皇岗创新实验学校避难所,311名工友被临时安置在此,该项目党支部组织起精细化的网格管理。白班3人、夜班2人,负责登记信息、分发物资、安抚情绪。负责后勤保障的宋如娟为工友们逐一送上热乎的盒饭和姜汤。“饿不着、吃得暖,心里就不慌!”工友们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安置点不仅提供24小时热水,中铁建工还联合福田街道办、中山八院,将义诊服务直接送到临时安置处。医生们耐心细致地为工友们量血压、解答健康问题,为累计150余人次提供健康筛查和医疗咨询,真正实现“安置有温度、健康有保障”。“餐餐有热菜,24小时能洗澡,还有医生上门检查,比想象中好得多。”来自湖南的木工小周笑着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友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巡检一轮庞大的山地光伏电站需要多久?过去的答案是:人工徒步两个月;如今的答案是:无人机巡航15天。

在云南省元谋县的崇山峻岭间,华能元谋物茂光伏电站正依托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移动)5G技术实现智能化转型,成为能源数字化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的绿色样板。

效能之变:从“人抬肩扛”到“云巡天瞰”

“人工巡检一轮需两个月,无人机巡检一轮只需15天。传统人工方式开展光伏区巡视周期长、劳动力受束缚。如今使用无人机巡检,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物茂光伏电站副站长黎剑介绍道。

运用云南移动部署的5G电力专用网络,元谋物茂光伏电站构建起“无人机+机器人+云平台”的智能巡检系统,正持续向无人化、少人化的智能管理模式升级,构建起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与低时延网络应用体系。

“没有5G网络以前,巡检机器接的都是一根根长电线,巡检过程中穿来穿去容易发生设备故障。使用‘5G+机器人’巡检,最大的改变就是从有线到无线,方便还快捷。”华雁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工程师李建华说道。

元谋物茂智慧光伏彻底打破了传统有线数据传输方式的限制,通过5G电力虚拟专网实现工控系统数据的稳定传输。不仅有效避免了因人为干扰、鼠患破坏等导致的通信中断和数据丢失,还在全面提升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同时,为传统人工巡检减负。

“‘5G+无人机’可以提高发电效率。无人机能精准定位光伏组件故障,实现快速检修,缩短检修周期,减少光伏组件故障电量损失。”黎剑认为,传统人力巡检不仅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检修效率也不高。5G实时监控系统在提升发电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安全之基: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免疫”

山地光伏电站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光伏设施自身特性的影响,往往面临火灾安全风险。发生火情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而对巡检实时性要求极高。复杂地形亦导致日常人工巡检面临滚石、摔伤、蛇虫咬伤等多重安全隐患,传统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下,还承担较大的安全压力。

为解决这些难题,云南移动5G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智慧方案。依托于5G低时延、高带宽等优势,“5G+无人机”系统可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彻底改变传统巡检模式。相比4G网络存在的延迟与卡顿问题,5G网络实现了监控数据的实时高效传输,显著提升了火灾预警和应急响应速度。

随着5G基站全面覆盖,智慧系统能够对火情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定位。“我们通过防火云台实时监测山火,可以精准确认起火点的位置,这是传统人工巡视无法做到的。”黎剑介绍道。“5G+防火云台/无人机”协同建立起了全天候山火监测体系,显著提升火情控制能力,有力保障电站运行安全。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该电站还通过5G网络将电力设备的在线综合状态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平台。同时,伴随5G技术所建立的安全数字免疫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和预防网络攻击,有效防止黑客或恶意软件对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破坏,保障电力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袁榆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张晓薇”“秦志强”……9月12日,抚顺石化公司烯烃厂办公楼前,干部员工们纷纷在印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的质量活动月主题展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此时此刻,几百米外的烯烃厂装置区,吊臂林立、哨声阵阵,2025年装置大检修正在全力推进。从设备检修精度,到施工质量管控,再到停工操作质量,抚顺石化上下将“质量第一”的承诺融入检修全过程。

毫厘间刻出“匠心”

手腕微微下沉,腰身略略前倾,力量通过手指均匀传递到刮刀,刀尖瞬间“吃进”乌金层,深度只有0.01毫米,一片薄如蝉翼的金属屑应声飘落。

“这是融合了‘贴’‘顶’‘挑’的技术”,完成作业的王建,托起手中巴掌大小的径向轴承瓦块,“这是由巴氏合金制成的。别看它个头不大,却价值不菲。”经过他无数次这样的细心打磨后,这块瓦块表面已然达到了与轴颈完美贴合的艺术级境界。

王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建公司装配钳工首席技师。一个月前,王建在星光熠熠的舞台上再获殊荣,成为2024年度辽宁“最美青年”。此时此刻,他手握工具奋战大检修一线,领衔主修两套公司级大机组,精益求精极致攻坚。

“这次检修的主要难题是低密装置循环气压缩机联轴器侧振动偏高的问题。0.01毫米的瓦块厚度误差、各部位不同的气隙与油隙都不能疏忽。”动静之间的配合,点位之间的控制,每一次作业他都精心再精心。

这是一场与精度的赛跑,一丁点的疏漏都可能影响装置的稳定运行。

从搜集设备资料,对照计划反复完善检修方案;到一项一项梳理质量和安全控制点,开展详尽的全流程桌面推演;再到自制专用工具,拆卸每个重要部件、测量每一个重要位置、每一次重要回装操作,全部自己上手,从源头保障检修质量。

0.01毫米的精度就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底气。

明察秋毫的细心

8月5日,石油二厂汽油加氢装置区热浪蒸腾,轰鸣声裹挟着灼人气息扑面而来。车间安全员李勇正躬身将脸颊贴近阀门,屏气凝神地一个一个查看标识上面的字迹。

“这几台阀门压力等级不对!”他的目光突然停留在新更换的阀门上。300磅、150磅——不同压力等级的阀门竟出现在同一组关键设备上。他立即向车间汇报。

得知情况后,车间专业负责人带着设计图纸疾步赶到,“这台150磅的阀门是‘低代高’,立刻核查!”

氢气线是高压易燃易爆系统的主动脉,阀门压力等级就是防止泄漏的第一道闸门。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规程》明确规定,150磅级阀门耐压极限为2.0兆帕,300磅级阀门耐压极限为5.0兆帕,而我们装置的操作压力为2.5兆帕。”事后,提起这件事李勇还直后怕,“这台150磅级阀门一旦在运行中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车间当即暂停作业,对已安装的阀门展开“地毯式”排查。

总包方负责人也迅速赶到现场,承认该阀门的材料表出现错误,并承诺:“立即采购新阀门并更换,绝不影响施工周期。”

成功揪出关键阀门“低代高”的质量隐患,李勇荣获厂级重奖——2万元。

为保证检修质量,抚顺石化公司组织各生产单位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要求现场监护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分管领导分别对关键设备的安装参数进行独立核验,确保所有阀门、法兰、管件都经得起压力与时间的双重考验。

“这不是吹毛求疵,是给安全拧紧保命螺丝!”车间负责人表示。

“零差错”背后的精心

“降进料量”“切循环氢”“启动退油流程”……加氢联合车间的操作室内,指示灯闪烁不断的灯光和对讲机中传出的指令相互交织,车间主任李波全神贯注紧盯屏幕,口令短促而清晰。

每一个指令背后都离不开精心策划和反复演练。

作为全国劳模,已经第三次以车间主任身份指挥装置检修的李波不敢有丝毫懈怠。“都说开工危险,停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更多。”加氢联合装置是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临氢装置,开停工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泄漏、着火等事故。停工退料、氮气吹扫、化学清洗每一步都伴随着风险。

怎么实现安全环保停工?李波和同事们以一项一项高质量的停工操作作出了回答。

17次停工桌面推演,全面检验、完善停工流程及应急预案;128项重点工作、潜在问题,“清单化”逐项整改销项;《公司级停工指挥图》《分厂级停工指挥图》《公用工程装置停工指挥图》等“三图十表”,囊括了79套装置退料、吹扫、置换、隔离的每一项重点管控环节;事事有人管、处处有标准、步步有确认,公司上下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确保了停工全过程安全受控、平稳有序。

252项重点管控操作变动无差错,3556块盲板隔离无差错、2.67万吨各类物料回收无差错……凭借高质量的停工操作,抚顺石化公司实现79套主要生产装置安全、环保、经济停工。

从精准到0.01毫米的“神医圣手”,到查出150磅阀门的“火眼金睛”,再到252项重点管控操作变动“无差错”——每一个人、每一项操作、每一道工序都在回答承诺:质量强国,抚顺石化在行动。(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旭 通讯员 李冬铃 李闯 摄影 王珂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9月18日,中铁一局承建的安徽蚌埠滕湖机场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消防验收、人防验收。本次验收由蚌埠市怀远县质检站、人防办、消防科等单位共同参与。验收组通过资料核查、现场实体检测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经过综合评议,验收组一致认为,蚌埠滕湖机场项目已完成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顺利通过多项验收。

在消防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防排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进行逐一测试,确保这些设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扑灭火灾。同时,严格检查了消防通道的畅通性以及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完整性,以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

在人防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对工程主体结构、防护防化设备、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及电气系统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核查,通过实地勘验,重点检验工程防护等级、设备联动性能及应急保障能力

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与“网格化管理”,全面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积极创新应用“四新”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集群化管理”优势统筹调配资源,有效提升建设效率。

蚌埠滕湖机场项目顺利竣工,为后续通航运营筑牢了坚实根基。作为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工程,它将完善皖北综合交通网络,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高效流动与联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田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9月18日,中铁一局承建的安徽蚌埠滕湖机场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消防验收、人防验收。本次验收由蚌埠市怀远县质检站、人防办、消防科等单位共同参与。验收组通过资料核查、现场实体检测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经过综合评议,验收组一致认为,蚌埠滕湖机场项目已完成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顺利通过多项验收。

在消防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防排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进行逐一测试,确保这些设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扑灭火灾。同时,严格检查了消防通道的畅通性以及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完整性,以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

在人防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对工程主体结构、防护防化设备、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及电气系统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核查,通过实地勘验,重点检验工程防护等级、设备联动性能及应急保障能力

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与“网格化管理”,全面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积极创新应用“四新”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集群化管理”优势统筹调配资源,有效提升建设效率。

蚌埠滕湖机场项目顺利竣工,为后续通航运营筑牢了坚实根基。作为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工程,它将完善皖北综合交通网络,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高效流动与联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田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日前,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扬州东站北东联络线站前工程首座墩身—北东下行联络线1号特大桥25#墩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不仅标志着项目正式告别桩基基础施工阶段、全面转入下部结构实体施工新阶段,更为后续桥梁墩身批量建设、全线施工效率提升筑牢坚实根基。

此次顺利浇筑完成的北东下行联络线1号特大桥25#墩,单线桥梁墩,墩高14米,为本项目墩台的首件工程,起着样板引路的作用,为确保墩身浇筑质量与施工安全双达标,项目部以“优质、高效、安全”为核心目标,提前谋划、精细部署,全过程严把“精度关”“质量关”。对施工过程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以指导后续同类工程施工。

首座墩身的顺利浇筑,是项目团队践行“开路先锋”精神的生动体现,也为后续墩身施工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标杆”。下一步,中铁九局扬州北站北东联络线项目部将以首墩浇筑为契机,系统总结标准化施工经验,在全线推广“一墩一方案”精准管控模式,重点推进关键桥段的墩身、承台施工;同时紧盯年度产值目标,优化人力、设备等资源配置,持续强化安全质量管控力度,以“匠心”打造优质交通工程,为扬州区域交通网络完善、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铁路建设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付博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9月23日凌晨,在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站前五标段的建设现场,随着最后一榀箱梁平稳精准地安放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六局丰桥公司承建的雄商高铁项目1409孔箱梁架设任务全面告捷。这一关键节点的顺利打通,为雄商高铁后续无砟轨道施工和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商高铁建成后将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强化区域经济联动。此次完成架梁的五标段全部位于河北省衡水地区,北起衡水特大桥,南至枣强特大桥,全长35.01公里,均为桥梁工程,施工标准高、技术难度大。

在箱梁架设过程中,建设者面临“上行架设”和“营业线施工”两大挑战。上行架设犹如“高空穿针”,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为苛刻。项目技术团队扎根现场,对架桥机关键结构进行改造升级,大幅提升了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的控制能力。同时,依托BIM技术进行全过程三维推演,提前排查风险点,优化工序衔接。现场操作人员凭借丰富经验和实时数据监测,实现对箱梁姿态的毫米级微调,确保每一榀箱梁精准就位,创造了“零偏差”架设的优质纪录。

在临近既有铁路线的施工区域,项目部严格执行“一机一人”专职防护制度,积极与铁路运营部门协调施工“天窗期”,细化每日施工计划与应急预案。通过施工前全面检查、施工后复查确认、每日安全交底等举措,实现了营业线施工全程“零事故”,有力保障了既有铁路的行车安全。

这批箱梁的全部架设完成,不仅是雄商高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折射出我国高铁建设日益精湛的工艺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未来,雄商高铁将串联起京津冀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为促进沿线人员往来、物资流通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李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9月23日,宁夏盛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75万吨/年天然气深加工耦合精细化工产品项目一期工程项目部旌旗飘扬,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总工会主办,宁夏盛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会承办的“提升职工素质 凝聚职工力量”示范性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在此举行。中微建设集团、贵州中盛宏达建设等参建单位代表和施工一线职工共计百余人参加仪式。

据了解,本次竞赛涵盖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电焊工艺等7项施工技能比拼,同步考核安全文明施工、团队协作与组织管理,持续时间为30天(具体时长按工程进度调整)。考评组将采取“每日巡查+每周考评+专项检查”模式,对钢筋绑扎间距误差、焊缝质量等指标进行量化打分,确保公平公正。竞赛设有优秀组织奖、文明施工奖、技术能手等多个奖项,并将为获奖个人提供人才培养优先推荐、职业发展倾斜等奖励。(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学礼 李静楠 通讯员 赵楠 范子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9月25日,井山站的升级改造完成,标志着由中铁八局电务公司承建的洛湛铁路益湛段(以下简称:益湛线)6站信号联锁设备大修工程全部开通并正式投入使用,为广西贺州市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了关键保障。

据了解,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是广西东融的先行区和“桥头堡”。益湛线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网大同至湛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大西南和华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为贺州承接东部地区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此次工程是对益湛线在贺州内的乐善站、长滩站、贺街站、福利站、富川站、井山站等6个车站进行信号联锁设备升级改造。”中铁八局电务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主要涉及更换微机联锁系统、TDCS系统、微机监测系统设备,共更换信号机106架,更换轨道设备92个区段,插入道岔45组以及配套电力电源和通信通道倒接等施工任务。

为了确保施工能够安全、高效地推进,项目团队面对人员调配紧张、专业接口复杂等实际困难,提前筹划,挂图作战,制定科学详细的施工计划,加强与各配合单位沟通协调,实现了各施工环节的无缝衔接。特别是在井山站倒接时,面临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项目团队进一步优化倒接方案,保证预案落实到位、应急措施得力、施工流程科学。(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沈涵洁 普泽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中工网讯 9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总工会邀请自治区劳动模范、鄂尔多斯市中北煤化工有限公司赵海龙,赴双欣矿业有限公司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

活动现场,赵海龙围绕自动化控制、设备集控调试等实际课题,结合自身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分享了多项技术攻关案例与实践心得。他特别强调“技术提升离不开现场实践”,鼓励企业职工扎根岗位、大胆探索创新,在实操中积累经验、突破瓶颈。在互动交流环节,赵海龙与企业技术骨干面对面,针对常见设备故障排查、系统优化等实际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结合自身经验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与改进建议,切实为企业生产运营“把脉支招”。

此次“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不仅是东胜区总工会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具体实践,更搭建起劳模工匠与企业之间的长效对接平台。下一步,东胜区总工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走进车间班组,深化技术交流与经验共享,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帮助企业破解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难题,为东胜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工会动能。(刘豆豆 苏雪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