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10月14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十年,是一段足以让一棵树苗长成栋梁的时光,也是一座职工书屋从初建到焕新的完整年轮。

在国网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的一处静谧角落,有一方被职工亲切称为“精神栖居地”的空间——全国总工会优秀职工书屋,历经十年沉淀,如今以“新三味书屋”的姿态再度亮相。窗外,花丛石凳点缀着静谧庭院;屋内,书香茶香与翻书低语交织共鸣。这里不再只是借阅图书的场所,而成为融合“德馨、艺佳、体健”的温馨赋能驿站。

据介绍,该公司职工书屋于2012年申请,2013年获评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2022年以来,进一步利用空间资源,打造以“身心健康美、品德育人香、成长成才甘”为宗旨的“新三味书屋”,以及推行“集中理论+分组实训”模式的“青马学堂”,形成两个兼具工会特色与时代气息的文化品牌,引导职工爱读书、读好书、善用书。

近年来,公司以职工书屋为圆心,成立书画、读书等多个协会,开展“爱如电·爱吾及屋”读书沙龙、“为职工推荐一本好书”等活动,推动职工从“独自阅读”走向“共读共成长”,持续拓展文化辐射半径,营造了浓厚的阅读与学习氛围。

从“藏书阁”到“心灵花园”:书屋的焕新与升华

“参加工作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这里的氛围让我重新找回了静心阅读的快乐。”青年职工张毓豪的感慨,道出了许多职场人的心声。正是基于对职工精神需求的深刻洞察,牟平区供电公司以“为职工办实事”为抓手,将办公区一处闲置房屋巧妙改造为“金边银角”——新三味书屋。

书屋分为“书房”与“花房”两室:书房中,图书按“品德育人”“成长成才”“身心健康”三类精心陈列,与“德馨、艺佳、体健”的新三味理念相呼应;花房内,茶咖飘香,休闲桌椅错落有致,职工可在此小憩、交流、沉思。窗外四季景致更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营造出“赏百花·品茗茶·闻书香”的雅致空间。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工会副主席贾涛告诉记者:“我们的书屋采取24小时全天候开放模式,不设门槛、不限时间,职工可随时刷卡而入。”这种“敞开式悦读”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开放,更是企业向职工传递的信任与关怀。

“德艺体”三味交融:大思政格局下的育人实践

“新三味书屋”的“三味”,并非简单的分类标签,而是企业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具象化表达。

德馨,是品德育人之香。书屋内,《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红色经典与思政读物占据醒目位置。公司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打造“彩虹故事厅”“党史微讲堂”,邀请劳模工匠“进班组、进现场”,以淬炼品格、坚定信仰。

艺佳,是成长成才之甘。与书屋相辅相成的“青马学堂”,推行“集中理论+分组实训”模式,聚焦青年职工技能提升。通过“师带徒”结对帮扶、微型实训站“设备主人制”等机制,已有17对师徒在生产岗位结缘,青年员工在“做中学、学中练”中快速成长。

体健,是身心健康之美。书屋不仅关注职工的知识积累,更注重身心调适。花房中的茶歇区、窗外的休憩石凳,都是职工释放压力、充电赋能的小站。公司还通过开展“悦读行动”、设立流动书箱、推广数字阅读平台,让健康生活的理念随书香浸润人心。

十年再出发:一盏不灭的“文化明灯”

职工书屋的升级,不仅是空间的改造、书籍的增补,更是企业文化建设从“有形”到“有心”的升华。正如公司《“书香国网 向光而行”全员悦读行动倡议书》中所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阅读已悄然成为牟电职工的生活习惯、精神追求和进步阶梯。

如今,走进“新三味书屋”,时常可见老师傅静心研读,青年员工边喝咖啡边讨论难题,午休时分同事们围坐分享心得……这一幕幕,正是企业“德、艺、体促‘四力提升’,快乐悦读贯穿全员”理念的生动写照。

在书屋滋养下,公司已涌现出4名“牟平工匠”、3名地市级及以上劳模和电网工匠,职工在各类征文、诵读比赛中屡获佳绩。其中,供电版MV《假如你要认识我》更是在多家媒体刊播,展现出新时代电力职工的风采。(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嫱 通讯员 张与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国庆中秋假期刚刚过去。在山东泰安,整个假期期间,有一群“守护人”连续奋战在运维一线,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水脉清波。他们是来自中国铁工投资集团运维团队的职工,全力保障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全运行。

10月1日清晨7点,天刚微亮,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泰安第四污水处理厂副经理刘飞涛已经开始了当天的第一轮巡检,他仔细检查厂区设备运转、工艺运行等情况,严格盯控水质、特种设备、危化品、池体构筑物及相关附属设施的关键指标,巡查各项工艺参数,确保水厂安全生产、稳定运营。

“越是节假日,越不能放松警惕、越需要严格盯控来水水质异常。”刘飞涛说,水厂值班人员这个假期全员在岗,“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和同事们一起保障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让市民过个安心节,这样的节日很有意义。”

在厂区化验检测分析室里,检测人员韩志群正在进行水质、泥质的分析化验,工艺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变化情况,及时优化调整工艺运行参数,精准投加药剂。“我们以专业、敬业的精神坚守岗位,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据介绍,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智慧运营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运用,实现了对辖区内明堂河、梳洗河、芝田河、泮河等4条河道14.6公里的绿色生态廊道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

节日期间,芝田河运维项目游客中心的监控电子屏上数据实时跳动,显示着河流的水质、水位、流量等运行数据及园区监控。

“通过智慧监测平台,我们可以实现对子项目辖区内水生态环境治理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项目负责人贾新超介绍。

在明堂河汉明湾公园景区,运维团队增加了巡查密度,全员在岗,及时清理游客垃圾,修复园区破损设施,增补安全警示标识。“既要保证园区内的景观效果,更要确保路灯、泵站等各种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安全有序可控。”现场负责人李森表示。

夜幕降临,泰安泮河第一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灯火通明,技术骨干李师傅正在检修一台水泵:“这套设备刚完成检修,我们要确保它能在节日期间稳定运行。”

“选择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坚守。”项目公司副总经理吴洪强表示,“守护好泰城的碧水清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送给这座城市最好的节日礼物。”(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兰德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0月13日凌晨,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武九客专湖北公司建设管理,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西十高铁湖北段接入原汉十铁路十堰东站通信信号系统改造施工正式开始,这标志着西十高铁与汉十高铁连接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西十与汉十高铁连接工程涵盖通信信号连接、轨道和电力供电连接等多个工程。高铁通信和信号系统作为高速铁路的“神经”和“大脑”,是各专业设备组网管理的联络纽带,承载着列车运行控制、调度指挥、旅客服务等多项关键任务的信息传输,为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次通信的连接,是确保西十高铁正线与既有汉十高铁信号畅通的关键工程,需在确保既有汉十高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进行,天窗时间短、技术难度高、安全压力大。建设单位严格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有关规定要求,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光缆将西十高铁和汉十高铁进行网络连接,为高铁各个系统运行提供必要的传输通道,从而实现西十与汉十高铁运行的互联互通。

西十高铁与汉十高铁无缝对接后,将进一步优化高铁网络布局,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同时也将大大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直接贯通,加速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互动合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杨林 丁向阳 陈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0月12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新建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站前5标射洪坝制梁场顺利完成全部587孔箱梁预制任务,成为四川段9个标段中首个实现箱梁预制收官的标段,这标志着本标段桥梁工程建设已进入架梁与桥面系施工阶段,为全线通车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射洪坝制梁场承担着标段范围内587孔简支箱梁预制、架设任务。梁场配置制梁台9座,月均生产能力55孔。

射洪坝制梁场以“智能化梁场”标准建设,集成多项先进设备与技术系统:施工设备方面配备智能液压模板、自动化布料机、高频振捣系统及数控张拉压浆设备,实现模板拼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机械化作业;智能管控方面引入BIM技术与物联网系统,对50个制存梁台座、预制构件质量及生产进度实施实时监控;施工过程中发扬工匠精神,确保钢筋下料绑扎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全程盯控后续特殊工序,促成一榀榀合格的箱梁出场。

成渝中线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和在建的西宁至成都高铁、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西安至重庆高铁、重庆至昆明高铁、重庆至万州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推动成渝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徐万春 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日前,由中铁北京局承建的成达万高铁光明隧道大里程施工段(出口至斜井段)顺利贯通,标志着光明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为项目按期实现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明隧道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和重庆市开州区境内,全长8468.8米,隧道Ⅳ、Ⅴ级围岩占比高达94.6%,主要由泥岩、砂岩夹石灰岩构成,存在突泥涌水、瓦斯、有害气体、斜井运输坡度大等高危风险因素,施工安全难度大。

进场伊始,成达万高铁项目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攻坚,于2022年12月实现全线首座隧道正洞进洞(除先期开工的华蓥山隧道之外);2023年6月16日完成成达万营万段隧道正洞首板二衬的浇筑;2023年8月20日,斜井顺利掘进至正洞,比原计划工期提前40天完成;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合理,工序转换高效,现场管理有序,实现了单月开挖130米、二衬施工144米的好成绩,为成达万高铁早日实现“一隧连通川渝”目标按下了快进键。

据悉,成达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每小时35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压缩成渝两地人民群众出行时间,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亢兴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马占洲

“新预制的梁体与现有台座楔形块不匹配,常常需要凿除重做,有了这个新型的预制梁台座可调节楔形块,真是省时又省力。”在中铁六局太原公司乐西项目部预制梁场,技术员袁兴甲对此赞不绝口。

乐西高速公路位于山区,曲线半径小、纵坡变化大,需预制多种规格梁体。传统工艺中,混凝土楔形块的位置和高低需随梁长与坡度频繁调整,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面对楔形块频繁更换的难题,项目成员决心通过“小改小革”寻找突破。“能否将‘固定式’变为‘可调式’?”班组技术负责人胡肖肖提出设想,并带领团队将工字钢、槽钢、钢板焊接成移动化模块,成功设计出预制梁台座可调节楔形块。

这项“微创新”装置操作简便,通过丝杠扳手调节螺栓支腿,便可调整四角高度;利用增减两侧工字钢模块,可以灵活改变横向位置,不仅解决了传统工艺的弊端,更大幅提升了施工灵活性与精度。

据了解,该楔形块所需材料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且可以反复使用。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便于安装梁拉杆,固定预制梁堵头模板等特点,投入使用后,共计节约成本约25万元,同时,工作效率和梁体质量安全较以往得到显著提升。

在乐西高速建设中,项目团队从岗位实际出发,持续优化工艺工装,先后攻克了隧道洞口净空限制导致架桥机无法横移等难题,以“小发明、小创造”赋能施工生产,让“科技改变生产”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施工一线的创新动力正为工程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0月14日,西渝高铁康渝段重庆枢纽伍家岚一号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西渝高铁重庆枢纽段联络线建设取得新进展。

西渝高铁康渝段重庆枢纽段总长24.13公里,包含15座桥梁、10.5座隧道。本次贯通的伍家岚一号隧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童家溪镇,全长385米。

西渝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与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沿线城乡时空距离,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总台记者 李洪淼 刘春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0月13日晚,随着9#楼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承建的杭州市义蓬安置房四期东北地块二期项目实现首栋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精心部署各项施工任务。面对特殊地质与紧张工期等挑战,项目部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与“青年突击队”,积极利用BIM技术优化方案,并依托信息化系统严格管控进度与质量,最终实现了安全“零事故”与质量全达标的目标。同时,项目积极践行绿色施工理念,通过扬尘监测、降噪处理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据悉,该安置房项目是杭州市钱塘区重要的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达18.5万平方米。项目全面建成后,将为当地972户居民提供安置房。接下来,项目部将以此次封顶为新起点,全面统筹后续工程,力争早日交付,助力居民早日实现“安居梦”。(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段嘉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0月13日,记者从中铁六局获悉,该局石家庄公司在石家庄市新客站南地道配套工程下穿铁路项目中,针对铁路咽喉区复杂线路加固难题研发的“无人机+BIM技术在车站咽喉区复杂线路加固中的模拟施工工法”,经省级住建部门评审公示,成功入选2025年度省级施工工法,为全国铁路既有线同类施工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新方案。

传统线路加固施工中,需人员上线拉尺立杆开展勘查测量,从数据采集、后续内业到完成情况分析,全流程合计耗时19天、投入人工66人次。不仅人工与时间成本高,人员上线作业还面临列车密集开行的安全风险,且数据呈现不直观,易导致后续施工返工。

新工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破:采用无人机以30米航高完成五向倾斜摄影,构建水平误差、高差均控制在2厘米内的高精度实景模型,可直接在电脑端完成轨枕清点,大幅减少人员上线频次;再依托专业软件按1:1比例还原轨枕、钢轨等结构,精准开展加固体系横梁与既有轨枕的碰撞检查,提前优化施工方案;针对转辙机外纵梁、岔区特殊段落等关键区域,还能建立细部节点模型细化加固措施,并制作演示动画提高方案审批通过效率。

从效益来看,该工法将数据采集时间从14天压缩至半天,前期准备总工期缩短至6天,人工投入降至22人次,直接节约人工费1.35万元;同时借助模型精准统计钢轨、型钢、U型螺栓等加固物资用量,减少材料浪费。在环保节能方面,该工法不仅缩短后续工程建设周期,还严格遵循环保要求,通过减少现场作业频次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干扰,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临时设施、清理场地,实现绿色施工。

目前,该工法已在项目中充分验证实效,适用于铁路车站咽喉区复杂线路加固模拟施工及各类铁路公路工程前期施工模拟,为同类复杂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推动铁路施工向科技赋能、降本增效、绿色安全转型。(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吕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近日,在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建设现场,高达258.7米的双屿门大桥六横侧主塔之巅,最后一段重达180吨的横梁稳稳吊装就位。这座主跨达1768米的超级工程主塔继9月6日完成封顶后,首次实现了上横梁“云端合龙”,也让这座跨海通道向全线贯通迈出关键一步。

据了解,六横双屿门大桥是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是中国跨度最大的跨海桥梁,也是“舟山制造”硬实力的集中展示。承担大桥六横侧主塔钢结构制造任务的中铁宝桥(舟山)有限公司,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钢桥梁制造基地。

走进中铁宝桥舟山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技术人员介绍,公司投入使用的“五线一系统”智能生产线,涵盖了板材下料切割、板单元焊接、节段总拼、钢梁涂装、钢护栏制造等全流程,实现了“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

“我们研发的焊接质量实时监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焊缝缺陷,确保每一道焊缝都符合最高标准。”中铁宝桥舟山公司车间负责人王宏斌指着正在作业的机器人说,通过智能化改造,焊接一次合格率稳定在99.5%以上,生产效率提升超40%。

双屿门大桥索塔采用的“型钢骨架+钢筋部品化混凝土组合结构”,属国内桥梁建设领域首次应用。面对高达240米的主塔建设和复杂的海上施工环境,建设团队创新采用“地面预制、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案。“这就像搭积木,先把各个部件在地面精准制作完成,再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中铁宝桥舟山公司总工程师吴江波比喻道。该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工程品质与施工效率,更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是桥梁建造领域践行绿色建造与智能建造理念的重要实践。

“我们通过三维BIM全过程系统智能建模,实现了‘数字孪生’预拼装。”吴江波介绍。研发团队创新研发了开放式槽口钢筋定位工装,如同“给钢筋装上GPS导航”,解决了空间多维曲线钢筋的精确定位难题,使钢筋组装效率提升50%。同时,可循环式型钢与钢筋一体组拼胎架,实现了不同节段的快速适配拼装,拼装效率提升35%。

双屿门大桥是宁波舟州山港六横跨海大桥二期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六横岛的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宁波舟山港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孙卓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