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49:13 | 查看全部
  车明宇几年前就跟父母提及自己的这一观念,母亲不理解、不赞同,但慢慢地能够尝试尊重;而父亲则是不理解、不赞同,也不尊重。
  
  “我父母一直想让我做第二个我表弟。表弟的房子是父母给弄好的,工作是父母找的,结婚对象也是父母挑的,连是否要孩子都是父母说了算,你说他还活着干吗,像个提线木偶似的从不思考。”
  
  思考对于车明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他说:“对于我来说,人活一辈子,如果不考虑世界的本质,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白活了。而婚育问题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大部分的事情,做比不去做对这件事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婚育正好反过来,单身的人比结婚的人对婚姻思考得更多;不生孩子的人比生了孩子的人对生育问题思考得更多。”
  
  车明宇觉得自己不能胜任父亲这一角色,他认定的父亲的能力包括“有钱、有闲、有精力、有教育方法”,“孩子并不是给他吃的喝的就能养起来的”,正所谓“一生儿女债”。
  
  对于教育的焦虑来自直面惨淡的自己:“我也有道德污点,有灰色甚至黑色地带。我不是圣人,肯定有不道德的地方。”他不放心,这样的自己,能否完成对子女良好的言传身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49:24 | 查看全部
 21岁女孩的无尽忧愁
  
  张驰只有21岁,在心里默默地、不懈地跟父母玩着换位游戏。
  
  初中时,张驰谈了一场恋爱,被教导主任告到爸爸那里,小姑娘被狠狠地打了一顿,从此她很少跟爸爸说话。时至今日,她仍与爸爸绝口不谈婚恋问题。
  
  “我爸对我的教育非常失败,但我又不了解其他的教育方式,将来有孩子我可能也会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那我还不如不生。”
  
  一次在公交车上,张驰听到一个小孩跟母亲哭闹着要食物。女人不理孩子,孩子就叫:“妈妈,我要饿死了!”女人嫌弃起来:“死去死去,赶快死去。”张驰说:“我觉得,我要做妈妈也会是那样的。我感觉那个妈妈也不太喜欢小孩,何必生出一个孩子来作弄自己呢?”
  
  张驰就很可怜自己的妈妈,觉得温柔的妈妈始终过着自我被剥夺的日子。“我学习不好,我爸训我,还会埋怨妈妈没教好。我在青春期时很叛逆,妈妈就经常被我气。我觉得要是将来我变成像她那样的母亲该多可怜啊。”
  
  以张驰为数不多的社会经验,她为假想中的孩子产生的焦虑还不止于此。比如上了幼儿园,老师不注重开发孩子的想像力怎么办?上了小学,老师无良怎么办?
  
  她记得小学四年级时,自己因为说留作业过多的班主任“有病”而被同桌告发,老师咆哮着宣布革去她中队长和课间操检查员的职务;此后上课发言从来不叫她,哪怕只有她一个人举手;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称她为“死丫头”“倒霉孩子”……她不知所措,也不敢告诉父母,因为在她心里,父母和老师是一伙儿的。
  
  “我想,要是我的孩子碰到这种事可怎么办啊,他只能孤独地留下童年的阴影。”
  
  到了中学又要面临升学的压力。张驰想来想去,压迫感似乎逃不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49:41 | 查看全部
过自己的人生
  
  从27岁开始思考生育问题,到30岁时裸婚,如今的秦子怡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与父母不同。她自己开公司,不给别人的大机器当螺丝钉;她决定不生孩子,过相对纯粹的自己的人生;她张罗一圈人搞互助养老,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不忘加强社会联结和支撑。
  
  秦子怡的生育观更多的是社会塑造的。大学毕业时她来到一家小公司,斗志昂扬地想着“只要努力工作就有机会”。她每天7时就到公司,自愿加班,赢得了老板的赏识,但也时常与老板发生争吵。比如供应商说,一个月才能供货,而她的老板要她去逼迫对方,必须7天供货,她会跟自己的老板争吵:“为什么强人所难啊?”
  
  她公私不分,把谁都当朋友,后来发现别人会利用她的真诚。“这特别颠覆我的价值观,人为什么这么卑劣?”她说。
  
  在小公司待得腻烦后,她又想到大公司充电,但公司政治让她困惑。她看到在公司待了十几二十年的人,统统都是一副嘴脸。“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老同事提醒她,“不想被制度化,就早点离开。”她开始思考自我价值。
  
  “我不想变成那样,一个女孩如果变得功利化,就会成为一部机器,一点都不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49:55 | 查看全部
秦子怡想保持自己的纯真,却用了最富有挑战性的方式,她到一家小公司做销售。
  
  “这个公司让我接触到城管、工商、税务……我的工作是给人家送礼,陪人家吃饭、打牌,那时候我觉得人都要崩溃了。其实,这些人都是逢场作戏,表面上对你呼来喝去,其实是在给你信号,让你给他点好处。所以,当时我就对社会现状挺失望的。”
  
  如今,在听到一些父母对她说孩子多么可爱时,秦子怡会反驳:“做丁克不是因为觉得孩子不可爱,或者觉得孩子烦,而是不想让曾经那么纯洁的孩子,最后变成一个让人厌恶的人。”
  
  秦子怡觉得自己够幸运了,不仅没有失足,更难能可贵的是坚持了自我。她感到社会力量太强大,不可控,自己幸存了,生个孩子出来,如何保证他(她)能同样幸运?
  
  不生孩子,解脱那个生命不能自决的风险,也是一种保持自我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50:06 | 查看全部
她这一点头
时间:2014-12-05 作者:未详 点击:68次

  她这一点头,
  
  是一杯蔷薇酒;
  
  倾进了我的咽喉,
  
  散一阵凉风的清幽;
  
  我细玩滋味,意态悠悠,
  
  像湖上青鱼在雨后浮游。
  
  她这一点头,
  
  是一只象牙舟;
  
  载去了我的烦愁,
  
  转运来茉莉的芳秀;
  
  我伫立台阶,情波荡流,
  
  刹那间瞧见美丽的宇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50:21 | 查看全部
树洞先生
时间:2014-12-05 作者:未详 点击:126次

  2001年秋天,父母把7岁的我送进一所全寄宿制的小学。当时,我和母亲刚随父亲调入上海,父亲的部队驻扎在宝山区,与我们住在浦东的家隔江相望。我每周只能见到母亲两天、见到父亲一天,若部队去外地训练,就会一连两三个月看不到父亲。由于我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太少,在一个个漆黑的夜晚,失落和不满的情绪如野草般在我心里疯长。
  
  此时,一个陌生人以一封来信的姿态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但他告诉我可以叫他“树洞先生”。
  
  每周,他会定期把信寄到我的学校,关心我的学习生活。我很惊喜也很好奇,我给自己取名叫“小猫”,怀着珍惜的心情回复他的每一封信,跟他聊我的考试成绩、我的烦恼,甚至还有今天我跟几个同学说过的话等等。他呢,总会在信里先给我讲个笑话,然后再关心地问问我的生活琐事,经常问我是几点睡的,并让我早点休息。
  
  连父亲也没有这样关心过我,我陶醉在这样温暖的对话里。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树洞先生”回音的期待,甚至超过了对父母的思念,这个未见面的陌生人成了我心里很重要的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50:35 | 查看全部
 2010年,我在中考的战场上马失前蹄。公布成绩后的一天,父亲没敲门就忽然闯进我的房间。书柜中的小说被他重重摔在地上,一本接一本。
  
  我委屈地嚷道:“这些都是我用心去看的书,你凭什么这样对待它们!”
  
  父亲大声喝道:“看这种无聊的垃圾书,你还想上什么好学校?写出什么好文章?”接着他用脚乱踢地上的书,然后摔门而去。
  
  我瞪着哭红的双眼,熬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我决定离家出走。我整理好行李,突然想到宾馆可能不让未成年人入住,便走进父母的房间,开始翻找母亲的身份证。
  
  在拉开床头的一个抽屉时,我发现许多信封。我抽出了其中一封,当我看到信封上清秀笔迹的瞬间,心里“咯噔”了一下。时间在那一刻好像停止了。
  
  信封上写着“树洞先生收”——正是我小学时的笔迹。
  
  我不敢相信,连忙迅速翻出里面所有的信封。那几十枚信封上无一例外都写着“树洞先生收”,右下角,署名“小猫”。握着信封,我怔了许久……
  
  原来,父亲就是我的树洞先生!
  
  我把整理好的行李放回原处,再也没有离家出走的念头,也没有跟父亲吵架。
  
  我曾以为,我的快乐与烦恼都是他不曾留意的,而事实是:父亲一直在暗处默默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我总埋怨他给我的爱太少,事实上,父亲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比我想像得还要多很多倍的爱。
  
  如今,“小猫”已经长大。
  
  谢谢你,“树洞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50:45 | 查看全部
北极熊的温暖夏天
时间:2014-12-05 作者:未详 点击:107次

  在白雪皑皑的北方冰原上,一只北极熊在接近它的猎物。它洁白而壮硕,一步步奔跑在积雪中,看上去就像一个长了4只小短腿的白色绒毛球在翻滚。不远处,两头小海豹从冰窟窿里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张望着水上的世界。它们能给这头北极熊提供度过夏天所需要的油脂。
  
  但这只熊扑了个空。这意味着它也许无法安然度过这个夏季。
  
  生活在加拿大东北部哈德逊湾的这只北极熊,一年需要吃40头海豹。冰雪消融之后,它就无法继续捕猎。有经验的成年公熊,会在夏季到来前吞下足够的海豹,然后一整夏不吃不喝。现在,这片冰雪世界在6月就会化为海水。而百年前它们的祖辈在此生活时,夏季要比如今晚来一个月。不断变暖的气候,让这些北极最顶尖的猎食者,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加拿大纪录片《北极熊:一个夏天的奥德赛》中,这只别无选择的北极熊跳入大海,用力摆动肥厚的熊掌,游向南方的温暖陆地。它才刚满3岁,算是北极熊中的少年。第一年离开母亲独立生活,却遇上史上最炎热漫长的夏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52:20 | 查看全部
一支摄影队默默跟着小熊开始这场冒险旅程,横渡哈德逊湾时,水下摄影机几乎紧贴着它,观众能真切地看到北极熊身上的每一缕毛发。在那一年,摄制组几乎是与这只北极熊哥们儿一块生活着,“天天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熊类活动或是互动,记录下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
  
  最后呈现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故事:饥肠辘辘的北极熊们如何在温暖的陆地上度过一整个夏天。
  
  500公里外的陆地上,生活着许多渡海而来的北极熊,它们几乎不懂怎样猎杀陆地上的动物。一只毛色发黄的母熊沿着海岸踱步,绝望地喝着海水。这意味着它已经饿得全无脂肪。
  
  它们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在冰原以外度过夏天的北极熊。但如果气候持续变暖,更多的北极熊也将遭遇类似的命运。过去的16年中,哈德逊湾的北极熊数量下降了1/5,这只无精打采的母熊,眼看也要捱不过这个夏天。但不久它就嗅到了从海岸边飘来的血腥气与肉的香味,那是一头死去的北极熊,也许是在渡海时溺毙的。显然,饿极了的母熊管不了这么多,它缓缓几步,走到这不幸的同类身边,低下头来,大口大口噬咬着眼前的肉。
  
  这一场景大大出乎摄制组的意料。北极熊很少会同类相残。陆地的艰难生活,似乎改变了这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52:30 | 查看全部
这里其他北极熊的日子也不好过。气温已经达到28摄氏度,渡海而来的小熊倒在碧绿的草地上,被四周飞舞的蚊虫烦得翻来覆去。经验丰富的大熊知道藏在水里能避开飞虫的滋扰,可这少年熊连去哪儿觅食都不知道。
  
  直到海岸边出现了一个北极熊小家庭——一头成年母熊与一对即将戒奶的儿女,母亲凭着记忆,走到了过往寻找食物的小海湾。果然,海滩上有搁浅的白鲸。
  
  小熊跟着它们,很有绅士风度地看着母子仨一顿饱餐,然后才上前去。这是猎杀海豹失败以来,它第一次大快朵颐。
  
  科学家们也好奇,加拿大的这群北极熊,能否适应陆地上的温暖生活?它们的祖先,是一种近似灰熊的陆地熊,因此在所有北极熊中,这是最有可能适应陆地生活的。否则,在愈发温暖的将来,其他的北极熊将全无机会。
  
  母熊被镇静剂射中,研究人员在它脖子上绑上小型摄像机。两个星期之后,另一幅难以置信的画面被传送到人类面前:穿梭在草原与树林间的北极熊,特别喜欢寻找莓果吃。
  
  要知道,要度过夏天,北极熊需要的是补充脂肪。花很大力气找到的莓果,对它们而言毫无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