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4 10:53:56
|
查看全部
“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北京二中也于去年开设了留学班,目前有两届学生。每届3个班共60人。
今年高二的李倩是北京二中留学班的第一届学生。
一开始,李倩并没有强烈的出国意愿,父母也不太放心,希望女儿在国内读大学。
但是李倩中考成绩不好,分数不够进入一流高中。在普通高中就读,意味着很可能以后只能考上普通大学,仔细考虑后,她和家人选择了出国。
上高中这两年,李倩接触到了很多上过大学的人,她觉得,很多中国大学生就是在混,“除了玩游戏,好像他们老是睡觉。”
有个比她小一届的男生,在北京二中留学班念了不到一年便已经出国。在林的眼里,这个男生比较独立,社交能力还不错,他的家长也比较放心,“他觉得会考项目没有实在的意义,不想在国内浪费时间了。”
在李倩眼里,比她低一届的学生们,很多“都挺有思想的,成绩也不错,而且比我们当时要努力”。
林文的学生舒杨对中国大学有着和李倩同样的看法。她的一些哥哥姐姐告诉她,中国的大学太“混”了,也支持她出国的想法。舒杨自己的想法是:如果能上清华北大也还好,他们有很多交换生的机会和交流项目。
在人大附中ALevel上高三的她已经被两所美国大学录取,在全美大学排名分别是30多名和80多名。但她更倾向于80多名的丹佛大学,“丹佛大学的专业更适合我”。
舒杨说自己在高一时也很注重排名,“当时的想法是怎么也得前30的,后来接触了解多了慢慢就知道,找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