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4 16:13:53

【事件】连续3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可免检
2月18日,新闻网站发布一条新闻:一家石化企业在座谈中透露,为调动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他们做出规定:凡连续3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基层单位一律免检。
  把“免检”作为对基层单位的鼓励,到底合不合适呢?作为企业的职工
安全检查有周期性、规范性和行业的特性。安检就是责任,不按规定进行检查就是不负责任。企业要时刻紧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根弦,定期对生产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为企业实现安全稳健发展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4 22:55:41

“招工难”让工人成了“老板”,你怎么看?
【事件】春节过后,招工难再次出现
2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春节过后各地“招工难”问题再显突出。福建泉州市某工艺品公司老板吕巧玲对于“招工难”最直观的感受是:2008年,工人保底工资只要1800元,那时候,招人很容易。如今,工人保底工资开到4000元,并且包住宿,基本的配套设施也都弄得很完善,即便如此,我也很难招到人。“招工难”制约着部分企业的发展,导致了用工成本上涨,也迫使一些中小企业,只能无奈压缩规模。相比2008年,当前用工成本足足涨了近一倍,但企业利润涨幅只有不到5%。在吕巧玲看来:当前,工人才是“老板”,他们随时都可以说走就走,立马就转投其他企业。“招工难”让老板更难当了,很多企业现在都不太敢随便开除员工,公司的制度有时也成了口号。
那么,你认为“招工难”难在哪里?“招工难”让工人成了“老板”说明啥?是企业提供的条件不够好?还是员工的要求有点高呢?认为“招工难”难在企业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难在员工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4 22:56:02

【有一说一】煤企淘汰落后产能6000万,矿工生活如何改变?
2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说,要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6年力争关闭落后煤矿1000处以上,合计产能6000万吨,并推动煤炭行业兼并重组。
那么,压产关闭后的煤矿工人如何转岗?生活又该怎么安排呢?请结合自己的企业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5 11:40:00

【有一说一】我们该如何对待职业选择呢
过去有句话叫“干一行爱一行”,只要干上了一个行业,就扎根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倾注感情,出力出活出彩。如今的年轻人更推崇“爱一行干一行”,干就要干自己喜欢的行业和岗位,喜欢才能专注,才能发挥好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干出精彩。
那么,人在职场究竟该怎么对待职业选择呢?你是“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5 11:43:30

【有一说一】企业压产减产,职工的利益如何维护?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行业2016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000万吨;钢铁行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1.5亿吨。
那么,压产减产企业的职工利益如何保护?请结合自己的企业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6 15:07:31

【有一说一】压产减产后,职工怎样与企业一起扛?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行业2016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000万吨;钢铁行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华聚能源南屯电厂职工徐超说:这两年公司的生产经营出现停滞现象,职工待遇更是急转直下,以前逢年过节都会发的福利待遇,现在基本都取消了,更直接的是职工的工资也缩水。企业辉煌时,企业职工收获了幸福感和荣誉感,如今企业遇到困难了,作为企业的职工,更要抱着感恩的心,形成“企业有难,大家共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倍努力工作,陪同企业走出“寒冬”,迎接“春天”。某钢铁公司职工刘成也不无感慨地说:企业效益下滑,作为职工更要尽职尽责,有力出力,有想法出想法,尽自己的本分。
那么,企业压产减产后,势必会造成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下降,面对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职工该怎样与企业同舟共济呢?请结合自己的企业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6 15:51:34

【有一说一】压产减产后,职工怎样与企业一起扛?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行业2016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000万吨;钢铁行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华聚能源南屯电厂职工徐超说:这两年公司的生产经营出现停滞现象,职工待遇更是急转直下,以前逢年过节都会发的福利待遇,现在基本都取消了,更直接的是职工的工资也缩水。企业辉煌时,企业职工收获了幸福感和荣誉感,如今企业遇到困难了,作为企业的职工,更要抱着感恩的心,形成“企业有难,大家共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倍努力工作,陪同企业走出“寒冬”,迎接“春天”。某钢铁公司职工刘成也不无感慨地说:企业效益下滑,作为职工更要尽职尽责,有力出力,有想法出想法,尽自己的本分。
那么,企业压产减产后,势必会造成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下降,面对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职工该怎样与企业同舟共济呢?请结合自己的企业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6 23:14:25

【有一说一】压产减产后,职工怎样与企业一起扛?
2月26日平台会员,华聚能源南屯电厂职工徐超提到企业遇困时说:这两年公司的生产经营出现停滞现象,职工待遇更是急转直下,以前逢年过节都会发的福利待遇,现在基本都取消了,更直接的是职工的工资也缩水。某钢铁公司员工张成也觉得:企业效益滑坡与庞大的管理机构,冗余的管理团队,无效的管理,才是企业的负担,有效的管理层减员是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普通职工在这些无效的管理中透不过气来,焦头烂额的应付着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企业本身还是难逃“三个和尚都挑水依然没水吃的”厄运,赶走“方丈”、撵走“住持”,或许才能改变“小僧们”没有水吃的厄运。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行业2016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000万吨;钢铁行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那么,企业压产减产后,势必会造成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下降,面对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职工该怎样与企业同舟共济呢?请结合自己的企业发表观点。

【观点擂台】工作计划中的指标怎么定才合适?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好的计划的确对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起着引领作用,大到国家有“十三五规划”,小到班组有年度工作计划。可现实中往往又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存在!那么我们班组的工作计划怎么定比较合适呢?不同的企业班组有着不同的想法,来自铁路施工企业的职工王北国说,工作计划的指标不能定高了,能实现10分,定九分就好,留有余地、大家工作起来没有压力,目标不仅能够实现,而且还能超额完成;来自机械制造行业的职工李晓东说,工作计划指标要稍微定高一些,让大家踮起脚努力去够,有压力才有动力,才能完成好工作。
那么,作为企业职工,你认为工作计划应该怎么定呢?认为工作指标不要定满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工作指标应稍微定高一点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27 09:35:48

【有一说一】压产减产后,职工怎样与企业一起扛?
2月26日,中企互动平台会员对多家媒体报道的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热议,煤炭行业2016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000万吨;钢铁行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这对煤炭、钢铁企业发展无形中造成一种压力,作为这些企业的职工,自然也是忧心忡忡,华聚能源南屯电厂职工徐超说:这两年公司的生产经营出现停滞现象,职工待遇更是急转直下,以前逢年过节都会发的福利待遇,现在基本都取消了,更直接的是职工的工资也缩水。某钢铁公司员工张成也觉得:企业效益滑坡与庞大的管理机构,冗余的管理团队,无效的管理,才是企业的负担,有效的管理层减员是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
那么,企业压产减产后,势必会造成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下降,面对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职工该怎样与企业同舟共济呢?请结合自己的企业发表观点。

【观点擂台】工作计划中的指标怎么定才合适?
【事件】班组定计划,员工各说各的理
“这两天气温较低,管路中氯气出现液化,造成氯化苯及12万吨离子膜车间氯气输送困难,所以各岗位在操作时要勤调整,精控制,一定要保质保量。”班长陈瑞告诫班组成员。“没问题,上个班我就根据压力波动情况进行了及时调节,氯气压力控制在了0.180—0.185Mpa,稳定吧!”班员王家强赶紧回话。李毅也告诉班长:“为了确保液氯质量,冷冻机我平均每10分钟就调节一次。”2月25日,在方大化工氯碱厂液氯车间运行一班的班前会上,员工们七嘴八舌的聊着。
为确保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方大化工氯碱厂液氯车间在保证电解稳定运行的同时狠抓质量管理,将生产指标落实到每个班组,确保氯压力、废氯纯度等5项工艺控制指标合格率均达100%。不过对于此,班组成员也有自己的理解,员工陈瑞说,工作计划的指标不能定高了,能实现10分,定9分就好,留有余地、大家工作起来没有压力,目标不仅能够实现,而且还能超额完成;员工王家强则认为,工作计划指标要稍微定高一些,让大家踮起脚努力去够,有压力才有动力,才能完成好工作。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好的计划的确对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起着引领作用,大到国家有“十三五规划”,小到班组有年度工作计划。可现实中往往又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存在!那么,作为企业职工,你认为工作计划应该怎么定呢?认为工作指标不要定满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工作指标应稍微定高一点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李周樾 发表于 2016-2-27 13:30:44

中国首次担任轮值主席国的2016年G20,今天上午在上海召开了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在开年全球经济寒风凛冽的背景下,这场中国主导的会议,毫无疑问成为了世界的目光焦点。无论是楼继伟上述的一番“悬崖论”,还是周小川口中首次出现的“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撞击着大家的思维。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欢迎提供“企业事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