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3-31 10:17:52

技术能手不合群,该不该让着他?

【事件】这个技术高手很“牛”
3月31日,某石化公司电工班职工陈爽反映一件闹心的事,他们班组有一位技术大拿,不管参加什么比赛都能获奖,所以班组职工也好,车间领导也好,对他都是另眼相看,有时候班组职工为了让他多学理论知识,宁可自己多做一些工作,也给他挤出学习时间。可是这位技术大拿,现在越来越“牛”,动不动就找个理由让别人替他班,甚至自己的工作也不做,都是班组职工替他完成的,他都坦然接受。可是当我们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想与他交流时,他却不屑一顾,不理不睬。真不理解,即便他技术很牛,但是他做人可不敢恭维。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单位的技术状元、岗位能手有特长,技术棒,但是在与人交流方面却很欠缺,不会沟通,如果你身边遇到这样的技术大拿,你会怎么与他相处呢?如果你认为会对他敬而远之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如果你觉得人无完人,应该用真情与之相交,融化他冰冷的心请选择【反方】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4-1 15:17:01

【观点擂台】技术大拿的牛脾气,你能容忍吗?

【事件】这个技术高手有点“牛”
3月31日,某石化公司电工班职工陈爽反映一件闹心的事,他们班组有一位技术大拿,不管参加什么比赛都能获奖,所以班组职工也好,车间领导也好,对他都是另眼相看。现在这位技术大拿越来越“牛”了,动不动就找个理由让别人替他班,甚至自己的工作也不做,都是班组职工替他完成,他还坦然接受。可是当我们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想与他交流时,他经常不屑一顾,不理不睬。真不理解,虽然他技术很牛,但是他做人也不应该那么“牛”啊!。
现实工作中,确实有一些单位的技术状元、岗位能手有特长,技术棒,但在与人交流中给人感觉很“牛”,不好沟通和相处。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技术大拿,你会怎么与他相处呢?技术大拿的牛脾气,你能容忍吗?能够容忍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不能容忍的,请选择【反方】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4-16 10:33:08

【观点擂台】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工作,孰轻孰重?
【事件】陈涛:缺席女儿百天照
    “陈涛,你已经多久没见到女儿了你知道吗!今天女儿照百天照你必须回来,你总不能还缺席吧!”4月8日,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海塔项目部32997队现场,副司钻陈涛的媳妇在电话里嗔怒着说道。
  “媳妇,不是我不想回去,我们队刚从吉林回来,这是回辽河后的第一口井,我们搬家安装,队里离不开人啊,你带着孩子去吧,有机会我在和女儿照。”陈涛说完就急忙挂掉了电话,他不想和妻子说太多关于工作上的事,怕她担心。陈涛叹了口气,又赶紧到钻台工作去了。上了钻台,陈涛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认真地工作起来了。
  吃晚饭的时候,陈涛拿起手机想给家里打个电话,还没等拨出去,却发现手机里有媳妇发来的微信。手机被女儿的百天照刷了屏,陈涛从头到尾细细的看着,不时的笑出声来,最后是媳妇的留言。“老公,我知道你在井上工作忙,也很辛苦,为了女儿,为了我们这个家,你付出的太多了。我今天不该和你发脾气,我也不怨你,谁让你是干钻井的呢。今天爸妈陪我一起去照的相,唯独你不在镜头里。在照相馆,看别人家孩子满月照,孩子的父母陪着,我都嫉妒他们。等下次你回来休息,咱们在补上这张照片吧,好吗?最近降温,在井上照顾好自己,家里你就不用惦记了。”
陈涛看着电话低声地说:“我亏欠媳妇的,也亏欠女儿的,等下次回家,我把这张全家福给他们娘俩补上!”
现实企业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父亲病危他依然在工作岗位上拼搏,某某家孩子出了事故,他依然坚守岗位。爱岗敬业是我们工人的光荣传统,但是当爱岗敬业遭遇了亲情羁绊,我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才能妥善处理好亲情与工作的关系呢?如果觉得有了亲情才能加倍努力做好工作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如果觉得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应该以职业发展为重的请选择【反方】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4-17 17:25:09

【观点擂台】当亲情遭遇了工作忙,你该如何抉择?
【事件】陈涛:缺席女儿百天照
“陈涛,你已经多久没见到女儿了你知道吗!今天女儿照百天照你必须回来,你总不能还缺席吧!”4月8日,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海塔项目部32997队现场,副司钻陈涛的媳妇在电话里嗔怒着说道。
“媳妇,不是我不想回去,我们队刚从吉林回来,这是回辽河后的第一口井,我们搬家安装,队里离不开人啊,你带着孩子去吧,有机会我在和女儿照。”陈涛说完就急忙挂掉了电话,他不想和妻子说太多关于工作上的事,怕她担心。陈涛叹了口气,又赶紧到钻台工作去了。上了钻台,陈涛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认真地工作起来了。
吃晚饭的时候,陈涛拿起手机想给家里打个电话,还没等拨出去,却发现手机里有媳妇发来的微信。手机被女儿的百天照刷了屏,陈涛从头到尾细细的看着,不时的笑出声来,最后是媳妇的留言。“老公,我知道你在井上工作忙,也很辛苦,为了女儿,为了我们这个家,你付出的太多了。我今天不该和你发脾气,我也不怨你,谁让你是干钻井的呢。今天爸妈陪我一起去照的相,唯独你不在镜头里。在照相馆,看别人家孩子满月照,孩子的父母陪着,我都嫉妒他们。等下次你回来休息,咱们在补上这张照片吧,好吗?最近降温,在井上照顾好自己,家里你就不用惦记了。”
陈涛看着电话低声地说:“我亏欠媳妇的,也亏欠女儿的,等下次回家,我把这张全家福给他们娘俩补上!”(丁磊)
现实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父亲病危他依然在工作岗位上拼搏,某某家孩子出了事故,他依然坚守岗位。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工作,孰轻孰重?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好亲情与工作的关系呢?如果觉得有了亲情才能加倍努力做好工作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如果觉得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应该以职业发展为重的请选择【反方】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4-20 16:09:15

快递兄弟被打,老板出面为员工讨说法,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有人感叹“有一个愿意为员工扛事的老板,当真是种福分”!,现实中有员工说:“这年头,有个会问你有对象没、还张罗介绍的老板,有个关心你几点下班、周末过得如何的领导,都是一种福气!”
可见,员工希望获得企业领导的关心和尊重。根据智联招聘2015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总报告显示,“对员工的尊重”超越了“完善的福利待遇”,成为最重要的最佳雇主特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4-21 16:05:57

【有一说一】尊重员工比提供福利还重要吗?
4月17日,一则快递小哥被打,老板出面为员工讨说法的消息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对此,中企互动平台的会员也发表了各自不同观点,河北建工集团的员工说:“这年头,有个会问你有对象没、还张罗介绍的老板,有个关心你几点下班、周末过得如何的领导,都是一种福气!” 山西电力的员工说:“能有一个愿意为员工扛事的领导,是最大的福分!”也有会员表示关心员工还是要来点实际的,山东能源的员工说:“开不了工资,领导说什么也不顶用啊!”
某知名招聘网站发布的2015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报告显示,“对职工的尊重”超越了“完善的福利待遇”,成为最重要的优秀雇主特征。那么,作为企业员工,你觉得获得尊重比提供福利待遇还重要吗?请结合企业实际发表观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5-14 10:50:09

26岁的索普曾在英国伦敦一家会计事务所上班,公司要求她穿5到10厘米的高跟鞋。日前,她因穿平底鞋上班,被公司“炒鱿鱼”。有人认为,既然是公司规定,就应该遵守;也有人认为,穿什么鞋是个人自由,公司应尊重员工。对此,你怎么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5-14 10:53:38

补牢莫等“亡羊”
5月16日,笔者所在的科室收到修订“文件”的一则通知,要求按照新版《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审查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等内容,并依据“新法”要求修订文件,确保合规性。
“为什么现在才修订文件?还好,没有因文件不合规而发生事故!”这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
同室的工友说:“要让‘制度不打折扣’,首先得保证制度有效、合规,其次是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味。常听说事故单位的调查报告,直接或间接原因中有制度缺陷、职责不清的;也常看到领导到一线生产岗检查的报道,配着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的图片。如果人人都能成为制度的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制度和管理漏洞。”
也许工友是一时感慨,但道出了现实状况:把事故当成“故事”来听的人比比皆是。
另一个工友说,等事故发生了,再去反思、整顿、治理,就好比“亡羊”后的补牢,代价也太沉重了,但往往很多企业都是这样重复的交着“昂贵”的学费。
听着工友们你一嘴我一舌的说着,内心有些沉重,马上就到“安全月”了,真希望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员工真正树立起“补牢莫等‘亡羊’”的理念。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5-14 11:51:25

补牢莫等“亡羊”
5月16日,照楠所在的某石化公司办公室收到了修订“文件”的一则通知,要求按照新版《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审查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等内容,并依据“新法”要求修订文件,确保合规性。
“为什么现在才组织修订文件?还是之前的修订工作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呢?还好,没有因文件不合规而发生事故!”这是照楠当时的第一反应。
同室的工友们看了看通知,就开始发表议论了:“要想让‘制度不打折扣’,首先得保证制度有效、合规;其次是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味。常听说某个事故单位的调查报告,直接或间接原因中总有制度缺陷、职责不清的;也常会看到领导到一线生产岗位检查的报道,配着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的图片,这些都是事故的诱因。如果人人都成为制度的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能认真的履行职责,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了。”
也许工友是一时感慨,但道出了现实状况:把事故当成“故事”来听的人比比皆是。
又有一个工友说,等事故发生了,再去反思、整顿、治理,就好比“亡羊”后的补牢,代价也太沉重了,但往往很多企业都是这样重复的交着“昂贵”的学费。
听着工友们你一嘴我一舌的说着,照楠的内心有些沉重。照楠说,马上就到“安全月”了,真希望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员工真正树立起“补牢莫等‘亡羊’ ”的理念,如果能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那么就会在安全上少交点学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5-16 10:24:49

安全落实到位是靠制度还是靠自觉?

【事件】安全法规重新修订引发职工思考
5月16日,赵楠所在的某石化公司办公室收到了修订“文件”通知,要求按照新版《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审查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等内容,并依据“新法”要求修订文件,确保合规性。
同室的工友们看了看通知,就开始发表议论了,王亮说:“要想让‘制度不打折扣’,首先得保证制度有效、合规;其次是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味。常听说某个事故单位的调查报告,直接或间接原因中总有制度缺陷、职责不清的;也常会看到领导到一线生产岗位检查的报道,配着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的图片,这些都是事故的诱因。如果人人都成为制度的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能认真的履行职责,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了。现在把事故当成“故事”来听的人比比皆是。”
李娜说,等事故发生了,再去反思、整顿、治理,就好比“亡羊”后的补牢,代价也太沉重了,但往往很多企业都是这样重复的交着“昂贵”的学费。
“安全月”又要到了,每年的安全月,各企业都会有针对的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安全教育,甚至修订安全制度,然而安全事故却依然无法杜绝,作为企业来讲,安全工作要落实到位,是应该注重制度的完善和实用呢?还是应该紧盯着员工的自觉执行呢?如果你觉得安全是靠制度才能实现的请选择【正方】,如果你觉得还得靠员工自觉执行的请选择【反方】进行阐述。
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欢迎提供“企业事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