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24 20:50:27
【观点擂台】 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我们普通职工责任重大吗?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国企后,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论述也引起了企业职工的广泛关注,7月24日,许多企业职工在中企互动平台进行了探讨。来自建机械加工企业的职工说,创新的事儿,别拿普通职工开涮,职工就是干活,没有拿那份钱,不必操那份心。企业能不能创新,那是企业领导的事、研发部门的事,企业被市场淘汰了,难道怨职工无能吗?来自汽车制造企业的职工也说,创新跟一般员工关系不大,尤其是一线的操作员工,工作就是按部就班、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操作,否则就是违规操作,何谈创新?来自钢铁企业的职工则认为,创新需要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的提升,不然给个新设备用不好,有了新产品质量不保证,企业实现创新的路将会走的很艰难。还有来自煤炭、电力、铁路系统的职工强调,企业的激励机制、技术工人的待遇等等影响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许多普通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并不高,而且能力也达不到搞创新的水平……
那么,企业该如何实现创新?普通职工又充当什么角色?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我们普通职工责任重大吗?认为普通职工在企业实现创新中责任重大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创新是企业领导、研发部门的事,普通职工没有重大责任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24 21:02:20
【观点擂台】企业创新发展,普通职工将充当什么角色?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国企后,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论述也引起了企业职工的广泛关注,7月24日,许多企业职工在中企互动平台进行了探讨。来自机械加工企业的职工说,创新的事儿,别拿普通职工开涮,职工就是干活,没有拿那份钱,不必操那份心。企业能不能创新,那是企业领导的事、研发部门的事,企业被市场淘汰了,难道怨职工无能吗?来自汽车制造企业的职工也说,创新跟一般员工关系不大,尤其是一线的操作员工,工作就是按部就班、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操作,否则就是违规操作,何谈创新?来自钢铁企业的职工则认为,创新需要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的提升,不然给个新设备用不好,有了新产品质量不保证,企业实现创新的路将会走的很艰难。还有来自煤炭、电力、铁路系统的职工强调,企业的激励机制、技术工人的待遇等等影响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许多普通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并不高,而且能力也达不到搞创新的水平……
那么,企业该如何实现创新?普通职工又充当什么角色?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我们普通职工责任重大吗?认为普通职工在企业实现创新中责任重大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创新是企业领导、研发部门的事,普通职工没有重大责任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25 12:56:41
【有一说一】职场上的四十不惑,是该退还是进?
7月21日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企业中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老职工,有2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到了这个岁数基本上都是无固定合同,轻易不会被裁。他们可以舒舒服服地等退休,而有很多人的内心却很挣扎。
李先生,他刚刚从公司办理了离职手续。家人朋友都觉得他是疯了,在大公司做财务总监,年薪50万。在上海有车有房有存款,这样踏踏实实等着退休,多好的事情。可在职场上的苦恼和压力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李先生自己觉得40出头,已经工作了20年,财务总监这个岗位已经做了十几年了。最初,我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师,帮人家签报告,觉得做管理职位发展的空间会更大、钱会挣的更多,可现在觉得自己真不合适。因为做高管,不仅要给老板专业建议,还要做他的心灵伙伴,要120%投入才行。李先生是高管有这样的困惑,那企业的职工会有怎样的想法?
有女性职工认为40岁之后,精力明显跟不上,可塑性、学习力基本趋零。现在对自己的要求很低,希望注意身体、保持健康。还有的职工没到40岁,但已经感觉到40不惑的压力,无论个人能力、智商与体力都不如从前,一想到还要再熬20多年才能退休,觉得看不到尽头。当然也有的职工觉得这才是人生的开始,经验积累多了,工作顺风顺水,孩子大了,父母身体都好,正是干革命的最佳时期,为何要选择放弃呢?
作为企业的职工,工作20年后,步入不惑之年,你会选择事业再拼一把,还是选择享受生活云淡风轻?欢迎跟帖表达!
征稿说明:
1、《班组天地》杂志【有一说一】板块就以上问题征求精辟评论观点。
2、内容要体现“企业视线、职工口味”,要求短小精悍、麻辣犀利、入木三分!三言两语(100—200字)就行!期待你的一句惊天语、或两句骇世言。
3、参与方式直接跟帖。
4、截稿时间:7月31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25 17:45:24
【有一说一】职场上的四十不惑,是该退还是进?
工作20年后,步入不惑之年,此时的你,是选择事业再拼一把,还是选择安于现状呢?有人认为,有20年的工作经验做老本,自己不必再努力了,况且这个年龄,无论个人能力、智商与体力、上升机遇都面临天花板了,还是安于现状!也有人觉得四十不学艺,到这个年龄了,淡定一些,机会、未来留给年轻人,靠自己的能耐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有时间多享受生活!也有的人认为,四十岁正是干事业的旺季,家庭稳定,精力充沛,工作经验丰富,做事也专心致至,正是工作和事业的黄金时期,应该更加努力追求和打拼。
那么,作为企业职工,你认为职场上的四十不惑,是该退还是进?
征稿说明:
1、《班组天地》杂志【有一说一】板块就以上问题征求精辟评论观点。
2、内容要体现“企业视线、职工口味”,要求短小精悍、麻辣犀利、入木三分!三言两语(100—200字)就行!期待你的一句惊天语、或两句骇世言。
3、参与方式直接跟帖。
4、截稿时间:7月31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25 18:05:33
【观点擂台】 企业搞创新与我们一线职工关系大不大?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国企时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论述也引起了企业职工的广泛关注,7月24日,许多企业职工在中企互动平台进行了探讨。
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职工说,今年二季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发布评审会上,在获奖的8项创新成果中,有5项均来自以一线职工林东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也是此次获奖成果最多的职工创新团队。林东顺工作室,这个有6名核心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年轻创新团队,以“取得成果多,创造效益多”在达竹矿区赫赫有名。林东顺工作室成立2年多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6条,取得技术创新成果47项,其中,矿级技术创新成果奖29项,公司级技术创新成果6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10万元,被誉为矿区职工技术创新的“阳光团队”。 用该工作室成员贾文东的话说,草根创新也能有大成果。
来自建机械加工企业的职工说,创新的事儿,别拿普通职工开涮,职工就是干活,没有拿那份钱,不必操那份心。企业能不能创新,那是企业领导的事、研发部门的事,企业被市场淘汰了,难道怨职工无能吗?来自汽车制造企业的职工也说,创新跟一般员工关系不大,尤其是一线的操作员工,工作就是按部就班、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操作,否则就是违规操作,何谈创新?来自钢铁企业的职工则认为,创新需要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的提升,不然给个新设备用不好,有了新产品质量不保证,企业实现创新的路将会走的很艰难。
那么,企业该如何实现创新?普通职工又充当什么角色?企业搞创新与我们一线职工关系大不大?认为企业实现创新与普通职工关系较大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企业实现创新与普通职工关系不大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26 15:39:22
【观点擂台】企业职工更喜欢“协同创新”还是“自主创新”?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国企时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可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那么作为企业的职工你会更倾向“协同创新”,还是“自主创新”?
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今年二季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发布评审会上,在获奖的8项创新成果中,有5项均来自以一线职工林东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也是此次获奖成果最多的职工创新团队。林东顺工作室,这个有6名核心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年轻创新团队,以“取得成果多,创造效益多”在达竹矿区赫赫有名。林东顺工作室成立2年多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6条,取得技术创新成果47项,其中,矿级技术创新成果奖29项,公司级技术创新成果6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10万元,被誉为矿区职工技术创新的“阳光团队”。可见自主创新已经成了一些企业选择创新的首要方式。
也有一些企业认同协同创新,将自己的科技人员与研发机构联合,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新突破。山西一些煤炭企业就与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联合,针对山西煤基传统产业,重点布局煤炭热解、燃烧、气化、合成以及污染物控制与节能减排5个方向技术研发,实现技术升级与创新。
那么,作为企业职工,你认为在企业实现创新发展中,“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哪个更接地气?认为“自主创新”有成效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协同创新”更好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27 10:12:52
【有一说一】如何才能让技术工人在企业有家的归属感?
近日,四川一媒体一份关于是否愿意做高级技工的调查结果令人深思:九成受调查者表示尽管身边有高薪的高级技工,但自己并不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其中社会地位低系主要原因。成都市技师学院教师陈志斌也表示:“很少有学生主动选择把技工作为职业发展方向。因为待遇差、环境苦、上升空间小、社会地位低,这样的职业前景怎么会形成魅力吸引从业者呢?”
据该项调查显示,55.5%的受访者认为高级技工月薪应该过万元。但多位受访从业者表示,月薪过万元并不易得,“一般中职生毕业后只能从普通工人做起,月薪在2000元~3000元左右。要成为高级技工拿到更高的薪水,需要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陈志斌感叹,更多的人没有耐心,会选择提前放手,“曾有30名电焊专业学生中,只有3人干老本行”。
那么,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你觉得如何才能让你爱上自己的企业,让你在这个企业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欢迎大家进行评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27 16:29:29
【观点擂台】企业靠什么才能留住技术工人呢?
近日,四川一媒体一份关于是否愿意做高级技工的调查结果令人深思:九成受调查者表示尽管身边有高薪的高级技工,但自己并不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其中社会地位低系主要原因。成都市技师学院教师陈志斌也表示:“很少有学生主动选择把技工作为职业发展方向。因为待遇差、环境苦、上升空间小、社会地位低,这样的职业前景怎么会形成魅力吸引从业者呢?”
据该项调查显示,55.5%的受访者认为高级技工月薪应该过万元。但多位受访从业者表示,月薪过万元并不易得,“一般中职生毕业后只能从普通工人做起,月薪在2000元~3000元左右。要成为高级技工拿到更高的薪水,需要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陈志斌感叹,更多的人没有耐心,会选择提前放手,“曾有30名电焊专业学生中,只有3人干老本行”。
那么,作为企业留住技工靠什么?是靠高薪和优厚的待遇,还是靠给他一个好的平台和成长环境?觉得应该靠高薪和优厚待遇的请选择【正方】,觉得应该给他们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和成长环境的请选择【反方】。欢迎大家进行评说。
【有一说一】职场上的四十不惑,是退?是进?还是安于现状?
工作20年后,步入不惑之年,此时的你,是选择事业再拼一把,还是选择安于现状呢?有人认为,有20年的工作经验做老本,自己不必再努力了,况且这个年龄,无论个人能力、智商与体力、上升机遇都面临天花板了,还是安于现状!也有人觉得四十不学艺,到这个年龄了,淡定一些,机会、未来留给年轻人,靠自己的能耐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有时间多享受生活!也有的人认为,四十岁正是干事业的旺季,家庭稳定,精力充沛,工作经验丰富,做事也专心致至,正是工作和事业的黄金时期,应该更加努力追求和打拼。
那么,作为企业职工,你对职场上的四十不惑怎么看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9-2 15:19:05
【有一说一】企业的班组活动经费用于班组员工聚餐合适吗?
前不久,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将班组每月活动费从每人20元提高到40元,并规定必须按规定开班务会的才发放,而且只能用于班组聚餐活动,不得将现金直接发给员工。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有的员工认为,班组聚餐应该是参与人员自己凑钱,企业买单感觉很别扭;也有员工认为,聚餐没多大意思,倒不如把钱发给大家自行安排,还可购买生活所需,还有的员工认为 班务会后的聚餐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增进班组员工之间的感情,是班组成员沟通交流的好方式。
那么,作为企业员工,你把班组活动经费用于聚餐怎么看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9-17 23:24:01
征稿说明:
1、《班组天地》杂志【有一说一】板块就以上问题征求精辟评论观点。
2、内容要体现“企业视线、职工口味”,要求短小精悍、麻辣犀利、入木三分!三言两语(100—200字)就行!期待你的一句惊天语、或两句骇世言。
3、参与方式直接跟帖。
4、截稿时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