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6:10
美国的房子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27次 美国的房子不仅是永久产权,而且房子上面的天空,房子下面800米以内的地也是属于房主的。
只有高于一定的高度之后,天空才是国家的,如果在地下800米以内发现了石油或者其他矿产,这些资源都归房主所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6:22
奇特的信赖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01次 “美国有多美?我一定要让你见识一下!”旅美IT工程师的外甥,面对前来探访他的我说。于是,外甥驾车带着我,去见识黄石公园的美景,去领略曼哈顿的高楼。
每到一处,停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细节。我外甥总是把车停在犄角旮旯里——车不容易进也不容易出。虽然他的驾龄不长,技术还不娴熟,可是他仍然固执地选择他看准的停车位。
问他。他说:“车停在这样的位置不容易失盗。”美国的城市虽然看起来井然有序,可是,纽约却是个盗车贼的天堂。盗车贼之猖獗从一个细节可见一斑:在纽约生活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汽车被盗的经历,往往这个城市一年就有十四五万辆车被盗。
围绕偷车,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如果是一辆旧车,车本身吸引不了偷车贼的眼球,但是他们会进入车里,在车中寻找值钱之物。有些发烧友开的虽是旧车,但他们会在旧车上安装配置很高的音响。车不值钱,音响值钱。这样窃贼会把音响卸下来,偷走。
我外甥的车是2000美元从二手市场上淘来的雪佛兰,才跑了8万公里,性能很好,可是车漆已有多处斑驳。这种车对盗贼来说,介于可偷可不偷之间——如果他们手很闲也可以偷。
下车的时候,每次他都拿起副驾驶位子上的一块纸牌,放在前挡风玻璃前。纸牌有一本书大,上面用美工笔写了一行英文。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我的英文已经统统还给了英语老师。问他。他指着纸牌,翻译道:“车内没有音响!”又往周围的车内指指说:“你看,那块牌子上写着‘车内没有钱包和值钱之物’,喏,那一块写着‘车内未加装导航仪’。”
我差点笑出来,这点小儿科的东西,用来对付盗贼?在我们的文化习惯中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人家偷的就是你。
可是,外甥说:“这招真的管用,如果是辆旧车又有这块牌子,盗贼见了就不会破门而入。”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促成盗贼与车主达成默契,进而建立一种奇特的信赖。
于是问:“是不是车内的状况果如牌子上标注的,说没有音响就没有音响,说没有钱包就没有钱包。”
“那当然!”外甥的回答十分肯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6:33
适合自己的理想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72次 大学毕业后,我曾做过一段时间老师。有一次,我让学生轮流描绘自己的理想。班上50多名学生的理想基本上都是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诸如此类。其中只有一个学生的理想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以致引发了满堂哄笑。这位学生有点羞涩地说:“我现在要好好地读书,如果有幸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那当然更好。如果不能,就打算跟随经商的父母学做生意,以后有经验了,再出来独立经营。然后娶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白胖的儿子或女儿,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十几年过去了,那50多名学生中没有一个人能如愿以偿地成为什么“家”,但当初被大家嘲笑的那个学生却成为了一名发展得不错的商人,他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很幸福。
其实,理想并不在于怎么远大与宏伟,使其贴近现实、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理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6:43
莱斯特的那只蝴蝶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36次 我去英国莱斯特旅行。莱斯特是一座融现代与古老于一体的城市,满眼绿色,遍地的郁金香和黄水仙,环境很美,让初来乍到的人流连忘返。
因为时间较为宽裕,我有机会便徜徉在莱斯特的大街小巷。
我结识了一位专门做领带的老板。他叫安迪,四十出头,瘦高的个子,看上去很精神。店里领带用的是苏格兰纯天然羊绒,做工细致,花纹精巧,价格也高得令人印象深刻。我留意到,除了领带,店里的墙上还挂着很多照片,应该是安迪去国外旅行时拍的。
我好奇领带的价格,怎么会那么贵。安迪说他有一部分工人不是本地人,是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居民。我不解,这样人工成本可能便宜,但运输等支出应该不菲。
“综合费用当然贵得很,”安迪回答说,“培训工人,让他们熟悉工艺和花纹,聘请英语翻译,保持随时联系,各种开支算下来远远高于节省的人工成本。”
“那还舍近求远,去苏门答腊岛雇人?”安迪说,他去印尼旅行时,了解到当地人主要生活来源是种地,但收成一般。为了增加收入,他们每年旱季都要砍树,让强烈的日照把树木晒干,进入八月后放火烧荒,扩大种植面积。近些年印尼几乎每年都发生大面积烧荒,浓重的烟雾使印尼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等邻国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们生活和健康也受到很大影响。雇他们做领带,至少一部分人就可以不再砍树了。
安迪讲述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平静,表情自然,像在讲一件本分之内的事。
据说,南美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北美引起一场风暴。我相信,安迪也是一只蝴蝶,他正飞舞在莱斯特的空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6:54
雕刻时光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86次 父亲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雕刻。那些不起眼的小石头,经他的手细细雕琢之后,就变成了一件极其精美的工艺品。每一件石雕他都一一珍藏,但从来不卖。他说,拿不出手,只是刻着玩儿的。
少年时期的我,看着他有空儿就鼓捣他的石头,很有点不屑。说,再怎么鼓捣也只是一块石头而已。他郑重地说,不,我赋予它们生命,它们在我手下获得了新生。
青春如花的我,爱上了一个人,陷入甜蜜的初恋中,不能自拔。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对我说,爱情确实美好,可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我反驳道,谈恋爱难道不是正经事?总比你刻那些哑巴石头强多了!
后来,我失恋了,悲伤像潮水一样袭来,整日泪流满面。他将刻刀递给我,说,要不,我教你刻石吧!我一把推开了他的手,不耐烦地说,我没兴趣,我永远也不会学这个的!
人到中年,一路走来,历经坎坷。我向他哭诉我的痛苦与烦恼,他一声不吭,好像没听到似的,神情专注地刻他的石头。我委屈无比,说,石头比我的幸福还重要?他说,有一天,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刻一块石头,那你就快乐了。
十年前,他去世了。留给我的,是一方精致的印章,上面篆刻着四个方方正正的宋体字:雕刻时光。
手捧印章,思绪如潮,往昔的光阴历历在目。此时,我才真正读懂了他,懂得了他的追求,他的快乐,都在一刀一刀的雕刻中,更懂得了他的淡泊,他的宁静的心,他的宽容与豁达,也终于懂得了他送我的这方印章的深刻涵义。人生在世,即使遭遇逆境,没人理解自己,独行于风雨中,无人相伴,也要与梦想同行,坚定不移。
那天晚上,手握他留下的刻刀,心灵沉静地雕刻一块硕大的石头。因为一向欣赏莲花的高洁,所以我想雕刻一朵莲花。一刀一刀刻下去,才知道这工程有多么浩大,又是何等辛苦。将一块顽石雕成精美的石莲,我不知道这工程到底有多么漫长。十年的时间,每一个静谧的夜晚,我专注雕刻,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一颗心沉浸在雕刻带来的愉悦与欣喜中。
十年后的一天,终于完工。那美丽的莲花,每一瓣都浸透了我的心血,盛满对父亲的怀念。手捧这美丽的石莲,我终于深刻地懂得了父亲的心。自己倾心雕琢的东西,真的是这世上无价的珍宝。
雕刻时光,我的心变得宁静安详,不惧怕任何暴风骤雨。雕刻时光,我的心无比辽阔,仿佛丽日晴空,湛蓝无垠。雕刻时光,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雕刻时光,我懂得了善待自己,学会了认真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7:05
朴素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18次 忽然喜欢“朴素”这个词,就像一张未着油漆的旧桌椅,显露的是淡淡的本色。
朴素的桌子上有碗筷,粗茶淡饭。经年累月留下的木纹,那棵树的痂结还在上面,它就是一张旧桌椅。
朴素是件什么东西?它是以前乡村女孩子的两根大辫子,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背影消失在旧时光里。我在少年时,曾看到河对岸,张家小媳妇坐在屋后的一张小椅子上梳头,袅娜的身姿在斑驳树影里,那是一种朴素之美。
朴素的汉子捧朴素大花碗,坐在路边呼啦呼啦地吃饭。还有一个老头儿,推过来一辆车,站在树下擦汗。天冷的时候,老太太穿厚棉裤显得臃肿,远远地看就像一只大萝卜。
我坐在朴素的小餐馆里。小餐馆里,一椅、一桌、一伙计,老板娘安静地坐在吧台后面。那个餐馆,就在繁华大上海,一条热闹马路与另一条安静小路的拐角处,只有步行才能找到,坐在公交车上会一掠而过。
朴素不见大红大紫、大是大非,也没有夸张的表情和惊讶的肢体语言。往往是屋檐上的瓦,色调平和,就像一个人从来没有炫耀过,谈不上有过什么七上八下,也不好大喜功,痴嗔癫狂。
有的地方很朴素,我坐车路过一个小镇,朴素的房子,绳子上晒着朴素的衣裳,路边站着朴素的人,下车问路,他们说的都是些平淡朴素的话。
上初中时我们到农场学农。同学的姐姐是个知青,她从旁边的生产队赶过来看望弟弟。我记得那个女子,穿着一条洗得泛白的工装裤子,远远地站着,一付长腿在朴素裤子的映衬下,像一只丹顶鹤,风姿绰约。
朴素的人有朴素的浪漫。我认识的一个写诗的人,他写了一首朴素的诗念给我听:我最大的理想啊,是坐在有猪头肉的桌旁,一边喝酒,一边吃猪头肉,穿着朴素的衣裳,有朴素的老婆和朴素的热炕头,再盖一间朴素的房子。
其实,在朴素年代,我和朋友陈二狗曾在小城的百货大楼里一人买了一件黄大衣。黄大衣长及没膝,温暖周身。我和陈二狗各骑一辆老式自行车,像骑着两匹马,在小城笔直的大马路上飞奔。后来,我和陈二狗渡江,到上海去买大红衬衫、山羊皮猎装、雪花呢大衣,就变得不再朴素了。看来,一个人的朴素年代,是在少年和中年以后。
对于许多东西的迷恋,我们变得不再朴素。这个世界太过于炫目和迷离,我们变得朴素不起来。大街上,看不到梳两根大辫子的姑娘,也看不到穿黄大衣的小伙。朴素年代成为一种怀念。
有个做官的朋友,退下来之后,他的生活才重返朴素年代。他遇到的人,对他说的话变得朴素了,不像从前那么恭维和修饰。一个人年老了,从华丽中脱身而出,他就是一篇朴素文章。
这个世界,最终是由朴素的人和器物组成的,越朴素越接近事物的本质。那个留着大胡子的英国人培根说过,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7:15
十条有趣的心理常识时间:2014-11-04 作者:未详 点击:223次 1。手干净的人更容易宽容他人。
2。婚姻幸福可帮女性减压。
3。养狗比养猫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4。自言自语有益健康。
5。易怒的人伤口好得慢。
6。变换家具的位置可改善心情。
7。人在饿的时候爱乱花钱。
8。独身者早死率比已婚者高得多。
9。爱脸红的人更容易被原谅。
10。出点丑会让心情更开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7:28
旅行的品质时间:2014-11-04 作者:未详 点击:75次 余秋雨为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中译本写的序中,提到“旅行的品质”,这个说法,深得我心。
很少有人意识到,旅行也有品质,在我们所追求的各种生活品质中,“旅行的品质”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像阿兰?德波顿那样,怀着一颗极其敏感的心去旅行,从深夜的飞机场、空旷的汽车站都看出美来,连暗夜中的红灯都会带来莫名的感伤,那多少有点难度,这种品质和境界非常人所能追求。但我却知道什么是最没有品质的旅行,那也是我最怕的一种旅行—所有的人一上车就睡觉,一下车变戏法似的,拿出几副扑克牌来,招呼几个人,变换各种打法;还有更神奇的,是他们能拿出一整副的麻将和相关设备,铺设在任何一个稍微平整的地方,麻将清脆的撞击声和叫牌声立刻不绝于耳。甚至在车上,逼仄的空间里,大家也总能设法扳倒一个座椅,摆出一个牌局。如果旅行只是为了换个地方玩扑克、打麻将,大可不必这样麻烦,跑这么远,费这么多金钱和汽油,在家里打岂不更好?还有茶水伺候着。
旅行的品质,全在于“和风景的对话”(东山魁夷语),不论这风景是青山,是挂满红叶的树,还是在车窗外赶着一群羊匆匆走过的老人。和风景的对话,不需要特意去营造机会,风景始终在那里,或者,始终等着猝不及防地来到你面前。
例如少年时跟随着运油车队,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展开的旅程。因为旅途太过漫长,几乎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忘记了为这次行程附加什么功用。我们注视着车窗外的风景,从早晨6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漠然,却感动:金黄的沙丘一直延展到天边,和碧蓝的天空相接;阿克苏城外几百里,红色、绿色、橘黄色的矿石山,突兀地立在戈壁上,似乎很近,却极其遥远;芦苇荡里的芦苇到了秋天,穗子全部变成深红;兵团的农场上,紫色的苜蓿花一直开到天边,金色的向日葵占据了整个山坡;还有深夜里,大地上稀疏的灯火,偶然经过的小城里,维吾尔族人坐在平屋顶上打着鼓,庆祝他们的节日,还有在沙漠里停车午睡醒来,耳畔风的呼啸,远处隐隐的人声。还有,在沙漠里,篝火旁边,有人拿出一个小收音机来,放出了热闹的歌剧,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所有的人都在沉默。
也不是只有单纯的美好风景让人惊讶和感动,像武侠大片那样单纯地堆砌风景,过滤掉人间烟火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只拿出无懈可击的一面给人看,是不甚健康的。真正触动我们的,还是旅途中的人与事,不论破败,还是残缺。在路边小镇开着饭馆,端出手指那么粗的拉面的四川老板娘,跟我们讲着她男人的不争气;在乌鲁木齐的小旅馆里遇到的江西女人,带着一个瘦弱的女孩子,讲着她投奔丈夫的艰难;还有在英吉沙,背着黑色人造革皮包的潦倒男人,慢慢地走过来,淡然地问一声:“要匕首吗?”当我们说了不要,他也并不走远,只是靠在油腻的木头柱子上,脸隐没在黑暗里。
只有当旅行变得极为平常,变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百年难遇的机遇时,才能做到这样放松,才有可能以悠长缓慢的姿态,等待一场不可预计的美景,或者突如其来的惊讶和感动。
真正有品质的旅行,是完全放松的旅行,是对旅行本身熟视无睹的旅行。
和风景的对话,甚至不必是在旅行中。
例如2001年秋天,我们去青海慰问演出。一辆最普通的金杯面包车,7个人,半个多月时间,我们走遍了青海东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每到一个小城,我们都在忙着找旅馆,购买慰问品,到了演出地点,还要搭台子、扯电线。
但那次旅行却是如此难忘。我们7个人如此合拍,没有人带扑克牌,没有人抱怨旅馆没有热水。有整整3天,我们始终围绕着青海湖,碧蓝深邃的湖一直在我们的车窗外,野花在湖边绚烂盛开。在青海湖码头,我们沿着在秋天变成红色的野草一直走到鸟岛,远远的明亮的水泊中,有一栋白色的房子,窗户向着湖水敞开。还有在盐湖城,空旷的湖边宾馆,说话都带着回声,黑夜里走在通往小镇的路上,去回民馆子吃饭,有极香的土豆丝和一个梳着大辫子、说话总是带着笑的女孩。还有在湟源县,正是黄昏,一场阵雨刚过,小城被金色的落日笼罩着,依山而建的寺庙和房屋、叶片发黑的杨树,全都闪着金光,小广场上聚集着欢腾的孩子。还有在碧绿的草地中间那个不知名的小城,进城的时候,一弯新月挂在暮色初至的天空。
但如果换一群人,也许看到的只是旅馆的简陋、卫生间的肮脏。就好像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有人在人生里看到风清月明,有人却始终烦恼无边。
这是旅行的品质中最难以追求、难以捉摸之处,它多少带点唯心的色彩,它所要求的不一定是旅途的通畅、花费的昂贵,它要求的是旅行者观照风景、用风景滋养心灵的能力。旅行的品质,其实是对人的品质的要求。
其实人生处处都是旅行,不一定要特意寻找时间、地点,只要有一条路,有个车窗,就构成了旅行。所不同的是,车窗里的那个人是不是敞开胸怀,准备接受风景的到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8:02
刘翔:王者的成年礼时间:2014-11-04 作者:未详 点击:149次 对刘翔来说,奥运冠军好像只是个开始。此后8年,他经历了太多:2008年的退赛风波、2010年的绝地反弹、2011年的“七步变革”,以及半年前的“被牵手门”。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气势如虹、喜怒形于色的小伙子,他外表英俊依旧,内心却已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年礼,只等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这仪式添上最精彩的一笔。
2011年,比夺金更好的事
对刚刚过去的2011年,刘翔觉得满意,因为自己的状态已经恢复了—“各方面的状态”。
赛场上的发力始于改变。2011年初,“翔之队”开始将起跑的8步上栏改为7步。5月,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7步战术首战告捷,刘翔以13秒07夺冠。6月,钻石联赛尤金站,13秒00,这也是自2008年以来他的最好成绩。8月29日,大邱田径世锦赛,当所有熟悉110米栏的观众和翔迷都满心期待他再夺金牌时,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位于刘翔左侧赛道的劲敌罗伯斯两次碰撞刘翔,虽然罗伯斯最终被取消成绩,但刘翔因后程明显减速只获得银牌。
冲过终点,清楚状况的罗伯斯立即转身拥抱刘翔,还没回过神的刘翔看着别处,表情怔怔的。他很快反应过来,却没有众人想象的懊恼和愤怒。观众席上有人将国旗扔给他,不是冠军的他依然披上国旗绕场一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他淡定而大度地说:“这就是比赛,就是一场游戏。”
“虽然一开始心里还是有点……但比赛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没法预知,没法准备。这样的事被我碰到也实属无奈,比赛往往是这样,结束了就去接受它吧。”刘翔说这话时,脸上带一点调侃的笑,“回到休息室,我们就有说有笑了。他(罗伯斯)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那个瞬间的事情,谁都没办法控制。”
“之后就不难过了,真的不难过。就是想到团队的人、田径中心的人,他们会为我难过,会觉得可惜,毕竟名次还是蛮重要的……”
对赛后表现所得到的赞誉,刘翔轻描淡写地说:“运动员就该这样。你只能把自己准备好,到场上好好发挥就可以了,其他事情都是无法控制的,比赛本来就是一场游戏,是难度比较高的游戏,结束就结束了。”
但实际上,他对自己的表现显然是满意的,所以对这一年的概括是:“觉得自己长大了—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不仅是运动上,也包括心理上、能力上,看事情、处理事情都比以前强。”
记者问教练孙海平:“这么多年来,最为刘翔感到骄傲的是哪一次?”他说:“大家都以为是雅典奥运会,中国男运动员能在田径跑道上拿金牌,刘翔又是自己的弟子,我确实相当骄傲。但实际上是这次大邱田径世锦赛。这么大型的比赛,刘翔的目标肯定是拼冠军。人为的意外,等于把他眼前的梦想击碎了,如果他愤怒、他发泄,都可以理解,但是恰恰相反,他表现出那样一种大度,完全证明他已经是一个男人了,一个成熟、有担当的男人。”
10月底,“翔之队”面对媒体时,用到“回到巅峰状态”的说法。问刘翔如何定义“巅峰”,他回答得斩钉截铁:“跑进13秒!大家都知道,13秒对110米栏是一个关口,能跑进13秒的人不多。我曾经有过5次,今年比赛也跑到13秒,是自己历史上第6次好成绩。希望2012年能够跑进13秒以内……”他突然一改沉稳,挑起眉飞快地说了一句:“其实我觉得,今年如果不被‘拉手’,我应该可以跑进13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8:14
伦敦,再挑战一下自己
用一个词形容赛场外的自己,刘翔选择了“孩子气”,之后又修正为“有孩子气的一面”:简单,调皮,喜欢大自然,喜欢寻开心,训练枯燥的时候去逗逗师弟师妹,总希望大家都能开心一点,不要有人愁眉苦脸。
“即使曾碰到最不开心的事,之后我也觉得,有过这种体验,蛮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退赛风波,对每个喜欢刘翔的人而言都是一种打击。那一刻,他的脚所承受的伤痛,和此后他心理上必须面对的质疑、责难甚至唾骂,几乎让人不忍想象。
“那件事情发生得比较突然,又是奥运会,很多人专程来看你的比赛。有人说你为什么事先不说,他们不相信你突然就不能比赛了;也有人很激动,说受伤有什么大不了,就算爬也要爬过去……当然也有人很包容,对我还是很支持。”
“可是我就是很肯定,就是相信我是可以回来的。虽然那段时间特别辛苦,先手术再恢复,心里也迷茫,我应该怎么去恢复呢?我不晓得,当时一切等于零。后来找了许多专业人士,分析出一个方向,我就去做了。我就想不管回得来回不来,我要试一试,一定要努力试一试。”
“这是我人生中至今为止最不顺利的事情,但我好像没有哭过,也没有去做心理疏导,父亲跟我谈了很多,对我很有启发……其实还是要靠自己,人不可能一下子变强大,总是慢慢转变过来的。即使现在,我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如何如何,但肯定比以前要好,进步了很多。”
刘翔露出一派通达,他的理论是:“公众人物不会被一面倒地捧杀或棒杀,维持一个被认可的比例就好。”他对目前自己被认可的比例表示很满意。而对于别人对他的误解和伤害,在那段低潮时他必定曾反复思考:“我理解,旁观者很难从你的角度去想问题。我很理解,但不赞成。没有人要被怪罪,我只是觉得,我以后所做的会让他们知道,他们过去所说的话是错的。”
“直到一年前的广州亚运会后,我才放心,觉得刘翔是真正走出来了。之前,虽然他看上去正常,但那件事的阴影还是在心里的。普通运动员遇到那样的打击极可能就一蹶不振了,运动生涯就此结束。但刘翔的脚伤好转,训练恢复,成绩与自信也都回来了。经历过那种大起大落,他已经走出来了,而且走得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孙海平说,“这是带刘翔以来,最让我高兴的事。”
2012年,伦敦,刘翔参赛的第3次奥运会,极有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刘翔说:“我在奥运会上也比过,也赢过,也遗憾过。没什么,放开去做,再挑战一下自己!关键是做好各种准备。当我站到跑道上时,我就没什么可想的了,那种时候,我看不到对手,只感觉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