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0:29
绿林学校
《密勒氏评论报》记者鲍威尔采访张作霖,老张在会客厅等他。鲍威尔走进会客厅,看见里面坐着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头儿,便问:“老头儿,那个红胡子张作霖在哪儿?”老张呵呵笑道:“在下便是。”鲍威尔瞪了他半天,说:“你就是?可是你为什么没有红胡子?”老张说:“老子又不是洋人,长什么红胡子!”鲍威尔问:“敢问您当年在哪里读书?”老张说:“老子在绿林学校。”鲍威尔不解:“那个学校……是您创办的吗?”老张说:“不,是晁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0:41
抽梯子
民国军阀张勋进京,只带了十营兵马,大部队还在徐州。他事先跟属下张文生说好,宣布复辟之后,由张再调四十营兵马开赴北京。电报只说“速运花四十盆来京”,以免泄密。结果电报拍出,他真收到四十盆花,气得连连说:“坏了坏了,这小子也抽我的梯子。”
(以上四则孙正摘自《现代女报》2011年11月17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1:16
你的小白象
丁桂兴
鲁迅给许广平写信时,经常署名“小白象”或“你的小白象”。1925年,鲁迅在北平给许广平的第二封信中,在署名的地方竟画有一只高高举起鼻子的小象。1933年5月,两人将此前的书信编辑成《两地书》出版,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两地书》在公开出版时,署名“EL”,就是Elephant(象)的缩写。
鲁迅先生为何以“象”自居,或许我们能从《柔石日记》中找到一些答案:“鲁迅先生说,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要厚,流点血,刺激一下,也不要紧。第二,我们强韧地慢慢地走去。我很感谢他的话,因为我的神经末梢是太灵动了,像一条金鱼。”
(李立摘自《文化娱乐》2011年第11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1:25
洋泾浜
徐景灿
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的顾维钧,有一次在伦敦参加一场正式的宴会,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位美国的将军。那位将军不想听中国人说洋泾浜英语,不愿跟他交谈,只跟其他人交谈。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这样是不礼貌的,于是在喝汤之前,用洋泾浜英语问顾维钧:“喜欢这个汤吗?”顾维钧非常惊讶,望着他稍作停顿,但还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在喝完咖啡之后,顾维钧被邀请上台发表演说。他一口纯正的英语非常流利,讲了足足十分钟,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这期间,那位美国将军在自己的位子上真是如坐针毡,尴尬极了。顾维钧演讲完回到自己的位子,转身对着身边的将军,用洋泾浜英语笑着问他:“喜欢这个演说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1:39
孤独是你的必修课时间:2014-11-04 作者:未详 点击:158次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因为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莫泊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1:50
一
看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第五年》的时候还在国内,那时觉得那样的生活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连吃饭都要人陪着的我无法忍受一个人吃饭的感觉。所以,后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没能适应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行。现在想想其实也没什么,这个世界的运转速度那么快,没有人会在意你是不是一个人。以至于后来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也得了社交恐惧症,我笑笑,其实不是,只是自己慢慢地变懒了,懒得去经营一份感情,至于朋友,有那么几个就足够了,有些人天天在一起,也不见得是朋友。
好像这样久了,倒是会忘记开始遇到的困难,渐渐地变成自己生活的旁观者,看着生活平静地流淌。都说人是慢慢成长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长大的,就像是突然间沉淀一般,突然不会谈恋爱了或者说不想谈恋爱了,一个人的生活虽单一却也不会觉得无聊,即便很多时候还是会迷茫,却也不会觉得烦躁了。
去年的今天,我在不一样的城市,背着不一样的书包,留着不一样的发型,走着不一样的路,想着不一样的事情,有着不一样的心思,爱着不一样的人。谁说改变需要十年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2:00
二
身边的牛人倒是不少,像是神祇一样地存在,我也只是羡慕,想着反正自己也不会变成那样的人。直到有一天一个学长跟我聊起来,才知道原来他也有看不进去书的时候,也有写论文写到想撞墙的时候,我们都忘了他们是用怎么样的代价才换取来这样的一个人生。他说:“如果你想要去实现梦想,孤独是你的必修课。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它,因为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孤独能让你更坚强,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有一个朋友喜欢每天喝一点酒,看一部电影,然后准时睡觉;住在旁边的英国人神出鬼没,有的时候早上才睡,有的时候天刚黑就睡了;隔壁楼的一个男生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跑步,往往那个时候我才刚打算睡。
最近迷上一个人到处走,算不上旅行,只是到周围的城市走一遭,倒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准备,提起包就走了。我不会带上相机,只是有兴致了拿出手机拍一拍,音乐倒是我走到哪里都不能丢的,只有音乐,能让看似漫长的等待变成曼妙的旅程,似乎自己跟整个世界都没有关系,只想当一片没有名字的云,徜徉在不知道名字的风景里。
正如上面说的,曾经无法想象一个人吃饭的感觉,同样的,我也不会去想象一个人去坐公交车是什么样的感觉。谁知道没过多久我就习惯了一个人坐车去学校,我离学校比较远,所以每次上车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人,坐最后的几排。有的时候看着窗外发呆,什么都想却又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然后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2:10
三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去过书店,觉得“每个星期读一本书”对于我来讲是太遥远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我陪朋友去书店,他是一个一买书就不会停的人,我也就跟着买了几本。回到家里看微博,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索性就拿起书来看,也是在那一天我才发现,其实每个星期看一本书没那么难,那天我一下子把书看完了,才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充实的。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我告诉自己,现实容不得拖延,拖延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焦虑。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规定自己每天提早上床半小时,看上几十页书,很快就变成习惯了。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感叹,如果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么这件事情没有那么难。当你真的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来协助你,就是这种感觉。
一个骑车过川藏线的朋友说,只要出发,就能到达,你不出发,就哪里也去不了。如果你不能静下心来,就什么也做不到。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一本书买了不看只是几张纸,公开课下了不看也只是一堆数据,不去看就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徒增焦虑,行动力才是最关键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2:20
四
你也许也是这样,当你渴望找个人交谈的时候,你们却没有谈什么。于是发现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来,真正能平静自己的只有自己。
没有人能免得了孤独,与其逃避它不如面对它。孤独并不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与嘈杂相比,一个人生活倒显得自在得多。或许至少需要那么一段时间,几年或几个月,一个人生活,不然怎么能找到自己的节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是你的一部分,你听音乐时,坐地铁时,一个人走在马路上时,它就会流淌出来,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似乎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着,你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那么如意的世界里,当乌云密布我们就摇曳,但阳光总有一天会到来,等阳光照到你的时候,记得开出自己的花—那个与你一直相伴的梦想,就行了。有的时候梦想很远,有的时候梦想很近,但它总会实现的。我想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
即便世界与我为敌,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希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32:34
人生的51%时间:2014-11-04 作者:未详 点击:203次 追求51%,是含蓄之美。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若全开、大醉,妙处也就丧尽了。
妙手,指技艺高超的人,亦是棋类术语,指最精妙的下法,一着妙手可解开困境,可扭转败局,可一举制胜,堪称妙到巅毫的智慧。棋史上有不少留名千古的妙手,如“镇神头”“闲着妙手”“耳赤妙手”……
韩国棋手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并开创了一个时代,却很少出妙手,成了—个谜。
一次,记者问他这个问题,内向的他沉默良久,憋出一句:“我从不追求妙手。”
“为什么呢?妙手是最高效率的棋啊!”
“……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记者愣住了,只求51%的效率?众所周知,棋子效率越高越占优势,高效行棋,自古以来就是棋手追求的目标。
李昌镐又说:“我从不想一举击溃对手。”
记者再追问,他不开口了。
李昌镐的老对手—中国围棋代表人物之一马晓春九段曾说:“如果一手棋的效率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李昌镐的棋,每一手最多只能打6分到7分。”这印证了李昌镐所言非虚。
为什么每手棋追求51%的效率,却是世界第一?十多年前,我看到上述报道,困惑不已,近日似有所悟。
每手棋追求51%的效率,也就是每个回合只想比对手多得1%。每手棋有这样的效果微不足道,但一盘棋中,有一半以上的棋得到预期效果,结果是唯一的,就是赢。李昌镐的棋证实了这一点。他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是“半目胜”,一局棋300手左右,赢半目。这是最细微的差距。要把握这个火候,比中盘获胜更难。
追求51%的效率,就是用51%的力量进攻。用100%的力量进攻,不是更强吗?不然。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自己防守最弱的时候。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这是他没说出来的。这使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常使对手感到无机可乘。年轻的他因此得到了许多与年龄不相称的绰号:少年姜太公、鳄鱼、石佛……
妙手极美,从另一个角度看,是陷阱。谁能让自己的思维一直保持在100%的高效上呢?因追求妙手,用上全部精力,思维也像透支一样,妙手之后,缺乏深思的棋也来了。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迈最大的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这不是每个棋手都看得到的,李昌镐看到了。
在他眼中,极品的妙手就是看破妙手的诱惑后,落下的平凡一子。
推想到人生。人生如棋,也是追求成功,但是成功的诱惑,也会把人引向歧路。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才能去面对名利,否则便会踏入歧途。有此心力的人,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能驾驭自己,方能驾驭环境。
下棋追求51%的效率,对人生也是极好的借鉴。如今社会上热谈效率、成功,很多人分分秒秒争效率,全力以赴求成功,匆匆忙忙往前跑,很少有时间慢下来,看看天上的云地上的景,顾不得停一停,听听心灵的呼唤。人生难道就为抓得更多?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未必正确。若以51%的精力追求事业,用49%的精力营造一个心灵的后花园,生活会更加优雅,灵性会更加潇洒舒展。
追求51%,是含蓄之美。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若全开、大醉,妙处也就丧尽了。中国画讲究“留白”,空白处没有笔墨,正是画家苦心经营的地方。于无声处听到惊雷,才是艺术的高妙之处。
追求51%,是一种智慧。人们都渴望圆满、完美,其实美味吃饱就会厌弃,登山到达绝顶,面临的多是险路。曾国藩就曾有这样的心路历程,他平定太平天国后,实力、声望达到顶峰,转而悟出万物盈虚之理,发现了圆满的害处,将书斋取名“求阙斋”,有意自损,化解了官场的险恶。历代很多与他功业相似的人,因追求圆满,反而极度亏损。盈虚之理,何等精微啊!
51%,极拙,极淡,却有着“大成若缺”的智慧、“真水无香”的境界。
李昌镐简介
李昌镐,韩国围棋九段,是世界围棋历史上难得的奇才,曾创造多项围棋历史记录,开创了“李昌镐时代”(1996—2006)。从1992年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起,李昌镐共夺得20个个人赛冠军、13次团体赛冠军(作为主将夺得8次)。李昌镐已实现世界围棋大赛“大满贯”,所获的冠军包括目前举办的LG杯、三星杯、应氏杯、富士通杯、丰田杯、春兰杯、亚洲电视快棋赛和中环杯等,以及团体赛真露杯、农心杯和已经停办的东洋证券杯。
他外貌柔弱,常面无表情,喜怒不形于色。其棋风厚实均衡,基本功扎实,计算精确,各种战法样样精通,他下出的棋很少出错,常令对手感到无机可乘,其官子功夫号称“天下第一”,且其心理素质极佳,常能在激烈的比赛中自始至终保持极其冷静的心境,从而使对手在后半盘常有压力感,丧失斗志。对李昌镐的棋,对手很难找到非常有力的攻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