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8:28

  恋爱,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是刘翔标准化的一天:住在上海莘庄基地,早上7点起床,吃早饭;8点45分开始训练,其间休息一会儿,到了中午,洗个澡、吃顿饭,午休;下午3点训练,5点结束,洗个澡、吃顿饭;晚上,或是按摩,或是自己安排。有时候训练半天,还有半天,老师会到基地来上文化课。周六训练结束后回家,周日休息,在家陪爸妈。人多的地方自然没法去,在小区里遛遛狗、看看家里养的鱼,觉得开心;自家院里弄了一块菜地,吃到自己种的菜,也觉得开心。
  
  不知从几时开始,到家里说媒的人多起来了。刘翔说:“岁数到了,以前二十四五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如果有父母的朋友当面说“我女儿不错”,他就拿出标准的回答:“最近训练很忙的。”父母从来没有要求他去相亲,如果他们提出,刘翔说他会去的,因为爸妈一向支持自己的想法,而如果他们觉得应该去一趟,就必然有他们的道理。
  
  假使有一天不做运动员了,刘翔说他想做的事有很多,但首要的是把家庭料理好。“多陪父母是一方面,还有妻子、孩子……”他表情认真,“谈恋爱很难,把家庭料理好也很难,方方面面都要想到,我之前从来没有为这些事操过心,但这是一个男人的责任。”谈到心仪的女孩类型,刘翔说:“首要标准是顾家,其次是孝顺、大度。我还是比较喜欢爱运动的女生,当然,也得能安静得下来。”
  
  谈起他某次赛后对记者说“上海男人最有腔调”,刘翔的理解是:“上海男人顾家,有大局观,有包容心,谦让,有风度。他们肯定不会动手打老婆,他们情愿被老婆打,也不会打老婆。”
  
  他说自己其实是个感情丰富的人,只是知道有的要藏在心里,有的该表达出来。比如和爸妈,高兴的时候,亲一下,拥抱拥抱,都是自然的。而跟教练孙海平,成人后运动上的交流更直接,生活上的交流少了。被问及彼此间的感情表达,孙海平说:“用不着的,有时碰到事情,我觉得他做得好,就跑上去拍拍他,都是无声胜有声的。他也一样,去食堂买菜,看到我喜欢吃的菜就帮我买过来了。十几年了,不用说什么,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彼此就能心领神会了。”
  
  孙海平坦言,等刘翔退役后,他也考虑退休,“十几年来身心都很疲惫,有点承受不了了”,但他还是喜欢这项工作,不仅因为刘翔,训练小队员的过程也有乐趣,会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所以,是否退休,他还在矛盾中。而当我们让刘翔送给教练一句话时,他直截了当地说:“等我退役了,你也退休吧。我知道你享受现在的工作,但是我希望你过得更舒服,退休了可以专心生活。”
  
  至于自己今后的职业,即使退役,刘翔表示也不会离开体育的大环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8:41

 后记
  
  结束采访时,我们对刘翔说:“预祝你伦敦奥运会夺金!”他笑了起来,随即做出招牌式的搞怪表情:“你们是为金牌才来的吗?”
  
  其实我们都明白,他早已证明了自己是王者,无论是少年时显露天赋,征战雅典令世界惊艳,还是挫折后绝地奋起,技术与个性因圆熟而登顶—奥运金牌早已不是他王冠上那颗最耀眼的宝石。只是那或许是他自己、是翔迷、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心结、一种期待:刘翔必须在奥运的跑道上再次出发,他必须带着无所畏惧再次跨过一栏又一栏,他必须再次眼中无对手、耳中无喧嚣,只将最出色的自己如弓箭离弦—那是一个体坛王者和一个成熟男人将攻克的新高峰,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人生历练。
  
  你可能不了解刘翔
  
  谁是你的偶像?
  
  刘翔:“四大天王。小时候就听他们的歌,我是怀旧的人,对新东西不是很感兴趣。”
  
  谁是你最好的朋友?
  
  刘翔:“我的队友就是我的好朋友。”
  
  谁是你最在意的对手?
  
  刘翔:“没有。不在意对手,只在意自己。”
  
  想到跨栏,你首先想到的三个词是什么?
  
  刘翔:“技术、专注、刺激。”
  
  最希望谁来看你的比赛?
  
  刘翔:“将来,我的孩子。”
  
  除了跨栏,你还喜欢什么运动?
  
  刘翔:“橄榄球。那是真正男人的运动,可惜我个子不够高。”
  
  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刘翔:“弹钢琴。很酷、很浪漫。”
  
  什么事会让你觉得被冒犯?
  
  刘翔:“有些人自作聪明,把别人都当傻子。有些人总在吹牛皮,没真话,没诚信。”
  
  到目前为止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刘翔:“让父母很开心。”
  
  你希望什么重现?
  
  刘翔:“让爷爷奶奶多活几年。”
  
  最看重的品质?
  
  刘翔:“诚信、孝顺、善良。”
  
  刘翔总是……
  
  刘翔:“总是很低调,有时突然很高调!”
  
  刘翔从不……
  
  刘翔:“是美食家,但从不吃动物内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9:29

请准备好“逃生包”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88次   遇到紧急情况,必须15分钟内离开家,你和家人能保持冷静吗?你会纠结于一些重要的文件或日常用品,诸如药物、身份证、数据线等等,还有无法割舍的纪念物或贵重物品吗?
  
  当我在电视中看到恐怖的龙卷风画面,或是热带风暴要来的时候,我会把以上问题当作一次练习去思考。我曾住在飓风海岸——得克萨斯州,以及龙卷风走廊——明尼苏达州。所以当时我定期就要做这种准备。而现在,我大多数时间在亚特兰大市,另外一些时间在内陆的缅因州。因此,我现在不会把重要文件保存在防火的保险箱中;家里的任意角落也不会放有装好电池的手电筒。
  
  而近期的一次经历让我知道我是多么的没有远见。
  
  6月旬,一场大规模的风暴系统袭击了美国中西部和东海岸,预报说最南端不会低于北卡罗来纳州。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没想到风暴也会影响到亚特兰大市,晚上7点后,天色骤变、树枝抖动。亚特兰大(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南部)是美国本土48州中的森林城市,人们学会修剪枯枝,养成关注老树倒向的习惯。
  
  一个小时后,雨开始减弱,风也变柔和。此时,室外有云掠过,闪电在远方。这时一个不像闪电发出的火花引起了我的注意。抬头一看,邻居前院一棵一米多高的水栎树被劈开,倒向我们家的电线杆,电缆开始冒出火花,树干冒起了烟。
  
  我们报了警,也给电力公司打了电话,然后把车移开,并告诉邻居不要出来。警车和消防车很快到来,封锁了道路,这也是电力公司员工来之前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树突然燃烧起来,情况一下变得严重起来。不断有火花坠落、电线杆的缆线被树压弯。
  
  为以防万一,我们决定马上撤离。我们先把猫放进猫箱里,为手机充上电,关上台式机并拔掉插头,带上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做完这些,我们想了一下,如果要离家几天或更久,我们在这10分钟里还能带上些什么。幸运的是,我们夫妇经常出差,因此洗漱袋和数据线都准备好了,也存有身份证及银行卡的扫描图像。而一些最重要的证件:护照、结婚证、公民证都放在一个耐高温的保险箱里。我们打包了少量衣物、手电筒、少量小的贵重物品,并拿上了钱包。我又用保鲜袋装了一些猫罐头、勺子、小碟子。正当我们设法营救更多东西时,突然意识到要走到车上并不安全:一定会经过那个被压弯的电线。我们将包裹放在门口,等待离开的时机。
  
  30分钟后,树烧穿了,倒向一边。电线被弹出响声,好在没断。火势渐渐变小,被雨水浇灭。消防队认为安全了,警察确认了一遍,为让我们可以回去睡觉。为了以防万一,之前收拾好的行李还是放在门口。
  
  第二天,我回顾了头天的情况。说实话,我只能给自己一个C。我带了猫粮和碟子,却忘了每天要喂它两次的药。我带了一切能连接到云网络的设备,却忘了为了安全起见有些东西没放到云网络上。我应该拿上放在桌子上的外置备份。如果情况很糟糕,处理工作上的细节将会变得很棘手。我想着有网银,却忘记带上工作电话或任何工作账户号码。我的丈夫(航空工程师)和我(流行病和灾难记者,飞行员)都相当习惯处理紧急情况;我们只有一个宠物需要留意;没有小孩或老人需要安抚。最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没有撤离。
  
  所以我想提出一个忠告:趁现在分出精力来思考一下,如果你遇到我这种突发情况,会怎么做。尤其是要预想一下你的“应急包裹”——需要紧急离开时里面应该装什么。最好能进一步预演一下,自己动手打包一个。
  
  迈克·克斯顿就经常思考这一方面的问题,他是新兴疾病的博主,也是佛罗里达州的急救医务人员。他把这称为逃生包。在他的博客里,有很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在几个小时、几天、几周内收拾东西的信息。如果一直把逃生包打包好有点过或者你没有足够的储存空间,那就试着做一份“逃生列表”——为紧急时刻时所需要的东西列一张单子,并打印出来,以防断电时电脑打不开。最后一定要记得把这张单子放在一个容易想起来的地方。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建议太过戏剧化。你肯定认为,如果不居住在飓风海岸或龙卷风走廊,就不会有这种风险。我完全想不到,在一个夏季夜晚,我会遇到燃烧的树和着火的高压电缆。危机总是在意料之外不期而至,唯有保持一个冷静和受过训练的头脑,才能应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9:42

80岁老人眼中的“外遇”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10次   婆婆78岁,公公也80了。一日和公公讲起有一位网友给我来信,说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公公问:“她遇到了什么问题,会有活不下去的想法?”“老公有了外遇。”
  
  公公又问:“这个女的多大?”“40岁。”“她老公的外遇多大?”“24岁。”
  
  公公说:“告诉她放手好了,她竞争不过那个年轻女人的。自己再找个人过日子吧。”“都说中年女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很多女人在老公外遇时选择了‘忍’。”
  
  公公说:“有什么难的,男人还不有的是。”“你刚才也说年轻女人有竞争力,中年女人的择偶市场自然小。”公公说:“男人找年轻女人往往是没活明白,下场一般都不会好的。只要她标准不太高,找个过日子的人不是问题。”
  
  我开玩笑:“说别人容易,要是我妈不要你了,你还能这么轻松?”公公听了这话乐了:“前些日子,我在公园里和一个老太太说话,老太太说:‘我多么希望能有你这么个老伴!’”我立即推了推玩游戏的婆婆说:“妈,你不能一点儿警惕性都没有。”公公接着说:“我真的怎么了,你妈也不怕,她有本事把我追回来。”
  
  不得不佩服婆婆,她选老公的眼光够精准。公公对婆婆非常好,好到我们小辈都羡慕。可公公却不认为找个对的人最重要,而认为婚姻幸福的关键在于要对自己有信心,结了婚就好好过,但是离了谁自己也能过得好。他最后又说:“告诉给你写信的人,即使找不到合适的伴,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舒服,至少没有闲气生。你自己过好了,比什么都强。其实过得好不好和谁都没有关系,那是自己的事。”这是一个80岁老人的人生智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49:53

不怕老婆不幽默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69次   一天晚上,我们6个朋友喝酒。酒兴正浓时,其中一位接到老婆的电话,他像是念了咒语,鞋底抹油似的马上要走。大家齐刷刷地瞅着他,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神情,不知哪位痛心疾首地说:怕老婆……那哥们儿义正词严地说,不怕老婆,还有王法吗?
  
  这句话惹得大家直乐,大李叹息一声说,这话的版权属于晚清怪杰辜鸿铭先生……听他这样说,大家又乐了,难道他也怕老婆,竟然拉来一个名人壮胆?大李立刻摆出一副英勇就义的嘴脸说,我怕老婆?
  
  自然而然,接下来进入大家“怕老婆”时间。原来,男人的心里都有怕老婆的故事。
  
  一兄弟说怕老婆出学问家,举了苏格拉底的例子。又说,怕老婆好升职,至少有一条作风正派打底子啊。
  
  正说着,又被大李打断了,原来他想起一个当官的笑话。说一个当官的惹怒了妻子,乌纱帽都被妻子用脚踩破了。第二天他向皇上奏了一本:“臣妻很是啰嗦,昨天与臣吵架,踩碎臣的乌纱帽。”皇上朱笔批示说:“皇后与朕一言不合,就将皇冠打得粉碎,爱卿那顶纱帽顶多是个布口袋!”
  
  我们笑作一团,要他再讲。这时,手机响了,大李瞅着手机愣了片刻,难为情地拿起来,我们都像看笑话似的看着他,只听他说:马上,好……
  
  我们都知道这是他老婆发出的召集令。放下电话后,他装模作样地说,家里的下水道堵了……
  
  我们也不揭穿他,痛快放行。
  
  继续怕老婆话题。一哥们儿说,唐朝有个大官叫任瑰,首次为怕老婆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说,女人啊,年轻时像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像九子魔母,怎敢不怕?老了又像母夜叉,怎能不怕?
  
  这次,我们没笑,似乎任瑰说得很有道理。沉默了一阵子之后,那3个哥们儿瞅着我,意思是我也该说一个了。
  
  我想起一首诗,作者忘了,诗这样写的: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他们仨中间的一位忽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眼睛湿润,不久就有泪光,他巴心巴肝地说,我不知道这种学拜年的事儿你们干过没有,反正我干过的!
  
  他这一出,让我们面面相觑,他说,我回去啦。说着就走了。
  
  6个人走了3个,剩下3个,话题继续,但不像开始那样热烈。他们提到清朝一部小说里的几句话,说怕老婆有三种情形,其一为势怕:畏妻之贵,畏妻之富,畏妻之悍。其二为理怕,敬妻之贤,景其淑范;服妻之才,钦其文采;量妻之苦,念其食贫。其三为情怕:爱妻之美,情愿奉其色相;怜妻之少,自愧屈其青春;惜妻之娇,不忍见其颦蹙。
  
  他们要我总结,我说,一般来说,男人都有点怕老婆,大多数的怕都在其二其三,说到底还是怜惜与疼爱。老婆要明白这个理儿,不然,男人便怀恨在心,像德国诗人海涅,也怕老婆,但老婆只是爱慕虚荣,他临死之前写遗嘱,把全部财产都给老婆。不过,他是有条件的,须老婆嫁人之后才能拿。朋友问他这是为什么?诗人叹息一声说,总得有人觉着我死了太可惜了!老婆做到这个分儿上便是失败。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一下,一哥们儿的手机也响起来了……另外一哥们儿看着自己手机没反应,神情有些异样……
  
  第二天中午,昨晚神情异样哥们儿的老婆打来电话说,你们昨天是不是喝多了,我家那口子回家后冲我发火,问我为啥不管他的死活?
  
  顷刻,这笑话就在哥们儿中间传开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50:05

受骗要趁早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176次   我男性朋友秀才20岁的女儿独自出门去西塘旅行。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单身旅游。
  
  小姑娘一路玩得愉快,在回上海到达南站后发生了一件事。她说有一个与她年纪相仿的男孩在南站求助,说钱包被偷了,请路人支持19元车票钱。姑娘将心比心了一下,顿时觉得应该帮助他。她掏出钱包,找来找去,遗憾地对男孩说:“我没有零钱,只有一百块。”男孩说:“没关系,我找给你。”姑娘愣了:“你能找我钱,为什么不买回家的票?”男孩说:“我是差19元,不是连19元都没有。”随后找给她60元。姑娘走了几步,觉得不对,回头说:“你该找我80元啊!为什么给60?”男孩说:“我还有个妹妹,她不好意思乞讨,我替她也要了。”
  
  姑娘相信了。又走一段觉得不对劲,还是回去了,向男孩把给出去的钱要回来,说只答应给他19元,没答应给40。男孩磨叽了半天,真退了她20。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姑娘问我:“你觉得这男孩是骗子吗?他要是骗子,我就被他骗了20元,我很难受;他要是真的丢了钱,我问他要回20元,没彻底帮到他,我还是很难受。”
  
  我笑了,跟姑娘说,你想一下故事的另一面:如果他真是骗子,因为你的怀疑,你少受了20元的骗;如果他真是需要帮助,你已经帮他一半了,只要再有一个人信他,他就可以回家了。
  
  姑娘问我,那你觉得,他到底是不是骗子?
  
  我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让你会思考了。如果你不单身出门,你永远都不会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事,但我想给你一些忠告:
  
  第一,当你把钱给出去以后,就不要再追回了,即使你受骗,也要认账。
  
  第二,人这一生,不可能永不受骗。既然是一定的事,那受骗要趁早。你如果一直生活在父母翅羽之下不独行世界,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在你父母身体和精力都转弱的时候你才有第一次受骗的机会,而那时候无论是钱财还是精神的损失都可能巨大到步入中年的你扛不住。
  
  第三,即使他受难是真的,你没有帮上他,也不必自责。因为帮助和慈善,是机缘巧合,是缘分。你不可能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是与你有缘。这和爱情是一个道理——不是每一对相遇的男女都会相爱,你爱的人也不一定爱你。
  
  姑娘又问:“阿姨,你知道吗,报纸上说,有个磕头乞丐,一天的收入是八千元!如果磕得好是一万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上当?”
  
  我答:“我们知道贪官可能身家上亿但更有可能夜不能寐。这样的职业,我们不会也不敢做。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就知道坐台小姐夜入三千,而我一年的工资可能才五千,但我也不会因为她们收入高而羡慕。乞讨这个职业,哪怕你知道它能日入万元,你肯去对每个人磕头吗?他们从事的那一天,其实就已经向我们示弱了。他们的钱,并不好挣。还有一些职业,看起来很美,也很好挣钱,但你可能挣不了,也不愿意。明星或公众人物,每天生活在聚光灯下,一举手一投足都被人评判,那些钱,买的不过是他们的自由。”
  
  姑娘又问,那他们这些人为什么愿意选择这样没有自尊让人觉得很厌恶的职业呢?
  
  我说,孩子,我很高兴,你每天有这么多问题在思考,我很高兴你的价值观在形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50:16

别这样逗孩子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152次   有了孩子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大人热衷于恶意地逗孩子——把孩子手里的东西夺走,说:“快,不叫我叔叔不还给你!”或者抢人家玩具说:“是我的,是我的!”或是一把抱过准备回家的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今天跟我回家吧,不让你跟妈妈走了。”
  
  我们经常带着女儿到处跑,所以常遇到主动来跟她玩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里,十有八九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这个玩具是你的吗?是我的吧!”“快叫我阿姨,不叫就不让你在这儿吃饭。”“今天晚上你别回家了,回我们家吧。”
  
  我是会拉下脸来的妈妈,一般情况下就直接打断,告诉对方:“不要这样逗孩子。”然后告诉女儿:“你放心吧,这是你的东西,别人不能拿。妈妈会跟你在一起的。”到女儿两岁多会说话以后,就一直教她,你不想给别人或者不想去别人家,就大声说出来。
  
  生活中大多是拉不下脸的妈妈,尤其逗孩子的是长辈、亲戚、好朋友。好朋友鲁鲁说,有一次女儿被一位朋友逗得很生气,趴在地上大叫,她心疼不已。我能体会她的心疼和不知如何是好的困惑。
  
  我有时候想,那样逗孩子,究竟希望孩子作何反应呢?希望孩子因此生气,大哭?还是希望孩子狡猾地满不在乎?确实有些孩子会对此类的逗引无所谓,甚至狡辩顶嘴,那样就是所谓聪明吗?那样的孩子,也一定是“身经百战”磨炼出来的,也是经过了困惑、伤心、无助以后,某一天开了窍,发觉你们大人就是那么一说。
  
  “逗你玩”无论在成人之间还是大人和孩子之间,都是恶意的。如果有一天你上班,部门经理严肃地通知你:“你被开除了。”半小时后带着一屋子人笑你的沮丧,说这都是逗你玩的,你会觉得好玩吗?
  
  别觉得这是小事。被这样逗大的孩子,就会这样去逗更小的人。我们不一定能做什么划时代的大事,但至少可以保护一个孩子少受无谓的影响。就我而言,这句话是一定要说的:“请别这样逗孩子,他不觉得好玩!”
  
  如果那孩子无所谓,跟你嬉皮笑脸,显示出很喜欢这样闹的样子,只是因为他习惯了被这样逗。假如你尝试用别的方式跟他玩,他一定会更喜欢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51:30

慢,才是活着时间:2014-11-02 作者:未详 点击:255次   在快速的现代世界,人们像杂技艺人般,手中抛甩的小球越来越多、越来越快。速度和效率,是现代性最迷人的陷阱。现代是一种单一的时间概念,它认为时间向着未来永远前行,意味着人与传统的彻底决裂。在现代性中,人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和主体。
  
  但所有人都明白,再高明的杂耍,终有失手崩溃的那一刻。于是,开始有人提倡一种慢生活。
  
  人们对慢生活虽有理念,但如果缺乏哲学支持,实行起来仍会感到自相矛盾。慢生活,意味着要发现一种简单哲学,来简化我们的生活。
  
  慢生活,意味着相信一种清贫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这种思想。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忧道不忧贫”,倡导的就是一种贫穷哲学。他把颜回立为君子的榜样,告知人们只有在清穷、淡泊时,才能感受到灵魂快乐。
  
  这种清贫哲学,把贫穷视为一种美,视为一种高度清净的自由状态,是一种积极的生活选择,所以孔子说“君子固穷”、“贫而乐”。这种清贫哲学,还需要有对财富的反思。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思的是财富的合法性问题。而孟子说的“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反思的则是财富与心灵的关系。对财富的欲望太多,肯定会遮蔽心灵对世界的发现和对善的追求。
  
  慢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发现一种荒原哲学和山水哲学。当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他并不在意山水的经济价值,看重的是它们的野性之美。山水、荒原、大海,本身就能让人的灵魂得以净化,让人们对自然和生命有一种敬畏之感。
  
  这种哲学意味着,对现代性真正的反思。不是把人看做万物的尺度,而是把大自然看做人的尺度。儒家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强调的就是人与物的价值平等观,把人格平等观扩展到了所有生命乃至一切事物。这种思想为传统中国人节俭的生活观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所谓的慢生活,就是在山水和荒原间,体验生命的孤独或宁静。它既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自然和生命的一种审美。
  
  我记得《论语》描绘过孔子的“燕居”状态,那就是一种慢生活。当人如大自然中的树木一样,心情平静时像大树枝干般舒展挺拔,心情愉快时像小树嫩枝般轻盈妙婉,才是慢生活的理想状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51:41

什么是影响时间:2014-11-02 作者:未详 点击:275次   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影响,如同阳光对树木的影响。重要的是,树木在接受阳光的影响时,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而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成长……
  
  人生也同样如此,一个人在接受别人的影响时,只会越来越是他自己,而不会是别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8:51:53

快乐与成功,哪个更重要时间:2014-11-02 作者:未详 点击:488次   我曾看过对美国摇滚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一次访谈。
  
  说起自己的童年,迈克尔·杰克逊竟然痛恨将他培养成人的父亲。他缺失童年的玩伴,从有记忆起就经受着严酷的训练,大部分时间都在疲于奔命地演出。他说自己没有童年,长大后一直渴望能够找回童年的快乐。在那些引起世人诟病和猜疑的种种怪异之举背后,我看到迈克尔·杰克逊童年生活的累累创伤,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这个世界巨星,是令人怜悯的。
  
  谁也不能说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不爱孩子,他甚至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将在贫困环境中成长的一群儿女逐一培养成为享有世界声誉和拥有亿万资财的音乐家,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他和他的儿女们都应该算是“成功者”。但儿女们成年后屡遭嘲笑的举止,却并不能简单地用我们这个社会通常流行的所谓“思想意识不好”来加以解释。
  
  现今,中国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子女不仅承载着一般的社会义务,在中国强大的传统文化中,还承载着父母甚至祖父母们的梦想。每个孩子只有一次生命,童年的时光短暂而且宝贵,这一时期的种种经历往往会埋藏下影响其一生人格的情结。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长大,不仅是童年的需要,也是孩子成年后拥有健全人格的前提。
  
  一位父亲谈起女儿的教育,很是苦恼。他和妻子为此屡生争执。他希望孩子多一点玩耍的时间,别搞得太累,但他却左右不了妻子的想法。他说,“唯有读书高”的想法已经固化在妻子的每一根神经里了,她一天到晚让女儿学这学那,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很大压抑。但他又想,让孩子从小受苦,也许不是件坏事。现在约束了孩子的自由,说不定还是一种磨炼呢!
  
  他问我,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我告诉他,孩子也生活在现实中,应对现实的本领肯定是需要的,关键要把握一个度,“适当”才好。孩子上学了,成绩不好,同学会歧视,老师也不喜欢,自然谈不到自尊和自信。因此,好成绩是必要的。
  
  我的儿子从小成绩优秀,但上中学以后,对政治及作文课极其厌烦,曾有一度他的成绩不大理想。原因自然很多。儿子曾拿出他的语文试题让我作答,结果竟令我这样一个作家都出了不少错。但我并不希望孩子鄙薄这些课程,因为在当下的教育制度下,这些课程在高考中将和数理化一样计算成绩。我告诉他,考试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他能否进入理想的大学,进而影响自己未来的前途。
  
  现在,许多专家质疑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我也同样有此质疑。然而,教育体制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得了的,更不是作为个体的家长和孩子所能抗衡的。
  
  说到底,还是那个观点——丁俊晖和郎朗的成功没有普遍意义,我们平凡的人,平凡的孩子,还是要遵循现行的教育规范。
  
  谈孩子的未来,就不能离开成长的环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般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比如在学校成绩好、长大了有个好工作。如果将来孩子走入了社会,同龄人纷纷在职业和收入上超过他,便会使孩子心理失衡,那同样体验不到幸福。这不是简单的心理素质问题。但是,孩子在童年和少年自然不可能懂得这些,因此,家长的态度攸关重要。
  
  既要让孩子成功,同时还要快乐,而快乐,无疑是更重要的。
页: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