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56:37
某人傍晚回家吃饭,打电话报个信,短短四十几秒钟,小车冲上人行道,连撞3个人并撞倒一棵树后翻车,3个行人均伤重死亡。肇事者已被依法逮捕。开车打手机,实在是太危险了。研究表明,开车打手机,比酒后驾车更危险;研究表明,一打电话反应能力就在瞬间老了50岁;研究表明,打电话时驾车者注意力下降37%……
别啰嗦了,这些,驾车者难道会不知道吗?他们知道,为什么还接听甚至拨打电话?
他们振振有辞:这个电话太重要了!
这个重要性是与什么相比较而言?是与生命比的。世界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吗?
说起来,当然有,那么什么事情比生命更重要呢?交通警察有个调查表明,开车接听电话最多的有两种情况,听听——
一是有关生意的电话:“我在接一个外贸国际长途!”“我在接一个重要客户的电话。”……
二是来自上司的电话:“老总的电话,不能不接。”“局长有重要事情吩咐,不能耽误。”……
知道了,金钱,饭碗,仕途,比生命更重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56:47
今天我的一个朋友问我:“如果一个人两手攥空拳,无财无势,他怎么才能一夜之间平步青云……”
“他有没有什么本事?譬如弹棉花、腌制猪头、收破烂等等。”
“没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都不会。”
“那就参加《超级女声》吧。既然什么也干不了又不甘混同于普通老百姓。”
据说《超级女声》这档节目的收视率接近新闻联播,始作俑者湖南卫视该时段的广告价格也超过了央视。这让央视很是吃醋,开了一个会,砸了几块砖,批评《超级女声》低俗,但这不能遏止它的万众追捧。《南方周末》报道“超级女生”时,用的标题是“十万人玩的游戏”,《国际先驱导报》干脆号称:“十万人一起歇斯底里。”
我并不想探究该节目的成功原因。从俗人的角度出发,我更想讨论的是成功之道。《超级女声》至今已经造就了一大批名人,可以这么说,进入10强的选手,每个人的屁股后头都有一大堆粉丝,还都有了自己的名号,自发成立了组织,譬如说,李宇春的迷,简称“玉米”,张靓颖的粉丝,简称“凉粉”。
昨天,她们还是和你我一样的芸芸众生,今天,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超级偶像。这和传统的成名方式不同,不用请客,不用送礼,不用大款来捧场,干干净净地成了名人。上个世纪的70年代,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说了一句话:“将来,每个人都能当15分钟名人。”她口中的将来,其实就是现在了。但你只能做个15分钟名人。过不了多久,这个冷漠、善变、健忘的世界,会把你当甘蔗渣一样吐掉。
做名人,哪怕是15分钟名人,也势必要放弃一些宝贵的东西,譬如说,自尊心。倘若没有足够的实力做主角,那么,你得做个丑角,放弃更多的自尊心,才能出位。看到被淘汰的女孩子,哭得稀哩哗啦。她的父亲,沉默地注视她。我不知道他除了心疼之外,在想些什么。但大家都是经历了失败的痛苦才能长大。起码,她早已是父亲的“超级女生”,千金不易,万金不换。
亲爱的,这只是个游戏,玩过了就算,千万别当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57:07
早上,我刚到单位,就见同事们在互相传播着一个消息:最近流行红眼病,大家小心。
原来,土地局的于局长得了红眼病,接着副局长被传染,然后就是普通职员……
我看着他们人人自危的模样,觉得很是可笑。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我说。
故事是这样的:一家单位,秘书发现老总突然带了副墨镜,很觉得奇怪,就问是怎么了,老总答:“唉,别提了,得了红眼病。”秘书回到办公室,迅速把这个消息传播了出去,“老总得了红眼病。”职工们纷纷前来慰问看望,丝毫不避讳与老总握手之亲密接触,甚至恨不得与老总来个拥抱以示自己绝无半点“避嫌”之意。下属的热情让老总深觉温暖。第二天,从老总处得到红眼病的人不胜喜悦,纷纷到老总办公室汇报,“我也得了红眼病。”语气中的那份骄傲自豪,与老总共患难的激情让老总感动不已,真是好同志啊!知道为自己分忧愁。然有一另类,知道老总得了红眼病,就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一直没被感染,同事看着他,总说:“哟,你没得啊!”语气中颇有不忿与鄙视,看看,什么东西,不与老总一条心。时日一长,眼看“大好江山一片红”,该君深感忐忑,也自觉老总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异样。“哦,小李,你没得红眼病哦,好哦,注意卫生,你看我把大家都给传染了,心里过意不去啊!”老总的话又敲打得心惊肉跳。对自己采取预防措施的那种悔啊恨啊别提了。一夜辗转,清晨起来,眼睛感觉有异,急忙往镜子上一瞧,两眼血丝,心中不禁狂喜:“我也得红眼病了!”
故事讲完,同事愣了愣,然后哄堂大笑。笑归笑,这眼药水还是得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3:18:06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妻子去纽约市朋友家吃饭。当时雨雪交加,我们赶紧朝朋友家的院子走去。我看到一辆汽车从路边开出,前面有一辆车等着倒进那辆车原先的停车位置。可是,他还未及倒车,另一辆车已从后面抢上去,抢占了他想占据的位置。“真缺德!”我心想。
妻子进了朋友的家,我又回到街上,准备教训那个抢位的人,正好,那人还没走。
“嗨!”我说,“这车位是那个人的。”抢位的人满面怒容,我们很快吵了起来。
不料,抢车位的人自恃体格魁伟,突施冷拳,把我打倒在他的车头上,接着便是两巴掌。我自知不是他的对手,心想前面那个司机一定会来助我一臂之力。令我心碎的却是,他目睹此情此景后,开着汽车一溜烟地跑了。
抢位的人“教训”了我一顿以后,扬长而去。我擦净了脸上的血迹,悻悻地走回朋友家。妻子和朋友见我脸色阴沉,忙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只能编造说是为车位和别人发生了争吵。
不久,门铃又响了起来,我以为那个家伙又找上门来了。他是知道我朝这里走来的,而且他也扬言过,还要“收拾”我。我怕他大闹朋友家,于是抢在别人之前去开门。果然,他站在门外,我的心一阵哆嗦。
“我是来道歉的,”他低声说,“我回到家,对自己说,我有什么权利做出这种事来?我很羞愧。我所能告诉你的是,布鲁克林海军船坞将要关闭,我在那里工作了多年,今天被解雇,我心乱如麻,失去理性,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道歉。”
事过多年,我仍记得那个抢位的人。我相信,他专程来向我道歉,需要多大的力量和勇气。在他身上,我又一次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3:18:32
市内一家大商场开业,推出了“满200送100”的促销活动,我饶有兴趣地逛起了商场。在二楼小家电柜,我见到两个金发碧眼高鼻梁的老外,像是遇到什么麻烦了。“Iknow,but,but……(我知道,但是……)”营业员小姐正急得满脸通红,只晓得颠来倒去咀嚼这句初中生水平的英文。老外手捏赠券,不停地指着玻璃柜内的刮胡刀,吐着含糊不清的英文。原来这两位老兄看中了价值95元的刮胡刀,想用手上的2张50元赠券抵款购买。但柜台上明明放着一个招牌,上写:“用券购买,只限一张。”
“赠券只能用一张,还需付款45元。”营业员小姐干脆撂下蹩脚的英文,大声用普通话解释,并重复了两遍。“Why?(为什么)”老外较起真来非常严肃。营业员小姐递过来招牌,指着上面有关条款努努嘴。“No,No,No!”老外挡回招牌,其中一个高个子指了指商场内“满200送100”的宣传横幅,对营业员小姐直摇手。
这时,围观的市民逐渐聚拢上来,偷笑的人特多。营业员小姐手足无措,心急如焚。有人打起圆场:“算了,卖给老外吧,别影响了我们招商引资软环境。”附和者甚众。营业员小姐愣了一下,突然像想起了什么,抓起对讲机声称要请示总经理,结结巴巴陈述了事件缘由。一眨眼功夫,总经理急匆匆地奔来,看到老外像做错了事,赶紧诚恳地道歉:“sorry,sorry。”高个子老外朝总经理竖了竖大拇指,指指刮胡刀,又指指心窝窝。总经理得令,迅速指示营业员小姐:“今天破回例,凭券卖给我们尊敬的客人。”这句话老外似乎听懂了,丢下2张50元赠券拿着东西下楼了。几个市民鼓起了掌。
我跟着下楼梯,还未出大门,两个老外突然一阵哈哈大笑,只听一个说:“要是说了中国话,那就要掏钱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3:18:49
今天是炒得最凶的那座楼盘开盘的第一天,我与太太决定:拿出全部积蓄买一套中档房。
到现场一看,填表、交款的队伍早排起了长龙。眼见得好的楼层即将被抢走,我心里暗暗着急。
“阿马,快看,那不是你妈吗?”顺着太太手指的方向我忽然看见队伍前面有一个熟悉的影子。我忙让太太排号,自己赶到前面去看个究竟。
“妈,您也来啦?”母亲看了我一眼,“是呀,你们不是要买房吗,我来帮着定一套。”“真是太好了!”我长吁一口气,马上回头叫上太太:“我妈真是未卜先知呀,这队不用排啦。”
到了晚上,母亲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阿马呀,那个房子你们暂时别买。”我顿时如坠云里雾中:“怎么回事?您难道不是去买房?”“昨天,社区的伍婶要咱们去帮那个楼盘造势。老板请我们吃了一顿饭,还给了50块钱误工费呢,我填的那些表和交的钱,都是他们一手安排的。”“可是我们真的需要一套房子呀。”“这个好办,这两天真正卖掉的都是些不好的楼层,晚些天你再去联系,保管可以买到更好的,还有,记得给人家保密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3:19:05
公司经理离任,主管局要在邵文、曹武这两位副经理中选其一补缺。
这天上午,主管局领导来公司搞民意测验。公司员工集中在会议室填写民意调查表,调查表上列着邵文、曹武的名字,你同意谁当经理,就在谁的名下打个对号。邵文填完表——他当然选了自己,很随意地望了齐平一眼。齐平坐在邵文斜对面,靠着窗户。齐平也是副经理,只因他没有本科文凭,再加上年龄稍大,这次选拔总经理就没他的份了。邵文目光投向齐平时,齐平提笔正要填表。忽然间,外面“嘀嘀——”有汽车喇叭响了几下。齐平扭头往窗外望去。他的神情变得古怪起来,脸颊上的肌肉也有些发颤。齐平猛回头,提笔就在调查表上画了一下。
齐平这一笔,画得邵文心惊肉跳,两眼直发黑。
调查表上,邵文的名字在左,曹武在右,这是按姓氏笔画为序的。刚开始,齐平是要在左边下笔的,这就是说,齐平想选邵文,可是他往窗外一望后,就改变了主意,转而投了曹武一票!邵文看得是真真切切啊。
投票结果出来了,邵文比曹武竟只少一票。邵文难受呀:如果齐平投他一票,结果正好相反。他最有把握的一票恰恰丢了!
以后的几天,邵文几次想问问齐平为什么不投他的票,可实在说不出口。几天后,主管局下发红头文件,曹武上去了,邵文落选了。那天晚上,公司职工在酒店聚餐,庆贺曹武高升。酒局散去,曹武坐小车走了。齐平拽着邵文上了一辆出租车回家。邵文和齐平住一个楼,还门对门,在楼下,邵文借着酒劲说:“老齐,你他妈的不够意思,那天投票你没选我。”齐平吃惊地问道:“老邵,你怎么知道的?”邵文像打架似的嚷道:“这你别管,你把这事给我解释清楚。”齐平长叹一声:“既然你知道了,我也不瞒你了。老邵,我和你的关系,他老曹没法比,我原来是铁定选你的。可就在那关键时刻,司机小王按着喇叭,开着咱公司的小轿车从外面回来了,就是这辆轿车,让我突然间改变了主意。”
邵文愕然:“这跟车有什么关系?"
齐平问:“你说,咱公司的轿车谁有资格坐着上下班。”
“只有公司一把手呀。”齐平苦笑道:“老邵,咱俩平时上班一起走,下班一块回,这都多少年了。如果你当上经理,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你想想,每天车接你车送你,你说咱俩住门对门,你叫不叫我跟你一起坐?叫不叫我坐咱俩都难受,别扭!更让我没面子……”
邵文声音都发抖了:“竟是为了这个,我真是没想到呀!”
“还有另一层原因,”齐平继续往下说,“老邵,你儿子跟我儿子是同班同学,你也知道,他俩挺好的,上学放学也一块走。你说你要是当上经理了,你儿子搭你的车上学,我儿子咋办?他的感受还不跟我一样?所以呀,还莫不如你也别去当经理了,咱,还是平起平坐吧,于是我就选老曹了……老邵,你别怪我啊!”
没想到邵文笑了,他拍了拍齐平的肩膀,说:“我不怪你,换了我,也会这么做,谁让咱俩住对门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3:19:25
毫不相干的两个老妇人,且容我将她们放在一起说。
一个是先进典型,另一个是杀人犯。
先进典型的事迹是,这一辈子,她收养了许多孤儿,大多是病残儿。一把屎一把尿,不嫌脏不嫌烦。她手上像有仙气,人家养不大的她都养得大,人家养不好的她都养得好。
养到非常可爱,就被人领养走了,没人领养的,她就一直当自己的孩子养着。
杀人犯的案底是,她一直以来遭受家庭暴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杀了丈夫,并主动投案。
第一个老妇人在母亲节到来时受到表彰,我知道了她以及她的感人事迹;第二个老妇人在普法宣传日到来时作为法盲的典型案例,我知道了她以及她的辛酸人生。
讲到此,两件事情似乎还牵扯不上。再听我说。
第一个老妇人在我们的记者去采访时讲了句不能见报的大实话。她说她30多岁时去算过命,算命瞎子说自己50岁以后将多病多灾,惟一的办法是多做善事,尤其是收养小孩。她说你看,我先后带过100多个小孩,我现在70多了,还健健康康的。
第二个老妇人在讲述自己的杀人动机时忍不住掀起了衣襟,你们看,我身上那么多旧的、新的伤疤!
她声泪俱下地说:他打了我一辈子,我才打了他一棍子,没想到就把他打死了。
现在你是否觉得两位老妇人有相似之处呢?她们都生活在农村,她们都是敦厚善良的人,她们的想法和做法都很简单。第二个老妇人用一棍子抵消了一辈子所遭受的家庭暴力,她说现在自己和他扯平了,已经不恨他了;第一个老妇人呢,算命瞎子一句瞎话,她竟愿意以一辈子持之以恒的善举来抵消。
抵消了,就平衡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3:19:39
“她要跳楼自杀!”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呼啦”一下子很快又围来几十人,大家议论纷纷:“八成是失恋了吧!”“要么就是被人骗了,现在的骗子真可恶!”“要么就是闹离婚,一时想不开……”
因为这里是全市最繁华的闹市区,很快人越聚越多,从几百人一下子聚到了上千人。有几个出租车司机竟把出租车停在旁边,跑来驻足观看。
只见那女子将一只脚伸到了护栏外,大家一下子都紧张了起来。有人向上喊话:“姑娘,千万别跳啊!有什么困难我们来帮你。”有位大妈直摇头,“真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要跳楼。我都活这么大岁数了,还不想死呢。”有几个性急的就要上楼去劝解。
那女子弯着腰又将另一条腿伸出护栏外,大家更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此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拿出了望远镜,向上观看。
那女子在楼顶上忽然站了起来,围观的人群一阵惊呼。就见那女子双手握着护栏,站到了护栏外的平台上,将肩上的大包挂到护栏上,做出要跳下去的姿势。大家倏地让出了一个半圆圈,等待着一幕惨剧的发生,有人闭起了眼不忍再看。
只听“砰”的一声,从楼顶上掉下来一件东西。许久,等大家回过神来时,只见一条长幅广告从楼顶上披下来,上面写着:“跳楼价、高品质××牌虾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3:20:24
在一个聚会里,一个在德国汉堡定居的老朋友给我讲起了他的一次颇有意思的求职故事。
去年,他在德国留学毕业后,开始四处求职,期望着能尽快地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以图安定。但汉堡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加之他也刚刚毕业,缺乏工作经验,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一份认为合适的工作。
直到三个月后,他开始心灰意冷,委曲求全,凭着自己的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证书和资质,被一家私人的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接纳了。
那家私人企业的规模很小,能给他的工资也相对偏低一点,月薪只有2800欧元,但他已经很知足了,毕竟得来不易,于是他就很安心地工作起来。
可刚工作了一周,工会的人就找到了他,开始咨询了他的工资问题,他如实地回答了。末了,工会的工作人员提醒他说:“李先生,按工会和政府规定,像您这样的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应该得到3500欧元的月薪。”
但他笑着回答说:“感谢你们的关心,我现在完全可以接受这个偏低的工资了,我需要这份工作。”
说完,工会的工作人员一脸失望地走了。 可是就在第二天,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居然也来了,并没有约他,而是直接找到了他所在的私人公司的老总,希望公司能给他将工资升到政府规定的3500欧元。因为政府认定这样做是不遵守国家法律的,违反人权,违背了一个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的真实劳动价值。 最后,单位的老总表示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只好把他给解雇了,弄得他哭笑不得。而工会和政府的一位负责人员还很严肃地提醒他:“请您尊重您的价值,因为它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当你贬低或破坏您的价值时,就等于贬低或破坏整个行业在这个社会的价值。”
就这样,他只好再领着政府的失业金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找到另一份符合身份和价值的工作。
朋友最后还是说自己对这可爱的政府干涉至今仍然十分的感动,因为他们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让他找回了自信,更让他明白了另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自己都应该尊重自己的价值,而不能因为一时的困境而贬低和破坏了自己的价值,因为你的破坏之举,将伤害到整个行业的价值乃至社会的规则。
因为,唯有懂得尊重自己的价值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