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48:28
正因为有这样沉重的历史背景,仇恨的巨石压在当地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而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居然有这么一所致力于治疗战争创伤的研究院,的确让人感觉自相矛盾。这样一所研究院怎么会建在这里呢?是因为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帕帕德罗斯的男士。
他是一位哲学博士、教师、政治家,住在雅典,但出生在克里特。战争结束时,帕帕德罗斯逐渐意识到,德国人和克里特人其实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们可以给世人树立一个榜样,因为如果他们都能够互相谅解、摒弃仇恨,建立一种有创造性的关系,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人不能这么做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48:47
长话短说,帕帕德罗斯成功了。他终于在这个曾经腥风血雨的地方建立了这样一个集会研讨的场所。事实上正是在这个地方,两国的学者互通有无,颇有收获。仅一个暑期班的时间,他们就完成了关于靠人们之间的相互给予而实现伟大梦想的多部书籍。亚历山大,帕帕德罗斯成了一个活着的传奇。
在一个为期两周的希腊文化研讨会最后一天的上午,帕帕德罗斯从希腊各地聘请的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最后一次讨论。这时坐在房间最后面的帕帕德罗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前面一扇打开的窗户前。希腊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他站在那儿,向窗外望去。我们顺着他的视线,目光越过研究院前方的海湾,落在了德国墓地那个铁十字架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48:59
他转过身来,间道:“还有问题吗?”
房间里一片寂静。在这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大家的脑海里已经产生了许多疑问,足够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但这一刻大家都选择了沉默。“没有问题?”帕帕德罗斯的目光在房间里扫视了一遍。于是我问道:“帕帕德罗斯博士,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照例这个问题引来了一阵笑声,人们骚动起来,开始准备离开。帕帕德罗斯抬起一只手,示意人们安静,接着久久地注视着我,用眼神询问我足不是认真的,并从我的眼神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49:10
他从裤子后面的口袋里掏出钱包,从里面摸出一个非常小的圆镜,大概只有25美分硬币那么大。接着他说:“克里特岛之战时我还是个小孩,家里很穷,我和家人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一天,在公路上,我发现了一些镜子的碎片。这是一辆德国摩托车在那个地方被毁后留下的。
“我试图找到所有的碎片把它们拼起来,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只把最大的一块留了下来。就是这块。我在一块石头上把它磨圆,把它当成一个玩具摆弄。我发现用这个玩具我能把光线反射到那些太阳永远照不到的黑暗角落——深洞、裂缝,还有漆黑的壁橱,这个发现令我十分着迷。于是,把光线反射到我能找到的最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成了我玩的一个游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49:34
“我一直保存着这面小镜子,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我走到哪,我都会在闲暇时拿出这面镜子,继续玩这个游戏。长大成人后我渐渐懂得,这不仅仅足小孩子玩的一个游戏,它更是一种隐喻,告诉我在这一生中可以做些什么。我渐渐明白,我既不是光,也不是光源,可光(真理、理解和知识)就在那儿,只有通过我的反射,它才能照亮许多黑暗的角落。
“这只是一面镜子的一块碎片,我不知道整面镜子的形状,但是,我可以将光线反射到世界黑暗的角落,反射到每个人心灵深处那些阴暗的角落,帮助一些人,改变一些事。也许其他人会看到并效仿。这就是我的作用,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
说完,他举起那面小镜子,小心地调整角度,捕捉从窗户射进来的缕缕耀眼阳光,然后将它们反射到我的脸上,又反射到放在桌子上的双手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49:54
那年夏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希腊文化和历史的信息,它们大部分都已从我的记忆中慢慢淡去,但直到今天,在我心灵的钱包中却始终装着一面小小的圆镜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50:08
我们需要出走时间:2014-08-06 作者:未详 点击:119次 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我七O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身上就是一个背包,两件衬衫。我也曾经睡火车站,那时候坎城的火车站是一片年轻人睡在里面。他们问我,“你怎么没带报纸?要铺报纸的。”他们就分给我。早上五点,警察带了一大桶的咖啡,当,当,当,敲着桶子,叫醒大家,请大家喝完咖啡离开,火车站要营运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50:24
不要问该准备什么先问你爱什么
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翡冷翠(编按:意大利佛罗伦萨)认识十四岁的苏格兰小孩,带个毡呢帽,打扫厕所一个学期存的钱,就到欧洲来旅行。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时候感触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轻人可以这么不一样。他们将来长大以后,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我们宋朝诗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文化里面本来有这个东西。可是这个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轻人的生命力没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壮游,带动的是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欧洲,都会觉得我在欧洲很久,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当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困难可以一层层克服。我们今天小孩的准备,他们的信用卡、语文,绝对比当年拿着商品样本在欧洲闯的台湾商人好,但是他们就是走不出去,因为他们的安全感。甚至有人好几年都在问,但最后就是走不出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50:35
其实壮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说。
我常常跟朋友说,《西游记》孙悟空那么厉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那他去取经不是很容易吗?为什么是唐三藏取经?因为孙悟空没有动机,而唐三藏有动机,虽然没有取经的能力。但是动机是比能力重要的。没有动机,根本就没有出发点,连起跑点都没有。只要有动机,都很棒。最怕的是无所爱。如果年轻人想要走出去,我会问他,“你爱什么?”如果喜欢摇滚,要去玩重金属,想要跟乐团,我都觉得很好。此外,“壮游”的“壮”字,不只是炫耀。壮这个字,包含了一个深刻的,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
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去检查自身文化很多应该反省的东西。比较里面,才了解文化的不同,没有优劣。就像写《裨海纪游》(编按:清朝康熙年间记录台湾山川风物之着作)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来拖牛车,下雨他们就在淋雨。他就问:“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屋檐下躲雨?”翻译官就告诉他,“他们其实跟动物差不多,他们是不怕淋雨的。”郁永河就叹了一口气说,“亦人也。”所有好的旅游书,都会有这个观点。着有《真腊风土记》、出使吴哥城的周达观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时候,受不了天气。他不了解当地人怎么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后,他变了。当初他带着大国心态,当时元朝那么伟大,但他后来说,真腊(编按:今日的柬埔寨吴哥窟),一个小小的东南亚国家,可是礼仪这么严整,“不可轻视也。”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慢慢在旅游里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才是好的旅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8 12:50:56
不只向外观察,而是向内反省
即使只是参加旅行团,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体验跟视野。现在信息真的很发达,在出发以前,做一些准备的工作。第二个,到现场之后,尽量检讨自己的主观。我带朋友去吴哥窟,我会说,“我现在带你们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叫做“家徒四壁”,他们连壁都没有。我在台湾,老觉得我还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么。”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脱光光的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旅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都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外在的风景,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
在一个环境久了,不但爆脑浆、爆肝,还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
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手作、聊天、学习、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只要能让你的生活比重产生变化的,自然也会改变你的生活质量,避免脑子僵化、心灵麻木了。
有多久没抬头看看天、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在行道树上吱喳的小鸟??
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