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7:43
我和故乡患了失忆症时间:2014-07-19 作者:未详 点击:157次 因为没有文字、图画和影像等记录,在岁月的冲刷下,故乡就像一张浸了水的老照片,一幅褪了色的旧年画,开始在我的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模糊,并最终消失在记忆的深处。甚至连故乡的那片土地,似乎也忘记了曾经拥有过的富饶和正在经历着的苦难,沉睡在煤尘与瓦砾之下,默默地,不发出一丝声响。
我的故乡坐落在青藏高原连绵起伏的横断山脉之中——四川省攀枝花市。
打一出生,大自然老师就陪伴在我身边,山花野草、飞禽走兽,曾经,我的世界比缀满繁星的夜空还要丰富。
模糊的记忆里有一只“可怕”的野兽,五六岁的我,跟着姐姐和哥哥在葡萄园里吃葡萄,突然,一个大家伙从栅栏里钻进来,一跳就跳到了我的面前。我惊呆了,姐姐和哥哥也吓得一动不动,连举着摘葡萄的手都忘记了放下来。大家伙瞪了我们一眼,又一跳跳进草丛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常和姐姐争论,我说,那是一只豹,很大很大;姐姐说,那是一只大山猫,并不比家猫大多少。可惜姐姐和哥哥当时都没做任何记录,如今,我们只好听凭这只神秘的野兽在模糊的记忆中越走越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8:08
睡梦中我时常梦见山里那种好玩的野草,草叶如手指般狭长,叶子的背面长满毛刺,就像抹了黏胶,往衣服上一贴,便牢牢地粘住了。每次走在山路上,我都用这种叶子在胸前贴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在小女孩儿爱臭美的年纪,这可是一件由自己设计的花衣裳呢!可是,我始终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像山里的许多动植物一样,在我真正认识它们之前,它们就已经离我远去了。因为没有为它做任何的记录,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它的模样,尽管捧着厚厚的植物图鉴,我却不知该从何处查起。
我也曾做过自然观察和记录,厨房里的一窝金腰燕,几时来、几时去,雏燕几时破了壳、几时出了窝,我都仔仔细细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可是后来这个本子也遗失了,遗失在满是瓦砾的废墟之中。从此我不再知道燕子几时来、几时去,雏燕几时破了壳、几时出了窝,只有它们“咕噜噜——咚——呖”的叫声还在耳边回响,因为爸爸说:“东——莉,东——莉,燕子在喊你呢!”可是我知道,燕子不会再喊我了,因为我的家没有了,它们的家也没有了,从此我们不再相见。
用绿色肩头扛着我们的大山,它是有生命的,就像我们有头发、有皮肤、有血脉,还有心脏一样,它是有生命的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8:20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大山死了,黑色的煤尘覆盖了山上的每一寸肌肤;大树死了,在煤尘的覆盖下,几乎每一片叶子都停止了呼吸;动物们走了,除了山路上运煤的货车发出“哐啷啷”的巨响之外,山里的夜死一般沉寂。后来,我的家也没了,被人类掏空的大山再也不能把我高高举在肩头,一声巨响过后,我的家轰然倒下,永远消失在瓦砾与灰尘之中。带着恨与泪,人们离开了,过去不曾为保卫家园而抗争的人们,现在和将来也未必会为它奔走呼告,伤痛和远去的记忆一样,会越变越淡,越变越模糊。
连我也不记得院子里的石榴树是什么时候死去的,印象中只有它枯萎的模样;连我也想不起山崖上消失的小鸟长着什么样的羽毛,记忆中它们在人们的猎杀中四散纷飞;连我也记不清山脚下的金沙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点点变得乌黑而混浊……没有记录,没有任何的图文、影像资料,它们的生死变迁,像是一个个虚无缥缈的梦。藏在人们心中的痛越变越轻,轻得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它们吹散。忘记了美好与伤痛的人,便失去了抗争的力量,甚至就连迁往一个新的家园,也不一定懂得珍惜脚下的土地。
我和我的故乡都患了失忆症啊,直到现在,我才开始醒悟:即使没有摄影器材,曾经,我也可以用自然笔记来记录它的变迁;即使不是生物学家,曾经,我也可以用图画和文字来记录身边美丽的生灵。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多少地方患有这样的失忆症,但我相信,一切也许还不算太晚。从现在起,开始记录我们现有的家园,让自己和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再失去记忆。记录的目的不是将历史存入档案,而是警醒人们善待自然,善待人类共有的家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8:47
最值钱的五项生活技能时间:2014-07-19 作者:未详 点击:123次 我们总结了五项性价比较高的生活技能,有的其实也不算生活技能而是一种习惯,为了让这些技能的效果更量化,我们对北京、上海的公司人做了调查,这些公司人的月平均收入在8000元到1万元。
记账
准确地说,记账应该是一种习惯。记账的最大好处是,能知道你的钱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如果你有一定的财务目标并且对自己的消费有最基本的认识,那么当需要调整自己的消费计划的时候,才会更加有的放矢,知道自己最好在什么地方缩减消费额度,在什么地方已经不再有节约的可能。
而且,记账也的确会对人们的谨慎消费起到暗示作用,这种现象是我在一对北京的夫妻身上发现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9:00
这对夫妻养成记账的习惯,是因为他们有了要小孩的计划,在记账之后,他们月平均消费减少了30%左右。我猜测这么明显的省钱效果,除了我上边所说的暗示作用以外,夫妻双方的财务互相透明,也减少了两个人的很多难以入账的花费。比如,这个男士不太可能在午饭时出于讨好的目的再为公司某个漂亮的女孩垫付餐费——你明白我的意思,这不是什么居心叵测,只是一种本能或者玩笑,很多人会去这么做。当然这也导致了记账的一个负面效果,那就是记账会抹掉生活中很多小乐趣。
记账最大的坏处,就是枯燥并且麻烦,这和大家的记账方式存在一定关系。记账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比以前方便很多,现在有很多专门用于记账的APP,这些软件专家还会开发很多有趣的方式,来让记账的人对记账这个枯燥的活动产生更多兴趣。当然,这也有令人担心的地方,那就是你的财务秘密是不是安全。我和现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家记账软件公司的高管聊过这个问题,他赌咒发誓说不可能利用客户的账本赚钱,我们暂且相信他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9:17
忍受更短的安全距离
很多超级城市的公司人,为了安全距离花掉了不少钱。比如在上下班路上,他们最讨厌的是拥挤,这让他们本来就有点疲惫的身心雪上加霜,甚至想起拥挤就会焦虑。很多人为了避免这种焦虑而在公司附近租房或者买房,这种买房租房的方式让公司人的月居住成本相对于住在近郊的费用来说高了一倍以上。
很多人误以为公司人焦虑的原因是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太长。但从我们的考察中发现,大多数公司人对时间并不是很在意,我知道很多人宁愿走20分钟路从公司到家,也不愿意乘10分钟地铁——不要把大都市的公司人想象得太勤勉了——他们真正焦虑的是和陌生人距离太近,很近的距离会让他们联想到很多不安全因素,比如传染病、性骚扰、偷窃以及暴力冲突等。实际上,近距离所引起的不快还是极少发生的,而且即使地铁拥挤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当然,独生子女一代的公司人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卧室,他们对人的安全距离的要求要大于前几代人,要让他们缩小自己自设的安全距离是挺困难的事。但是想想,这能为你每月省下3000块的费用,这种自我设置的改变还是值得一试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9:26
能喜欢一类书籍
如果你能有个比较固定的爱好,而且能因为这个爱好也喜欢看看那方面的书,那就太好了,这样有可能为你每月节约1000块左右。这种节约不是你所看的书的内容真的起了什么教化作用,而是这种行为挤占了你无所事事的时间。人们是怎么打发无所事事的时间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会利用这些时间组织非常无聊的聚会。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聚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知道活动不是很有趣,但他们还是会比较积极地参加,因为几个人一起在咖啡馆看自己的手机似乎比自己在家看稍微有点乐趣。这种现象在单身公司人中似乎非常普遍。当然,这还算好的,有的人会在无聊的时候,用那些社交软件使劲摇,这种更广泛的“无聊”社交最大的问题是造成财务风险,你根本不知道会摇出个什么东西。
就像犹太人谚语中说的,人最好不要在无聊的时候做财务决策。因为这一般都是错的,而且还有可能为错误的决策不断付出代价。尽量喜欢上一类书籍,是最好的挤占你可能犯错误的时间的方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9:40
每天锻炼
假如有人进入你的房间盗窃,你应该怎么做?
对,保护好自己!这个回答从财务的角度看也是对的。因为房子盗贼搬不走,家具和电器不值钱,现金存在了银行,而银行卡可以挂失。但是当你的身体受到伤害,并且有可能面对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大夫时,你的二次劫难就来了。每天锻炼是最好的降低健康风险的方式,针对现在的居住环境,我推荐的锻炼方式是跳绳,这是最能避免小区的狗追着你跑的方式了。
做饭
如果能适当地做饭,每个月平均可以为你节省1000块左右。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对做饭的定义很微妙,他们不愿做饭,因为如果他们会做,就要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担当一部分做饭的职责了,而且他们还讨厌刷碗。可以从做饭中获得乐趣的一个方式是,先到餐馆看某种菜品的价格,然后到超市买相关的原料,自己回家做。用餐馆菜的价格减去在原料上花去的费用,假如说那是20块钱,就可以握拳做出非常励志的动作:“耶,又赚了20块。”这会让你有种做兼职的感觉,建议你试试用这种方式来挑起你做饭的兴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8:59:55
让灵魂跟上时间:2014-07-19 作者:未详 点击:93次 高原反应的哲理
高原反应真是让人琢磨不定,也许你身体很好,结果你反应最强烈,也许衣裳脱猛了,话说快了,路走急了,反应就来了。旅行是体会别人的生活,而西藏还给你一个体会“年迈”的机会,把自己想成耄耋老人,更低、更慢、更弱,只有这样,你才会是这雪域高原最终的强者。
慢就是快
对于高原反应,有人总结了三点:女人比男人容易适应,年长的比年轻的容易适应,体质较弱的比体质强的容易适应。但无论怎样,预防高原反应最重要的三点,第一是放慢,第二是放慢,第三还是放慢。在西藏,慢就是快。
生存之道
为了避免恼人的高原反应,有人记录了这样一段东道主常会反复告诫来藏友人的话:“吃饭不要太饱,走路不要太快,说话不要太吵,喝酒更是要少。”几句叮嘱,其实说的是一些朴素的生存之道:知足、守常、宁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30 19:00:09
“傻”人“傻”福
画家韩书力说:“缺三分之一氧气的高原,刚好够我用有限的体力去做最想做的事,刚好够我用缺氧的大脑记住别人对我的友善关爱,而忘记别人对我的恶意与伤害。”也有人说:“西藏为什么能给人心灵的洗礼?因为这里缺氧,人变‘傻’了,人一‘傻’,想的事就少,就变得更单纯。”
专心致志地发呆
在拉萨,时间有时候似乎是静止的,人们经常以一种几乎感觉不到的速度行进,如天空中悠闲的白云一样,在拉萨的大街小巷悠然自得。在这里,不必做被强迫的事,不必烦恼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这里只需要专心致志地发呆、忘却、飘摇。时间老人似乎对这片土地过于厚爱,给了它太多的恩赐,让它“挥霍”。
慢生活
有人说,拉萨是一座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慢生活”之城,而甜茶正是让人健忘的“催化剂”。三两个朋友围坐一桌侃大山,时而啜一口甜茶,两三个小时就这么优哉游哉地过去了,“你喝进的每一口甜茶里,都夹杂了上百年的情感和思绪,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