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08:27

丘吉尔对杜鲁门玩幽默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32次   丘吉尔对杜鲁门说:幽默好像糖衣,它可以使所有的药丸变甜。

  杜鲁门和丘吉尔两人微笑的走近斯大林,都声称自己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丘吉尔首先说:昨晚我梦见自己成了世界的统治者。

  杜鲁门紧接着说:我梦见自己成了宇宙的统治者。
  
  斯大林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从头到脚的仔细打量着这两位调侃者,如同老师审视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一样。

  接着,他吸了几口烟,一字一顿的说:怎么是这样?昨晚我做梦的情况可不同,梦里我说,我没有批准你们担任新职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08:38

科举前三名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205次   前清时,为了体认对人才的重视,曾规定,童生考试,每县至少要录取三名。

  某县地处偏僻山区,教育文化非常落后,有一年全县报考的,却只有三人。
  
  考试完毕,主考官把试卷收上来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来三人中一个抄了题目,只写了“且去”二字;另一个只抄了试题,什么也没写;第三个考生,干脆连考题也没抄。
  
  主考官无可奈何,只好大笔一挥,把抄了题目并写了“且去”二字的那位考生,取为第一,并批道:“但观‘且去’二字,必定满腹经纶。”
  
  又把抄了试题那位,取为第二,批道:“誊写毫无差错,足见其才可造。”
  
  再把交了白卷那位,列为第三,批曰:“不轻易下笔,可见其行事慎重。”
  
  关于科举考试的趣事轶闻很多,流传颇广,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无可稽考,其中有些可能是杜撰捏造的。不过科举考试历经一千多年,有趣事并不奇怪,若无趣事倒奇怪了,不是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08:49

健康的挑战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262次   在人们的存折里,不管有多少个0,健康永远是前面那个1,没有那个1,后面有多少个0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北美洲,每4个人(更准确地说每3。8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死于癌症。
  
  在美国,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死于心脏病,每4个人当中有1个死于癌症,每一天有600人因为医疗事故而死亡,每24小时有3000人心脏病发作。
  
  在中国,一个人晚年的医疗费要花掉一生医疗费的40%,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在临终前28天花掉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药物滥用。2000年,全球死于营养过剩的人数首次超过营养不良的人数。
  
  在中国,据卫生部统计,每年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患者高达250万人,而在这250万人当中,又有20万人死亡。20万这个数字比任何一种重大传染病的死亡数都高出10倍。
  
  1973年,以色列医生罢工1个月,那个月全国的死亡率降低了50%。不只是以色列,在哥伦比亚,医生罢工的两个月中,全国死亡率降低了35%。而在洛杉矶,医生因为抗议医疗保险额下降而延误治疗,结果死亡率降低了18%。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09:01

最后一次温暖的定格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61次   城市里有了轻轨,速度快而不颠,舒适干净,可是不知为什么,我还是喜欢电车慢悠悠的穿行在城市里,脸儿扭向车窗外,看着那些每天千篇一律的风景。
  
  城市的一隅,有个修鞋摊子,那对乡下小夫妻,日日忙碌,脸上却永远挂着开心的笑容。电车旁边的人行道上,牵着手的小情侣,男孩不知说了一句什么,女孩脸上似嗔似喜怨怼的表情。行色匆匆的人群,慢得像牛车的私家车,努力隐忍着不按响喇叭……
  
  一幅画面忽然映入我的眼帘,一个年轻的女子牵着一个老太太的手过马路,老太太的脸上绽放出孩童一样纯真欣喜的笑容。我看得呆了,内心里有湿润的东西慢慢滋生出来。
  
  最后一次牵母亲的手过马路,是哪一年的事儿?模糊的记忆里反复搜寻,那时候还小,怕把妈妈弄丢了,所以寸步不离的牵着母亲的手,母亲的脸上写满关爱与呵护,幸福就像那些充满氢气的气球,越飞越高。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撒开了母亲的手?母亲老了,去超市,去菜市场,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等到没车的时候,一溜小跑穿过车水马龙的长阵。其实我们应该一直牵着母亲的手,像母亲关爱与呵护小时候的我那样。
  
  我想起了很多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在父亲膝下撒骄是什么时候?是要新裙子还是那块奶油面包?哭得泪眼模糊,父样摇头叹气,最后从伙食费里拿出钱买了那条奢侈的白裙子。倒是记得长大后,老是板着脸训父样,这做的不对,那做的也不对,思维方式落伍,看问题的角度老土。其实偶尔在父亲面前撒撒娇,哪怕我们长大了,独立了,让父亲觉得他仍然被需要,让父亲觉得他的臂膀仍然坚实有力,我们需要他的支撑,这有什么不好?
  
  最后一次跟爱人说谢谢是什么时候?那时候,盛世华年,初识的爱恋的清新美丽,哪怕爱人说了一句赞美的话,都会回报一句谢谢。经年之后,恋人变成了爱人,朝夕相对,耳鬓厮磨,爱人在厨房里忙碌,为你洗衣,为你烧饭,为你冷暖安危挂怀,可是这一切都变得天经地意,连一句谢谢都不肯轻易出唇。
  
  最后一次跟孩子玩耍嬉戏是什么时候?打沙包,跳格子,下跳棋,抢电脑,争电视频道,喧哗声能掀翻屋顶,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日子过着过着,就变成了一个面孔严肃的老夫子,生活里只剩下指责与批评。说,为什么没完成作业?老师打电话来了。星期天不好好学习,玩电脑游戏,谁赋予你的权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孩子的关系变成了上下级的关系,脸的表情僵化,N久不会笑了。
  
  是琐碎的生活磨钝了我们的心吗?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说一句我爱你,说一句谢谢,真的很难吗?答案当然不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把这些细节融入到生活中去,生活肯定会是一个全新的样子,不信你试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09:12

爱生活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87次   无论你的生活多么艰难,去迎接它、经营它,不要屈从于它并给它起难听的名字,它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坏。

  你最富有的时候它看上去可能最贫穷。挑剔的人总是这样,即使在天堂里也会找到暇疵。

  爱你的生活,即使它很贫穷。你可能在一间简陋的房屋里经历一些愉快且奇妙的美好事情:落日从房屋的窗子反射回光线,它和从富人的宅院反射回的一样明亮;早春的时候积雪在门前融化,我只看见一个拥有宁静心灵的人心安理得地住在那里并且拥有令人鼓舞的思想,如同在宫殿里一样。城镇里那些贫穷的人在我看来似乎比任何人都独立的生活。也许因为他们足够伟大,能够没有疑虑地接纳所有东西。

  大多数人认为他们超越了支撑他们生活的物质,但通常的情况是,他们并没有超越那些他们通过不诚实手段获得的东西,那些更加有损荣誉的事物。

  培养你的贫穷,就像种植一棵药草,就像种植一棵鼠尾草。

  不要劳神去获得那些新的东西,无论是衣服还是朋友。回到那些旧的中去,返回它们中间。

  事物并没有改变,是我们自己在变。请卖掉你的衣物并保留你的思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09:43

笨贼一箩筐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85次   他们四肢健全,却好吃懒做;他们自以为偷鸡摸狗后可以逃之夭夭,却被“请”进了警察局。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史上十大笨贼!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那令人啼笑皆非的落网瞬间……
  
  去空手道黑带高手云集的房屋的行窃
  
  哥伦比亚的马尼萨莱斯听起来不像是空手道之都,但是泛美空手道冠军克里斯蒂安·加尔塞斯碰巧就住在那儿,与他同住那里的还有他的多名教练和同级别的空手道选手。2008年,一名窃贼决定到冠军家中行窃,当时马尼萨莱斯多数好勇斗狠的高手都在场,他们立刻投入战斗,没等窃贼来得及喊“救命”,就把他打了个半死。
  
  试图抢劫已经关门的银行
  
  一名银行劫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利伯蒂被逮捕,警方说此人试图抢劫一家当天下午不营业的银行。28岁的克里斯托弗·艾伦·科克在上午11:40左右开车来到国民北方银行的停车场,在车里坐了20分钟。但是科克没有看到银行门上张贴的营业时间,这家银行中午就停止营业了,他试图在下午12:01进入银行——迟了一分钟,没能进去。他当时戴着滑雪面罩和手套,身上有一支枪。银行里的员工发现了科克,记下了他的车牌号,警方顺藤摸瓜将其逮捕。科克被控抢劫未遂和持有犯罪工具罪。
  
  试图在殡仪馆装死欺骗警察
  
  一名窃贼闯入巴伦西亚附近小镇布里亚索特的一家殡仪馆,试图装死来欺骗警察,但是有两处破绽让他现形。第一,他还在呼吸。第二,他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而不像准备永远安息的人们那样穿着最好的服装。
  
  住在附近的邻居半夜听到殡仪馆的前门被强行撬开,就通知了警方。警察和殡仪馆的业主赶来,最后发现疑犯躺在一张桌子上的玻璃箱内,那是守灵时瞻仰死者用的。
  
  打电话确认收银机里是否有钱
  
  警方指控40岁的丹尼尔罪·格伦抢劫安大略温莎的一家便利店,他到犯罪现场之前先给店员打电话询问收银机里有多少钱。店员通知了警方,格伦在附近被逮捕。据加西新闻社报道,格伦也涉嫌两起类似的犯罪,在这两起案件中,窃贼都是提前打电话确认店员把钱给他放在包里,然后等他来取。
  
  在犯罪现场写下自己的名字
  
  一名破坏了儿童露营地建筑的18岁窃贼被捕,因为他在那里的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彼得·艾迪生来自斯托克波特的希顿默西,他的朋友马克·里奇韦来自柴郡的伯顿,两人砸坏了营地的陶器,还把灭火器都打开了。总有一些罪犯非常愚蠢,但是在现场留下自己大名的可算是愚蠢透了。
  
  记录我们的日记
  
  被95岁的老妇人击败
  
  一名坐在轮椅里的95岁妇女仅靠手中的一把螺丝起子,就把一个劫犯拒之门外,她不断用螺丝起子扎罪犯的手。
  
  这个95岁的妇女住在巴特尔斯维尔,凌晨3点,她听到有人打破前门的玻璃,想要把门推开。当一只手伸进来试图开门锁时,她就用螺丝起子扎那只手。一次又一次不停地扎。这个妇女不敢离开门求助,生怕劫匪趁虚而入。当警方赶到时,发现血琳琳的嫌疑犯在前门入口处晕倒了,小臂和双手上有几十处伤口。
  
  摔倒并被偷来的刀扎伤
  
  一名男子从西密歇根的一家商店偷了几把猎刀藏在裤子里,逃跑时摔倒,被猎刀扎伤了肚子。此人在腰带里掖了价值大约300美元的几把猎刀,试图离开商店,但是梅耶尔商店的雇员拦住了他,之后双方开始动手,劫犯摔倒,被藏在衣服里的刀子扎伤。
  
  驾驶偷来的车去法院
  
  一名37岁的男子被控盗窃一辆雷克萨斯SUV,此前他驾驶这辆车去了一趟法院,而当天陪审团正要决定是否就一项与此无关的汽车盗窃指控给他判罪。
  
  这个旧金山发型师手里拿着钥匙,走到停在法院前面的这辆车旁,警方见此就起了疑心。这辆车的引人之处还在于车子里有几只约克郡犬。此人被指控接收盗窃的汽车、盗窃财物以及虐待动物,因为他把狗留在车里不予照顾。与此同时,陪审团还就原先的盗车指控判他有罪。
  
  盗窃,喝醉,然后被捕
  
  一个窃贼偷到钱和珠宝后顺手“牵”来一瓶昂贵的香槟来庆祝,结果他停下车睡觉醒酒时被捕。在事发地德国杜塞尔多夫,焦虑的行人喊来警察,因为他们看到这个37岁的男子瘫坐在路边一辆车的车轮后面。
  
  警察把他叫醒,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发现他正是因一系列抢劫遭到通缉的人。一个警方发言人说:“警官们发现他的身份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此人车里甚至还装着上次偷来的赃物。我们还可以控告他酒后驾车。”
  
  进入击剑选手家里行窃
  
  匈牙利的一个窃贼爬过一排篱笆,试图抢劫一户人家,没料到遇上一位王牌奥林匹克击剑选手正在练剑。23岁的维尔吉尼·乌伊洛基的家位于布达佩斯特漂亮的郊区,她正在练剑,忽然看到43岁的帕尔·纳吉从她家房子的窗户爬进来。
  
  她快速挥舞了几下剑,几秒钟之后就把这个坏蛋逼到了墙根。她用剑抵着窃贼的喉咙,伸手拿过电话报了警。20分钟后警察逮捕了这个歹徒。而此人由于受到了惊吓,不得不接受医务人员的治疗。乌伊洛基说:“我看到他时一点都不害怕。我本周有个比赛,这可是一次很好的练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09:55

给精英文化留下位置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66次   去德国旅游,我们路经一个加油站,看到里面的便利店设置有摆放书籍出售的一小块地方。我好奇地翻开过几本,发现有一本书的扉页里,有一个男人叼着古董长烟斗的照片,正是号称“德国知识分子良心”的君特。格拉斯。导游如此解释:“德国人在任何地方都会给精英文化留下一角的。”
  
  不久前,诗人杨克先生谈到了他在2008年8月,曾应一个电视台的邀请,和一大帮人去德国自驾了4500公里,走进过无数的高速公路的便利店,都发现一个让人惊讶的风景:除了食品、杂志,还必须有一小块地方是卖书的,那些书,很多都是严肃文学类的,以小说类居多,而且有很多还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德国人在任何地方都会给精英文化留下一角的。”—–我再次想起了导游的这句话。虽然只是一个个加油站的小小便利店,但是却让我们以小窥大,看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精英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10:09

谁管你姓甚名谁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83次   先生是瑞士人,两个人的文化背景差异比较大,时有争论。前两天,又因为起名字的事情争论起来,持续了好几天,至今没有尘埃落定。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北京一个22岁女孩,有个罕见的名字,叫MaCheng。不要以为是马诚,或者马骋,如果这么简单就吵不起来了。她叫“马(马马马)”,好吧,我承认,我电脑里的Google拼音和微软拼音都打不出这个字,这也是她的名字惹麻烦的原因。描述一下,顺便长点学问:这是由三个马字一并排组成的一个字,念cheng,二声,战马奔腾驰骋的意思。是她那爱钻故纸堆的祖父,不知从哪本古字典里找到的,很像某位古人生造出来的一个会意字。
  
  我虽然不喜欢生僻的名字,好像故意难为人似的,但也没觉得大逆不道:起什么名字是人家家长的权利。当然,我周围偶尔也能遇到名字生僻的人,刚开始比较尴尬,念不出来,但认识了之后也会觉得印象深刻。这也是女孩祖父给她起这个名时的初衷。在中国,有1700万人姓马,是第13个大姓。把几万个汉字全部用上,也还是会有很多重名的。在这么普通的姓后面,选这样一个别致的古字当名字,不仅不会重名,还会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一马当先”。
  
  但是,她的名字别致得过了头。当她去更换第二代身份证的时候,被告知,字库里没有这个字,想要身份证,就得改名字。问题是,如果她真的改了名字,那她的护照上的原名字是不是也要改呢?她用原名的毕业证、学位证会不会被人当作是假的呢?况且,你字库里没有这个字,那是你的问题,凭什么让我改名字?
  
  这就是《纽约时报》上一篇报道的内容。该报把它放在一版上,很有分量的样子。看完之后,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看,在中国,本该为公民服务的政府部门,因为自己不方便,就要公民改名字。
  
  我以为Peter看完之后会和我得出相同的结论。没想到,他却说,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瑞士,父母的确是不能随便给小孩起名字的。如果政府官员认定,父母给孩子起的名字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就会拒绝给孩子登记。
  
  他举例说,几年前,一对瑞士父母准备给刚出生的孩子起一种当地威士忌酒的名字,叫什么来着,结果被拒绝,官员认为,孩子顶着这样的名字,成长中可能会遭到别人的耻笑,他会因此承受痛苦。这对父母坚持用这个名字,双方僵持不下,只好到法庭解决问题。结果,法院支持了政府官员的观点。
  
  我大为惊讶,在瑞士这样号称有着数千年民主自治传统的国度,政府竟然还会对公民给孩子起名字这样天经地义的私权利强加干涉。
  
  “不对,起名字不是你的私权利,因为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Peter不同意。他解释说,就如同家长打孩子是违法的一样,警察也会上门制止的。
  
  我退一步说,好,就算政府有权拒绝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名字,但是,凭什么来认定哪个名字对孩子有利,哪个不利呢?叫威士忌不可以,叫白兰地是不是就可以呢?谁说了算呢?
  
  Peter说,如果家长和政府官员意见不同,那就上法院好了。
  
  “可法官又如何界定呢?”我继续抬杠。
  
  Peter把肩一耸,又一耸,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在文化和传统的语境下,总有一个共同接受的底线。那就是法官判断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很多移民进入瑞士,很多对本地人来说古怪、难读的外国名字也渐渐被接受了。但是二战之后,想给孩子起名叫“希特勒”,却是不可以的。
  
  这太不好接受了。照这样说,很多中国孩子叫狗剩子、二驴子、三胖子什么的,都该被禁止了?那,那位叫“刘昌富”的,顶着这个名字得遭多少窃笑,他的名字能够被登记,是不是应该算官员渎职了呢?还有,叫于丹就没问题,可我以前的一个同学,叫“纪丹”,常被人谐音“鸡蛋”,是不是被允许呢?至于那些叫“李宏志”的无辜同志,又该如何呢?
  
  Peter无可奈何地说,他不知道。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有自己的历史传承,应该由中国人自己解决。比如,中国的姓很少,百家姓也不过400多个;全靠名字来彼此区分。起名字是家长的一大任务,孩子的名字也是考验家长智慧、表达家长的希望的机会;不像在基督教国家,姓什么,五花八门,(竟然还有姓“垃圾Garbage”的,照我看,这倒是该禁),名字却只有那么几百个,多是从圣经上来的,家长一般就是挑一个现成的给孩子就行了。想想看,单单叫Peter的人,不就海去了。
  
  《纽约时报》上的那篇文章也说,中国的前100个姓,涵盖了85%的人口;而美国却有70000个姓氏,涵盖了90%的人口。美国的人口还只是中国的1/5。
  
  所以,Peter认为,马小姐名字这事,其实就是文化差异的问题。这篇文章把这件事上升到人权的高度,未免小题大作,政府应该对名字登记加以管理。
  
  以往,我和Peter辩论,多是我在维护中国利益,而他站在反对的立场上;这次可好,他反而站在中国政府一边,我倒成了反对派。
  
  过了几天,6号,《纽约时报》上又登一篇文章,说德国高等法院刚刚审理了一桩名字官司,拒绝了一位母亲想把自己的孩子叫做“FriedaRosemarieThalheim-Kunz-Hallstein”的企图,认为这个名字没意义,无法拼读,难以记忆。并就此规定,给孩子起名字,不能超过三串字符。
  
  看着Peter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我恨恨地想,可惜我已经没有再给孩子起名字的机会,不然,我倒真想给孩子起个古怪名字,看看究竟是谁,能管我姓甚名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10:27

死于美丽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12次   谁能想到,忠贞于爱情的新西兰椋鸟,竟会因一位浪荡子国王的垂青,而全族覆灭。
  
  新西兰椋鸟的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鸣叫婉转缠绵、惹人爱怜。雄鸟的嘴像啄木鸟,可以啄开树皮,而雌鸟的嘴细长弯曲,能够啄出藏在树缝里、雄鸟无法捕捉的小虫子。“夫妻”配合默契,形影不离。不知是因为它们的美丽,还是因为它们的如胶似漆,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把它们当做心中的神物。毛利人中还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如果新婚的男子梦到椋鸟,妻子就会怀孕,并且会生个女孩。在举行一些盛大仪式时,部落的酋长会用椋鸟来祭祀他们的神灵。
  
  毛利人与椋鸟相依相存。从公元950年他们的祖先库珀乘着独木舟来到新西兰起,到1840年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的这900年时间里,祭祀并没有减少椋鸟的数量。可是——1840年,英国海军军官豪伯森率领舰队,耀武扬威来到了新西兰。英国人迫使毛利人酋长签下《威坦奇条约》,把这片土地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
  
  蜂拥而入的欧洲人焚烧森林,抢夺土地。失去了安身之地的椋鸟们除了悲鸣,别无他法。然而健壮威武的毛利人是天生的战士,他们操起长矛,甚至用牙齿,向英国人发起攻击。毛利人前赴后继,到1872年战争结束,20多万毛利人剩下不到4万。战争失败了,可是他们的不屈不挠,也终于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
  
  而他们的神鸟,就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命运了。20世纪初一个英国国王的来访,终于给了新西兰椋鸟最后一击。
  
  爱德华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长子,可是女王对他极其厌恶。年轻的爱德华在爱尔兰服役时,曾与一个女演员厮混。父亲艾伯特亲王特地跑过去规劝他。回家途中,亲王不幸去世。深爱着丈夫的维多利亚女王从此郁郁寡欢,并固执地认为是爱德华的荒唐害死了父亲。失去了母爱的爱德华,索性把兴趣完全转移到女人和马身上。
  
  经过漫长岁月的等待之后,爱德华终于接替了母亲的王位。即位不久,爱德华访问了新西兰。欢迎他的人们,送给他一支美丽的椋鸟羽毛。这个风流的浪荡子,随手把羽毛插在了自己的帽子上。意想不到的是,用椋鸟羽毛装饰帽子,立刻成为风靡欧洲的时尚。
  
  1907年12月28日,生物学家在森林里发现了最后一只已经死去的新西兰椋鸟,有人在它的尸骨旁立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再见,新西兰。
  
  与椋鸟同时告别新西兰的,还有一种名叫垂耳鸦的鸟。不过,椋鸟是因为它的美丽而死,垂耳鸦却是死于它的“丑陋”。和椋鸟一样,垂耳鸦的雄鸟也有像啄木鸟一样的嘴,雌鸟的嘴也是细长而弯曲,它们同样形影不离地分工合作,只有在一只死后,另一只才会另觅配偶。可是垂耳鸦羽毛灰黑,“哇、哇”的鸣叫令人毛骨悚然,人们往往把它视作不祥之兆。人们讨厌它,只要看到,便立即猎杀。垂耳鸦东躲西藏,远离人类,可是随着森林被毁,垂耳鸦藏无可藏,纷纷饿死。1907年,最后一只垂耳鸦在孤独中死去。
  
  一种物种因为美丽而消亡,另一种物种却因为丑陋而无法幸存,这个地球,是人类主宰的地球,幸抑或不幸?
  
  更让人感慨的是,曾经用长矛、牙齿对抗异族入侵的毛利人,将有可能在本世纪末消亡。
  
  这一次,杀害他们的凶手不是西方的枪支弹药,而是西方的饮食及生活方法。面对这次侵入,毛利人毫无抗拒。医学专家分析说,一只“汉堡”对毛利人的伤害要远比对白人大得多。日渐肥胖的毛利人普遍患上了糖尿病。如果找不到有效解决糖尿病的办法,如果不能回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毛利人就必然面临灭亡的境地。
  
  毛利人以入梦的椋鸟来预兆生命的繁衍,椋鸟消失了,毛利人也会消失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5 15:10:40

不抓老鼠的猫鼬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83次   威夷是世界上最热门的观光胜地,但鼠患成灾,给人们造成很大的麻烦,最糟的是它们严重破坏了夏威夷的制糖工业。这些老鼠都是跟着各种货物偷渡进来的。因为没有天敌,老鼠数量有增无减。
  
  贾斯麻博士所领导的小组可能是夏威夷的救星。今天他向政府当局说:“我们过去采取的灭鼠方法,花钱多,效果差,现在应该换个方式,对自然的问题,应该用自然的方法。”
  
  “什么方法呢,博士?”有人问。
  
  “问对了问题就会找到答案。我们先来问为什么老鼠在夏威夷会繁殖得这么快?”
  
  “这个我们都知道,因为没有天敌。然后呢?”
  
  “没有天敌,我们就给它找个天敌。老鼠的天敌是什么?”
  
  “猫!”
  
  “对,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但一般的猫,是我们要的好猫吗?”内容来自
  
  “怎么说?猫还有区别吗?”
  
  “造成我们痛苦的老鼠,是在一般人家里吗?”
  
  “不,是在甘蔗田里的老鼠。”
  
  “这就对了,现在的猫都靠人养,只吃罐头,都懒得抓老鼠,真叫它抓,搞不好还抓不了。连家里的老鼠都对付不了,怎么可能叫它去对付在田里的那些狡猾的鼠辈呢?”
  
  “那怎么办?”内容来自
  
  “所以我们要找到比猫更强的天敌。这个天敌要符合下面的条件:一要有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二要有凶猛的侵略性;三要有高度的繁殖力。最重要的,它要喜欢吃老鼠。”
  
  “去哪里找这种动物?”
  
  “各位,我已经找到了。”说着,贾斯麻拍拍手,助理提着一个大笼子走进来,“就是它!”
  
  “这是什么东西啊?”
  
  “它叫猫鼬,精确说法是印第安猫鼬。它够凶,够猛,适应力强,繁殖力快。眼镜蛇都不是它的对手,杀老鼠就太简单了。”
  
  贾斯麻示意助理把三只老鼠放进笼子,只见猫鼬三下两下就把老鼠都干掉了。
  
  大家拍手叫好,就这么决定了。
  
  于是,大批的猫鼬被送到夏威夷各岛去放生,大家都想,老鼠这下死定了。
  
  结果呢?老鼠不但没死,猫鼬也变成大问题。
  
  怎么回事?原来老鼠是夜行动物,晚上出来搞破坏;而猫鼬却是日行动物,白天出来打猎,晚上呼呼大睡。它们虽是天敌,但就是碰不到一块儿。
  
  猫鼬在夏威夷,不仅没有帮忙抓老鼠,当地的野生鸡种、野生鸟类……倒被它杀掉一批,许多动物面临绝种的危机。
  
  问对了问题,并不代表得到了解决的方案。有时候,答案和问题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页: 2417 2418 2419 2420 2421 2422 2423 2424 2425 2426 [2427] 2428 2429 2430 2431 2432 2433 2434 2435 243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