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08:49

生来一诺比黄金时间:2013-08-13 作者:未详 点击:996次   生活中,我们常许下各种各样的诺言,它们像种子一样,有的开花结果,有的却不能萌芽。前者,往往都是君子所为,而后者,往往都是小人之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否兑现诺言往往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
  
  生活包罗万象,复杂多变,这就决定了诺言的多样性,再加上我们的能力、品德等参差不齐,所以,有些诺言最后成了失言。这里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尽心尽力了,自己就那么多点本事,最后可以跟人家解释一下,对方一般会理解的,如此对待诺言的,仍然是君子;另一种是,喜欢信口开河,过后根本就不当回事,戏言而已,如此对待诺言的,常常是小人。
  
  《资治通鉴》中有言:“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可见,诺言是多么的重要。即使有的诺言,当时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兑现,事后也要想着寻找机会去给它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一朵迟开的花儿,依然会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当年,老舍住在重庆,家中有一幅齐白石的画,画中一只大鸡笼,一群小鸡正四处觅食,十分活泼开爱,为他简朴的家平添了许多情趣。一天,著名编辑和出版人赵家璧夫妇来访,盛赞此画逗人可爱,希望也能得到齐白石的一幅画。老舍连声应允,说待到抗战胜利,一定求他增画给他们。20年后的一天,赵家璧去老舍家玩,老舍忽然取出一幅画来,说:“白石老人这幅画,虽是从画商那里买来的,但挂在你家再合适不过了,你们一定会喜欢的。”赵家璧喜出望外,手捧着画说:“20年了,你还牢记着一诺,真难得啊。”
  
  蒙田说:“做一个一成不变的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毋庸置疑,老舍就是这样的人。遇到这样的人,真是诺言和赵家璧夫妇的福气。要知道,20年里,很多人、事、物都可能发生沧桑巨变,更何况,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更有可能被忘得一干二净,而老舍先生非但没有忘记它,而且把它变成了现实。他靠的是什么?是信用、诚实、人格魅力。而老舍有“人民的艺术家”之美誉,这肯定与其美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守信用者更容易取得成功、获得赞誉,相反,那些说话不算话、出尔反尔的人们,压根儿就没有信用,属于他们的是阴谋、诡计、狡诈、虚伪等肮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只能把他们引向深渊、陷阱,同时其人格也随之呈现出阴暗的一面。
  
  由此可见,守信用、兑现诺言是对自己和美好的坚守。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慎重待之,绝不食言。《龙门子凝道记》中记载:从前,吴起出门遇见朋友,便留他吃饭,朋友答应说:“好吧。”吴起说:“我等你一起吃。”朋友到了晚上还没有回来,他便不吃饭等候他,到了第二天早晨,派人去找朋友,朋友来了,才跟他一起吃饭。后来他统帅三军,肯定与他如此守信息息相关。相反,不守信用、诺言变谎言就是对自己和美好的背叛。当年,胡兰成信誓旦旦地对张爱玲的承诺,肯定很漂亮,可事实证明那都是骗人的鬼话,这样的行为正吻合了他的人格和德行。进一步说,那些小人的诺言,都是欺骗、阴谋,他们不能给别人增添一点动力,同时也不能给自己增添丝毫魅力……君子绝对不希望这样,所以,他们守信用、善待诺言和自己。
  
  顾炎武诗云:“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这是对世间守信君子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的光芒,照亮了别人的生活和心灵,也照亮了自己的生活和心灵。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09:02

生命是一种渴望感动人间的奔行时间:2013-08-13 作者:未详 点击:109次   人们总爱说,生命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其实它并非就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奔行,在生命行将垂睫大去之际,检视人生的行囊,固然带不走些许钱财,但若翻阅你之人生的册页,能给人留下一行行感动,那么,你之生命绝不是空奔行一场。
  
  母亲就留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精神卷轶。
  
  那是一个树木枝叶扶疏、鸟儿啁啾的春天。那些时,在白天劳作了一天,晚上又纺纱织布做衣做鞋到深夜的母亲,每天总要起一个大早,赶在队上出工前到一棵楝树下,用她那最初缠裹了中途又放了的“解放脚”,在地上使劲碾着……
  
  那是一些留在树上过了冬、被风儿一吹撒落在地上楝籽。金黄色的楝籽经母亲一踩一碾,便露出雪梨一般的果肉。做完这些,母亲或是搬起锄头、或是拿起镰刀,匆匆上工去了。我不解:辛苦劳作的母亲为什么不在早上多睡一会儿,踩碾这些楝籽做什么?后来从祖母口中得知,母亲这样做,只是为了树上那几只喜鹊雏儿。
  
  原来,几年前,有一对喜鹊夫妻就在那树上安了一个家。于是,每年都会有几只小喜鹊诞生,繁衍着喜鹊的家族。那一年,几只喜鹊雏儿一天天长大,刚刚学会飞行时,可不曾想,一场风暴将喜鹊窝掀翻在地。为了让小喜鹊有一个新的家,喜鹊夫妇硬是在一天一夜中新筑起了一个巢。巢成时,喜鹊夫妇生生累死了。喜鹊雏儿最爱食楝籽了,原来母亲用脚踏破楝籽,是担心喜鹊雏儿软软的嘴儿,啄不开那经了冬韧性十足的楝籽的表皮。
  
  这是母亲书写的人生奔行的册轶中,她与动物间极为感人的一行。母亲与人之间更是有着许多感人的段落和字句。
  
  我们家住在村头,而且在路边。自从我懂事起,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晚上,我们家的厨房门总是敞开着。每天,母亲会是最后一个休息,插门栓自然就是母亲的事儿了。最初,我以为是母亲事多、或太劳累,就将关厨房门的事儿忘记了。又是祖母告诉我,厨房门不关是母亲有意这样做的。夏天,赶路赶晚了的人口渴了,就可到水缸中舀上一瓢水喝一个畅快;冬日,厨房的灶堂前也是夜行人暖脚的地方……
  
  这些人,与母亲不沾亲、不带故的,母亲却记挂着他们的饥渴冷暖。这些虽说平凡,却是人间永不让人忘怀的感动。
  
  世上的许多人都这样。
  
  居住在沙漠地区的人们,他们吃完西瓜后,瓜皮从来都是将里面的有残瓤的一边朝地的。他们说,这样做,水分蒸发得慢,一些小动物们无疑是受益者。而且,不说小动物,即便是夜行人,特别是那些从沙漠深处归来的饥渴难耐的旅人,这样放着的瓜皮也未必不让他派上大用场,或许就此挽救了一个行将熄灭的生命。
  
  还有,在沙漠里行走的人,往往会插上一些树枝作路标,风把树枝刮倒了,或沙将其掩埋了,行路之人就会将其捡了来重新插上,或将树枝向上提一提。也许他们一辈子再也不会重走这条路了,但谁都这样做。
  
  原来,奔行之中的感动,是素不相识的人们在传递着一种接力棒。
  
  生命是一种渴望感动人间的奔行,无论你是在坚硬的山石间行走,还是在流沙中跋涉,感动都会是一串闪光的足印,这足印宛然一支大笔,书写出你生命奔行的卷轶。累积起来卷轶也就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如路标,指引着人们奔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09:17

陈佩斯的谦让时间:2013-08-13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其作品诙谐幽默,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他也曾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现如今,虽然赵本山的小品连年独大央视春晚,但陈佩斯和搭档朱时茂的小品依然为观众津津乐道。媒体每每采访陈佩斯时,也都习惯性地将焦点对准春晚。
  
  最近,在中国广播说唱团推出演出周的发布会上,有记者向陈佩斯提问:“央视春晚导演哈文通过朋友转达了希望你能上春晚的意愿,而且还特意邀请你参加一个春晚的研讨会,但你都委婉拒绝了。你不上春晚,是因为赵本山的原因‘一山难容二虎’是这样吗?”
  
  陈佩斯坦然一笑,回答说:“我个人认为,一山不应该只有一只虎,一山应该有很多虎才是好现象呀!《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吧?只有吕布一个英雄,还有意思吗?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这样的天下才精彩呀,这样的结果才能形成一三国鼎立的局面。我认为自己是不是虎,参不参与竞争不重要,重要的是,春晚的舞台上应该有很多‘虎’,节目才会精彩,观众才会满意。现在的春晚挺好,冯巩团长他们也都是‘虎’,能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
  
  这位记者的提问,可谓刁钻。如果简单从正面回答,很有可能伤及到自己和他人的声誉。
  
  对此,陈佩斯不急不恼,他巧妙地引用名著《三国演义》里面正是因为英雄辈出、虎将众多,故事才精彩,借此点明春晚舞台上也应该有很多“虎”才是好现象,这样才好看。随后,他又谦瞄认为自己不是“虎”,机会应该留给其他更好的演员。
  
  陈佩斯的大度与谦让,其博大的胸襟和魅力,当即就赢得了在场记者们的一阵热烈掌声!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共处,贵在谦让。谦让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境界。它既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心灵上的恬淡与宁静,又能赢得他人的真心敬重和大力支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09:47

永不丢弃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376次   儿子打来电话,没聊上几句我就急着问他:“坎蒂德怎么样了?他走了吗?”
  
  儿子笑起来:“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
  
  儿子在英国剑桥CSR公司工作。刚上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与他对坐的是一个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号是12号,年纪不大,尚未娶妻,却是这个公司地道的元老级人物了。公司排前20个工号的只剩了三个人,只有坎蒂德没有当官,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他可牛了!他是全公司员工在技术方面请教的中心,据说他的钱多到可以在伦敦买上几栋楼呢。”儿子说。就是这个很牛的坎蒂德整天穿得叫花子似的,上下班骑一辆破自行车。“他是刻意藏富吧?”我问。儿子说:“我看不像。他的兴趣不在吃穿用度上。”
  
  当官没兴趣,吃穿用度也不讲究,那这个坎蒂德“情感的出口”究竟在哪里呢?
  
  儿子说,坎蒂德是个“超慈悲”、“超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去了一趟养鸡场,看到速成鸡被囚禁在不能转身的笼子里,参观者被告知不可大声讲话,否则这些心脏特别脆弱的鸡就会被当场吓死。回来后,坎蒂德就开始吃素了。他说,他好可怜那些鸡;他还说,有时候会莫名思念那些鸡,很想去探视它们,却又没有勇气。
  
  三个月前,坎蒂德利用休假回到葡萄牙,投了一笔巨资。儿子让我猜猜他买了什么。我说:“别墅?土地?度假村……”儿子说:“都不是。他买了一座森林。”
  
  休假结束回到公司,坎蒂德每天惦念他的森林。他把森林的照片一张张翻给同事们看,像炫耀自己年轻貌美的未婚妻。他告诉我儿子说他准备辞职,回家去照顾他的森林。他在英国置办了高档的摄像机、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说是回去后要好好观察研究森林里的各种植物与昆虫。
  
  2008年,剑桥大学在剑河畔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大理石诗碑,碑上刻着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的四句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碑上只刻了中文,并无英文译文。坎蒂德央我儿子为他翻译。儿子不但为他翻译了那四句诗,还告诉他说自己的父亲也是个诗人,并且也姓徐。坎蒂德听了非常高兴。他说,他愿意随时恭候中国诗人的儿子游览葡萄牙,游览他美丽的森林。
  
  坎蒂德是在2011年12月2日那天离开剑桥的。临走前,公司的同事们按惯例为他“凑份子”送行。一笔可观的英镑打到一张卡上,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一拿到那张卡,立刻让我儿子和他一起在网上查找非洲一个救助饥饿儿童的网站,查到后将钱悉数捐了出去。坎蒂德举着那张分文不剩的空卡,开心地对我儿子说:“这个,我要收藏的。”
  
  我多么愿意让儿子一辈子都与这样的人做同事啊!工作出色、内心澄澈、酷爱自然、悲天悯人,不为外物所役、不为虚名所累、有本事赚钱,更有本事把钱花在给生命带来无边欢悦的地方。
  
  “不要丢了坎蒂德。不管多远,都与他保持联系吧。”我这样嘱咐儿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13:14

红绿灯失灵后的多伦多街头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319次   大城市里赶上红绿灯失灵,是一件万分痛苦的事。我曾在国内经历过数次,来自各个方向的大小车辆,交叉着挤到一处,谁都想抢先过去,到头来谁也别想过去。如果没有警察前来救驾,不知要僵持多久。
  
  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我也遭遇了一次红绿灯失灵,结果却让我非常震惊。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坐公交车赶往图书馆。一路畅行无阻,可是快到图书馆时,前面车子似乎多了起来,车速也慢了下来。开始还没太在意,因为附近有404高速的出口和入口,这个路口等车时间总是比较长。过了一会,我才发现有些不对劲,车子得隔好一会才能往前挪一点。我开始四下张望,寻找原因。接近路口时,猛然发现所有的交通灯都变成了红色,还不停地在闪烁。
  
  我立刻意识到,交通灯失灵啦!展现在面前井然有序的场景让我十分震惊——对面的车开过来3辆,第4辆车稳稳地停在白线前;停在左线的车有3辆同时左转,穿过十字路口,拐进高速入口;之后我前面的车也开过去3辆,旁边左转的车也开过去3辆;接下来是南北方向及左转车各通过了3辆。开始我以为有警察在指挥交通,可当我们的公交车经过路口时,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东张西望一番,一个警察也没有!东西南北的车辆,不慌不忙地互相谦让着,一一通过路口,好像是按照计算机里设定好的程序在自动运行。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回家后向老公汇报这一奇观,他笑了:这是交通法规里明确规定的。加拿大的交通法非常严格明细,超速、违规停车、闯红灯、不让行人、酒后驾车等都有固定的罚款数额,少则几十,多则上千。而且还要扣分,一旦累积被扣到15分,没收驾照,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不许碰方向盘。这还没完,每次违法,视情节轻重要增加车险,一增就是几年。多交的车险,够买一辆二手车了。
  
  据说,加拿大的交通法严密得没有一丝空子可钻,执行起来也是相当严厉刻板。不仅如此,警察们还经常隐没在人们容易放松警惕的地方,比如下坡或高速出口附近,一些司机没降到规定的车速,警察立马拿着黄色罚单疾步走来。
  
  原来,是如此严厉的法规和有效的执行力度,让红绿灯失灵后的多伦多街头,展现出如此秩序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13:26

寻找一颗螺丝钉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284次   毕业后,他很幸运地应聘进了深圳一家日企打工。他十分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做人做事都很用心。一年来,由于他工作认真、踏实,多次获得晋升。公司决定选派他赴日本总公司“研修”,进一步学习技术知识,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来到日本,他被安排到总公司旗下的一家工厂一线进行实习。车间里,带他实习的是位50多岁的老师傅,名叫松本,不仅待人真诚,传授技术也很尽心,只要是需要学习的技术问题,都会毫无保留热心施教于他。而且,松本做事非常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不允许自己犯哪怕一丁点儿错误,对他这个实习生要求也很严格。
  
  有一次维修机器时,一颗螺丝钉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他当时并未往心里去,按照一惯想法,找不到就再领一颗,这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但松本不这么看,他费力地弓下身子,开始一遍遍地寻找,最后把维护机器的每一个细节都梳理了一遍,却仍未找到那颗螺丝钉的下落。
  
  这时候,下班的时间到了。他提醒师傅该下班了,哪知松本嗔责地望了他一眼,宣布要加班。干了一天活,两人都已经疲累不堪了,可松本却为寻找一颗丢失的螺丝钉而加班!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但他不好作声,只得默默地陪着松本师傅继续寻找。最后,他们终于在机器下面找到了那颗螺丝钉。松本将它安装到位,又将机器反复调试后确认没有任何问题,这才长吁一口气,宣布下班。
  
  这颗小小的螺丝钉,给他的实习生涯烙上一记难以磨灭的印记。后来他了解到,为了赶工期,按时完成产品生产任务,松本经常会主动放弃休息,每天至少加班两个小时。就像这次的寻找螺丝钉事件,多么凡常的一件小事,却让他从中领悟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意义。其实松本只是厂子里数千名员工当中最最普通的一员,已在普通的岗位上工作了25年之久。但松本身上折射出来的这种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让他感到自己在日本总公司的“研修”很有价值。
  
  几个月后,当他“研修”结束从日本归来,回到自己的母校向新生做就业报告时,忍不住向大家深情地讲述了“一颗螺丝钉”的故事。他激动地说,诚然,在庞大的企业里,每位员工只是一颗渺小的螺丝钉,是很不起眼的。但是,一颗敬业的螺丝钉,又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放到哪里都会闪光,都能体现它自身的价值。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13:37

轻骑突进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怎样才能事业有成,我说轻骑突进。又问有人嫉恨怎么办,我说轻骑突进。末后问我,万一对人生感到绝望了怎么办,我的回答还是轻骑突进,跑到前面看看,再作最后的决断。
  
  怎么都是轻骑突进?朋友不满了。
  
  我说,因为你正年轻,有这个能力。若是已不年轻,没了这个能力,我自然不会这样劝你。
  
  我说的是实话,绝不是唆使人作恶。多少年来我就是这么做的,受益无穷。我做得不是顶好,对它的理解却是越来越深刻。道理很简单,比方说,有人嫉恨你,这时你是停下来,想法儿化解他的嫉恨,还是继续前进,让他把嫉恨变为由衷的钦佩,或是望尘莫及的喟叹?此后也许还会有新的嫉恨,毕竟已不是原先那个层面上的。若停下来化解,对手是个明白人还好说,若是个糊涂蛋,三年五载乃至十年八年地跟你纠缠下去,你能奉陪到底吗?
  
  再比方,一时的挫折,让你对人生感到绝望,提不起继续生活下去的兴致,若你能拼上最后的一点力气,做一次冲刺,看看你在事业上或者思想上还能跑多远。也许你在事业上或是思想上走到一个新的层面,你对人生会有新的理解。那时,只有那时,你会发觉原先的绝望,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突进的道理,一说就清楚,能做到“轻骑突进”,也就是做到那个“轻”字的,就难了。而能否突进,起关键作用的,恰是这个“轻”字。几乎可以说,做不到“轻”,就不能“进”,更别说“突进”了。
  
  举个例子吧。有的年轻人,高中毕业后,一看家庭经济困难,原来能考上大学的也不考了,说是要打工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这份心志,不能说不可嘉,但是,若他想得长远一点,若是家庭经济还能勉强支撑下去,不至于穷到无以为继的地步,那么,他咬牙考上大学,再咬咬牙,读到大学毕业,那时再肩负起振兴家庭的重担,不是更为实际,也更为高尚吗?
  
  “轻骑突进”的精义,就是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达到事业的高点。我们所做的一切,不管是搞科研的,还是搞艺术的,甚至经商的、从政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要把人类在这方面已有的智慧,再往前推进一步。对个人来说,就是把各自的智力发挥到极致。轻骑突进,有点像百米赛跑,不管你有多大的困难,跑的这会儿是什么都不能想。天大的事情,也得跑完了再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13:47

开始你的“码表”人生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145次   想要培养“一分钟”的感觉,就先准备一个码表:而且不是有码表功能的手表,还要是运动比赛所使用的正式码表才好。不用买太贵的码表,但是数字跟按钮越大越方便。经常在桌上摆码表,就可以开始你的码表人生了。
  
  事实上,码表非常适合用来念书和工作。如果约会的时候拿出码表,应该很糟糕吧,因为约会并不讲求效率。但是念书跟工作基本上就是要追求效率,所以反过来说,我觉得念书和工作的时候,如果桌上没有码表,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甚至认为,所有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应该随身携带码表才对。
  
  如果没有时间感,应该就无法工作,所以上班族应该都会排定行程,例如“上午要做这个,下午要做那个”、“几点到几点要做什么”之类。要不然就是“几月几日要交货”的大行程。
  
  但是我认为,上午下午的半天单位,或是短一些的小时单位,都还是太长了点。很多人知道最后期限是何时,但是不会以分钟、甚至秒钟为单位来注意自己工作过了多久。几乎没有人会注意自己已经失去了十五分钟的时间,所以大家总是漫无目的地摸鱼鬼混。
  
  如果能使用码表,工作速度就一定会加快。只要看到时光在眼前飞逝,自然会提高使用时间的密度,解决问题的速度也会更快。就像“限时作答”一样,听到时间有限,斗志就会提升,挑战时间极限的快感会加快学习回路的效能。
  
  对一个人说“做快一点啦”,他也不会特别有斗志,但眼看着时间慢慢缩短却会让人觉得兴奋。所以,看着时间流逝,就能让人想加速完成工作。拥有明确的时间意识,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最佳武器。而且,只要习惯使用码表,在没有码表的时候,时间感也会更敏锐。你会主动发现“这段时间是不是浪费了?”“我是不是太多嘴了?”等等。这就是时间上的“丰田守则”:无浪费、无勉强、无懈可击。
  
  总之,码表确实能够强力刺激人类的时间意识。我认为,现代人没有注意到这点实在太可惜了。请在进行各种活动之前先按下码表,计算时间,开始习惯使用码表吧!这么做,就能慢慢提升你的时间意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13:58

天才的口气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317次   我平日爱收集一些狂人狂语,读起来有一种快感,就仿佛是吹出硕大泡泡糖的小孩,觉得世界尽在自己掌握中了。
  
  据粱实秋回忆,那时梁启超去大学演讲,开场白往往是两句话,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然后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真是见过谦虚的,但没见过这么谦虚的。
  
  章太炎素有“章疯子”之称。一次他上街买书,回去时叫了一辆三轮车,但却始终说不出自己的住所在哪里,想必是忘了。于是只好告诉车夫:“我是章太炎,人称章疯子,上海人个个都知道我的住所,你难道不知道吗?”车夫摇摇头,只得把他拉回原处。
  
  相形之下,毕加索的运气永远是那么好。1927年的一天,毕加索在巴黎地铁站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天蓝色眼睛、浅黄色头发的女学生,他上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肆无忌惮地说:“我是毕加索,我和你将在一起做一番伟大的事业。”经过6个月的交往,少女终于向毕加索投降了。
  
  叔本华一向以狂著称,但最不买账的就是他的母亲。其母倒也不是凡角,而是19世纪末期德国文坛十分走红的女作家,地位大约与今天的池莉相当。她从来就不相信儿子会成为名人,主要是因为她不相信一家会出两个天才。
  
  两个人最终彻底决裂,叔本华愤而搬出了母亲的家,临走前他对母亲说道:“你在历史上将因我而被人记住。”狂语后来果真变成现实。
  
  叔本华的弟子尼采继承了老师的这种狂劲,在论证“上帝死了”时,尼采说:“世界上没有上帝,如果有,我无法忍受不成为上帝。”狂中带有几分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味道。
  
  至于莫扎特,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天才,他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因此骄傲成了他天性中极强烈的情绪,当时就有人认为他“浑身上下都是骄傲”。莫扎特喜欢收集人家恭维他的话,详详细细地在给别人的信里报告。这不免显得有几分孩子气,大概他至死还是未长大的神童。
  
  他在一封信中这样说:“高尼兹亲王对大公爵提起我的时候,说这样的人世界上一百年只能出现一个。”
  
  其实,照今天的标准来看,他的自我评价实在过于谦虚,一百年太短,如果要加一个期限,我想是一万年。
  
  说到莫扎特,不能不提另一个大音乐家威尔第。威尔第年轻时十分狂放,所有前辈都不在话下,但随着年龄逐渐增大,才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他曾有如下一番妙论:“二十岁时,我只说我:三十岁时,我改说我和莫扎特;四十岁时,我说莫扎特和我;而五十岁以后我只说莫扎特了。”
  
  这实际上也反映了许多年少狂人的共同心态,年轻时常发狂语,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标新立异,吸引看客;年长出名之后,反倒诚惶诚恐起来,有了一点历史的与宇宙的眼光,觉得在浩瀚的历史和广袤的宇宙中,个人永远只是一个“虎克的小点”,如何给自己在人类精神创造史上一个恰当的定位,是难上加难的,当然就不免陷入无边的困惑之中。
  
  就连著名的狂人叔本华也不例外,一日,他在花园里凝视着花朵发呆,园丁走过来问他:“你是谁呀,干吗待在这里?”叔本华回答:“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是谁,我将不胜感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13 08:14:10

人生百年多无奈时间:2013-08-11 作者:未详 点击:245次   “人生只百年,无奈塞其间。”短短的人一说白了是个无奈的过程,不明就里地来到人间,无可奈何地随风而去,这期间,还要面临许许多多无奈的事。
  
  没法选择的出身当属人生最无奈的事了。同样是出生,却被命运分成了三六九等,幸运的幸运死,不幸的不幸死。许多人穷困潦倒被命运捉弄时,常常有这样的感叹:要是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多好!这样就不必因买房买车而成奴,不必为稻粱谋为生计愁。口衔着金钥匙、银汤匙、通灵宝玉来到人间,那份萧洒定是人人眼羡的。在悠游自在、安安闲闲地享受生活的同时,甚至还有跟大S小Z之类谈情说爱的资格。然而,感叹归感叹,连有神论者都明白,出身是几辈子趴在观音像前嗑头也修不来的。
  
  除了出身,不断流逝的时间,也是许多人颇感无奈的事。时间每天从我们睁眼闭眼间慢慢流走,每次抬头看表,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总不一样,真的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有的美好与丑恶一概输给了时间。它留给人们的,只有模模糊糊的记忆。尽管雷达表有“不要试图给你的生命增加时间,而要给你的时间增添生命”的告诫,但如何增添,总令人困惑和恐慌。
  
  人活一世,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目标的遥不可及及标准的飘涉不定,总会给人带来诸多的无奈。林林总总的“成功学”教导人们这样做、那样做,我们也照单全收,并为此出力流汗,但最后常常没有期待中的成功出现。不是梯子放错了墙,就是中途被挤下来,还有的拼尽全力攀登到顶才发现风景不对眼。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当千军万马齐刷刷涌向成功目标的时候,成功像极了石墨向金钢石转变的过程,毕竟,能忍受1。6万度高温和1万个大气压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保健有眼巴巴望着闪闪发光的金刚石,发出“同样是碳,差别怎么这么大
  
  还有,“倒向这边的墙,离你而去的女人”,是丘吉尔认为的无奈;无可奈何的遗忘,莫名其妙的孤独,不可避免的离去,无可救药的喜欢,这是凡人常常遇到的无奈;四季轮回,风刀霜剑,海啸地震,这是自然带给人的无奈,没人能改变得了。但无奈的生活毕竟还要继续,这里面的关键是,看看我们的心态是面什么样的镜子。好的好的镜子折射的无奈肯定不是无奈,因为,即心即佛,物随心转,境由心造。这世界没有化不开的无奈,只有无奈的心情。
  
  300年前,《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面对双目失明的无奈时,发现了这样一则真理:“思想运用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泰戈尔曾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面对诸多的无奈,泰戈尔的思想如镜子的折射,充满了诗一样的意境。
页: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2619 2620 2621 2622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