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3 17:10:08
怀特先生:那是多余,不是钓鱼时间:2013-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175次 1973年,怀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引起了全国文学界的轰动,各路记者纷纷前来采访。
一位记者捷足先登,欣喜不已,因为一向拒绝媒体采访的怀特同意了他的采访。
怀特微笑着告诉记者:“我虽然同意了你的采访,但采访地点要由我来安排。”记者点头同意了。
怀特说完,收拾起钓具,手中拎着轻便折叠式的躺椅走出家门,记者尾随其后。
来到一处水流湍急的河边,怀特停下来,放下钓具,撑开躺椅,对记者说:“我们就在这个地方进行采访。但今天的采访很特别,不能用语言去交流,而要用心去沟通。我再次强调,在采访的过程中,没有语言,只有心灵对话,直到我宣布采访结束为止。那么,采访现在正式开始。”说完,他开始在钓钩上穿上蚯蚓作为鱼饵,又将鱼钩抛进河水里,然后手握钓竿,躺在椅子上,紧闭着眼睛。很快,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记者站在他的身旁像个木偶。
怀特睁开眼说:“采访到此结束!”说完就开始收拾钓具和折叠躺椅。
记者此时急了,因为一下午的采访一无所获,忙问:“怀特先生,您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什么感想?”
怀特抬起头微笑着回答:“我已经接受了你一个下午的采访,答案已经告诉你了,难道你没有用心去体会?”记者满脸通红,张口结舌。
怀特接着说:“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我来说,那是多余,不是钓鱼。”说完便不再理会记者,背着钓具,拎着折叠躺椅走了。
记者被晾在了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3 17:10:39
大师淘书时间:2013-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162次 西南联大时期,作家沈从文喜欢“淘书”。1945年10月5日,沈从文购得中华书局1936年版的《漆器考》,他在书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从枪声盈耳中购来”,“书过于简率不合用。多错误,少材料。”此书见证了在艰难岁月里,沈从文购书的艰难经历。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1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1920年是朱自清读大学的最后一年,他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为14元。为了得到这本书,朱自清把父亲为他结婚时做的一件皮大氅以14元当掉,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一次,袁同礼(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要蒋廷黻(清华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陪他去一位私人收藏家那里淘书。淘书时,两人还相互关注察看对方情况。期间,袁问蒋有何发现。蒋说找到两本小册子,一本是《文祥年谱》,一本是有关鸦片买卖的书。袁似乎不感兴趣,蒋私下便很高兴。二人出来后,袁同礼要回图书馆,蒋廷黻要回学校;途中蒋与袁分手,各自回去。蒋看着袁离开视野时,赶紧转回去买那两本书。当他赶到那位收藏家家里,准备购书时,书主告诉他,袁先生已捷足先登,把书买走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3 17:11:23
美与哀愁时间:2013-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81次 他,被称为日本画圣,散文与名家川端康成并称二璧。他的画作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让人沉醉,勾勒出一个完美的世界。他就是日本著名山水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
日前,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在整理东山手稿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幅未完工的残稿,稿纸上,在一片静谧的白桦林间,赭色的小路静静通向天边。在无边无际的蓝色里,隐隐有个女性的身影出现,这在东山魁夷以往的画作中是从不曾见过的。自此,流传已久的,关于东山魁夷被称为“富良野白桦之梦”的爱情故事再次传开——
美丽邂逅
1931年12月,日本北海道富良野。时年23岁,刚从东京美术学@院毕业的东山魁夷入住一家名为“桦之白”的家庭旅馆,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画画写生。
刚一放下行李,画家的专业眼光便让他发现了一个美少女。丰盛的发髻下,一双黑色细长的丹凤眼加上不点而红的嘴唇。第一次,东山魁夷有了给人物写生的兴致。
1908年7月,东山魁夷出生在日本横滨。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所以他喜欢安静独处。也许是天生有着绘画的天分,他对蓝灰色汹涌的海浪,紫色夕阳下的渔港有着格外的兴趣。
父亲虽不满意他不务正业,但怜他体弱,又想着他上面有两个哥哥,足以继承家业,便放任他学画。这样,在18岁那年,他才能顺利考上东京美术学校。
在学校期间,他深受老师结诚素明和松冈映秋两教授的影响,奠定了他以风景画作为根本。他在日本各地旅游,进行实地写生,于大自然里体会神造之美。
眼下,这个13岁的酒井桐子,稚气未脱,却美得令人心悸。显然,女孩也对这个天天行踪不定的青年有了好奇。她曾悄悄尾随在他身后,跟着他走向富良野的茫茫雪野。然而,她只看到他端坐在白桦林间的石头上,满目痴迷。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第三天,桐子终于忍不住好奇,上前问道:“先生看到了什么?”东山看着她好奇的眼睛,不禁微微一笑,“看见了美。”桐子不知道东山说她还是白桦林,她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这片美丽的白桦林,春天小鸟在枝头歌唱,夏季满林飘香,秋季白桦林边的枫叶红了,颜色浓烈如火,冬天白雪皑皑,仿佛人间仙境。
东山看着她,第一次漾起一股甜蜜的暖意,她的声音惊碎了树梢上的浮雪,细细的雪花纷纷扬扬,多美。
他不愿意以人入画,自小因体弱饱受欺凌,长大后,父亲经商,生意惨淡,几乎全家打工只为供养他的学费,因家贫,他又饱受世人白眼。14岁那年,他因感染风寒,镇上的人怕传染,硬把他一人送到远离村庄的树林中隔离了两个月,任他自生自灭。正是那幽闭的两个月里,他听到了自然的声音,看见了如墨夜空中飘浮的鹅黄的月亮。他立下誓言,绝不在自己的画中出现人类。在这与世事隔离的世外桃源,东山第一次感受到人性之美。然而,时局已经开始动乱,全国性的经济萧条正在不断蔓延。东山也已经一个月没收到家里汇款。他惴惴不安地提出告别,桐子一听,“哇”地哭了。
第二天一早,他便留下了自己最值钱的东西——从小佩戴的玉葫芦抵押了住宿费,心急火燎地赶回家。桐子将他送到了大路口。
那时正值3月,雪已化净,天边那无边无际的蓝里,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东山一路走着,不知为何,头脑都化成了清水,滴滴答答往下流。那种甜蜜的空寂,应该是爱恋吧。
追逐梦想
踏进家门,东山被家里的现状震惊得痛哭流涕。父亲与兄长们靠出海捕鱼为生,但始终未能糊口,冻饿疾病,父兄三人竟接连不断地死去。祖屋早已变卖抵债,父兄尸骨不知散落何处。东山不禁捶胸顿足。
失去了经济来源,东山只有靠给人作画混得温饱,那是他最窘迫的两年,常常连买油彩和画笔的钱都得找同学借。孤寂的东山给桐子写了很多信,但没收到一封回信。此时战火已经弥漫,想起自家的悲惨遭遇,他对桐子一家的际遇几乎不敢想象。但他不敢去见他们,他还欠着一月的房钱呢。
1934年春天,东山终于重新踏上富良野的土地。“桦之白”家庭旅馆仍然存在。店主爷爷一见到东山,惊喜万状。“可有两年不曾回了呢。”东山不禁满脸羞惭。
东山来到院里,桐子很快端上了晚餐。两年不见,在东山的眼里,脱去稚气的桐子令人无法转睛。“这孩子一直在等您呢。”店主爷爷一句话,令桐子和东山都羞涩起来。她满脸忧愁,“这次,又会去多久才回来?”东山不禁哑然失笑,“我还没走,就问我什么时候回来吗?”忽然,他明白了桐子的心,这是患得患失的爱情啊。他们仍然在饭后,拥坐在桌边下棋,喝茶。他们的手指尖偶然相碰,都激发出电流颤动,那遮挡不住的爱情的春光,使桐子更加容光焕发,东山几乎已经将尘世忘在九霄云外。
然而正在柔情蜜意之际,东山却接到了老师结诚素明的电报。老师为他争取去德国留学的名额,并为他找到了游学的赞助者。东山对西方绘画向往已久,这机会怎能不叫他欣喜若狂。
他再一次选择了离开。不同的是,他没敢再惊动店主和桐子,而是不告而别。他庆幸自己与桐子还只在两情相悦的阶段,还不曾情根深种,也许自己从一开始就有了不安分的心,所以不敢在爱情里陷得太深,他不敢想象桐子那失望的深深眼神。或者,是该她遗忘自己的时候了。
东山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他的足迹踏遍北欧,在那积雪遍地的挪威森林,一呆就是三个月。他仿佛回到了富良野的茫茫雪原之上,那幅《挪威的森林》,用笔淡雅,画面洁净,透露出浓浓的思念之情。
他在异国呆了五年。五年里,他创作了不少佳作,画风也逐渐稳定: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的情调之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大自然之美。
同时,他也收获了婚姻。他的赞助商的女儿因爱慕他的才华,在父亲的撮合下,东山和她结了婚。有了岳父一家的经济支持,东山也能安心于创作了。
只是面对娇妻幼子,东山常常神思恍惚,桐子那深深失望的眼神就会像阴霾,遮蔽了他的天空。
1939年4月,捷报传来,东山的画作《冬日三乐章》获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5月初,东山带着妻儿返回了日本。事实上,他一回国便悄悄地去了富良野,但“桦之白”家庭旅馆已不复存在。店主和桐子也不知去向。
淡淡离去
东山的功成名就,使他不得不接下日本皇室、会社和寺院的壁画创作。凭借着这些画作,他在日本的声望地位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应酬,他既厌恶,却又推脱不得。
1941年12月的东京,寒气逼人。东山却不得不又参加了一场应酬。七八个浓妆艳抹的艺伎围着几个男人团团而坐,调笑声,三弦琴声,吵闹得他头痛欲裂。
可是,他突然发现,一个艺伎看上去竟眼熟得很,那丰厚的发髻,黑色细长的丹凤眼,竟然与桐子相似。但她显然不是桐子,她眼神狐媚,浓妆下遮掩不住残败的细纹。
不知为何,东山仿佛看到了多年后的桐子,那种物是人非的悲怆立刻击中了他。他竟一杯接着一杯,将自己灌了个酩酊大醉。
他记得自己被人拖进了休息的房间,那个艺伎一直在照料着他,她温存地给他擦脸,她低声地安慰着他,可是被酒精灌醉的脑袋根本就听不见她在说什么。只隐约记得她竟然将她血红的嘴唇印在了他的嘴唇之上,他恼怒万分,想推开她,却浑身无力。再后来,他又隐约醒来,却见她一直坐在灯下,紧紧地盯着他,即使醉到快人事不省,他依然能感受到她浓重的悲伤。
天亮了,东山从宿醉中醒来。他躺在榻榻米上,身边空无一人。若不是空气中尚存的脂粉香味,昨晚上的种种荒唐几乎可以算作一个梦。但是,当他起身时,他看到枕边放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玉佩——一只小小的玉葫芦。
那是他的父亲为了他的体弱多病,特意从寺庙里求来,挂在他的脖子上,少年时须臾不曾离身的东西;那是他第一次离开富良野时,作为房费而抵押给老店主的物品。那个艺伎,那熟悉而又残败的面容,不是桐子又是谁?
东山一跃而起,顾不得脸面和尊严,找到请客的官员,请求他打听那个艺伎的下落。得到的消息却是,那些女孩子已经离开了东京,不知去向。
东山不禁流下泪来。他以为自己历经磨难,早已习惯生离死别,早已看开一切,得到禅意,却不料一切在得而复失的爱情面前,禅意尽皆化为虚无。他知道那些回话不过是托词,只不过是桐子拒绝与他相认。是啊,即使相认,他又能给予桐子什么呢?名画家与艺伎的风流浪事?给他人增添无穷笑料与谈资,让家里贤惠的妻儿不得安宁?聪明的桐子,她早已想到了这一切吧。即使再相爱,也不能相认。他与桐子,也如同浮水漂萍,短暂相聚,从此各自漂零,莫问归处。
“先生来写生,会画这片白桦林吗?”“会的。”“那么,会画上我吗?”当夜,他想起往日种种,情难自抑。他拿起画笔,画出了画作《白桦》。画面上,雪白的白桦如同风姿秀丽的少女,那眼睛的形状形如丹凤,赭色的小路通向天边,而天际那幽深的蓝,蓝得令人心悸。
即使在这样的悲痛情况下,东山的画作里仍然有一份跳动的希望,那通向远方的路,给人以无限遐想。他只希望,桐子的世界,永不曾绝望。
爱恋的远走,令东山大彻大悟。他的画作,更加细腻,清雅,于淡淡伤感中传递着层层的禅学哲思,他笔下营造的世界,绿地,白马,泉水,飞鸟,无一不是如梦如幻,只是简单的风景画,却有着令囚犯痛哭的力量。被日本画坛尊称为画圣,他的画风,思想,无一不对后世的艺术界影响巨大。
他的足迹踏遍了全世界,然而,在他日本的寓所里,他竟然不惜动用巨大人力物力,从北海道将白桦树林移植在了房门前。为的就是每天清早醒来,听到树梢上小鸟的鸣叫。在那样清脆的鸟鸣里,他会回到富良野的早晨,雾霭散去,那美貌的少女站在门前,冲他莞尔一笑。
1999年,东山魁夷活到91岁才因病去世。在他的要求下,家人将玉葫芦与一片白桦树叶放在了他的手中,陪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他的遗稿,由专人整理。
2012年3月,有人在他的遗作中发现《白桦》的另一幅未竟稿。笔风稳健似是他晚年之作。但犹为令人惊奇的是,画中小路的尽头,隐隐有一个女性的身影出现。消息一经发布,引起艺术圈内的极大震动,那个流传了许久的富良野白桦之梦的传说得到了证实。
东山魁夷说,“没有对人的感动,也就不会有对自然的感动。”也许正是因为此,那刻骨铭心的爱恋,对他更像一剂灵丹妙药,画作永远传达着梦幻,哀愁和静谧,却又永存希望,永怀善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3 17:11:44
平生恨事时间:2013-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214次 有些恨非常微妙,简直与爱混淆不清。有人恨“西瓜多子”,结果无子西瓜出现了;有人恨兰花繁殖不易,结果细胞切片繁殖的技术也被发明了。恨,有时也有积极意义。
陈继儒所纂的《珍珠船》中,记述了渊材平生所恨的五件事:
一恨鲥鱼多骨,
二恨金橘多酸,
三恨莼菜性冷,
四恨海棠无香,
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这种恨,无关国仇家恨,无关人际纠缠的恩怨,事实上是对万事万物太多情,管到造物主
那边,为天赋的憾事而愤愤不平。
鲥鱼是天下美味,吃时偏恨多骨;金橘的黄色艳压众果,尝来偏恨多酸;而莼羹鲈鱼脍,那滑腻的黏液,比名爵禄位更令人惬意,却又恨它性冷不宜多吃;而海棠的艳色如妖姬,却偏恨它无香味。这些恨,陪衬出了最可恨的事:像曾巩这样文章练达的人,偏恨他不能作诗!“人无仙骨不能诗”,文章虽好,偏不能诗,依然是一身俗骨,奈何奈何!
我看这五种恨里,句句是爱,是对圆满世界的一种贪恋,也是对缺陷世界的抗议与关注。凡有这种“恨”的人,大多是天赋特别的“情种”,因而会有这种幽逸的“恨”事!张潮在《幽梦影》里也列了他的“十恨”: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恨事,蕴含着普遍的人生哲理:书囊里希望立言不朽的着作,偏遭无情的蛀蠹;夏夜里星空如画,宜有约会,偏偏蚊蚋肆虐;赏月的楼台,偏偏多雨易漏;菊花傲于风霜,偏偏病虫为害,翠叶多焦;高松清风,正宜在其下打盹,偏成了大蚁早占的地盘;雅竹最堪赏玩,偏多落叶;桂荷香气沁人,偏易凋谢;薜萝的墙真美,偏引来四脚蛇;蔷薇的花架真香,偏偏干上多刺;河豚的鲜美冠于众鱼,偏又常常毒死人!凡是美的东西,不是短暂,就是含毒,再不然便早早沦为蚊蚁蛇虺的天下。美中不足,付诸浩吧,这就是多情人生的不完美呀!
到了清人朱锡绶的《幽梦续影》,又添“三恨”:
一恨山僧多俗,二恨盛暑多蝇,三恨时文多套!
该是潇洒的出家人,偏比俗人还要俗气;盛暑天瓜果美味众多,偏偏苍蝇也最多;而作文的人,不能自出灵思,偏多用老套的模式——叫人真恨,真惋惜!惋惜之中也是强烈的爱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3 17:11:59
野猫的裁决时间:2013-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116次 从前,有一只鹧鸪,在一处山林的草丛里安了一个窝,它的窝不但能遮风挡雨,而且还舒适透气,是一个很不错的栖居之地。
有一天,鹧鸪离开它的窝,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觅食。这一去就是好些日子。其间,一只兔子来到这里,发现了鹧鸪的窝,就住了进去。可是,过了几天,鹧鸪回来了,对兔子的行为十分生气。
“喂,兔子,”鹧鸪怒道,“你怎么能趁我不在的时候霸占我的窝呢?出来,赶快出来!”
“你凭什么说是你的?”兔子也不甘示弱,“这是一个无主之窝,我占了就是我的,这是森林法则规定的。”
“可是,这并不是无主之窝,在你来之前我就在这儿住了好久了。”鹧鸪据理力争。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兔子说,“但是我来的时候这儿是空的,而且我已经实际住了好多天了,所以这儿现在就是我的!”
在它们争执不下的时候,一只体型硕大的野猫走了过来。野猫是一个卑鄙的家伙,但是它总把自己伪装成很神圣的样子。此刻,一个恶毒的计划正在它心中酝酿。不过,它现在首先需要得到鹧鸪和兔子的信任。只见它用后足站立,把一只前足放在胸前,装模作样地祈祷道:“哦,我的主啊,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短暂,让我们文明地生活,公正地做事,理性地解决争端,共同创造出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吧!”
兔子听了野猫的祈祷后觉得野猫既强大又公正,让它充当裁判解决窝之争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它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鹧鸪表示怀疑,提醒兔子别忘了野猫是他们俩共同的天敌。不过,兔子坚持自己的想法,对鹧鸪说:“如果你不愿听野猫的裁决,就是承认你放弃窝的拥用权。”
听了兔子和鹧鸪的对话,野猫心中暗喜,但是它假装犯难地说:“你们俩,一个是早就在此居住,一个是现在实际居住……唉,该怎么办呢?”
兔子说:“神圣的野猫先生,我们相信你,如果谁不听从你的裁决,你就将谁吃掉!”
“亲爱的朋友,请你别这样说。”野猫说着看了一眼始终与自己保持一段距离的兔子和鹧鸪,“我是决不会做出那种凶残的事情的!不过,既然让我裁决,你们就要让我听明白。我老了,耳朵不好,你们离我这么远,我怎么能听明白呢?来,都靠我近一点。”
兔子和鹧鸪听了野猫冠冕堂皇的言语之后,放松了警惕,往它近前走了走。当它们走到野猫面前时,野猫露出了真面目,它一手抓住兔子,一口咬住鹧鸪,然后将它们全部成为自己的盘中之餐。
坏人总喜欢打着神圣的幌子行骗,我们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3 17:12:14
意味无穷的绝妙时间:2013-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79次 如同少数的狗发现了猫就会激动,众多的猫看见老鼠就会亢奋一样,我总在等待一个可以挥霍公款、实报实销的千载良机。这等待路途漫漫,遥遥无期,让我从少年等到青年,又从青年等到中年。几十年的岁月,到了白发满头,念记耗尽,已经终于忘却这些时,去年三月,我的手机晴天霹雳地接到一个群发的短信,说每个老师可以在下半年的九月到学校报销一万元的教学补助费。为了证实这则通知的货真价实,我又特意询问了一个挚友教授,他告诉我说这是学校的惯例,连年此如,只是你新来不知,且还绍示我哪些发票可以报销,哪些发票到学校会计那儿,会如匆忙的脚步突然走到了一条死胡同。
我感叹我的人生之好。不全因为写了一些令人烦乱的小说调进了学府,而且做个老师竟还有这样公款报销之良机。回到家里,我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其丑态畸样,完全如捡了个不需上交的诺大钱包。于是间,号召家人出门时最好打的,打的时必须索票;购物时最好去买那些美观实用的文化教育用品,就是买衣试鞋,也到那可以把衣服开成文具发票的灵活商家。
开发票,能报销——一如已经干裂的土地上落下了一场日夜不息的滋润细雨;还如人生的仕途中因为壮志未酬而耗尽了一个人求取上进的欲望后,突然提拔、升迁的文件不期而至地来到了案头上。
范进中举了。
韩信从屠夫胯下爬过之后终于看到出人头地的光辉了。
整整半年,从三月到九月,我的行为异常,人生豪阔,在许多生活的细节上,都如加满油的轴承,旋转流畅、行速快捷,带动着整个人生的意义都从单调乏味朝着丰富和蓬勃的方向行进和存储。再也不用嫉厌别人买个三角裤头也要开张红蓝墨水的发票了;不用嫉妒人家吃过饭后在服务员递来的账单上看也不看,草潦下自己的签名就擦嘴走人的豪迈了,更不用自己请人吃饭之后,记住把发票上的单位写到别人的名下去——为别人花费公款存发票,好像自己可以报销样。还买了很多很多的书。因为报销书的发票最为名正言顺,水到渠成,那就把先前可买可不买的书全都从书店买回来。到网上一批一批把自己的小说、散文放到当当书店的货架车上去,直到把那一万块钱预支花光了,一万多元的发票攒够了,把发票一张张的理顺算清,把那些不好报销的发票从一大堆中剔出来,最后将这各种各样与文化、教育相关又合格的发票交给朋友,由朋友的学生到财务那儿去报销,才算把一部自导自演的喜剧大幕闭合拉上了。
三天后,那学生到了财务那儿去,财务从所有可报销的教师名单中连续翻找了三四遍,没有在那名单上找到我的名,最后对那同学说,阎老师那万元补助已经分月打进他的工资了,就把那分门别类的一卷发票又塞进信封给了那同学。
那天一家人吃着晚饭时,我把那一卷退的发票扔到了饭桌上。大家明白我们半年来对万元公款的挥霍,其实花的还是自家工资钱款时,景况正如一个叫花子捡了钱无度无节地大吃大喝后,才发现那钱原来是从他自己的口袋漏落在自己脚下的。那一晚,全家人吃饭淡而无味,少言寡语,但事后回忆半年来花钱可报销的快乐,却充满着意味无穷的绝妙和轻松,是前缘今生的一种空前和绝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3 17:12:35
阿嬷的手尾钱时间:2013-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204次 这天一如往常,清晨六点多我便起床到公园去遛狗、运动,回到当铺才七点多。当时天刚微亮,正当我准备开门时,手上的狗链突然一紧,只听到小狗发出阵阵低吠声,我顿时警觉起来。
我紧张地四处张望,发现骑楼下的柱子后面竟有个畏畏缩缩的人影,直觉以为是歹徒要来行抢,便大声喝问:“你要干吗?”没想到对方却怯生生地回我话:“老板,我是来当东西的。”
原来是赶早的客人,看他的样子、听他说话也不像是个恶人。于是我松了口气,边掏钥匙边说:“你不要躲在那边嘛!先生贵姓?请进,请进!”
我把他迎到铺子里,对方自称姓陈。我问他:“陈先生想当什么?”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铁制的饼干盒,打开铁盖,里面放着一个手提包,待拉链拉开,里头竟然满满的都是现钞。
我以为自己刚刚听错了话,误听成陈先生是来典当东西的,没想到他是来赎当的,因此赶紧改口道:“陈先生,原来你要赎东西啊!麻烦你把当票一起给我。”但陈先生却摇了摇头,口气肯定地说:“不是赎,我是来当东西的。”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因为没看到任何可以当的东西啊!难道要当饼干盒?于是我又问他:“那你要当什么?”他指了指饼干盒说:“我要当这包钱。”
这可有点意思,我开当铺这么久,客人带着各种宝贝上门,无非是为了换钱,但生平头一次遇到带着“钱”来当“钱”的客人。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问他:“你都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当钱?”他听了一脸尴尬地搓着手说:“唉!这个,总之这笔钱不能用啦!”我听了更加一头雾水了:“不能用?难道这些钱是假钞吗?如果是假钞,你赶紧拿走,我绝对不能收。”他急忙解释:“不是假的啦!我不知道要怎么跟你讲,但是这笔钱我真的不能花掉。”我继续追问:“如果是真钞为什么不能用?钱就是钱啊!”没想到我这一说竟逼出了他的眼泪,他万分为难地说:“因为这是……这是我阿嬷给我的手尾钱。”
在台湾民间有个风俗习惯:老人家若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会像过年包压岁钱一样,发给每个晚辈一笔数额不大的钱,除了留给子孙当纪念,还有保佑后辈财源滚滚之意,是谓“手尾钱”。这与现在出殡做法事时,师父发给家属的一块两块钱不太一样。
我被这笔钱的来历吓了一跳,示意陈先生继续往下说。只见他眼眶里泛着泪水,幽幽道出了尘封已久的往事。一听之下,才发现原来他与在基隆名号响亮的颜氏有着血亲关系。
台湾北部的雨都基隆有个望族颜氏,在当地赫赫有名。族中有一位颜老太太,年轻时嫁入豪门,生活优渥,子孙瓜瓞绵绵。虽然儿孙众多,但她独独宠爱身为外孙的陈先生。只可惜陈先生从小不学无术,长大后竟沉迷赌海。
为了赌博,陈先生将家里可以变卖的东西全换成了赌本。俗话说“久赌神仙输”,几年赌下来,自然落得个负债累累的下场。一开始亲戚朋友还会苦口婆心地劝他,但他始终执迷不悟,因此众叛亲离也在意料之中,最后只剩下颜老太太始终护着她的宝贝外孙。
不论何时,只要陈先生开口,颜老太太一定会给他钱。即使手头不方便,她也会借口自己需要花费,设法跟其他儿孙要钱。后生晚辈自然知道颜老太太的目的,每次总会劝她别再理会陈先生,只是阿嬷疼爱外孙的感情大过理智,颜老太太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资助了陈先生。
任何人都敌不过时间的摧残,颜老太太也快走到人生的终点了。临终前,她特地把陈先生叫到病榻前,用布满皱纹的手抚着他的头,苦口婆心地说:“乖孙子,别再赌了,阿嬷在世的时候还能照顾你,等我走了,还有谁能护着你?你也不小了,赶紧找一个正经工作,安定下来,好让我放心。”颜老太太将晚辈给的钱省了下来,包了一份二十万的手尾钱给陈先生,也就是现在放在饼干盒里的这笔钱。
可惜的是,陈先生当时并未听从外婆的教诲,加上游手好闲已久,因此在颜老太太过世后,始终没有改过自新。
又过了几年,陈先生才终于戒了赌,并打算在林森北路摆摊卖小吃,重新步入正轨。可是摆摊需要本钱买摊车和基本食材,由于年轻时恶名昭彰,纵使他拍胸脯保证自己已改过自新,亲友们依然认定这只是他再一次骗赌本的表演,最后竟落到连买餐车的基本费用都借不到的窘境。不得已,只能上当铺周转。
他尴尬地告诉我:“这笔钱不能存进银行,因为存进去再领出来就不是原来的钞票了!现在我手上没有创业的资金,也没人愿意借钱给我,这笔手尾钱是阿嬷对我的期待,我绝对不能花。想来想去没别的办法,所以想请你帮我保管,借我一笔做生意的本钱。”
事情的前因后果把我听傻了,原来这一笔钱不只是钞票,还包含着阿嬷对孙子最后的嘱咐。听完故事,看着面前的人,再看看眼前的钞票,我深刻体会到陈先生重新做人的决心,于是暗下决心帮他这个忙。他会找上我,或许也是冥冥之中颜老太太的指引吧。
我低头随意检查包里的钞票,发现里头有些已经是现在市面上不再流通的旧钞了,但我还是问陈先生:“这里面有多少?”他答:“总共二十万。”
一般当铺收取物品一定都是以低于市价好几折的价钱支付,而这个“商品”虽然不同于其他,但也不能以原价计算。我一沉吟,最后算了十九万给他。
一旦决定收下,问题就来了。一般的典当品通常都要收入库房,但是手尾钱毕竟代表了阴阳两隔,意义也不相同,要是入库似乎不太妥当。左思右想后,我决定把“它”放进冰箱,既不会被虫咬,也不容易变质。陈先生直说没关系,只要好好保管就行。
之后,陈先生带着创业资金先是开了间海鲜小炒店,因为用心烹调、认真经营,很快就在地方上打出了名号。只过了一个多月,他就来赎回了手尾钱。据说创业成功之后,他还涉足士林的餐饮业,为自己的人生重新燃起了希望。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当初我看到陈先生将饼干盒自怀中拿出来时的眼神,已非昔日那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纨绔子弟了。过去的荒唐让他失去了优越的物质生活与亲友的信任,但是始终没放弃他的阿嬷,借着离开人世前的手尾钱,换回了陈先生的大彻大悟和回头是岸的人生下半场。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受到许多人的照顾,不管是来自亲人还是朋友,但我们却往往不知不觉,甚至习以为常,等到失去时才懂得珍惜。人的一生虽然有许多事情能够有重来的机会,比如金钱、事业等,但只有情感是一旦失去就无法重来的,尤其是那些来不及回报的情感,这也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不要让这些来不及变成人生的遗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3 17:12:56
散漫的旅行时间:2013-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231次 不要太快回家,不要担忧下一站,不要想自己脏不脏,或这个地方脏不脏。不要忧虑携带的东西够不够,最好没带什么东西;没有拍下的照片或没有写下的札记都不算损失,因为还有回忆。
记忆,使人一直策划新的旅行。而夜里睡在不甚洁净的稻草堆上,给予人的,不是照片而是记忆。想想可以不必睡在铺了床单的床上,是多么像儿童的梦一样令人雀跃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4 08:46:08
大家周末早上好,把早上的第一缕阳光()送给我亲爱的朋友们,美好的一天伴随我的问候开始,今天4月4日星期六,农历二月十六,今天是寒食节,请关注周末的天气变化,白天阵雨,3-4级偏东风最高气温1度,今日夜间多阵雨转多云,3-4级偏东风最低气温零下4度,空气质量良,阵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出行记得加以防护,初春时节气温起伏不定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的发生,同时初春时节要多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我们无法更改自己的血缘,骨子里的东西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即使后天的影响可以让人有无穷的变化空间,最终影响人作出影响自己一生的重大决定时,我们的先天感觉会左右自己的进退取舍,这或许方是命运的本来意义。
清明之际,最易伤神。一则时令所致,阴雨连绵,乍晴还阴,人的心绪极易随之波动。一则风俗所致,祭祖扫墓,纸钱飘飞,最能令人触景生情。是故千年前唐人杜牧之便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咏清明诗,不是奔走在路途中所见之清明,乃是枯坐孤馆旅舍所见之清明。如果有家可归,有墓可扫,心里或许还要充实一些。而现在,有的只是寂寞、孤独,岂不是更伤神么?碧草、迎春花植根于土地,归燕、老莺也都有窝巢。游子有的只是泪眼、旅怀。我们渴望着安定,安定地学会生活,安定地交朋会友。这不应该是奢望,然而,对我们来说,却又谈何容易,清明三天假期,追思沉淀,调整自己,整装待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4-5 08:19:44
大家周末早上好,把早上的第一缕阳光()送给我亲爱的朋友们,美好的一天伴随我的问候开始!今天4月5日星期日,农历二月十七,清明节。清明融合了寒食,上巳两节的节俗,思亲、祭祖、迎新的多重含义和丰富内容。请关注天气变化,白天雨夹雪,4-5级东北风最高气温2度,今日夜间雨夹雪转多云,3-4级东北风最低气温零下11度,风雪交加气温下降尽量减少外出,出行记得加以防护,任性的天气,气温再创新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的发生。空气质量优,基本无污染。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望着窗外濛濛细雨,随着雨雪飘逝了思念。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变化非常快,我们难免会感到时而孤独,时而迷茫,时而压抑。快乐离自己总是渐行渐远,唯一可以坚持的是:在自己内心深处还有一种希望的星火未曾磨灭。过去的已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随着我们的浮沉得失,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留下的是我们的沉思和凝眸,往事种种换不回逝去的时光,带不走留下的遗憾。恨光阴匆匆,无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更多的辉煌;也喜岁月多情,为我们呈现出一季季花谢花开,姹紫嫣红。人生就是一条坎坷路,我们就要坚持走下去,用微笑来面对失败,用谦虚来面对成功,让人生充满幻想和新的希望,从而清清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