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2:43
明星外号大科普
时间:2015-04-25 作者:未详 点击:178次
抖森、小哇、宇直、麻辣鸡、闰土……如果你不能第一时间把这些“花名”和对应的明星画上等号,那么我们就要向你推荐下面这套居家旅行八卦玩笑必备读物。
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国内外明星那些响当当的名号背后的故事。
<<<有的外号全怪长相
如果要问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是谁?恐怕很多人都一头雾水,但如果说囧瑟夫,相信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原来就是他啊!这位凭借《盗梦空间》《和莎莫的500天》等影片被大家熟悉的美国演员,用一张脸演活了“囧”字。
说完怪的,咱们来说帅的,“小哇”这个名字在天涯出现的频率极高,但主人钟汉良之前一直都不知道这叫的就是他。“在网上看了很多有关小哇的事情,越看越像自己,最后才发现:‘哇,原来这个人就是我’。”
至于为什么叫钟汉良“小哇”,内地粉丝众口一词地表示:有太多女孩见到钟汉良的第一反应都是“哇,好帅啊”,所以大家才叫他“小哇”。同样因为长得好获得花名的还有袁咏仪“靓靓”。
<<<有的外号怪英文名“没取好”
想不起抖森的模样?那快来脑补一下《雷神2》的基情海报。“抖森”是谁?看过《雷神》吧,片中“雷神”的弟弟、大反派“洛基”就是他。“抖森”本名汤姆·希德勒斯顿。至于为什么叫“抖森”,原因很简单,大家把他的姓“希德勒斯顿”读快一点、多读几次,就会发现发音跟“抖森”神似,而且舌头还一直处在纠结的颤抖状态。可别以为这个外号只在粉丝中流传,翻看国内各媒体的报道,无一例外会使用“抖森”这个称呼,大有取代本名之势。
当然,并不是只有外国明星才会有“字念快了就成了他”的困扰,比如男神吴彦祖,他的英文名Daniel,念快了就成了“蛋妞儿”。这种叫法的始作俑者是尔冬升导演,然后被火华社社长刘烨发扬光大,虽然与男神冷峻的气质不符,但是因为实在太可爱了,很快就被大家接受了,成为他行走娱乐圈的新名号。相比之下,庾澄庆因英文名叫Harlem而被大家叫作“哈林”,就要幸运得多。
<<<有的外号只缘性格太突出
还有一种外号,叫“明星外号作风派”。此派别外号主人,待人接物性格鲜明,且长期发挥稳定。此类外号的领军人物,必当是“范爷”范冰冰。
当年,范冰冰不过是《还珠格格》里的小丫环,如今她已凭借骨子里的倔强和爷们儿般的霸气,成为了内地娱乐圈一姐。回忆起初次听到这个名号,范冰冰笑说:“当时我还以为是在叫范伟。”戛纳电影节上“龙袍加身”、采访中“我就是豪门”之类的金句,让“范爷”的称呼越叫越响亮;颁奖礼上激吻女导演李玉,并赠送豪车,也实实在在都是纯爷们儿作风。
同样是爷们儿作风,胡海泉则因为心直口快得一外号——大炮;爱在发布会上开炮的冯小刚也被网友送上“小钢炮”的花名。至于爱买古董、开古董店,在办公室和老总说话喜欢把脚搁在桌上,地位高收入好、唱歌制作一把抓的周杰伦,自己都搞不清到底是因为以上哪一条被称为“周董”,但以上每件事却都能体现出“董”的特质。
<<<还有的外号出乎意料
娱乐圈中还有些外号,跟名字、长相和作风都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一个角色或者一个偶然事件让大家印象太深。一部《龙门飞甲》让“周公子”和“厂花”的名号路人皆知。
要说外号界一战成名的经典之作,“雨神”萧敬腾绝对可以稳坐第一。网友统计,“雨神”唤雨成功率达83。3%,面对“雨神”的封号,萧敬腾开始还不太自然,渐渐的,便开始自黑得如鱼得水。有一段时间北京频遇降雨,萧敬腾立即就在微博中“害羞”表示:“没错,我刚到北京。”
鲁迅在写《故乡》时,肯定没想到几十年后将“闰土”发扬光大的就是95后、00后们心中的华语天王张杰。对于自己被网友起名为“闰土”,张杰曾公开回应称,“闰土是课本中我最爱的人物之一”,并晒出自己持叉图,尽量做出大度姿态。
而谢娜的花名“坡姐”出自《快乐大本营》,不过原因就没有那么复杂了,湖南电视台所处的地名叫马兰坡,谢娜常说自己是马栏山马栏镇马栏村马栏坡的坡主,所以被冠以“坡姐”称号。在网友看来,“坡姐”和“闰土”,不论外形还是内涵,都堪称绝配。
<<<有的外号是被角色“坑”了
相信只要看过周星驰电影的人,肯定忘不了那位抠着鼻屎卖弄风骚的“如花”。由于“如花”太深入人心,以至于扮演者李健仁显得寂寂无名。不过“如花”一角也正因此成了周星驰电影中丑妇人的最佳代名词,以角色成功而论,李健仁无疑是史上最佳。
因为角色太过经典,名号从剧内延续到剧外的还有“哥哥”张国荣。1987年,张国荣与王祖贤合演《倩女幽魂》,小倩(王祖贤)在戏中唤宁采臣(张国荣饰)“哥哥”,后来“哥哥”这个名字便成为大家对张国荣惯用的称呼。同样的,还有因出演《神雕侠侣》获封“姑姑”的李若彤、在《江湖接班人》中饰演黑社会大佬“三哥”的苗侨伟,以及在《古惑仔》中饰演“山鸡”的陈小春。
谢霆锋的老爸谢贤,他的花名“四哥”便是因《千王之王》中的角色罗四海而来,但那时的他还没现在这么资深,所以都叫他“谢四”。如今年纪长了,包括王晶这样的大导演也都要尊称他一声“四哥”。
谢贤被尊称“四哥”,狄波拉却不是“四嫂”,而被大家称作“拉姑”。这种看似“差了辈儿”的叫法,其实另有讲究——据说在香港,“姑”是一种尊称,只有美貌跟魅力达到了一定高度才会被称为姑。作为1973年第11届香港小姐大赛冠军的狄波拉,获得“拉姑”的称号理所应当。与狄波拉类似的,还有“红姑”钟楚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2:56
你知道梦想是什么吗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212次
“老师,怎样才能有梦想?”
结束某大学的MBA课程,我走到楼下,晚上甚至能看到星星,美好得让人怀疑自己不在北京。从温热的教室走出来,深吸了一口气,冷空气让人心变得月光般宁静。
一个学生走上来,问我一个问题,算是刚才那个讲座的续集——在结束的时候,我对他们说:“你们在一所很好的学校里面读MBA课程,毕业后会进入高薪的行业,在一流的平台和最聪明的精英团队为伍,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想明白你的梦想是什么,遇到一个能够进入梦想的机会,即使那个时候这梦想看起来简陋又不那么精英,也请你为它做点什么。这才是你来这里学习的目的。”
“但老师,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她说。
“试试看列出你生活的8个领域,事业、财务、健康、家庭、友情、爱情、个人成长,还有一项留给你自己,填什么都可以,比如说旅游……然后每一个都设想一个3~5年最好的样子,这样你有概念吗?”
“有的,我有画面出来。”她点点头,又有点困惑,“但是这就是梦想吗?难道梦想不应该是很完整很清晰的吗?”
“算的,”我笑了,“我们都被梦想这个词忽悠得够呛,励志书看多了,我们总认为一定是巨大而遥远的,比如改变世界什么的才能算梦想。其实梦想应该触手可及的。试试看把每一个小的部分的画面想出来,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些部分之间都有联系。当每一个拼图出现,你3年后的梦想就会立体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你的梦想。”
她的眼睛发亮,我想她的拼图已经开始了。过一会儿,她又问:“那我就不会有伟大的梦想了吗?”
“会的,你一定会有。但是我们要走到这座山的山顶,才能望到下一条路。梦想的力量应该给我们动力,而不是压力——对登山者来说,脚下的山顶就是梦想,而不是某一天去爬珠峰。”
她高兴地走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3:15
贫穷不可怕,贫穷的思维才最可怕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127次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刚开始认识她时,只是觉得她这个人性格真好,会照顾人、不发脾气,关键是沉得住气。深入交往之后,她告诉我:“其实,我性格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卑,生怕得罪什么人,所以,只能对所有人都好。”我问:“为什么自卑呢?你学习这么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家很穷,上大学的钱都是借来的。吃不好、穿不好,尤其到了大学,看到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人,觉得自己卑微极了。”也是,学校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笔记本电脑,而她,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她联系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道听途说。这样的好处是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她做得也相当不错,每年都能得到国家奖学金。第一次听到她拿奖学金的消息,我比她还要高兴,我暗自思忖,她可以把这些钱拿来买一台普通的电脑,或者买一个智能手机,这样,她就可以上网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了。但结果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什么都没买。
有一天,我问她:“你的奖学金怎么花的啊?”她一副惊讶的样子:“怎么花?还账还来不及呢!除了学费,还有我爸妈过去借的钱都得还上。”想想也是,借钱的滋味不好受,先还上也是不错的方案。等到第二年,发了奖学金,她的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色,又问她,她有些骄傲地说:“我哥哥结婚,买房子缺钱,我把一万多块钱给他了。”我气急败坏地说:“你哥哥没有你那一万块钱,是不是就买不起房子了?”她说:“可以买得起,只不过还得借别人的,我有钱,先给他就是了,又不用还。”到第三年再发奖学金时,我没有再问她。
大四那一年,她决定考研。学习这么优秀,而其他的技能都没有,好像也只有考研这一条途径了。考研需要买报考学校的真题,因为那个学校保密比较好,所以网上的试题不多且不全,通过一些辅导机构是可以买到的,只不过价格贵很多。她愁眉苦脸地对见到的每个人说:“怎么办,真题都找不到。”别人劝她:“花二三百块钱买一套得了,多省事儿。”每次她都说:“太贵了!”于是,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去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七零八落地找全了资料。她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用一个月的时间省掉了二三百块钱!
考研结束,她的成绩在边缘上,只能等复试通知下来。按说,在这种时候,得一刻不停地盯着电脑,刷新页面,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出现。可她没有电脑,只能有空的时候就去学校的机房去看看。那一天,学校出了校内调剂的信息,但是下午两点出的,让四点之前就得把信息发过去,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午睡后,我在考研网站上看到了这个消息,当时已经三点半了,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她在自习室,没有看到。然后,我给她招生办的电话,让她直接先报上名,没想到的是,名额已满,就算分数再高,也不行了。她哭得昏天暗地,埋怨学校给的时间太短,却没有想过:在那个关键的节点,及时得到信息要比多学几个知识点重要得多。
幸运的是,因为分数高,她有好几个很好的学校可以调剂。她选择了北京的一个,然而面试时被刷了下来。我说,你再尝试几个吧,那么多好学校可以去呢,她的第一反应是:“去北京这一趟,花了五六百块钱,还失败了,白花了。再去别的学校,花了钱,再考不上,怎么办?”这是什么逻辑?在未来和金钱面前,她最先考虑的就是金钱,此时的她,似乎忘记了一年的挑灯夜战以及白白浪费的那么高的分数。当时我想,也许她可能读研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吧,放弃也未必是件坏事儿。
毕业之前,她一直在准备考老家的教师。聊天时,我说:“当老师挺好的,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了。”一向稳重的她,突然说:“我可以一边上班,一边考研吗?”我很惊讶,“你既然那么想读研,为什么当时不选个学校?或者,你就留在学校半年,全身心地备考就得了。工作了,哪还有时间复习啊?”她依旧用钱来回答我:“在学校还要花钱,当上老师后就会有工资,可以养活自己再考啊”。想想也是,如果没有钱,毕业之后真是挺不好意思再花家里的。
后来有一天,她的钱包被偷,我问:“你的银行卡在里面吗?”她说在。我随口又问:“里面有钱吗?”她说:“有,但小偷应该取不出来。”“为什么啊?”“里面的五千块钱,我存的是定期,不容易取出来。”然后,我就瞬间石化了。
如果五千块钱没有存定期,如果五千块钱可以花,那么就不用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去找资料了,用这一个月用来备考,可能分数就会多几分;就可以多去几个学校复试,说不定,能去个比第一志愿更好的学校;就可以不用跟家里要钱,在学校继续备考半年,全身心投入,一次成功了;当然,更可以买个哪怕几百块钱的智能手机,刷新一下网页,就不会错过调剂信息了。
我们老家评价这种人就是“穷怕了”。因为穷过,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是先考虑钱的问题。殊不知,越是先考虑钱,越是丧失了赚更多钱的机会。
我身边还有一个比她贫困的好朋友,学习不如她,奖学金也不如她拿得多。但是他把这些钱全用来投资自己了。那一年,他决定考北京电影学院,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去北影上了很贵的辅导班,坐火车来往于学校和北京十几次,然后一次考中。很多人说像北影、中戏这种学校得是富家子弟才能上的,但是我这个穷得很彻底的好朋友,一点都不畏惧!
贫穷的人总爱谈论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可如何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做出最大的成绩,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而不是只想着如何去丰富物质财富。
“金钱至上”固然是贫困思维的一种,但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贫困思维方式,那就是“仇富”。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帖子:一个女生控诉宿舍里另一个富有的女生,列举的不满主要是:“大一时就用着苹果电脑和苹果手机,简直就是在炫富;男友开着车来接她,真是不要脸;去大商场购物后,把购物袋放在桌子上,就像是故意摆给我们看……”整个帖子里对那个女生恶语相向,宣泄着各种仇富的心情。
倘若我们换种心态呢,比如,她用的是苹果电脑和手机,我们是否可以借此多了解一下乔布斯的成就,有哪些有趣的APP,它和其他的品牌有什么不同;比如她买衣服都是名牌,我们女孩子是否也能借此了解一下各种女装品牌,说不定将来我们去参加晚会时,就用得上那个牌子的晚礼服……出了大学,就不太有人愿意教你这些了。既然生活已经做了这样的安排,与其仇视,不如学习。人都有好的一面,能够在不同的人身上学到对自己有营养的东西,这才是能力。
贫穷会很轻易地让一个人的眼光变得倾斜,但贫穷也很容易塑造一个人。关键是不要沉浸在贫困之中,用贫困的思维来思考一切。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唯一摆脱贫困的方法就是学习,从各种事情、不同的人身上学习,给养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3:31
贫穷有多可怕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155次
乐评人耳帝曾发微博:“有一次看《中国好声音》,家里做饭的阿姨指着那英说,‘这都十一点了,她回家该多晚了,不知道电视台包住宿不包?’我当时就意识到,你一生的生活经验可能都沾不到跟你是两个世界的人生活的边”。这个世界上有人富足有人匮乏,贫穷有多可怕,是每天吃饱穿暖的人,无法想象的。就算别人说出来,你听到的,也许只是一个故事。因为没有亲自去熬岁月,不会真正体会这其中的苦。
小学的时候,课间大家都会去小卖部买零食和饮料。我从小没有零花钱,于是从来没有去过,也不知道小卖部里面的东西多贵。
后来听说,袋装的水一毛钱一袋。于是第二天早晨从我妈前一天买菜找回来的钱里偷了两毛钱,准备下课去买两袋水。
去了小卖部发现了一个新的包装,看上去也更好喝一些,于是就跟老板说买两袋这个,说完就咬开了一袋。
然后老板说这个是奶,五毛钱一包。
就在一瞬间,我就意识到自己闯了一个大祸。我把身上仅有的两毛钱给了老板,老板很客气,让我把红领巾押在那儿,下午带钱来取。
上过小学的都知道,红领巾对一个小学生多重要。我哭着跟老板说,能不能不要押红领巾,否则下午进校门会被查,扣分的话会被班主任打。
老板没理我。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妈发现少了两毛钱,问我是不是我拿了。我当然没有承认,然后跟我妈说,我红领巾丢了。
我以为我妈会和往常一样揍我一顿,但是没有。她只是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一块钱,跟我说下午去校门口买一条。然后让我睡午觉去。
我抱着枕头哭了一中午。
小学的时候我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拿着教室的钥匙,每天第一个来开门,最后一个走锁门。
那时候我是我们班上最穷的,书包里没有文具盒,只放着一支圆珠笔。看着周围的同学拿着最新款的文具盒和文具,我只有羡慕和嫉妒的份儿。
于是有一天我中午没直接回家,而是锁好门后在操场绕了一圈,然后偷偷返回了教室。
当时我只是想看看同学的文具盒里到底有什么,有的文具盒是三层的,有的文具盒到处都是机关,女生的文具盒里还会放一些当时很流行的香珠,打开后有一股香味。
然后后面的事情就不言而喻了。几番辗转下来,同学文具盒里好看的碳素笔、自动铅笔、折叠尺、圆规,还有好多我从来没见过也没用过的小玩意儿都到了我的书包里。
我当时根本没有想过后果,只是觉得哪怕这些东西我拥有一中午也就够了。
下午的时候全班像炸开了锅一样。班主任问了问情况,然后直接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没有一丝怀疑。
有一次我和我的一个同学——H没有背过课文,被当时的语文老师肉体和精神训诫了一番。一上午手写不了字。
下午放学时,语文课代表跟H说让他现在去语文老师办公室一趟。我以为又是背课文的事,于是也跟着一起去了。
语文老师看到我很诧异:谁让你来了?
我小声说我看到课代表叫H,以为让来背课文。
语文老师一脸鄙夷:谁让你来了,滚滚。
我离开的时候看到语文老师满脸堆笑,向H的爸爸一直道歉,说上午体罚孩子的事情一方面是教育,但主要也是因为打了别的小孩不能不给您的孩子做做样子,其实没用力的。
我知道她在说我。我不知道H的爸爸是谁,不过看上去比我爸有钱。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会去别人家里做客。
第一次去Q家做客的时候知道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规矩。进门要换鞋,客厅和卧室是分开的,吃饭要去餐桌,尿尿要找一个白色的半球体掀开了往里边儿尿……
当时的我局促不已。席间,Q的妈妈问我:你什么时候邀请Q去你们家玩啊。我说,好啊,下周日吧。
到了下周日我家如临大敌。30多平方米的房子来了一次大扫除,同时和我爸吵了一架,拒绝了他下午带人来打麻将的要求。
结果等到晚上Q也没来。第二天上课,我问Q昨天为什么没来。Q说进了我们院,被小混混抢走了五十块钱,一心烦就懒得来了。我说对不起,心一直跳,怕他要我赔钱。
“关你屁事,再说回去我跟我爸说我被抢了,他又给了我两百,不过他以后不让我去你们那种地方了,又脏又乱的。”他满不在乎地说。
贫穷究竟有多可怕?
在这个回答下我看到很多答案。有的人穷,穷到一不留神就死了;有的人穷,穷到没有眼界鼠目寸光于是碌碌无为;有的人穷,穷到自卑懦弱从此抬不起头来。
但贫穷往往是相对的。我看到了我和我家的贫穷,却也看到了周围无法企及的世界。
而贫穷可怕的一点,不是贫穷本身,而是贫穷总是伴随着不属于自己的富有相对而来,让自己看到了这个世界最现实的部分。不切实际的欲望照进现实的时候,所有负面的事情都会接踵而来。
然后开始,一点一点腐蚀自己的内心。
从这一刻起,贫穷让自己懦弱也好,奋起也好,反思也好,去世也好,都是贫穷之上自己运行的事情罢了。
对于我的父母,我不知道当年的贫穷让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但是就我自己来说,贫穷让我记忆中本应该最快乐的日子,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雪霜,每次触及,都寒冷到了骨子里。
二十年后也没有融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3:43
另类示爱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176次
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有一个男孩频频与我在食堂相遇,他总是坐在我斜对面。我来时,他在;我走时,他仍在。高考前一天,我收到一封信:“或许你不知道,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有个人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你,因为你,他改变了自己。每次,看见你离去的背影,他都默默告诉自己,不必追……”
我想,这的确是一种温吞的表达方式,它不明艳不耀眼不热烈,引不来路人艳羡的眼光,得不到全世界的关注,甚至可能连那份执着的陪伴到最后都只有自己知道。可正是这份无言的陪伴,安静地躺在我的心里,让我多年后,仍时常想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3:57
人生中那些舍不得的东西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194次
你牵我走弯弯的小巷
风吹过落叶的地方
你说孩子勇敢地去闯
去看世界的模样
我终于懂时间的重量
你却不在我身旁
人一生会拥有太多东西,但衣柜容量有限,抽屉容量有限,心的容量也有限,所以需要经常腾空一些位置,让新的进来。但有些人,衣服穿旧了,东西用坏了都舍不得丢,心里实诚地放着一个人,容不得虚掷。
舍不得先生说:“东西和人一样,待在身边久了,自然就处出了感情。”
四岁那年,舍不得先生把我从四川达州的小县城接到了成都,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也是第一次看见城市的样子。舍不得先生的公司给他配了套房,门前有密密麻麻一排叫不出名字的花,那个时候,我在屋里的大理石地板上打滚儿,趴在窗棂上看天,感觉云是可以摸到的,空气也都是香的。
舍不得先生是个天生的艺术家,他写得一手没练过却笔迹娟秀的毛笔字,他会用废弃的硬纸片订成一个本子,写上字给我当生字卡,以至于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几百个生字。我十岁之前的头发也都是他给我理的,每本新书的书皮都是他给我包的,养仓鼠的小窝是他给我搭的,就连自行车、台灯、计算器坏了,也是他给我修好的。
他拥有一切我无法企及的能力,活脱儿一个现实版的哆啦A梦。
初二那年,父母在成都买了新房子,我自然要离开舍不得先生跟他们一起住,但好在离他家也就半小时车程。还记得搬新家那天,舍不得先生给我打包行李,他从床底下拉出来一个铁箱子想让我爸带上,我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小时候玩的玩具和不穿的旧衣,我说没用的东西就丢掉吧,他倒是执拗,抢回铁箱说:“那我先给你保存着,等你老了看到这些可全都是回忆。”
他舍不得的还有很多,比如那本已经被我画花了的生字卡,他至今都垫在自己枕头底下;比如那把给我理了好多年头发的剃刀,上了初一后我再也没有让他给我理过头发,每次从外面理发店回来他总是怪我妈,说头发理得不好看,为此我还跟他闹过别扭。爸妈买了车后想带他去外地逛逛,他偏说费油,不如在自己的“桃花源”里自在,还有他给我做的每一道大菜,自己都舍不得动一下筷子,以及这么多年,我犯了大大小小的错误,他也舍不得骂我。
高三那年是我的黑暗奋斗期,每天睡五小时疯狂背书。一模成绩下来后,危机感化成了彻头彻尾的压力,我坐在凳子上看着肚子隆起的几层肉心烦,偏偏这时舍不得先生又端上来一满碗自己包的包子,我脑袋一热便拿他出了气,嚷嚷长这么胖都是因为他给我吃太好了,明明不想吃,还偏给我做,没人喜欢胖子,老天才不会给一个胖子任何机会。这一闹,把舍不得先生直接吓回了自己家,一个星期都没出现。我心里对自己也怨怼,但就是克制不住,那几天,眼泪哗哗地掉,感觉差不多把后半生的泪都流完了。
后来因为朋友的外公去世,葬礼上我看着宾客围着水晶棺里的老人转着圈默哀,一下子心慌了,跑回舍不得先生的家,狠狠道了个歉。
高考结束,成绩还算理想。还记得刚上高三的时候,家里人就讨论过报志愿的问题,几乎一致建议我就留在成都,唯独舍不得先生高调支持我去北京。报志愿之前,他专门找过我,语重心长地告诉我那个城市才能装得下梦想,他说自己年轻时在战场上立了功,回来就被派到北京,他喜欢那座城市,事业也顺风顺水,但为了把一家人的户口从村里迁到城市来,不得不回了四川。
惊讶这段经历之余我故意呛声:“怎么,你舍得让我一个人去北京啊?”他说:“舍不得啊,但也没办法,觉得欠着你,我知道,你怪我从小把你当个女孩子养,把你宠太好绑太紧,你心里一定怨我,所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好。”听到这儿,话不多说,我抹了把眼泪就抱住他的脖子一顿哭,觉得自己就是个浑蛋,越是被给予太多爱,越是不着调地埋怨。
最后,我还是去了北京,但心里暗自起了誓,一定要把舍不得先生拽上飞机,让他回一趟北京。
来北京的第一年挺顺利,工作和写作都风风火火的。听我妈说舍不得先生几乎走哪儿都把我的书带在身上,尽管他根本看不懂,还总是装模作样地拿着放大镜来回读开头那两行,高度总结出这是在讲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放假回去的时候,特意去他的枕头下看看,那生字卡据说被我弟撕烂了,取而代之的是我的书,我说他压在枕头下睡得不舒服,他偏要放着,我只好哭笑不得地又给了他几本,把枕头垫平。看着家里被他补过好几次的皮沙发,用了几十年的玻璃柜,时间好像没走,我还跟那年腻着他的小孩儿一样。
我跟朋友聊起他时,说他这一生舍不得太多东西,唯一舍得的,就是让我离开了他。
我跟舍不得先生靠电话联络感情,起初是隔天打一次,后来工作渐渐繁重,他打来的时候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忙,到现在变成一周一次。但时间久了,每次的话题都围绕“身体好不好”“工作忙不忙”“吃得好不好”,于是我便失去了耐心,连那每周唯一的一次通话都觉得麻烦。只是他每每挂电话之前那句“我听听你的声音就好了”又总是触到我的神经,然后在心里把自己骂上一万遍。
好像总是这样,有了自己的世界后,亲情需要被随时提醒。看见故人去世才感叹家人老了要多多陪伴;看见一篇文字、听见一首歌,才会幡然醒悟自己对家人是不是做得不够好。
或许我们只有真正失去了,才会懂得那些一辈子舍不得的人,心里的担忧和怅然。现在我一回家,舍不得先生仍会做一桌子大菜,只是味道不那么好了,因为他总是忘记放盐。我坐在他身边的时候,他也总会不自觉地把手伸过来给我抠背,只是没多一会儿他就低着头睡着了,我看着他的头发又白又硬,像一根根鱼线。
电话里他呜咽着重复上一次的话题,我在说话的时候还经常“喂”半天,我以为是自己手机的问题,一看话筒声已经最大,再听着那一声声“喂”,鼻子难免泛酸。
时常想起年少时,舍不得先生碰见熟人常去跟他们握手,我总会没礼貌地扳下他的手,不怀好意地盯着那些人,舍不得先生哭笑不得。
因为那个时候我心里觉得,他只能是我一个人的爷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5:32
青春的纸条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80次
那时,我还在读初三,正是情感懵懂的时候。同桌是个女生,很美,一笑,让人心中一片明亮,好像面对一片春草,一片山花。
有一天上午第四节课,是班主任王老师的课。他带我们语文,戴着一副眼镜,古诗词基本功很好,随便一首诗词,分析得鸟语花香春光灿烂,让我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可是,他又有一个缺点。他把班上女生男生看得忒紧,不许走得太近,不许有恋爱迹象,用他的话说:“豆子大的娃娃,好好读书。”
那天上课时,他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课,眼睛突然一斜,马上停下了,然后快步走到我面前,伸出手说:“拿出来!”我红了脸,悄悄把手中那张没来得及看的纸条揉成团,丢到地上,左顾右盼,假装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俯下身子,拾起那个纸团,严肃地对大家说:“这是吴晓蒙给周至的纸条。”吴晓蒙,是那个女生。周至,就是我。
他转身问同学们:“我曾经说过,这样的纸条抓住该怎么办?”
大家听了,异口同声地回答:“读!”
他打开来看看,眉毛一挑,瞪大了眼。同学们都起哄道:“读,读。”他咳嗽一声,字正腔圆地读起来:“周至同学你好,你的英语那么棒,能教一下我吗?我特想考上重点高中。”
他读完,大家都不说话了,望着我们俩。
“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回事。”他叹了口气,“看来,是我想错了,把同学们的关系想得太复杂了。现在,我得向他们道歉。”
他说完,真的向我们道歉了。接着,他向全班同学号召,向吴晓蒙和周至学习,一个桌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且,他当场预言,吴晓蒙同学和周至同学有如此认真的学习态度,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全班同学听了,都鼓起掌来。
他笑着,把纸条随手装入衣兜,也跟着鼓起掌。
我和吴晓蒙都红了脸,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以后,我们班的同学整日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学习,如一群鸟儿。我,还有吴晓蒙,竟然成了大家效仿的对象。我们当然不甘落后,不只是我们成了大家的榜样,更因为,王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打了保票,说我们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那年,我们班考得出奇地好。我和吴晓蒙都如愿以偿,考上了重点高中。
临走,王老师拿出那张纸条,悄悄还给了我。那张纸条上写:周至,我很喜欢你,你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5:50
世上最孤独的事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165次
人生无非两件事,一个是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一个是处理与自己的关系。
而在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两件事而产生的所有后果里,孤独,大概是其中最无关紧要的一个。
你最孤独的时刻是什么?网上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形形色色,但无一例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一个人去吃自助餐,取餐回来时发现餐盘已经被服务员收走了。
在异国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填紧急联络人时不知道该写谁的名字。
一个人去买饮料,店里第二杯半价的促销,也让人感到孤独。
一个人旅行,看到美丽的风景,却只能分享在社交网络上,有的时候会很想拍张全身照。
或者是那些本来用亲密的昵称称呼你的人,突然开口叫了你的名字。
中秋节的晚上,一个人和SIRI对话。
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下了火车正是傍晚,万家灯火,没有一盏为我点亮。
……
来,听几个关于最孤独的小故事——
最孤独的鲸
1992年,美国海军的声呐系统在太平洋北部水域侦测到了一头叫声奇特的鲸。
有人把鲸发出的声音诗意地称为“鲸歌”,这是鲸群内部相互联络与交流的方式。普通鲸的发声频率一般在15~40赫兹之间,但是这头鲸的发声频率却是52赫兹,人们因此把它命名为52赫兹鲸。
二十多年来,52赫兹鲸从不与其他鲸为伍,就这样孤身在无尽的海洋里游来游去。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用这个频率唱歌的鲸,其他的鲸听不懂,甚至根本听不见它发出的声音。
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
最后一只袋狼
英语里有一个词叫endling,中文里似乎还没有确切对应的词,它的意思是一个物种中最后存活的个体。当endling死了,这个物种也就灭绝了。
袋狼曾经广泛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这是一种长得像狼,有像袋鼠一样的育儿袋、背上有像老虎一样的花纹的食肉动物。自18世纪以来,由于被牧民大量捕杀,袋狼的数量急剧减少,等到政府开始想要采取保护措施的时候,情况已经无法挽救。
1933年,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有人捉到了一只袋狼,送到了当地的动物园。人们给这只袋狼起名叫本杰明。3年以后,由于饲养员的疏忽,本杰明在高温暴晒下死去。从此,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袋狼存在的踪迹。
本杰明,就是一个endling。
他是他自己的孤独首领
在巴西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个被外界称为“洞人”(ManoftheHole)的印第安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喜欢在地上挖巨大的洞来捕获动物。
科学家们大概在20年前发现他的存在,相信他是他的部落里最后一名幸存者。
为了确保他的安全,巴西政府一直在暗中监控他的踪迹,还在他经常活动的范围里划定了一块31平方英里的区域,严禁外人踏入,更不允许在其中狩猎或砍伐。
至少在最近的20年里,他没有任何同伴,没有任何朋友,没有任何敌人,没有任何可以说话的人。那31平方英里,是他所有的世界。
在那里,他是他自己的部落,他是他自己的首领。
现代文明最难抵达的孤岛
在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有一个面积不过72平方公里的小岛,叫北森提奈岛(NorthSentinelIsland)。
岛上生活着不到100名土著居民,他们说的语言与世界上其他语言十分不同,与安达曼群岛其他土著部落的语言也没有任何相通之处,意味着这个岛可能已经与世隔绝几千年。
人类的文明史不过短短的五六千年,波利尼西亚人航行数千里来到复活节岛定居不过是1500年前,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也只是5000年前的事。而北森提奈岛上的原住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60000年。
即使是在过去几个世纪,现代文明似乎势不可当地横扫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却在固执拒绝与外部世界进行任何接触的北森提奈人面前停下了脚步。
这个岛,是现代文明最后、也是最难抵达的孤岛。
人类最孤独的48分钟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陆月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阿波罗11号上一共有3名宇航员。在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搭乘登月舱在月球上降落时,还有一名宇航员——他的名字叫迈克尔·科林斯,留在了指令舱中,独自一人绕月球轨道环行。其中有整整48分钟,指令舱处在远离地球的月球背面,与地球彻底失去通信联络。
从技术上来说,那48分钟,是人类诞生以来经历过的最孤独的48分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6:06
二十岁的我,六十岁的你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154次
爸:
你好多年没抽烟。当你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开始看这封信的时候,我猜你会点上一支烟,静静抽。
长到二十岁了,你的小儿子给别人写过很多信,但从没给你写,也从没跟你好好说过话。有时咱爷俩喝醉了酒,我也只勉强吐出一句:爸你少喝点。我们之间的疏于言表,如同一杯沉默的酒,喝下去轻飘飘火辣辣的,暗涌着许多沉重与婉转,堵在各自心里说不出来。
那天你开车送我去车站,火车开往遥远的成都。我坐在后面一句话不说,把头扭到一边看窗外,头一偏,透过后视镜我看见你额头上的皱纹。我发现这些年甚至没好好看过你的脸。
你比妈大两岁,你一九五三年,她一九五五年——这个年纪的父母,儿女都三十多了吧。小时候我常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异类,做儿子太小,做孙子太大,这种狭隘的情绪性偏见笼罩了我很多年。记得一次你来学校找我,有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偷偷跟小伙伴说:“他爷爷好年轻啊!”我心里“咯噔”一下,想立即反驳,又怕对方来一句:“啊,是你爸?好老哦!”于是止住。
爸,这个秘密我从没提起,你听后一定很难过。请原谅,我的确曾经嫉妒过别的小伙伴年轻的父母。那种挫败感让我一度耻于在旁人面前谈论你们,如今想想,这种幼稚得令人可笑的煞有介事,这样薄,也这样脆。如今我再不嫌弃你们,因了你们的年长,我得以有幸窥见一段更为久远的人生和风雨,这是财富。
你曾经是个温柔的爸爸。但我至今耿耿于怀你用一切力量阻止我写作,为此我在你面前打碎过一只碗,也躲在屋里大哭大闹过。我的性格跟你一样锋利。青春期的眼泪,轻易又廉价,像夏日丰沛的雨水,滋养着年轻的无知与气盛。我用布满尖锐棱角的青春期狠狠撞了你还没退去的更年期,两败俱伤,但你伤得更深。
我知道你在邻里面前夸耀过我在写作上取得的微不足道的成绩。爸,在你心里,是不是也隐隐期待着我在写作上能有所建树,给你争点面子?我是懂得你的。我懂得你藏在心底的这点念想。爸,你不支持我,我还是会写,但倘若有天你点头答应,我会好好写,不辜负你。
那一年夏天,我的小说写完了。第二年夏天,我的中考成绩很糟。我记得你坐在沙发上淡淡地说:“你总令人失望。”
之后我们的话越来越少。后来我说,我们能不能像朋友一样聊聊。你勃然大怒,“老子是你爹!”这场谈话不欢而散,我的心门再也不向你敞开。
去成都上学是我远离你的方式,我再也不需要忍受你的坏脾气了。大一那年真的很开心。我疯狂地玩,疯狂地交朋友,疯狂地做所有在你的禁锢下不敢做的事,非常用力。但这样的日子久了才发现,你的那些禁锢,长年的威严、固执与暴怒堆积起来的这层厚障壁,突然让我在某个没有风的下午重新怀念起来。我于是给你打电话,听你衰老低沉的声音,而电话这头的我,莫名其妙地想要让你高兴起来。二十年来这是第一次。
我太笨,用这么多年的时间才明白一个道理:你不是不爱我了,只是不再温柔了。
爸,你的白头发连同你的孤独一起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多起来的时候,我才只不过二十岁,而你已经六十岁。二十岁的我决定写这样一封信给六十岁的你,希望它能留下点什么。但它真的能留下什么吗?我不知道。我写的这些好像也没什么用,你不可能再年轻。我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废话,只想说一点,二十岁的我不提过去。
爸,你好多年没抽烟。当你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看完这封信的时候,我猜你的烟也抽完了。
忘小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15 13:26:20
我以为十年就够了
时间:2015-04-24 作者:未详 点击:159次
用十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
这对于一个如你如我的少年
对于一颗不安分的心
十年里该有多少啊,有多少
诗经里的爱情,楚辞中的天问
以及唐诗里的别离与豪饮
还有生生灭灭的梦想
和眼睛般的星辰
十年来我固执地走在一条路上
这条路已有一万人放弃
太久太远的路上没有人来
我豪情万丈,我傲气荡尽
只剩下一根傲骨铮铮作响
力量已非我所有,我信的
是铁做的意志和一个约会
我与生命相约,相约一个春天
我要在那春天里遇见一个少女
黑眼睛的少女眼泪汪汪
她不是要给我一段轻飘飘的爱情
她是要陪我共度苦难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