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王瑞平

[解词释义] 【转载】自成气象的山西散文(全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1:21 | 查看全部
评论家董大中在《穿越时间的隧道》一文中说,“作者笔下的景物,已经淡化了他的个人色彩,而是成为中国历史文人共同制作的浮雕。有时虽然可能跟眼前的实景不完全相合,但它更符合“岁月”的实际,是眼前所见自然景观和历史上人文景观的美妙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1:59 | 查看全部
沈琨的散文集《关山无限》,堪称是《岁月山河》的“姐妹篇”。《岁月山河》《关山无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渗透进一种对于历史的探寻和感悟,笔调也显得更加平静沉稳。这些作品,已经不再是一些单独的篇什,而应该作为一个完整肌体来看。这时候,作者为我们显示出一种磅礴大气,一种对于散文文体的艺术自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2:38 | 查看全部
乔忠延是又一位笔耕长达半个世纪的散文作家。1979年,乔忠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散文《糯米》,198085日《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散文《喜酒》。而《童年岁月》成为乔忠延的成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3:12 | 查看全部
1990年代之后,乔忠延的写作进入成熟期,其散文写作在质和量上都有了大规模的飞跃,至今他出版了《豆寇岁月》《童话岁月》《梦幻岁月》《尧都沧桑》《枯荣岁月》《炎凉岁月》《尧都人杰》《远去的风景》《荒疏的风景》《飘扬的风景》《尧都史鉴》《尧都土话》《尧都风光》《山西古戏台》《乡村记忆》等十五部散文专著,共计500万字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3:52 | 查看全部
乔忠延先后获得了赵树理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乔忠延的散文,之所以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朴素亲切,最要紧的就在于作家始终保持了“纯净的心态”,坚守了作家的良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4:22 | 查看全部
玄武是七○后人,大约在1989年他开始发表作品,不过是以诗作的形式。他较为成熟的散文作品见于1998年左右,那是一组动物随笔,后来结集出版于百花文艺出版社,名为《爪子、嚎叫与飞舞》。动物随笔系列作品,在散文界给他带来一定的声名。然而这不是他满意的作品,他真正比较看重的是“东方故事”系列,早在2000年之前已有一半写成,却束之高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5:14 | 查看全部
这是一位有强烈写作自信的作家。从此他的作品往往搁置数年才得以刊发,很多时候,他甚至不乐意刊发自己作品。在他成名之后,他的作品也人为地,能够搁置八年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5:51 | 查看全部
约在2002年,他的《蚕马》《盘瓠》发表于《十月》杂志,惊艳一时,作品以强劲的想象、饱满的激情、混沌而博大的文章审美、令人窒息一般的密度为时人称道。诗人张祈激动地评价:“玄武对散文写作的勃勃雄心在文字中看得一清二楚。近些年来,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一位中国作家能用现代语言写出如此厚重、奇诡、神秘、优美的作品。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在对古老源头的寻求中,玄武用他独有的笔锋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他的散文汪洋瓷肆,旁征博引,情节生动,想象合理,而且在行文中不时闪现出属于他自己的绝妙构想。可以这样说,玄武的散文是继承了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 ,并结合现代西方超现实主义、拉美魔幻文学的艺术结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7:05 | 查看全部
评论家杨矗认为:“玄武作品中那些写动物、植物的篇章,涉及的是人性、人和物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出尊重、亲和‘物’的神话思维和生态和谐观念。在文本策略上,玄武的散文又具有后现代的互文、戏仿特点,即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外的一些文学作品互文、戏仿,使文本与文本之间互释互动,拓展了作品的意义空间,使其文本意义始终处于动态的增殖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07:58 | 查看全部
这就是玄武和他的文学。我们已看出,玄武的追求是特殊的、可贵的、宏大的、奇伟的。玄武是中国当代的“荷尔德林”——像海德格尔的“思”与“诗”之求一样,玄武对诗性、神性相融的古老诗思、古老人性、人的本真“存在”的追求,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否定之否定式的超越性的重建。他面对的是根本性的、既传统又崭新的建设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