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王瑞平

[解词释义] 【转载】自成气象的山西散文(全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28:08 | 查看全部
山西散文从五六十年代的寥寥数人,到新时期以来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人多势众,可谓山西文学的一大景观。在长长的散文家名单里,可以随意举出很多人,如抒发故乡情思、描绘乡土风情,以《乡逝》获得冰心散文奖的王改瑛;如书写命运与情感、出版散文集《此情可待成追忆》、以《静思集》获得赵树理文学奖的孙喜玲;如创作了《翠翠》《款月亭待月》《从故乡出发的雪》等优美回忆散文的卓然;如师法散文大家孙犁、致力文化散文创作、出版了《梨花村随笔》等十多部集子的杨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29:17 | 查看全部
           兼写散文的重要作家

相对于专门的散文作家,兼写散文的作家中,有许多作家的知名度更高。他们以自己的名气,增加了散文受关注的程度。散文写作的群体庞大,便如有了一个很大的底座,而在这个巨大底座上的塔尖,也会相应地高耸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29:51 | 查看全部
李国涛以评论家著称,后又以小说家名世。但谈山西散文不能不提李国涛。他多年来几乎远离文坛活动,只是默默书写自在文章。他的散文,深得文章自然之美。一些人间琐屑小事,或许是他人不愿入文的,但由他笔下碎碎道来,总能令读者觉得回味无穷。他在《新散文史的脉络》一文中,将胡适、周作人、鲁迅、林语堂定作新文化运动以后散文的四条主线。文中又说:“文人应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修炼成‘文人’并不易,那不是什么人都能达到的程度。既是文人,写出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该是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31:09 | 查看全部
李国涛在短文《闲话散文》里,谈到他对散文的态度:“我写过所谓的‘散文’。那大约是中学学生写的作文一类。我就是这么个路数。我想,散文并不是散成一片,不成篇章。所谓‘散’,是相对于后来出现的‘骈文’而言,‘骈’者是四六对句,有韵。散文的语言较口语化。这事谁都知道,也能写。总之,随意一点;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也就可以尽意、尽兴一些。我只知道这些。但我没有专门学过这种写作。我什么也没专门学过。后来我写过评论,还写过小说,说来不怕人笑话,笔法都是这样,总带有随意而谈的意思。我早年,在中学时(其实我也就只是读过中学),和中学稍后,读过鲁迅、周作人的文章,大为倾倒,以为这才是散文的高峰。比如鲁迅中年的《秋夜》,晚年的《女吊》,简直在新文学里是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周作人谈茶谈野菜,谈雨,谈天说地,平实淡雅,我都喜欢。我后来学一直喜欢这个路子。新中国成立后,俄国文学风行一时,在评论里,我爱读别林斯基的。那一路滔滔而下的风格,真是震动读者之心。英国的散文大家兰姆的文章我也爱,那种随意、散淡、文雅,也令我倾心。后来孙犁的散文,尤其是晚年的,我也爱。汪曾祺的、黄裳的,也爱之甚切。奇怪,画家的散文,如黄永玉的,吴冠中的,陈丹青的,我都喜欢。那位新疆小女子李娟写新疆生活,许多发在《文汇报?笔会》上,真称得起奇妙。我的审美眼光和水平,大体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33:26 | 查看全部
这些,似乎可以看作是李国涛散文的师承和法度。他的散文著作有《世味如茶》《总与书相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33:52 | 查看全部
韩石山以小说成名后,又写散文、文学评论,有“文坛刀客”之称。后又潜心于现代文学研究及作家传记的书写。他勤于笔耕,著述颇丰。而《李健吾传》《徐志摩传》《寻访林徽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谁红跟谁急》《民国文人风骨》《此事岂可对人言》《装模作样——浪迹文坛30年》等,都是他颇有影响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34:41 | 查看全部
他的散文可谓笔法灵动,意趣盎然。曾有散文《无奈的远游》获得“人民文学奖”。

他对散文的论述也是别具一格:“凡我散文作家,提笔属文之前,心中一定先要存一美女形象。其文章的整体,要似美女之体型,该凸的凸,该收的收,详略是也。其文章的亮点,要似美女之目,顾盼流莹,勾人魂魄,所谓文眼者是也。其文章的见识,要打动美女之心,不同凡响,迥异流俗,所谓超卓是也。苟能如此,虽是一篇寻常之文,无异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薄暮时分,与美人相携而归,罗帷轻摇,浮香暗动,其乐如何!散文的品格既如彼,乐趣又如斯,细心揣摹,倾力而为,想作不好,怕也由不得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36:11 | 查看全部
张石山长于小说写作,曾两茯全国短篇小说奖,近年更进军影视作品,成为著名编剧。但他的散文随笔作品也是精彩纷呈。1998年以来他共出版了八部散文著作《商海炼狱》是个人经商下海的经历纪实;《洪荒的太息》是走马黄河采集完成的关于民俗民歌的文化专著;《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是回顾个人文坛经历的纪实著作。《拷问经典》是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个性化思考的专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37:01 | 查看全部
《人间耳录经》是关于民俗民歌民间笑话童谣等段子的记忆集成。《礼失求诸野》是与鲁顺民合作完成的关于乡野礼俗的长篇文化专著。《爱河之源》是若干中短篇散文集成。《叙述的乐趣》是偏重于文化、文学、文字、文友序言等类文章的集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2:37:45 | 查看全部
张石山出版的《被误读的〈论语〉》一书,似可算作随笔作品。此书不强解,不臆断,说理明白通畅,每有独到犀利见识。在阅读中,每每有电光一闪般的快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