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彭娇妍

《梦的解析 》作者:弗洛伊德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5:04 | 查看全部
在有些梦例中,这种要表现出“either—or”的困难是利用将梦分成相等的前后两半来
克服的。
    梦处理相反意见以及矛盾的方法是值得注意的——它干脆不予以理会,对梦来说,
“不”似乎是不存在的〔18〕。它很喜欢把相反的意见合在一起,或者把它们当作同样的事
件来表现。它甚至会随心所欲地把相反意思取代了原先的元素而在梦中表现;因此我们不能
一眼望过去就决定一个相反的元素在梦思中是否亦是如此的存在或者恰好相反〔19〕。
    在前面刚提到的一个梦里,我们已经解析过它的第一个句子(“因为我的出生是如此这
般”)。在这梦里,病人梦见自己正由一些高低排列的木桩上步行下来,而手里握着开花的
枝条。因为这影像,她想起了那手持百合花宣告耶稣诞生的天使画像〔20〕——而她的名字
恰好又是玛丽亚——同时也令她回忆当街道用青色树枝装饰,举行“耶稣圣体游行”时,那
些穿着白袍步行的女孩子。因此,梦中这开花的枝条无疑的暗示着贞洁——枝条上长着红
花,看起来就像是山茶花。梦是这样进行的,当她走下来的时候,花已经大部分枯萎了。然
后,接着一些无疑是月经的暗示——看来,这似乎是纯洁少女,握着同样的像是百合花(译
者按:纯洁的意思)般的枝条是影射着茶花女:她平时戴着白色的山茶花,但在月经来临的
时候,则戴着红色的。这带花的枝条〔歌德诗“Der Müllerinverrat”中的(少女的花)〕
同时代表着贞洁以及其反面。而这梦表现她对这一生纯洁无瑕的欣悦,但是在某几个部分却
泄露了相反的概念(如花的凋谢)——提示出她因为各种有关贞洁过失而引起的罪恶感(即
是说,在她孩童时期发生的)。在分析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很清楚的把这两道思想分开,
自我慰解的那部分比较表面化,而自责的那部分较为深藏——这两道想法是全然对立的,不
过相反但性质相似的元素却在梦的显意中以同样的事件表现〔21〕。
    梦的形成机转最喜爱的逻辑关系只有一种,那就是相似,和谐,或者是相近的关系——
即“恰似”。这关系和别的不同,它在梦中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22〕。梦思间早已存
在的平行或“恰似”的关系是架构成梦的第一个基础,而梦的运作大部分不过是在制造一些
新的平行关系来替代那些已经存在但是无法通过审查制度的阻抗者。梦的运作是倾向于凝
缩,因而它赞助这种相似的关系。
    相似、和谐、所谓具有相同归属的——在梦中却以单元化来表现;这些关系或者早就存
在于梦思间,或者是新近才被创造出来。第一种可能可以称为“仿同”,第二种则称为“集
锦”。仿同是用在人身上,而集锦则指对事物的统一。不过“集锦”亦可施用于人身上。而
地方则常常被当作人一样看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5:15 | 查看全部
在仿同作用里,只有和共同元素相连的人才能够表现于梦的显意中,其他人则被压抑
了。但是这个梦中单一的封面人物出现于所有的关系及环境中——不仅是他自己,并且也概
括了其他的人物的。在集锦作用里,这种情形就扩展到人的关系——这梦的影像概括了各人
所持有的特征,但不是每个人所共有的;因而这些特征的组合导致了一个新的单元化,一个
新的合成,集锦的实际过程可以有好几条,有时,梦中人具有一个和它相关的人的名字——
在这情况下,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这和醒着的知识相同:这正是我们要的人——而外
观却是别人的样子。或者,梦的影像可以一部分像某人,一部分又像另一个人。或者这第二
人的涉及并非是外观的,而是存在于梦中人的姿态,说话和所处的情况中,在最后的这种情
形下,仿同和创造一个集锦人物间的分野就不那么清楚了〔23〕。但是,要制造一个像这样
的集锦人物的尝试可以遭遇失败。在这情况下,梦中的景物就只像是属于其中一个有关的人
物,别的角色(而通常是最重要的),则变为一些附随的,而不具有什么功能。做梦的人有
时会用这些词句来形容该种情况:“我妈妈也在那里。”梦内容中的这元素也许类似于像形
文字中的决定性因子——不是发音,而是用来说明别的符号的。
    造成两个人物结合的共同元素也许会表现于梦中,也许会被删除。一般来说,仿同或者
是建造一集锦人物的理由是为了避免表现出这共同元素。为了避免说,“A仇视我,B亦是
如此。”所以我在梦中制造一个由A和B合成的人物,或者幻想A在做一些为B所特有的行
动。这样造成的梦中人因而有了新的连接。而它代表了A和B的情况使我能够很合理的在梦
的适当时间内穿插一个它们共有的元素,即是说,对我的仇视态度。利用这种方法常常能使
得梦内容得到显著的凝缩;如果我能够利用别人而把相同的情况表现得清楚,那么就可以省
去了直接表现某人的情况所需的繁琐。我们亦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种利用仿同作用来表现
的方法亦可以用来逃过审查制度的阻抗,而阻抗正是梦之运用的严厉一面。审查制度所反对
的,也许恰好落在梦思中某一特殊人物的特定意念上;所以我就寻找另外一人,他也和这被
反对的材料有关,不过涉及较少。由于这两人不被审查通过的共同点使得以建造一集锦人
物——它具有了两人其他无关重要的特征。不管是源于仿同或集锦作用,这人物于是被允许
进入梦内容而不被阻抗。所以利用梦的凝缩作用,我满足了审查制度的要求。
    当梦表现出两个人共有的元素时,这往往暗示着另一个被蒙蔽的共同元素,不过却因为
审查制度而无法表现。共同元素常常利用置换作用来达到顺利表现的目的,因此,梦中集锦
人物所具有的无关紧要的共同元素使我们能下这样的断语:梦思中必定还有一个不是如此不
紧要的共同元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5:29 | 查看全部
根据以上的讨论,仿同作用或者是集锦人物具有下列意义:首先,它代表两个人之间的
共同元素。第二,它代表一件被置换了的共同元素。第三,它仅仅代表了一种一厢情愿的共
同元素。因为希望两个人具有共同元素的想法,常常和这两人的置换不谋而合,所以后者在
梦中亦是以仿同作用来表现,在伊玛打针的梦中,我希望将她和另一病人置换:那就是说,
我希望另一病人和伊玛一样亦在接受我的治疗,梦达成这愿望的方法是,呈现一个叫伊的妇
人,不过她被检查的方式却是我以前看到另一妇人所接受的情况。在关于我叔叔的梦里,这
种交换成为梦的中心:我利用处置和裁判同事把自己比喻成部长。
    根据经验,我发现每个梦都是关系着做梦者本人,丝毫没有例外,梦完全是自我的
〔24〕。当自我不在梦内容中出现,反而代之以外人时,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自我一定利
用仿同关系隐藏在这人的背后;因而能够把本人的自我加入梦内容里。在别种的情况下,如
果本人的自我确实出现于梦中,那么亦可知道别人的自我亦借着仿同作用而隐匿于本人的自
我后面。因此在分析这种梦的时候,常常得注意我和此人所共同具备的隐匿元素(而这元素
是连接在此人身上的)。在别的梦里,自我起初是附着在别人身上,不过当仿同作用消失后
又再度回复到本人的自我来。这些仿同因而使我得以细察在自我的意念中,哪些部分是审查
制度所不通过的。由于这种原因,自我在梦中可以经过数度交迭,有时直接呈现,有时却又
经由仿同别人而表现,借着好几个仿同作用,它乃能把好多好多的梦思凝缩起来〔25〕。这
种梦者本人的自我在梦中会数次呈现或者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基本上是和在清醒的思考中、
自我亦会出现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或关联没有两样——譬如这句子,“当我想我以前
是多么健康的一个孩子。”
    至于地点名称的仿同要比人来的更容易了解,因为在梦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我没有牵
涉在内。在我的那个关于罗马的梦里,我发现自己处身于一个被称为罗马的地方,不过却因
为看到街头大量的德文招贴而感到非常惊奇。后者是种愿望达成,立刻使我想到布拉格;而
这愿望也许源于我童年时代度过的德国国家主义时期(而这已经是过去的〔26〕。在做这梦
时,我有希望在布拉格遇见朋友(弗利斯);所以罗马和布拉格的仿同可以解释成一种愿望
的共同元素:我愿意在罗马遇见朋友,而不想在布拉格。而且这会见的目的使我乐于将布拉
格和罗马交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5:40 | 查看全部
这种制造集锦结构的可能是使梦常常披上一层奇幻外衣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它在梦内容
中导入了一种不能由感官真正感受到的元素〔27〕。这种建构集锦影像的精神程序很明显地
和清醒时幻想或涂绘恐龙以及半人半马怪物的情况相同。唯一的不同点是,清醒时,意欲创
造的新构造本身决定了这想像物的外表;而梦中集锦的影像却取决于一些和它外表无关的因
素——即梦思所含的共同元素。梦中的集锦物可以有好多种方法去完成。最单纯的方法便是
只以某物直接表现,不过这种表现却暗示着它仍有别的归属。更复杂的方法则是把两个物体
合成新的影像,而在结合过程中,巧妙地利用了两者在现实中所含有的相似点。新的产物也
许是怪诞离奇,也许要被认为是高明的想像,这要看原来的材料是什么,以及其拼凑的技巧
高下而定。如果凝缩成一个单元的对像是太过不和谐,那么梦的运作常常制造一个具有相当
明显的核心,但附随着一些不明显的特征后就心满意足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把
材料组成一个单元化影像的努力是失败了。这两种表现方法互相重复出现,产生一些性质相
当于两种视觉影像竞争的东西。在绘画上,如果我们想表现许多个人体认的意像所形成的一
般概念时,亦会产生出同样的情形。
    梦当然是这许多集锦的组合。在前述的梦的分析中,我已经提出了许多例子;以下我将
多补充几个,下面这个梦是以“花的语言”来描述病人的生命过程:梦中的自我在手中握着
开花的枝条——而我们说过,这代表着圣洁以及性的罪恶。由于花朵的排列情形,这枝条也
向梦者暗示着樱花,而这些花儿,如果个别来看则是山茶花而且给人的印像是,花是加上去
的。这集锦物各元素间的共通点可以由梦思中显示出来。开花的枝条暗示着那些要赢取,或
者想获得她好感的人努力所贡献的礼物。因此,小时候她得到樱花;后来得山茶花树;而那
个花看来像是加上去的外表则像征着一位常常外出旅行的自然学者为了获取她青睐所贡献关
于花的图画。另一位女病人在她梦中则浮现了一个这样的东西——像是海边沐浴用的茅屋,
像是乡村房子外面的厕所,又像是小镇子的顶楼。前面两个元素的共同点是关于人们的赤裸
与脱衣;而与第三者的连接则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她小时候),顶楼亦是和脱衣有关。
另外一个男人则在梦中产生了两个地点的集锦——而在这集锦物里进行“治疗”。其中一个
是我的诊疗室,另外一个则是他第一次邂逅太太的娱乐场所。一个女孩则在她哥哥答应请她
吃一顿鱼子酱后,梦见这哥哥的脚沾满了鱼子酱的黑色颗粒。这“感染”的元素(道德上的
意思)和她回忆起小时候布满双脚的红疹(而不是黑的),以及鱼子酱的颗粒组合成一个新
的概念——意即她由哥哥那里得到的。在这梦里(别的梦也一样),人体的一部分被当作物
来看待。在费连奇报告的一个梦中,那个集锦的影像由医生和马所组成,并且穿着睡衣。在
分析过程中,这女病人体会到睡衣像征着小时候她父亲在某一情境的影像,因此这三个元素
的共同点也就明了了。这三部分都是她性好奇心的对像,当她年轻的时候,保姆时常带她到
一个军队的养马场去,因而她有许多机会来满足她那未被压抑住的好奇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5:52 | 查看全部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梦没有办法表达矛盾或者是相反的关系——即“不”。我现在将首先
提出反对的意见。有一类能够归属在“相反”前提下的例子是利用仿同作用的——在这些梦
例中,交换或者取代的意念是和相反情况关联着。关于这点,我已经举过了许多例子。另外
一类则归属于一种我们可称为“刚好相反”的旗下,它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呈现在梦中——
似乎可以把它形容为玩笑。这个“刚好相反”并不直接呈现在梦中,但却经由梦内容(那些
为了别的理由而创造的)刚好和它相邻接的部分的扭曲而泄露其存在的事实——就像是一种
事后回想。这种方式用实际例子解释可要比描述容易多了,在一个美丽的梦,即“楼上和楼
下”的梦里,表现的爬楼梯恰好和梦思的原型相反——即是这恰好和都德名作沙孚中情境相
反;在梦中向上爬的动作开始困难,后来却轻而易举,而在都德的故事中开始容易,后来却
困难了。另外梦者和她哥哥的“楼上”、“楼下”的关系在梦中刚好倒过来。这指出在梦思
中,两件材料的关系是相反的;而我们可以看出梦者幼童式的想让乳母拥抱的幻想,不过在
小说的情节中刚好颠倒,主人翁却抱着太太上楼。我那梦见歌德抨击M先生的梦也一样。在
此种梦的分析中,必须弄清楚这关系,否则是无法成功的。梦里歌德抨击一位年轻的M先
生;而实际存在梦思中的却是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我的朋友弗利斯),他被一个不知名的小
作家抨击。在梦里,我计算歌德逝世的日子——实际的计算却是基于一位瘫痪病人的生日。
梦思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思想恰好和歌德应该得到疯子般待遇的意念相冲突,“刚好相
反”,梦(潜匿意义)如此说,“如果你不明白书里讲什么,那么你(评论家)便是白痴,
而非作者。”另外,我想这种把意义歪曲的梦都隐含着一种轻蔑的,有着这种“背叛某件
事”的意念(譬如说,在沙孚的梦中,梦者把他和其兄弟的关系颠倒过来)。另外,我们亦
可以看到这种梦中的相反手法时常是源起于潜抑的同性恋冲动。
    附带来说,把一件事扭转到反方向是梦运作最喜欢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是运用最广的。
它的第一个好处乃是能满足对梦思中某些特殊元素的愿望,“如果这件事是相反的话,那该
是多好!”这常常要表现自我对记忆中那些不如意部分的最好方法。还有,“相反”是逃避
审查制度的有效方法,因为它产生一堆歪曲的材料——这且具有一种瘫痪的效果,譬如说,
对尝试要去了解这梦的涵意泼冷水。因此,如果梦很顽固地不愿泄露其意义,那么追究梦显
意里那些刚好相反的特殊元素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经过这手续后整个情势就明朗化起来。
    除了把主题颠倒以外,我们还要注意时间的倒置,梦的改装最常见的方法是把事情的结
果,或者思想串列的结论置于梦的开始部分,而把结论的前提及事情的原因留在梦后段里,
因此,如果不把这原则放在脑海里,分析梦就要无所适从了〔28〕。
    在某些梦例里,我们需要把许多梦内容颠倒过来才能找到其意义。譬如说,有一个年轻
的强迫症患者在某个梦中隐匿着一个自孩童时代即已存在的希望父亲死亡的记忆。这父亲又
是他所害怕的。梦内容是这样的:因为他回家晚了,父亲骂他一顿。这梦发生在精神分析的
治疗过程中。由他的联想看来,本来的意思一定是他生父亲的气,因为父亲回来的太早了。
他宁愿父亲永不回来,这就等于希望父亲死去(请看第五章 ),因为这个男孩子在父亲外出
的时候做了一件错事,被警告说:“等你爸爸回来,你就知道厉害了!”
    如果我们要更深一层地研究梦思和梦内容的关系,最好的方法便是把梦做为起点,然后
研究梦表现方法中的正统特征究竟和底下的思想有什么关系。最显著的是,梦里面各种梦的
影像会激发起不同的感觉强度,而梦的各段或者是不同的梦都具有不同的清楚度。
    各种梦影像的强度相差(位于我们所了解的两个极端之间)并不能够看为比真实情况来
得大(这我们认为是梦的特征的,其实是掩人耳目而已),因为这和我们在真实情况中所能
体会的不清楚度无所比较。我们常常会说,梦中不清晰的对像是“消逝的”,而认为更清楚
的影像必定是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梦思的什么东西决定了梦内容中
各不同部分的鲜明度呢?
    我想以分析一些可能的情况来做为开始。因为梦的材料可能包括一些睡眠时所觉察到的
真正感觉,所以也许有人会这样假设,导源于这些感觉的梦内容一定会有特殊的强度,或者
反过来说,在梦中特别鲜明的,一定导源于睡觉时的真正感觉。不过由我的经验来看,此种
假设从来没有成立过。由睡觉时所接受的神经刺激产生梦的影像比由记忆而来的清楚——这
种关系是不存在的。真实与否对梦影像的强度来说是毫无影响的。
    另外,我们也许这么想,梦影像的感觉强度(鲜明度)和对应的梦思所蕴含的精神强度
有关。而精神强度即相当于精神价值;即最鲜明的便是最重要的——是梦思的中心所在。而
据我们所知,真正重要的元素通常是无法通过审查而进入梦内容的;但不管如何,也许它在
梦中的直接衍化物亦带有一些较大的强度,并且毋需因而形成梦内容的中心。但是这种想法
由梦的比较研究来看亦是不正确的。梦思中查元素的强度,和梦内容中相应元素的强度是毫
无关联的:事实是“所有精神价值的完全转换”(尼采语),在梦思中举足轻重的元素,也
许它的衍化物在梦中变为短暂的存在,并且在一些更强烈的影像相比之下,显得黯然无色。
    梦中各元素的强度反而是由两个独立的因素来决定,第一、完成愿望达成的元素是以特
别的强度表现的(请看第七章 )。第二、由分析过程看来梦中最鲜明部分乃是产生最多思想
串列的起始点——那些最鲜明的元素亦是那些具有最多决定因子的。也可以这样子说:最大
强度的梦元素,乃是那些借以得到最大凝缩作用者(请见第七章 )。我们也许可以期望,最
后终将会有一公式来表达出这两个决定因素和强度的关系。
    前述那个问题——关于梦中某一元素的强度或清晰度的原因——是不能和下面这个关于
梦各个段落以及整个梦的清楚或混乱的问题混为一谈。在前一问题里,清晰度是和模糊度相
对,而后者之清楚则和混乱相对。但是毫无疑问的,这两种尺度的进退关系是相互平行的。
具有鲜明印像的那段梦,常常是含有一个强烈因素的,而暧昧不清的梦则具有一些强度较小
的元素,但是梦的清楚或混乱可要比梦中元素的鲜明度来的更难于判断。的确,因为一些以
后即将讨论到的理由,我们目前仍无法对前者加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6:03 | 查看全部
但是在某些例子中,我们很惊奇地发现到梦的清晰与否和梦的改装没有关系,它反而是
由梦思的材料直接而来(并且是梦思的一部分)。我就有一个梦,在我醒起来时,觉得结构
完美、清楚与毫无瑕疵——当我在梦中仍然半睡半醒时的时候,我想要分出一类不受凝缩与
置换作用影响,而属于“睡眠中的幻想”的梦,但是细察这稀有梦例时,我发现它仍然和其
他梦具有同样的缺陷与隔膜;因此就把这“梦的幻想”〔29〕的分类删除了,梦的内容代表
了我们长期追寻以及困扰我们(我和我的朋友弗利斯)的两性理论;而这梦愿望达成的力量
使我认为这理论(刚好没有出现于梦中)是清楚与毫无瑕疵的。因此我认为是完整的梦的判
断其实不过是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已。在这梦例中,梦的运作侵犯了我清醒时的思想,
将之篡改使我认为这是对此梦的判断,其实这是在梦中没有成功表现出来的梦思的材料
〔30〕。有一回,在分析一位妇人的梦时,我遇到了和这梦相同的情况。开始的时候,她拒
绝说,因为“这是非常不清楚与混乱”。终于当我重复说她不能如此确定她一定对以后,她
说,有好几个人进入梦境——她本人,丈夫和她父亲——但是她却不能确定她丈夫是否就是
她父亲,或者她父亲是谁,以及这类的问题。把梦和她分析过程中的联想合起来很清楚地显
示出这是一个常见的故事,关于一个女佣人怀孕了,但不能知道“小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
〔31〕,因此再度显示梦的不清晰其实乃是促成此梦的材料的一部分:即是说,这材料是以
梦的形式来表现。梦的形式,或者梦见的形式是非常普遍的用来表示其隐蔽的主题。
    对梦的谅解,或者表面看来是善意的评论,常常是用来虚饰那以微妙方式出现于梦中的
部分,虽然实际上是出卖了它。譬如说,一个梦者说:“梦已被抹掉”;而分析结果则显示
出他回忆(童年的),他在倾听那位替他大便后抹屁股的人谈话。另外有一个例子值得详细
记录,一位年轻小伙子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梦,内容提醒他有关一些仍记得清楚的童年幻想。
他梦见傍晚时分,他在夏季游览胜地的旅馆里。他记错了房门号码,结果走入一间客房,里
头的一位老太太正和两个女儿解衣就寝。然后他说:“梦在这里有个空当;少了某些东西,
最后出现了个男人,他想把我抛出去,于是,我就和他挣扎。”他尽了力量,但始终没有办
法记起这重要关键——而无疑的这暗示着他儿时的幻想;最后,真相大白,他所想找寻的其
实在他叙述梦的隐蔽的部分时已经说出来了。这空当其实是这些要上床的妇人的生殖器开
口;而“少了某些东西”,则是对女性生殖器的形容词。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具有对女性生
殖器官的好奇心,同时固执于这有关幼童的性理论——根据这理论,女人是具有男性生殖器
官的。
    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相类似的梦。他这么梦:“我和K小姐一起步入公园餐厅……然后就
是个含糊的部分,一个中断……然后发现自己置身于妓女户,那里两个或三个妇人,其中一
个穿着内衣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6:15 | 查看全部
分析:K小姐是他前任上司的女儿,她承认,她就像是他妹妹。不过他很少有机会与她
交谈,有一次的谈话中,他们“似乎开始察觉到彼此性别的不同”,而他似乎这么说:“我
是男人,而你是女人”。他只到过此餐厅一次,那是和他姐(妹)夫的妹妹一同去的——而
对他来说,她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有一回他和三位小姐走过此餐厅大门。那三位小姐是他
妹妹、阿姨以及刚提到的姐(妹)夫的妹妹。三位对他来说都没有举足轻重的力量,但都是
他的妹妹。他很少逛妓女户——一生中大概只有两三次。
    对这梦的分析主要建立于梦中“含糊的部分”及“中断”的基础上,因而导出他孩童
时,因为好奇的缘故,曾经(虽然很不常)检视过小他几岁的妹妹的生殖器,于是后来,他
就做了这个梦,像征着他对这过失的(意识的)记忆。
    同一晚上所发生的梦内容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而它们之所以会分成这许多段,同时有不
同组合和数目的事实都是有意义的,这可以看成隐匿着的梦思所提供的消息〔32〕。在分析
含有许多主要部分的梦时(一般来说,或者是同一晚上发生的梦),我们不应该忘记这可
能,即这些分开,而同时又是连续着的梦也许含有同样的意义,并且是以不同的材料表达着
同一冲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第一个梦通常是最胆怯以及歪曲的,而接着的可能是更确
定与明显。
    圣经中那个由约瑟夫解释的法老王所做的关于母牛和玉黍蜀穗的梦就是属于此类。约瑟
夫的记载要比圣经上详尽得多。当国王提起第一个梦后,他说:“当我看到这景像时,就由
梦中惊醒了,而在混淆以及思索这到底有何意义的当中再度入睡。然后又做了一个梦,这要
比前一个来得露骨与奇异,并且使我感到惊恐与迷惑……”听完国王对梦的叙述后,约瑟夫
回答说:“国王呀,这梦虽然以两种方式表现,但却具有同一意义……”。
    杨格在那篇“谣言的心理”中提到某女孩经过改装的“色情的梦”如何不经分析即被她
同学识破,以及这梦如何更进一步的改装与润饰。他在叙述这许多梦的故事后,下如此的评
论:“在一系列的梦中,最后一个梦影像所欲表达的思想,完全和这系列中第一个影像所欲
表达的雷同,审查制度利用一连串的不同像征、置换、无邪的改装等来达到尽量延长隔离此
情意综的目的。”歇尔奈尔对于这种梦的表现方法非常熟悉。他曾经描述过,并且把它和他
的器官性刺激的理论〔33〕连在一起,当着是一种特别的定律:“最后由某一特殊神经刺激
引起像征性的梦的构造皆遵循此一般原则:在梦开始的时候,它是以一种最遥远,最不正确
的暗示描绘着产生刺激的对像,但是最后,当所有可能的图像来源枯竭后,它就赤裸的表现
出刺激本身,或者是(依梦例而不同)如有关的器官或者是该器官的功能,因此,梦在指示
出其器官性原因后,达到了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6:27 | 查看全部
峦克干净利落地肯定了这歇尔奈尔的定律。他报告的女孩的梦分为二部分,中间有一段
间隔,不过是同一晚上发生,而第二个梦是以达到情欲高潮而结束。即使是没有从梦者取得
详细的资料,我们亦能很详尽地分析第二个梦;但是由两梦之间的许多联系看来,我们发现
第一个梦所表现的和第二个梦一样,不过是以一种比较羞怯的方式呈露而已。因此这第二个
达到情欲高潮的梦使我们能给予第一个梦完整的解释,峦克即根据此梦例,很正确地用梦的
理论来分析,“产生情欲高潮或遗精的梦”的意义(请看第六章 )。
    不过根据经验,我认为很少有机会碰上要用梦的明确或有疑问的材料来判决梦得清晰抑
或混乱。后面,我将展示一个“梦的形成”的因素(我以前没有提过)而这将决定梦中各因
子的分量。
    有时当梦中的某一情况或段落持续一段时间后,突然会冒出如此的句子:“但似乎在同
一时间里出现了另一个地方,在那里发生了某件事情。”过一阵子,梦的主流又回复了,而
这中途的打叉不过是“梦的材料”的一个附属子句而已——一个窜入的思想,在梦里,梦思
的条件子句是这样子表现的:
    以“当”来替代“如果”。
    那个在梦中常常出现而且是那么靠近焦虑的被禁制感究竟具有何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
下,想要前进,但是却发觉自己被胶粘在那里。想要取得什么但却被一些障碍挡着。火车快
要开了,但是却无法赶上。举起一只手想为受到的侮辱报复,但却发现它是无力的。例子真
是不胜枚举。前面,我们已经在暴露的梦中提到这感觉,不过却没有真正的尝试对它分析。
一个容易但理由并不充分的答案是在睡觉时常常有运动麻痹的感觉,因而就产生这种感觉。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一直梦见这种被抑制着(麻痹)的行动呢?不过我们可以很合理地这么
想,这种睡觉时任何片刻都可以唤起的麻痹感使某些表现方式容易呈现出来,并且只是当梦
思的材料需要如此表现时才会感觉到。
    这种“无法做任何事情”并不常常以此种感觉呈现在梦中,有时它甚至是梦内容的一部
分,下面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且我认为它对此种梦的意义提供了最好的说明。以下是此梦
的节录,在梦里我因为诚实而被指控。这个地方是私人疗养院和某种其他机关的混合,一位
男仆人出场并且叫我去受审。我知道在这梦里,某些东西不见了,而这审问是因为怀疑我和
失去的东西有关(由分析看来,这审问(检查)有两种意义,并且包括了医学检查)因为知
道自己是无辜的,而且又是这里的顾问,所以我静静地跟着仆人走,在门口,我们遇见另一
位仆人,他指着我说:“为什么你带他来呢?他是个值得敬佩的人。”然后我就独自走进大
厅,旁边立着许多机械,使我想起了地狱以及它恐怖的刑具。在其中一个机器上直躺着我的
一位同事,他不会看不见我,不过他却对我毫不注意。然后他们说我可以走了。不过我找不
到自己的帽子,而且也没法走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6:37 | 查看全部
这梦的“愿望达成”无疑的是表现于我的“被认为是诚实的,并且可以走了”。因此,
在梦思的各个材料中必定和这个相反。“我可以走了”是赦免的一个讯号。因此,在梦的末
尾某些事情发生而阻止我的离开不就可以认为是那含着阻碍的潜抑材料正在这时刻表现出来
吗?于是我不能找到帽子的意义就是:“毕竟你并不是个诚实人。”因此,梦里这“无法做
任何事情”是用来表达一个相反——“no”,所以我又要修改前面所说的梦是无法表达
“不”的话了〔34〕。
    在别的梦中,“无法行动”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情况而是一个感觉,而这种被禁制的感觉
是一种更强有力的表达——它表现一种意志,而这受到反意志地压抑,因此受禁制的感觉代
表一种意志的矛盾。而我们以后将提到,睡觉中所连带的运动性麻痹恰好是做梦时精神程序
的基本决定因子之一。我们知道运动神经传导的讯息不过是意志力的表现,而我们在梦中确
定此传导受抑制的事实不过使整个过程显得更适于代表意志以及反意志的行为。而且我们很
容易观察到被禁制的感觉何以那么靠近焦虑,并且在梦中常常和它相连。焦虑是一种原欲的
冲动,源起于潜意识并且受到前意识的禁制〔35〕。因此,当梦中,被禁制感和焦虑相连
时,这一定是属于某个时候能够产生原欲的意志力量——换句话说,这一定是性冲动的问题。
    我将在别的地方讨论在梦里出现的评语“毕竟这只是梦而已”的精神意义,我这里仅仅
要说,这是为了要分散对于所梦见的重大事件的注意。有趣的问题是,梦内容的一部分在梦
里被描述为梦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有关“梦中梦”的哑谜已经被史德喀尔在分析一些令人
信服的梦例后被解开了。再说一遍,其意图是为了减少对梦里所梦见事物的重要性,即夺除
其真实性。梦里所梦见的是梦的愿望,欲在醒后将之蒙蔽的事实。因此我们可以很合理地假
设,梦里所梦的是真实(真实的回忆)的呈现,而相反的,那些梦里所表现的其他事物则是
梦的愿望而已,等于说希望这被称为是梦的东西不曾发生。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事件是以梦
中梦的方式插入梦中,那么似乎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暗示这事件是真实的——最肯定的了,
梦的运作利用梦见在做为否认的方式。并且因而肯定了梦都是愿望达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1:07:11 | 查看全部

丁、梦材料的表现力

丁、梦材料的表现力

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研讨了许多以梦表现梦思的方法。我们知道在形成梦以前,梦
思必须经过某些程度的改造,而且我已触及有关这方面的更深层题目(除了其一般性原则
外)。我们也知道,这些材料被剥离了许多相连关系后,还要经过挤压制的程序,同时由于
元素不同强度之间的置换,也达致了材料间发生了精神价值的改变。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考
虑的置换作用只是限于将一个特殊的意念与一个和它非常相近的相互交换,而结果促成了凝
缩作用,使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单元化元素的进入梦境(而不是两个)。我们并没有提到其
他的置换作用,由分析知道,还有另一种置换作用,它置换有关思想的语言表达。在这两种
情况下,置换都是基于一串列的联想;此种程序能发生于任何一种精神领域,而置换的结果
可能是一元素代替了另一元素,或者是某一元素的语言形式被另外一种所取代。
    第二种“梦的形成”的置换作用不但在理论上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亦可以解释梦所
伪装的极其荒谬外表。置换的结果常常造成梦思中一个无色与抽像的概念改变为图画的或者
是具体的形式。这种改变的好处及目的当然可以一目了然了。由梦的观点来看,能够意像化
的,即能被表现:就像在报纸上画家因为重要政治题目而面临了插图(表现)的困难,抽像
的观念亦使梦得到了同样的危机。此种置换不但是表现能力受惠,亦可以因而得到凝缩以及
审查的好处,只要是抽像形式的梦思都是无法利用的;一旦它变成图像的语言后,梦的运作
所需的对比与仿同(如果没有,它也会自己创造的)在这种新的表达方式下就能够更容易的
建立了。这是因为在每种语言的历史进展中,具体的名词比概念名词具有更多的关联。我们
可以这么想,在形成梦的中间过程中(使得杂乱分歧的梦思变得简洁与统一),大部分精力
是花在使梦思转变为适当的语言形式。任何一个想法,如果其表达方式因为别的原因而固定
的话,那么它就能根据一个变数来选择其表达方式(这些是别的想法所具有的可能表达方
式),而它或许从开始就这样了——像写诗一样,如果诗要押韵的话,那么对句的后者必定
受到两个限制:它必须表达某种适当的意义,而其表达亦要合乎第一句的韵律。无疑的,最
好的韵诗是那种无法找到刻意求韵的斧凿痕迹,而且它欲表达的意义,因为相互影响的关
系,从开始就选定了一些字眼,只要稍加变动就可以满足诗韵了。
    在某些例子中,此种改变表达的方法甚至直接协助了梦的凝缩,因为它的含糊的字眼表
达出许多梦思(而不是一个),而整个文字的智慧就这样的被梦的运作所废弃了。我们无需
因为文字在梦的形成所扮演的角色而感到惊奇。既然是许多意念的交接点,文字亦可以认为
注定是含糊的;而心理症患者(譬如说,在架构强迫性思想与恐惧时),亦毫不羞耻的利用
这些文字的好处(不比梦来的少)以达成凝缩和伪装的目的〔36〕。我们亦可以很容易发现
梦的改造亦因表达的置换而获利。如果以一个含糊的字眼替代了两个意义明确的,那么结果
是误人的;如果以图像来替代我们日常所用的严肃表达法,那么我们的了解力将会大受阻
碍,特别是梦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它的内容应该是按字面解释或者是比喻的,而且内容是否直
接和梦思相联抑或要经过一些中间插入的语句。在分析任何一个梦的元素时,我们常常不知
道究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