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17:53

从前有个人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做大事情。有个客商对他说,在不远的海滨有块陆地,一直延伸到海里很远的地方,他乘船来的时候,看到有大群的水獭在上面晒太阳嬉戏,等到船稍近,水獭就纷纷潜入水中,不再出来。据客商估计,水獭的巢穴就在附近的水下,如今水獭的皮毛珍贵,如果能捕捉到这群水獭,所获得的价值肯定会非常高。客商最后表示,愿意和此人合作,一起做这个事。
  此人一听,怦然心动。可他转念一想,这事并不难做,我自己就能独立完成,又何必与人合作?
  他找到一个驯养猎犬的商贩,想买猎犬去捕猎水獭。商贩向他推荐了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犬,要价200两银子。可他嫌价格太贵了。再者,他觉得应该把面放得更宽一些,不能将宝只押在一只狗的身上。于是,他以200两银子买下了5只普通的猎犬。
  他带着5只猎犬来到水獭出没的海滨,果然见有大群的水獭,见有人来,水獭就躲到了水里。由于没有捕猎的经验,他让一只猎犬潜到水里追索水獭,隔了许久,都不见猎犬浮上来,他又让另一只猎犬潜到水里。到最后,5只猎犬都没有再浮上来,200两银子被白白丢到了水里。
  带着满腹的怨气,他丧气地回来,上门找驯养猎犬的商贩理论,认为他的猎犬不顶用。商贩问清楚原委,觉得有大利可图,就说:“你带我去,如果我的猎犬无法捕捉水獭而丧生水中,我自认倒霉不说,原来的200两银子也退还给你。但是,如果捕捉到了水獭,得二人均分。”俩人就此达成了协议。
  俩人来到原处,商贩将价值200两银子的猎犬驱入水中。不一会儿,猎犬就浮了上来,衔了商贩的一只鞋子,又再次潜到水里。又过了不久,猎犬叼着一只大水獭浮出水面。已被咬死的水獭嘴里紧紧地咬着鞋子。猎犬接着又衔着鞋子潜入水里,如此往返无数次,捕得了数十只水獭。
  此人大喜过望,心中暗自盘算,这些捕获的水獭即使与商贩均分,也足可弥补损失的200两银子,且还有富余。这时,猎犬衔了一块石头上来。商贩说:“这样吧,前面捕获的这些水獭全都归你,接下来得到的东西全都归我,如何?"
  此人见猎犬只是衔了一块石头上来,估计水下不会再有什么东西,即使有,也绝对抵不了前面捕获的水獭的价值,就爽快地答应了。达成协议之后,商贩随着猎犬一同潜入水中,居然捕获了比原先多出数倍的水獭。
  两人一同捕獭,可所获却是天壤之殊,商贩赚得了数千两银子,而一心想要独赚这份钱的捕獭人,却只得到了数百两银子。
  事情传开之后,有好事之人依据细节研究良久,方才悟出其中的道理:水獭穴居,若遇有敌来犯,强壮的水獭就会守在洞口担当护卫,掩护穴中的弱小水獭。捕獭人第一次带着5只猎犬前来捕獭,由于不谙其中诀窍,一只一只地将猎犬放入水里,而猎犬又太过平庸,遂全丧生在护卫的水獭口中。
  等到商贩带着训练有素的猎犬前来捕獭,猎犬聪明,在先下水打探了一番虚实之后,每次都是衔着鞋子下水,护卫的水獭上来噬咬猎犬,猎犬就将衔着的鞋子凑上去,趁水獭咬住鞋子不放的间隙,猎犬反伤其命。等到把所有的护卫水獭解决,猎犬就衔着石头上来报告主人。商贩知其习性,于是临时修改了协议,把原来捕获的水獭都给了捕獭人。捕獭人由于着眼于近利,未能通晓其中的关键,反而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等到商贩下到水里,到洞穴中捕捉藏着的弱小水獭,犹如探囊取物一般,获利也因而多出数倍。
  志大才疏的捕獭人,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里,既没有足够的运作实力,又不肯接受他人提出的利人利己的双赢选择,也不具备一分投入换一分收获的意识,而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进行投机。等到出于无奈与人合作时,又短视近利,以致丧失了获取更大利益的机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18:06

罗慕洛是个善于言说的人,但由于身材矮小,参加公众活动,常常惹来嘲笑,甚至歧视。
  有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他是最后一个上台的。当他精神焕发地走上主席台时,却发现,前面的桌子几乎比自己的头顶还高。原来,组委会有位同学本和他一同参加了初选,却被口才出众的他淘汰了下来,同学妒恨在心,故意准备了一张高桌子。
  台下哄笑声一片,显然,罗慕洛还没开始演说,便输了别人一头。谁知,就在哄笑声中,只见罗慕洛转身走向主席台的一角,扛了一把梯子过来,然后踏着梯子爬上了桌子。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老师和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罗慕洛站在桌子上,口若悬河地讲起来。他卓然傲立的姿态和精彩的演说震撼了所有的人,台下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后来,罗慕洛凭借自己在演说和思辨等方面的超群能力,成为菲律宾的外长,代表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往往,我们把失败归咎于自身的缺憾,其实,缺憾可以用智慧弥补。现实中,总有一把梯子可以帮助你,只要找到它,你就能踏上成功的高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18:57

1973年,他出生于台南小镇一个普通的家庭。高中时,他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逃课、逃家、飙车样样来,每天在游乐场和撞球间混,他是众人眼中的浪荡子,他甚至瞒着父亲“拒绝联考”,被发现后离家出走,把父亲气到快进精神病院。从此,他在社会大学里修炼学分:干搬运工、水泥工、货车司机,到处打零工养活自己。有一段时间,他不得不睡游乐场楼上的夹板床,和三教九流蹲坐在墙脚边抽烟。
  21岁后,他和好友合伙做生意,从健身器材、RO逆渗透机到汽车用品,但没一个生意超过半年。两年后,他进入一家公司卖韩国现代汽车,照样过着颓废的生活,日夜颠倒,每天上班都迟到。后来他的车子丢了,就在那一晚,兼职创业的他又被合伙人骗走了100多万新台币。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在社会大学里跌跌撞撞了几年,他翻然醒悟,人生不可以再荒唐下去!
  然而,他手中拿到的却是一副烂牌——有多烂?
  第一张烂牌——他没有富爸爸,且只有高中学历。
  第二张烂牌——现代汽车在台湾顾客满意度排名中倒数第二名。
  第三张烂牌——现代汽车的销售量倒数第一。业界人士形容,“卖一辆现代汽车,比卖三辆丰田还难”。
  第四张烂牌——公司财务状况不佳。他服务的公司连续多年亏损,财务危机不断,公司给业务员的资源少得可怜。
  第五张烂牌——销售据点在穷乡僻壤。他所在的营业处位于台南县佳里镇,居民不到6万人。而营业处的150多位业务员几乎都跳槽了,只有他和二十来位留了下来。
  他决心要在这片贫瘠的小池塘里当王,而不到大海里当小鱼。
  一开始,他得面对销售弱势品牌的挑战,田为品牌不强,客户很容易变卦,那一年,他连年终奖金都没有领到。但他没有被打倒,他激励自己:“好卖的车,谁都会卖。如果我妻别人不想卖的车,就很少有人和我抢客户,我就有更多机会。”
  山穷水尽之时,他信奉垒球最伟大的汽车销售员乔·吉拉德的“250定律”: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0人,抱怨的顾客也会影响250人。这后来成为他制胜的秘籍。凭着憨直、真诚、“被拒绝九次仍不放弃”的付出,他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很多客户变成他的铁秆儿“业务员”,来帮他卖车,甚至有一位半身不遂的客户,只剩下一张嘴巴能动,还在帮他介绍客户。
  从他眼中看出去,每样事物皆是美好。别人眼中。现代汽车是韩国品牌,品质不好,更换零件不方便,但在他眼里。现代车却“有法拉剩设计师设计的流线外形,使用的是奔驰引擎”;愿意买现代的客人少。他会说。“客户步,能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才能做得更好,这是我们的优势”;碰上公司连年亏损,连每年发送客户的月历礼品都限量配额,他却说,“这样我才更能仔细选择真正会买车的客人……”
  2005年,他竟然卖出205辆汽车,平均1.8天一部车!创下台湾有史以来年度最高汽车销售纪录。那一年,他的年收入高达560万元(新台币)。
  他就是台湾销售员的天王——林文贵。2007年9月中旬,他成为第一届《商业周刊》“超级业务员大奖”金奖得主。评委给出的评语是,“他就像生长在悬崖上的兰花,没有土,没有水,悬崖上的风还很大,自己却从细缝中活出精彩”。
  上帝给予谁的都不会很多。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手中握一把什么样的牌,而是如何去打。有了正面的思考、积极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即便我们连一张好牌都没有,也能靠自己一路打出好牌,更能从一片恶土上垦出一座漂亮的花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19:09

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转机,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灾难中沉沦度日,而有的人却能于暗淡的际遇中窥见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门前,三十四岁的伊安正在签名售书,排队等着买书的人站了半条街。作为新近崛起的畅销书作家,伊安的新书引起众多的关注。忽然有人大声说:“伊安,如果你会说话,将会有更大的成就!”并给他传过来一张写着这句话的纸片。
  伊安微笑着看了看他的读者,心中却涌起了波澜。他出生在一个乡村农场。父亲身为农场主,对牛马之道极其精通。在父亲的影响下,伊安从小就熟知每种牲畜的生活习性。每天的清晨或傍晚,他都能听见父亲响亮的噪音在催促牲畜出圈或归栏。父亲不止一次告诉过他,放养这么多的牲畜,没有洪亮的声音是不行的,如果单靠两条腿去追赶它们,非累死不可。
  小小的伊安很快得了父亲的真传,那些牛羊什么的在他的召唤中纷纷归来。这让他极为自得,连父亲都夸他有天分,并欣慰后继有人。可在伊安十二岁那年,一场重病袭击了他,由于服一种药物过敏,他的声带被烧坏了,从此,他便告别了引以为豪的声音。有很长一段日子,伊安都处于极消沉的一种状态中,特别是一听到父亲召唤牲畜的声音,他的心便会沉重无比。他不敢去想父亲的失望,常常坐在日落时的农场高冈上,直到夜幕长垂。
  一个偶然的机会,伊安在父亲的房里看到了一些有关牲畜方面知识的书,百无聊赖之际,他便拿了一本翻看起来。有一次父亲见他在看书,高兴地说:“孩子,这些书很有用,可是许多地方我都看不懂。正好你仔细看看,回头告诉我该怎么做!”伊安的心里一动,心想自己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于是开始钻研那些牛马经。每有心得,便通过手语告诉父亲,父亲便欣喜无比。
  渐渐地,伊安发现了读书的乐趣。除了父亲的那些牛马经,他开始读任何可以找得到的书籍。在书卷中。他看到了一个从未涉足过的新奇世界,那种喜悦是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每读到精彩之处,他便用手语讲给父亲,父亲也是十分喜欢,这让伊安感到骄傲。有一天,他刚给父亲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父亲笑过后对他说:“其实在我们的农场,在那些牲畜身上,就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可惜知道的人是那么少,要是有人能写出来,一定会受人喜欢!”伊安的心猛地一跳,想起那些牛羊,一种冲动让他不由自主地兴奋。
  终于,伊安开始着手写故事了,写那些牲畜的瞬间的美好,写那些大地上的事情,并把父亲的经验融入故事之中,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万字的书稿,父亲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他一把抱住伊安,激动地说:“孩子,今天我才真正为你感到骄傲!”相拥在一起,父子俩都滴下了眼泪。后来,这本叫《它们的故事》的小册子出版以后,立刻风靡英伦,特别受乡下人的喜爱。在书里,他们能看到自己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故事。
  自此,伊安一发而不可收,许多优秀的作品不断问世。人们惊羡他的才华的同时,也为他感到遗憾,因为凭他组织文字的才能,如果不是哑了,应该演讲能力极强,极有希望进入政治高层。因为在英国,一个口才好的人是很受民众欢迎和崇拜的。
  签名售书之后,伊安回到了父亲的农场,把那张纸片递给父亲,父亲看后,说:“如果你能说话,现在正在农场里召唤那些牲畜,决不会去写书了!”
  是的,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转机,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灾难中沉沦度日,而有的人却能于暗淡的际遇中窥见一个崭新的世界。生活就是这样,在得失之间平衡着,虽然有时你失去的是珍贵的东西,但是你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美好,只要你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19:23

佩雷是山德尔的艺术家朋友。在美国,艺术家是一个宽容度最大的帽子了,戴在谁头上都合适。所以。一个流浪汉说自己是艺术家,没有人会奇怪,因为这是很多艺术家的生存状态。艺术是一回事,如何换成晚餐的面包,又是另外一回事。
  佩雷长得高高大大,一点没有美国中年人常常难免的啤酒肚。他腰板笔挺,坐立都有一股气撑着的感觉,一反平常美国人很松散的模样,隐隐觉得他有点军人架势。可是一开口,又难掩他富于幻想、迷茫的艺术家气质。
  佩雷当过海军,山德尔告诉我。
  我很奇怪:一个艺术家怎么就想到去当兵?
  山德尔讲起了佩雷与众不同的当兵故事。“那是因为一个阿拉伯女孩。”他向我们眨眨眼睛,“女孩是叫叶海娅吧,她想甩了佩雷,可怜的佩雷紧盯不放。于是她就参加梅军,佩雷就跟着也要去参加海军,也不想想,海军那么大,还不是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叶海娅当然还是离开了佩雷的生活。可是,佩雷却已经竭尽全力,说服海军收下了自己。
  进了海军,山德尔笑着说,艺术家佩雷只能悬在军舰外面刷编号。外人都以为美国人很放松,美国大兵也一定吊儿郎当,其实军队令行禁止,训练强度大,管理严格。佩雷完全不能适应。硬挺了两年。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熬不到退伍,终于出了个下策:当逃兵。
  当逃兵被抓住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判决根据情节轻重。所以,下这个决心不容易。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佩雷还是感激老朋友山德尔在关键时刻帮了他。逃兵如同罪犯般受到通缉。佩雷需要躲躲藏藏,躲躲藏藏的同时还需要谋生。每当他走投无路,路的尽头总有山德尔在那里,留给他最后一个工作机会。山德尔开着一家饭店。更重要的是,山德尔给了他忠告,兄弟,你要面对现实,不能回避。
  游走几个州,打了两年散工,他反复考虑朋友的忠告,决定把自己“交进去”,投案自首。
  我们这里附近原来有个海军军需学校,他走进去,说明自己是逃兵投案,接待他的军人很是惊讶。佩雷以为自己会被立即戴上手铐,结果却没有。那军人只是告诉他,负责的军官不在,要他等候。等到吃饭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先去吃饭。军官来了,下面的事情更出乎他的意外,军官联系了一下,就给他买了一张机票,让他独自飞回自己原来的部队,回弗吉尼亚军事基地去投案。佩雷踏上旅途,“都没有派个人跟着我。”
  他有点紧张地回到弗吉尼亚海军基地,没想到原来部队给他的第一个选择是:免于处罚,只要把剩下的兵役服完。佩雷的问题就是实在无法适应军旅生涯。所以,他考虑之后,还是谢绝了部队的好意,他觉得自己无路可走,只能接受军事审判和惩罚。于是,他进入拘留所,紧张地等候军事法庭审判的日期。就在这段日子里,他给老朋友山德尔写了很多信,描绘自己沮丧的心情,他想,这下,要在牢里过上半辈子了。
  海军给佩雷安排了一个免费律师,他还有个律师朋友,听说佩雷有难,就前来做法律协助,最后只象征性地收了他几十美元。两个律师辩护的落点是,佩雷的个性和个人素质,完全不适合做一个军人。他们的全部努力就是向法庭提供证据说明这一点。佩雷至今还记得承接他案子的军事法庭法官的名字,法官在判决时说:“孩子,真抱歉。我想是我们弄错了。”原来,美国军队接受年轻人入伍,有一条规定,不能接受不适合当军人的人参军。
  作为现役军人,佩雷当然是有错的。他当初应该申请提前退役,而不是当逃兵。所以,法官依法给了他最轻微的处罚,判了他入狱一个多月,并且宣布他“不荣誉退伍”。佩雷因逃兵事件而得到教训,也变得成熟。
  回想起来,佩雷感激所有在关键时刻帮助过他的人。山德尔的忠告,律师的敬业,海军部队和军事法庭法官对他的公平处理。
  “每个人都可能有走错一步的时候,不是吗?”佩雷举起香槟。“祝我们大家新的一年好运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20:25

美国一位生物学家有幸拍到一组精彩镜头。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落在沙地上准备觅食时,潜伏在沙地里的蛇猛地窜了出来。鸟儿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由于力量有限,蛇依然攻击不止。鸟儿一边躲闪着蛇信,一边用爪子继续拍击着蛇的头部,其落点分毫不差。在鸟儿拍击了1000多次后,蛇终于无力地软瘫在沙地上,再也动不起来了。
  这种鸟儿和蛇的力量是悬殊的,它甚至还没有一只麻雀飞得高。生物学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种鸟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蛇头的一个点,不停地去打。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而成功者则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并锲而不舍地走到最后。由此看来,只要能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哪怕力量微小,但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20:36

朋友在MSN里说,最近情绪低落,觉得自己三十多岁了,一事无成。
  我有这样一种朋友,我几乎每天都在网络上“看见”对方,我们的电话号码也都一直存在对方的手机里,但往往很久才彼此问候一次。我们不是叽叽喳喳交头接耳的那种交往,可是一旦需要帮忙而向对方有所请求时,对方总是二话不说,两肋插刀、慷慨相助,义气得像是每天“鬼混”在一起的兄弟一样。
  也许是因为不喜欢黏腻的人际关系,我发现我大多数的朋友都属于这种。
  我很珍惜这样的友谊:不是因为任何利益而维持的关系,淡得像是随时可以断掉、却神奇地维持着的关系,干净纯粹得让人无法置信。
  我的这位朋友便是这样的朋友,然而他的坦白让我的思绪在电脑屏幕前停滞了几秒钟。
  如果他也算一事无成,那么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无所事事的流浪汉了。
  我在网络公司里认识的他,但他现在在电子产业,问他为什么去,他说:“想看看人家在干些什么。”在知名上市电子产业公司工作,年薪上百万,有一位相交多年的女友。工作之余,因为兴趣而经营一个在线游戏的网站,在虚拟世界里呼风唤雨。
  就像我上面说的,我们不细细琐琐地讲个人的日常生活,但是单就我所知道的这些,他怎么可能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的感慨,却仿佛可以明白他的感慨。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张蓝图,也许不那么美丽炫目,但却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东西。蓝图的细节未必那么明确,但却可以精准筛选不符合的现状:你也许说不上来自己要什么,但却知道这些不是自己所要的。
  于是,只要手里捧着的全不在蓝图中,就不等于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到,等于一事无成?
  可是这种“一事无成”的事实,偌大的世界里常常就自己一个人知道,别人看到的是怀抱着好多好多东西的我们,却看不到藏在这些东西背后的我们脸上偶尔闪现的孤独与落寞。
  只要对生命投入美德,生命是否就会回报幸福?只要努力让自己追上、搭上这班火车,是否就可以确保到站的时候,有个心爱的人会来迎接我们、善待我们?
  也许会,也许未必,又或者更多人会跟你说:别傻了。
  于是许多的人选择把忧伤、痛苦以及日渐褪色的梦想深深埋在心里,在自己的位子与角色上一日一日如常地活下去,给身边的人安宁,给这个世界规律,给太阳日复一日地升起与落下,安稳妥当地陪伴。
  人生赢一点,输一点,总是有人这么说。
  人生,有可能全部是我们要的吗?分毫不差的?要什么有什么?那些宣称自己真的一切照自己蓝图去走的人——倘若那是真的——会不会也终究要付出一些什么,一些是当初无法预料、也是他们不敢说出来的?
  我想,无论蓝图最后是被皱巴巴地塞进了抽屉里或被遗忘的某处,又或者好好地摆在自己的眼前,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地落实与实现,只要没有任何借口与遗憾,应该就足够了吧?
  无论是赢得多一点,还是输得多一点,即使感觉一事无成都没关系,只要你在你所身处的情境里,没有打算拿什么借口来搪塞,没有打算每天抓着人倾诉抱怨,我想,那其实真的就够了。你安于你所在的状态,挣不挣扎、奋不奋发、妥不妥协,都是你的决定,这样,未尝不是另一种怡然自得的走过生命的方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20:47

浅萌是一位刚从大学美术系毕业的女孩,对于设计服装的布料和花样颇有些研究,准备涉足这一行。只是,初入此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服装制作厂家,都有自己固定的供应商。
  一次,浅萌拿着一堆自己呕心沥血设计的作品,来到一家著名的服装设计公司。助理设计师本想打发她走,可是见她一副渴求的模样,便于心不忍地对她说:“好吧,我拿进去给我们的设计师看一下。”过了一会儿,助理设计师出来对她说:“设计师说,我们的设计图太多了,根本没时间看。”浅萌又跑到制造服装的工厂,结果也是一样。她四处碰壁,心情十分沮丧。但她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只要方法对了,不断地尝试,就一定能打开僵局。
  有一天,浅萌参加一位歌星的签名会。这位歌星拥有许多歌迷。浅萌挤在追慕歌星的众多歌迷之中,以十分崇拜的眼神望着歌星。好不容易轮到她和歌星握手时,浅萌从背包里拿出一些布料和自己的设计图,对歌星说:“我好崇拜你哟!我想为你设计一套漂亮的服饰。请您在这几块布上为我签个名好吗?”浅萌显出一副谦逊崇拜的模样。
  这位歌星看了这些布料和设计图说:“哇!好漂亮哟!请你和我的服装设计师联络,我想用这些布料做衣服。这是她的电话,就说我叫你去找她的。”
  浅萌开心地说:“好啊!我明天就去。”
  第二天一大早,浅萌又来到了先前被泼了一头冷水的著名设计师的公司。她拿出有歌星签名的布料来,对助理设计师说:“是她叫我来找你们的,她说要用这些布料做衣服。”
  助理设计师进办公室不到几分钟,设计师就带着满脸的笑容走出来见她。这样,浅萌很光彩地走进了这家公司,而且凭借她出色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客户的欢迎。
  浅萌的胆识和聪慧着实令人敬佩。她自知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但又了解入行的艰难。通过分析,她认识到必须寻找到一个中介进行“推销”,她不失时机地以歌迷的身份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从而为自己打开了成功之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21:02

  









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先生不久前因病辞世。姜老先生工篆、隶、楷、行各体,尤以小楷见长,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姜东舒先生师承书法大师、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他的拜师经历,颇为传奇。
  1958年,解放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曾为战地记者的姜东舒被打成右派,连工作都失去了。为了养家糊口,走投无路的姜东舒最后在浙江图书馆找到了一份临时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搞搞卫生,打打杂。看他平时喜欢写写画画,管理人员将图书馆内的指示牌、标语什么的书写任务也交给了他。正是这个额外的差使,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那个标语盛行的年代,墙上、路旁,甚至山坡上,到处都是标语,这些标语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美术体。与这些标语不同,张贴在图书馆内的标语,都是诸如“请不要随地吐痰”、“请爱护报刊图书”、“请勿大声喧哗”之类的提醒语,虽然图书馆内人才济济,但是大手笔们谁也没有兴趣书写这些张贴在墙上的标语,所以以前都是一般工作人员随手写几张,应付应付了事。现在,这个任务落在了临时工姜东舒的身上。
  姜东舒从小就爱好书法,接到任务后,姜东舒领来了纸、笔和墨水,一份一份,认认真真写起来。一笔一画,周周正正;一撇一捺,尽显锋芒。仅“请不要随地吐痰”这个标语就写了几十份,楼梯口、过道、阅览室,都要张贴。每一份,姜东舒都像对待一幅书法作品一样,极认真,极细致,偶有一两个字写得不如意,一定重新书写。管理人员见他太过认真,写得太累,就劝他:“标语反正是贴在墙上的,大家看明白意思就行了,没必要写那么好。”姜东舒笑笑,仍然坚持一笔一画,埋头认真地书写。写完了,再一张张小心地张贴在图书馆各处的墙上。
  没有人注意这些标语,写得再好,它不就是条“请不要随地吐痰”的标语吗?只有每天打扫卫生的姜东舒,偶尔会停下来,琢磨一下自己写的这几个字,还有什么缺陷。
  有一天,“请不要随地吐痰”却吸引了一双锐利的目光。
  那天,兼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的张宗祥大师偶来图书馆,主持建馆60周年大庆,在楼梯口,张大师时走时停,目光一次次落在墙上的那些标语上。在二楼阅览室门口,挂着的一则手书《阅览规则》前,张大师驻足,他惊讶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些字都是谁写的?他对身边的人说,自古以来,字的好坏,要看有没有神韵,是不是有书卷气。这些字秀丽飘逸,笔墨纯正,说明写字的人有学问。但字里行间的不足之处,也未能逃脱张大师的慧眼,他认为,此人是可造之才,只是用笔尚有不合法度之处,显然是缺乏名家指导。
  言谈之间,张宗祥大师竟然忘记了自己是来主持馆庆大典的,他急不可待地吩咐身边人,立即将写字的临时工找来。
  面容瘦削,头发纷乱,穿着清洁服的姜东舒,匆匆来到了张宗祥大师的面前。
  就这样,姜东舒有幸成了一代大师张宗祥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向一位临时工敞开了。
  如果说,姜东舒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源于他的勤奋、执著和天赋。那么他作为临时工所书写的那些“请不要随地吐痰”标语,就是他打开这扇机遇之门的钥匙。
  “请不要随地吐痰”,在有的人眼里,它只是一则随手涂写的标语,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它是有血有肉的字,有情有感的书法作品。有的时候,写好“请不要随地吐痰”,也就是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www.xiexingcun.com)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8:21:15

1941年的一个清晨,他的母亲正在为他准备早饭,一群荷枪实弹的警察突然闯进了他的家,砸碎了房间里面所有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并且给他的母亲戴上了手铐。因为他的母亲是反战联盟的一员,写了大量反对德国纳粹的文艺作品。
  他哭泣着去拉母亲的衣角,希望能够和母亲一起被带走,可是蛮横的警察却推开了他。他的母亲对着他大声喊:“不要哭!男孩子需要的是坚强,记住了儿子!等着妈妈回来和你在一起,记住了,再苦再难都要等着妈妈。不能够放弃!记住了吗,儿子,活着就永远不能够放弃。”
  母亲被带走了,当时他只有4岁!4岁的他茫然地看着惨遭洗劫的家,他不知道自己今后的生活如何过,自己要等待母亲到什么时候?
  他开始四处流浪,寒冷和饥饿不时光顾他的身体,他只能蹲在街头的一个角落里,碰巧这天运气好的话,他能够乞讨到一块面包充饥,如果运气不好,他只能拼命地喝水。这些还不是令他最痛苦的,最让他痛苦的是那些比他大的乞丐经常找各种理由欺负他,每当被人打得发晕的时候,他就想到死,但这时候母亲那双看着自己的眼睛就在脑子里面显现。他就对自己说:“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妈妈一定会回来的,我不能够放弃!”
  晚上睡在桥洞里的时候,他就会在心里呼唤自己的母亲:“妈妈,你在哪里?”而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正躺在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里,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他母亲的心里同样在想着他,并且也对自己说不能放弃,永远不能放弃!
  终于,美国大兵打开达豪集中营的大门,从成堆的囚犯尸体中发现了他的母亲,并且迅速送往医院抢救。一个月之后,他的母亲刚刚恢复了一些体力就固执地要求出院,并且对医生说:“我不能再住在这里了,我要去找我的孩子!”
  4年,整整4年!他的母亲不知道能否寻找到他,他的母亲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疯狂地找,最后在一个街头的角落,他和母亲同时认出了对方。但让母亲惊呆的是快9岁的他,瘦得已经没有了人形,而且正发着高烧,母亲抓住他的手,他从嘴角挤出一丝微笑说:“妈妈,我终于等到你了。”说完他就晕了过去。
  母亲把他抱到维罗纳的医院,医生都不敢相信,这个体重只有20多斤的孩子竟然快满9岁了。严重的营养不足加上发烧正在摧毁着他的身体,他的母亲天天都拉着他的手在他耳边说:“好儿子,妈妈回来了,我们不能够放弃,永远不能够放弃!”就这样他在维罗纳的医院躺了一个多月,终于缓过来了。
  他的母亲从他住进医院的这一天,就决定了要带着他投奔在美国从事物理研究的哥哥,因为母亲不希望他未来的生活再次出现颠沛流离。
  在美国,他对学习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并且在哈佛大学取得生物博士学位,开始了人类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也许因为幼年时那段苦难生活的磨炼,他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从来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他就是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杰出教授——马里奥·卡佩奇,人们在他获得诺贝尔奖后采访他,他笑着对采访他的人说:“我为什么成功?就因为我从来都不懂得什么叫做放弃!”
(www.xiexingcun.com)      
页: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