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1:25
一次事故夺走了父母的生命,年仅19岁的她勇敢地挑起了波廉面包店的担子,显示出非凡的冷静与自信。一边在哈佛大学读书一边操纵面包店经营的她说:“我天生就是一个面包师。”
接掌面包帝国
2002年10月31日改变了阿波罗尼亚·波廉的一生。
那一天,阿波罗尼亚的父亲开着一架8人座的小型直升机飞往私家小岛,飞机上还有她的妈妈。飞机失事,警方在离小岛200米处发现了飞机残骸。那时,阿波罗尼亚和妹妹正在巴黎的家中。
听到这一噩耗,阿波罗尼亚立即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烤面包。这不是一款普通的面包,而是每个重4磅,外表裹着一层硬壳的“车轮”式面包,伦敦的食客们争先恐后花10英镑,为的就是能抱一个“车轮”面包回家。作为著名的波廉面包公司的继承人,阿波罗尼亚首先要确保面包的烤制一天都不能停下。毕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克鲁斯等好莱坞明星顾客都在等着波廉面包上桌,还有一位纽约客人提前支付了63000英镑,为他的儿孙们购买了一生的面包,每周送一个。
失去父母后不到24小时,阿波罗尼亚就继承了一家年营业额近700万英镑的公司,一夜之间,这个兼职推销的女孩成为法国最有影响力的烹饪帝国的CEO,这种转变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阿波罗尼亚做到了。“因为她就是波廉,她的血液里流淌的是面粉。”阿波罗尼亚的一名员工说道。
波廉面包店由阿波罗尼亚的爷爷在1932年成立,她的父亲于1972年接任。在以后的30年中,他把一个小店打造成为一个面包帝国,每天销售15000个面包。从美国洛杉矶到日本东京的知名顾客在网上下订单,花上24英镑,波廉在24小时之内便会把面包送到顾客的家门口,为了及时交货,波廉公司专门租用了从巴黎到世界24个地区的空中航线。
阿波罗尼亚继承了法国的两家店铺、伦敦伊丽莎白大街的1个店面和一个24小时烤制面包的面包店。她负责让23辆货车把面包运到法国的各个零售店和首都Roissy机场,飞机把面包及时送到世界各地。除了经营波廉面包,阿波罗尼亚还要监督公司其他产品的生产,如胡桃黑麦面包、馅饼。
提到她父亲的名字,阿波罗尼亚有点伤感。当被问及波廉公司的明星客户时,阿波罗尼亚拒绝罗列名字。但几分钟后,她淘气地承认:“当时我19岁,还是个孩子。我也很好奇,会去翻记账簿看都写着哪些名人的名字。”
与面包一起长大
阿波罗尼亚对面包充满着热情,用她自己的话说:“I have as wee theart for bread.”
小时候,她就在父亲的带领下,捏着面团玩,看着面团在烤箱中慢慢“长大”。14岁那年,她亲手做出了第一个面包。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波廉面包师,必须接受连续9个月的闭关训练。高中毕业后,阿波罗尼亚推迟了一年前往哈佛大学,在面包店当起了学徒。
从最基本的开始,所有的工序都要学会。要了解面包的成分,各种成分的用量,如何使面团成形,对烤面包之前的各个准备阶段的面团状况要了如指掌。制作波廉面包只用面粉、盐、水和一种发酵剂。这种发酵成分不是靠发酵粉,而是特地从上一次的面团中留下一部分作为酵母,这样才能保证面包味的纯正。但如何掌握发酵过程便是个大问题,这全凭感觉与悟性,稍不留心的话,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阿波罗尼亚还要学习烤炉的每个部件,这就好比研究计算机的各个硬件。比如开关,除了那种用木头当燃料的烤炉外,如何点火可不像按计算机的Power键,有点复杂。
把准备好的面团有序地排在烤箱中令阿波罗尼亚感到头痛,在摆放面团时,左右或上下两个容易粘在一起;有时摆得好好的,出炉时却三三两两在一起。“这个比较抽象,要有空间意识,全凭感觉。”阿波罗尼亚说。
除了做面包,阿波罗尼亚也常常与朋友们聚会,那时,她的朋友还都在上学,无法理解她的责任。他们常取笑她:“你成天吃新月形面包和巧克力面包,你却管这叫工作。”
早在她高中在美国参加夏令营活动时,由于忍受不了美国的劣质面包,她曾苦苦哀求父母空运几个给她。接手波廉面包后,阿波罗尼亚给罗马教皇写过一封信,列出了波廉面包的美味之处,请求教皇把“贪食”从7大罪恶中删去。
困难只是一个机会
阿波罗尼亚在哈佛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当有人请她用两组三个词分别描述她和她的哈佛生活时,阿波罗尼亚潇洒地列出6个词:22岁、面包师、大学生;刻苦学习、有趣、着迷。
“我今年22岁,面包师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挚爱,此外我还是哈佛大学的学生。”阿波罗尼亚轻松地解释第一组词,“在哈佛我的学业很重,但我所学的东西都令我着迷。哈佛要求学生大量选修本专业之外的课程,我选修了哲学、工科、历史和艺术课程,扩展了视野。我也很荣幸遇到许多有趣的人,有的是我的室友,有的成了我的朋友。”
在哈佛,阿波罗尼亚与人合住一个双人套间,除了一台碎纸机她没有让公司的业务打扰她的大学生活。在处理学业与经营公司方面阿波罗尼亚反复强调“组织性”的重要,“在有课的时候,我通常提前几个小时起床,打电话处理工作,挂了电话就去上课,写作业。”除了打电话、发e-mail处理公务,每隔4~6周,阿波罗尼亚都要飞回巴黎,出席公司的会议,每年的暑假都是在法国度过的。
平时,阿波罗尼亚尽量保持低调,以便与其他人一样过正常的大学生活。“我没有必要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上纸条,向全世界人喊着:‘喂,我经营一家公司’。但是,我也不会撒谎,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阿波罗尼亚在向同学、朋友介绍自己的公司时,不会极度渲染,以致很少有人知道波廉的影响力。对于阿波罗尼亚的一贯低调,她的亲密朋友能够理解,“任何人都不希望因为卖面包给汤姆·克鲁斯而受到不同的对待。”
在边学边经营的四年中,波廉的年营业额增长至1820万美元,雇员150人,有人说,她给term-time employment(受时间限制的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释。有人还说,在经营波廉时,阿波罗尼亚的表现胜过一个成年人;而走进教室、宿舍,她能自如地退一步,融入同学当中。这正是她的不凡之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1:42
在日本养羊必须都圈养,用饲料喂羊。购买饲料增加了农场主们养羊的成本。
后来,日本长野县的一位农场主发现,每年夏天,公路两旁都有大量的工人在用剪草机清理路边的杂草,这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位农场主却看到了商机,他立刻开办了出租山羊除草的业务。一些乡镇租用他的山羊,把它们放在山间公路边吃草,结果毫不费力,就使杂草丛生的道路两旁变得平整清爽。接着,有一些电力公司也租用山羊,因为水力发电场所会有一些倾斜度较大的陡坡,工作人员难以进行除草作业,山羊善于攀爬,很容易爬上斜坡,把上面的青草当作一道丰盛的大餐。
由于山羊有不挑食、体形瘦小、善于登高、在较为狭窄的地方以及斜坡上也可以放牧等优点,所以,它们成了最省力最省钱也最有效的除草“工具”。
杂草生长期一般为5到10个月,这几个月中,这个农场每只山羊的出租价格为1.2万日元(合人民币740元),这样,这位聪明的农场主不但省下了近半年的饲料成本,还额外得到了一大笔收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1:53
秃头的标准是什么,是十万根头发掉了一万根,还是一千根?
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答案是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答案还是不能。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成为秃头了。茂密的头发脱落了几根,没人会过多在意。但谁也不能断定到底哪根头发的脱落是秃顶的开始,这就是欧布里德著名的“秃头论证”。突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发生的,而当你惊觉时,事物的性质早已走到了反面。
经营企业就像护理头发,如果不从一张白纸一枚螺钉抓起,精打细算、厉行节俭,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走到了腐败与浪费的边缘。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刚厉行节俭,就是有口皆碑的例子。他传递给下属的办事指示都是用材质粗劣的信纸,如果文字不多,还会把纸裁成长条子送出。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就可以写三条以上的“最高指示”。
空调企业奥克斯有位高层主管,在公司行业会议上发言,大家看他从西服内袋中掏出讲话稿,展开来,两面都密密麻麻地打印满了文字。起初,有点担心他讲个没完,等听上一段后,又为其精辟独到的见解所折服。结果发言时间掌握得非常好。大家就有些纳闷:讲稿不是有两面吗?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
等奥克斯的这位代表从讲台上下来,大家才发现他的讲稿原来是打印在一份废稿背面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节约。因为——“纸能看就行,不在乎装帧是否精美。大家关心的只是发言内容。”勤俭的风格,已深深地根植于奥克斯的企业文化之中。
把“秃头论证’运用到企业管理上,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较为突出的一家。丰田公司2002年度中期决算报告显示,2002年4~9月,集团销售总额为7.88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4%。这6个月丰田的营业收入增长了44.3%,纯利润增长了90.2%。所有这些数字都是公司历史最高纪录。
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丰田多赚的这些钱,并非是靠多卖车取得的,而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实现的。丰田总经理张富世夫说,增长的3243亿日元收入中,46.3%来自于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的努力,27.8%来自于汇率的变化,只有25.9%来自于销售市场的扩大。也就是说,在增长的营业收入中,丰田靠管理“抠”出来的钱几乎是卖车收入的2倍!可见抓管理降低成本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丰田公司为了尽量减少“脱发”,它的“小气”是很有名的,这家公司内部使用的信封全是旧信封,要求员工们在用过的旧信封上贴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上收信人的地址、姓名,继续使用。公司财务部秘书科的一个科员,发现有许多只打印过一面的废纸,于是他建议公司使用这些单面打印的废纸,仅这几根毫不显眼的“头发”,一年就为公司节约了10万日元。
秃头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发生的,减少秃头也应该渐进地从细节入手。我们的企业也应从管理着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少“掉发”机会。www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2:05
每天几乎都是在同一时间来到地铁站,时间长了,车上的乘客便成为老相识。而其中的常客是一个乞丐,穿得破破烂烂,拖着一条残腿,样子很可怜。他踏进车厢,必先掏出一根竹笛,吹出《敖包相会》曲子的前半段,然后一拐一拐地沿着车厢往前走,同时唱出那曲子的后半段。最初,我几乎每次都给他一些钱,不过发现其他给钱的人却很少,渐渐地,对他那每日重复乏味的曲子不感兴趣了,我也给得少了,有时就不想给了。这样,他最近走过一节车厢时,甚至分文无收。
这使我想起留学生活工作了近12年的异国城市的一个乞丐。也几乎是每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在那美丽的地铁小站口,总能看见他熟悉的身影。他的身体也有残疾,也是一边演奏一边唱,不同的是,他每天变换乐器和曲目。有时弹奏他的旧吉他,有时拉起他那已经掉色的小提琴;节假日时他往往来一段欢快的曲子,天气不好时他的曲子则可能婉转悠扬。别以为他是卖艺者,其实他是乞丐,每天睡在公园的纸箱子里,属于地地道道的无家可归者。可每次总能看见不少人中途驻足,或给他些钱,或欣赏他的曲子,他那盒子里的钱也总比其他乞丐多。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这样每天变换乐器和曲目难道不累吗?"
“如果不努力,今后日子会更难过的。”
世上的道理就这么简单,优秀的人才靠的是努力,优秀的企业靠的是努力,先进的国家靠的是努力,即使乞丐也需要努力。www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2:15
这些年来,很多朋友问我申请斯坦福的“秘诀”是什么?其实我的秘诀,跟斯坦福教我的第一件事一模一样。申请斯坦福的“秘诀”,就跟你追求人生其他很多宝贵的东西,如工作、爱情、婚姻、幸福一样,就是:你必须想要!非常、非常想要!想要到想疯了!想要到为了得到它,付出别人想象不到的努力。大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并不是因为我们命不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想要到发疯!
我大学时学文,只零星地修了几堂商业课程。毕业后当兵两年,也不算显赫的工作经验。托福、GMAT成绩当然不差,但也没有到顶尖的地步。于是大家好奇:斯坦福为什么选我?斯坦福看上的不是我入学时的条件,而是我MBA毕业后的潜力。
大学时,我用功念书之余,写小说、编校刊、演戏、当学生议会的议长、到美国表演舞蹈、到英国参加辩论赛、在公关公司工读……申请斯坦福时,除了标准的申请表,我编了一本名叫《Close-Up》的杂志,用图、文把这些经历全部呈现出来。斯坦福并没有要求我做这个。我做,因为我想进斯坦福想疯了!
你,疯了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2:25
八岁那年,她进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这很了不起,对于一个哑巴女孩来说。
她创办的电子杂志曾获奖,里面的诗歌、游记等大多出自她的笔下。
这很了不起,对于一个13岁的女孩来说。
有一年的1月到3月,她在别人的陪同下,从英国南部的家里出发去旅行,英格兰、澳大利亚、坦桑尼亚、孟加拉、美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这很了不起,对于一个双腿残疾的女孩来说。
乔伊·南丁格尔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她以轮椅为伴,身体即是她的监狱。她罹患的不是大脑性麻痹、多发性硬化症或者帕金森病,尽管这几种病的症状都一一出现在她的身上。那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未知疾病,医学界只能将它描述为深度精神性肌肉失用症及神经紊乱。她还常常发高烧、尿道感染、腹泻、癫痫发作……她是各种各样的疾病的载体。
面对这样的情况,乔伊并非没有气馁过,想到自己哪里也去不了的时候,就感到万分悲伤。她上网与许多国家的残疾人交流,大家相互鼓励,不久后她就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电子杂志。这是一份叫“From the window”的杂志,你不会想得到,乔伊竟能够令许多普通人难以接近的名人为她的电子杂志投稿,如作家玛格兰特,大主教乔治加里,曾经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下最著名的残疾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没有谁比乔伊更能体现这句话了:疾病禁锢了身体,但锁不住的是坚强的灵魂。她谱曲作乐,让音乐代替她的声音;她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用美妙的文字与他人交流;她到各国旅游,向人们证明了坐在轮椅上也能亲睹世界的精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2:43
许多年前,一个小姑娘应聘到纽约市的一家裁缝店当打杂工。上班时,她经常看到女士们乘着豪华轿车来到店里试穿漂亮衣服。她们穿着讲究,举止得体。小姑娘就想:这才是女人应该过的生活。想到这儿,一股强烈的欲望自她的心中升起:我也要当老板,成为她们中的一员。
从此,每天工作开始前,她都要对着试衣镜,很开心、很温柔、很自信地微笑。虽然她只穿着粗布衣裳,但她想象着自己就是身穿漂亮衣服的女士。她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深受顾客的喜爱。虽然她只是一名打杂女工,但她总是想象着自己就是店里的主人。她工作积极,尽心尽力,仿佛裁缝店就是她自己家的,她因此深得老板信赖。很快,许多顾客都对老板夸奖她:“这位小姑娘是你店中最有头脑最有气质的女孩。”老板也说:“她的确很出色。”又过了段时间,老板就把裁缝店交给小姑娘打理了。
渐渐地,小姑娘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安妮特”,继而成了 “服装设计师安妮特”,最后终于成了“著名服装设计师安妮特夫人”。
安妮特的成功,固然得益于多方面,但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无所有的她敢于“想象成功”,即想象着自己就是“店主人”,是“著名服装设计师”。
很多人对“想象”的作用并不在意,认为安妮特的成功只是特例。那就再看一下心理学家的一项试验吧!
一位心理学家把一些身体状况基本相同的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术训练。第一组学生坚持在20天内练习投篮,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投篮成绩记录下来,中间练习时不提任何要求,顺其自然。第二组学生也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练习投篮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再做任何投篮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投篮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练习投篮不中,他们便要在想象中对此做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令人吃惊:第二组进球率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率增加24%;第三组进球率增加了24%。这个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想象”的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头脑中巨大的潜能。
成功是蕴藏于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甚至是一个梦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2:53
一家新建的大型服装厂即将竣工投产,并开始对外招聘工人。经过几轮考核,已为人母的表姐有幸成为第一批试用工人,试用期是3个月。
能在这样一个企业里就业,应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尤其是像表姐这样的大龄求职者。因此,大家工作都很卖力,以争取到这个难得的机会。然而,很快第二批应聘者又蜂拥而至,使得那些原本技术一般,年龄又偏大的求职者,感到竞争压力更大了。
一天,表姐偶然间发现一个问题:厂里活儿多,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大半夜,由于夜间厂里食堂不营业,所以住宿的职工们饿了,只有靠点心充饥。表姐想:自己被厂里留用的希望太渺茫了,倒不如在厂门口做些文章。
说干就干,表姐放弃了留厂工作的念头,在厂门口附近租了几间房子,风风火火地开起了小吃部兼小卖店,专门经营生活日用品和工人们在工厂食堂里难以吃到的水饺、馄饨、手擀面等食物。工厂加班到半夜,她就经营到半夜。
当时有人觉得表姐太不自信,嘲笑她:“试用期还没结束,怎么就断定自己不会被留用呢?这样好的机会不努力争取一下,却要操心费力去干这种蝇头小利的买卖,这种生意在家门口就可以做,何必跑到这儿来?"
表姐毫不在意,继续经营她的小吃部和小卖店。3个月过去了,那些大龄求职者大都没有被留用,而表姐却在两个多月时间里收回了全部的投资。
在追逐主要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也会派生出次要目标和机遇,当大家都在一窝蜂似地抢占第一落点时,去抢占第二落点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3:06
1945年的春天,美国费城的一位乡村农场主皮特,要在费城最大的报纸上刊登他的农场报道。记者以为皮特的生意一定十分红火,赶到农场,却大吃一惊,原来皮特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皮特听人说,加工牛奶非常赚钱,他就花了五百万美元购置了机器,结果损失严重。皮特走投无路,想让记者为他做做文章,看看谁还能跟他一起生产牛奶。记者拒绝了皮特的请求。
当时人人都认为皮特是在胡来。可谁也想不到,皮特不知又从哪里听说,加工牛奶的机器也可以生产氨基酸。皮特又冒着风险转向了氨基酸的生产。其实皮特同样不懂得氨基酸,但他却为此再次贷款了二百万美元。
人们都觉得皮特做事不太谨慎,办企业怎么能像种小麦。果然,皮特的生产再次受到重挫,整个农场也因此垮了下来。正在大家为皮特叹息时,一个商人跑来,要与皮特合作,所谓的合作,就是要皮特的一半利润,条件是帮着皮特推销产品。但如果对方推销不出去,皮特也要付给对方相应的报酬。
人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骗局,太不平等了,劝说皮特不要上当。可是皮特却接受了这个近乎荒唐的合作。这次记者来了,将皮特如此鲁莽的行为报道了出去,大家都笑皮特胆子太大。这哪是办企业,明明是在砸锅卖铁。
但谁也没有想到,皮特的命运却从此被改变,他的产品迅速铺向全美。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皮特竟然成了亿万富翁,全美最大的氨基酸厂商。后来皮特又转向了房地产的开发,他同样不懂得房地产是怎么一回事。投资房地产,在美国风险很大。人们都说,这次皮特一准儿得赔得只剩下一条内裤。皮特因为不懂,而接手了一项谁都认为没有利润可赚的老人公寓。皮特当年确实赔了钱。可没想到,在过后的五年里,正赶上全美老龄化的高峰,费城也是一样,皮特的老年公寓大受欢迎,价格猛增,皮特不但狠狠赚了一把,还由此成为了当时最走红的房地产经营商。
皮特说的一句名言就是:“别人因为干什么都懂而发财,我是因为什么都不懂而成名。”这真是一句名言。耐人寻味的是,世上好多的成功人士,并不在于他们懂得什么,而恰恰是由于他当初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顾虑才少,才会抓住瞬间而至的宝贵机会。当然,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大胆。
在日常生活中,谁没有事就想着去折腾,然后承受失败的恶果呢?精明人,有能力的人,大都不愿意这么做事,更不愿意这么生活。只有有胆量的人,不怕挫折的人,甚至是不怕死的人,才肯这么做事。但凡天下大事,又必须要有胆量才能做得起,撑得住。
有意思的是,英国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的能人、精明人,为了成就他们所面临的事业,长年学习和要去掌握的,原来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胆量的学问。他们终日在心里默默训练的那个东西,原来也是胆量。他们说的要全面提升素质,原来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胆量。
为此,英国科学家提出一个结果:胆量,往往才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成一切事业的根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03:17
1894年6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作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1896年在雅典举行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奥委会第一位主席泽·维凯拉斯将这一喜讯带回雅典后,希腊首相特里库皮斯因经费不足,感到十分为难,提出要求缓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秘书长顾拜旦知道后焦急万分,马上赶赴雅典与首相会晤,但特里库皮斯又以国家负债累累为由,拒绝拿钱去办奥运会,两个人的交谈不欢而散。一筹莫展的顾拜旦抱着一线希望求助于希腊王储——26岁的康士但丁。王储接管了筹备奥运会的一切工作,并得到国王乔治一世的公开出面支持。为此,特里库皮斯丢掉了首相职务。
扫清这一障碍之后,顾拜旦松了一口气。鉴于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筹备到的资金仍有很大的缺口,希腊全国各地掀起了募捐运动,共募集了33.2756万德拉马(希腊币)。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还有4座奥运场馆需要建造。就在这艰难时刻,希腊集邮爱好者戴米特斯·萨克拉夫斯建议:发行一套奥运会邮票,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出售,借以弥补资金的不足。政府采纳了这一绝妙的建议,邮政部门立马动手,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世界上最早的一套体育邮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套奥运会邮票。
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纪念邮票投放市场后,很快销售一空,填补了举办奥运会的资金缺口。雅典运动场终于在古运动场的废墟上建成了,也为以后奥运会印发邮票开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