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2:50

英国网站公布“世界上最具自然美的人”评选结果,71岁高龄的意大利女星索非亚·罗兰力克一群“后辈”靓女帅哥,拿下第一名。
  她的美绝对是天然的,作为一个女人,索菲亚·罗兰可谓风光到了巅峰,无人能及。可是谁能想到,刚开始出道的时候,她的容貌恰恰是让人质疑和嘲讽的。
  第一次试镜头时,摄影师抱怨她那异乎寻常的容貌,厚而阔大的嘴唇,异常突出的鼻子,为此导演建议她把突出的鼻子整容一下。“我不打算换个鼻子,尽管有的摄影师不喜欢灯光照在我脸上的样子,”索菲亚·罗兰坚定地说,“他们得好好琢磨怎样给我拍照。我认为,如果我看上去与众不同,这是件好事。我的脸长得不漂亮,但长得很有特色。”在不去做整容手术就有可能无法实现演员梦想的情况下,索菲亚·罗兰依然对所有人说“不”:“ 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么也不愿改变。”正是这种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和无与伦比的自信心,使导演卡洛·庞蒂对她进行了重新审视,从而真正认识了索菲亚·罗兰,开始了解和欣赏这个倔强的小姑娘。索菲亚·罗兰没有对摄影师们的话言听计从,没有为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个性,没有因为别人而丧失信心,所以她才得以在电影中充分展示她的与众不同的美。而且,她的独特外貌和热情、开朗、奔放的气质开始得到人们的承认。后来,她主演的《两妇人》获得巨大成功,并因此而荣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金像奖。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我们可以缺乏任何东西,但就是不能缺少一样东西:自信。爱默生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绝对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想要成功,就一定要让它扎根在灵魂的深处,跟随自己的心脏和血液一起跳动和流淌。这种自信,就是坚持做你自己。像索菲亚·罗兰一样,虽然样貌平凡,但一样可以光彩照人,最终令全世界惊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3:06

她是一个德国人,20岁那年,因为天生丽质加上演技突出,她被当时的纳粹头目相中,“钦点”成战争专用宣传工具。几年以后,德国战败,她因此受到牵连,被判入狱4年。刑满释放之后,她想重回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演艺圈。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污点,主流电影媒介对她避而远之。十几年过去了,没有人敢起用她,甚至,没人敢娶她。
  她的50岁生日就这样凄然来到。那天,她大醉了一场,醒来之后,突然做了一个谁也意想不到的决定:只身深入非洲原始部落,采写、拍摄独家新闻。这之后的两年,她克服重重困难,拍摄了大量努巴人生活的影集,这些照片,一举奠定了她在国内摄影界的地位。
  她的奋斗精神和曲折经历深深吸引了一位30岁的小伙子,他和她是同行。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超越了年龄的隔阂,抛开外界的舆论走到了一起。在接下来近半个世纪的时光,他们远离人间的一切是是非非,相敬如宾地恩爱。
  为了使自己的拍摄才华与神秘的海底世界融为一体,在68岁的那年,她开始学习潜水。随后,她的作品增添了瑰丽多彩的海洋记录,这段海底拍摄生涯一直延伸到她百岁高龄。最后,她以一部长达45分钟的精湛短片《水下世界》写下了纪录电影的一个里程碑。
  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就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位艺术家中唯一的女性。她的名字叫莱妮·丽劳斯塔尔。她以前半生失足、后半生瑰丽的传奇经历告诉人们:成功没有时间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3:19

他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勉强供他念到大学。
  毕业后,他在一家杂志社谋到一份差事,并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他雄心勃勃,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几年过去了,他发表了不少文章,但仍然没有成名。他认为整天写豆腐块没出息,于是考虑写长篇小说。28岁那年,他终于写出了一部,但作品出版后,反应平平,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名声。他的心一下子沉下去,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恰逢此时,他和杂志社老板闹意见,老板一怒之下,炒了他的鱿鱼。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他气愤之至,卷起被铺就走人。他四处求职,可是身上的钱已花得差不多,工作还没着落,他越来越穷困潦倒。偏偏这时,一场人生的灾难骤然降临,他病倒了。
  医生告诉他,这种病在短期内没法痊愈,需要长期住院观察,他听了,感到人生被划上一个圆圈,他彻底绝望了。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病情仍未见好转,他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感到全身空洞洞的。他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一天他忽然想,何不找些轻松的书籍来阅读,譬如推理小说之类的呢?
  说看就看,他真的找来几本看起来。两年后,他出院了,竟在不知不觉间看了两千多册。或许是潜移默化,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他渐渐喜欢上推理小说,最后,他干脆写起推理小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他觉得自己竟然很适合写推理小说。
  不久,他就写出一篇,小心翼翼地送到编辑手上。让人深感意外的是,这篇名叫《班森杀人事件》的推理小说,一出版就大受欢迎,他由此迅速走红。
  他叫范达因,美国推理小说之父。他创作的《菲洛·万斯探案集》,成为世界推理小说史上的经典巨著,全球销售量达8000万册。
  贫穷,失业,患病,失意,这看似可怕,其实未必是件坏事。许多时候,只有当一个人跌到了人生的谷底,远离了欲望喧嚣,才能彻底看清自己,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3:32

当年高考,他以一分之差错过清华。进入北京邮电大学后,被分在自己不喜欢的理论物理专业。
  大四时,他迷上了光纤通信,于是跨专业报考了光纤通信专业的研究生。
  他出人意料地获得光纤通信专业的第一名。
  1990年,他有机会赴美国加州读博。在加州,他一直想着要自己创业、办公司。他喜欢唱卡拉OK,一闪念:歌唱得如何,能不能用定量的方式打分?于是他找到三星公司洛杉矶分部。结果,三星同意投资8万美金。这样就诞生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卡拉OK打分机。他自此淘到了第一桶金。
  1993年,他开了一家名叫“双鹰”的软件公司。后来,又开了一家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他的“好乐公司”多次策划“中国艺术家访美演出。”一次,他花2万美金请律师为艺术家们办签证。可离演出只剩一个星期时却获悉签证被拒。而此时演出票已售出,美国十大城市的飞机票、旅馆也全都订好了。如果演员不能成行,他将损失20多万美元,不可估量的还有公司的信誉。
  关键时刻,他给洛杉矶的要员们写信吁请,一时间有六七人给他回信。这些人向美国国务院、移民局等职能部门施加压力。终于,在演出之前他拿到了签证,他觉得这件事,自己办得比律师漂亮,于是,他办了个“美国第一移民事务所”,业务就是给那些想来美国的人办手续。
  留学4年间,他先后创办了3家公司。由一个穷学生变成了几十万美元身价的小老板。1994,他应邀加盟世界软件之王——微软公司。因为,他与一家日本公司合作的台式婚姻配对机引起对方极大的关注。
  他叫唐骏,2002年出任微软(中目)有限公司总裁,2004年出任自己的盛大集团总裁。被唐骏奉为至理的一句话是:“机会无处不在,就看你能否想到,做到。很多时候,在两只脚以外,我们还该迈出第三只脚。”
  这“第三其脚”是才智,是一种多向思维,它目于很多人未知的角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3:42

欧洲瓷都———麦森,是德国的一个小镇,位于厄尔士山脚下,毗邻捷克。这里的陶瓷制品闻名世界。与陶瓷齐名的还有一个人,他叫贝特格。30多年前,贝特格还是麦森陶瓷厂里的一位垃圾工。
  麦森陶瓷厂的技师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叫普塞。麦森陶瓷厂完全靠这位技师和他的几个徒弟支撑。有一天,厂方因为跟普塞技师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普塞技师一怒之下带着自己的几个徒弟回到意大利。
  麦森陶瓷厂因无人接替普塞的位置而被迫停产。麦森陶瓷厂的高层领导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贝特格站出来向厂领导说:“能不能让我试试?”厂领导不停地摇头:“就你,一个垃圾工也想干技师的活 ?”贝特格当即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烧制的一个花瓶,说:“请您看看这个,它的质量跟咱们厂的产品相比哪个更好?” 厂领导看后,一个个目瞪口呆,纷纷问贝特格:“这个花瓶真的是你烧制的?” 贝特格肯定地回答说:“是的。”原来,这个在厂里毫不起眼地干了近十年的垃圾工,居然每天都在偷学普塞技师的手艺,连厂方正式派去跟普塞技师学艺的工作人员都没能学到的东西,却被贝特格全部学会了。
  厂方问贝特格:“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贝特格说:“我现在的月工资是20欧元,能不能将我的月工资提高到30欧元?” 贝特格害怕厂领导不答应赶紧解释说:“我依然还做我的垃圾工,我只是兼职做技师而已,因为我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每月需要服用10欧元的药物,而我的工资只够全家人每月的生活费。”
  原来,贝特格非常羡慕那些学徒工,他们每月可以拿30欧元,而自己则只能拿到20欧元。于是,为了向学徒工看齐,更为了母亲每月能够吃上药,他偷偷地学起了烧制陶器的手艺。
  厂领导回答说:“只要你能够取代普塞,你不但可以不再干运垃圾的工作,而且从现在开始,你的月薪也跟普塞一样,每月薪金为10000欧元 。”麦森陶瓷厂终于又开始运转了。贝特格,这位当初的垃圾工,做梦也没有想到拿这么高的工资。如今,麦森已成德国陶器重镇,而贝特格的名气也远远地超过了意大利任何一位顶级技师。
  机会总是为那些准备充足的人而留着的,不管你现在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你拥有渴望成功的梦想,梦想就有变成现实的那一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4:01

大家都知道,药店是很难招揽回头客的商店,因为人们生病了才会想到上药店去买药,病好了也就自然地把药店忘了。
  日本千叶县有一家石井药房,在办公室的墙壁上钉了31只空药盒子,每一个盒子上都标上了日期,每天来药店买药的顾客都会留下病历卡(病历卡上都写有患者的出生年月日),石井药房就根据这些病历卡上病人的资料得知了每一个顾客的生日,然后按月、日顺序详细整理、记录下来。他们为每一个顾客都准备了一张贺卡,在上面写着:“您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如果你完全康复了,请告诉我们一声;如果您不幸仍需要用药,也请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如此充满温情与亲切的问候语被分别按当月不同的日期投入药盒内,在顾客的生日前一天寄出。这样,顾客就会在生日的当天收到这张让人感动的贺卡。当然,顾客收到的不仅是感动和关怀,病愈的顾客会很满意地记住这家药店的大名,如果下次生病便会自然想起它而再次去光顾,尚未痊愈的顾客自然也会以它作为买药的首选店。而且,他们还成为这家药店的“义务宣传员”呢!
  孙子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攻心”、“心战”其根本目的就是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有了“信任”二字,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才能让消费者接受,才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空药盒”正是体现商家匠心独运的智慧和胆识,它昭示所有的经营者,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眼光应放长远,沟通从心开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阔的市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4:33

我刚开始当记者时,台湾有一项“盘石奖”,专门颁给表现杰出的中小企业,奖励新创公司。拿到盘石奖是很大的荣誉,有机会被媒体大幅报道,知名度瞬间打开,对做生意很有帮助。
  但是,得到盘石奖的企业,在两三年后倒闭的比例很高,荣誉一夕之间成了诅咒。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去了解,才找到答案。那些得奖的企业,都经过许多指标筛选,体制不错,但规模不大。正因如此,他们在经营上都小心,对应收账款管理和现金流的控制严格把关,这是小公司的生存之道。
  原来,得奖之后,由于媒体报道,许多潜在客户知道有这家公司,就来找他们做生意,订单一下暴增,老板笑得合不拢嘴。接下来,便是赶紧采购备料,扩大生产,以如期交货,但问题也接踵而至。首先,他们的安全库存得增加,以备客户紧急下单;其次,货出之后,转为应收账款,货出越多,应收账款越多,应收账款天数也拉长。其中收不回款的金额也跟着增加。
  这些订单暴增的企业,从账面上看都是业绩又创新高,营收和获利都很好,但实际只换来一堆库存和应收账款,银行户头里的现金全付给供货商还不够,月底该发的工资也不知到哪里筹。最终落得“黑字倒闭”(相对于赤字倒闭)。与其说他们输在财务和现金流控管不佳,不如说是被机会打败。
  用减法思考,而非加法,如同英文谚语“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是创业家该时刻提醒力行的道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4:49

他的一生再平凡不过,可是他从未放弃过心中的美好希望,从未因失败改变过梦想。
  
  19世纪,美国有一个年轻人满怀抱负,想身体力行改变美国教育界现状。他发愤读书,在耶鲁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了教师。他的课讲得生动无比。他对学生从不苛刻,用精神力量去感化他们。这在当时保守的教育界看来,是一件无法容忍的事。很快,他满怀遗憾地离开教师岗位。
  接下来,他当了律师,准备为维护法律的公正而奋斗。可正是这一美好愿望,最终毁掉了他的律师事业。他常常因为当事人是坏人而推掉送上门的生意,白白把优厚的酬金让给了别人。但如果是好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他又不计报酬地为之奔忙。因为违反了当时美国律师界的“谁有钱就为谁服务”的行规,他不断受到排挤,最后不得不离开。
  此后,他经过商。可是,他的善良与忍让使他根本看不到竞争的残酷,总是在谈判中把利益让给对方,而自己吃亏上当。最后,他当了牧师,企图在精神上把人们引向生命的正途。然而,他又因为支持禁酒和反对奴隶制得罪许多人,被迫辞职。此时的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一直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兢兢业业努力着,现实却像一柄巨大的铁锤,无情地把他的梦想一个个敲碎。
  一个圣诞节前夜,天上飘着大雪。他孤独地站在路边,看着邻居的孩子们乘着雪橇飞驰而过,不禁感慨万千,连身上积了厚厚的雪都没有察觉。孩子们玩够了回来,看见他的样子,便说:“老爷爷,你现在真像圣诞老人。不知您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礼物?”他霍然惊醒,面对孩子们通红的脸,心中忽然有一股情愫涌动。他忙跑回屋,飞快写了一首歌,教给那些孩子。孩子们在欢快歌声中,乘着雪橇消失在风雪之中。
  他81岁去世。纵观他一生,失败一个接着一个,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大的贡献,他的名字却已为全世界人熟知。因为在那个风雪弥漫的圣诞前夜,他为孩子们写下的歌:“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快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马儿铃声响叮当,令人心情多欢畅……”这首歌被世人广为传唱,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旋律。
  这首歌叫《铃儿响叮当》,他的名字叫皮尔彭特。他的一生再平凡不过,可是他从未放弃过心中的美好希望,从未因失败改变过梦想。因此,他的心中才能飞出如此优美的歌,穿越漫漫时空,依然濯洗我们的灵魂,震撼我们的心。
  这歌声永远响在充满风雪的人生旅途上,使我们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面对人生更大的风雪!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5:01

一个帝国必然有没落的一日,问题是在什么时候,触发它的是什么原因。
  还记得泛美航空公司吗?一个蓝色的旅行袋,白色的地球徽记,英文书院的飞仔学生最爱用的书包……泛美是一个梦想。
  1988年12月,一架泛美的客机载着两百多位乘客由法兰克福经伦敦飞纽约。飞到苏格兰一个叫洛克比的地方的上空,飞机从雷达监测中消失。机舱里一个炸弹爆炸,飞机被炸毁。品牌的名字从此蒙上悲剧的阴影。
  此后三年,泛美的航班八成都是全空的。1991年,泛美航空公司破产。
  泛美公司不是没有危机管理。灾难之后,泛美加强了保安。但因为泛美历史悠久,战前就是第一家飞越大西洋到达五大洲的航空公司,是美国的天上帝国。在航空史上,泛美有很骄傲的安全记录,泛美是“天神”,公众不容许“天神”有瑕疵。
  对于一个庸人,人们本来没有期望,庸人犯了千百次错,都可以得到原谅。但是真正的精英,却担当不起偶尔一次的闪失。一个完美主义者没有第二次机会。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是平庸的人自欺的借口。
  机会只有一次,稍纵即不会再来,就像泛美航空公司一样。对待强者,世界有时特别吝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1 10:15:18

他尽自己所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车出游、健身、游泳,到世界各地演讲,过着幸福的生活。
  
  当父亲在医院第一眼看到刚出生的儿子时,他的心都碎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肛门,躺在观察室里奄奄一息。医生断言,这孩子几乎不可能活过24小时。
  悲伤的父亲回去给孩子准备好小衣服、小棺材、小墓地后,回到医院发现儿子居然还活着。可医生又接着说了,孩子不可能活过一周。然而小家伙挣扎着,活过了一周、又是一周……孩子顽强地活了下来。父亲将他带回家,取名为约翰·库缇斯。
  小约翰实在太小了,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像庞然大物。胆怯的他对任何比他大的东西都充满了恐惧,尤其是家里的狗经常欺负他。然而,家人并未因他的恐惧而给他多几分关爱。相反,父亲经常对他说:“你必须自己面对一切恐惧,勇敢起来!”
  时光飞逝,小约翰上学了。当他背着比他个头还大的书包、坐在轮椅上开始憧憬新生活时,他压根儿也没有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噩梦。
  学校里有很多调皮的学生,个头矮小的约翰几乎成了他们的玩偶。他们掀翻他的轮椅,弄坏他轮椅上的刹车,让他从学校走廊直接“飞”进老师办公室,甚至把他绑在教室的吊扇上一起转动。最恶劣的一次是,几个同学用绳子绑住他的手,用胶纸封住他的嘴,把他扔进垃圾箱里,随后在垃圾箱外点了火;滚滚浓烟令约翰窒息,他恐惧极了,瘦小的身体拼命挣扎,直到一位老师将他解救出来……
  后来,约翰上了高中。有一次幻灯课上,约翰出来上厕所,可是,他在黑暗中每移动一步,都感到钻心的疼痛。当他来到光亮处,才发现自己手上扎满了图钉,鲜血直流。
  约翰终于无法忍受了。回到家,望着镜中的自己,想着自己一次次被折磨、被侮辱的遭遇,他放声大哭。他想到了死亡,想到了自杀,但他还是舍不得疼爱他的双亲……
  1987年,17岁的约翰·库缇斯做了腿部的切除手术。因为那两条从来也没有派上用场的畸形的腿像尾巴一样翘起来,行动非常不方便。约翰成了“半”个人,但行动更加自如。
  高中毕业后,约翰决定给自己找个工作。那时候,他已做了腿部的切除手术。每天早晨,他爬在滑板上敲开一家又一家的店门,问店主是否愿意雇用他。可等人家开门时,根本就没有发现几乎趴在地上的约翰,就又把门关上了。
  经过千百次应聘失败后,约翰终于在一家杂货铺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后来他又做过销售员、技术工人,还在一个仪表公司拧过螺丝钉。他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赶火车到镇上,然后爬上他的滑板,从车站赶到几千米外的工厂。尽管生活艰辛,但是能够自食其力,约翰勇敢而快乐地活着。12岁起,约翰开始打轮椅橄榄球。由于手部的长期使用,他的手臂有着惊人的力量。他的命运其实从那时就开始转变。1994年,约翰·库缇斯成了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2000年,约翰拿到澳大利亚体育机构的奖学金,并在全国健康举重比赛中排名第二。他用成绩回击了所有的嘲笑和侮辱。
  在一次午餐会上,约翰应邀对自己的经历做简短的演讲。“我一定要把最勇敢的一面呈现给观众!”演讲结束之后,他的经历和现状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一个女生跑到台上,哭着告诉约翰,她非常不幸,正准备自杀,听了他的演讲后,她要好好地活下去。这时,约翰忽然清晰地发现,到讲台上去,讲出自己的挣扎和拼搏,给他人以启迪,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尽自己所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车出游、健身、游泳,到世界各地演讲,过着幸福的生活。
  约翰·库缇斯有句名言:别对自己说不可能。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他可以开着经过改装的汽车周游世界,可以去潜水,可以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并赢得幸福和尊敬。
页: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