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浅秋

《班组天地》文字稿头条920——1000期集锦(不断更新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18:11 | 查看全部

983:管道焊接工人每天建设管道21.38米

朱玉琳

从2009年12月21日开工至2010年4月13日近114天里,中石油管道四公司全自动418机组80名工人已完成西气东输二线东段26标段主体焊接19.5公里的工程量,平均每名管道工人一天建设管道21.38米,为西二线竣工投产时间提前一年做出新贡献

管道焊接工人每天建设管道21.38米

【比创价值】

■    朱玉琳

    在设计施工方案之前,中石油管道四公司的领导们不曾想到,80人的焊接机组竟能在近114天里完成19.5公里的焊接工程量,平均一名管道工人一天建设管道21.38米!

    21.38米意味着什么?西二线全长9102公里,竣工投产后年输气量将达300亿立方米,这个机组一名普通的管道工人每天创造的价值是可以计量的。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已进入发展高峰期,在未来五年内,将以平均每年6000公里增速构架东西南北纵横的管道网,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中龙贵等一大批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已进入准备阶段。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在2010年也将达到5.3%。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将用上清洁环保的天然气,同时,将有更多的管道工人投入到新项目的开发建设中。418机组是一支刚从中亚管道建设项目撤回的优秀机组,他们曾创造了日焊接168道口的中国管道建设日焊接纪录和月焊接进度32公里的陆地管道焊接奇迹。

    透过这一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辛苦奋战在管道建设一线的劳动者们,用劳动不仅创造了巨大且惊人的价值,而且创造着奇迹,创造着祖国管道发展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20:10 | 查看全部

984:46万次提升无事故:凡人创不凡价值

杨涛 杨华

提升绞车班的6位普通女性,从每一个班、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螺丝钉做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创造了5年提升46万次无事故的奇迹

46万次提升无事故:凡人创不凡价值

【新闻事件】

■     杨涛 杨华

    开车——加速——换挡——减速——停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4月20日,在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举办的“百次千项”操作无差错劳动竞赛模拟操作考核现场,主井2.5m提升绞车班的6名姑娘以完美的操作征服了挑剔的现场评委,夺得了第一名。

    在主井提升班的娘子军中,年龄最大的班长张昊今年已52岁,年龄最小的李素梅也已陪伴绞车度过了8个春秋。在考核现场,笔者若不是亲眼看到,真不敢相信庞大的绞车能被娇小的姑娘们操作自如。

    作为全矿唯一连续2年获得“巾帼建功立业示范岗”的荣誉集体,该班已实现连续5年没发生过跑车、断绳等提升事故。笔者按保守估计算了一下,按全矿每年30万吨的原煤产量、3500米掘进进尺加上材料提升,绞车班每班至少要提升260次,1年就要提升约93600次,那么5年就是整整46.8万次。作为矿井运输系统的中枢,主井提升本是事故高发地段,如果1个月或者1年做到提升无事故也许很容易能做到,但要做到46万次提升无差错,那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了,而我们这群普通的姑娘们却做到了。

    她们是如何做到的?期间有何诀窍呢?绞车旁的班组职工“四比四看”竞赛牌为笔者揭开了谜底:该班在日常劳动中积极开展了“四比四看”竞赛活动,即比责任意识、看谁当班设备事故少;比节约意识,看谁当班跑、冒、滴、漏工作抓得好;比效益意识,看谁当班提升量及工作任务完成得好;比大局意识,看谁当班团结互助、交接工作衔接得好。每位员工都从每一个班、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螺丝钉做起,从而调动了全班员工“比、学、赶、超”的工作积极性。

    2.5m绞车启停动作频繁,容易导致永磁限位开关损坏,造成跑车事故,影响安全生产。如果停产改造,不但影响生产,且改造资金至少在10万元以上。面对这个技术难题,班长张昊带领全班员工迎难而上,协同技术人员利用检修时间进行攻关,通过加装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与限位开关触点进行串联,自动识别主副门的同时开(关),对限位失灵开关进行延时保护。通过改造后,以上两种故障再未发生,而且资金也节约了,大家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印证了劳动创造价值这句话。

    从该矿调度室统计数据中得知,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20日中午12时,该班共提升122209次、填报提升工单122209张,操作合格率达100%。

    作者评说:如今,我们班组职工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重复着做了无数次的操作或动作,时间长了,一些职工便对现状司空见惯,甚至看不起普通的岗位,认为普通的岗位创造不了大的价值。因此正确认识、充分尊重和体现普通岗位劳动的价值很有必要,就像我们提升绞车班的6位普通的女性一样,从每一个班、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螺丝钉做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创造了5年提升46万次无事故的不平凡劳动价值,她们用自身行动再一次印证:平凡的岗位一样可以创造不平凡的劳动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22:26 | 查看全部

985:把小人物捧上大舞台:浓墨重彩宣扬劳动者价值

杨毅 莫比

在举国喜迎“五一”国际劳动节之时,4月29日,松藻煤电50名优秀班组长和50个优秀班组代表已站在原属于歌星、舞星的绚丽舞台上,聚拢着现场近3000人的眼球——此时,松藻煤电隆重表彰50佳班组长、50佳班组,为小人物、小团队树碑立传的举动,把“工人伟大、劳动光荣”这一“五一”主题,渲染得魅力四射

把小人物捧上大舞台:浓墨重彩宣扬劳动者价值

【现场写真】

■杨毅  莫比

4月29日,从北京接受劳模大会表彰后盛装载誉归来的全国劳模、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掘进三队队长何在翔,又一次登上公司专为他搭设的表彰台,在全公司近3000名员工欣羡的目光中,让重庆市国资委副主任冯跃给他戴上绶带,并接受了5000元奖金。同时,与何在翔一起登台接受表彰的还有50位来自生产一线的兵头将尾以及50个基层班组代表。在“五一”前夕,松藻煤电隆重表彰50佳班组长、50佳班组,为小人物、小团队树碑立传的举动,把“工人伟大、劳动光荣”这一“五一”主题,渲染得魅力四射。

    被表彰的50佳优秀班组长,大都是在掘进和采煤一线抓安全、搞管理的佼佼者,多年来,正是他们在生产一线严格管理、严查三违、堵住事故隐患,才换来公司今天的发展。今天企业对他们的大力表彰,就是为了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劳动价值,以此告诉更多员工,靠劳动创造价值的人是光荣的;只要付出勤奋、努力和智慧,普通劳动者也能创造非凡价值。

    如打通一矿班组创新的“五五”班组模式,是对班组的“五类生产骨干”实行“五种制度”。五类生产骨干是指:生产班组必须配备班长、副班长、安全监督员,并通过人员调整或培养的方式,逐步实现每个班组都有共产党员和青安岗员。同时,对这五类骨干实行骨干准入制、骨干责任制、骨干培训制、骨干津贴制、骨干关怀制五种制度。从此,班组员工违章的现象明显减少,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真正做到了把班组骨干的责权利相统一,达到了依靠骨干带动班组其他成员,筑牢安全生产基础的目的。除此之外,渝阳煤矿的“五型”班组建设模式、石壕煤矿的“4×6”班组建设模式等各种创新之举在该公司遍地开花。

    这些班组之所以能屡创新迹,源自松藻煤电重视班组安全建设的大环境。今年,该公司推出新举措,确立了“333344”班组建设体系。该体系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以公司、子公司、车间班组三个层次加强班组管理,形成了上下统一、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三级管理体系;加强班组组织、制度、文化三项建设;建立正向激励、考评处罚和长效培训三大机制;开展班组竞赛、年终总结表彰和班组长活动日三大活动,确定每年的4月30日为“班组长节”;要求班组长必须履行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其他管理四大职责;赋予班组长行使安全管理、生产组织、考核评分和其他工作四项权力。通过“333344”班组建设体系的实施,可以使班组建设达到内容指标化、要求标准化、步骤程序化、考核数据化、管理系统化的班组建设要求。

公司还一次性投入80多万元,分8批对全公司班组长进行集中脱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NO·1拓展训练和理论学习。所有班组长须获得《班组长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有家的感觉真好……”刚到煤电公司工作仅2年、获得本次50佳班组长表彰的采煤队班长陈雪峰感慨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23:53 | 查看全部

986:六个“一点”铸就劳模赵青路的非凡价值

袁金生

平时工作勤快一点,遇到困难坚持一点,帮助工友耐心一点,关键时刻挺出一点,危险时刻靠前一点,技术难题多破解一点——这10000多个日日夜夜里的“一点点”坚持,使一个农民工成长为全国劳模

六个“一点”铸就劳模赵青路的非凡价值

【劳模价值探析】

■袁金生

    4月27日,赵青路以冀中能源集团获表彰的十大杰出青年和五四文化节里的艺术类获奖人员颁奖嘉宾的身份出现在了峰峰集团会堂里。为什么颁奖嘉宾不是领导,而是赵青路?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万义说:“由劳模颁奖,不仅可以传承劳模精神,而且也体现了集团上下对劳模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激励集团上下向劳模学习,干好本职工作。”

    5月4日,笔者走近赵青路,再一次感受他的与众不同。

    2005年,赵青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由他和他的班组创造的“较薄煤层综采技术”创造了国内领先水平,在集团公司里,他早就是响当当的人物了。

    时任采二区书记聂玉民向笔者介绍:“赵青路出生在革命的老区——河北涉县的一个山寨沟里,故乡贫瘠的土地,历练了他吃苦耐劳的个性,红色老区的优良传统,铸就了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全国劳模后,他的岗位有所提升。但还是与班组员工同上同下,跟班跟点到一线,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如果说他没有什么特别,也有道理。但是他的非凡价值就是靠日积月累的“一点点”坚持铸就的:平时工作勤快一点,遇到困难坚持一点,帮助同事耐心一点,关键时刻挺出一点,危险时刻靠前一点,技术问题多破解一点。他在10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始终坚持6个“一点”,正是靠着不懈坚持,让他从一个农民工成长为全国劳模。”聂书记对赵青路的事迹如数家珍,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赵青路身边工友对他的品评更为具体。采二区生产班班长马友良说:“赵青路当劳模前后没什么两样。工作还是那么认真,没有一点架子,和我们还是‘铁哥们’。这不,我们班的王二柱父亲突然有病住院急需钱用,赵青路听说后,马上就把5000元钱塞给了二柱,感动得二柱‘扑通’跪倒在地。赵青路永远都是我们的老大哥,各方面都是我们的榜样。”

    在单位以勤快赢得人夸赞的赵青路,在家人眼里却是另样,他的妻子王碗林对笔者说:“在矿上他是劳模、标兵,能干得很。在家里他可很少干活。除了吃饭倒头便睡。前几年两个孩子都小,他的父亲有病,俺是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孩子和老人,没有白天与黑夜,满肚子的怨气没地方撒。可看到他那疲倦的样子,俺又心疼,抱怨的话也说不出口。我总是劝自己,只要他工作干好,安安全全的回到家里,比什么都好。”

    笔者感悟:“劳模是人而不是神”。他们就是普通员工中的一员。如果硬要找不同,那就是劳模的精神境界不同,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同。赵青路因为比普通员工多几个“一点”,坚持不懈,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有一颗勇于奉献的赤诚之心,甘于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精神,锲而不舍潜心攻关,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成为了班组员工永远学习的榜样,成为班组员工心中永远的劳模。尽管胸佩大红花、挂着闪闪发光的全国劳模金质奖章,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主席合影时的鲜花和掌声对赵青路来说已成过去。但是获奖的杰出青年彭永安却告诉我们:“我希望像他一样,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成为受人尊重的劳模。”可见,“劳模效应”依然具有强大影响力。而这些,均来自一位老劳模用自身劳动创造的被社会、被企业称赞的非凡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25:53 | 查看全部

987:袁建新小组:创造性劳动赢得体面与尊严

刘炬

因厂家设计缺陷和负责设备的技术人员辞职,湘电集团电镀热处理分公司5年前从天津一家企业购置的一台机床一直被闲置。为替厂分忧,53岁的模具高级技工袁建新和另7名一线工人自发组成技术攻关组,利用近两年的业余时间围剿这一大家伙,今年“五一”前夕,他们终于获胜并带着发明的“齿轮同齿定位感应淬火技术”走上第109届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在参展的近600项发明成果中脱颖而出,夺得铜奖

袁建新小组:创造性劳动赢得体面与尊严

【创造体面劳动】

■刘 炬

    4月29日至5月9日,第109届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列宾竞赛)在巴黎凡尔赛展览馆举行。来自法国、中国、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600项发明参加了这一活动,堪称世界发明史上一件盛事。由中国发明协会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携带27项发明成果参展。在法国当地时间5月8日19时30分,北京时间5月9日凌晨举行的颁奖仪式上,经过评委会严格的评定,由湘电集团电镀热处理分公司一线工人完成的技术发明“齿轮同齿定位感应淬火技术”项目荣获铜奖,并在巴黎凡尔赛展览馆进行展示。

  据了解,中国工人的技术发明成为此次展览会上的亮点。湘电集团的该项发明成果主要适用于电动轮自卸车、风力发电等大型装备上,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运行精度高,淬火效果好等特点,属于典型的“两型社会”建设成果。

  为了攻克百吨车内齿感应淬火技术瓶颈,电镀热处理分公司53岁的模具高级技工袁建新和另7名一线工人自发组成技术攻关组,每天除了要正常上班完成车间的定量任务外,业务时间他们毫无怨言地在一起琢磨、钻研技术,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历时11个月对因设计缺陷被闲置多年的埋油淬火机床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后的机床加工百吨车齿轮,经相关检试验结果表明可大大提高齿轮及百吨车使用寿命,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081452)。

  53岁的模具高级技工袁建新,是技术攻关组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没有很高的学历,却是一个被大家公认的“技术多面手”。作为热处理方面的技术牵头人,袁建新带领同事根据机床和百吨车齿轮的需要,从机床的精度、执行机构控制、中频感应淬火器、变压器、汇油排等方面进行改造,并添加了一些机构。

  2008年11月,在攻关进入白热化时,袁建新的妻子突患乳腺癌住院。袁师傅既要在单位上班,又要跑医院照顾病中的妻子,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投入课题攻关,他硬是每天往返跑来跑去坚持了一个多月,自己也瘦了好几公斤。当袁建新跟笔者谈起这段经历时,看得出他内心埋着深深的自责,责怪自己一直以来忙于工作,没有给予妻子很多的关心,而妻子却没有一句怨言。每当想起妻子温柔的眼神、坚定的话语和领导的关怀,袁建新就总是勉励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把内齿卧式埋油淬火机床改造项目顺利攻克。

  去年8月,课题攻关进入关键阶段,酷暑天气,工人师傅们在摄氏43度的钢结构厂房里挥汗如雨,进行操作程序控制、工艺参数输入、数据集中调试……高温下的长时间体力与智慧的鏖战,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感应班班长刘崇光几次中暑昏厥过去;负责数据整理分析的青工杨成刚满两岁的小孩患病一个多月里,杨成都没时间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只能委托妻子……

  他们的电脑知识比较匮乏,为了发明中的数据采集、编程等,负责设备调试的王伟文硬是花了3个月时间恶补电脑知识,主动到株洲的企业、中南大学等地向有关专家讨教。同时,把厂内退休的热处理高级工程师请到攻关现场,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工人师傅们动手调试数据就达数千组。这期间,他们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没有一人打退堂鼓,没有一人向困难低头!

    当“齿轮同齿定位感应淬火技术”带着中国工人创造性劳动的浓郁气息走上国际领奖台时,这些憨厚质朴的工人“老大哥”用自信的笑容,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工人的智慧、体面与尊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27:00 | 查看全部

988:工资分级协商:班组职工也有分配“话语权”

杨涛 杨华

从今年起,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在8个区队75个班组中推行职工工资分级协商制度,让职工掌握更多的工资分配“话语权”,从此,职工的工资不再由企业单方面说了算。职工如果对分配方式、定额预算等不满意,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来实现

工资分级协商:班组职工也有分配“话语权”

【企业新举】

■杨涛 杨华

   “实行工资分级协商制度后,我们心里明白了,干工作舒心了,参与企业管理、关心企业发展的热情也就更高了!”5月12日,在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掘进一队5班班务公开栏前,看着连续4个月增长的工资,该班群监员魏春富情不自禁地说。

    今年以来,小河嘴煤矿把“让职工体面劳动”突出放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让一线职工成为工资协商的主角。今年年初,职工方和企业行政方在集体合同上签字,对劳动报酬、工资核算、产量定额、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保险福利等涉及职工权益的核心问题均作出约定:今后在8个区队75个班组中推行职工工资协商制度,职工的工资不再由企业单方面说了算,职工如果对分配方式、定额预算等不满意,可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来实现。

   “今年1至4月,我的工资平均增长幅度在去年基础上不低于5%。5月初区队工资协商会上通过了实行技能加分制度,因此我的工资可能还会上涨。”5班职工张文超喜滋滋地告诉笔者。

    该矿在推行的工资分级协商制度中,先由矿根据各区队上一年的生产工效、工资总额等作为参考条件,核定今年的工资总额标准;其次由各区队根据各工种、各岗位的绩效工资标准和定岗定员情况细化到各班组;最后由班组根据定岗定员情况核算职工定额工资标准。在每月上旬各区队召开的工资协商会上,参会人员除区队民管会成员和班组长外,每个班组还必须有一名职工代表参加,同时矿劳资科工资核算员要到会监督,区队主管经营的副队长要将上月工资协商的具体内容和落实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就本队本月度职工工资总额、分配方式、考核奖惩、补贴发放及岗位绩效工资等作详细通报,并一一回答职工代表的质询。

    为提高职工对工资协商的知晓度和关注度,该矿还通过发放月度职工工资测评表,围绕工资的分配制度、分配标准、分配形式、职工月均工资水平及调整幅度;劳动定额、工价;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以及职工工伤待遇、福利保险等几个方面进行协商测评,并把测评结果通过矿务公开专栏、办公平台等媒介提前公示,形成“企业关心职工、职工心系企业”的和谐局面,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通过给予职工更多的工资分配“话语权”,企业拉近了和一线职工的距离,赢得他们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使其发自内心地与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还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增加了职工的幸福感、成就感,真正把握了“体面劳动”的内涵。对此,掘进一队5班班长王鑫培说:“自从实行工资协商制度以来,为工资扯皮闹事的职工少了,相互理解的职工多了,我们的精力可以更多地投入到安全生产上去,安全更有保障了。”

    截至5月11日,5班安全生产达3855天,全班职工人均工资收入3768元,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28:18 | 查看全部

989:有成长才有体面

王建

   兖矿集团东滩矿的84名班组长用自身成长经历告诉人们:能够吸引职工留在企业的不仅仅是钱,关键是企业能为职工提供体面发展的空间

有成长才有体面

【兵头将尾谈体面】

■王 建

    5月19日上午8时30分,笔者走进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工会会议室,一场关于“学习先进典型,苦练内功绝活、树立名优品牌——体面劳动·快乐生活”的座谈会正在举行,84名会议代表都是班组长,他们在发言中表达出的择业观和价值取向令笔者震撼——

张朋:有钱未必就体面

    27 岁的张朋是该矿监控队班长。5月10日早晨,他把今年收到的第四封来自外边企业的高薪聘书扔进了废纸篓。面对高薪诱惑,张朋为何不为所动?

    张朋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自己住70平方米的普通楼房,月工资2000多元;一个同学自己办公司,年收入百万元以上,住别墅,和自己同岁,可是头发白了一半,整天不着家,老婆改嫁了,同学觉得生活没意思。张朋说:“从2004年起,我参加的监控维修QC小组5年荣获煤炭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奖及省级、公司级、矿级优秀QC小组称号,小组成果多次荣获省部、行业级奖项。其中《提高井下瓦斯断电仪的灵敏度》、《提高井下主要风速传感器的准确度》等QC小组成果获省部行业级奖项。我还获得‘开滦杯’第二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安全仪器监测工’比赛第5名,当上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是集团公司‘优秀技能人才’、‘首届十佳杰出青年技工’,矿‘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妻子的同事都羡慕她找了个好对象。所有这一切,都是自己那个同学没法比的,我很知足,外面挣钱再多,也不如在自己企业工作有追求、体面舒心。”

陈国华:有发展才体面

    曾获该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次、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三次、被授予第五届十佳青年科技能手等荣誉称号的陈国华,7年前大学毕业后来到东滩矿运搬工区工作。当时,父母已创造好条件让他考公务员,没想到他却选择了进煤矿。为此,父母两三年没认他这个儿子,弄得小陈很不体面。

    7年后,陈国华结婚成家,妻子也是矿上职工。同学聚会时,与当了地方部门科长、副局长的同学坐在一起,他会自嘲“我干的活拿不到席面上!”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始终涌动着对矿山、对工作的依依深情。今年2月,东滩矿东翼一采回风上山猴车钢丝绳达到报废极限,必须换绳,时间紧,任务重,陈国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反复推敲和论证,将以往的人力拖绳式改为机械控制式。原来人工换绳是短距离拖绳,每600米为一段,需要用工20人,用时12小时,弊端是钢丝绳接头多,换绳中需要调整托压绳轮,还要克服穿绳孔的限制,既费时又费力,安全难以保障。新工艺摒弃了人力拖绳方式,省时、省力、安全、高效。与原来20人12小时更换600米、全线需要7个接头相比较,一次换绳5000米仅需13小时,较以往节省至少87小时,接头减少到1个,这项工艺目前已在煤炭系统推广。

    他曾两次被企业送到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三菱公司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在拥有10万职工的兖矿集团,他是第一个。头几天,矿领导找他谈话,准备破格提拔他为副区长。说起目前的工作感受,他备感体面。

王帅:体面要靠自己挣

    作为东滩矿综机车间安撤二班班长,王帅很直率:“踏实的工作和生活才能争来体面。”他说:“我所在的安撤二班主要负责井下综采、综掘等设备的安装和撤除以及采煤机地面维修工作,在矿上属于脏、累、险工种,职工自卑心理很强。我总给大家讲,体面是靠自己挣来的。记得一次采煤机大修后,我带领大家进行下井前最后调试,当时发现采煤机煤臂出现自动下降现象时,非常着急,狠狠批评了维修人员。因为我知道,采煤机大修的原因是煤臂只升不降,而维修人员把控制煤臂升降的电磁阀左右阀芯进行了调换,以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没想到问题发生了转移。我召集大家重新更换了密封圈、调整了弹簧压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大家心服口服,从那以后,工友们再也没有出现马虎工作的现象。”

    2007年在兖矿岗位技术比武中获得采煤机司机第一名、被授予技术能手的王帅这样评价几年来在矿山的感受:“煤矿工作很苦、很累,有人想跳槽改行可以理解。但矿山人亲,矿领导把我们当宝贝,工资待遇也相当不错,我们觉得这里大有作为。”

84名班组长最后异口同声:我们在这样的矿山生活精彩,工作精彩,人生将更加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29:38 | 查看全部

990:低碳作业:逼着员工创新

杨建 王兴刚 周启华

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员工眼中,国家说的低碳经济对他们来说就是低碳作业!而低碳作业就是他们每天上班必须的选择,不然,自己挣不着钱还影响企业效益

低碳作业:逼着员工创新

【低碳现场】

■杨建 王兴刚 周启华

修复91件千斤顶活塞杆

    这两天,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矿山机械厂矿修车间支架大修班的员工终于对低碳作业有了深刻认识:对国家而言,低碳经济就是多节能,少消耗;对班组而言,低碳作业就是节支创效;对自己而言,就是上班能挣着钱。这些认识源自他们对91件千斤顶活塞杆修复的过程:

    原来,矿山机械厂矿修车间支架大修班近期拆卸的116件ZZY液压支架推溜千斤顶活塞杆中,有91件上面的耐腐蚀层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果按照传统工艺修复,须退镀后再上磨床加工,最后是精镀,这三道加工工序下来,不但要消耗许多的电能,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班里将付出高额的加工成本,大家算了算账七嘴八舌道:这三板斧砍下来,大修成本不吓死谁才怪!

    更可怕的是,对照着企业低碳生产的要求和规定,如果生产成本超标,那该班将提不回班组员工的承包工资,工资没了,这一个月大人孩子吃啥?想到这,大家心里沉甸甸的。

    为解决此问题,该班召开“诸葛亮会”,发动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在议论纷纷中,高级钳工严伟、陈思学,高级焊工刘继军等一起研究出一个新招:对推溜千斤顶活塞杆的损坏处进行精细焊补,然后再用锉刀手工一点点修复。这可是高难度动作啊!

    6月2日,支架大修班钳工肖良兴、王耀林等在已无选择的情况下,全力以赴上阵、全神贯注于液压支架推溜千斤顶活塞杆的修复工作,他们做到精细再精细,最后修复出的活塞杆经质检员检测,达到合格品的技术要求,91件修复完好后,节约大修成本10万元左右。这项被低碳作业“逼”出来的创新成果极具推广价值。

    看到自己修复的产品获企业肯定,大修班员工乐了:这回,为班组降低了维修成本、保住了大家的工资,没准,还能得个啥创新奖呢!而更多员工乐后陷入深思:班组低碳作业“逼”一些高消耗的老工艺寿终正寝,“逼”符合低碳经济思路的新工艺破土而出,看来,班组生产不低碳作业就不会有前途有出路了。

用挠性橡胶接头连接水泵钢管

   “看不出运转班的蒋云惠还是女智多星呢,她提出的用挠性橡胶接头连接水泵钢管的建议彻底解决了水泵钢管连接的难题。”5月31日,重庆能源集团金鸡岩洗选厂钳工班的师傅们在安装好渣浆泵与搅拌桶的连接后,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蒋云惠。

    原来,在洗选加工过程中,煤泥水处理工序需要高压渣浆泵来完成作业。这就要求操作工人每天在完成当班任务时,都要对所有渣浆泵的管道用清水进行加压冲洗,保持管道畅通。但由于煤泥的沉淀速度很快,当其堵塞管道或设备检修时,都要在固定的钢管上切割10~30毫米,才能处理管道堵塞和移动设备检修,等处理好后再用电焊把钢管焊接上,既费时又费力,可别无他法。

    爱动脑子且细心的操作工蒋云惠对此问题挺感兴趣。经观察后,她开始奇思妙想:如果能在固定的钢管上加上一节能伸能缩的橡胶接头,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思路一来,她立马上网查询,很快一条信息映入眼帘:挠性橡胶接头经久耐用抗高压,其伸缩度在10至30毫米之间,可适用各类管道的连接。其优点,能减少温室排放,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她的建议获领导赞同后,物资供应部门马上与厂家联系购进挠性橡胶接头,钳工只需要在原钢管上切去30毫米,然后用螺栓把两端的法兰盘与挠性橡胶接头法兰盘紧固,于是,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厂长余志福在安全办公会上高兴地决定,给予员工蒋云惠通令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33:25 | 查看全部

991:做本质安全型员工莫被“痼疾”绊腿

连利英

  不论是否在安全月,我们都在声讨三违,但三违现象至今依然在一些企业班组中涛声依旧!说一套做一套、凭经验看领导,已成一些班组员工继续三违的“痼疾”

做本质安全型员工莫被“痼疾”绊腿

【观察思考】

n         连利英

【现场捕捉一】言行不一:班组仍存“两张皮”

    进入6月,山西兰花集团化工厂在班组员工中举办了安全征文竞赛,要求每个班组必须选一篇作品参赛。笔者看到交上来的作品,篇篇激情洋溢,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人”在安全中的主体作用,评委们为班组员工对安全的深刻认识叫好。可是,6月8日下午,笔者却看到了与征文内容不相符的一幕。

    当天下午,化工厂安全科组织一线员工观看典型事故案例反思。在培训室内,笔者看到:面对视频上播放的惨烈场面,很多员工无动于衷,甚至有的员工发起牢骚:“下班还得参加学习,这不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吗?”还有的员工在听到事故责任人的反思时,竟然发出笑声。一个笔者熟悉的通讯员借故离开了,笔者问他:“你在征文里可是强调了安全学习的重要性哦!”

    他不好意思地说:“写是那么写,实际上要不是怕考核,好多人都不想参加学习。”

“不学习,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瞧你说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干,有班长、有主操,比我强的人多着哩。”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班组员工认为参加安全活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不参加安全活动又面临考核,结果被动参加却对内容并不关心;一部分班组的安全学习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应付学习,把自己的安全交给别人!这样的心态怎能不留安全隐患?

【现场捕捉二】凭经验、看领导:违章仍有借口

    6月7日,化工厂造气车间维修班员工冒着煤气中毒的危险带压堵漏、维护生产的行为受到了厂安全科的严厉批评,并被处以经济罚款,这让维修班的员工们深感委屈。笔者在安全科了解到事情的原因:一是班组员工凭经验操作,现场没有制定安全措施;二是高空作业,班组员工没有佩戴劳保用品;三是选择防毒面具有误,差点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证据确凿,怎么他们还委屈?为此,笔者来到维修班采访,一进门,迎面而来的是班组员工的七嘴八舌:

   “这种漏点,以前我们经常处理,按经验判断应该没问题,谁知道漏点忽然增大,仓促上阵,没顾上想安全措施。”

   “领导怎么指挥咱就怎么干,没曾想领导也有考虑不到的时候。”

   “怎么不戴劳保?觉得不利索呗……”

    安全科技术员郑洪合说:“依靠经验、依靠领导,这在员工中是常见现象,主要原因是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不高,不知道该怎么做,一遇突发情况,本能的反应就是凭经验处理,靠领导指挥,可是经验不标准,领导会出错,只有按制度办事才能避免事故。如何提升员工安全文化素质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笔者评说】本质安全:知安全、会安全、要安全

    班组员工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本质型安全是企业和班组员工的愿望,只有知安全、会安全、要安全,根除陋习,做本质安全型员工,才能做到安全。

    知安全是前提。班组员工只有掌握安全知识,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才具备辨别是非、安危的能力,这就是通常说的“应知”;会安全是基础。只有具备了安全技能才能做到安全工作,这就是通常说的“应会”。要安全是安全意识内化于心转变,也就是“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只有具备“我要安全”的强烈愿望,班组员工才能实现安全的自主管理,安全才能成为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成为本质安全型员工。

安全管理只有人人都唱主角,才能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要使班组员工知安全、会安全、要安全,还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一是企业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提升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二是员工个人需端正态度,树立“安全为自己、安全为大家”的思想理念,把安全视为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把安全视为集体荣誉,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7:35:49 | 查看全部

992:一张罚单63人担责

陈善莲

一辆已判有“病患”的矿车,却莫名其妙地“带病工作”,甚至在4个班组的63名员工的眼皮子底下畅通无阻,直至最后形成违章事件——这些班组、这些人对安全隐患持有的事不关己、熟视无睹的漠然态度,令人身冒冷汗、心有余悸

一张罚单63人担责

【现场写真】

n         陈善莲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运输队机车班员工何玉德和工友们怎么也想不通:一张应该由矿车维修班担责的罚款100元的三违通知单,为啥还要搭上包括自己在内的机车班、绞车班、轮子坡班的63名员工同时写书面检查、承担责任?为此,发生在6月13日的那起并不十分严重的违章事件,至今让他们无法放下,搅得心里疙疙瘩瘩地不舒服。

    事情的经过是:6月13日,该队一辆矿车在上轮子坡时出现碰头断裂,被安监员李兵逮了正着,于是,矿安全科给该队发来罚款100元的通知单。

    队长何平在追查三违时发现:这辆矿车两天前就已被查出碰头存在隐患、要求拉出地面维修了,矿车上也分别注有“此矿车碰头已坏,请机车班拉出地面维修”字样。“带病”矿车从地面拉到井下轮子坡,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运输和多个班组人员的操作,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让何平生气的是:经过多个环节、由多个员工操作的矿车“病患”,竟然没有引起一名员工的注意和重视,直到最后形成违章事件——这些班组、这些人对安全隐患持有的事不关己、熟视无睹的漠然态度,让何平身冒冷汗、心有余悸,这样麻木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严重隐患,必须根除!

    为让大家记住这次违章事件、从中吸取深刻教训、提高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的责任意识,该队决定:除对矿车维修班处以经济考核外,还要求跟班队干、机车班、绞车班、轮子坡班等相关人员共63人写出深刻的书面检查。

    何平认为,作为全矿运输战线最长、员工人数最多的运输队,安全工作异常艰巨。只有发挥员工联保互保的团队协作精神,才能筑起坚固的安全堡垒。

    有人在检查中写道:“在检查中得以静心梳理,在笔触间得到自我反省,麻痹的安全神经受到强烈撞击……”几天后,63份对违章事件有分析、有深刻认识的书面检查如期交到了队办公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