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给百里电网插上“云”翅膀(图2幅)
■曾丽
“电网自动化改造和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电网更加安全、经济、优质运行,还有效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1月20日,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经理刘金亮在生产会上说。
近年来,该中心面对油气市场“寒冬期”,大力实施“科技兴网”发展战略,给所辖20余座变电站安装了“电子眼”,应用无线集抄系统,试运行无人机巡线,采用“1+N”工作法等,让百里电网插上了“云”翅膀,电网安全平稳运行水平进一步提升。
无人值守,让信息“飞起来”
“以前,我们每周甚至每日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对变电站进行测温,以防温度异常升高对用电设备造成伤害。现在不需要了,每天只需坐在电脑前,就可以了解变电站各类高压开关触头、接点,变压器高、低压套管,以及穿墙套管、高压母线接头、刀闸等运行时的温度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李拐变电站站长毕利英告诉笔者。
去年9月,该中心以黄河水源变电站等3座无人值守变电站、部分重要负荷供电设备为试点,大胆采用具有无线扩频技术的无线测温系统,对监测到的数据自动分析,自动发出预警信息。该系统启用后大大降低了变电维护人员的工作量。经过改造,该中心所辖的35千伏变电站已全部具备无人值守功能,中心计划2016年实现辖区全部变电站无人值守。
“目前,我们已完成所辖变电站微机保护改造及通信组网建设,实现变电站‘五遥’(即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功能,这好比给变电站装上了‘电子眼’。在中心调度室里,所辖变电站运行状况一目了然。”该中心电力调度室主任陈永明说。
无人机巡视,让安全“稳着陆”
“无人机巡视,提高了电力线路巡检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了线路监控无死角。”该中心线路工区主任魏军源说。
去年4月中旬,无人机在线路工区亮相。无人机重两公斤左右,配备了高清摄像机,具有空中悬停、线路轨迹自动巡航等多重功能,巡线速度快、信息反馈及时,具有易操作、易维护、易管理等特点,能及时发现隐蔽的缺陷,确保电网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据技术人员介绍,该中心所用的无人机一次飞行时间大约45分钟左右,航程达10公里。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巡线,能减少巡线车辆出动次数,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无线集抄系统的应用让电量回收有保障。该中心已在14个生活小区建成并投用远程抄表系统,抄表准确率达到100%。
该中心企管办主任徐明山说:“无线集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存储、报警等功能。使用该系统可随时了解、分析用户用电情况,及时堵漏。该系统在进行不同区域数据采集的同时,还能进行数据备份,有助于实现电量计量户户不漏、数据真实。”
“1+N”工作法,开创电网检修新局面
“今年电网检修,我们采取‘1+N’工作法,即一处停电,多项工作同时开展,避免了重复停电、长时间停电给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用电带来不便,有效提高了电力保障能力。此举创新了电网检修模式,也降低了作业成本,优化了人工配置。”该中心技术首席专家、检修工区主任张培龙说。
“1+N”工作法是在该中心从员工的创新金点子中受到的启发。近年来,该中心不断探索优化电网结构和加强电网管理的新方法,积极搭建技能才艺展示平台,推动员工创新点子和成果在实际工作中转化应用,开创了电力发展的新局面。
该中心成立了5个技术创新工作室。员工结合历年电网的运行状况,研发改装的铜铝线夹,有效避免了线路发热、过负荷现象发生。防污闪涂料、节能环保变压器等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使电网科技含量和电力保障能力显著提高。该中心员工提出的“RW10-35型户外高压熔体管的改进”成果,获得全国石油化工系统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一种新型户外高压熔体管”和“一种蓄电池巡检电路”等6项获国家专利的新型实用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6千伏隔离开关信号装置改造”和“便携式接地线改造”技术分获油田2016年度创新成果一、二等奖,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该中心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姚江、“中原工匠”赵中远等技术“创客”。
图1:一处停电多处作业。
图2:员工在进行电力电缆维修测试。